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公培

鎖定
陳公培(1901年5月25日-1968年3月7日),湖南長沙人。原名陳善基,後更名陳公培,曾用名:無名、旡名、吳明。 [3] 
陳公培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批58位黨員和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3]  1920年,他在上海蔘加了中國共產黨初創的籌備活動。 [4] 
別    名
吳明
無名
陳善基(長沙市長郡中學在校用名) [3] 
所處時代
中國近現代
出生地
湖南長沙
出生日期
1901年5月 [2] 
逝世日期
1968年3月 [2] 
主要作品
《物觀日本史》
本    名
陳公培
原    籍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東鄉(現長沙縣安沙鎮宋家橋村荷葉湖) [3] 
父    親
陳其殷 [3] 
母    親
沈明範 [3] 
外    公
沈克剛 [3] 
叔    公
沈藎(外公胞弟,原名沈克諴) [3] 
同    學
黃千昂、李富春、宋紹景、歐陽欽楊開智(長沙市長郡中學同期) [3] 
外甥女
曾曉莊 [3] 

陳公培人物生平

陳公培早年經歷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5月,陳公培生於長沙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初入長沙修業小學、長郡中學。1918年(民國七年)秋入金陵大學農學院。 [2]  1919年受“五四”新思潮影響,毅然放棄學業,入北京法文專修館。年底結業後,1919年在北京參加工讀互助團 [1]  這時,受到無政府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曾宣佈脱離家庭,不要姓名,以“無名氏”的諧音“吳名世”為名。後又叫無名、吳明。

陳公培中共成立初期

陳公培 陳公培 [3]
工讀互助團解散後,他於1920年春到上海,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五六月間,在《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連續發表《與奴才作奴才的奴才》《我們應當做什麼工》《慾望與道德》等文章和新詩,宣傳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的觀點。這期間,他還參加上海工界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和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醖釀成立等活動。 [2]  1920年夏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2]  他是與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共同起草中國共產黨第一部綱領的五個人之一。 [5]  同年7月赴法國勤工儉學。在法期間,與趙世炎李立三王若飛等組織勤工儉學會、勞動學會,團結組織工人和為勤工儉學學生爭取教育平等。 [2]  陳公培參與創建旅法中國共產黨組織,是旅法最早五位中共黨員之一,旅法用名吳明。 [3]  11月回到上海,在青年團臨時中央工作。這時,他與旅法的趙世炎進行密切聯繫,討論成立旅歐社會主義青年團(即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等問題 [2]  。1921年春,與張申府、趙世炎、周恩來劉清揚等五人組成巴黎共產主義小組。9月,因參加蔡和森等領導的佔領里昂中法大學的鬥爭被捕,10月中旬,與蔡和森、李立三、張昆弟等104人被押送回國;同年底赴海南,任《瓊島日報》總編輯和第六師範學校教員,建立海南黨組織,創建瓊海師範學校並任校長。 [1-2] 

陳公培軍事革命

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 [1]  ,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年底,和李勞工、周逸羣等中共黨員發起組織火星社 [1]  ,與國民黨右派學生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在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黨部改選時,他和周逸羣當選為特別黨部執行委員。 曾參加兩次東征。北伐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十六師政治部主任、武漢國民政府政治訓練部宣傳處長、武漢總工會宣傳部長、武漢工人運動講習所教員等職。 [2]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後與黨組織失去聯繫。他脱離革命隊伍,潛心研究學問。次年赴日本留學。1929年回國,在上海閉門研究中國歷史和經濟問題,並自學外語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曾和中共黨員李一氓保持個人聯繫。
1932年夏,由上海到香港。這時,十九路軍決定聯共反蔣抗日,急需派人和紅軍聯絡,他由香港到福州,代表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與紅軍聯絡。這年中秋節前,他攜蔣光鼐寫的聯絡信,由福州到延平西南蘇區東方指揮部,會見彭德懷。他回到福州,轉達彭提出的談判條件。隨後,陪同十九路軍全權代表、總部秘書長徐名鴻到瑞金,同蘇維埃政府和紅軍的全權代表潘漢年談判,簽訂《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和閩西蘇區與福建方面劃界而治的協定。1933年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為四省,陳任興泉省副省長、代理省長。
1934年1月,福建事變失敗,蔣光鼐、蔡廷鍇逃往香港,徐名鴻被蔣介石密令槍殺。陳公培被捕後脱逃,流亡香港。 [2]  1935年,從香港到青島、天津。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他和毛澤東曾有書信往來。1936年在北京某圖書館工作時,毛澤東曾在信中稱讚他”“依然奮鬥不懈”的精神,希望他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力斡旋”。

陳公培積極抗日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成都、重慶、桂林等地從事抗日民主活動。1943年底至1944年春,陳公培在浙東前線參加抗戰,任西南幹訓班研究室主任國民革命軍第32集團軍李默庵部的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職上海自然科學社。 [1]  1948年底,為了親自迎接為之奮鬥一生的新中國誕生,陳公培獨自由上海出發,經廈門繞道香港,由潘漢年安排乘船到東北解放區,最後趕赴北京,參加了開國大典 [3] 

陳公培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陳公培任政務院參事室參事。1954年12月後,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特邀委員 [3]  ,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曾撰寫一些有價值的歷史資料,如《回憶黨的發起組織和赴法勤工儉學等情況》《起義軍在普寧》《我在閩變中所作的主要工作——兩次到蘇區》等。 [2]  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 [1] 

陳公培個人作品

《物觀日本史》(譯),1932年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 [1] 
《回憶黨的發起組織和赴法勤工儉學等情況》 [2] 
《起義軍在普寧》 [2] 
《我在閩變中所作的主要工作——兩到蘇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