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喬覺

(古代人物)

鎖定
金喬覺(公元696年—公元794年),新羅僧人,又名釋地藏,俗稱金地藏。金身坐化九華山新羅王子金喬覺,為古新羅國(今朝鮮半島)國王金氏近族。公元719年,古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卓錫九華,發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的宏願,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肉身不腐。
新羅王子金喬覺於唐朝時期到中國九華山修行,並在99歲高齡時圓寂於此 [1]  。由於信仰虔誠、修行刻苦,金喬覺被佛教徒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之一,在中朝兩國有極為廣泛的影響,併成為中朝兩國佛教和人民友誼的象徵 [1] 
中文名
金喬覺
別    名
釋地藏
金地藏
國    籍
新羅國
出生日期
696年
逝世日期
794年
職    業
新羅僧人
主要成就
送童子下山》收錄於《全唐詩
出生地
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東南部)
信    仰
佛教

金喬覺個人介紹

金喬覺(地藏) 金喬覺(地藏)
金喬覺,又名釋地藏,俗稱金地藏。為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東南部)國王金氏近族。

金喬覺個人經歷

據説,金喬覺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漢學修養頗深,其詩作被收入《全唐詩》。此間他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自誨説:“世上儒家六經道家三清法術之內,只有佛門第一義與我心相合。”於是回國後,毅然拋棄王族生活,削髮為僧。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金喬覺24歲時,帶着神犬諦聽,西渡來華, 初抵江南,卸舟登陸,幾經輾轉,卓錫九華。位於九華山麓的“九華行祠”為其初上山的棲身之處。九華山上的金仙洞、地藏泉、神光嶺,都留下他的足印。
地藏菩薩信仰在印度出現較晚,雖然留有痕跡,但總體來説並不為印度原始佛教界所重視。也並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薩,觀音彌勒文殊普賢之列。其地位和作用在僧侶心目中微乎其微。這種狀況直到印度佛教泯滅也沒有改變。與此相反,地藏菩薩及其信仰傳入中國後,不僅獲得重生,並且成為中國大乘佛教推崇的四大菩薩之一。而這一切,皆源自於一位叫金喬覺的新羅僧人。
公元719年,九華山下走來了一位風塵僕僕的行腳僧。他舉目眺望,發現這裏峯巒挺拔,連綿百里。雲霧繚繞,四季清涼,是個修行的好場所。於是決定留駐九華山修行。九華山當地的一位隱士費冠卿在他的《九華山化城寺記》中詳細記錄了這位行腳僧來到九華山的故事。
金喬覺(地藏) 金喬覺(地藏)
“新羅僧人金喬覺,法號地藏,是新羅國的王子。樣貌奇特,身長七尺,力大無窮,24歲落髮出家,航海來到中國求法。”此時的中國正值盛唐,佛教大規模的經典翻譯基本結束,大小乘理論均紮根中土,佛教的發展處於繁盛時期,長安城內寺院林立,社會風尚禮僧敬佛,重視國際性的商貿文化交流。不僅向佛教的發源地派遣留學僧,延請印度高僧來華講經佈道,還向朝鮮三國,日本等國傳播佛教。吸引了眾多的異國僧伽來華修行求法。金喬覺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此時的唐朝佛事興盛,但九華山尚處在原始狀態,荊棘遍佈。東崖禪寺,是現在九華山的四大叢林之一,旁邊這塊被稱為東崖的巨石,傳説就是當年金喬覺初到九華山的依止之處。他每天爬上這塊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坐禪誦經,息止妄念。
傳説當時九華山上有一個老員外叫閔公,布齋好善,經常供僧。金喬覺見閔公,稱我來化緣。閔公問你要化什麼?金喬覺説我要化山頭。閔公問你要多大地方呢?金喬覺説,我要一個袈裟之地。於是金喬覺將袈裟向空中一撒,化作一團紅雲,將九華山的99個山頭都覆蓋了。閔公見金喬覺佛法無邊,便把整個九華山都獻給了他,併為地藏護法,其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為地藏的侍者。現在所見的地藏菩薩像,兩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閔公父子。
唐朝至德初年,青陽縣的鄉紳賢達諸葛節等人,上九華山賞秋,他們走過東崖石室的時候,看到一位老僧正在石室閉目跌坐,身旁支着一個斷足的,裏面是夾雜着少量米食的白土。這個老僧就是已經在九華山修行了36年的金喬覺。諸葛節等人看見這番場景,投地號泣,説,和尚在如此苦行,這是我們的過錯啊。於是號集眾人鄉親為金喬覺新建禪居——化城寺。金喬覺入住化城寺後,開始收徒納眾,廣施教化,寺名遠播,成為九華山開山祖寺。
金喬覺(地藏) 金喬覺(地藏)
寺院建成後,各方來參學者甚眾,新羅國也有不少人來親近供養。九華山高且深,寺眾增多,口糧匱乏,煮飯還要摻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細膩,俗稱觀音土),其清苦可想而知,故當時稱之為“枯槁眾”。然而僧眾在金喬覺的感召下,甘受艱苦,一心求法。後來新羅國王得悉九華山情況,派人送糧食供養。
金喬覺大師駐錫九華,苦心修煉數十載。唐貞元十年(794年),金大師99歲,忽召眾徒告別,趺跏圓寂。相傳其時“山鳴石隕,扣釧嘶嘎,羣鳥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眾佛徒根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語:菩薩“安忍如大地,靜慮可秘藏”,認定他即地藏菩薩示現。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從此九華山名聲遠播,逐漸形成與五台山文殊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相併稱的地藏王菩薩應化道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