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百合

(豆科豬屎豆屬植物)

鎖定
野百合(學名: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豆科豬屎豆屬直立草本,體高30-100釐米,基部常木質,單株或莖上分枝,被緊貼粗糙的長柔毛。托葉線形,寬2-3毫米,宿存或早落;單葉,葉片形狀常變異較大,通常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兩端漸尖,上面近無毛,下面密被絲質短柔毛;葉柄近無。
中文名
野百合
拉丁學名
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 [1] 
別    名
農吉利(中草藥學)
紫花野百合
倒掛山芝麻
羊屎蛋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豬屎豆族
豬屎豆屬
唇萼組
圓柱果系

野百合形態特徵

野百合植株

直立草本,體高30-100釐米,基部常木質,單株或莖上分枝,被緊貼粗糙的長柔毛。 [1] 

野百合

托葉線形,長2-3毫米,宿存或早落;單葉,葉片形狀常變異較大,通常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長3-8釐米,寬0.5-1釐米,上面近無毛,下面密被絲質短柔毛;葉柄近無。 [1] 

野百合

總狀花序頂生、腋生或密生枝頂形似頭狀,亦有葉腋生出單花,花1—多數;苞片線狀披針形,長4-6毫米,小苞片與苞片同形,成對生萼筒部基部;花梗短,長約2毫米;花萼二唇形,長10-15毫米,密被棕褐色長柔毛,萼齒闊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冠藍色或紫藍色,包被萼內,旗瓣長圓形,長7-10毫米,寬4-7毫米,先端鈍或凹,基部具胼胝體二枚,翼瓣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約與旗瓣等長,龍骨瓣中部以上變狹,形成長喙;子房無柄。 [1] 

野百合

莢果短圓柱形,長約10毫米,苞被萼內,下垂緊貼於枝,禿淨無毛;種子10-15顆。 [1] 

野百合花果期

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1] 
12-14 12-14

野百合生長環境

生荒地路旁及山谷草地,海拔70-1500米。 [1] 

野百合分佈範圍

產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1] 
分佈到中南半島、南亞、太平洋諸島及朝鮮、日本等地區。 [1] 
本種模式標本採自廣東。 [1] 

野百合藥用價值

本種可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破血除瘀等效用,治風濕麻痹,跌打損傷、瘡毒,癬疥等症。抗癌同大豬屎豆 [1] 

野百合簡介

別名:狗鈴草、響鈴草
主治:治痢疾,瘡癤,小兒疳積。近試用於治療癌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50克。外用:搗敷。

野百合功能主治

1. 抗癌作用
野百合鹼對小鼠肉瘤-180、白血病L615、大鼠瓦克癌-256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種後24小時開始治療),其中以對瓦克癌-256療效最為顯著。另有報告,對S37抑制率為54~75%。如在野百合鹼母核氮原子上引入氧原子,毒性可降低,但對肉瘤-180的抑制率亦隨之降低。臨牀試用於皮膚癌及子宮癌有較好的療效,對白血病亦有一定效果。此生物鹼為雙稠吡咯啶類,其抗癌作用與烷化劑相似。 [2] 
2. 排泄週期
野百合鹼口服,肌肉或靜脈注射都很快出現於血液中,口服者雖吸收快,但吸收峯低,一次給藥後經72小時尚能測出野百合鹼及其代謝物,説明有明顯的蓄積性,主要積聚於肝、、腎。主要排泄途徑為尿,72小時尿中排出量為8.34~17.01%,糞便中未能檢出。癌症病員用藥過程中或停藥22~90天后,在尿中仍不斷排出。利尿劑可促進其排泄。 [2] 
3. 其它作用
野百合鹼對麻醉狗有持久和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並能抑制離體兔心,對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兔、豚鼠的迴腸,大白鼠和豚鼠的子宮,狗氣管鏈),這些作用不因阿托品而減弱。 [2]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Yě Bǎi Hé
【別名】佛指甲(《植物名實圖考》),狸豆(《植物學大辭典》),狗鈴草、藍花野百合(《中國主要植物圖説·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響鈴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農吉利(《全展選編·腫瘤》)。
【來源】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夏、秋季採集。
【生境分佈】生於荒地雜草中。分佈東北、華東、華南以及西南各地。
【化學成份】含有7種生物鹼,其中含量較多者有農吉利乙素、農吉利丙素及農吉利甲素(野百合鹼)。甲素含量在全草中約0.02%,種子中約0.4%。

野百合臨牀價值

1. 治療惡性腫瘤
野百合 野百合
各地所用的製劑、方法,以臨牀療效均不盡相同。 [2] 
山東主要採用30%酒提野百合注射液,每日肌注10毫升,同時口服野百合煎劑,日服3次,每次80毫升,對皮膚癌及宮頸癌另用注射液局部封閉或野百合鮮草漿貼敷。治療時間2~8個月,一般為6個月。共觀察250例,其中宮頸癌53例,臨牀治癒2例,顯效4例,改善30例,乳腺癌20例,顯效1例,改善12例;胃癌60例,顯效1例,改善33例;肝癌13例,改善4例;肺癌35例,改善16例;食管癌10例,改善7例;皮膚癌12例,臨牀治癒3例,改善7例;直腸癌13例,改善8例;陰莖癌6例,改善6例;其他癌28例,顯效1例,改善18例。總有效率為60.5%。另外觀察115例,主要採用100%水提野百合注射液,每日肌注或局注4毫升。皮膚癌加用鮮草漿外敷或離子透入120次,其他腫瘤均另服野百合片劑或糖漿,每日2次,相當乾草2~5克。治療時間同前。結果胃癌16例,顯效3例,改善3例;食管癌14例,顯效4例,改善8例;宮頸癌19例,臨牀治癒1例,顯效1例,改善12例;乳腺癌9例,改善3例;肺癌6例,改善4例;肝癌6例,改善3例;陰莖癌6例,臨牀治癒1例(配合外科切除),改善2例;直腸癌6例,顯效1例,改善4例;皮膚癌19例,臨牀治癒5例(2例配合外科切除,3例加用野百合甲素),顯效2例,改善3例;口腔粘膜癌1例,臨牀治癒1例(配合手術);其他癌14例,臨牀治癒4例(3例加手術,1例加放療)。總有效率為61.7%。從上述兩組治療結果看,酒提與水提製劑的療效似無明顯區別;藥物的副作用不大,服片劑者有輕度胃部不適,注射水提製劑者局部有輕度疼痛。又據野百合治療宮頸癌30例的報道,採用栓劑和注射劑,栓劑每個含生藥6克,肌肉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2或3克,靜脈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0.5克、0.7克或1.0克。治療方法:每天肌肉注射2次,每次4毫升;或用靜脈注射劑20~40毫升加生理鹽水10毫升行靜脈注射,每日1次。局部每日用栓劑1粒置於陰道內,使與腫瘤組織直接接觸;同時用肌肉注射液10毫升行瘤體內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治療1個月,無效者改行放射治療,有效者繼續治療,最長達5個月以上。結果顯效6例,有效14例。顯效標準是主觀症狀消失,宮頸光滑或腫塊縮小一半以上,宮旁浸潤大部消退,宮頸活體及脱落細胞學檢查陰性或殘留少數癌細胞,連續觀察3個月,病情無反覆者;有效標準是主觀症狀改善,瘤體縮小不及1/2或病變穩定,宮旁浸潤控制無發展,連續觀察1個月以上者。其中以早期宮頸癌,屬菜花型或靡爛型者,有效率較高。在治療過程中定期檢查血象及肝、腎功能,均無異常,亦未見胃腸道反應。 [2-3] 
從野百合種子或全草分離出的野百合甲素曾試用於治療惡性腫瘤22例,其中宮頸癌12例,皮膚癌3例,乳癌、食管癌各2例,直腸癌、賁門癌、陰莖癌各1例。宮頸癌以腫瘤及腫瘤周圍局部注射為主,隔日注射100毫克;皮膚癌用局部注射和外敷;其他癌每日肌注50毫克,或靜滴50~100毫克。均以10天、20天或30天為一療程(視每次用量多少而定),間隔10天再行第二療程。用藥時間自30~97天不等,總量多數在1500~4500毫克之間。治療結果:腫瘤消失或縮小一半以上者5例(宮頸癌4例,皮膚癌1例):腫瘤明顯縮小,但不到原來一半的3例(宮頸癌2例,直腸癌1例);其餘無效。有過症狀改善者13例。毒性反應:首先表現為食慾減退,以後隨着用藥量的增加而相繼出現腹脹、噁心、嘔吐,如不及時停藥,則將出現肝腫大腹水肝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1例因肝損害進行性加重,出現腹水,黃痘、肝昏迷和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2-3] 
此外,野百合鹼亦用於治療白血病,參見自消容條。 [2-3] 
以野百合煎劑觀察111例,結果近控15例,顯效19例,好轉48例,總有效率73.8%。起效時間較快,一般在1~6天之間,多數為3~4天。以對喘息型療效較好。延長療程則療效有所提高,經3個療程以上者有效率達90%以上,近控率達36.4%。用法:取全草幹品2兩,加水1000毫升,煎20分鐘後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濃縮成400毫升,加糖適量,為1日量,分3~4次服完,7天為一療程。服藥後未見副作用。 [2-3] 
備註:本品在四川地區作響鈴草使用。參見響鈴草條。 [2-3] 

野百合毒性

野百合鹼毒性極大,大鼠皮下注射半數致死量134±11.6毫克/公斤,動物均表現全身出血,肝臟明顯濁腫充血。大白鼠(30毫克/公斤/7天)、狗(18毫克/公斤/10天)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白細胞與血小板輕度下降。給犬高劑量(62.5毫克/公斤/7天后改為122.5毫克/公斤)則出現白細胞總數及血小板數降低;肝、肺受損害較嚴重。大白鼠高劑量(80毫克/公斤/天)亞急性毒性試驗,轉氨酶呈進行性升高,白蛋白結合能力下降,肝臟儲銅量升高,腹水病鼠的門靜脈壓上升,抑制肝細胞的有絲分裂,並使肝臟中出現鉅細胞。二巰基丁二鈉(抗放射藥)、左旋半胱氨酸鹽酸鹽對野百合鹼引起的大鼠毒性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抗癌作用也被輕度削弱。 [2] 
美麗野百合的毒性因動物種屬而有很大差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