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托葉

鎖定
着生在葉柄與莖的連接處,分居兩側。其形態和功能也因不同植物而異。如豌豆的托葉大而綠,可進行光合作用;洋槐、酸棗的托葉變成刺;蓼的托葉包圍在莖節的基部,形成托葉鞘;更多的植物的托葉在生長過程中脱落。 [1] 
中文名
托葉
外文名
Stipules
生長位置
葉柄基部
作    用
護幼
學    科
生物
領    域
生命科學

目錄

托葉簡介

托葉是葉柄基部、兩側或腋部所着生的細小綠色或膜質片狀物。托葉通常先於葉片長出,並於早期起着保護幼葉和芽的作用。托葉一般較細小,形狀、大小因植物種類不同差異甚大。
在有些植物中,托葉的存在是短暫的,隨着葉片的生長,托葉很快就脱落,僅留下一個不為人所注意的着生托葉的痕跡(托葉痕),稱為托葉早落,如石楠的托葉。
有些植物的托葉能伴隨葉片在整個生長季節中存在,稱為托葉宿存,如茜草龍芽草葉柄基部有一對葉片狀的托葉始終存在。
離生托葉:托葉與葉柄分離,如蘋果。

托葉形態

托葉常成對着生於葉柄基部兩側,為葉柄基部的附屬物。托葉的形狀和作用多樣,隨植物的種類而異。有的托葉細小而呈線狀,如梨、桑;有的大而呈葉狀,如豌豆、貼梗海棠;有的變成卷鬚,如菝葜;有的與葉柄癒合成翅狀,如月季、薔薇、金櫻子;有的其形狀和大小和葉片幾乎一樣,只是托葉的腋內無腋芽,如茜草;有的呈刺狀,如刺槐;有的兩片托葉邊緣合生呈鞘狀,包圍着莖節的基部,稱托葉鞘(ocrea),為何首烏、虎杖等蓼科植物的主要鑑別特徵。 [2] 

托葉特點

植物不僅葉片變化多,托葉也變,有時變得太離譜了,簡直令人莫名其妙。例如百合科中的菝葜屬,有約300種,我國有60種。絕大多數種的葉子有一奇異現象,即在葉柄兩側有卷鬚。植物學家認為這卷鬚是由兩個托葉(一般托葉生在葉柄靠下兩側)變態形成的。由於菝葜屬大多數種的莖是攀援狀的,它的卷鬚好像葡萄一樣,可以借之攀援在其他植物上而使莖上升,牢固直立。這也是適應生存空間的一種變態。
菝葜屬植物在我國的長江以南廣大地區較多,北部地區少。在北京遠郊山區,如密雲、昌平、懷柔等縣曾見一種草菝葜,又名牛尾菜,它的葉柄中部以下有明顯的卷鬚。 [3] 

托葉作用

許多植物都具有托葉,托葉常成對生長在莖枝和葉柄相連處,具有各種不同形狀。托葉的作用多在於保護和行光合作用。通常也有保護幼葉和腋芽的作用,形狀和功用因植物種類而異。
參考資料
  • 1.    石治軍主編,生物知識 1,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第78頁
  • 2.    路金才主編,藥用植物學 第3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01,第66頁
  • 3.    汪勁武著,少年趣味植物學,商務印書館,2007.4,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