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逢紀

(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

鎖定
逢紀(?-202年,逢音páng,古“逄”字),字元圖,南陽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
袁紹逃離董卓勢力範圍時,與逢紀、許攸同到冀州。袁紹甚為賞識逢紀的智謀而重用。袁紹初到冀州,依賴韓馥提供糧食。
初平二年(191年),逢紀提議利用公孫瓚攻擊韓馥,實則提議韓馥和袁紹共同防禦冀州,結果袁紹成功反客為主。官渡之戰中令逢紀統軍事。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敗回,後悔當初不聽田豐之計,逢紀即時進言田豐知道袁紹兵敗後取笑袁紹不聽其言。審配與逢紀有私怨,官渡之戰後審配兩位兒子被虜,有人對審配有讒言,逢紀肯定審配的節氣,袁紹以逢紀公私分明大加讚賞,逢紀與審配成為好友。
建安七年,袁紹去世,逢紀、審配私下改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袁譚不能繼位,自稱車騎將軍,屯黎陽。袁尚不給袁譚多兵,使逢紀隨之。袁譚要求配兵為審配拒絕,一怒之下殺了逢紀。
全    名
逢紀
元圖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南陽
逝世日期
202年
主要成就
輔佐袁紹平定河北
職    業
謀士

逢紀人物生平

逢紀效力袁紹

三國志12逢紀形象 三國志12逢紀形象
漢靈帝駕崩後,何進欲除蹇碩,親信張津勸他選賢良為國除害,後又廣徵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為心腹。 [1]  [9] 
中平六年(189年),袁紹逃離董卓勢力範圍時,與逢紀、許攸同到冀州。袁紹因為逢紀聰明而通達事理,又擅長獻計,於是非常信任、親近逢紀,並與他共同舉事 [10]  [11] 

逢紀獻計取冀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仰冀州資給,處境窮迫,逢紀對袁紹説:“將軍要做大事,卻仰仗他人資助,如果不佔領一個州,無法保全自己。”袁紹説:“冀州兵強,我軍飢乏,倘若不能成功,我們無地可容。”逢紀説:“冀州強大充實,而韓馥才能平庸,我們可以和公孫瓚互相聯繫,請他率領軍隊南下,攻擊冀州。公孫瓚必定前來,而韓馥得知後也必然害怕恐懼。到時候再派能言善辯的人向韓馥説明利害,講述禍福。韓馥為突如其來的事情所迫,必定遜讓其位。在此之際,一定可以佔據他的位置。”袁紹認為有道理,更加親近逢紀,隨即寫信給公孫瓚。結果此計成功,袁紹反客為主,佔領冀州。 [2]  [12] 

逢紀陷害田豐

袁紹的別駕田豐正直誠實,逢紀非常忌憚他,就多次在袁紹面前進讒言,袁紹也因此開始怨恨田豐。 [15]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消滅公孫瓚,挑選精卒十萬,騎萬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帥,準備進攻許都。 [13-14]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敗回,土崩瓦解,眾軍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豐在這裏,不至於到這個地步。”袁紹見到逢紀,對他説:“冀州人得知我兵敗,都會念着我,只有田別駕先前勸阻我,與眾不同,我也羞於見他。”逢紀乘機進讒言:“田豐聽説將軍敗退,拍手大笑,正為他預言正確而歡喜呢!”袁紹對身邊的人説:“我沒有采納田豐的意見,果然被他恥笑。”於是殺了田豐。 [15]  [16] 

逢紀和好審配

審配與逢紀不睦。官渡之戰後審配兩位兒子被虜,孟岱也與審配關係不好,他讓蔣奇對袁紹説:“審配在任獨攬權力,宗族大,兵力強,而且兩個兒子都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郭圖辛評也贊同蔣奇的話,袁紹便令孟岱為監軍,打算讓他代替審配守鄴。袁紹還詢問逢紀的意見,逢紀回答説:“審配天性剛烈率直,每次所説的話和所做的事,都仰慕古人的節操,不會因為兩個兒子在南邊而做不義的事情,您不要對他懷疑。”袁紹説:“你不是討厭他嗎?”逢紀説:“從前所爭的屬於個人私事,現在所説的是國家大事。”袁紹説:“太對了。”於是沒有罷免審配。自此審配、逢紀的關係更融洽了。 [3]  [10] 

逢紀輔助袁尚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憂憤而死。起初袁紹以少子袁尚美貌及後妻劉氏所喜愛而欲立為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眾人以袁譚為長子,打算立他為繼承人,但逢紀、審配一派與辛評、郭圖、袁譚一派不和,審配等人因為懼怕袁譚即位後加害,就偽造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袁譚不能繼位,自稱車騎將軍,兄弟二人結下嫌隙。 [17-18] 
袁譚屯兵黎陽。後來曹操北征二袁,袁尚給袁譚的兵馬很少,又讓逢紀跟着袁譚。袁譚要求增兵,審配等人又商議不給他,袁譚一怒之下殺了逢紀。 [4]  [19-20] 

逢紀人物評價

孔融:“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 [5] 
荀彧:“逢紀果而自用。” [5] 
郭嘉:“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 [6] 
《英雄記》:“紀聰達,有計策。”
《後漢書》:“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逢紀史料記載

《三國志·裴松之注》 [21] 
《後漢書·李賢注》 [22-23] 

逢紀藝術形象

逢紀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逢紀生平與正史大體相當。在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裏,袁紹用逢紀之計,脅迫韓馥,得到冀州,以田豐、沮授、許攸、逢紀分掌州事。 [7]  平定河北後,又以審配、逢紀為統軍,興兵討曹。袁紹病死後,逢紀等立袁尚為嗣,袁譚爭位,郭圖定謀,計賺逢紀同赴袁譚軍。後袁譚與曹軍在黎陽交戰,大敗。遣人求救於袁尚。袁尚與審配計議,只發兵五千餘人相助。被曹操派兵於半路盡殺之。袁譚令逢紀作書,遣人到冀州請袁尚再次發兵,但袁尚卻不同意,袁譚大怒,立斬逢紀。 [8] 

逢紀影視形象

逢紀 逢紀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扮演者不詳;
2013年電視劇《曹操》:扮演者不詳;
2016年電視劇《武神趙子龍》:周笑冰飾演逢紀。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 2.    《後漢書》:紹客逢紀謂紹曰:“夫舉大事,非據一州,無以自立。今冀部強實,而韓馥庸才,可密要公孫瓚將兵南下,馥聞必駭懼。並遣辯士為陳禍福,馥迫於倉卒,必可因據其位。”紹然之,益親紀,即以書與瓚。瓚遂引兵而至,外託討董卓,而陰謀襲馥。
  • 3.    《後漢書》:官度之敗,審配二子為曹操所禽,孟岱與配有隙,因蔣奇言於紹曰:“配在位專政,族大兵強,且二子在南,必懷反畔。”郭圖、辛評亦為然。紹遂以岱為監軍,代配守鄴。護軍逢紀與配不睦,紹以問之,紀對曰:“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節,不以二子在南為不義也,公勿疑之。”紹曰:“君不惡之邪?”紀曰:“先所爭者私情,今所陳者國事。”紹曰:“善”。乃不廢配,配、紀由是更協。
  • 4.    方北辰.三國志註譯: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
  • 5.    《三國志 魏書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6-01]
  • 6.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7.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8.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5]
  • 9.    《後漢書 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進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碩圖己,及秉朝政,陰規誅之。袁紹亦素有謀,因進親客張津勸之曰:“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靈帝母董太后居長樂宮。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進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寵貴,海內所歸,而紹素善養士,能得豪傑用,其從弟虎賁中郎將術亦尚氣俠,故並厚待之。因復博徵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 10.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英雄記曰:紀字元圖。初,紹去董卓出奔,與許攸及紀俱詣冀州,紹以紀聰達有計策,甚親信之,與共舉事。後審配任用,與紀不睦。或有讒配於紹,紹問紀,紀稱"配天性烈直,古人之節,不宜疑之"。紹曰:"君不惡之邪?"紀答曰:"先日所爭者私情,今所陳者國事。"紹善之,卒不廢配。配由是更與紀為親善。】
  • 11.    李賢注《後漢書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英雄記》曰:紀字元圖。初,紹去董卓,與許攸及紀俱詣冀州,以紀聰達有計策,甚親信之。逢音龐。】
  • 1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英雄記曰:逢紀説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給,不據一州,無以自全。"紹答雲:"冀州兵強,吾士飢乏,設不能辦,無所容立。"紀曰:"可與公孫瓚相聞,導使來南,擊取冀州。公孫必至而馥懼矣,因使説利害,為陳禍福,馥必遜讓。於此之際,可據其位。"紹從其言而瓚果來。】
  • 13.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
  • 14.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於是簡精兵十萬,騎萬匹,欲出攻許,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及南陽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帥。
  • 1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紹軍既敗,或謂豐曰:"君必見重。"豐曰:"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先賢行狀曰:豐字元皓,鉅鹿人,或雲勃海人。豐天姿瑰傑,權略多奇,少喪親,居喪盡哀,日月雖過,笑不至矧。博覽多識,名重州黨。初闢太尉府,舉茂才,遷待御史。閹宦擅朝,英賢被害,豐乃棄官歸家。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為別駕。勸紹迎天子,紹不納。紹後用豐謀,以平公孫瓚。逢紀憚豐亮直,數讒之於紹,紹遂忌豐。紹軍之敗也,土崩奔北,師徒略盡,軍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豐在此,不至於是也。"紹謂逢紀曰:"冀州人聞吾軍敗,皆當念吾,惟田別駕前諫止吾,與眾不同,吾亦慚見之。"紀復曰:"豐聞將軍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紹於是有害豐之意。初,太祖聞豐不從戎,喜曰:"紹必敗矣。"及紹奔遁,復曰:"向使紹用田別駕計,尚未可知也。"】
  • 16.    李賢注《後漢書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紹還,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先賢行狀》曰:“紹謂逢紀曰:‘冀州人聞吾軍敗,皆當念吾;唯田別駕前諫止吾,與眾不同,吾亦慚之。’紀復曰:‘豐聞將軍之退,拍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紹於是有害豐之意。初,太祖聞豐不從戎,喜曰:‘紹必敗矣。’及紹奔遁,復曰:‘向使紹用其別駕計,尚未可知也。’”】
  • 17.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冀州城邑多叛,紹復擊定之。自軍敗後發病,七年,憂死。紹愛少子尚,貌美,欲以為後而未顯。審配、逢紀與辛評、郭圖爭權,配、紀與尚比,評、圖與譚比。眾以譚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己害,緣紹素意,乃奉尚代紹位。譚至,不得立,自號車騎將軍。由是譚、尚有隙。
  • 18.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七年夏,薨。未及定嗣,逢紀、審配宿以驕侈為譚所病,辛評、郭圖皆比於譚而與配、紀有隙。眾以譚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害,遂矯紹遺命,奉尚為嗣。
  • 19.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太祖北征譚、尚。譚軍黎陽,尚少與譚兵,而使逢紀從譚。譚求益兵,配等議不與。譚怒,殺紀。
  • 20.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譚自稱車騎將軍,出軍黎陽。尚少與其兵,而使逢紀隨之。譚求益兵,審配等又議不與。譚怒,殺逢紀。
  • 21.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24]
  • 22.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24]
  • 23.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