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渭縣人民政府

鎖定
通渭縣人民政府是通渭縣境內的國家行政管理機關,縣人民政府駐平襄鎮。 [1] 
中文名
通渭縣人民政府
辦公地址
甘肅東南部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
面    積
2908.5 km²
政府駐地
平襄鎮

通渭縣人民政府政府領導

通渭縣人民政府現任領導

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劉定順 [10-11] 
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劉治軍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楊宗智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徐軍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匡立林
縣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苟紅紅
縣政府副縣長:趙志剛
縣政府副縣長:馮旭東
縣政府副縣長:何豔君 [7-9] 

通渭縣人民政府歷任領導

邵志剛,男,1967年10月出生,甘肅定西人,2011年9月任中共通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縣政府代縣長;2011年10月當選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2011年10月通渭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選舉產生); [2] 
令續鵬,男,漢族,甘肅定西人,1966年4月出生,2006年5月至8月任中共通渭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任中共通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2007年通渭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3] 
王亞娥,女,2002年12月通渭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鄭紅偉,男,漢族,1958年8月出生,甘肅臨洮人,1997.12—2002.07 中共通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張敏政,1996年1月通渭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張鶴,1992年12月通渭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學明 [4]  ,1989年11月通渭縣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永泰,1986年3月通渭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莫守拙,1984年2月通渭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賈耀明,1979年6月通渭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通渭縣革命委員會主任,1980年12月通渭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成立通渭縣人民政府,同時選舉賈耀明任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楊步昌,通渭縣革命委員會主任,1968年3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派駐通渭“支左”部隊的組織領導下,召開全縣各“造反派”組織代表會議.用民主協商的辦法討論成立縣革命委員會。4月9日,經報甘肅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縣革命委員會(簡稱”縣革委會”)。有委員30人,常務委員會委員10人。通渭縣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楊步昌任縣革委會主任;
劉志榮,1965年8月通渭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
白尚文,1961年10月通渭縣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通渭縣人民政府縣長,1963年7月通渭縣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連任;
田步霄,男,陝西人,1956年通渭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通渭縣縣長,1958年6月通渭縣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連任;
1949年8月通渭縣人民政府成立。

通渭縣人民政府縣直部門

通渭縣人民政府鄉鎮政府

通渭縣鄉鎮信息如下:平襄鎮、馬營鎮、榜羅鎮、常河鎮、雞川鎮、義崗鎮、隴陽鄉、隴山鄉、隴川鄉、新景鄉、碧玉鄉、襄南鄉、李店鄉、什川鄉、三鋪鄉、華嶺鄉、寺子鄉、北城鄉。
平襄鎮人民政府
通渭縣平襄鎮東街40號
黨委書記劉昌盛 鎮 長陳耀輝
平襄鎮位於通渭縣中部,牛谷河中游。北與北城鄉接壤、東與碧玉鄉、南與徐川鄉相鄰、西南、西北分別和三鋪、錦屏鄉毗連。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13公里,總面積21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縣城東街,是全縣政治、 經濟、文化教育及交通中心,集市繁榮,人口集中。
全鎮現轄27個行政村,222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居委會,12799户60624人,其中農村人口8439户39691人。
馬營鎮人民政府
馬營鎮地處隴中,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據《馬營鑑志》記載,元大德年間,肅王府在今甘肅境內設有三個苑馬寺,馬營即當時的東苑馬寺。明永樂7年(公元1409年)改為安定監,隸屬靜寧州。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又改為馬營監,馬營即由此得名。為明清時甘肅四大名鎮之一,1997年撤鄉建鎮,2004年11月原錦屏鄉、黑燕鄉合併至馬營鎮。
全鎮共轄35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234個村民小組、8828户,總人口41636人,耕地面積19.4萬畝,人均佔有耕地面積4.56畝,其中梯田面積9.07萬畝。境內土地資源廣闊,物產豐富。近年來洋芋產業發展迅速,成為全鎮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華雙、馬隴、310國道橫穿全境,鎮區是馬隴、馬李公路的交匯點,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人口集中,貿繁榮,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文化、教育、衞生、服務等設施齊全,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馬營籍華人學者楊子恆當選為2006年度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民間民俗文化底藴豐厚,“馬營小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鄉鎮”稱號;近年來,全鎮馬鈴薯、草畜等優勢產業逐步發展壯大,經濟社會發展較快, 2008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80元。
榜羅鎮人民政府
榜羅鎮位於定西市通渭縣西南部,地處定西天水兩市轄區的通渭隴西甘谷武山四縣交界地帶,鎮區中心距縣城34公里,下轄24個行政村215個村民小組(社),屬典型的温暖半乾旱區。榜羅鎮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名鎮。榜羅鎮已發展成為一個向現代化迅速邁進的小城鎮,她成為通渭縣西南部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常河鎮人民政府
常河鎮位於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最南端,交通便利,通甘谷路、常榜公路穿境而過,與甘谷、隴西武山毗鄰。氣候特徵為降雨少、温差大,光照充足,十年九旱,溝壑縱橫,土地貧瘠,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山區,平均海撥約在1400—2200米之間。由於植被稀少,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溝沿坍塌等自然災害頻繁。境內共轄19個村委會,166個村民小組,6623户,32495人,耕地面積10.4萬畝,人均3.4畝。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2215萬元,糧食播種面積5459公頃,糧食總產量93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544元;財政收入1486萬元,財政支出1510萬元。
雞川鎮人民政府
雞川鎮位於甘肅通渭縣縣境東部。東南與秦安縣魏店接壤,西與碧玉鄉相鄰、西北、東北分別與隴山、新景鄉毗連,總面積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0000畝。雞川鎮轄15個行政村148個社,4260户20777人。鎮人民政府駐地許家堡子,海拔1657米,距縣城約21公里。
義崗鎮人民政府
義崗鎮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最北部,西北、北與會寧縣接壤,東北與靜寧縣相鄰,東南、南、西南分別與寺子川鄉北城鋪鄉、華家嶺鄉毗鄰,距縣城37公里。義崗鎮東西長22.8公里,南北寬約12.6公里,總面積136公里。義崗鎮交通便利、商貿業發達,國道“西南公路”在西部過境,省道“靖天公路”穿鎮而過,東勝、明聯等7條鎮村公路貫穿義崗鎮。村、組道路暢通,為相鄰3縣7鄉9個集市的中心,民國時期就為通渭“四大集鎮”之一。2003年被列為甘肅省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隴陽鄉人民政府
隴陽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縣城東北部,四面與平襄、碧玉、隴山、隴川、寺子、北城等鄉鎮毗連,總面積10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71633畝。鄉政府所在地隴陽村(舊稱呂陽鋪)距縣城16公里,通靜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隴陽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最高2350米,最低1840米,年降雨量450毫米左右。隴陽鄉共轄14個行政村,98個村民小組3249户16301人。境內羣山起伏。鄉鎮企業有地毯、糧油加工等廠。農業主產小麥豌豆馬鈴薯,盛產胡麻。2006年隴陽鄉人均純收入1617元。
隴山鄉人民政府
隴川鄉位於通渭縣東北部,東北兩邊和靜寧縣毗連。全鄉總面積118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120個社,現有人口3300户15468人,耕地面積67989畝,其中水川地2100畝。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年降雨量約450毫米,無霜期150天左右。金牛河自西北入境曲折東流,後入靜寧縣境內。川區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氣候温和,有發展果菜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鄉黨委、鄉政府充分發揮這一難得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逐漸摸索出一套“果菜立體種植”的高效立體農業生產模式,既節約了土地,又增加了收入,並逐步實現農業生產糧蔬配套、種養結合、協調發展的目標。全鄉果菜產量達2000噸,人均經濟純收入達1100元。
隴川鄉人民政府
隴山鄉地處黃土高原南部邊緣地帶,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西高東低,山樑起伏,溝壑縱橫,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乾旱少雨,光照資源充足。一月份最低平均氣温在-7.3℃左右,七月份最高平均氣温在19.6℃左右,年平均氣温為7.3℃,温差大。年降水量約450毫米,年均蒸發量為1360毫米。乾燥度大於1.3;無霜期150天左右;乾旱、冰雹、霜凍、低温和連陰雨為主要災害天氣。水資源豐富,屬淡水區。全鄉總土地面積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8400畝。1958年8月——9月,人民公社化後撤消區,全縣建14個人民公社,設隴山公社;1961年7月,全縣設8個區工委,隴山區工委轄隴川等4個公社;1964年5月撤消區工委,保留人民公社設置,1985年11月,改人民公社為隴山鄉。
新景鄉人民政府
新景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東部,鄉政府所在地大寨村距縣城52公里,地處安、通渭、靜寧三縣交界地帶。總面積10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3624畝,其中洋芋種植面積達3萬畝以上,為通渭縣洋芋種植大鄉;2003年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3000畝,荒山造林9000畝,實現了“生態化”鄉建設;至2005年底新景鄉共有梯田面積58991畝,實現了“梯田化”達標鄉建設,牧草留牀面積15226畝。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温7—8℃,年降雨量480㎜左右,無霜期135天。地勢溝壑交錯,梁峁縱橫,植被保護較好,氣候較陰濕。
碧玉鄉人民政府
碧玉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城東部,東鄰雞川鎮、西接平襄鎮、南鄰襄南鄉、北依隴陽鄉,鄉政府所駐地—新城距縣城16公里,平均海拔1660米。全鄉東西寬13公里,南北長16公里,總面積129.16平方公里,總土地面積105337畝。牛谷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地下水資源豐富;310國道和華雙公路貫穿境內6村31社,交通便利。 現轄16個村民委員會和11個鄉直單位,118個村民小組,4113户,20432人,耕地面積9.23萬畝,人均4.4畝。2006年糧食總產量813萬公斤,人均398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548元。
襄南鄉人民政府
襄南鄉位於通渭縣南部,總面積148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地馬家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805米,羣山起伏,溝壑縱橫,牛谷河從東過境流入甘谷縣散渡河,文家堡大溝經石窯峽流入甘谷縣虎狼溝,匯入散渡河,形成境內兩大主要河系。通甘公路、通榜公路、碧黑公路穿越其境,總人口23303人。全鄉耕地面積10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冬小麥、洋芋、玉米葫麻、油菜籽、扁豆、三菱豆、莜麥、糜、谷、蕎麥也有分佈。林草面積15500畝,養殖大家畜主要有牛、,户均1.5頭,家禽有
李店鄉人民政府
李店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東界秦安,南臨甘谷、 武山縣 , 北接會寧、 靜寧縣 ,西鄰隴西、定西縣。其地形山高坡陡,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嚴酷。李店鄉是一個乾旱鄉,且地下水苦鹹。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該鄉各村和鄉政府所在地用集雨窖徹底解決了人畜飲水和部分糧食蔬菜的灌溉。甘肅定西縣1999年在縣城西郊1萬平方米的地方上,利用集流蓄水技術,建成集雨窖38座,建成高效日光節能温室15座,發展高科技、高效益的現代農業,成為定西縣高科技農業的窗口。
什川鄉人民政府
什川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最西部,東接第三鋪鄉,南與榜羅鎮相鄰,北與馬營鎮毗連,西連隴西縣權家灣鄉渭陽鄉,總面積164.8平方公里,東西長20.3公里,南北寬20.66公里,耕地面積9.35萬畝。鄉人民政府駐地賈家山,海拔2142米,距縣城31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山巒起伏,深溝大澗,高廟山(2241米)為全境最高峯。年平均氣温5-6℃,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無霜期在135天左右,氣候屬温涼半乾旱內陸氣候。全鄉共轄16個村,108個村民小組,4293户,20198人。境內歷史文化深厚,民風淳樸,並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三鋪鄉人民政府
三鋪鄉甘肅省定西的第三鋪鄉。第三鋪鄉東接平襄鎮、東南與李家店鄉、常河鎮鄉相鄰,西北與什川鄉、馬營鎮相連。境內有馬李、通高公路交叉通過,鄉村公路寬廣通達,19個村通公路,全鄉所有村通郵,交通方便。有屬於省級文物的戰國秦長城縱橫南北,成為三鋪鄉自古就為重要之地的有力見證。 第三鋪鄉堅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扶貧開發為龍頭,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走出了一條畜牧強鄉,藥材富鄉的新路子,全鄉面貌得到極大改善,受到了上級部門的好評。該鄉先後被評為全縣“信訪工作先進集體”,“雙培雙帶工作先進黨委”和“先進黨組織”等榮譽。
華嶺鄉人民政府
華嶺鄉是甘肅省通渭縣轄鄉。1949年設華嶺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1年更名為華家嶺公社,1983年改置鄉。位於縣境西部偏北,距縣城29公里。面積157平方公里,人口1.8萬。312國道(舊線)、華(家嶺)通(渭)公路縱橫貫境。轄新站、小牛溝、大牛溝、朱家堡、梁家罕 、石卜溝、高堯、騸馬溝、黃鶴灘、牛家山、世歌堯、活馬灘、後灣、席家罕 、老站、石窩、李家岔、班家岔17個村委會。屬高寒山區,華家嶺海拔2457米,為四水分流地區。鄉鎮企業有地毯、農機具、糧油加工等廠。農業主產小麥、莜麥、馬鈴薯,盛產胡麻
寺子鄉人民政府
寺子鄉甘肅省通渭縣一個山區農業鄉,地處通渭縣南部山區長期以來,由於受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靠天吃飯,產業結構單一。這裏的農民貧窮,核心是缺少糧食;農民忙,中心是忙口糧;但沿着以糧抓糧的老路子,一年到頭是白忙,窮忙,忙下來畝產不過百十公斤,羣眾生活非常困難,但寺子鄉政府並沒有嫌棄山的貧瘠,整修梯田,開挖道路,因地制宜,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做起了項目建設的大文章,並以此來拉動寺子鄉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境內羣山起伏,金牛河貫流中部。有地毯、農具等廠。農業主產小麥、莜麥、馬鈴薯,盛產胡麻。戰國秦長城由寺子鄉入靜寧縣境。
北城鄉人民政府
北城鋪鄉位於通渭縣城北16公里,東鄰寺子鄉、隴陽鄉,南接平襄鎮,西南、西北分別與錦屏鄉、華嶺鄉、義崗川鎮毗連,面積169平方公里,靖天(靖遠—天水)公路橫穿中部。地勢西高東低,海拔2000—2343米,氣候乾燥,温差大,年降水量450mm,無霜期135天左右。農作物以小麥、莜麥、扁豆、豌豆、洋芋為主。 全鄉共轄19個行政村,150個村民小組。農村户數4838户,鄉村人口23797人。鄉村勞動力資源總數10499人,其中鄉村從業人員10090人。按文化程度分,高中以上598人,初中1824人,小學以下文化程度7668人,分別佔鄉村從業人員總數的5.9%、18%、76.1%。全鄉實現了村村通農電、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廣播電視、村村通農路、村村通郵。 全鄉共有中小學校15所,其中獨立初級中學1所,共有在校學生4730人,其中中學生910人,小學生3820人,現有專職教師143人。全鄉醫療機構達到20個,其中鄉中心衞生院1個,醫生12名,病牀數12張。 2002年全鄉糧食總產量7023噸,人均產糧295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310元,農業總產值240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37萬元。地處北城鋪鄉東南部的鹿鹿山,針葉林茂密,景色宜人,是通渭縣境內有名的避暑旅遊勝地。 2003年,全鄉主要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目標(穩定解決温飽進而向小康邁進為總目標),抓好兩項工作(計劃生育、科技興農),爭取三個項目(爭取新建徐陽希望小學,爭取為鄉政府所在地各單位、部分社的農户安裝自來水工程項目,爭取為鄉政府所在地各單位、部分社的農户安置有線電視工程項目),搞好四項工作(退耕還林、梯田建設、集雨節灌、道路建設)

通渭縣人民政府所獲榮譽

2020年3月12日,被定西市綠化委員會授予“定西市城鄉綠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