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保原

鎖定
趙保原(1904—1946年) ,山東省蓬萊縣蘆洋大趙家人。早年曾投靠東北奉系軍閥部隊。“九·一八”事變後,被偽滿州國大漢奸李壽山收編。1938年,隨日軍入侵膠東。同年,因懼怕偽派系鬥爭禍及已身,宣佈“反正”抗日,任國民黨山東第13區特派員兼保安司令、魯東抗日聯軍總指揮。1940年任國民黨陸軍暫編12師師長,1941年後,他盤踞萊陽萬第,與日軍勾結,反共反人民,殺戮膠東軍民數以萬計。1945年2月,八路軍解放萬第,他率殘部南竄即墨。1946年6月9日,在膠縣戰鬥中斃命。 [1] 
中文名
趙保原
別    名
趙寶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46年6月9日
出生地
山東省蓬萊縣

趙保原人物生平

趙保原早年經歷

趙保原,原名趙寶元,1904年生於山東蓬萊縣大趙家村的一户農家。
1922年,他經朋友介紹進入吉林軍官講習所學習,意外走上軍人之路,此後追隨講習所上司參與軍閥混戰。原是張宗昌的部下,張宗昌垮台後,流竄東北當土匪。

趙保原偽軍軍人

北伐時期,這支“隊伍遂逃散和改編”。1929年5月,趙保原投奔在煙台的奉系戰友劉珍年,任第21師少校營長。九一八事變後,與趙保原有同學之誼的李壽山投靠日人張宗援,四處招募偽軍,網羅趙保原任步兵營長。
青年時期,趙保原緊隨熟識的奉軍將領與與故交,輾轉於東北、山東,軍閥特徵明顯。1937年趙保原晉升為李壽山部第六團團長,他於1938年初率偽滿洲國派遣軍李壽山支隊入魯作戰。 [2]  [4] 

趙保原”反正“事件

1938年秋,趙保原,隨日寇進犯膠東,配合日寇襲擊八路軍五支隊司令部,趙部慘遭失敗,潰不成軍。此時,因派系鬥爭,李壽山被日寇槍殺。 [2] 
趙保原入關以後,沿途受到羣眾抗戰的強烈刺激,喚起樸素的愛國情感。同時,日偽內部的權力鬥爭使其感到不安,事偽之心鬆動。不久,趙保原在即墨休整時讚賞與其交手的“蓬萊老鄉于學忠” 作戰英勇、“真有種”,此事被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厲文禮偵知,計劃對其進行策反。厲文禮為山東復興社骨幹,擁有國民黨在膠東的最大軍事武裝,但面臨權爭壓力。1938年秋沈鴻烈中統第三組組長盧斌調任膠東行轅主任,駐地在厲的轄區萊陽。盧斌上任時僅帶30餘人,他自知權位雖高卻無根基,積極拉攏第七、九行政督察區專員鄭維屏蔡晉康,厲轄區各縣亦出現傾向行轅的趨勢。這引起厲文禮嫉視,擔心趙保原“反正”的動向被盧得到會“乘機而入”。他加緊招降趙,得到後者積極迴應。1938年11月 18 日,趙保原率部3000餘人向厲文禮“反正”,部隊被改編為第八行政督察區保安第三旅。他報請軍事委員會改名“趙保原”,誓與漢奸“趙寶元”一刀兩斷,以示 “保衞中原”的決心。 [4] 

趙保原勢力壯大

偽軍“反正”的趙保原在國民黨內並無根基,發展空間有限。幾個月後由國民黨派系鬥爭引發的膠東行轅事變,為他帶來機會。王於是和厲部保安團團長在1939年2月26日夜包圍膠東行轅,劫持殺害了盧斌等幹部。趙保原見形勢複雜,未參與其中。之後,倖存的行轅官員認為萊陽駐軍中趙勢力最強,最終將其推選為萊陽縣縣長。 [4] 
1939年3月上旬,膠東行轅被改為魯東行署李先良任主任,他積極保薦趙保原。在第八行政督察區被劃分為3個行政區後,趙得以任新成立的第十三區特派員兼保安司令 (轄昌邑平度萊陽海陽即墨、膠縣 6 縣) ,成為膠東舉足輕重的力量。 [4] 

趙保原魯東抗日聯軍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回軍華北。1939年1月,張宗援率偽山東省自治聯軍及偽軍進犯掖縣,3月直逼招遠、黃縣,八路軍緊急轉移到萊陽西北部山區。膠東區黨委積極爭取趙保原與秦毓堂蔡晉康等20餘個遊擊部隊首領共同抗日,3月下旬“魯東抗日聯軍”成立,趙保原被推為總指揮。
魯東抗日聯軍在成立初期與日偽進行大小數十戰,屢屢取勝。1939年5月的團旺戰役中,趙保原率部擊斃日偽軍百餘名,“張宗援遂一蹶不振”。因表現突出、“予敵以絕大打擊”,趙保原多次受山東省政府表彰,一時“威震魯東”。
魯東抗日聯軍本是一個鬆散聯盟,當強敵被擊退,內部矛盾凸顯。八路軍五支隊克復萊陽縣城後在街頭張貼宣傳標語,國民黨人認為其“有意在民眾中間樹立共產黨的威信”,趙保原稱此舉“煽惑誘動”民眾。中共將萊陽交還後,趙命令洗刷八路軍標語、限制其活動、禁止供給其給養。之後雙方在掖縣縣長任命上出現分歧,國共關係變化又使矛盾加劇。
隨後,國共都加強了對於魯東地區的爭取。 [4] 

趙保原合作破裂而反共

國共膠東合作出現裂痕後,抗戰局面惡化。1939年冬偽山東省自治聯軍參謀長李燮坤率部侵佔平度即墨掖縣等地,趙保原部損失慘重。12月初,日偽攻陷萊陽城。“趙保原的抗戰情緒,從此消沉下去”。次年1月,日本調集大規模兵力以封鎖手段自西向膠東逼近,國民黨遊擊部隊備受打擊、 兵士四散,趙部更感艱難。而中共善於游擊戰,日軍雖對其造成困難,卻難捕捉到主力,八路軍憑藉昆嵛山區逆勢發展起來。
為改變國民黨遊擊部隊困境,魯蘇戰區意圖加強統一領導,1940年年初于學忠派員到膠東收編部隊,各遊擊部隊隨之被編成半正規軍。趙保原與于學忠均出身奉系,又是蓬萊老鄉,幾番聯絡後,趙保原被任命為魯蘇戰區膠東區遊擊指揮官,部隊被改編為陸軍暫編第十二師。趙保原積極反共,在1941年3月山東省政府對13個行政督察區專員的考績中,趙在5名 “成績最優者”中佔據榜首。因“進剿‘奸黨’著有功績”,他還被蔣介石授予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 [4] 

趙保原勢力削弱

皖南事變爆發後,國共在膠東矛盾激化。以趙保原為核心的國民黨大小20餘個司令“盤踞在膠東的心腹地帶”,進逼昆嵛山區。1941年春日軍掃蕩招萊掖邊區根據地,八路軍處境日漸嚴峻。3月趙保原召集膠東國民黨各部成立由其任總指揮的“抗八聯軍”,兵分3路向中共東海區進攻。
八路軍遂發起反投降戰役,牙山之役勝後 ,南下海(陽 )、萊 (陽 ),經過榆山會戰,最終解放發城,歷經5個月取得勝利,膠東局勢出現“根本性的轉折”:八路軍發展到2萬多人,打通了膠東的東西聯繫,根據地得以鞏固壯大;國民黨軍則從5萬下降到3萬餘人,趙保原等部勢力嚴重削弱。 [4] 

趙保原與日偽合作

1942年春季開始,日軍對于學忠部進行了3次大規模掃蕩,國民黨軍隊在一年之間鋭減一半。 趙保原則通過與日 偽合作應對危機,分別在青島萊陽設立常駐辦事處,並令所轄各區區長就近同日偽接洽。在1942年春、冬,趙保原配合日軍掃蕩膠東根據地,互通情報,配合行動,共同策劃了一次又一次的對抗日根據地的清剿吞食和“掃蕩”。 [2] 
以趙保原為主的投敵反共者奉行“曲線救國”,公開或秘密投敵,堅決反共。中共對趙保原等少數特別反動的頑固派,阻止與日偽聯合,用各種方法,削弱阻止擴大。 [4] 
1942年11月中旬,日寇進行“拉網大掃蕩”。趙保原以三個團的兵力,在副師長張起陸、參謀長皋明九的指揮下,配合日、偽軍,侵擾根據地,製造了慘絕人寰的“馬石山慘案”。 [3] 

趙保原隊伍腐化

在中共軍事打擊和日偽的壓迫誘降下,1943年7月魯蘇戰區及山東省政府移至安徽阜陽,國民黨軍力量大為削弱, 膠東較有規模的武裝僅餘趙部一師。在一盤散沙的政治環境下,趙保原難有大的作為。抗戰後期趙保原屢向魯蘇戰區告急,然而國民政府無暇顧及敵後戰場。1944年2月,趙保原兼山東省政府第二辦事處主任 (轄七、九、十三行政督察區),此後又被任命為山東挺進軍魯東軍區司令官,成為名義上膠東地區的軍政領袖。
在求告無援的情況下,趙保原積極擴展兵力 ,1944年年初,趙部在膠東20餘個國民黨地方部隊中是唯一超過萬人的隊伍,但內部腐化與官兵軍民矛盾嚴重。趙保原曾肆意發行流通券,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加之中共對趙部實行經濟封鎖,輸入大量法幣擾亂其金融、傾銷奢侈品,使其供給發生極大困難。又因大量抽壯丁,趙管轄區生產力下降,士兵生活“降至最低限度”。趙保原人身依附觀念較重,部下“裙帶風”十分嚴重。上層幹部貪污腐化,士兵徵收糧款時常敲詐勒索,增加了民眾惡感。 [4] 

趙保原聯日反共

1944年2月18日夜,八路軍第十三團摧毀河源西溝據點,建立萊西北抗日根據地。此役後趙部的根本變化就是“急劇的分化崩潰”,軍官四散潰逃。為挽救危局,趙保原召開政軍檢討會,一面調節內部矛盾、安撫主要將領,一面親自檢查軍紀、改善士兵生活。他還修築碉堡加強防禦,準備反擊與收復失地,加大宣傳以減少士兵逃亡,給中共的投軍工作一定困難。
在三角鬥爭形勢下,趙保原還通過與日偽加強“合作”換取生存空間。以趙保原為代表的國民黨半公開投敵部隊與日偽關係頗為複雜。二者雖有一致反共目標,卻在地盤、錢糧等方面存在矛盾。趙保原同日偽的親疏是建立在軍事實 力之上,奉行兩面政策。
1944年8月底,日方派飛機威脅其接受改編,“造成趙內部極度恐慌”。在與日方疏通後,趙保原秘密接受偽軍番號,不得不答應抽調壯丁、供給糧食及守備據點等條件。趙保原的聯日反共雖使其獲得短暫發展,卻將自身陷入長久被動中,最終為八路軍所打擊,為國民黨所排擠,為日本所壓迫。 [4] 

趙保原潰不成軍

1944年年底,趙保原採取碉堡戰術鞏固統治,不斷捕捉壯丁充實部隊,兵工廠等“後勤建設恢復極快 ”,具有相當的再生力量,實力得到恢復。趙部兵力約18150人 ,是 “山東全境最大的一支投降派隊伍”。他以萊陽為中心,不斷向八路軍進犯。膠東軍區雖對趙保原“進行了很多爭取疏通團結的工作”,卻“毫無效果”。
預見到在反攻奪取大城市時將受其牽制,膠東軍區“以趙保原為主要作戰對象”,在1945年2月11日集中兵力打響萬第戰役。萬第是趙部的最後防線,“戰爭之烈,空前未有”。連戰8日後,趙保原見多處據點已失,遂轉至即墨。此役八路軍擊潰趙部1.2萬人。
兩個月後,日軍為預防協助國民黨部隊的美軍登陸,對膠東沿海國民黨主力部隊“一律施行攻勢”,向趙保原部進犯。同時,趙部與八路軍的戰爭“無日不在激烈進行”,殘部“生活艱苦,達於極點”。至抗戰勝利前,趙保原在膠東國民黨內已是孤家寡人。 [4] 

趙保原戰敗自戕

抗戰勝利後,中共陸續解放了膠東的日照威海煙台萊陽等地。趙部處境極為艱難,為獲得生存空間,趙保原於1945年8月19日令部下開進青島附近。在國民政府幹預下,李先良於9月17日接收青島,趙保原則奉命以暫編第十二師師長名義駐守青島外圍佈防。
伴隨國共摩擦加劇,趙保原與中共武裝衝突不斷。截至1946年5月,雙方激戰達37次。山東軍區認為要掌握膠東,必須拿下趙保原。
6月8日夜,山東野戰軍第五師3個團及北海獨立團以7萬餘兵力發起攻擊,趙保原則在膠縣城內死守。趙部下的兩團因懼怕逃逸,城內只剩趙保原及下屬黃團1000餘人。9日上午,趙向青島市政府請求增援,同時急電在即墨的3個團前往支援,均未有援兵趕到。12時,中共對膠縣發起總攻。趙保原組織敢死隊親自督戰。在中共炮火猛攻下,趙部士兵紛紛向城外逃命。趙保原見大勢已去,下令毀壞武器,他在撤退過程中負傷,隨後在絕望中開槍自盡。高密即墨相繼解放,膠東最大的國民黨武裝被消滅。 [4] 
參考資料
  • 1.    中共煙台市委研究室編;《煙台市情(1949-1988)》,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90-791頁。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海陽縣文史資料委員會:《海陽文史資料》第8輯,1992年,第298頁。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海陽縣文史資料委員會:《海陽文史資料》第8輯,1992年,第299頁。
  • 4.    郝昭荔:《抗戰時期中共與國民黨趙保原部在膠東的合作與博弈》,《史學月刊》202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