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壯丁

鎖定
壯丁,讀音為zhuàng dīng,漢語詞語,意思是年壯的男子。指服勞役的民丁或到達當兵年齡的人。
中文名
壯丁
外文名
able-bodied man
拼    音
zhuàng dīng
解    釋
勞役的民丁或到達當兵年齡的人
出    處
《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
注    音
ㄓㄨㄤˋ ㄉㄧㄥ [1] 
反義詞
衰翁 [1] 

目錄

壯丁解釋

1.舊時稱達到服勞役年齡的青壯年男子。猶言丁壯。
2.舊時稱達到服兵役年齡的青壯年男子。亦指由民籍轉入軍籍者。

壯丁出處

蘇轍 《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 元佑差役勑:人户差役,除耆長、户長、壯丁須正身充役,其餘公人如願顧人充代者,並許任便。”
《宋史·食貨志上六》:“朝廷審定民役,差募兼行,斟酌補除,極為詳備……其五曰:壯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實輪充役,半年而更。”
《宋史·兵志五》:“ 治平二年, 廣南西路安撫司集 左 、 右 兩江四十五溪洞知州、洞將,各佔隣迭為救應,仍籍壯丁,補校長,給以旗號。”
陶宗儀輟耕錄·紀隆平》:“鄉村農夫,離父母,棄妻子,投充壯丁,生不習兵而驅之死地,以故烏合瓦解,卒無成功。”
林昌彝 《守禦四策》:“今宜札飭沿海州縣,按所屬陸路四鄉大小村莊,查明每村共有壯丁若干,作為民勇。”
鄒韜奮 《關於徵兵的問題》:“他有一天被一個縣長請去吃飯,看見警察抓進三個面無人色的貧苦農民。他問縣長這抓來的是什麼?縣長答説這是抽來的壯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