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賽業生物科技

鎖定
賽業生物科技是美國Cyagen Biosciences Inc 旗下的中國區子公司,專業從事生命科學前沿技術開發,成立於2006年2月16日。
中文名
賽業生物科技
類    別
公司
地    點
中國
類    型
生物科技

賽業生物科技企業名片

科學團隊均由來自於芝加哥大學MIT、UCLA及多家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的全球一線科學家組成。
賽業生物科技經營範圍涵蓋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轉基因模式動物、生物納米材料體外診斷藥物篩選生物信息學生命科學領域多個分支學科,是一個集研發、生產、服務、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化商業、技術實體。
賽業生物科技所擁有的“Cyagen”和“OriCell”品牌是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中的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和服務遍及美、歐、日、澳、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大生命科學實驗室和新藥研究機構。引用“Cyagen”的學術文獻涵蓋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發育學等多個領域,涉及《Nature》《PNAS》《StemCells》《HMG》等多個系列的頂級刊物。
公司名稱:賽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yagen Biosciences Inc.)
公司認證:ISO9001:2008 認證企業
公司網址:可利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Cyagen”或“賽業生物”
賽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賽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性質:外資經營模式:研發、生產、服務、銷售
經營範圍:生物科研試劑:
細胞生物學試劑:
培養試劑
凍存試劑
3D培養系統
分子生物學試劑
抗體
技術服務:
幹細胞技術服務
分子生物學技術服務
轉基因/基因敲除鼠技術服務
GPCR特異性圖譜檢測服務
儀器、耗材
生物科研實驗儀器
分子生物學實驗耗材
公司組織架構圖 公司組織架構圖

賽業生物科技管理及技術團隊

賽業生物科技由韓藍青先生領銜;彙集了一大批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歐洲生物信息學中心(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EBI)等國際一流實驗室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學和管理精英,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士。
公司環境設施 公司環境設施

賽業生物科技質量體系

質量就是生命,細節決定成敗。Cyagen一直致力於打造國際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並始終貫徹“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理念,Cyagen中國區子公司之一的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於2009年全盤通過ISO9001:2008認證,同年,通過了AstraZeneca和Invitrogen的認證,並與之成為全球戰略合作伙伴。2011年,Cyagen再次通過跨國製藥巨頭丹麥Novo Nordisk公司現場審核,成為Novo Nordisk重要的合作伙伴。

賽業生物科技技術平台

幹細胞技術平台
公司技術平台 公司技術平台
賽業生物科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科研幹細胞(Stem Cells)供應商,擁有全球品種最為齊全的科研幹細胞庫,囊括來源於人、猴、狗、兔、大鼠、小鼠等物種,胚胎、神經、骨髓、脂肪、臍帶、臍血等組織,GFP、RFP等多種熒光標記的幹細胞上百種,收納原代細胞及細胞係數十種,以及細胞培養試劑、幹細胞多向誘導分化試劑、無血清系列細胞培養試劑、凍存試劑等共計超過400種細胞生物學系列產品。
賽業生物科技多年來專注於幹細胞系統化研究,建立了包括細胞提取、分離、純化、鑑定、體外分化、體內分化、示蹤、細胞轉基因、功能和機理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和質量標準,成為幹細胞領域裏國際普遍公認的標準之一。
分子生物學技術平台
賽業生物科技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建立了強大的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技術平台,形成了包羅萬象的技術服務體系。圍繞基因表達、基因沉默和RNA干擾RNAi)、microRNA等技術,推出包括基因克隆質粒/載體構建慢病毒LV)、腺病毒AV)、逆轉錄病毒(MLV)、細胞轉染PCRRT-PCRQPCRWesternblot、Elisa等在內的數十個方向的技術服務。
分子生物學技術平台的優勢圖 分子生物學技術平台的優勢圖
轉基因/基因敲除動物技術平台
賽業轉基因動物中心(Cyagen TransgenicAnimal Center)是國內技術服務能力最強、服務效率最高的的轉基因模式動物技術服務平台,也是國際上最成熟的商業化轉基因動物技術服務平台之一,該平台每年為國內外客户構建超過500個轉基因鼠系,客户遍及世界各地。
賽業生物科技正在建設一個5倍於規模的SPF級模式動物中心,項目將於2011年底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將實現年構建3000例以上轉基因小鼠/大鼠(Transgenic Mice/ Rats)、基因敲入/基因敲除小鼠/大鼠(Knockin/ KnockoutMice / Rats)、基因捕獲小鼠(Gene TrapMice)的規模和能力。
轉基因/基因敲除動物技術平台 轉基因/基因敲除動物技術平台
生物信息技術平台
賽業生物信息Bioinformatics)技術團隊以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獨具創新的理念開發了國內第一款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在線載體設計(Plasmid/BACDesign)軟件“Vectorbuilder”(網址:可直接上網搜索),將紛繁複雜的載體歸結為六大系統,幾乎任何一種需求都能快速地在上面找到解決方案!該軟件1.0版於2010年上半年一經問世便引起了業界的普遍關注。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和改進,功能強大的2.0版軟件已經在2011年9月底上線!接下來,賽業生物信息技術團隊還將以更廣闊的視角、更深入的層面去影響整個生命科學領域。
生物信息技術平台 生物信息技術平台
藥物篩選技術平台
基於GPCR特異性圖譜檢測技術的藥物篩選平台
藥物篩選技術平台 藥物篩選技術平台
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是人體細胞最大的膜蛋白家族,約800多個成員。這些膜蛋白受體通過特異性識別、結合細胞外的小分子配體(例如光子、離子、脂質、多肽核苷核苷酸神經遞質和肽類激素等),通過細胞膜內側與之偶聯的G蛋白,把信號傳遞到細胞內部。GPCR參與了廣泛的生物過程,在人體生命活動中擔當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記憶的行為,人們對視覺、嗅覺、味覺信息的反應以及血壓的調節等;並且參與了多種重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例如艾滋病毒的入侵、癌症的轉移、哮喘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過敏炎症抑鬱症等。
截至到被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藥品中,50%以上藥品都以GPCR為分子靶標。GPCR特異性圖譜(GPCR Profiling)通過分析前導化合物與多種GPCR的特異性識別及作用性質,推測其潛在的毒副作用,決定其是否進入昂貴的臨牀前臨牀試驗。該方法已經成為新藥研究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檢測指標。並且,因為GPCR圖譜數據展示了化合物的特異性,甚至安全性,這套數據是FDA和SFDA要求新藥申請時必須提供的,不管候選藥物是以GPCR為靶標,還是任何其它類型的靶標,例如酶類靶標和通道類靶標。
2010初,由賽業生物、海狸生技、源生醫藥三家公司強強聯合,成功開發出了具有高靈敏度、高穩定性的GPCR Profiling檢測平台。該平台用高效瞬時共轉染技術,結合特殊構建的Gq突變體實現把複雜多樣的信號通路效應器歸併為Ca2+,並通過共轉染的化學發光鈣離子傳感器檢測鈣流變化。該平台避免了傳統方法採用的GPCR穩定株細胞系技術,具有檢測週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同時,採用化學發光檢測方案,避免了常規熒光檢測的噪音干擾,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增加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靈敏性。
BeaverBioGPCR Profiling檢測平台已經發展到覆蓋多個信號通路的40個GPCR,可以滿足客户個性化需求,可以進行選擇性或潛在性研究、結構-活性關係(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的確定及探究可能的GPCR介導功能。GPCR Profiling允許單個或多個劑量反應的研究,並且有能力識別各類化合物,包括完全激動劑部分激動劑拮抗劑異構調節劑。
生物納米材料技術平台
OriCel l& Beaver Nano3D細胞培養水凝膠
OriCel l& Beaver Nano 3D細胞培養水凝膠是一種採用天然氨基酸合成的多肽三維細胞生長支架,它包含0.5%-2%的多肽成分及98%-99.5%水分,成分明確,對細胞無任何毒害作用。該多肽在水溶液中可自發組裝成為納米纖維,在生理條件下可進一步發生交聯,形成多孔網狀結構的水凝膠,其孔徑範圍為50-200nm。該產品能夠最大程度地模擬細胞生長的基質環境,更好地促進細胞生長並分化成特異性的三維組織結構,獲得的實驗結果更接近於細胞在體內生長的狀態。
產品優點:
[1] 使用方便:產品使用操作簡便,材料成透明狀,易於對細胞生長狀態的觀察和研究;
[2] 準確可靠:實現細胞的三維培養,為細胞提供一個更加接近體內生存條件的基質環境;
[3] 安全環保:成分明確、性能穩定,對細胞無任何毒害作用;可自然降解成氨基酸,不會產生任何有毒有害廢棄物。
[4] 用途廣泛:適用於各種不同細胞的培養,並可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選用不同種類的
產品。
應用:
[1] 常規細胞培養實驗:應用於提高細胞活性,維持其生長狀態,針對一些難以培養細胞如干細胞具有良好的培養效果。
[2] 神經元細胞培養實驗:應用於提高神經元細胞活性,用於神經系統功能研究。
[3] 倉鼠大腦神經再生修復實驗:主要應用於腦出血、腦血栓等病症輔助治療。
[4] 軟骨細胞和硬骨細胞3D培養實驗:應用於運動醫學關節軟骨,骨折、骨裂修復再生
[5]纖維細胞3D培養實驗:應用於醫用及美容行業的皮膚修復,牙齦修復。
S-layer磁珠技術平台
S層蛋白(S-layerprotein)是細菌的膜蛋白,分子量約為40-200kD,具自組裝(Self-assembling)特性,可自發在固體或者其他表面形成排列高度有序和緻密的納米蛋白層。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S-layer protein和Protein A/G融合,融合蛋白能自發包被在磁珠表面,Protein A/G末端向外可結合抗體的FC片段,抗體的活性識別位點也都朝外分佈,提高了抗體的利用率。可用於各種目的物的分離,優勢是磁珠表面抗體密度高,活力高,所有抗體都能與磁珠結合,可簡單製備自己的特異性磁珠。能用於臨牀斷診、幹細胞分離、環境和食品安全領域;可解決細胞治療的分離難題,幫助新細胞療法的成熟。
賽業生物科技正在建立高效、簡易和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自組裝納米免疫磁珠與幹細胞臨牀應用研究平台。把種類繁多的免疫磁珠產品,藉助S-layer 蛋白和Protein A融合蛋白的非特異結合抗體而歸為一種,利用自組裝和高密度排列特性,提高抗體密度和活力,抗體利用率大大提高;克服了免疫磁珠使用傳統交聯技術,表面抗體無方向性,密度低,價格昂貴,無通用性等弊端。
抗體示意圖 抗體示意圖

賽業生物科技市場銷售

市場分佈
市場分佈圖 市場分佈圖
代表客户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賽業生物科技學術引用

(引用“Cyagen”的學術文獻, 節選30篇,排名不分先後)
[1] Plasmid-encapsulated polyethylene glycol-grafted polyethylenimine nanoparticles for gene delivery into rat MSCs, INT J NANOMED (SCI IF=4.411)
[2] MicroRNA-145 Regulates Chondr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Targeting Sox9, PLoS ONE (SCI IF=4.411)
[3] Change i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 promote mesenchymal stem cell-mediated osteogenic regeneration, J CELL MOL MED (SCI IF=4.608)
[4] Change i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 promote mesenchymal stem cell-mediated osteogenic regeneration, J CELL MOL MED (SCI IF=4.608)
[5] Does injection of metanephric mesenchymal cells improve renal function in rats? 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SCI IF=5.152)
[6] A Runx1-Smad6 Rheostat Controls Runx1 Activity during Embryonic Hematopoiesis, MOL CELL BIOL(SCI IF=6.188)
[7] RNA Interference of Caveolin-1 Via Lentiviral Vector Inhibits, ASIAN PAC J CANCER P (SCI IF=1.24)
[8]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transplantation of neuregulin 1-transfected-Schwann, NEUROSCI LETT(SCI IF=2.055)
[9] Amide-linkage formed between ammonia (NH3) plasma treated Poly (D, L-lactide acid) scaffolds and bio-peptides: enhancement of cell adhesion and osteogenic, Biopolymers (SCI IF=2.572)
[10]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lay a Dual Role on Tumor Cell Growth In Vitro and In Vivo, J CELL PHYSIOL (SCI IF=3.986)
[11] Somatic and stem cell pairing and fusion using a microfluidic, Microfluid Nanofluid (SCI IF=3.504)
[12] Human-specific loss of regulatory DNA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specific traits, Nature (SCI IF=34.48)
[13]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on-like Cells in Vitro, Spine (SCI IF=2.624)
[14] Evaluation of Cell Tracking Effects for Transplan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ith jetPEI/Gd-DTPA Complexes in Animal odels of Hemorrhagic Spinal Cord Injury, Brain Research (SCI IF=2.463)
[15] Icariin induces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beating functional cardiomyocytes, Mol Cell Biochem (SCI IF=1.896)
[16] Co-occupancy by multiple cardi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identifies transcriptional enhancers active in heart, PNAS (SCI IF=9.432)
[17] The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s of mouse mesenchymalstem cell during chondrogenic differentiation,BMB Reports (SCI IF=2.276)
[18] Inhibition of lung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mediated by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ABBS(SCI IF=1.48)
[19]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with support of bispecific , Cytotherapy (SCI IF=2.204)
[20] Nestin is Required for the Proper Self-Renewal of Neural Stem Cells, Stem Cells (SCI IF= 7.747)
[21] AFM Studies of Cellular Mechanics during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Stem Cells, Analytical Sciences (SCI IF= 1.526)
[22] A Stem Cell-Based Tool for Small Molecule Screening in Adipogenesis, PLoS one (SCI IF=4.351)
[23] Biocompatible Silica Nanoparticles– Insulin Conjugates for Mesenchymal Stem Cell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Bioconjugate Chemistry (SCI IF=4.386)
[24] Administr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rates effective antitumor immunity in mice with minor and heavy tumor load,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SCI IF=3.791)
[25] 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Constitutive Promoters and the Doxycycline-Inducible Promoter, PLoS one (SCI IF=4.35)
[26] In vitro 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duced by cocultured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Neuroscience Letters (SCI IF=2.200)
[27] Nanoparticle-Based Biocompatible and Long-Life Marker for Lysosome Labeling and Tracking, Analitical Chemistry (SCI IF=5.712)
[28]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cis-silenced genes by trans complementation,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SCI IF=7.249)
[29] Critical role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cascade in adipogenesis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olecular Cellular Biochemistry(SCI IF=1.764)
[30] Extensive contribu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evolutionarily divergent host,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SCI IF=7.386)

賽業生物科技大事紀

2006年2月,美國Cyagen Biosciences在中國廣州登陸,組建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賽業(廣州)”]。
公司發展歷程圖 公司發展歷程圖
2006年6月,賽業(廣州)獲得“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基於幹細胞的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的建立”。
2006年,Cyagen Biosciences科學顧問個人傳記載入Science期刊。
2007年中期,賽業(廣州)成功建立幹細胞、轉基因動物、分子生物學三大技術平台,並正式啓動商業計劃。
2007年下半年,賽業(廣州)通過跨國製藥公司巨頭、美國AstraZeneca的現場審核,成為AstraZeneca的戰略合作伙伴。
2007年底,賽業(廣州)與中山大學廣東省人民醫院聯合申報並通過“2007 年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幹細胞研發關鍵技術平台”項目,並作為主要承擔單位。
2007年12月,賽業(廣州)承辦第十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再生醫學生物醫藥論壇”
2009年8月,廣州市成立“廣州生物技術外包服務聯盟”,賽業(廣州)當選為“首屆理事單位”。
2009年8月,賽業(廣州)通過全球最大的生物試劑公司Life Technology(Invitrogen)的現場審核,成為Life Technology全球唯一指定的科研幹細胞產品供應商。
2009年底,由賽業(廣州)參與創建的海狸(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4月,賽業(廣州)自主研發一款生物信息學在線分析設計工具“Vectorbuilder 1.0版”正式上線,得到國內外生命科學界一致好評。
2010年9月,時任賽業生物科技中國區市場總監接受生物谷專訪,並在生物谷官網發表“轉基因小鼠後基因組時代的研究利器”的專題。
2010年下半年,成立賽業(蘇州)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10年下半年,賽業(廣州)接受國際知名生物科技企業巨頭Sigma-Aldrich多次現場考察,並與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2010年10月,賽業(廣州)成功舉辦“第一屆幹細胞技術交流暨培訓大會”,受到國內各大高校及研究機構高度關注和好評。
2010年底,賽業生物科技董事長韓藍青先生入選為“廣州開發區高層次人才”。
2010年底,賽業生物科技獲生物谷“盤點2010--Most Promising”大獎。
2010年12月,賽業生物科技在“第十三屆留交會“上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讚譽,被評為“最具潛力的企業”(The most promisingenterprise of the world)。
2011年初,賽業(廣州)通過“廣州市創業領軍人才項目”--“人類重大疾病及基因功能研究遺傳工程模式動物技術平台的建立”評審。
2011年3月,由賽業生物科技推動的“China VistaForum”(中國遠景論壇)成功舉辦,數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界和商業界精英會聚江蘇太倉,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和評價。
2011年6月,賽業(廣州)成功舉辦“第一屆轉基因/基因敲除鼠技術交流暨培訓大會”,再次受到業界高度關注和讚譽。
2011年中期,賽業(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8月,賽業(廣州)獲得“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納米磁珠技術項目。
2011年9月,賽業(廣州)通過跨國製藥公司巨頭、丹麥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的現場審核,成為Novo Nordisk的戰略合作伙伴。
2011年9月,賽業(廣州)推出功能強大的“Vectorbuilder 2.0版”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