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藍橋

(漢語詞彙)

鎖定
藍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 lánqiáo,有多個釋義。其一指唐裴航遇仙女雲英處,在今陝西藍田縣藍橋鎮藍溪(藍橋河)之上相傳唐代秀才裴航與仙女雲英曾相會於此橋。 [1]  其二指唐朝多位詩人題詩的藍橋驛亭,位於藍田商洛之間,是交通要津。其三指轉指情人相遇之處。 [1] 
中文名
藍橋
所在地
陝西省藍田縣藍橋鎮藍溪
典    故
裴航
引    用
畫堂春
拼    音
lánqiáo

藍橋藍橋典故

傳説裴航為唐長慶間秀才,遊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 買舟還都。後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夫妻雙雙入玉峯,成仙而去。後人就用藍田仙窟代指月宮。
人們往往用“魂斷藍橋”來形容夫妻互為殉情。“藍橋”一詞是怎麼來的呢?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公元前320年,蘇秦向燕王講過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個美麗的姑娘相約於橋下會面。但姑娘沒來,尾生為了不失約,水漲橋面抱柱而死於橋下。
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從此之後,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
另一版本:《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這是《莊子》中一個哀怨悽婉的愛情故事。説的是一個叫尾生的痴心漢子和心愛的姑娘約會在橋下,可心上人遲遲沒來赴約,不幸的是大水卻漲上來了,這個痴情漢為了信守諾言堅持不肯離去,最後竟然抱橋柱溺亡。據説,他們約定的地點叫藍橋。尾生所抱的樑柱,也和他一道成為守信的標誌。
可見,“藍橋”一詞已有兩千多年。
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
淡雲斜照着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
藍橋何處覓雲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藍橋元白詩會藍橋驛

康志保
古時候詩歌作品的發表和流傳,當然沒有現在這樣大眾傳媒的方便。大體有四種方式,即:親朋互贈、宴席賦詠、投謁名流、牆壁題詩。這後一種方式的主要場所是在名勝古蹟、妓館青樓、庵觀寺院、驛館驛亭。藍橋驛亭便是詩人經常題詠的地方,其中就有唐代新樂府主將元稹白居易詩作交匯的佳話。
白居易和另外一位詩人元稹,同為新樂府的主將。兩人相交甚篤,經常唱和,號稱“元白”。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白居易春遊後同友人飲酒,經推算,正出使四川的元稹可能到達了梁州,遂寫詩道:“花時同醉破春悉,醉折花枝當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是夜,元稹醉於梁州驛館中,夢見了白居易,之後寫詩道:“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在兩千年前的東漢時期,陝西藍田縣東南50裏處藍溪之上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橋樑——藍橋。它同灞橋一樣,是陝西乃至全國最古老的橋樑之一。千年滄桑,藍橋雖然蕩然無存,但圍繞藍橋產生的優美傳説和軼事,卻千古不絕。莊子雜篇《盜趾》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女友相約橋下,女子沒有按時趕到,大水突然衝來,尾生為了守約,抱着柱子被水淹死。對於藍橋,今人推測:能抱柱而死的橋,可能是一座樁柱式的雙跨以上的梁橋。藍橋因尾生的故事而出名,後人稱尾生為堅守信約的人。《國策·燕策一》中説:“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唐詩人李白就在其詩作《長幹行》裏寫道:“長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的詩句。當然,也有人嘲諷尾生以這樣的方式堅守信約而不知其他者,未免迂腐。
藍橋位於藍田商洛之間,是交通要津。唐代許多文人學士,在經過藍橋驛亭時常有詩作在這裏“發表”,藍橋驛亭成為了詩人們友誼的橋樑和交流詩作的場所。元和十年(815),元稹一度回朝,途經藍橋作有《西歸絕句》12首,其中一首寫道:“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題在藍橋驛的詩是一首七律:“泉溜才通疑夜磬,燒煙餘暖有春泥。千層玉帳鋪松蓋,五出銀區印虎蹄。暗落金烏山漸黑,深埋粉堠路渾迷。心如魏闕無多地,十二瓊樓百里西。”詩中所言“玉帳”、“銀區”説明經過這裏正逢春雪之時。
元稹本是春風得意地回來,但不久又再度被貶,出為通州司馬。此時白居易也相繼被貶為江州司馬,在藍橋驛看到此詩,立刻寫出《藍橋驛見元九詩》。詩云:“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詩的前兩句道出了二人春歸、秋去的處境,雖未明言,卻隱喻着境遇的不濟,黯然傷神。而白居易對元稹詩作的尋找更為急切、更為認真,已是到了“每到驛亭先下馬”,然後便是“循牆繞柱”四處尋找,若是看到了元稹詩該有多麼的高興。

藍橋藍橋的命運

唐以後藍橋已廢。明代羽士王天枝在原橋址“募鐵為鏈,飛控為虹,行人便之。”嗣後,鐵索藍橋毀於明末農民戰爭中,直到清康熙乙巳年(1665)重修鐵索藍橋。此橋毀於何時,尚待考證。
今藍田縣新建的藍橋旁,在一塊河石上,有一個古橋柱孔痕跡清晰可辨。漫步在這古老的土地上,尋覓古藍橋的遺蹟,撫今追昔,不勝感慨。
有關藍橋的詩詞
納蘭詞有“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的句子,便是引用了裴航與雲英的典故。
原詞為:
《畫堂春》
作者: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關乎藍橋的名篇還有晁補之一首:
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此絕筆之詞也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