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古舞

鎖定
蒙古舞,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繫。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着生動真實的表現。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兇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這些舞蹈作為獨立的形式,大都失傳,但在薩滿舞中仍有反映。
蒙古舞是舞蹈律動的集成。它們不同於其他民族和地區的身體動律,但也是通過身體的律動把對音樂的理解有規律表現出來。蒙古族舞蹈的律動,促使動作風格連貫、自然、流暢。它們構成舞蹈語言獨有的情味、意味。 [1] 
古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着生動真實的表現。模仿鳥獸的蒙古舞中包括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等,這些舞蹈大都失傳,但在北方薩滿舞中仍有反映。實際上不僅是蒙古舞中有宗教祭祀活動的體現,北方很多其他民族舞蹈如滿族的《單鼓舞》《腰鈴舞》、錫伯族的《抓鼓舞》等都是起源於祭祀的薩滿舞。 [4] 
中文名
蒙古舞
地理標誌
蒙古族
批准時間
16世紀以後
類    型
民間舞蹈

蒙古舞歷史起源

蒙古舞
蒙古舞(12張)
16世紀以後,喇嘛教和薩滿教宗教儀式活動中的舞蹈發展起來。戴着鹿神、牛神等面具的喇嘛教舞蹈“查瑪”,程式嚴謹而規範,具有情節和人物,表現手法多樣(見喇嘛教寺廟舞蹈)。薩滿教巫師具有職業舞蹈家的特點,在舉行薩滿教宗教儀式時跳的舞蹈和敲擊的鼓點有很高的技巧。有的薩滿在表演時,能夠在原地旋轉數百圈,並彎腰叼鼓;有的同時有幾面鼓分別在頭、頸、腰等部位舞繞,舞姿多彩,驚險引人。
蒙古舞已有了完整的教學教材,而且逐漸地科學化,形成了蒙古族民族獨特的風格和韻律,使蒙古族的舞蹈藝術事業又有了較大的發展。 [3]  在新時代的環境下,蒙古舞的舞蹈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創新,這表現出現代的舞蹈獨特的藝術個性,這些舞蹈作品不僅僅表現在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同時也具有時代精神。如舞蹈《奔騰》,不僅表現了新時期中華民族昂揚奮發、朝氣蓬勃的狀態,表演者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以及氣勢恢宏的舞台氣勢,給人以激情和鼓舞,這個舞蹈的創新是蒙古族舞蹈創新的重大突破,並且也揭示了蒙族人民對生命的感悟。 [2] 
隨着蒙古舞的不斷髮展,舞蹈表演過程中使用的道具也發生一定轉變,節日時的舞蹈都熱情奔放,人們可以隨性唱歌、跳舞,通過敲打碗筷等不同方式,將自身情感表達出來,將節目歡快的情緒凸顯出來。隨後,人們開始將碗、筷、碟、盅等作為舞蹈道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是筷子舞、盅碗舞,在舞蹈中動作較為隨性,表演者可以現場即興發揮,表達情感。 [5] 

蒙古舞舞蹈特色

蒙古舞圖騰

蒙古族圖騰多是兇猛的飛禽走獸,崇拜白顏色。古代薩滿教中的女巫師跳舞時,身穿白色長袍,手持白綢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紀50年代,蒙古族民間還流行着“安代”(亦稱查干額利葉)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為節的舞蹈特點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廣泛流行的踏舞特徵。1240年成書的《蒙古秘史》記載了在慶典時跳踏舞的熱烈場面:“繞蓬鬆茂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膝之塵矣。”在元朝的詩歌中也有“齊聲才起合,頓足復分曹”、“踏歌盡醉營盤晚”等詩句,是對這種舞蹈的描述。
蒙古族人民非常熱愛生活,因此,他們在蒙古舞當中賦予很多情感內涵。蒙古舞的造型、動作等,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特性。比如,蒙古族人民非常崇拜雄鷹,因此在很多舞蹈動作中都是對雄鷹動作的模仿。蒙古舞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舒緩大方、大開大合,這主要是受到蒙古族圖騰文化以及地域的影響。 [5] 

蒙古舞文化特色

蒙古舞是從喇嘛教和薩滿教的宗教活動中的舞蹈發展演變而來的。在舉行宗教儀式的時候,“薩滿巫師會起舞,戴着面具,旋轉”等。這樣的舞蹈和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關係,他們並不像漢族人一樣有着固定不變的居所,而是隨着季節在草原上遷徒。所以,蒙古舞有着草原文化的特徵:熱情、奔放、豪邁,其舞蹈節奏明快,表現出蒙古族人民熱情奔放、豪爽不羈的個性。蒙古族的這些舞蹈之中無不滲透着蒙古族的文化特色。 [2] 
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象徵是藍天、白雲、馬羣、羊羣、牛羣,以及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蒙古族人民擁有源自於大自然的生活狀態,這也在不同程度上對蒙古舞的創造、發展產生影響。以往蒙古族主要為遊牧生活方式,因此,蒙古族人民非常感恩大自然,並將對大自然的感恩、對大自然的領悟融入蒙古舞創作中,這使得蒙古舞的主題、情感都與大自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説蒙古舞來自於草原生活,草原生活促使蒙古族人民形成積極向上、熱情奔放、開朗質樸的性格。也因此,人們經常能從蒙古舞當中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積極向上的思想。蒙古舞以牧民的日常生活作為主題,很多舞蹈動作都是從牧民的日常生活、生活場景中提煉出來的,基於此,蒙古舞可以將蒙古族人民積極性向上、粗獷、英武的精神氣質凸顯出來。而觀眾通過觀看舞蹈動作,也能夠對開闊的草原中壯美的景觀有更好的感受。 [5] 

蒙古舞動作特點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
蒙古舞有着豐富的造型以及多樣的體態,與其他舞蹈類型一樣,都是為了將人們的精神展現出來。蒙古族一直以來都有着“舞蹈民族”的稱號,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拍手動作、頓足動作,以及騎馬時的馬步、姿態,宴席中的敲碗動作等,都是蒙古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蒙古舞最基本的造型、姿態。蒙古舞是草原文化的重點內容,因此很多舞蹈動作具有草原特點,比如,在蒙古舞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馬步,這一動作具備很強的模仿性,它提煉於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能夠將舞者的體態美展現出來。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通過不同舞蹈動作展現出不同的情感。 [5] 

蒙古舞節奏韻律

蒙古舞韻律具有的協調性特點,是全身每個部位渾然一體協調產生的動律,而不是局部的或個別部位的動作。因而不應不適當地誇張某一局部動作,這樣往往會導致本民族舞蹈韻律的改變,舞蹈的整體形象也不會完整。 [3] 
蒙古舞中的律動,是身體在步伐、手臂和身體其他部位協調運動下產生的整體動式。舞蹈動律,應是舞蹈表演時在一個相應完整的時空裏,身體韻律有規律的動式和動態。雖然一些民族和地區的舞蹈動律,不需要步伐、手臂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移動協調。個別動律甚至腳步原地不動,根據身體上下、左右或前後的基本動式也能完成局部動態的身體變化。蒙古族舞蹈的律動與其他民族和地區舞蹈動律本質的區別在於,其舞蹈律動只能是身體整體的協調運動。蒙古族舞蹈的身體韻律,必須依靠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來完成律動要求。這些身體的協調運動,充分體現了蒙古族舞蹈中固有的味道。“端莊、俊秀、遠眺、厚重”的靜態,“稜稜成方、脆而不,連綿起伏、柔中見剛”的動態。如果僅是仰仗身體局部的律動,是不可能表現出蒙古族女性內斂、沉穩的精神狀態的。
而其他民族和地區的舞蹈動律則不然,它們既有身體整體的協調運動,又可以達到身體局部的協調律動。在蒙古族舞蹈中,即使表現橫擺動律、圓繞動律和擰轉動律的情味、意味,須依附身體其他部位的動作配合,方能衍生出蒙古族舞蹈的風格韻味。否則,沒有肩、手臂、腕和腳下步伐的協調配合,橫擺動律、圓繞動律和擰轉動律是很難體現蒙古族舞蹈固有的風格特點的。 [1] 
舞者會通過舞蹈的方式,將自身情感、內心體驗表現出來,因此,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可以通過動作力度輕重、動作幅度強弱等方式,展現出不同情感。比如,在祝酒舞中,涉及蹚步動作、拖步動作。在蹚步動作中,舞者需要利用呼吸對手部動作進行引導,在拖跑過程中要對身體協調性進行全面控制。不斷提升舞蹈動作節奏感,能夠促使舞蹈獲得更好的立體化效果。 [5] 

蒙古舞風格韻律

蒙古舞的風格韻律而言,這個民族的心理素質、地理環境、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就能夠產生出本民族的氣質、風格、韻律來。蒙古人的坐、立、行、走,都有他們的獨特之處。由於他們的馬背生活習慣,以及勞動、做工等方面形成了民族所固有的韻律,那種忠厚淳樸的心理素質,給人們留下了深刻而難忘的印象。蒙古舞舞蹈家們就是要對其特有的風格韻律,加以昇華提煉,搬到舞台上來,使其作品更具有民族性和藝術感染力。 [3] 

蒙古舞主要流派

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盅碗舞,又叫盅子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嫺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彙,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盅碗舞,舞姿質樸簡單,沒有嚴格的規律動作。
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是古代"踏歌頓足"、"連臂而舞"、"繞樹而舞"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裏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裏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解放後廣大舞蹈工作者通過蒐集、整理、改編、創新,使古老的安代發展為反映生活,表現時代的新的藝術形式。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廣場上自娛性的集體舞,一種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流傳於鄂爾多斯的一種舞蹈。每逢佳節、喜慶歡宴之際,人們在酒足食盛之時,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來,以表達喜悦之情。每一隻手持兩個盅子,擊打出各種快、慢、碎、抖等聲音,隨着音樂舞動的雙手用盅子擊打出各種節奏。動作有雙手橫繞八字,上身隨左右八字(阿拉伯字)亦左右擺動;雙手上、下、左、右十字形擊盅,身體隨手上下起伏;雙手由裏向外或由外向裏劃圈;雙手向舞台位置的二點或八點抖盅,身體隨手起落,臉和視線與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側,哪一側的耳朵便隨身探過去聽盅聲;繞圓動律一一一手在頭上方另一手在身前側由裏向外繞圈;雙手從身後向一旁慢慢擺出,動作範圍在胯旁為小,在身體的正旁為中,一手至頭上一手在腰後為大,依次左右做即謂橫擺扭動律。 下身動作有雙腿跪着,亦有迂迴步等各種舞步伴之。頭可頂碗、也可頂燈。舞得端莊質樸,韻味持穩雄惲,剛柔相濟。
二、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枱面)。隨着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悦觀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在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羣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彙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有雙手胸前交叉擊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雙手胸前擊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轉圈打擊地面蹲轉;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順着打腿,再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腳下舞步有平步行進與後退,亦有點地步行進後退,或各種轉和跳躍動作隨舞者即興而做。筷子舞凝結着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三、安代舞。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隨着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興安地區帶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復存在,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裏、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脱去馬靴光着腳丫跳,孩子們做着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衝跑、翻轉跳躍、凌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等,這些優美瀟灑的動作,融穩、準、敏、輕、柔、健、美、韻、情為一體,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安代舞的由來,相傳很早以前,在中國北方科爾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倆。他們相依為命,有一天女兒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怎麼治也治不好,老父親只好用牛車拉着病重的女兒到外面去求醫。不料車走在半路上,遇上風雨,車輪陷在泥裏,車軸也斷了,可憐的老父親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圍着牛車來回轉。女兒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親哭得淚也幹了,圍着牛車高聲唱着祈求神靈的保佑。這歌聲引來了眾鄉親,他們見狀也潸然淚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腳,圍着牛車哀歌。這樣唱着舞着,感動了上蒼,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羣,唱着,舞着。
這個奇聞不脛而走,後來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達慕盛會,都用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抒發人們的感情。人們圍成一個圓圈,敞開長袍的下襬,右手拿一塊綢巾,邊歌邊舞,曲調悠揚婉轉,人們給這種舞蹈起了個名字叫做“安代”。
四、查瑪。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查瑪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於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讚。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説、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雲遊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範,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一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的動作沉穩獷悍,神態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奏明快,不拘形態,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某些規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於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範,確定名稱。
五、科爾沁“博”舞。“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後即日漸衰落,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於科爾沁草原。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於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徵。
科爾沁地區的博舞動作基本相同,但風格各異,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柔相濟,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個別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細膩柔媚,別具風韻。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博們在行博時都須頭戴沉重的銅製五佛冠,腰扎九個圓形銅鏡,身着法裙、法服等;行博過程中要做出顫腿、扭腰、旋轉、跳躍等動作,並且能夠對神鼓、神鞭、銅鏡、寶劍、腰刀等運用自如。粗獷、熾烈、顛狂的激情表演是科爾沁博舞的獨特風格。
六、頂碗舞。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佔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裏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子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七、角鬥,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跤之鄉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跤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羣眾的喜愛。表演者要穿特製的服裝,身着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跤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紮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作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跤的各種抱、踢、蹁、鈎等技巧。
八、普修爾樂舞,又稱託普修爾樂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語民間舞稱為貝.貝伊勒,漢語意為身體的律動。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準格爾、陶爾扈特、杜爾別特、和碩特,每一個部落都有極其豐富的民間舞蹈,他們具有一種古老的兩根弦的彈撥樂器名叫託普修爾,按巴拉特蒙古的習俗,託普修爾一響必隨之貝·貝伊勒,貝·貝伊勒必在託普修爾的樂聲中進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間舞蹈又 稱託普修爾樂舞。託普修爾樂曲較完整保存下來的有12-17支曲,以內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稱和不同的動作和跳法,如黑吉馬、育老人、慢撤布爾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間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有表現勞動的,如剪羊毛、趕氈、擠奶等;有表現日常生活的,如梳頭、照鏡、戴頭飾等;有模仿飛禽走獸的,如鷹展翅、山羊跑跳、走馬、駱駝步等;有模擬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與帶道具2種,帶道具的有頂碗和雙手各拿一雙筷子跳。手拿託普修爾邊彈邊跳,其動作中除硬肩、聳肩、轉身之外有反彈託普修爾的舞姿和動作。跳法有達勒勒恩貝伊勒(招手式,指提壓腕動作)、敖德勒恩貝伊勒(纏繞式跳,指繞臂動作)、阿查貝伊勒(託重而跳,指甲用雙腿抱住乙的腰部,乙託着甲,二人面對面跳),整個舞蹈貫穿繞圍動律,以雙滕微微顫動,典型動作:硬肩、聳肩、壓提腕、抖手、繞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對舞中動作即興中可千變萬化。
九、圈舞,蒙古族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着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奔放。
總之,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着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説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族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活動場地、人數不限,一般是在氈房和氈房附近的草地上進行。薩吾爾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幾種形式。

蒙古舞舞蹈價值

蒙古族舞蹈的風格要求,是依循身體律動的協調性配合,完成舞蹈美學初現的審美趨同。所有組合訓練與風格呈現,都離不開民族情感的教化與渣染。蒙古舞中的味道,是動律和律動的互相滲透一方面是蒙古民族的情感內藴;另一方面是藝術家們的格調與品位。 [1] 

蒙古舞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第八屆中國舞蹈節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頒獎典禮在雲南昆明舉行。中央民族大學蒙古族女子羣舞《額爾古納河》、蒙古族男子羣舞《戰馬》獲民族民間舞作品獎。其中,《額爾古納河》作為獲獎作品代表受邀參加第八屆中國舞蹈節開幕式演出。 [6] 

蒙古舞文化軼事

從蒙古舞到歌舞治療
蒙古民族流傳着一個的故事:明末清初,蒙古郭爾羅斯旗有一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名叫吉爾格勒。他的獨生女兒能歌善舞,是老人的命根子。老人的女兒16歲時,不幸患了“安代病”,成天精神萎靡不振,食慾不佳,全身乏力,多方求治無效。老人只得用勒勒車載着女兒外出求醫。一天,老人拖着疲憊的身體,趕着勒勒車來到黃沙彌漫的哲里木盟庫倫旗時,車軸突然斷了。老人憂心如焚,眼巴巴地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兒,止不住老淚縱橫。他想到父女倆悲苦的命運,唱起了憂傷的曲子,並不由自主地繞着斷軸的勒勒車跳起舞來。正當老人邊唱邊跳、悲痛.欲絕時,瀕於絕命的女兒,慢慢睜開眼睛,獨自走下勒勒車,隨着阿爸的歌聲,跟着阿爸繞車旋轉,翩翩起舞,周圍和來往過路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感動得熱淚盈眶,和父女倆一起圍着勒勒車載歌載舞,為父女倆分憂助樂,直到精疲力。當人們歌舞完畢,女兒的病競奇蹟般地全好了。從此,吉爾格勒父女就定居在庫倫旗一帶,周圍的人患了“安代病”,就請父女倆來治療。而“安代舞”就此流傳下來,成為當地民眾娛樂健身和治療情志疾病的一種娛樂療法。當有人由於戀愛、婚姻、家庭等糾紛問題患了“安代病”,處於抑鬱或躁狂狀態時,薩滿醫就用跳“安代舞”來為病人治療。 [7] 
參考資料
  • 1.    張賽榮著.蒙古族舞蹈基本教法 中國民族民間舞基礎教學實錄: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7.07:48-50
  • 2.    陳鴻著.中國傳統舞蹈的藝術特徵與現代教學: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5:12-13
  • 3.    沙痕主編;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研究室編.民族藝術論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07:158、160-161
  • 4.    張雅欣.論蒙古舞歷史起源、演變及藝術特徵[J].大眾文藝,2018(04):167.
  • 5.    祖龍才其格.蒙古舞的地域特徵及藝術表現分析[J].尚舞,2023(05):123-125.
  • 6.    中央民族大學兩項舞蹈作品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作品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9-29]
  • 7.    王米渠主編.音樂保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0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