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獅子舞

鎖定
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中“舞獅”,由於佛教的流傳,逐漸成為人們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態可掬、温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暱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廻異的兩種“獅舞”形式。 [1] 
中文名
獅子舞
外文名
Lion Dance
類    別
舞蹈
表演類型
文獅、武獅

獅子舞漢族舞蹈

獅子舞 獅子舞
獅舞”除以上表演形態外,還有至今流傳在陝西省城固縣的“獅舞”一絕:“笑和尚耍獅”。 這個由笑和尚與被玉皇大帝貶到人間贖罪獅子間的戲劇性表演,過去達108段之多。其表演既可令人啼笑皆非,又可見人性化獅子的精彩表演,是當地人們春節時最為盼切的節目。其中,最精彩的段子《懶婆娘搶場》,是述説秋收時節,人們都在忙於打麥揚場、收穫歸倉。而由大頭和尚扮演的“懶婆娘”,卻早上起來磨磨蹭蹭地穿衣洗臉、梳頭打扮,拿着鏡子左照右看,懶得去場院幹活。
而在為儘快贖罪獅子的多次催促下,懶婆娘才百般無奈地挑起籮筐來到場上。由於勤奮獅子的幫助,麥子很快打完了一半,這時懶婆娘的困勁兒又上來了。天有不測風雲,忽然雷聲滾滾,但懶婆娘倒在席子上竟打起鼾來,絲毫不顧風雨將至。獅子看着即將被雨水沖走的麥子,心急如焚催促着懶婆娘趕快起來,但難以生效。獅子在忍無可忍之下,只得用利齒去咬她的腳跟、扯她的席子,才把懶婆娘叫起來搶收完場上的麥子。懶婆娘與獅子在表演中內心情感的細膩刻畫和反串懶婆娘惟妙惟肖的作態,達到引人入勝的地步。表演完畢,笑和尚還以各種姿態展現寫有祝賀吉慶語言的字幅向人們祝賀新春,迎來人們無限的歡喜與欣慰。

獅子舞歷史沿革

我國舞獅子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僅僅有文字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在唐朝時期(公元618——公元907)獅子舞就已被引入宮中,成為“燕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表演的時候,140個人組成的合唱隊高唱“太平樂”,以襯托氣氛。當時宏大的規模可見一斑。
獅子舞遍及中國各地,南北都有。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歌舞團、雜技團都把舞獅子作為傳統節目來演出,並根據各行各業的不同特長進行加工、整理,成為我國舞蹈、雜技中的一個亮點。 [2] 

獅子舞表演類型

獅子舞分為兩類:文獅、武獅。文獅子一般是戲耍性的。擅長表演各種風趣喜人的動作,比如:撓癢癢、舔毛、抓耳撓腮、打滾、跳躍、戲球等等。武獅子則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過蹺蹺板,難的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樁這樣的高難動作。

獅子舞舞蹈起源

獅子舞 獅子舞
獅舞源於佛教,最早以“花會”形式出現,肇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鄉村的房屋門口,橋頭兩側、公共場地等尚分佈着形態各異的石獅,人們以獅子為避邪之物、吉祥象徵,並在敬神祭祖時,以舞獅習俗寄託豐收、太平的良好願望。獅舞一般在正月或喜慶節日由獅子班達一特定組織進行活動。
每遇獅子班進村演出,都有專人報信,而且吹號、敲鑼、打鼓、放鞭炮、熱烈非凡,示意吉祥降臨。李家巷小架獅子舞在1949年解放以前,每逢農曆二月初二,長興縣下箬地區的“夏成社”會有廟會活動,本地區的土地菩薩便要從寺廟中被抬出,稱為“出會”。這一天,本地區範圍內的每個村莊都要獻演一個節目,1936年,蔣家村便創編了“小架獅子舞”參加廟會。之後,由於有“獅王鎮宅,吉祥之兆”一説,“小架獅子舞”被保留下來,每年從農曆除夕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會被人請去調演。
獅舞純屬喜慶性舞蹈,娛樂性、趣味性較強。歷史以來,逢傳統節日和地會活動,象徵吉祥的獅舞是必不可少的。李家巷的小架獅子舞在當地農村喜慶節日中常有演出活動,表演人數一般有7—8人,5人敲鑼打鼓,伴奏樂器有大鑼小鑼等,2人舞獅。表演時,兩人合扮一頭獅子,前者雙手握住獅頭道具戴在頭上,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的腰帶,身披着用麻、羊毛編織加工而成的獅皮,前半段演出,先表現獅子的活潑神態和喜歡嬉戲的性格,通過演員的肢體活動,來表現獅子“搔癢”、“舔毛”、“打滾”、“抖毛”、“啃爪”等習性動作。後半段,獅舞開始運用技巧,表現獅子威武的神態,常與武術、雜技動作相糅合,表演高難動作。小架獅子舞動作名目繁多,除了在平地上打滾、表演“拜四門”等傳統動作外,還有獨特的高空表演。場地上放置三張平板桌,獅子從第一張桌子開始繞腳而上,一直到第二、第三張桌子,最後在第三張桌子上面加上一條板凳,獅子要登到最高處的板凳上表演,稱為三桌半,最後,獅子騰空而下,打滾起舞,相當驚險。表演中用打擊樂伴奏,但獅舞的動作不受音樂節奏的限制,音樂只起烘托氣氛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