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滿舞

(薩滿教的舞蹈)

鎖定
薩滿舞,俗稱“跳神”,是薩滿教巫師在祭祀、驅邪、祛病等活動中的舞蹈,法器是鼓。
薩滿一詞原意即為因興奮而狂舞者,後衍為薩滿教巫師的稱謂。薩滿舞表現出原始宗教信奉萬物有靈和圖騰崇拜的內涵,舞蹈時,巫師服裝飾以獸骨、獸牙,所執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器,有的頭戴鹿角帽、熊頭帽或飾以鷹翎。動作也大抵模擬野獸或雄鷹。薩滿舞用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描繪了一個歷史與現實、神與人、神話與世俗世界相融合的文化風貌。它傳承了上古時期的原始舞蹈,填補了舞蹈史的空白,並且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北方先祖幼年時期心靈與情感的發展進程,揭示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過程。 [5] 
中文名
薩滿舞
俗    稱
“跳神”
起源時間
遠古
起    源
薩滿教
主要法器

薩滿舞歷史淵源

薩滿舞起源得名

薩滿舞
薩滿舞(2張)
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就已經用文字的形式對薩滿的神秘世界做了側面的介紹。在他的《史記·匈奴列傳》中首次將北方古老民族——匈奴人,在平時及戰時祭天地、拜鬼神的場面公諸於世。這也是薩滿舞早期的雛形。晉人陳壽撰寫的《三國志》也略述了北方古老民族烏桓人祭天地、日月、山川之事。南宋范曄《後漢書》中也敍述了薩滿教例行的葬禮儀式。到公元7世紀唐朝魏徵的《隋書》中記述了北方契丹族舉行風葬的儀式。公元6世紀的《魏書》也同樣敍述了北方突厥族由“女巫”主持的祭天儀式。這些描述都與薩滿舞的起源有着關聯。
南宋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中明確表述“珊蠻者,女真巫嫗也。以其變通如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這裏所説的“珊蠻”意即“薩滿”,是女真族掌管法事的女巫的名稱。13世紀初,女真人把薩滿教傳入中原。在以後的蒙古帝國及清王朝統治又歷經四百餘年,逐步將薩滿教的影響擴展到南方各地。
清康熙31年(1692年),俄國公使艾維爾特·伊斯布蘭特·伊代斯以及他的同伴亞當·布蘭特一起訪問了中國。在他們的中國遊記中,第一次把滿族的“薩滿”介紹到國外,至此,在國際上人們才知道,在中國的北方有一個由“shaman”主宰的神秘世界,並把那個世界裏的原始崇拜和信仰稱為“shamanism”,於是這個詞譯為“薩滿教”,成為了國際通用的專有名詞,已被人們普遍接受,並廣為流傳,從此以後“薩滿舞”一詞才有了真正的出處。 [4] 

薩滿舞發展

早期的金朝女真人中就已有薩滿舞流傳。《北盟錄》中雲:“金以女真為薩滿,或同‘珊蠻’,金與渤海同族,度渤海人亦必奉之。薩滿亦被稱作叉瑪,奉者多為婦人,蓋女巫之一種也。於祀祖先神時,戴尖冠,着長裙,腰繫銅鈴,擊鼓蹲舞,口喃喃辭不可辯。又謂,可以療疾”。那時的薩滿舞與清朝滿族的薩滿舞幾乎如出一轍。
元代前後,已出現很多種與宗教相關的舞蹈,這些舞蹈大多包含在薩滿教的各種儀式當中。“薩滿”在史書中又被稱作“胡巫”。在蒙古語中稱男薩滿為“博”,女薩滿為“沃德根”。在古代蒙古社會中薩滿教享有極大的權利和崇高的威望。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民間百性“酷信巫覡卜筮之術,凡事必謹叩之,殆無虛日”。古人云:“古之巫者,實以歌舞為職,以敬禮樂人者也”。“薩滿”——“胡巫”,大多如此。在蒙古族的史籍中記載的眾多舞蹈活動中,大多是在薩滿的帶領和指揮下進行。因為“珊蠻”(薩滿)者,其幼稚宗教之師也。那時的薩滿神通廣大,集幻人、解夢、星者、醫師於一身。在元代,操此行業的人為數眾多,其中以女巫居多。她們用狂舞來招領神魔,為人驅邪,為人治病。巫舞之能可見一斑。元人吳萊的《降神歌》就詳述了薩滿以舞降神全過程。元代的薩滿舞蹈多為擬獸而舞和耍鼓而舞。薩滿通過擬獸而舞要達到一種相生相剋、以物降物的目的。以鼓做為巫術的道具和法器,擊鼓以招徠神靈,藉以實現他(她)們與神靈溝通的最終目標。上述的宗教活動對《薩滿舞》的影響由此可窺一斑。
隨着薩滿教的不斷擴展,神秘的薩滿世界也開始統治着眾多的生靈。在古代有眾多的民族信奉着薩滿教,他們分佈在白山黑水之間、蒙古高原之上、天山南北地域。在古代,這裏居住着女真、匈奴、肅慎、靺鞨、鮮卑、室韋、契丹、回鶻、韃靼、突厥等少數民族。現今,這裏有原信仰薩滿教的民族的後裔,有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鄂倫春族、鄂温克族、達斡爾族、赫哲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薩滿教在東蒙科爾沁草原和三江流域的赫哲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温克族、錫伯族中都得到了較好的傳承,他們的傳承為《薩滿舞》文化的保存提供了豐富珍貴的史料。
明清時期薩滿舞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明代末期建州女真貴族努爾哈赤統一各部,建立了後金政權。公元1635年皇太極廢黜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洲”。次年即位皇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遷都北京,不久便統一全國。正是在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薩滿舞得到長足的發展,《莽式》已將其收錄記載。
由於薩滿教的世代傳播,在我國北方各部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出現了更多職業化的“薩滿人”。他(她)們有別於通常概念下的“巫”。在當時由於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貧困與各種病魔充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當時的人們無法戰勝病魔,更無與大自然去抗衡的能力。因此,“薩滿”便成了人們精神上的依託。大多職業化的“薩滿人”正是在那一時期誕生了。他(她)們誦祝詞,跳躍、舞蹈,為崇信者驅邪除災。
在清代,表演薩滿舞的薩滿更加專業化。他(她)們在表演時,着法衣,戴神帽和頭巾,腰間繫有腰鈴,身縛多面銅鏡,神帽上會加很多飾物。手中也持有法器,如神鞭、神鼓、神杖,有時還舉刀伸叉。舞蹈多摹擬各種動物姿態,或跑、或跳、或伏,舞蹈至高潮時舞者似有神靈附體。最終降伏妖魔,為信奉者排憂解難。 [4] 

薩滿舞舞蹈特點

薩滿舞動作

薩滿舞的基本動作有:跪拜、拜鼓、擊鼓涮腰、拐步甩鈴、旁撩鼓、夾腿鼓、平拉鼓、擊鼓敲腰、合擊鼓、打挺、僕鼓、對擊鼓、交叉錘、夾頸扛錘、背錘、頂錘、對錘、倒夾錘、拜短器、繞錘、掏錘組合、別步抖鈴、抖鈴換位、弓步抖鈴、纏頭託力、蹲閃託力、舞燃香、雙翻棍、挑翻棍、拜長器、舞叉、立叉晃腰鈴、揚翅飛、雙臂飛、抱翅、抖翅、梳翅、喚鷹等。 [9] 
在薩滿祭祀舞蹈中,舞者採用上身挺直、雙腿叉開的舞勢時,雙臂上舉成環狀(也可以雙臂平伸,還可以雙手叉腰),使舞者有一種頭頂藍天、腳踩大地、聯通天地的感覺。頭部舞蹈動作有抬頭、低頭、仰頭、左右側頭、搖頭等,動作劇烈、變化多、幅度大。頭和眼睛運動多表現薩滿聯通天地時的精神狀態。腰部舞蹈動作有屈伸、搖擺、扭轉、蠕動等多種變化。臂部舞蹈動作有側身合臂、平伸、雙臂外揚、合於胸前、叉手於腰、雙臂上舉成環狀、一手叉腰一臂下垂或曲折變化。手勢舞蹈動作有平掌、刀掌、按掌、彈指、收指、展指、握指、開指、轉腕等,節奏和動感強烈。腿部舞蹈動作有顫膝、踏步、大掖步、雙膝內扣、彎成曲環、大跨步、弓步等。舞者通過頭、身腰、上肢、手和腿的密切配合,跳出了舞姿優美且變化無窮的少數民族祭祀舞蹈。 [6] 

薩滿舞種類

薩滿祭祀舞蹈主要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集體共舞四種跳法。薩滿獨舞,突出了莊嚴肅穆風格。雙人同舞,主次分明且動作整齊而富於變化。集體共舞,則以娛神功利色彩和表演意味濃厚為主,大都較直觀地體現狩獵、捕魚、種族繁衍等相關情境場面,或婀娜多姿、或莊嚴肅穆、或剛健有力、或嫵媚動人,且以韻律舞蹈展示了少數民族與狩獵、捕魚生活及原始信仰的民俗風情。 [6] 
各地區的薩滿舞,不盡相同,宮廷薩滿祭祀為皇室家祭,也另具特色,但有其相同的“共性特徵”。大體情況如下。1.抓鼓舞又稱《神鼓舞》。舞具為“抓鼓”。基本動作有:跪式弓箭步發鼓、雙鼓對搓、跨步纏頭、左右掛鼓、凌空轉鼓、相互出手傳接、空中旋轉(以食指為軸)等。 《抓鼓舞》腰部動作大、前後左右均可扭動,與腰鈴巧妙配合,並有叉步擊鼓擺腰鈴,十字步搓鼓擺腰鈴等等定動作。鼓聲與鈴聲相和,鏗鏘悦耳,動作英武矯健、開朗豪放。鼓點以“老三點”為主,不打雙數鼓點。2.晃鈴舞舞具“晃鈴”,又稱“神鈴”、 “杆鈴”。其形制是一根長三尺六寸、直徑七分的樺木棍,上面用黃色皮繩拴上大小不同的三至七個銅鈴或鐵鈴。舞蹈動作分為“磕棒”、 “顫抖”兩種。主要動作有:小叉步顫抖晃鈴棒、轉身顫抖晃鈴棒、挫步晃腰手腕磕棒、曲肘磕棒、拉蹲式左右肩磕棒、左右轉身雙腿磕棒等。舞匯豐富、別緻,動作矯健、灑脱,節奏鮮明。3.神刀舞司舞者為薩滿及助手(栽力)分別擂鼓、擊“扎板”伴奏。舞具“神刀”,上綴鐵環,舞動時嘩嘩作響,與鼓聲、板聲、腰鈴聲相和,悦耳動聽。舞蹈程序是先平端神刀,然後隨着鼓點(老三點),三進三退,同時將“神刀”上下抖動,接着轉身揮舞,之後時而單手舞刀,時而雙手舞刀,翻身跳躍,上下左右揮舞,刀光閃爍。並有吸腿顛刀、弓步刀花等技巧性動作。整套舞蹈揮灑自如,氣勢雄渾。 [11] 

薩滿舞音樂

各民族薩滿跳神音樂雖有差異,但毫無例外是由薩滿調唱腔與打擊樂伴奏兩個部分組成,後者又由可分為舞蹈伴奏與唱腔伴奏兩種類型。 [8] 

薩滿舞服飾

薩滿的服飾有很多的講究,上面保存有產生時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跡;隨着時代的變化和經濟的發展,薩滿對它們不斷作出新的解釋,例如:達斡爾族薩滿黃格,她把神衣上的360顆貝,解釋為一年的360天;腰間繫着24條腰帶的法裙,表示24個節氣:這説法正反映出達斡爾族已進入農耕經濟為主的生活,但仍有畜牧與狩獵的遺存。又如鄂温克族薩滿牛拉,她把神衣上縫着的12對小鐵片,解釋為人的12對肋骨,有了它能為人治病消災。20世紀30年代她曾去過蘇聯,並帶回12對閃光的鋼片代替原來的鐵片,認為這樣可以增強法力。上述各種説法,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時代觀念。
薩滿跳神的神歌,多是經口頭傳下來的,其歌詞既反映出他們的民族心理?也是薩滿舞蹈形象的描述。例如科爾沁草原上蒙古族薩滿(勃額)“請少布(鳥)精靈”的唱詞:洪格爾少布卓蓋?美麗機靈的鳥神,嗬咴呀,/,愛的坐騎交給你了,請快快騎上飛臨,嗬咴呀。/夢境中遇見了你呀,夢你附人我的身心,嗬咴呀。/迷惘中看你飛來飛去呀,最後融入我的靈魂,嗬咴呀。””薩滿(勃額)在這些唱詞中進人了神鳥附體的恍惚境界,並用舞蹈模擬神鳥的神情與動態。 [12] 

薩滿舞

鼓在薩滿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主要法器,又是跳神時主要伴奏樂器。薩滿認為鼓是坐騎,可以乘之飛昇天上往返人神之間,所以上面那首請神歌中有“坐騎交給你了,請快快騎上飛臨”的詞句。薩滿認為鼓聲具有神秘的作用,通過鼓聲可以溝通人、神對話和清來各種精靈治病。薩滿跳神時鼓點的節奏非常非富。如科爾沁草原蒙古族薩滿的鼓點中有2/4、3/4、3/8、4/8、5/8等節拍,同一曲凋中,“2/4與3/4、2/4與3/8、2/4與5/8、3/8與4/8等,都可以交替使用。 [12] 

薩滿舞文化特徵

薩滿舞 薩滿舞
薩滿教與薩滿舞的文化特徵。近代北方民族,如滿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薩克等也都信奉薩滿教或保留一些薩滿教的某些遺俗,都曾有與薩滿教有關的原始宗教活動,薩滿教後來發展為居住在中國北部的阿爾泰語系民族普遍信奉的宗教,這些民族曾有或仍有狩獵與遊牧的經濟生活。薩滿是薩滿教巫師的通稱,源於通古斯語“激動不安和瘋狂亂舞的人”。各族對薩滿(巫師)的稱謂不同,但其都經過嚴格的訓練,掌握各種法術與技藝。
薩滿舞俗稱“跳神”,是巫師在祭祀、請神、治病等活動中的舞蹈表演,屬於圖騰崇拜、萬物有靈宗教觀念的原始舞蹈,至今在蒙古、滿、錫伯、赫哲、達斡爾、鄂倫春、鄂温克及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中仍有遺存。薩滿舞的文化特徵體現在與薩滿教有關的神話故事、請神的唱詞、鼓的擊打與各種法器的運用之中。薩滿跳神的神歌,多是經口頭傳下來的,其歌詞既反映出本的民族心理,也是薩滿舞蹈形象的描述。薩滿舞的動作是人們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發展階段,對原始漁獵、採集、原始農耕、牧畜等勞動生活的反映;對動物、植物、無生物作為圖騰崇拜原始觀念的反映。薩滿教神話傳説中和動物有關的居多,因此,薩滿舞中多有熊等動物的形象。
從現在薩滿的神衣、法器、跳神中,還可看到原始氏族生活與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產生時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跡。如鄂温克族薩滿——牛拉,她把神衣上縫的12對小鐵片解釋為人的12對肋骨,它能為人治病消災;達斡爾族薩滿——黃格,她把神衣上360顆貝解釋為一年的360天,腰間繫着24條腰帶的法裙,表示24個節氣,達斡爾族崇拜鷹,舞蹈中有模擬鷹的形象;鄂温克族薩滿舞的服飾要綴以獸骨、獸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器,其鼓面與鼓槌都要包以獸皮,表演中有模擬熊與鷹的形象;鄂倫春族薩滿頭戴鹿角神帽,表演中有鹿與熊的形象;赫哲族薩滿的抓鼓要蒙以鹿皮,每年春、秋兩季鹿神節時,薩滿要跳鹿神舞。

薩滿舞特點介紹

薩滿舞蹈的特點
第一,薩滿舞蹈語言是豐富多彩的,不僅不同舞者的舞蹈語言各有特點,而且薩滿在整個巫術活動的過程中的舞蹈語言也是變化多姿的,但無論是雙人還是三人或者多人舞蹈,這其中必然有一個主要負責祭神的薩滿,他的舞蹈動作在畫面中佔中心的地位,也更有特點。
在薩滿舞蹈中,頭部的表現形式比較鮮明,可以通過頭飾、面具、頭部動作和眼睛來表現薩滿與神交接時的精神狀況,其中頭飾主要為羽毛和鹿角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原始社會中都具有某些通神的神秘色彩,而不是簡單的裝飾物;面具在薩滿活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分為動物面具、神靈面具和圖騰面具,通過這些面具可以影響面具所代表的神靈,而在舞蹈過程中使用面具不僅可以使整個舞蹈活動具有神秘的色彩, 而且可以增加舞蹈的表現力;薩滿舞蹈的頭部動作比較多,有搖頭、抬頭、仰首、左右側首、俯首等,讓人可以感到其運動節奏。薩滿舞者的腰部動作也有較多變化,有些挺直上身,有些通過抬頭、挺胸、收腹、彎腰、體臀、曲腿等形成優美的身體曲線,其物資或給人以剛健有力之感,或讓人產生嫵媚動人之嘆。薩滿舞蹈的手勢變化細微,臂、掌、腕、指個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就臂部動作來説,或叉手於腰,或雙臂外揚,或平伸,或合於胸前,或雙臂上舉作環狀,或一手叉腰一臂下垂,姿勢變化無窮,或莊嚴肅穆,或變化曲折,而手指也有彈、收、展、握、開、轉腕等不同的變化,富有節奏,動感強烈。薩滿舞者的雙腿或內彎或外伸或作馬步或兩腿大跨或彎成曲環,造型多變,這些變化反映了人們已經能夠通過腿部站立、跳躍、彈跳、抬腿、屈膝、勾、踢等表現不同的動率。總之,薩滿舞通過頭、上肢、腰、手、腿的配合,完成了既具有節奏感又具有豐富意義的舞蹈造型,創造了與狩獵遊牧民族生活與原始信仰密切聯繫的舞蹈形態。就薩滿舞蹈的參與者來説,大體上有幾種情形,一是由薩滿單獨完成的舞蹈,一是由主祭薩滿與助手共同完成的,一是在薩滿的引導下部落中的許多成員集體完成的。參與者的不同,薩滿舞蹈的形態似乎也有所不同。具體説,由薩滿單獨完成的舞蹈更偏向於嚴肅風格;而雙人完成的舞蹈則主次分明,動作整齊而富於變化;而集體完成的舞蹈則更具功利色彩,一般直接與狩獵、遊牧、種族繁衍等場面相關,舞蹈動作有明顯的娛神色彩。從看到的巖畫分析,薩滿舞蹈基本上還是在部落公共空間、狩獵和遊牧現場中舉行,這些空間決定了薩滿舞蹈不僅是部落成員可以集體參與,而且可以直接起到神靈以作用於各種活動的對象的作用。

薩滿舞表演形式

薩滿舞 薩滿舞
薩滿舞的表演形式——鼓在薩滿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主要法器,又是跳神時的伴奏樂器。薩滿認為鼓是坐騎,可以乘之飛昇天上往返人神之間,鼓聲具有的神秘作用,可以溝通人、神對話和請來各種精靈治病,薩滿跳神時鼓點的節奏非常豐富。薩滿舞一般又分祝禱、請神、神附體、送神等部分,各族薩滿表演的內容、所用神鼓與其他法器、神衣可分三類:
l、使用抓鼓,有專門服飾,上面墜以各種精靈象徵的飾物,也有圍以腰鈴的,表演內容以模擬動物為主。
2、使用單鼓,有專門服飾,表演多樣。蒙古族薩滿戴有鷹、神樹等飾物的法冠,着紅襯裙,外罩有16—24條飄帶的法裙,從腰部兩側向後圍腰墜有9—12面大小不同的銅鏡,左手持單鼓,柄端綴有小鐵環,右手持榆木鼓槌,舞動時飾物叮噹作響,彩裙隨舞蹈飄動。蒙古族薩滿的鼓點有多種節拍,同一曲調中2/4與3/4、2/4與3/8、2/4與5/8、3/8與4/8等可交替使用。薩滿跳神時多為二人,一主一輔。邊擊鼓、邊唱、邊舞,兩人交叉是圓場,舞步輕慢。神附體後,主薩滿放下單鼓,在另一薩滿的激烈鼓聲中雙腳高跳重踏,又向左、右兩側作平步連續轉,技高者可轉百圈以上。有時還要雙鼓、刀等神器。
滿族薩滿有家薩滿與職業薩滿之分。前者主持本族的祭祖、祭神,後者為人驅邪、治病。薩滿戴神帽,腰間繫多個長形腰鈴,持哈馬刀、銅鈴、神鼓等神具表演,滿族的薩滿既用抓鼓也用單鼓。家薩滿祭祖時,族人擊單鼓、扎板、大鼓等為之伴奏。薩滿持不同神具邊歌邊舞,並在和諧的腰鈴、鼓聲中跳躍,旋轉。神附體後,薩滿即模擬各種神靈的態勢,家神附體時,以不同舞步表演不同的人物神態,表現野神時,則模擬鳥、熊、虎等動物形象。
3、使用手鼓,無專門服飾,如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族等。維吾爾族薩滿(巴赫西)治病的活動稱為“皮爾”,舉行時要從天井系粗繩基於地上,並有比較隆重的儀式。儀式開始時,巴赫西先讀經、作祈禱,並持神刀在病人前舞動,然後,在鼓聲中圍着繩子跳舞,接着率女巫師跳舞,最後率病人跳舞,並不斷地催促病人圍繩舞動。巴赫西使用的手鼓鼓點豐富多樣,舞蹈雖都帶有神奇、肅穆色彩,但具有不少優美舞姿,圍觀者眾多;柯爾克孜、哈薩克族的巴赫西不用手鼓,而是邊彈奏庫姆孜、冬不拉邊唱唸經文,或是揮動短刀、鞭子作些驅邪的舞蹈動作。

薩滿舞地域流派

薩滿舞維吾爾族薩滿舞

薩滿舞 薩滿舞
古代維吾爾人在宗教上曾信仰過薩滿教、佛教、摩尼教襖教景教(聶斯脱裏派基督教)等。自公元10世紀起,西部的維吾爾人鉑依了伊斯蘭教,並使之逐漸向新疆東部傳播。到明朝末年,完成了維吾爾族伊斯蘭化的過程,伊斯蘭教對維吾爾族的歷史發展、風俗習慣、文化生活都產生過深遠影響。但“薩滿舞”在維吾爾族文化中一直流傳至今,古爾邦節狂歡三日痛快淋漓盛大的會禮之後,男人們回到家裏,家家户户就開始宰牲-"替罪羊",準備豐盛的節日大餐。與此同時,艾提尕廣場上鼓樂不斷,穿着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少,彙集在廣場上,跳起熱情奔放的"薩滿舞"。這種歡樂的歌舞,維吾爾族人叫做"麥西來甫"。維吾爾族人生性豪放,能歌善舞,一到節日和喜慶時候,就會情不自禁聚集在一起,歡歌狂舞。而在古爾邦節如此盛大的節日時,麥西來甫的規模和花樣姿采更是超過平時,除了自己盡情歌舞之外,還增加各種集體遊戲和精彩的表演:彪悍的男子頭頂盤子杯子瓶子跳舞和雜耍、姑娘在高高的桌子上輕捷地旋轉、大夥兒一起玩刺激的空中轉輪"沙哈爾地"......。 [1-2] 

薩滿舞滿族薩滿舞

滿族信仰薩滿教,在清朝,薩滿教也 是宮廷中信奉的宗教,所以也受到政治的影響。 薩滿教產生於母系社會,發展於父系社會。“薩 滿”一詞的意思是“智者、曉徹、探究”,也 是對薩滿教巫師的統稱,因為薩滿巫師在做法 時情緒激動、嘴裏念着咒語,由此薩滿也有“激動不安和瘋狂亂舞的人”的意思。因為薩滿巫 師在做法時的動作,所以薩滿舞蹈還被稱為“跳 大神”。滿族人民認為薩滿巫師可以與神靈溝 通,是人與神溝通的媒介。在近現代,隨着人 們文化水平的提高,滿族人民也不會再舉行薩滿教的祭祀,薩滿教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13] 

薩滿舞蒙古族薩滿舞

蒙古族薩滿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原始宗教舞蹈,其集 合了原始的狩獵舞、圖騰舞等多種形式的舞蹈。“薩滿”一 詞可以被音譯為“珊蠻”“嚓瑪”等,其本意為“因為興奮 而狂舞”的人。薩滿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 宗教。薩滿舞受到了薩滿教的影響,通過薩滿舞蹈來祭祀神 靈。在最初階段,薩滿舞僅僅只是通過模擬簡單的動物神來 進行,其動作與儀式都相對簡單。然而在社會生產力進步與 宗教信仰進一步傳播的背景下,原始先人加入了更多表達對 神靈的敬畏、崇拜之情,使得薩滿舞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 形式更加多樣。在蒙古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中,薩滿舞佔據了 重要的位置,其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精神領域都有重大的影響。薩滿在進行祭祀活動時與人神開展溝通的方式主要就是 通過舞蹈,而薩滿舞就是記錄着原始先人祭祀神靈以求消災 祈福的重要形式之一。 [7] 

薩滿舞鄂温克薩滿舞

鄂温克信仰薩滿教,在祭祀、驅邪、祛病等儀式中均有薩滿舞的表演薩滿按滿一通佔斯語解釋,是激動不安或瘋狂亂舞,俗稱“跳神” 鄂温克人非常尊重薩滿師,薩滿師在羣眾中有很高的威望。薩滿師無論到準家都會坐在最尊貴的位置上 薩滿師被視為傳遞神靈意旨、溝通人間和鬼神世界的中介.過去,族羣的任何重大儀式均南薩滿師住持,如除夕儀式、治病儀式、喪葬儀式等 薩滿儀式主要由晴神、娛神、送神等幾個步驟構成,薩滿師身着飾有獸骨、獸牙的神服,手持薩滿鼓載歌載舞。 [10]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申報的“鄂温克薩滿舞”入選,列入傳統舞蹈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薩滿舞錫伯族薩滿舞

從錫伯族薩滿教現存的情況來看,它已經從巔峯時期逐漸走向了沒落,正處於一種遺存的狀態。薩滿舞與薩滿文化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向包含關係。源於薩滿文化的薩滿舞,為薩滿儀式動態系統“跳神”典型部分,儀式性的薩滿文化空間不復存在,薩滿舞亦在新時代的文化變遷中融入當下的時代特質,進行嫁接與變異,以適應新環境。
在2004年,錫伯族薩滿歌舞已納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亦有薩滿歌舞傳承人定期進行非遺培訓及普及。一個文化項目如果申遺成功,就意味着存在的合法地位。 [3] 

薩滿舞傳承保護

雖然北方,乃至南方一定範圍內的民族擁有深厚的薩滿文化的根基,使薩滿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強大的實力,仍在偏遠地區有所保留。必須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薩滿舞越來越少見了,有瀕臨消失的跡象。 [4] 

薩滿舞社會影響

仍流傳着許多與薩滿舞相關連的舞蹈。如在內蒙古地區流傳的蒙古族的《博舞》《安代》《神鼓舞》《鴻雁舞》《馬舞》《好德格沁》《盅碗舞》等,赫哲族的《擊鼓舞》《神刀舞》等,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鄂温克族的《斡日切舞》《天鵝舞》《安欽舞》等。此外滿族的《東海莽式》《五魁舞》也在少數地區流傳,滿族著名的《太平鼓》至今流傳較廣。 [4] 
參考資料
  • 1.    維吾爾人的習俗是怎麼樣的?  .阿里學院.2011年6月19日[引用日期2012-06-14]
  • 2.    維吾爾族伊斯蘭教依禪派中的薩滿教影響初探  .中國知網.1987年4月[引用日期2012-06-14]
  • 3.    張睿智. 同源異構:錫伯族薩滿舞三維形態比較研究[J]. 藝術研究, 2021, (5):155-157.
  • 4.    袁志敏. 薩滿舞探源[J]. 遼寧高職學報, 2010, (5):80-82.
  • 5.    李佳霓. 淺述薩滿舞與儺舞的異同[J]. 內蒙古藝術, 2018, (4):50-53.
  • 6.    吳畏, 賀婧. 東北少數民族祭祀舞蹈的民族意識與欣賞價值 ——以薩滿舞為例[J]. 閩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 第36卷(4):134-137.
  • 7.    王小林.蒙古族薩滿舞的表現形式與文化特徵[J].大舞台,2015,(第7期).
  • 8.    楊民康編著,中國民間歌舞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2019.02,第432頁
  • 9.    金秋主編,滿族舞和朝鮮族舞,藍天出版社,2015.01,第44頁
  • 10.    鍾廷雄主編.國家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解: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09:第214頁
  • 11.    李德著.滿族藝術研究:遼寧民族出版社,2010:第105-106頁
  • 12.    羅雄巖著.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01:第59頁
  • 13.    劉禹彤.滿族薩滿舞蹈的風格探究[J].文學藝術週刊,2022,(第5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