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莪術

(中藥材)

鎖定
莪術,中藥名。為姜科植物莪術Curcuma aeruginosa Roxb.[C.zedoaria non Rosc.]、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和温鬱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的根莖。莪術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廣西莪術分佈於廣西;温鬱金主產於浙江瑞安。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血氣心痛,飲食積滯脘腹脹痛血滯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跌打損傷
中文名
莪術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芭蕉目
姜科
薑黃屬
莪術、廣西莪術、温鬱金
毒    性
無毒(《開寶本草》)

莪術別名

蓬莪荗、蒁藥、蓬莪術、廣荗、蓬術、青姜、羌七、廣術、黑心姜、文術。

莪術入藥部位

根莖。

莪術性味

味辛、苦,性温。

莪術歸經

歸肝、脾經

莪術功效

行氣破血,消積止痛。

莪術主治

用於血氣心痛,飲食積滯脘腹脹痛血滯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跌打損傷

莪術相關配伍

1、治小腸髒氣,非時痛不可忍:蓬莪荗研末,空心葱酒服一錢。(《綱目》引《楊子建護命方》)
2、治婦人血積血塊經閉:莪術、三稜各一兩,熟大黃一兩。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慎齋遺書》)
3、治產後心腹有宿冷疼痛:蓬莪術一兩,五靈脂三兩,醋三升。上搗羅為末,以醋熬為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蘹香湯或熱酒下十丸。(《普濟方》)
4、治跌撲疼痛:莪術、白殭蠶蘇木各一兩,沒藥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温服,日三五服。(《博濟方蓬莪散
5、治漆瘡:以蓬莪術、貫眾煎湯洗之。(《普濟方》)

莪術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行氣止痛多生用,破血祛瘀宜醋炒。

莪術使用注意

月經過多及孕婦禁服。

莪術炮製

莪術一、採集加工

12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時,挖掘根部,除去根莖上的泥土,洗淨,置鍋裏蒸或煮約15min,曬乾或烘乾,撞去鬚根即成。也可將根莖放入清水中浸泡,撈起,瀝乾水,潤透,切薄片,曬乾或烘乾。

莪術二、炮製方法

1、莪術:《本草圖經》:“削去粗皮,蒸熟暴幹用。”“用時熱灰火中煨令透熟,乘熱入臼中搗之,即碎如粉。”《博濟方》:“搗為末。”《朱氏集驗方》:“去皮切片。”《衞生寶鑑》:“鍘開搗細。”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個分開,洗淨,潤透或置籠屜內蒸軟後切薄片,乾燥。生品行氣止痛,破血祛瘀力甚。
2、醋莪術:《雷公炮炙論》:“凡使,於砂盆中用醋磨令盡然後於火畔吸令幹,重篩過用。”《校注婦人良方》:“醋浸炒。”《普濟方》:“醋煮,切片,焙乾,為末。”《幼幼集成》:“去毛,醋浸,煨熟。”現行,取淨莪術置鍋中,加米醋與適量水浸沒,煮至醋液被吸盡,切開無白心時,取出稍晾,切厚片,乾燥。每莪術100kg用米醋20kg。醋炙後主入肝經血分,增強散瘀止痛的作用。
3、酒莪術:《開寶本單》:“酒研服之。”《丹溪心法》:“酒洗,炒。”現行,取淨莪術片,置鍋內,用微火加熱,炒熱後,均勻噴入酒,繼續炒幹,取出晾涼。每莪術片0.5kg,用酒0.06kg。

莪術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醋莪術、酒莪術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莪術形態特徵

1、莪術,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主根莖陀羅狀至錐狀陀羅形,側根莖指狀,內面黃綠色至墨綠色,或有時發藍色,鬚根末端膨大成肉質紡錘形,內面黃綠或近白色。葉鞘下段常為褐紫色。葉基生,4-7片;葉柄短,為葉片長度的1/3-1/2或更短;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20-50cm,寬8-20cm,先端漸尖至短尾尖,基部下延成柄,兩面無毛,上面沿中脈兩側有1-2cm寬的紫色暈。穗狀花序圓柱狀,從根莖中抽出,長12-20cm,有苞片20多枚,上部苞片長橢圓形,長4-6cm,寬1.5-2cm,粉紅色呈紫紅色;中下部苞片近圓形,長2-3.5cm,寬1.5-3.2cm,淡綠色至白色。花期4-6月。
2、廣西莪術,又名桂莪術、毛莪術。多年生草本,高50-110cm。主根莖卵圓形,側根莖指狀,斷面白色或微黃色。鬚根末端常膨大成組錘形塊根,斷面白色。葉基生,葉柄為葉片長度的1/4,被短柔毛;葉鞘長10-33cm,被短柔毛;葉2-5片,直立,葉片長橢圓形,長14-39cm,寬4.5-7(-9.5)cm,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漸狹,下延,兩面密被粗柔毛,有的類型沿中脈兩側有紫暈。穩狀花序從根莖中抽出,圓柱形,先葉或與葉同時抽出,長約15cm,直徑約7cm,花序下的苞片闊卵形,淡綠色,上部的苞片長圓形,淡紅色;花萼白色,長約Icm,一側裂至中部,先端有3鈍齒;花冠近漏斗狀,長2-2.5cm,花瓣3,粉紅色,長圓形,後方的1片較寬,先端略成兜狀;側生退化雄蕊花瓣狀,淡黃色,唇瓣近圓形,淡黃色,先端3淺圓裂,花葯基部有距;子房被長柔毛,花柱絲狀,柱頭頭狀,有毛。花期5-7月。
3、温鬱金,又名温莪術。多年生草本,高80-160cm。主根莖陀羅狀,側根莖指狀,內面檸檬色。鬚根細長,末端常膨大成紋錘形塊根,內面白色。葉片4-7,2列,葉柄短,長不及葉片的一半;葉片寬橢圓形,長35-75cm,寬14-22cm,先端漸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下面無毛。穗狀花序圓柱狀,先葉於根莖處抽出,長20-30cm,直徑4-6cm,上部無花的苞片長橢圓形,長5-7cm,寬1.5-2.5cm,薔薇紅色,中下部有花的苞片長橢圓形,長3-5cm,寬2-4cm,綠白色;花萼筒白色,先端具不等的3齒;花冠管漏斗狀,白色,裂片3,膜質,長橢圓形,後方一片較大,先端略成兜狀,近先端處有粗糙毛;側生退化雄蕊花瓣叛變,黃色,唇瓣倒卵形,外折,黃色,先端微凹;能育雄蕊1,花葯基部有距;子房被長柔毛,花柱細長。花期4-6月。

莪術生長環境

莪術生於山野、村旁半陰濕的肥沃土壤上,亦見於林下。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浙江、福建、湖南等地有少量栽培。廣西莪術栽培或野生於山坡草叢灌木叢中。分佈於廣西。温鬱金主產於浙江瑞安

莪術鑑別

莪術一、藥材性狀

(1)莪術:根莖類圓形、卵圓形、長圓形,頂端多鈍尖,基部鈍圓,長2-5cm,直徑1.5-2.5cm。表面土黃色至灰黃色,上部環節明顯,兩側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類圓形的側生根莖痕;體重,質堅實,斷面深綠黃色至棕色,常附有棕黃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氣微香,味微苦而辛。
(2)廣西莪術:根莖類圓形、卵圓形或長卵形,頂端鈍尖,基部鈍圓,長3.5-6.5cm,直徑2-4.5cm。表面土黃色或土棕色,環節明顯成不見,有點狀鬚根痕,兩側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側生根莖痕,側生根莖痕較大,位於下部。質堅重,斷面棕綠或棕黃色,內皮層環紋黃白色,皮層易與中柱分離,可見條狀或點狀維管束,氣香,味微苦、辛。
(3)温鬱金:根莖長卵圓形或長圓形,頂端長尖,基部多鈍圓,長3.5-8cm,直徑2-4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上部環節凸起,基部有下陷的鬚根痕,可見短的鬚根,有刀削痕。質堅實,斷面灰黃色或黃棕色,常附有淡黃色或黃棕色粉末,可見點狀或條狀維管束。氣香,味辛、苦。均以質堅實、氣香者為佳。

莪術二、顯微鑑別

廣西莪術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有時已除去。皮層散有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中柱較寬,維管束外韌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維管束較小,排列較密。薄壁組織中散有油細胞,含有金黃色油狀物。薄壁細胞充滿糊化澱粉團塊。

莪術三、理化鑑別

(1)薄層色譜:取温鬱金塊根粉末100g,用水蒸氣蒸餾,取微量揮發油點祥於桂膠薄層板上,以莪術醇薑黃酮對照品,己烷-乙酸乙酯(85:15)展開,10%磷鋁酸乙醇溶液顯色,樣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有相同的斑點。
(2)吸收度檢查:取本品中粉30g,加氯仿10ml,超聲處理40min或冷浸24小時,濾至1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滌並稀釋至刻度,搖勻。本溶液在242nm處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不得低於0.45。

莪術四、飲片性狀

莪術為類圓形或橢圓形薄片,表面黃綠色或棕褐色,有黃白色的內皮層環紋及淡黃棕色的點狀維管束。周邊灰黃色或棕黃色。氣微香,味微苦而辛。醋莪術形如莪術片,色澤較黯,微黃色,偶有焦斑,角質狀,具蠟樣光澤,質堅脆,略有醋氣。酒莪術形如莪術片,色澤略深,微有酒氣。

莪術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
2、抗早孕作用
3、抗菌作用
4、升高白細胞的作用
5、對心血管的作用:莪術增加股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在活血化瘀藥中最為明顯,血流量峯值增加252%,用藥10分鐘後血流量增加36.0%,血管阻力減少66.4%,以莪術油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瘀患者,隨着病人臨牀症狀的好轉,肢體血流圖也見到明顯改善。
6、對胃腸平滑肌的影響:離體兔腸試驗發現,低濃度莪術,使腸管緊張度升高,高濃度時,反而使腸管舒張。
7、保肝作用
8、對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作用
10、抗炎作用
11、體內過程:3H-莪術醇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大鼠灌服後5分鐘血中即可測到本品,15分鐘達高峯,可維持l小時左右,半衰期t1/2。為33分鐘,t1/2β為12.5小時。體內分佈以肝、腎濃度最高,為其他組織的2-2.5倍,且可透過血腦屏障,主要從尿排泄,膽汁也有排泄。存在肝腸循環現象。
12、毒性:莪術醇提取物,小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86.8±12g(生藥)/kg。

莪術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味苦、辛,温。無毒。”
2、《綱目》:“入肝。”
3、《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二經。”
4、《醫學啓源》:“主心膈痛。”
5、《本草圖經》:“治積聚諸氣,為最要之藥。”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