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書告身帖

鎖定
《自書告身帖》,楷書墨跡,傳為顏真卿自書,然疑為偽託。共386字。書法蒼勁謹嚴,結銜小字亦一絲不苟,清淡絕倫。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時富三轉。”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此帖字裏行間可體會出顏書行筆的氣韻和結體的微妙變化,是後人學習楷書不可多得的良範。原跡現在日本。
中文名
自書告身帖
屬    性
楷書墨跡,傳為顏真卿自書
字    數
共386字
原    跡
現在日本。
書    法
蒼勁謹嚴

自書告身帖作品介紹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傳本,自署書於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書,紙本,告文一篇,凡33行,計255字。日本中村不折書道博物館曾藏墨跡本。
自書告身帖
此帖又稱《自書太子少師告》,傳為顏真卿所書的墨跡,後面有蔡襄米友仁、董其昌跋。蔡跋:“魯公末年告身,忠賢不得而見也。莆陽蔡襄齋戒以觀,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顏真卿自書告。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覽、審定。”是帖曾收入宋內府,後又曾為韓胄賈似道,明韓逢禧,清梁清標安歧以及清內府收藏,後賜與恭親王奕。
鈐有“紹興”、“內殿秘書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覽”、“恭親王章”等鑑藏印。帖前有乾隆“唐顏真卿之告”六字。後面繼蔡、米之跋,又有董其昌跋:“官告世多傳本,然唐時如顏平原書者絕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蕩者又絕少。米元暉、蔡君謨既已賞鑑矣,餘何容贊一言。董其昌。”此帖《雲煙過眼錄》、《清河書畫舫》等均曾著錄,南宋留元剛刻《忠義堂帖》拓本為所見早期刻本,後世叢帖、匯刻亦多收入。由於《告身》流傳有錄,又經歷代叢帖刻入及部分書畫典籍著錄,所以歷來被人視為顏真卿真跡。但今人曹寶麟朱關田經過考證,各自認為此帖並非真跡。啓功認為“自書己告,實事理之難通者”

自書告身帖作者介紹

顏真卿(709-784,一説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後為李縊殺。
唐代宗大曆元年(765),顏真卿因奏宰相元載阻塞言路,遭貶謫。三年(768)四月,由吉州司馬改為撫州刺史。在撫州任職的五年中,他關心民眾疾苦,注重農業生產,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正道淤塞,支港橫溢,淹沒農田的現狀,帶領民眾在撫河中心小島扁擔洲南建起一條石砌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並在旱季引水灌田。撫州百姓為了紀念他,將石壩命名為千金陂,並建立祠廟,四時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