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國忠

(唐代宰相)

鎖定
楊國忠(?~756年),本名釗,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時期外戚、權臣。張易之的外甥,楊貴妃的堂兄。 [112] 
楊國忠少時嗜賭好酒,不學無行,為親黨所鄙視。後從軍於蜀,授新都尉。楊國忠因楊貴妃被玄宗寵幸而屢被提升,身兼十五職,權傾內外。楊國忠兩次發動對南詔的戰爭,喪師二十餘萬。後與安祿山爭寵,屢言安祿山必反。天寶十一年(752年),楊國忠拜相,任右相、文部尚書。為相專斷朝政,主管選用官員,賄賂公行。後封衞國公,進拜司空。 [113]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發動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756年),楊國忠力勸唐玄宗令哥舒翰出關作戰,結果招致大敗,潼關失守,後又勸唐玄宗入蜀,行至馬嵬驛,兵士譁變,楊國忠父子被亂兵殺害。 [114] 
別    名
楊國忠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蒲州永樂
逝世日期
756年7月15日
主要成就
官至右丞相,掌握朝政大權 [31] 
本    名
楊釗
官    職
右相
爵    位
衞國公

楊國忠人物生平

楊國忠早年經歷

楊國忠年輕時放蕩無行,嗜酒好賭,受到親族的鄙視,三十歲時前往西川從軍。他從事屯田工作,成績優異,被授為新都縣尉。任期滿後,楊國忠更加貧困,只得依附蜀地大豪鮮于仲通,後又擔任扶風縣尉。 [1] 
天寶四載(745年),楊國忠的族妹楊玉環被冊為貴妃,她與三位姐姐日益受寵。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與宰相李林甫不睦,便讓鮮于仲通前往長安,欲結交楊家,以為援助。鮮于仲通卻向章仇兼瓊推薦楊國忠。章仇兼瓊見楊國忠身材高大,便徵辟其為推官,讓他到長安進貢,並饋贈價值百萬的蜀地財貨。 [2] 
到長安後,楊國忠把土特產一一分給楊氏諸姐妹並説這是章仇兼瓊所贈。於是,楊氏姐妹就經常在玄宗面前替楊國忠和章仇兼瓊美言,並將楊國忠引見給玄宗,出任右金吾衞兵曹參軍。從此,楊國忠便可以隨供奉官隨便出入禁中。 [33] 

楊國忠深得帝寵

楊國忠在長安立腳之後,便憑藉楊貴妃和楊氏諸姐妹得寵的條件,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則千方百計巴結權臣李林甫。 [35] 
天寶七載(748年)六月,楊國忠遷升為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便身兼十五個使官,成為朝廷的重臣。 [34]  [36] 
天寶八載(749年)二月,時任度支員外郎、專判度支的楊國忠請各地將積存的糧食變成輕貨送到京師充實府庫,又將天下義倉及丁租、地税全部換成布帛,用來充實天子的庫藏。第二年,玄宗召公卿百官觀看左藏庫,看到貨物錢幣堆積如山,當面賜掌管財政的楊國忠紫衣、金魚,兼代太府卿事。此後,他越來越受到唐玄宗的寵幸。 [37]  [56]  [97] 
天寶九載(750年)十月,楊國忠因為自己本名為釗,而圖讖上有“卯金刀”三字,請求改名,以示忠誠,玄宗賜其名“國忠”。 [32]  隨着地位的升遷,楊國忠在生活上也變得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楊貴妃遊幸華清宮,楊氏諸姐妹總是先在楊國忠家彙集,競相比賽裝飾車馬。他們用黃金、翡翠做裝飾,用珍珠、美玉做點綴。出行時,楊國忠還持劍南節度使的旌節(皇帝授予特使的權力象徵)在前面耀武揚威。 [30]  [71] 

楊國忠禍亂朝政

天寶十載(751年)四月,楊國忠舉薦鮮于仲通為主將,令他率軍攻打南詔,結果失敗。楊國忠貪圖軍功,為鮮于仲通遮掩敗績,偽造戰功上報朝廷。而後寫史的人因為極端厭惡楊國忠而誇大了唐朝的損失。鮮于仲通用的軍隊遠少於三萬人,損失也遠少於三萬人。卻被誇大成了損失六萬人。 [3-5]  [57]  [99]  鮮于仲通失敗之後,楊國忠下令從兩京及河南北募兵去徵南詔。人們聽説南詔多瘴癘,在交戰之前士兵就會因為瘴癘死十分之八、九,所以沒人願意應募。楊國忠就派御史捕人強制送到軍所。 [6]  [67]  [110]  早在徵南詔之前,唐朝的精鋭部隊、精兵猛將早就集中在西北的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這些地方,而劍南沒有唐朝精鋭部隊,兩京及河南北無武備,幾乎沒有軍隊。 [7]  在鮮于仲通失敗之後,楊國忠從兩京及河南北征募的是一些缺乏戰鬥力的平民,由這些平民組成軍隊征戰南詔。
天寶十一載(752年)五月,王鉷被楊國忠陷害致死,從前屬於王鉷的權勢悉歸楊國忠,但他仍不滿足,借邢縡案牽連李林甫,讓邢縡指證李林甫與王鉷兄弟和阿布思暗中結交,又讓哥舒翰從旁作證,唐玄宗因此疏遠李林甫,楊國忠開始和李林甫為敵。 [39-40]  [100]  [107-108] 
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李林甫去世,玄宗任命楊國忠擔任右相,兼文部尚書,判使照舊。楊國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四十多個使官。 [41-43]  [109] 
天寶十二載(753年),楊國忠的親信京兆尹鮮于仲通、中書舍人竇華、侍御史鄭昂等授意選人,請求玄宗給楊國忠在省門立碑,歌頌其選官有“功”。玄宗讓鮮于仲通起草碑文,並親自修改了幾個字。鮮于仲通為了向楊國忠獻媚,便把這幾個字用黃金填上。 [38]  [46-47]  [72] 
天寶十二載(753年),關中地區連續發生水災和嚴重饑荒。玄宗擔心會傷害莊稼,楊國忠便叫人專拿好莊稼給玄宗看,並説:“雨水雖多並未傷害莊稼。”玄宗信以為真。之後,扶風太守房琯奏報當地出現水災,楊國忠便叫御史審問他,從此再沒有人敢彙報實情。 [48]  [70] 
天寶十三載(754年)六月,楊國忠採取兩面包夾南詔的策略:派遣劍南節度留後李宓率領唐軍從北方進攻南詔,從安南都護府調兵從東南面進攻南詔,由於南詔方採取誘敵深入對策,將唐軍引至南詔都城大和城後閉壁不戰,加之唐軍長途跋涉,糧草不支,遭受瘴疫之苦,水土不服,結果唐軍全軍覆沒。 [101]  楊國忠再次遮掩敗績,仍偽造捷報上書朝廷。但寫史的人因為極端厭惡楊國忠而誇大了唐朝的損失,把李宓寫成了死在南詔,並將唐朝損失的人數誇大為七萬、十萬等多種説法。實際唐朝損失人數遠少於此數,且高適李雲南徵蠻詩》記載李宓在徵南詔之後返回了長安,“歸來長安道,召見甘泉宮”。 [8-10]  [44]  [94-95]  [99] 
最終,兩次天寶戰爭皆以南詔的勝利而結束,南詔不僅背叛唐朝,投靠吐蕃,還降服了周邊的尋傳蠻驃國,並趁機北進,佔據劍南道的嶲州黎州 [101] 

楊國忠安史之亂

楊國忠與安祿山都是天寶年間的新貴,同樣受着玄宗的寵愛。
安祿山在朝中對老謀深算的李林甫還算懼怕,而對楊國忠則根本不放在眼裏。 [10]  [61-62]  [92]  楊國忠接替宰相後,看到不能制服安祿山,便經常向玄宗説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但玄宗認為這是將相不和,不予理睬。 [60]  [63]  [93]  楊國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奏請讓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河西節度使,以便排斥和牽制安祿山。 [64]  [68] 
天寶十三載(754年),玄宗按照楊國忠的意見召安祿山入朝,試其有無謀反之心。安祿山由於事先得到楊貴妃的通風報信,故將計就計,裝模做樣地向玄宗訴説自己的一片“赤心”,贏得玄宗更加信任,打算讓安祿山當宰相(加同平章事),並令太常卿張垍草擬詔敕。楊國忠知此立即勸阻道:“安祿山雖有軍功,但他目不識丁,怎能當宰相。如果發下制書,恐怕四夷皆輕視朝廷。”玄宗只好作罷,改任安祿山為左僕射 [65-66]  [69] 
至此,安祿山與楊國忠以及唐王朝的矛盾更加尖鋭激烈,以至於後來反叛一觸即發。加之楊國忠任宰相後,官吏貪瀆,政治腐敗,民怨沸騰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行奪取天下之實的叛亂。 [12]  [58-59] 

楊國忠兵變身死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反叛後,玄宗召集宰相商議對策,楊國忠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説:“現在造反的只有安祿山一個人,將領和士兵都不想造反,不過十天,必定把安祿山的頭顱傳送到長安來。”玄宗信以為真,大臣們面面相覷大驚失色。 [102] 
由於安祿山的反叛日趨嚴峻,玄宗計劃御駕親征,下制令太子留守代管國事,又在朝堂上宣佈此事,楊國忠非常恐慌,叫韓國、虢國、秦國三位夫人遊説楊貴妃,讓她口中含土向皇上請命阻止,事情就此作罷。 [103] 
哥舒翰率兵鎮守潼關,叛軍長久不得進。當時形勢也向有利於唐軍的方向發展,各地捷報頻傳,令唐玄宗重新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楊國忠不停地在一旁煽風點火,要求唐軍兵出潼關,與叛軍決戰。唐玄宗聽信楊國忠的讒言,由此潼關失守,哥舒翰被擒,河東、華陰馮翊上洛防禦使都棄郡逃跑,各郡的守兵都潰散,戰場形勢急轉而下。 [104] 
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長安危在旦夕,玄宗決定逃往四川避難。 [52]  當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時,將士們又累又餓,加之天氣炎熱,拒絕繼續前進。 [53]  此時,楊國忠的政敵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陳玄禮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的時機已成熟。於是由陳玄禮出面對將士進行煽動,説這場叛亂全是由楊國忠引起的,殺了楊國忠就可止息叛亂。 [51]  [54] 
這時,有20多名吐蕃使者在驛站西門外堵住楊國忠的馬頭,向他要飯吃。被激怒了的士兵們立即上前將他們包圍起來,大喊:“楊國忠與吐蕃謀反!”楊國忠大罵眾人想要效仿安祿山造反,士兵回答説:“國賊就是你,還説什麼別人?”此時,禁軍騎兵張小敬上前,一箭射中了他的馬鞍。楊國忠逃進西門內,軍士們蜂擁而入,將其亂刀砍死(一説是張小敬當場將楊國忠射死,斬首分屍)。 [11]  [50]  [55] 

楊國忠主要影響

楊國忠政治

為了籠絡人心,發展自己的勢力,楊國忠開創押例,不管賢良或不肖,用考選年深的先補官,牒文有錯誤的可再通。楊國忠自示精敏,先叫胥吏到自己家裏,預先定好名單,然後把左相陳希烈及給事中、諸司長官都叫到尚書都堂登錄唱名,一天結束。給事中在旁評選後,就宣佈:“已由門下省通過了。”於是,選官大權就這樣由楊國忠一人壟斷。從此門下省不再複查選官,侍郎僅僅負責試判,致使唐朝官員選拔制度被嚴重破壞,選官質量下降。 [45]  [49]  [98] 
楊國忠利用楊貴妃的裙帶關係,得以平步青雲,執掌朝政,蠹政害民,他不僅在政治上專橫跋扈,而且還利用權勢大肆貪污,朝廷內外饋贈的禮物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楊國忠家裏所積存的縑多達三千萬匹。之後他更加驕奢淫逸,擅權弄法。楊國忠還與另一寵臣安祿山在玄宗面前爭寵,互相傾軋,都想壓倒對方,抬高自己的地位。當楊國忠在想方設法除掉安祿山時,安祿山也針鋒相對,準備造反。表面的昇平,掩蓋不了潛在的危機,各種矛盾的不斷激化,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 [29]  [105] 

楊國忠軍事

楊國忠專權誤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動輒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用兵,不僅使成千上萬的無辜士卒暴屍邊境,而且給少數民族地區造成了災難。楊國忠兩次發動徵南詔戰爭,以致唐軍深入南詔,給南詔造成很大破壞,南詔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 [5]  [44]  [67]  [73] 
至此,南詔徹底成為唐王朝的敵對割據勢力並趁機北進,進一步擴張了自己的勢力,之後南詔趁着唐王朝遭遇安史之亂北取嶲州、西收尋傳、裸形諸蠻,並降驃國,東置拓東城,佔據步頭,實力得到進一步擴張,大有與吐蕃、唐鼎足而立之勢。 [106] 

楊國忠歷史評價

楊國忠唐五代

李絳:“近代北齊任楊遵彥則理,用高阿那肱則亂;隋代任高熲則理,用楊素則亂;國家任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則理,用李義府許敬宗李林甫、楊國忠則亂。” [15]  [80] 
崔羣:“安危在出令,存亡系所任。玄宗初得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張九齡則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繫非輕。” [14]  [96] 
劉昫:“祿山雖據河洛,其兵鋒東止於梁、宋,南不過許、鄧。李光弼郭子儀河朔勁卒,連收恆、定,若崤、函固守,兵不妄動,則凶逆之勢,不討自弊。及哥舒翰出師,凡不數日,乘輿遷幸,朝廷陷沒,百僚繫頸,妃主被戮,兵滿天下,毒流四海,皆國忠之召禍也。” [21]  [91] 

楊國忠宋元

宋祁:“玄宗初年,法行近親,裏表修敕。天寶奪明,委政妃宗,階召反虜,遂喪天下。楊氏之誅,噍類不遺,蓋數十年之寵,不賞一日之慘,甲第厚貲,無救同坎之悲,寧不哀哉!” [16] 
劉摯:“古者任大臣,必用有德,不用有才。有德進,則行忠厚之政,以安天下;有才進,則為殘刻之政,以禍天下。則德之與才,治亂之所繫也。有德者廉靜而重謹,故人難識之,有才者矜強而敏捷,故人多悦之;此歷代人主所以多惑於忠邪之際也。楊國忠、李林甫、盧杞之輩,其才皆過人,然終為唐室之亂,不可不察也。” [17] 
張珪:“國之安危,在乎論相。昔唐玄宗,前用姚崇、宋璟則治,後用李林甫、楊國忠,幾致亡國。雖賴郭子儀諸將效忠竭力,克復舊物。然,自是藩鎮縱橫,紀綱亦不復振。” [18] 

楊國忠近現代

蔡東藩:“國忠忌翰,促令陷賊,潼關不守,亟議幸蜀,陷翰猶可,陷天子可乎?惟國忠之意,以為都可棄,君可辱,而私怨不可不復,身命不可不保,兄弟姊妹,不可不安。自秦赴蜀,猶歸故鄉,庸詎知王思禮等之竊議其旁,陳玄禮等之加刃其後耶?” [19] 
周谷城:“據中樞以為害於天下,其惡不堪以言語形容。” [111] 

楊國忠軼事典故

楊國忠“妙法”選官

天寶十載(751年)十一月,楊國忠為右相兼吏部尚書。上奏玄宗請求在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兩京選人授官,玄宗答應了。銓選那天,無論年齡大的、年齡小的都在楊國忠私宅裏註冊登記任官。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韓國夫人,楊貴妃妹秦國夫人在屋裏放下竹簾看這些人,老、病、醜陋者都指名道姓取笑他們,即使是士大夫也免不了遭受她們恥笑取樂。依照過去的慣例,被選的官員,須在兵部、吏部登記,註冊完了,再呈送給門下省。門下省長官侍中和助手給事中考核,考核認為不合格,退回,叫退量。楊國忠專權任官只一人説了算,叫左相陳希烈在邊上坐着。門下省給事中出了行列到前邊説:“既然已經授職任官,就是經過門下省這道手續了。”陳希烈等(與選官有關人員),口中不説,心裏不願意,只是悶坐而已。門下侍中韋見素、張倚都穿紫衣和本衙署郎中等官員,在藩屏外並排坐桌案後,如有事叫他們還得快走向前回話。給事中對簾中的楊國忠説:“兩個穿紫衣服的主辦這件事怎麼樣?”楊哈哈大笑。被選官鄭怤阿諛奉承楊國忠,與二十餘人在勤政樓設宴,並且在尚書省南邊給楊國忠立碑。楊國忠主管這件事,吏部三銓(尚書銓、中銓、東銓)授職、選拔、考績等全免了。説吏部職務繁忙,不能親自動手,皆委典史及令史、孔目官(低級官員)代替。楊國忠只是籤個字而已,還不一定都籤。 [13] 

楊國忠夢中有孕

楊國忠出使江浙,他的妻子思念他愈深,乃至成疾。忽然有一日大白天做了夢,在夢中和楊國忠交合而懷孕,後來生了個兒子,取名為楊朏。等到楊國忠回家,妻子把這件事的始終都告訴了他,楊國忠説:“這是我們夫妻互相思念,感情深導致的。”當時的人都譏諷嘲笑於他。 [26-27] 

楊國忠人際關係

宗族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楊國忠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是東漢太尉楊震後裔。楊震十世孫楊珍,出仕於北魏,擔任上谷太守。楊珍曾孫楊順,擔任冀州刺史,徙居河中永樂縣。楊順曾孫楊令本,楊令本曾孫楊國忠。 [20] 
弘農楊氏(河中房)世系表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楊友諒
昊陵縣令
楊珣
玄武縣令
楊國忠
宰相
楊暄,太常少卿
楊昢,鴻臚卿
楊曉,殿中少監
楊晞,太子中允
楊志謙
青城縣令
(蜀州司户
-
虢國夫人
楊銛
楊錡
太僕卿
楊晅
楊鑑(鑑)
湖州刺史
-
表格參考資料: [16]  [20-21] 
弘農楊氏河中房憑藉楊貴妃的關係,在玄宗一朝非常顯赫,多與皇室聯姻,史稱“楊氏一門,尚二公主、二郡主”。 [22]  [28] 
楊昢娶玄宗女萬春公主;楊錡娶玄宗女太華公主;楊暄娶宗室女延和郡主;楊鑑娶宗室女承榮郡主 [23-24] 
此外,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氏(即崔貴妃),嫁給唐代宗李豫;虢國夫人的兒子裴徽唐肅宗女延光公主(即郜國公主),女兒裴氏嫁給讓皇帝李憲的兒子;秦國夫人之子柳鈞娶宗室女長清縣主 [25] 

楊國忠史料索引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 [21]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16] 

楊國忠影視形象

電視劇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62
電影
楊貴妃
1976
電視劇
楊貴妃
1983
電視劇
1986
電視劇
楊貴妃
於守仁
1987
電視劇
李影 [87] 
1990
電視劇
唐明皇 [75] 
1992
電影
楊貴妃
1994
電影
楊貴妃秘史 [88] 
張忠傑
2000
電視劇
楊貴妃 [90] 
2003
電視劇
王宇 [81] 
2006
電視劇
神鬼八陣圖 [82] 
2007
電視劇
張彤 [79] 
2008
電視劇
2010
電視劇
張頌文 [74]  [76] 
2014
電影
《王朝的女人》 [89] 
2017
電視劇
杜源 [77] 
楊國忠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嗜飲博,數丐貸於人,無行檢,不為姻族齒。年三十從蜀軍,以屯優當遷,節度使張宥惡其人,笞屈之,然卒以優為新都尉。罷去,益困,蜀大豪鮮于仲通頗資給之。久之,調扶風尉,不得志。
  • 2.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復入蜀,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與宰相李林甫不平,聞楊氏新有寵,思有以結納之為奧助,使仲通之長安,仲通辭,以國忠見,幹貌頎峻,口辯給,兼瓊喜,表為推官,使部春貢長安。將行,告曰:“郫有一日糧,君至,可取之也。”國忠至,乃得蜀貨百萬,即大喜。
  • 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五》:天寶元年……劍南節度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天寶、平戎、昆明、寧遠、澄川、南江六軍,屯益、翼、茂、當、巂、柘、松、維、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萬九百人。
  • 4.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劍南節度使……管兵三萬九百人。
  • 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唐紀三十二》:夏,四月,壬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分二道出戎、巂州,至曲州、靖州。南詔王閣羅鳳遣使謝罪,請還所俘掠,城雲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我,我將歸命吐蕃,雲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許,囚其使。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敍其戰功。
  • 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
  • 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邊,中國無武備矣。
  • 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將兵七萬擊南詔。閣羅鳳誘之深入,至太和城,閉壁不戰。宓糧盡,士卒罹瘴疫及飢死什七八,乃引還;蠻追擊之,宓被擒,全軍皆沒。
  • 9.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尋遣劍南留後李宓率兵十餘萬擊閤羅鳳,敗死西洱河,國忠矯為捷書上聞。自再興師,傾中國驍卒二十萬,踦屨無遺,天下冤之。
  • 10.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9]
  • 11.    唐·姚汝能.《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蹟-唐宋史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04月:105
  • 12.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十四載......十一月,反於范陽,矯稱奉恩命以兵討逆賊楊國忠。
  • 13.    《太平廣記·卷第一百八十六·銓選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9]
  • 14.    《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12-09]
  • 15.    《全唐文:第07部 卷六百四十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12-09]
  • 16.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29]
  • 1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六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9]
  • 18.    《新元史:列傳第三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9]
  • 19.    《唐史演義:第五十一回 失潼關哥舒翰喪師 駐馬嵬楊貴妃隕命》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9]
  • 20.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楊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30]
  • 21.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1-29]
  • 22.    《舊唐書:列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1]
  • 23.    《新唐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一》:國忠之輔政,其息昢尚萬春公主,暄尚延和郡主;弟鑑尚承榮郡主。
  • 24.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玄宗二十九女。……萬春公主,杜美人所生。下嫁楊昢,又嫁楊錡。薨大曆時。太華公主,貞順皇后所生。下嫁楊錡。薨天寶時。
  • 25.    《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韓國夫人婿秘書少監崔峋,女為代宗妃。虢國男裴徽尚代宗女延安公主,女嫁讓帝男。秦國夫人婿柳澄先死,男鈞尚長清縣主。
  • 26.    《開元天寶遺事·卷二》:○夢中有孕。楊國忠出使於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晝夢與國忠交,因而有孕,後生男名朏。洎至國忠使歸,其妻具述夢中之事,國忠曰:“此蓋夫妻相念,情感所致。”時人無不譏誚也。
  • 27.    《開元天寶遺事》卷二  .詞典網[引用日期2021-05-03]
  • 28.    《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國忠二男昢、暄,妃弟鑑,皆尚公主,楊氏一門尚二公主、二郡主。
  • 29.    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六卷 隋唐時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220-229
  • 30.    《新唐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一》:國忠既遙領劍南,每十月,帝幸華清宮,五宅車騎皆從,家別為隊,隊一色,俄五家隊合,爛若萬花,川穀成錦繡,國忠導以劍南旗節。遺鈿墮舄,瑟瑟璣琲,狼藉於道,香聞數十里。
  • 31.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林甫果死,遂拜右相,兼文部尚書、集賢院大學士、監脩國史、崇賢館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而節度、採訪等使、判度支,不解也。
  • 32.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國忠本名釗,以圖讖有"卯金刀",當位御史中丞時,帝為改今名。
  • 33.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復入蜀,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與宰相李林甫不平,聞楊氏新有寵,思有以結納之為奧助,使仲通之長安,仲通辭,以國忠見,幹貌頎峻,口辯給,兼瓊喜,表為推官,使部春貢長安。將行,告曰:"郫有一日糧,君至,可取之也。"國忠至,乃得蜀貨百萬,即大喜。至京師,見羣女弟,致贈遺。於時虢國新寡,國忠多分賂,宣淫不止。諸楊日為兼瓊譽,而言國忠善摴蒲,玄宗引見,擢金吾兵曹參軍、閒廄判官。兼瓊入為户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用其力也。國忠稍入供奉,常後出,專主薄簿,計算鈎畫,分銖不誤,帝悦曰:“度支郎才也。”
  • 34.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天寶初,太真有寵,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引國忠為賓佐,既而擢授監察御史。去就輕率,驟履清貴,朝士指目嗤之。
  • 35.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李林甫興韋堅等獄,欲危太子,獄事畏卻,以國忠怙寵,搏鷙可用,倚之使按劾。國忠乃慘文峭詆,逮繫連年,誣衊被誅者百餘族,度可以危太子者,先林甫意陷之,皆中所欲。林甫方深阻固位,陰為指向,故國忠乘以為奸,肆意無所憚。虢國居中用事,帝所好惡,國忠必探知其微,帝以為能,擢兼度支員外郎。
  • 36.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驟遷檢校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監水陸運及司農、出納錢物、內中市買、召募劍南健兒等使。以稱職遷度支郎中,不期年,兼領十五餘使,轉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事。
  • 37.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天寶七載,擢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會三妹封國夫人,兄銛擢鴻臚卿,與國忠皆列棨戟,而第舍華僣,彌跨都邑。時海內豐熾,州縣粟帛舉鉅萬,國忠因言:古者二十七年耕,餘九年食,今天置太平,請在所出滯積,變輕齎,內富京師。又悉天下義倉及丁租、地課易布帛,以充天子禁藏。明年,帝詔百官觀庫物,積如丘山,賜羣臣各有差,錫國忠紫衣、金魚,知太府卿事。
  • 38.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天寶十二年癸巳,公元七五三年,春,正月,壬戌,國忠召左相陳希烈及給事中、諸司長官皆集尚書都堂,唱注選人,一日而畢,曰:"今左相、給事中俱在座,已過門下矣。"其間資格差繆甚眾,無敢言者。於是門下不復過官,侍郎但掌試判而已。侍郎韋見素、張倚趨走門庭,與主事無異。見素,湊之子也。京兆尹鮮于仲通諷選人請為國忠刻頌,立於省門,制仲通撰其辭;上為改定數字,仲通以金填之。
  • 39.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初,楊慎矜引王鉷為御史中丞,已而有隙。鉷挾國忠共劾慎矜,抵不道,誅。由是權傾中外。吉温為國忠謀奪林甫政,國忠即誣奏京兆尹蕭炅、御史中丞宋渾,逐之,皆林甫所厚善,林甫不能救,遂結怨。鉷寵方渥,位勢在國忠右,國忠忌之,因邢縡事,構鉷誅死,己代為京兆尹,悉領其使。即窮劾支黨,引林甫交私狀,牽連左逮,數以聞,帝始厭林甫,疏薄之。
  • 40.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初,楊慎矜希林甫旨,引王鉷為御史中丞,同構大獄,以傾東宮。既帝意不回,慎矜稍避事防患,因與鉷有隙。鉷乃附國忠,奏誣慎矜,誅其昆仲,由是權傾內外,公卿惕息。吉温為國忠陳移奪執政之策,國忠用其謀,尋兼兵部侍郎。京兆尹蕭炅、御史中丞宋渾皆林甫所親善,國忠皆誣奏譴逐,林甫不能救。王鉷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恩寵侔於國忠,而位望居其右。國忠忌其與己分權,會邢縡事泄,乃陷鉷兄弟誅之,因代鉷為御史大夫,權京兆尹,賜名國忠。乃窮竟邢縡獄,令引林甫交私鉷、銲與阿布思事狀,而陳希烈、哥舒翰附會國忠,證成其狀,上由是疏薄林甫。
  • 41.    《舊唐書·卷九·本紀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5]
  • 42.    《舊唐書·卷九·本紀第九》:十一月乙卯,尚書左僕射兼右相、晉國公李林甫薨於行在所。庚申,御史大夫兼蜀郡長史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
  • 43.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會林甫卒,遂代為右相,兼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判度支、劍南節度、山南西道採訪、兩京出納租庸鑄錢等使並如故......國忠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領四十餘使,又專判度支、吏部三銓,事務鞅掌,但署一字,猶不能盡,皆責成胥吏,賄賂公行。
  • 44.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國忠又使司馬李宓率師七萬再討南蠻。
  • 45.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故事,歲揭版南院為選式,選者自通,一辭不如式,輒不得調,故有十年不官者。國忠創押例,無賢不肖,用選深者先補官,牒文謬缺得再通,眾議翕然美之。先天以前,諸司官知政事者,午漏盡,還本司視事,兵、吏部尚書、侍郎分案注擬。開元末,宰相員少,任益尊,不復視本司事。吏部銓,故常三注三唱,自春止夏乃訖。而國忠陰使吏到第,預定其員,集百官尚書省注唱,一日畢,以誇神明,駭天下耳目者。自是資格紛謬,無復綱序。虢國居宣陽坊左,國忠在其南,自台禁還,趣虢國第,郎官、御史白事者皆隨以至。居同第,出駢騎,相調笑,施施若禽獸然,不以為羞,道路為恥駭。明年大選,因就第唱補,帷女兄弟觀之,士之醜野蹇傴者,呼其名,輒笑於堂,聲徹諸外,士大夫詬恥之。先是,有司已定注,則過門下,侍中、給事中按閲,有不可,黜之。國忠則召左相陳希烈隅坐,給事中在旁,既對注,曰:"已過門下矣。"希烈不敢異
  • 46.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其所暱京兆尹鮮于仲通、中書舍人竇華、侍御史鄭昂諷選人於省門立碑,以頌國忠銓綜之能。
  • 47.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鮮于仲通等諷選者鄭怤願立碑省户下以頌德,詔仲通為頌,帝為易數字,因以黃金識其處。
  • 48.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它年,大雨敗稼,帝憂之,國忠擇善禾以進,曰:"雨不為災。"扶風太守房琯上郡災,國忠怒,遣御史按之。後乃無敢以水旱聞,皆前伺國忠意乃敢啓。
  • 49.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故事,吏部三銓,三注三唱,自春及夏,才終其事。國忠使胥吏於私第暗定官員,集百僚於尚書省對注唱,一日令畢,以誇神速,資格差謬,無復倫序。明年注擬,又於私第大集選人,令諸女弟垂簾觀之,笑語之聲,朗聞於外。故事,注官訖,過門下侍中、給事中。國忠注官時,呼左相陳希烈於座隅,給事中在列,曰:"既對注擬,過門下了矣。"
  • 50.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會吐蕃和好使在驛門遮國忠訴事,軍士呼曰:"楊國忠與蕃人謀叛。"諸軍乃圍驛擒國忠,斬首以徇。是日,貴妃既縊,韓國、虢國二夫人亦為亂兵所殺。
  • 51.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哥舒翰守潼關,按兵守險,國忠聞欲反己,疑之,乃從中督戰,翰不得已出關,遂大敗,降賊。書聞,是日帝自南內移仗未央宮。國忠見百官,鯁咽不自勝。監察御史高適請率百官子弟及募豪桀十萬拒守,眾以為不可。初,國忠聞難作,自以身帥劍南,豫置腹心梁、益間,為自完計。至是,帝召宰相計事,國忠曰:"幸蜀便。"帝然之。明日遲昕,帝出延秋門,羣臣不知,猶上朝,唯三衞彍騎立仗,尚聞刻漏聲。國忠與韋見素、高力士及皇太子諸王數百人護帝。右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謀殺國忠,不克。進次馬嵬,將士疲,乏食,玄禮懼亂,召諸將曰:"今天子震盪,社稷不守,使生人肝腦塗地,豈非國忠所致!欲誅之以謝天下,云何?"眾曰:"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願。"
  • 52.    《舊唐書·卷九·本紀第九》:六月......辛卯,哥舒翰至潼關,為其帳下火拔歸仁以左右數十騎執之降賊,關門不守,京師大駭,河東、華陰、上洛等郡皆委城而走。甲午,將謀幸蜀,乃下詔親征,仗下,從士庶恐駭,奔走於路。
  • 53.    《舊唐書·卷九·本紀第九》:丙辰,次馬嵬驛,諸衞頓軍不進。
  • 54.    《舊唐書·卷九·本紀第九》: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奏曰:"逆胡指闕,以誅國忠為名,然中外羣情,不無嫌怨。今國步艱阻,乘輿震盪,陛下宜徇羣情,為社稷大計,國忠之徒,可置之於法。"
  • 55.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6]
  • 56.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天寶八年)春,二月,戊申,引百官觀左藏,賜帛有差。是時州縣殷富,倉庫積粟帛,動以萬計。楊釗奏請所在糶變為輕貨,及徵丁租地税皆變布帛輸京師;屢奏帑藏充牣,古今罕儔,故上帥羣臣觀之,賜釗紫衣金魚以賞之。上以國用豐衍,故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限極。
  • 57.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天寶十年)夏,四月,壬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分二道出戎、巂州,至曲州、靖州。南詔王閣羅鳳遣使謝罪,請還所俘掠,城雲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我,我將歸命吐蕃,雲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許,囚其使。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敍其戰功。
  • 58.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帝欲自將而東,使皇太子監國,謂左右曰:"我欲行一事。"國忠揣帝且禪太子,歸謂女弟等曰:"太子監國,吾屬誅矣。"因聚泣,入訴於貴妃,妃以死邀帝,遂寢。祿山既發范陽,嘆吒曰:"國忠頭來何遲?"
  • 59.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國忠使門客蹇昂、何盈求祿山陰事,圍捕其宅,得李超、安岱等,使侍御史鄭昂縊殺於御史台。又奏貶吉温於合浦,以激怒祿山,幸其搖動,內以取信於上,上竟不之悟。由是祿山惶懼,遂舉兵以誅國忠為名。
  • 60.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時安祿山恩寵特深,總握兵柄,國忠知其跋扈,終不出其下,將圖之,屢於上前言其悖逆之狀,上不之信。
  • 61.    《舊唐書·卷二百上·列傳第一百五十》: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入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温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隱,呼為十郎。
  • 62.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五十上》:林甫以宰相貴甚,羣臣無敢鈞禮,惟祿山倚恩,入謁倨。林甫欲諷寤之,使與王鉷偕,鉷亦位大夫,林甫見鉷,鉷趨拜卑約,祿山惕然,不覺自罄折。林甫與語,揣其意,迎剖其端,祿山大駭,以為神,每見,雖盛寒必流汗。
  • 63.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五十上》:是時國忠疑隙已深,建言追還朝,以驗厥狀。祿山揣得其謀,乃馳入謁,帝意遂安,凡國忠所陳,無入者。
  • 64.    《舊唐書·卷一百四·列傳第五十四》:十二載,進封涼國公,食實封三百户,加河西節度使,尋封西平郡王。時楊國忠有隙於祿山,頻奏其反狀,故厚賞翰以親結之。
  • 65.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五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6]
  • 66.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五十》:天寶十三載,祿山入朝,以破奚、契丹功,求平章事,國忠曰:"祿山有軍功,然不識字,與之,恐四夷輕漢。"乃止。
  • 67.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國忠雖當國,常領劍南召募使,遣戍瀘南,餉路險乏,舉無還者。舊,勳户免行,所以寵戰功。國忠令當行者先取勳家,故士無鬥志。凡募法,願奮者則籍之。國忠歲遣宋昱、鄭昂、韋儇以御史迫促,郡縣吏窮無以應,乃詭設餉召貧弱者,密縛置室中,衣絮衣,械而送屯,亡者以送吏代之,人人思亂......自再興師,傾中國驍卒二十萬,踦屨無遺,天下冤之。
  • 68.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楊國忠欲厚結翰與共排安祿山,奏以翰兼河西節度使。
  • 69.    《資治通鑑·卷二一七》:春,正月,己亥,安祿山入朝。是時楊國忠言祿山必反,且曰:“陛下試召之,必不來。”上使召之,祿山聞命卽至。庚子,見上於華清宮,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寵擢至此,為國忠所疾,臣死無日矣!”上憐之,賞賜鉅萬,由是益親信祿山,國忠之言不能入矣。太子亦知祿山必反,言於上,上不聽......刑部尚書張均及弟太常卿垍皆翰林院供奉。上欲加安祿山同平章事,已令張垍草制。楊國忠諫曰:“祿山雖有軍功,目不知書,豈可為宰相!制書若下,恐四夷輕唐。”上乃止。乙巳,加祿山左僕射,賜一子三品、一子四品官。
  • 70.    《資治通鑑·卷二一七》:上憂雨傷稼,國忠取禾之善者獻之,曰:“雨雖多,不害稼也。”上以為然。扶風太守房管言所部水災,國忠使御史推之。是歲,天下無敢言災者。
  • 71.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三夫人將從車駕幸華清宮,會於國忠第;車馬僕從,充溢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國忠謂客曰:“吾本寒家,一旦緣椒房至此,未知税駕之所,然念終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極樂耳。”楊氏五家,隊各為一色衣以相別,五家合隊,粲若雲錦;國忠仍以劍南旌節引於其前。
  • 72.    《資治通鑑去·卷二一六》:京兆尹鮮于仲通諷選人請為國忠刻頌,立於省門,制仲通撰其辭;上為改定數字,仲通以金填之。
  • 73.    范文瀾.《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834
  • 74.    《楊貴妃秘史》演職員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75.    《唐明皇》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76.    圖文:《楊貴妃》人物譜-楊國忠-張頌文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77.    《大唐榮耀》獲觀眾好評 景甜有望靠偶像劇翻身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台[引用日期2021-05-07]
  • 78.    《大唐遊俠傳》演員——角色名單  .搜狐[引用日期2021-05-07]
  • 79.    資料:電視劇《大唐芙蓉園》主要人物角色表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80.    董浩.《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1日:6531
  • 81.    資料:《大唐歌飛》主創人員名單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82.    《神鬼八陣圖》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83.    《楊貴妃Imperial Concubine Yang(1992)》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84.    《楊貴妃》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85.    《劍仙李白》演員表  .七貓影視[引用日期2021-05-07]
  • 86.    《楊貴妃》演員表  .七貓影視[引用日期2021-05-07]
  • 87.    《珍珠傳奇》演員表  .七貓影視[引用日期2021-05-07]
  • 88.    《楊貴妃秘史Yang Gui Fei Mi Shi (1994)》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89.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Lady of the Dynasty (2015)》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90.    《楊貴妃》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5-08]
  • 91.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祿山雖據河洛,其兵鋒東止於梁、宋,南不過許、鄧。李光弼、郭子儀統河朔勁卒,連收恆、定,若崤、函固守,兵不妄動,則凶逆之勢,不討自弊。及哥舒翰出師,凡不數日,乘輿遷幸,朝廷陷沒,百僚繫頸,妃主被戮,兵滿天下,毒流四海,皆國忠之召禍也。
  • 9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安祿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及楊國忠為相,祿山視之蔑如也,由是有隙。
  • 9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國忠屢言祿山有反狀,上不聽。
  • 9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夏,四月,壬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分二道出戎、巂州,至曲州、靖州。南詔王閣羅鳳遣使謝罪,請還所俘掠,城雲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我,我將歸命吐蕃,雲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許,囚其使。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
  • 95.    《新唐書·卷五·本紀第五》:十三載......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劍南節度留後李宓及雲南蠻戰於西洱河,死之。
  • 96.    董浩.《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1日:6184
  • 97.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以稱職遷度支郎中,不期年,兼領十五餘使,轉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事。是歲,貴妃姊虢國、韓國、秦國三夫人同日拜命,兄銛拜鴻臚卿。八載,玄宗召公卿百僚觀左藏庫,喜其貨幣山積,面賜國忠金紫,兼權太府卿事。國忠既專錢穀之任,出入禁中,日加親倖。
  • 98.    郭建龍.《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廈門:鷺江出版社,2017年:245
  • 99.    《舊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南蠻質子閤羅鳳亡歸不獲,帝怒甚,欲討之。國忠薦閬州人鮮于仲通為益州長史,令率精兵八萬討南蠻,與羅鳳戰於瀘南,全軍陷沒。國忠掩其敗狀,仍敍其戰功,仍令仲通上表請國忠兼領益部。十載,國忠權知蜀郡都督府長史,充劍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仍薦仲通代己為京兆尹。國忠又使司馬李宓率師七萬再討南蠻。宓渡瀘水,為蠻所誘,至和城,不戰而敗,李宓死於陣。國忠又隱其敗,以捷書上聞。自仲通、李宓再舉討蠻之軍,其徵發皆中國利兵,然於土風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傷,饋餉之所乏,物故者十八九。凡舉二十萬眾,棄之死地,只輪不還,人銜冤毒,無敢言者。
  • 100.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初,李林甫以國忠微才,且貴妃之族,故善遇之。國忠與王鉷為中丞,鉷用林甫薦為大夫,故國忠不悦,遂深探刑縡獄,令引林甫交私鉷兄弟及阿布思事狀,陳希烈、哥舒翰從而證之;上由是疏林甫。國忠貴震天下,始與林甫為仇敵矣。
  • 101.    李秋華.《唐與南詔和戰關係研究 》.福建:福建師範大學,2014:18
  • 10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庚午,上聞祿山定反,乃召宰相謀之。楊國忠揚揚有得色,曰:"今反者獨祿山耳,將士皆不欲也。不過旬日,必傳首詣行在。"上以為然,大臣相顧失色。
  • 10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上議親征,辛丑,制太子臨國,謂宰相曰:"朕在位垂五十載,倦於憂勤,去秋已欲傳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餘災遺子孫,淹留俟稍豐。不意逆胡橫發,朕當親征,且使之監國。事平之日,朕將高枕無為矣。"楊國忠大懼,退謂韓、虢、秦三夫人曰:"太子素惡吾家專橫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與姊妹並命在旦暮矣!"相與聚哭,使三夫人説貴妃,銜土請命於上;事遂寢。
  • 10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六月,癸未,召杜乾運詣關,因事斬之;國忠益懼。會有告崔乾祐在陝,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上遣使趣哥舒翰進兵復陝、洛。翰奏曰:"祿山久習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郭子儀、李光弼亦上言:"請引兵北取範阻,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帷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國忠疑翰謀己,言於上,以賊方無備,而翰逗留,將失機會。上以為然,續遣中使趣之,項背相望。翰不得已,撫膺慟哭;丙戌,引兵出關。己丑,遇崔乾祐之軍於靈寶西原。乾祐據險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庚寅。官軍與乾祐會戰。乾祐伏兵於險,翰與田良丘浮舟中流以觀軍勢,見乾祐兵少,趣諸軍使進。王思禮等將精兵五萬居前,龐忠等將餘兵十萬繼之,翰以兵三萬登河北阜望之,鳴鼓以助其勢。乾祐所出兵不過萬人,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卻,官軍望而笑之。乾祐嚴精兵,陳於其後。兵既交,賊偃旗如欲遁者,官軍懈,不為備。須臾,伏兵發,賊乘高下木石,擊殺士卒甚眾。道隘,士卒如束,槍槊不得用。翰以氈車駕馬為前驅,欲以衝賊。日過中,東風暴急,乾祐以草車數十乘塞氈車之前,縱火焚之,煙焰所被,官軍不能開目,妄自相殺,謂賊在煙中,聚弓弩而射之。日幕,矢盡,乃知無賊。乾祐遣同羅精騎自南山過,出官軍之後擊之,官軍首尾駭亂,不知所備,於是大敗;或棄甲竄匿山谷,或相擠排入河溺死,囂聲振天地,賊乘勝蹙之。後軍見前軍敗,皆自潰,河北軍望之亦潰,瞬息間,兩岸皆空。翰獨與麾下百餘騎走,自首陽山西渡河入關。關外先為三塹,皆廣二丈,深丈,人馬墜其中,須臾而滿;餘眾踐之以度,士卒得入關者才八千餘人。辛卯,乾祐進攻潼關,克之......潼關既敗,於是河東、華陰、馮翊、上洛防禦使皆棄郡走,所在守兵皆散。
  • 105.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國忠既居要地,中外餉遺輻湊,積縑至三千萬匹。
  • 106.    李秋華.《唐與南詔和戰關係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2014-03-31:25
  • 107.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天寶十一年)五月......丙辰,京兆尹楊國忠加御史大夫、京畿、關內採訪等使,凡王鉷所綰使務,悉歸國忠。初,李林甫以國忠微才,且貴妃之族,故善遇之。國忠與王鉷為中丞,鉷用林甫薦為大夫,故國忠不悦,遂深探刑縡獄,令引林甫交私鉷兄弟及阿布思事狀,陳希烈、哥舒翰從而證之;上由是疏林甫。國忠貴震天下,始與林甫為仇敵矣。
  • 108.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天寶十一年)夏,四月,乙酉,上臨朝,以告狀面授鉷,使捕之。鉷意銲在縡所,先遣人召之。日晏,乃命賈季鄰等捕縡。縡居金城坊,季鄰等至門,縡帥其黨數十人持弓刀格鬥突出。鉷與楊國忠引兵繼至,縡黨曰:"勿傷大夫人。"國忠之傔密謂國忠曰:"賊有號,不可戰也。"縡鬥且走,至皇城西南隅。會高力士引飛龍禁軍四百至,擊縡,捕其黨,皆擒之。國忠以狀白上,曰:"鉷必預謀。"上以鉷任遇深,不應同逆;李林甫亦為之辨解。上乃命特原銲不問,然意欲鉷表請罪之;使國忠諷之,鉷不忍,上怒。會陳希烈極言鉷大逆當誅,戊子,敕希烈與國忠鞫之,仍以國忠兼京兆尹。於是任海川、韋會等事皆發,獄具,鉷賜自盡,銲杖死於朝堂。鉷子準、偁流嶺南,尋殺之。有司籍其第舍,數日不能遍。鉷賓佐莫敢窺其門,獨採訪判官裴冕收其屍葬之。
  • 109.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十一月,丁卯,林甫薨......庚申,以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其判使並如故。
  • 110.    《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天寶十年)夏,四月,壬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分二道出戎、巂州,至曲州、靖州。南詔王閣羅鳳遣使謝罪,請還所俘掠,城雲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我,我將歸命吐蕃,雲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許,囚其使。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敍其戰功。閣羅鳳斂戰屍,築為京觀,遂北臣於吐蕃。蠻語謂弟為"鍾",吐蕃命閣羅鳳為"贊普鍾",號曰東帝,給以金印。閣羅鳳刻碑於國門,言於不得已而叛唐,且曰:"我世世事唐,受其封賞,後世容復歸唐,當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舊制,百姓有勳者免徵役,時調兵既多,國忠奏先取高勳。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 111.    周谷城.中國通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正文512頁
  • 112.    楊國忠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113.    呂紹綱,呂美泉編著.中國曆代宰相志[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01.第231頁
  • 114.    蔡磊主編.中華五千年風雲紀實,第11卷[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03.第200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