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

鎖定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俄: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英:Peter the Great St.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為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是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大學、5-100計劃大學、 [1]  清華大學戰略合作伙伴大學 [2]  ,是俄羅斯最國際化,開設英語教學雙學位碩士教育項目最多的大學之一。 [12] 
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301–350,位於俄羅斯第3名,僅次於莫斯科國立大學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3]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382。2016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同意江蘇師範大學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合作設立“江蘇師範大學-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工程學院”。 [32] 
2023年10月25日,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院士率領南京大學代表團訪問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德米特里·阿爾謝尼耶夫代表大學歡迎到訪的賓客。雙方同意合作編寫科學出版物,並於2025年舉辦工業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系統領域的聯合國際科學會議。此外,他們還討論了南京大學參與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碩士項目"智能系統"、創建聯合研究生培訓項目以及論文委員會成員交流等問題。 [49] 
2023年4月由教育部批准設立西安工業大學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理工學院,是西安工業大學和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為西安工業大學所屬二級學院。 [51] 
中文名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
外文名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俄文)
Peter the Great St.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
簡    稱
СПбПУ、SPbPU
創辦時間
1899年2月19日 [13] 
創辦人
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門捷列夫等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5-100計劃
現任領導
安·伊·魯茨科伊
專職院士數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及通訊院士25名 [33] 
俄羅斯工程院和教育科學院等行業科學院院士57名 [33] 
主要獎項
諾貝爾獎獲得者謝苗諾夫、卡皮查和阿爾費洛夫都曾在校學習或工作 [33] 
知名校友
高景德 [18] 
倪維斗 [18] 
傅恆志 [18] 
薩帕爾穆拉特·阿塔耶維奇·尼亞佐夫 [18] 
卡皮察 [18]  展開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發展歷程

1899年2月1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簽署了有關在聖彼得堡建立理工學院的命令。
在學院建設過程中,俄國政府仿照沙皇彼得一世向歐洲派出專家考察當地的大學建設經驗。最後以牛津劍橋兩地的大學為樣例,設計出了理工學院的藍圖。 [13] 
德·伊·門捷列夫、阿·尼·克雷洛夫、阿·斯·波波夫、德·康·車爾諾夫等多位世界著名學者都曾參與到學校的建設當中,更成為了首批教授和系主任,樹立了不同的科研學派。 [31]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早期照片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早期照片
學生風采 學生風采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1918年六月,理工學院更名為“第一理工學院”。
1920年,在俄羅斯電氣化發展的背景下,理工學院承擔了“西北地區電氣化設計開發” 項目中一部分最為複雜的工作。
在20-30年代,理工學院科學家對能源和冶金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層研究與規劃。
在30年代,理工學院參與了國家工業化目標的決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理工學院照常開展了學生培養與科研工作。當時堅持工作的專家和學者在設計與發展軍事裝備的過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航空設計師奧·康·安東諾夫、尼·尼·波里卡爾波夫,以及二戰優秀坦克設計師米哈依爾·科什金。
1946年十月,理工學院改為高等教育部直屬,獲得了獨立開展教學計劃的權利。
自1950年起,理工學院開始培養外籍學生。1965年面向外籍學生開設了預科系。
1968年,開創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歷史的特殊設計局在理工學院成立。中央機器人技術與工程控制論科學研究與規劃設計院是俄羅斯最大的科研中心之一,由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維·阿·羅博達主持工作。
理工學院科研團隊參與了地球上第一顆人造衞星的設計與發射工作,並將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東方號”送進了太空。
20世紀70年代,理工學院科研團隊在水能、動力機械製造、通用物理與核子物理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果,其中以尤·謝·瓦西里耶夫、羅·阿·蘇里斯、維·葉·戈蘭特、列·涅伊曼、格·尼·亞歷山德羅夫為代表的科學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曾在理工學院工作或學習的科學家中,一共有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謝苗諾夫(化學,1956年)、卡皮察(物理,1978年)以及阿爾費羅夫(物理,2000年)。
1975年,理工學院成為全蘇唯一一所獲國際認可並被國際大學聯盟吸納的技術類高校。
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校科研人員就開始了對現代科學的研究,如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生態學及環境保護。
1999年2月19日,聖彼得堡理工大學迎來了建校百年紀念日。
自2000年以來,聖彼得堡理工大學開始積極發展新學科。
2003年,開設法律系、管理與信息科技系;2005年,開設外語系。
2007年,聖彼得堡理工大學獲得國家教育專項資金對創新型教育規劃的撥款。
2010年,聖彼得堡理工大學獲得“國家研究型大學”學術地位。
2013年聖彼得堡理工大學通過評選,成為俄羅斯教科部5-100-2020項目的十五所高校之一。項目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保證至少有五所俄羅斯高校進入QS世界高校排名前100位。
2016年理工大學成為第一個在中國成立辦事處的俄羅斯高校,2016年4月21日在上海浦東新區舉行了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辦事處的成立典禮。 2017年4月19日理工大學在西班牙馬德里開設了信息中心。 [31]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校名歷史

校名歷史
1899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St. Petersburg St. Petersburg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10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ператора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Emperor Peter the Great St. Petersburg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14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ператора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Emperor Peter the Great Petrograd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17
-
Petrograd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18
-
1st Petrograd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22
Первый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M.I. Kalinin 1st Petrograd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23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M.I. Kalinin Petrograd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24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Leningrad M.I. Kalinin Polytechnic Institute (LPI)
1930
M.I. Kalinin LPI被拆分為幾個部門研究所;在LPI院系的基礎上建立了一些獨立的高等教育學校
1934
部門研究所以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индустриа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Leningrad Industrial Institute)為新名稱合併
1940
恢復了以前的Leningrad M.I. Kalinin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名稱
1990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Leningrad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1991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St. Petersburg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2002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St. Petersburg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5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Peter the Great St. 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參考資料: [31]  [35-47]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國際排名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382。 [1] 
國際排名 國際排名 [34]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著名校友

高景德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電機工程專家。 [18] 
倪維斗 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機械工程專家。 [19] 
傅恆志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原校長、材料及冶金學專家。 [20] 
卡皮察 物理學家、工程師和創新者。因發現液氦的超流動現象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78 年)。 [21] 
薩帕爾穆拉特·阿塔耶維奇·尼亞佐夫 土庫曼斯坦首任總統。 [22] 
米哈伊爾·伊里奇·科什金 傑出的設計師。傳奇的 T-34 坦克的創造者。 [23] 
米哈伊爾·鮑特維尼克 國際象棋大師。 [24] 
米哈伊爾·伏龍芝 政治家和軍事人物,南北戰爭期間紅軍最大的軍事領導人之一。 [25] 
奧·康·安東諾夫 最傑出的飛機設計家之一。他曾設計過多達50餘種的滑翔機,奠定了俄國滑翔機事業基礎。 [30] 
喬治·弗萊羅夫 核物理學家。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 [26]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統計數據

國際交流活動統計數據 [11] 
澳大利亞及大洋洲
3
亞洲
116
美洲
32
非洲
7
歐洲
246
合計
404
外國留學生、教師與國際項目 [10] 
前 接受基礎教育的外國留學生數量
7500人
在7500名外國留學生中,有397名留學生來自世界一流大學 (這些大學均在QS、THE、ARWU 中排名400以內)
632
接受短期教育的外國留學生數量(短期進修或寒、暑假培訓)
超過1000人
外國教師
210
英語教學的碩士國際課程
23
英語教學的本科國際課程
1
國際雙文憑課程
20
外語教學的繼續教育國際課程(短期進修或寒、暑假培訓)
51
國際學生學術交流(出/入境)
600+/440
外國留學生學生生源國
118個國家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戰略合作伙伴大學 [9] 
1
QS 16名
2
QS 54名
3
QS 91
4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QS 147名
5
QS 149名
5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QS 279名
7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QS 651-700名
8
QS 349名
9
芬蘭共和國
QS 491名
10
QS 311名
11
QS 435
12
聖彼得堡理工大學的對口大學
13
俄羅斯-亞美尼亞(斯拉夫)大學
聖彼得堡理工大學的對口大學
對外經濟聯繫與國際科研合作 [8] 
國外企業合作伙伴
95家企業
其中戰略合作伙伴有
13家企業 Siemens, AIRBUS, Boeing, BOSCH, LG Electronics, SAP, Prometric Inc., Philips, Huawei, COMAC, Kawasaki, ITER, Toyota
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建的科教基地、技術研究中心和實驗室共計
31個
國際科教中心
10 座
科研項目合作經費(2014年國外資金投入)
超過166,8千萬盧布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江蘇聖理工學院

江蘇聖理工學院設有兩個碩士學位專業:機械工程(授課語言:俄語);信息與通信工程(授課語言:英語)。
機械工程(授課語言:俄語)和信息與通信工程(授課語言:英語)碩士研究生學制為二年,採用“1+1”教學模式。第一學年在江蘇師範大學學習,第二學年在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學習。江蘇師範大學學習期間,學生享受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教學、食宿和圖書等教育資源和服務。
完成該專業教學計劃中所有學業任務且通過論文答辯的學生,由俄方頒發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相關專業學歷證書,回國後通過申請認證可獲得中國教育部學位認證書。
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委託江蘇師範大學進行自主招生,考生無需參加國內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招生標準不低於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在俄羅斯的標準),被錄取的學生由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註冊為碩士研究生,由江蘇師範大學與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培養。 [32]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理工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理工學院於2023年4月由教育部批准設立,是西安工業大學和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為西安工業大學所屬二級學院。 [51] 
2023年11月15日,西安工業大學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理工學院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在西安舉行,標誌着該學院首屆新生開學。 [50]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國際雙學位項目

國際雙學位項目的實施已無限期暫停。 [48]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特別推出了雙學位項目。通過與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合作,探索新機會,加快發展。
在雙學位項目框架下,學生可根據具體需要安排學習計劃,從而提高職業發展潛力。所有學生可同時在本校及相關合作院校進行學習,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只要同時滿足兩所學校的畢業條件,即可獲得兩個學位。 [6] 
雙學位優勢: [7] 
  • 在較短時間內獲得雙學位;
  • 多樣全面的知識;
  • 職業發展的廣闊空間;
  • 提升外語水平;
  • 獲得在國外學習的寶貴生活經驗。
除了在國外學習及獲得雙學位(或更多)的機會以外,學生還可以收穫重要的人生經驗:
  • 接受現代教育,獲得俄羅斯和國際的實際經驗;
  • 參加聖理工和合作大學資深教授舉辦的講座;
  • 學習利用外語表達自己,提高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 在跨文化環境下學習。
師生風采 師生風采
師生風采 師生風采
師生風采 師生風采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提供400多個不同教育層級的項目,其中約有20個雙文憑項目,使畢業生同時從俄羅斯和外國大學獲得文憑。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合作伙伴大學位於法國意大利德國英國葡萄牙芬蘭及其他國家。 例如,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提供以下雙文憑本科項目:“工業管理”(合作大學為德國維爾道工程應用技術大學);“國際商務”(合作大學為芬蘭塞那約克應用科學大學);“產品技術和餐廳管理”(合作大學為芬蘭東南應用科學大學)。 雙文憑碩士研究生項目包括:“土木工程中的能源效率和節能”(合作單位是巴黎高科、巴黎高科橋路學院、法國電信、法國國立高等先進科技學校、法國礦業大學聯盟、法國國立高等光學學院、葡萄牙米尼奧大學、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電力工程”(合作大學為德國科特布斯勃蘭登堡工業大學);“國際商務發展”(合作大學為奧地利的上奧地利應用科學大學);“創新創業”(合作大學為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等。
最受歡迎的雙文憑項目之一是英語授課的碩士研究生項目“智能系統”(Intelligent Systems)。該項目在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已運行10年以上,並一直受到應招生青睞。這不足為奇,因為,首先,該項目的主題是現代世界中最火的領域之一,全球始終會需要信息技術人才。其次,學生不僅在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學習,而且有機會在三所外國合作大學之一進修,分別為: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 應招生是根據入學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時通過的考試而被錄取到外國合作伙伴大學。在兩年的學習中,學生第一年在俄羅斯度過,第二年在國外度過。 該項目由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網絡物理系統與管理高等學院編制,教學完全以英語進行。本項目旨在培養能夠開發智能系統和技術、信息處理和自動化系統並將其付諸實踐的高素質人才。學生學習數字設備的高層集成與建模、認知多智能體系統、軟件開發技術、數學和計算機建模、專業活動所需的外語、神經信息學和神經技術、研究方法和其他學科。 畢業生可以從事軟件開發、應用神經技術以及現代的優化和決策方法、在各種應用領域中創建和使用智能系統,例如在能源和運輸領域的工業自動化方面。 除獲得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外,畢業生還將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碩士學位)、拉彭蘭塔理工大學(計算機工程和技術物理碩士學位)或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機電碩士)的文憑。 [5]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在各個專業領域提供範圍廣泛的英語碩士學位課程: [27] 
工程學
自然科學
土木工程
智能納米結構和凝聚態物理
節能和可持續建築
等離子體物理學的進展與應用
城市建設中的環境工程
分子和細胞生物醫學技術
應急準備和響應
管理工程科學
電廠工程 DD
商業工程 DD
電氣工程 DD
技術領導力和創業精神
核電工程
經濟學 管理學 人文科學
新材料和添加劑技術
國際業務發展 DD
材料加工技術 DD
創新創業 DD
激光和光纖系統
量化金融
連續介質力學:基礎與應用 DD
國際貿易關係
力學和數學建模 DD
國際傳播中的廣告和公關
電信系統微電子學
數字語言學
智能系統 DD
應用語言學和 TESOL
-
區域研究:俄羅斯聯邦 [28] 
DD - 雙學位 [29]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大學申請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江蘇聖理工學院碩士項目

一、報考條件
1.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定的體檢要求。
2.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往屆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並取得學士學位。
3. 招收的學生僅限於該碩士專業所屬學科或相近學科的本科畢業生。
4. 要求考生具備相應的外語基礎。
二、報名時提供如下材料
1. 報名表。
2. 俄語或英語等級證書(成績單)。
3. 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往屆生提供)和大學成績單。
三、面試和錄取
面試內容:專業綜合能力和外語水平。
經面試合格後,依據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錄取標準錄取。 [32]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國際碩士教育項目

(以智能系統為例,不同項目申請條件存在差異) [16] 
1. 英語達到B+ (CEFR B2) 或同等水平。 [15] 
國際碩士教育項目 國際碩士教育項目
2. 需要相關領域的學士、專家或碩士學位。
3. 通過相關研究領域的考試。
4. 進行英語面試(可使用 Skype 選項)。 [14] 
需要在理工大學官網招生系統上提交護照、成績單、學位證、學歷證原件掃描件及俄語翻譯公證件,並上傳英語電子版個人簡歷、動機信、本科獲獎或參與科研項目及獲得專利的證明材料(可選)。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