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

鎖定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是公元1761年1月14日發生在印度帕尼帕特的一場戰役。由阿富汗杜蘭尼王朝國王艾哈邁德沙·杜蘭尼率領的阿富汗軍對陣由馬拉地聯盟(馬拉地帝國)大將薩達希夫拉奧率領的馬拉地軍在德里以北的帕尼帕特展開會戰,最終阿富汗軍獲得勝利。
此戰被認為是18世紀南亞史上最具決定性的事件之一。因為經由此戰,印度地區原先的平衡被全面打破。印度地區原本的最強國馬拉地受到重創,而阿富汗也遭遇慘重損失,無法進而深入印度。可以説是打斷了印度內部統一的進程,客觀上為日後英國深入印度建立了有利條件。
名    稱
帕尼帕特戰役
發生時間
1761年1月14日
地    點
帕尼帕特(今印度哈里亞納邦境內)
參戰方
馬拉地帝國;阿富汗杜蘭尼王朝
結    果
阿富汗獲勝
參戰方兵力
馬拉地5萬至8萬人,非戰鬥人員數十萬人
參戰方兵力
阿富汗8至10萬
傷亡情況
阿富汗2至4萬人馬拉地4至7萬人,非戰鬥人員4至7萬人
阿富汗2至4萬人
主要指揮官
薩達希夫拉奧
艾哈邁德沙·杜蘭尼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其他信息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大爭之世

18世紀中葉,莫卧兒帝國已土崩瓦解,南亞次大陸羣雄割據。在莫卧兒帝國崩塌後造成的遍及整個印度的權利真空地帶上,大大小小的印度王公們都相繼舉兵,捉對廝殺。一時間,“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各地豪強紛紛脱離莫卧兒統治獨立,天下大亂。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奧朗則布駕崩之後的莫卧兒皇帝一代不如一代,都缺乏前代諸帝王的行政能力與魄力,這種情況下朝綱失衡,內亂頻發便是定局。尤其是賈汗達爾·沙時代開始的權臣賽義德兄弟專政以及進而造成的一系列內戰內亂更是徹底粉碎了莫卧兒王室的威信。莫卧兒王室在統治範圍急劇收縮的同時,其號召力也開始趨向虛無。皇帝被權臣任意廢立,而名義上仍服從於莫卧兒朝廷的那些個穆斯林王公們也都忙着割據自立,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儼然成為了一個個實際上的獨立王國。
不過隨着印度諸邦國間半個多世紀無休止的高烈度兼併戰爭,整個局面又開始趨向統一。原先滿天星斗式的諸國們已經只剩下若干個大國,其中的領銜者非馬拉地聯盟莫屬。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地的崛起

相比起印度以外的無論是波斯人還是阿富汗人,敲莫卧兒的喪鐘敲得最積極的莫過於從德干高原上來的馬拉地人。比起馬拉地聯盟對莫卧兒的打擊力度,波斯王納迪爾沙入侵印度對莫卧兒的打擊就不值一提。
作為莫卧兒極盛期至衰退期的恆常敵人,馬拉地聯盟早在奧朗則布時代的印度版圖上就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昔日奧朗則布為了打掉這隻出頭鳥,不惜血本,征戰近30年,每年死亡士卒數十萬, [1-2]  最終確實是把馬拉地人打到割地稱臣,但也僅限於此。反而事實證明奧朗則布對馬拉地的戰爭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式的戰爭, 一場皮洛士式勝利:對馬拉地的連年戰爭耗空了莫卧兒的國庫,沉重的兵徭賦税也大幅激化了莫卧兒統治區的社會矛盾與宗教矛盾。果然,奧朗則布一死,他用武力建立和維持的巨大帝國幾乎是在一瞬間崩塌了。德干高原的印度教民眾、王公爭相反抗莫卧兒統治,而馬拉地聯盟也在這個大潮流之下再度崛起,第一個揭起了印度教諸王國反抗莫卧兒統治的反旗。在接下來的歲月裏,他們便扮演起了莫卧兒帝國的掘墓人的角色。
彼時的馬拉地聯盟實行的是一種類似於日本幕府的統治方式——佩什瓦體制。即由世襲擔任佩什瓦(即首相)的家族(中世紀至近代的印度教國家基於種姓制度和貴族制度,官職都是世襲的)總攬國家大權;而君主虛位,一切軍國大事交由首相決定。 [3]  起初這種體制對於馬拉地聯盟的早期擴張而言起到的很好的領導作用。在軍事天才巴吉拉奧及其子巴拉吉拉奧兩代賢相的統治之下,馬拉地人南征北戰,領土如紅巨星般急速如膨脹。
帕尼帕特戰役前夕的馬拉地帝國的鼎盛疆域(黃色) 帕尼帕特戰役前夕的馬拉地帝國的鼎盛疆域(黃色)
前者巴吉拉奧一世,打敗海德拉巴,征戰古吉拉特、拉賈斯坦、坎那達、摩臘婆、本德爾坎德等地,甚至一度兵臨德里城下,將疆域擴大了10倍。 [4]  虎父無犬子,繼任的其子巴拉吉拉奧則繼承其父遺志,一邊繼續侵奪莫卧兒領土,同時向旁遮普與孟加拉用兵,進一步向北方擴張領土,更進而在1757年攻佔了德里,甚至一度扶持莫卧兒皇帝作為自己的附庸。至此,馬拉地聯盟已經是毫無疑問的印度第一強國,真正的在印度做到了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地步。沒有人懷疑馬拉地聯盟將繼承昔日奧朗則布帝國在印度的地位。
不過也是在這個時刻,一雙貪婪的眼睛正朝着印度的土地散發出飢渴的光芒。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阿富汗的野心

對於虎視眈眈的外部勢力而言,天下大亂的印度是一塊不折不扣的肥肉,大家都想搶到手,哪怕只是搶到一小塊。於是,聞到肉香的波斯人、阿富汗人、葡萄牙人、乃至是某些更遙遠更不可言狀的存在都蜂擁而至。最先這麼想且這麼做的是波斯,1738—40年,波斯沙阿納迪爾沙(阿夫沙爾王朝創始人)率軍入侵印度,擊潰了莫卧兒軍隊並洗劫了德里,劫走巨量人口財富,甚至包括莫卧兒王室累代重傳的三神器:孔雀寶座,光之山與光之海都被波斯人劫走。 [5] 
此舉對無論是實力還是威望都急速下滑的莫卧兒而言都是莫大的打擊。畢竟一個連自己家的傳國信物都保不住的王室還怎麼統治國家呢?當納迪爾沙做了這個榜樣之後,伊朗高原的強權都確信莫卧兒乃至整個印度是一窩好欺負的馬蜂,都盼着再當一回納迪爾沙。比如在艾哈邁德沙·杜蘭尼統治下的,繼承了阿夫沙爾王朝最多戰略資產的阿富汗杜蘭尼王朝。
18至19世紀的阿富汗宮廷 18至19世紀的阿富汗宮廷
艾哈邁德沙堪稱一代雄主,他統一了自霍塔克王朝結束後分崩離析的阿富汗諸部族,隨即便開始向伊朗高原與印度河流域大肆擴張。從1748年開始,他連續四次向北印度用兵,或是割佔土地,或是掠奪財富。甚至在1757年,他在繼波斯人之後又一次攻佔了德里,大掠金帛子女而去, [6]  並且還打算效法馬拉地人的做法,也將莫卧兒皇帝作為自己的傀儡,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北印度的主人。
在這種情況下,以實際支配北印度為目標的阿富汗杜蘭尼王朝,以及以稱霸甚至是統一印度為己任的馬拉地聯盟,他們之間註定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相互間爆發全面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巨人的角力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爭奪旁遮普

阿富汗與馬拉地最初的摩擦來自於對旁遮普地區控制權的爭奪。本來,自1748年至1757年,阿富汗通過數次戰爭已經基本控制了旁遮普地區,但在1757年,馬拉地聯盟趁旁遮普發生反阿富汗起義大舉進攻,他們聯合本地的錫克人與旁遮普穆斯林大敗阿富汗人,從阿富汗人手中奪取了德里並一直打到把阿富汗人攆出開伯爾山口。在這之前從來很少打過大敗仗的阿富汗人當然不甘心把肥得流油的旁遮普白送給馬拉地人。1758年,阿富汗國王艾哈邁德沙再次率軍直撲旁遮普首府拉合爾,結果被以逸待勞的馬拉地-錫克聯軍再次殺得一敗塗地,同年連白沙瓦都丟了。 [7] 
連敗兩陣的艾哈邁德沙當然不信這個邪,於是經過精心的準備,他在1759年後半年率領6萬大軍第三次殺奔旁遮普,並且得到旁遮普土生阿富汗人勢力的加入。這一次,艾哈邁德沙吸取前幾次教訓,他大肆招攬北印度的穆斯林加入軍隊,將這次戰爭包裝成了一場對印度教和錫克教的聖戰。而對應的,馬拉地聯盟的旁遮普兵團眾不滿萬,勢單力孤,在勢力越發壯大的阿富汗軍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到了次年,他們重組了部隊,結果卻在德里城郊栽了一個大跟頭,被打得一敗塗地, [8]  旁遮普兵團基本被阿富汗人吃了個乾淨。旁遮普兵團的光桿司令拉古納特·拉奧急向浦那求援,但得不到迴應,只能放棄德里撤退。於是好不容易搶到手的德里也再次被阿富汗人奪去。
接下來,阿富汗與馬拉地雙方圍繞着德里又打了幾仗,雙方互有勝敗,不過佔據了德里的阿富汗軍越來越佔上風。另一方面,德里失守的敗報傳到浦那,確實的震驚了馬拉地聯盟高層,掌握實權的首相巴拉吉拉奧決定要認真應對這次阿富汗人入侵。於是馬拉地人開始了繼1736年巴吉拉奧一世進攻德里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動員。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地總動員

之所以之前沒有立即迴應旁遮普兵團的求援,乃是因為對於馬拉地首相巴拉吉拉奧來言,他要組織一支他所能動員的最大規模軍隊來應對這一戰。於是馬拉地軍隊開始不斷被集結,應召的馬拉地人軍士及民夫數量多達數十萬,聲勢極度浩大。不獨是人力,馬拉地聯盟的精英階層們也被集結了起來。馬拉地的幾支顯赫世家如辛德家族、蓋克伍德家族、霍卡爾家族、帕瓦爾家族等的要員都出徵。而首相的兄弟奎師那拉奧和首相世子維什瓦斯拉奧也在出徵名列。換言之,大半個馬拉地政府也都將一起隨行出征。
關於這樣一支大軍的統帥應該是何人,呼聲最高的兩個人選一個是侍奉了巴特家族兩代首相的宿將瑪哈爾拉奧·霍卡爾;另一個是已覆滅的旁遮普兵團的指揮官,首相的弟弟拉古納特·拉奧。這兩人都長年領兵在北印度征戰,對於北印度瞭若指掌。可最後總統帥的人選卻落到了首相的堂弟,時任大將軍的薩達希夫拉奧身上。一時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薩達希夫拉奧固然也是一位猛將,對騎兵和炮兵運用十分成熟,早年征戰海德拉巴的勝利讓他成為了馬拉地的英雄。不過相對於他對德干地區的用兵要領瞭如指掌截然相反的是,他完全沒有在北印度作戰的經驗,這對於即將在北印度展開的軍事行動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9] 
另外,作為被認為是一場勝券在握的戰爭,馬拉地人的隊伍吸引了大量的朝聖者,這些朝聖者的數量可能亦多達幾十萬之眾,因為大家都認為擊敗阿富汗人是舉手之勞,都想着能在馬拉地軍隊的保護下去往西北印度的諸大印度教聖地朝聖。這些人的加入讓本來就包含了眾多民夫與士兵家屬的馬拉地軍隊顯得更為臃腫。
無論如何,這樣一支急就章的,包含了過量非戰鬥人員甚至是閒雜人員的看起來十分宏大的軍隊,在一位雖然不算庸才但對即將征戰的地區的地理及人文都一無所知的統帥的帶領下踏上了征程——一條不歸路。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地的憂患

對於馬拉地聯盟的實權者,首相巴拉吉拉奧而言,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如今的馬拉地聯盟雖然外表上看雄強極盛,但實際上外強中乾:與莫卧兒的連年戰爭荼毒生靈數以數千萬計,把中部、北部印度徹底打成了白地,原先人煙輻輳的印度河-恆河平原變得千里無雞鳴。這些使得馬拉地人難以從被征服地中榨取更多利益。對此,馬拉地人自己也得背半口鍋:哪怕在彼時羣魔亂舞的印度,馬拉地人也是著名以軍紀敗壞著稱的。比如在征伐西孟加拉的戰爭中僅馬拉地貴族戰士團就屠殺超過40萬孟加拉人, [10]  還沒算上其餘死於刀兵者,飢餒死者更是幾何倍之。而且這在馬拉地人在征服北印度的殺戮中還算輕的。毋庸置疑,僅依靠屠刀是不能服眾的,這自然導致被征服地區對馬拉地聯盟的民怨高漲
不僅是馬拉地統治下的其他教派信徒,尤其是許多之前在穆斯林王公統治下的印度教居民曾經寄希望於馬拉地能作為解放者解放自己,可結果到頭來馬拉地人來了之後對待自己沒比穆斯林老爺好到哪裏去,自然導致馬拉地帝國甚至在中、北印度的廣大印度教徒當中也逐漸失去人心。這樣的後果對於一個印度教國家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馬拉地士兵 馬拉地士兵
於是馬拉地聯盟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就必須不斷向被征服地區投入軍隊來鎮壓反抗,維護統治秩序。並且戰爭頻率與列度的日益攀升也亟需馬拉地當局進一步擴軍。但與對兵員需求的無底洞相對的,漫長而無止境的戰爭已經導致兵源趨於枯竭,馬拉地統治區內的各族精壯尤其是馬拉地族本族的壯丁被消耗殆盡,於是被迫吸納更多異族入伍,甚至有時候還要從穆斯林當中抓壯丁,可異族官兵又不值得信任。所有這些都導致馬拉地聯盟疆域以及馬拉地聯盟的軍隊規模也不斷擴大的同時,他們所能動員的機動兵力卻越來越少:因為馬拉地帝國的廣袤疆域決定了帝國龐大軍隊的絕大部分還是必須被分攤在帝國廣大國土的各個角落來維持統治,只有極少數最精鋭的士兵能夠隨時被動員到帝國的任意前線戰場上。這也就是導致這次被馬拉地當局視為國運之戰的戰役中,馬拉地人隊伍裏真正的士兵的數量無論是相比於出征隊伍的非戰鬥人員數量還是馬拉地帝國軍事力量的總兵力都小得可憐的一大根本原因。
不過越是這樣反而越是要維持着不斷征戰,不斷勝利的態勢,這樣才能既壓服自己統治下的印度諸王公們與民眾們,同時掩蓋自己的頹象——畢竟馬拉地人的帝國和昔日的莫卧兒一樣是基於軍事征服建立的,如果讓其他印度王公們都發現自己的軍事組織力是強弩之末,那麼自己賴以維持帝國的威懾力也將蕩然無存了。
內憂外患中的馬拉地首相巴拉吉拉奧 內憂外患中的馬拉地首相巴拉吉拉奧
並且,馬拉地人自己內部的離心力也在挑戰着首相的統治手腕。擔任首相的巴特家族權傾朝野,吃香喝辣,自然招致其他馬拉地豪酋們的嫉恨。在前任首相巴吉拉奧一世在任時就爆發過反抗首相的叛亂,雖説立刻被鎮壓了下去。 [11]  不過到了巴拉吉拉奧統治的時代,馬拉地貴族們並沒有因為不斷的軍事征服而變得團結,反而因為戰利品分配變得更加爾虞我詐。
對於首相巴拉吉拉奧而言,最大的內部敵人便是太皇太后塔拉拜。在1751年,她曾經主導過一次反首相統治的內亂,差點把巴特家族直接扳倒。雖説如今她被幽閉在她在薩塔拉的寢宮,可誰無法確定這隻母老虎是不是會再度咬開籠子衝將出來。上次萬幸在浦那留了兩萬兵,可如今,馬拉地的軍隊可全征戰在外,萬一真的又出了什麼變動……
綜上,無論是外敵施加的壓力,帝國面對的民族、宗教與階級矛盾,進而又是統治階層內部糾紛,所有這一切都讓首相巴拉吉拉奧迫切的需要一場及時的決定性勝利來提升自己與馬拉地帝國的威信,並且掩蓋矛盾。只有一次必要的,恰到好處的勝利才能讓國內的反對派不再敢萌生異想。因此,他不惜耗盡馬拉地帝國僅有能夠自由調度的軍事資源發起一場賭國運式的戰爭也就可以理解其用意了。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阿富汗人的算盤

志得意滿的艾哈邁德沙·杜蘭尼 志得意滿的艾哈邁德沙·杜蘭尼
相比於看似鮮花着錦的馬拉地聯盟,阿富汗人在這個時代則更加志得意滿。尤其對於他們那春風得意的國王艾哈邁德沙·杜蘭尼而言更如此。本來艾哈邁德沙出身低賤,從波斯軍中的一介外籍軍官晉升為阿富汗國王,又南征北戰建立起一個巨大的帝國,這些都不過是十來年間的事情,這甚至出乎了他本人的預料。
在以往十餘年內,好運一直伴隨着阿富汗人,不過從1757年開始便不再是如此了。自從阿富汗人來到了富庶膏腴的旁遮普之後,宛如老鼠跌進了米缸。然而問題也隨之而至,地廣民眾的旁遮普並不是阿富汗所容易消化得了的。本身旁遮普人在整個印度史上就是以兇悍頑固的刁民著稱,尤其是阿富汗人來了之後,憑藉他們慣用的屠刀政策和竭澤而漁的壓榨手段統治這裏,這必然導致極端不堪重負的旁遮普人奮起反抗。於是旁遮普各地的反阿富汗民變、起義此起彼伏。尤其是尚武好戰的錫克人,比如在1757年的阿姆利則之戰中艾哈邁德沙就被錫克人吃掉了兩萬騎兵,自己的老命都差點搭上。好死不死,阿富汗人在這場戰爭中還摧毀了兩座錫克教聖壇, [12]  此舉更是激起了錫克全族羣的反阿富汗起義。阿富汗人在與他們的戰爭中敗多勝少,這使他們已然成為了令阿富汗人最為頭疼的敵人。
所以,對於急欲對旁遮普以及整個北印度完成完全控制的艾哈邁德沙而言,必須用一次對印度派系的徹底的勝利來懾服所有印度人。那麼就找印度第一強國馬拉地打好了。如果能在這一戰打垮馬拉地聯盟的話,那麼對所有印度人,尤其是那羣不服管的旁遮普人而言是殺雞儆猴:連印度最強的國家都抵抗不了阿富汗人,還會有誰能呢?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全面戰爭

總之,對於無論馬拉地還是阿富汗,雙方都迫切希望從對方身上贏得一次及時的、決定性的勝利。於是,雙方之間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是勢在必行。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第一波接觸

1760年8月1日,薩達希夫拉奧帶着自己這支極端臃腫的大軍到達了德里。他恃己方兵力數量的巨大優勢尤其是炮兵優勢在第二天成功奪回了德里。
相對的,艾哈邁德沙也在得知德里失守的消息的同時收到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敵方數量極巨大;好消息是無論敵人總數有多少,其中只有極少數是戰鬥人員。艾哈邁德沙在急速思考之後做出了部署:他調動了15000軍隊駐守扼守亞穆納河西岸的昆吉普拉要塞(位於今印度哈里亞納邦境內),自己則加速集結部隊,準備展開行動。
不過令艾哈邁德沙大為吃驚的是馬拉地人行動速度和戰鬥力,當他剛率軍渡過亞穆納河的時候他就接到了一個晴天霹靂:馬拉地人已經渡河並毫不費力的攻佔了昆吉普拉要塞,15000名守軍全員玉碎 [13]  而彼時,自己的軍隊正苦於雨季導致的行動遲緩。自己正欲率軍回救,卻因為亞穆納河因大雨導致水位暴漲而不得成功。
艾哈邁德沙很快冷靜下來。他在快速分析馬拉地軍從德里到昆吉普拉之間的動向得出了關鍵結論:馬拉地軍數量巨大(尤其因為他們攜帶了巨量的非戰鬥人員),而遠道而來導致他們的補給匱乏,所以他們一直都在急於尋找阿富汗軍主力以求決戰,這種情況下立刻進行決戰必敗。換言之,如果亞穆納河水位沒有因暴雨而暴漲,那麼當時他腦子發熱率全軍殺了回去,在氣勢極盛的馬拉地大軍面前自己區區十餘萬的軍隊也就是白給的肉包子。所以他認定必須先切斷敵軍補給線,耗盡敵軍的士氣和補給,同時儘可能的集結從本土開來的援軍以及自己在北印度當地招募的穆斯林同盟軍及輔助軍,然後才能展開決戰。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亞穆納河激戰

在確定了戰略之後,艾哈邁德沙索性不挪窩了,他的如意算盤是馬拉地人如果要找他決戰,只能等暴雨過去亞穆納河水位下降了才能過河,而到時便擊之半渡,倒也省得一系列周張。不過薩達希夫也絕對不是傻瓜,他眼見阿富汗人不挪窩,知道對方是等着自己上當。於是他索性直接率大軍往西進駐了帕尼帕特,旨在進而切斷阿富汗軍的歸路。艾哈邁德沙也料到馬拉地人如果不上當也只會這麼做,正好這時候暴雨結束了。於是他率全軍火速西渡亞穆納河,準備攔住馬拉地人。
1760年10月26日下午,雙方先頭部隊在薩馬爾卡相遇並展開激戰。阿富汗人損失了千餘名騎兵,但馬拉地人損失更大,同時也引得薩達希夫率軍南下找艾哈邁德沙決戰——因為帕尼帕特城內也沒有補給,而他過大的隊伍快把食物補給耗盡了,要麼儘快找到艾哈邁德沙,否則就必須馬上回到德里就食。所以作為對應的,他派遣了部將戈文德率一萬騎兵維護德里與前線的補給線。
薩達希夫一路南下的過程中一路遭到阿富汗人的騷擾打擊,人員和物資不斷損耗,而這時,艾哈邁德沙十分精準的在密拉特找到了馬拉地補給站並吃掉了用來護送補給隊的馬拉地騎兵隊,戈文德以下2000餘人陣亡,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這下,馬拉地人的補給線被完全切斷。 [14] 
萬幸的是,雖説補給已斷,馬拉地軍的絕對兵力基數仍在,所以薩達希夫決定還是回到帕尼帕特城內,畢竟他的手頭不僅有巨量的人員(即使其中絕少部分是士兵則總數依舊絕對凌駕於阿富汗人),以及150門法國進口的新式火炮。他的想法是索性掐住阿富汗人的退路,反過來倒逼阿富汗人主動上門求戰。這樣憑藉自己手中的炮火優勢以及數十上百萬奮起之眾,猶有勝機。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暴風雨前的暴風雨

從1760年11月至次年1月起,雙方圍繞着帕尼帕特展開了一系列的激烈交戰。
實際上,在失去了密拉特這個補給節點之後,如果馬拉地人能堅守住昆吉普拉這個亞穆納河西岸最後一座可以被用作補給節點的堡壘,便就有機會重建補給線;如果重建補給線,那麼只要從德里來的補給還能不斷髮送到前線,馬拉地人就能繼續堅持下去。不過薩達希夫犯了一個喜馬拉雅山般的錯誤:他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堡壘和戰略節點只留了區區800名守兵(這也進一步確證了薩達希夫對北印度地區的一無所知)。於是,艾哈邁德沙立刻招諭了北印度當地的普什圖人首領阿蘭汗急攻昆吉普拉,將之一舉拿下。
此外,馬拉地軍儘管扼守住了帕尼帕特,但因為缺乏補給實際上也沒有辦法作出有效的戰略機動。薩達希夫當然也在試圖切斷阿富汗軍的補給線,但是失敗。差不多同時,從阿富汗來援的一萬生力騎兵趕到,堵住了馬拉地人的西進道路。艾哈邁德沙則果斷的部署了4.5萬精鋭騎兵封鎖了從帕尼帕特向南的道路。此時的馬拉地軍,南北兩面是阿富汗軍,東西兩面是北印度普什圖族軍,四面楚歌,已然陷入絕境。 [15] 
無論是1萬還是4.5萬,在巨大的馬拉地大軍面前都是不夠看的,所以艾哈邁德沙根本就沒打算讓馬拉地人來得及出手。於是從1761年11月開始,他不斷的向帕尼帕特地區的馬拉地營壘羣發動攻擊——但不是攻擊帕尼帕特城。因為馬拉地人過大的隊伍規模導致他們的營地分佈嚴重脱節,相當多的馬拉地人還留在城外。於是他專挑帕尼帕特城外的馬拉地隨軍人員的營地下手,每天如此。阿富汗軍屠殺了極多的馬拉地民夫與士兵家屬,將數十萬還留在城外的馬拉地民夫與眷屬不斷往城裏趕,沒有進城的悉遭阿富汗軍屠戮。
帕尼帕特沒有城防,城內也沒有什麼給養,而先頭進來的馬拉地人以及後面不斷湧入的人讓城裏更為擁擠,人數過多再加上補給線被阿富汗人切斷,本來就不多的食物給養立刻消耗光了, [15]  而阿富汗人在城外對馬拉地民夫及眷屬的屠殺也進一步渲染了恐怖氣氛,這種情況下,不斷有士兵與民夫逃亡。而城內軍民因為糧食吃光,只能吃隨軍帶來的牲畜充飢。從1760年底開始,可怕但註定的饑荒發生了,從這時開始尤其是進入1761年一月,每天都有人餓死而且死者每日遞增。城內死屍堆積,已經無處落腳。
食物耗盡導致饑荒,而大量死亡的軍民無處掩埋又勢必導致疫病流行,再這樣下去,不出十多天,還沒有和阿富汗人真正交手大家就全都要餓死或者病死。於是1月中旬左右,馬拉地將官們集體到薩達希夫的中軍帳前請戰,表示寧願戰死也不餓死。最終在1月14日,薩達希夫率眾將沐浴祈神(因為這一天是印度教重要的桑格拉提節),蒐羅了城內所有能吃的東西做成糖水給將士們果腹之後,便率軍衝出城來。
而這一次,阿富汗人並沒有玩躲貓貓,而是列成陣勢嚴陣以待。因為此時艾哈邁德沙也已經集結了他所有能夠動用的部隊以及盟軍。他也渴求着在這種時節下打一場理應是必勝的戰鬥。
真正的會戰正式打響。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雙方兵力及部署

於是,1月14日,雙方正式開始佈陣,進行決戰,兩軍陣勢相距約2公里。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地軍

儘管在開戰之前已經因為交戰以及尤其是補給斷絕造成的饑荒蒙受了大幅減員,基於出征時帶過來絕對的數量基數,馬拉地人仍然保持着較大的軍隊數量以及巨大的非戰鬥人員數量。關於此戰的馬拉地軍參戰兵力,不同的史學家的估算大不相同。有4.5萬 、5.5萬、 [16]  7萬乃至8.5萬 [17]  不等。半數以上是騎兵,其中有15000名是正規騎兵。此外還有數量同樣在15000人上下的遊兵。並且還有200門大炮(其中不乏從歐洲進口的新式火炮)。而馬拉地步兵中亦不乏勇壯善戰之兵,他們精於火槍與長槍戰術,尤其是由穆斯林將軍易卜拉辛汗編練的8000精鋭火槍手, [18]  他們被證明在決戰中擁有左右戰局的能力。
相對於出戰的馬拉地軍的士兵數量,數量最多的跟隨而來戰鬥人員,包括民夫、士兵家屬、貴族侍從、印度教朝聖者等等。對於這些人的數量,各種估計從20萬至30萬乃至50萬 [14]  甚至更多。不過無論這些人的具體數目是如何,肯定遠遠勝過士兵的數量。一般相信在馬拉地人隊伍中非戰鬥人員的數量是戰鬥人員數量的至少4倍。 [19] 
雙方佈置圖 雙方佈置圖
馬拉地人從卡拉安布由東向西列成了一個12千米長的陣勢。薩達希夫和首相世子維什瓦斯拉奧率部佈置在中軍,由易卜拉辛汗率領一萬步兵、6000騎兵部署在左翼,剩下的兵力則部署在右翼。 [14]  整個陣勢上是炮兵打頭陣,步兵主要被部署在左翼。而騎兵則被主要被部署在中軍與右翼並位於離步、炮兵稍稍靠後的位置。在戰鬥人員背後是帕尼帕特城內龐大臃腫的非戰鬥人員隊伍。
至於被薩達希夫視作決勝武器的炮兵,在戰前部署階段,馬拉地人已經通過挖掘壕溝在阿富汗人不注意的情況下事先將火炮部署到了預定地點。
根據當日晨的軍事會議商定的結果,馬拉地軍預計是在敵軍發動衝鋒時先利用己方的炮火優勢發動第一輪炮擊,打亂敵軍陣腳併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然後左翼步兵再在炮兵掩護下從中央推進,待瓦解敵軍陣勢之後騎兵最後從中、右翼包抄,擴大戰果並最終力求全殲敵軍。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阿富汗軍

當時及後世史家對於阿富汗軍的兵力數量的爭議也很大,普遍相信阿富汗軍兵力數量達到8萬,甚至超過10萬人: [20]  4.2萬騎兵(內含28800名正規騎兵)、3.8萬步兵、1萬餘後備兵、6000餘名奇茲爾巴什(什葉派教團成員)以及4000名左右的近衞隊,還有120至130門火炮,這些數目包括了艾哈邁德沙徵召的北印度土生阿富汗族士兵。另外也有印度本土的穆斯林同盟國軍隊(主要是被他收編的莫卧兒正規軍)被投入戰鬥,計一共有37000名步兵和13000—14000名騎兵以及一定數量的火炮;在以上這些之外還有數量巨大的非正規軍(也就是艾哈邁德沙在北印度徵召的其他穆斯林民兵以及購買的穆斯林僱傭軍)作為輔助部隊和炮灰。總之,在戰鬥兵員數量上,阿富汗軍遠遠勝過馬拉地軍。
在明確己方兵力上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阿富汗人也擺出了一個較為大膽的攻擊型陣勢:他們在馬拉地軍的南面也排列了一個由西向東的橫向陣形並且分列為左右兩翼。左翼在北印度阿富汗族首領納吉布汗的指揮下,以莫卧兒維齊爾兼奧德邦國主舒亞·烏道拉的3000名步兵以及60門炮為中軸;右翼則在哈菲茲·拉赫馬特汗指揮下以15000名步兵和8000名騎兵壓陣。中路軍則由阿富汗本國的維齊爾沙瓦里汗的19000名騎兵以及若干門火炮為中心展開部署;他自己則帶着近衞軍佈置在中路軍後方的位置上。在左中右每一翼的具體兵力部署上,他都選擇把阿富汗本國的部隊部署在最中間,北印度阿富汗族武裝以及莫卧兒等穆斯林同盟國軍隊部署在相對靠外的位置,其他北印度穆斯林民兵則部署在最外圍。
儘管有巨大優勢,不過艾哈邁德沙仍然十分謹慎的並沒有將自己的全部軍隊都投入到第一輪作戰中,他留下包括15000名精兵在內的一定數量的後備部隊並將他們安排在大營待機,此外駱駝炮兵也一樣被留在大營裏。這樣如果左中右翼哪一翼戰局不利他就能立刻把這些部隊投入支援。後面的事實證明這個舉措極有必要。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決戰

雙方佈陣都已經就緒,剩下的就是拼死一搏了。當天上午9點整,雙方正式展開交鋒。 [6]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第一回合

當戰鬥一開始的時候,艾哈邁德沙以及所有的阿富汗軍士兵都對這一戰的戰局抱有高度樂觀——畢竟在被自己牽着鼻子轉了幾個月,食物耗盡,已經到了人吃人地步的餓兵怎麼可能是吃飽喝足的自己的對手?但當他們發現馬拉地軍朝自己衝殺過來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多麼錯誤。
根據之前定下的策略,馬拉地軍先集中了炮兵對阿富汗軍的陣地展開了第一輪炮擊,同時,由易卜拉辛汗率領馬拉地軍的左翼的步兵隊伍在己方炮兵掩護下率先展開攻勢。可結果並不如馬拉地人所預想的那樣:由於射擊角度的問題,馬拉地炮兵發射的大部分炮彈直接從阿富汗人的頭頂幾百米高的地方飛越了過去,根本沒有造成有效的殺傷。 [16]  不過即令如此,已經成功的掩護馬拉地軍的左翼進行突擊了。
讓所有阿富汗兵都絕對意想不到的是這些他們看來應該已經餓得握不動刀槍的馬拉地人眼中放綠光,狂號着衝殺過來,而且面對阿富汗人的槍彈箭矢全不躲避,徑直衝到阿富汗人陣中。因為如果説置之死地而後生,那麼這裏對於馬拉地人而言就是死地:只有背水死戰,贏得這一戰,自己才有活路。因此,馬拉地人打得十分拼命,加之馬拉地人的火槍射速比阿富汗人的更快,導致阿富汗人雖然步兵及火槍數量更多,反而被馬拉地火槍手壓着打。易卜拉辛汗便帶着自己的步兵隊伍一步步向前推進,同時也指揮着左翼的炮兵慢慢向前移動,旨在逐漸將阿富汗軍的右翼撕裂開。
看到馬拉地步兵開始攻擊自己的這一翼,阿富汗右翼騎兵長官巴哈杜爾汗和阿米爾立刻動作,他們馬上出動了各自的騎兵準備包抄馬拉地步兵,同時試圖相機將行動遲緩的馬拉地左翼炮兵給吃掉。不過易卜拉辛汗也早料到阿富汗人會這麼應對,他在率領步兵隊挺進的時候留了兩個步兵隊在自己的側後方,讓他們攔住阿富汗人的騎兵。 [8]  這樣一來阿富汗右翼騎兵的計劃也沒有行得通。
艾哈邁德沙眼見自己的右翼出現危險,馬上命令右翼部隊一邊試圖整隊一邊試圖進行火力反擊,集中火力攻擊敵左翼指揮官易卜拉辛。同時,他也給左翼軍指揮官納吉布汗傳遞急令,要求他立刻率領左翼軍對馬拉地軍的右翼發動衝擊,自己則也開始指揮中路軍穩步推進,他這兩套動作不説是指望一次就將馬拉地軍壓倒,至少是先將在他眼中最棘手的馬拉地炮兵陣地先給端掉。
就此,真正的血戰已經拉開帷幕,馬拉地與阿富汗的左、中、右三路都已經展開全面交鋒。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順風戰

當馬拉地的左翼突擊阿富汗軍的右翼得手之後,馬拉地指揮官薩達希夫也沒有敢放鬆神經,他意識到阿富汗人接下來可能會採取直接集中狙擊獵殺己方指揮官的戰術,尤其是針對自己的左翼。於是當易卜拉辛率步兵挺進的時候他立刻傳令自己左翼軍的兩位騎兵指揮官維託巴、達瑪吉進行突擊,這二人在收到將令之後便立即率所部開始行動。而面對阿富汗人向自己右翼的進軍,自己有也了先手,他在自己的幾路炮兵隊伍的周圍專門都佈置了長槍手、弓箭手和火槍手,一旦己方炮兵陣地遭遇敵人威脅,這些隊伍立刻前挺到炮兵陣地的前方,阻止敵軍。
阿富汗人在右翼部署了包括15000精鋭火槍手在內的大量步兵,如果這時候他們立刻展開射擊的話,完全有可能立刻擊斃易卜拉辛汗並消滅大部分的馬拉地左翼步兵,但阿富汗人這一着沒有成功——因為馬拉地人的4000名騎兵直接衝殺進了阿富汗右翼步兵隊列裏, [21]  直到阿富汗人恃火力優勢才勉強頂住他們的進攻時,他們已經付出重大傷亡且導致整個阿富汗軍右翼都被迫開始後退。而在馬拉地的右翼,阿富汗軍左翼發動的攻擊同樣在馬拉地軍嚴陣以待的火槍齊射以及長槍、弓弩拒陣面前前進不得。
在自己的步兵絆住了阿富汗人的攻擊梯隊之時,薩達希夫果斷的下令火槍手和火炮在這時發動一齊射擊——已經貼上來的阿富汗人當然是更方便自己貼近射擊。在長槍手、弓弩手掩護下,馬拉地火槍手與炮兵發起了第二輪齊射。因為射擊距離更近,所以這一輪齊射造成了遠比之前第一輪步兵突擊更大的殺傷。在這種密集火力打擊下阿富汗軍死傷十分慘重,軍心開始出現動搖。尤其是阿富汗軍中為數眾多但戰鬥力與士氣均較為低下的印度穆斯林盟軍及民兵率先出現潰敗跡象,然後這些敗逃下來穆斯林盟軍/僱傭兵/民兵撞到後續徐進的阿富汗本國軍隊造成對沖,使得連阿富汗士兵組成的隊列也被打亂,整個阿富汗方的前線部隊都出現了混亂現象。
薩達希夫眼見敵軍開始陷入混亂,認定這是決勝機會,他立刻下令自軍的中路與右翼也展開總攻。 [11]  於是,早已等候多時,同樣是置之死地的馬拉地騎兵軍團如水銀泄地衝殺出來。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高潮

薩達希夫將自己的騎兵軍團也全部投入戰場,他的主攻方向阿富汗中軍靠近左翼的那一路,也就是阿富汗維齊爾沙瓦里汗的陣地。他預計如果能夠一舉沖垮阿富汗軍的中路,那麼就能順勢將敵人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進而贏得勝利
果不出所料,當阿富汗人右翼正在退卻以求整隊的時候,他們的中路與左翼得不到側翼的支援及策應,於是在經受馬拉地人一輪密集槍彈炮火打擊之後隊列混亂的阿富汗軍再遭到馬拉地中路、右翼騎兵集羣強有力的衝擊之下馬上隊列開始分解,左-中-右整個阿富汗軍前線一時呈現出雪崩狀態。隨即,馬拉地中路騎兵兵團越過阿富汗軍炮兵陣地,開始直接衝擊阿富汗中路軍本隊。
戰鬥至此進入了高潮階段。阿富汗方面,指揮中路的阿富汗維齊爾沙瓦里汗眼見馬拉地軍衝破自己的前沿部隊,急忙將自己的本部梯隊密集靠攏並結成防禦陣勢。儘管及時阻止住了馬拉地中路騎兵團的第一輪衝擊,但也立刻受到馬拉地右翼騎兵團的夾攻。在兩整翼馬拉地騎兵兵團裹挾着北印度穆斯林敗兵的猛烈衝擊下,阿富汗的中路軍也開始產生動搖,陣型出現了缺口, [15]  就此,阿富汗軍的中、右翼之間的聯繫完全被切斷。
一言以敝之,攜必死之心與求生之志的馬拉地軍可以説是在上午的戰鬥中始終佔據着主動。而阿富汗軍除了例行的反擊之外就只剩下被動捱打。阿富汗軍的右翼在馬拉地步騎兵的壓力下不斷後退,而阿富汗軍的中路與右翼也逐漸被馬拉地人切開陣型並且眼看就要被分割包圍。
這時,對於雙方而言,阿富汗中路軍尤其是沙瓦里汗部的命運將決定整場戰鬥的命運,如果沙瓦里汗部最終瓦解覆滅的話,那麼等待阿富汗軍的註定將是被全殲的命運,反之,如果沙瓦里汗部撐住了馬拉地中、右兩翼騎兵的全力突擊之後倖存了下來,那麼忍飢挨餓,僅憑意志力在死撐的馬拉地軍也就再無牌可打。
雙方都知道這個節點的戰鬥將決定整場會戰的勝負。所以,一方面馬拉地軍在薩達希夫的指揮下不顧傷亡,拼盡一切的衝進阿富汗軍的隊列中。尤其是馬拉地首相世子維什瓦斯拉奧更是身先士卒,帶頭衝鋒, [14]  直衝進阿富汗人及其印度穆斯林盟友的隊列深處,揮刀砍殺,裏創再戰,宛如修羅。另一方面,阿富汗中路軍在維齊爾沙瓦里汗的指揮下也蜂擁湧向馬拉地人,試圖用填人命的方式滯止住馬拉地騎兵的攻勢。雙方士兵人人血戰,戰況空前慘烈。
再打了一陣,以騎兵為主的馬拉地人逐漸佔了上風,開始倒逼阿富汗人的隊列收縮並對進退不得的阿富汗士兵肆意宰殺。據阿富汗方面史書記載馬拉地人“像喝水一樣”屠宰着阿富汗士兵。 [8]  阿富汗軍尤其阿富汗中路軍的士氣開始瓦解,先是印度穆斯林盟軍或民兵開始逃竄,然後阿富汗兵也開始跟着逃竄。
眼見己方的潰敗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沙瓦里汗下了坐馬坐在地上,對他潰逃中的士兵們呼號道:“弟兄們,家離這裏可遠了!你們還能往哪裏去?” [21]  但是沒有人聽從他的哀呼。毫無疑問,哀號和怨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於是沙瓦里汗一邊使出渾身解數極力試圖重組軍隊,一邊即刻遣使向位於左翼的莫卧兒維齊爾舒亞·烏道拉求救。
沙瓦里汗視左翼的舒亞部為自己最後的救命稻草,但舒亞部潰敗的程度更加嚴重。並且此時隨着戰局變化,阿富汗左翼與中路之間的距離被越拉越遠,兩路人馬此時相距已有一英里左右,即使舒亞的部眾沒有潰敗,他的部隊被馬拉地騎兵絆着,也未必趕得及過來。所以中路的阿富汗人最終也沒有等到來自自己左翼的支援。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艾哈邁德沙的戰術

此時已經是中午12點,阿富汗軍的右翼正在無節制的後撤,幾乎處於潰滅狀態;阿富汗軍中路軍已經被切成兩段,損失最為嚴重,早已潰不成軍;而阿富汗軍的左翼也遭到馬拉地右翼騎兵的猛烈衝擊,儘管後面馬拉地右翼軍的注意力也轉向阿富汗軍的中路,不過阿富汗左翼軍也因為大幅度的減員和潰逃而難以動彈。這樣看來,馬拉地軍離完全勝利只有一步之遙了。
不過所有這些都被艾哈邁德沙自己看在了眼裏。首先大為出乎他意料的就是馬拉地人的困獸之鬥竟然如此劇烈,甚至眼看就要造成他的敗局。不過所好,他在戰鬥開始前並沒有投入自己的全部軍隊,而是將一定數量的部隊留在了距前線兩英里的營地內。 [21]  所以這時就是投入預備隊的時候。
艾哈邁德沙在這樣的危局之下仍然保持充分自信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儘管馬拉地人在左中右三路尤其是中路取得個方面的優勢,自己的軍隊正在不斷潰散,不過馬拉地人註定無法徹底摧垮自己的軍隊:自戰鬥開始至他預備投入後備部隊已經過去了3個多小時。而雙方在戰鬥前的攝入決定了雙方在此時此刻的體力上呈現出天壤之別:馬拉地軍是斷糧絕餉整整兩個月的飢餓之師,這天早上喝下的一碗糖水是他們唯一的攝入。而阿富汗士兵至少都是吃飽喝足的。
再者,馬拉地軍雖然以騎兵為主,但是他們缺乏能夠維持陣型並阻止阿富汗軍再集結的至關重要的重騎兵,這就意味着馬拉地人只能不斷的衝開阿富汗人的陣線,卻不能真正的將阿富汗軍整個陣線完全撕碎,而如果不能完全粉碎阿富汗軍的整個陣線則阿富汗軍始終都存在集結重組的可能性。因此,如果阿富汗軍能夠成功的再度重組起隊列,那麼馬拉地人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綜上所述,在艾哈邁德沙看來,現在馬拉地人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的士兵因戰鬥開始前的斷糧而極度營養不良(已經有大量的士兵在戰鬥前就餓死或病死),就算是憑藉着意志力在強撐,現在也應該是極限了。反觀自己這邊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士兵的潰敗,那麼只要阻止住己方士兵的潰逃就能重組軍隊。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阿富汗軍重組

艾哈邁德事先在自己的身邊額外部署了2000名冠軍火槍手(普什圖語讀音nasaqchis,意為兵長)。按照他的原定計劃,這些人本來就是他準備在戰況不利而預備部隊又一時沒能來得及投入戰場的情況下的應急兵力,而現在為了阻止己方的潰兵逃跑並且進而阻止可能出現的全軍大潰敗,就索性讓這些人擔任督戰隊。他將這些冠軍火槍手中的500人部署到右翼,剩下1500人部署到中路。 [16]  這些火槍手便朝着潰兵開火,打死了許多逃亡中的阿富汗及印度穆斯林士兵,成功將大約六、七千名逃兵逼回了前線。阿富汗軍潰敗跡象頓時一阻。
而在阻止了己方士兵的進一步潰逃之後,艾哈邁德沙一面責成自己的各部指揮官們全力重組軍隊,另一面責成自己的督戰隊繼續負責攔阻和收容己方潰兵,同時則派遣了自己的親信奴隸兵火速調動自己留在大營裏的後備軍們加入前線戰場。
事實是阿富汗軍此時的處境比艾哈邁德沙預想的要樂觀一些,部隊損耗和潰敗程度最嚴重的是中路軍,相對而言左翼軍的狀況好得多,儘管莫卧兒維齊爾舒瓦指揮下的莫卧兒軍及穆斯林民兵潰敗現象最嚴重,但納吉布率領的以阿富汗族士兵(包括阿富汗本國士兵以及北印度阿富汗族志願者士兵)為主的左翼骨幹兵團儘管損失重大,但是仍然在堅持重組軍隊,繼續奮戰。
所以艾哈邁德沙認定右翼救不了,讓他們在督戰隊裹挾下能拖延敵軍多久是多久;左翼一時間還能繼續支撐,至少應該足以堅持到自己的預備隊全部投入戰場,不需要立刻投入增援力量。既然如此,就優先救援戰況最嚴峻也是最關乎整場戰鬥勝敗的中路軍。所以他便親自離開帳幕,帶着他的4000餘名近衞軍直接投入作戰。國王親臨一線加入搏鬥令所有的阿富汗士兵士氣大為振作。而得到了此生力援軍助力的阿富汗中路軍也重新振作起戰意來。
而這時,他又得到一個好消息:他留在大營的後備軍已經全部奉命出動,正在從自己左中右三路人馬的背後不斷匯入戰場。他立刻傳令中路軍的指揮沙瓦里汗,要他率領中路軍所有能戰鬥的士兵進行不計代價的反衝鋒,反正他會持續向後者輸送援軍。同時他也傳令左翼指揮官納吉布汗和右翼指揮官哈菲茲·拉赫馬特汗,要求他們在後續援軍的助力下也組織起所有還在戰鬥的隊伍持續向馬拉地軍發動反突擊,要不計傷亡且持續突擊。 [21]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天平的傾斜

於是,在督戰隊的威壓以及持續不斷的援軍的支援下,阿富汗軍從左、中、右三路都向馬拉地軍展開了不計傷亡的反突擊。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阿富汗軍尤其是阿富汗中路軍在沙瓦里汗以及艾哈邁德沙本人的指揮下突擊力度尤大。儘管在馬拉地人對等的正面衝刺下蒙受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不過阿富汗軍增援的力度卻大大超出了馬拉地軍給予的殺傷力度:因為不斷得到後方來的援軍的匯入,艾哈邁德沙甚至能夠分出三四千兵來支援自己本來已經打算放棄的右翼軍,而至於向中路軍輸入的援軍方面,僅僅沙瓦里汗部一隊人馬接受的增援兵力便已經過萬。 [22] 
這種憑藉總體雄厚兵力的巨大優勢下的以命換命的戰術簡單粗暴但十分有效:儘管馬拉地軍仍然奮勇突進,可隨着戰鬥的繼續進行,馬拉地士兵越打越少,而阿富汗士兵卻越打越多。反之,相對於阿富汗軍後續部隊不斷投入戰場,馬拉地方面得不到任何後續的增援部隊:因為本來他們就是寄希望於全軍全力出擊,在中午之前定勝負。可是現在中午已過,留給馬拉地人的黃金時間已經逝去不再來了。
最關鍵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馬拉地軍士兵的體力與精神力都開始趨於極限。再怎麼英勇頑強,畢竟是一支忍飢挨餓了整整兩個月的軍隊,除掉那些在開戰之前就餓死病死的那些,倖存到決戰時刻的馬拉地人們也都是長期處於極端營養不良、健康程度極其惡劣的狀態。在這種背景還要要求馬拉地士兵們拖着極為虛弱的身體投入到這場極高烈度的戰鬥中。完全是馬拉地士兵的求生欲等極高精神力量以及阿富汗軍在上午戰鬥中的大意輕敵以及過早潰敗讓他們堅持到了現在。而當阿富汗軍完成重組之時,正好就是馬拉地軍體力精神力都即將耗盡的時刻。於是,飢餓無比的馬拉地士兵的身心壓力均到達臨界點,不斷的有士兵力盡倒下。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地軍最後衝刺

自從1點左右阿富汗軍開始重組以及馬拉地軍體力不支開始,戰局逐漸朝着不利於馬拉軍的方向發展。而就在這個對於馬拉地軍而言最不利的時刻,阿富汗軍的最後一支預備部隊也已經到齊了:15000名精鋭步騎兵、6000人左右的奇茲爾巴什戰團以及2000名駱駝炮兵抵達戰場, [23]  並全部被艾哈邁德沙分撥給了自己的左翼。在其他步騎兵投入前線戰場作為掩護的情況下,阿富汗軍的駱駝炮兵能夠憑藉他們的火力在步兵身後有效的殺傷缺乏掩護的馬拉地騎兵。而人困馬乏的馬拉地騎兵在阿富汗軍駱駝炮兵面前只能作為活靶子任其宰割。
所以,眼見己方越來越陷入不利,指揮馬拉地中路軍的維什瓦斯拉奧最是心急如焚。他清楚,本來馬拉地人的體力就無法維持一場長時間的戰鬥,可現在時間已經是下午2點,在中午以前徹底擊潰敵軍的計劃已經破滅。而這時候他也得知了艾哈邁德沙本人出現在前線戰場上的消息。他認定,如今若是想全殲阿富汗聯軍已經不可能,唯一的獲勝之法就是發動最後的突擊,直接取下艾哈邁德沙本人的項上人頭。
基於這樣的設想,他組織起了自己的中路軍騎兵團中最後的部隊,稍稍休息恢復氣力之後,就冒着阿富汗軍的密集炮火義無反顧的展開最後一次衝鋒。而對於戰場上僅剩的馬拉地軍士兵而言,已經打到了這個地步,當然絕對不想就此結束。因此,在得到首相世子鼓舞的馬拉地軍振作起了他們最後的力氣,前仆後繼的衝入戰陣。而阿富汗軍在上午受盡了壓力,而且是一度到了失敗的邊緣,現在總算看到轉敗為勝的曙光,也當然絕對不想拱手讓人。這樣,雙方展開了最後的,但是是極為慘烈的肉搏戰。雙方士兵用長刀、長槍、短刀、匕首甚至是拳頭和牙齒,總之是一切他們能夠用上的東西拼死廝殺。一打就是整整一個小時。
不過,彷彿真的是有神靈助佑似的,真正逆轉了戰鬥進程讓局面一發不可收拾的事態發生了。一直衝鋒在前的維什瓦斯拉奧被阿富汗軍後隊駱駝炮兵陣地射來的一發炮彈擊中落馬,就此死去。 [14]  [18] 
維什瓦斯拉奧死了,至少他對得起自己家族的血脈,但是某種程度上卻對不起參戰的馬拉地軍隊:對於完全憑藉着精神原子彈在刺激着自己戰鬥的馬拉地軍而言,軍中身份最高貴的首相世子的死亡徹底摧垮了馬拉地軍的精神力。
而就在這時刻,更為致命的情況發生了:負責指揮馬拉地右翼軍的宿將瑪哈爾拉奧·霍卡爾眼見戰局對馬拉地方越來越不利,竟然和另一位同屬右翼的將官瑪哈迪·辛德帶着自己的直屬部隊臨陣脱逃。作為一個侍奉了兩代首相的百戰老將竟然做出如此舉動,實在不能不令人心寒。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最終逆轉

此故,維什瓦其斯拉奧之死與瑪哈爾拉奧的臨陣脱逃成為了壓垮馬拉地軍的最後一根稻草。當這兩個消息像野火一般在整個馬拉地軍當中傳開的時候,馬拉地軍便迎來了他們的最終結局——崩潰。首先是中路軍開始全面潰敗,其次左右兩翼也很快開始潰逃。馬拉地軍的整個前線都開始土崩瓦解。所有的馬拉地士兵徹底失去了戰意,拖着他們已經油盡燈枯的身體只管做一樣事情——逃。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在馬拉地軍的隊列中還有一些阿富汗軍的俘虜,這些阿富汗俘虜是在此戰之前的幾次與阿富汗的戰鬥中被捕獲的。為了在決戰關頭儘可能找人湊數馬拉地人安排這些加入作戰隊列。而當他們得到馬拉地軍前線潰敗的消息之後,他們集體越獄,並在馬拉地軍的大營中大肆搶掠並放火,製造混亂。 [8]  這使得馬拉地軍的潰敗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而當維什瓦斯拉奧的死訊傳回馬拉地大營的時候,作為統帥的薩達希夫拉奧也明白這一戰自己已經輸了。不過敗成這個模樣,也沒臉回浦那見國君和首相了。他決心戰鬥到最後一刻,以死酬主。此外,稍早時指揮馬拉地左翼打得一帆風順的易卜拉辛汗現在也只能帶着自己已經死傷殆盡的步兵對抗早已經完成重組的阿富汗右翼軍。而負責掩護他的三路馬拉地左翼騎兵都已經被擊潰。
在確定勝利已經歸於自己的時候,艾哈邁德沙果斷下令全軍展開總突擊。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決出勝負

接下來的時間就不再是戰鬥,而是屠殺。阿富汗軍及其印度盟軍的士兵不顧一切的衝向馬拉地軍,發泄着他們從早晨積蓄下來的無窮盡的怒火。反觀馬拉地士兵能逃的都已經逃盡了,剩下的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悉數成為阿富汗軍刀下待宰的魚肉。沒有能趁黃昏至夜晚逃脱的馬拉地人全部被阿富汗人殺死或俘虜,無一倖免。
不僅是士兵,大部分馬拉地將官也沒有逃脱戰死或被俘的命運。比如馬拉地軍總主帥薩達希夫拉奧,他與自己的所部留在大營內,他的士兵不斷逃跑,當阿富汗軍殺入馬拉地軍大營時,薩達希夫身邊已經只剩下不到兩百名隨從。他自己振作武勇,連殺死數名阿富汗軍士兵,不過最終還是被蜂擁而上的敵人砍倒並梟首。身邊的兩百隨從也全部陣亡。
而至於馬拉地軍戰鬥最久的左翼軍,指揮官易卜拉辛汗知道自己的騎兵已經潰敗,騎兵指揮官們都戰死、被俘或逃亡的消息後,他也有了力戰而死的覺悟。當阿富汗軍最終衝入他的步兵隊中時,他被敵軍流彈射倒並被俘虜。而他的步兵隊則戰鬥到了最後一人。
當4點左右太陽落山的時候,戰鬥基本上結束了。 [16]  艾哈邁德沙下令各部清點傷亡、打掃戰場以檢查俘虜與戰利品,以斬獲的敵軍總帥薩達希夫的首級號令。接着直到太陽完全落山,夜幕降臨的時刻裏,阿富汗軍逐個殺死或俘虜了所有散佈在戰場中還沒有離開的馬拉地人。並在帕尼帕特城外下寨。整體的戰鬥正式結束。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結局

在1月14日決戰之日的黃昏與夜晚成功逃離戰場的馬拉地人,無論軍民,他們成為了整支馬拉地北伐軍僅有的倖存者。包括薩達希夫的夫人在內的馬拉地貴族眷屬中的倖存者在瑪哈爾拉奧·霍卡爾的護送下緩緩向馬拉地國境撤退。
而決戰之日的次日(1月15日),當阿富汗軍進入帕尼帕特城之後,阿富汗官兵及其印度穆斯林士兵們獸性大發,開始對城內以婦孺為主的馬拉地平民們展開了無差別的大屠殺。 [24]  由於前一日極端慘烈的戰鬥讓阿富汗-北印度穆斯林聯軍蒙受了極其沉重的傷亡代價,因此阿富汗人們便將自己在戰場上遭遇抵抗的怒火毫無保留的傾瀉在了馬拉地平民身上。尤其是那些在戰場上失去家人的阿富汗及印度穆斯林貴族們下手則更殘忍狠毒。帕尼帕特城淪為人間地獄。伴隨着血腥屠殺還有大量馬拉地婦女遭到不可言狀的凌辱,許多馬拉地婦女因此自殺。 [25]  這也使死亡人數進一步上升。
至於僥倖在這次屠殺中倖存的,或者説是被阿富汗貴族們“網開一面”的馬拉地平民們則被按照當時戰爭的慣例,作為戰利品被阿富汗人帶回國。為此,阿富汗人動用了大量的牛車、駱駝和象車將這眾至數十萬的戰利品運送回國內。
在這場大戰當中,沒有什麼人的命運比這些馬拉地非戰鬥人員更為悲慘淒涼了。作為或被裹脅或是不明就裏的加入這場有去無回遠征的從者,他們中的相當多數人早在決戰之日之前已經死於飢餓和兵革,而勉強從上述這些災禍中倖存下來的,那些人中的好些人在那一天過後又再度淪為驕狂和暴怒的戰勝者們報復的屠刀下的犧牲品。至於這之後最後剩下的那些又最終淪為戰勝者們眼中理所應當的戰利品。沒有任何資料詳細提及這些人的最終命運。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傷亡情況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被從無論哪個角度看都視為18世紀南亞世界著名的血戰,以巨大數額的傷亡和被俘人數著稱。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地聯盟

作為此戰的戰敗方,馬拉地聯盟毫無疑問是蒙受了一場不折不扣的慘敗:包括隨軍非戰鬥人員在內,從德干出征的數十萬人中,只有不到一萬(一説1.5萬)人回到瓜廖爾 [16]  倖存的人數只相當於出征的人數的幾十分之一。
就單論決戰當日的傷亡而言,馬拉地軍的參戰兵力取4萬至8.5萬,一般史界公認除了回到瓜廖爾的1萬至1.5萬名馬拉地人之外再沒有其餘的倖存者,則一共應該有3萬至7.5萬餘名馬拉地士兵在戰場上陣亡或被俘。其中,死於戰場上的馬拉地人中,一萬人是在阿富汗軍追擊和打掃戰場上過程中被殺;又有一萬人是在撤離戰場的過程中因傷重而死,這其中包括了首相的弟弟奎師那拉奧;還有許多被俘的馬拉地官兵(包括馬拉地左翼軍指揮官易卜拉辛汗)在戰鬥結束後遭到處決。
至於在決戰之後第二天的屠城中被殺的馬拉地非戰鬥人員的數量,各種史料的數據也不盡相同,從4萬至7萬為等,不過無論具體數目如何,一般相信在此次屠殺中喪生的馬拉地平民的數量大致相當於決戰當日馬拉地軍人的死亡數量。而沒有死於這場屠殺的人,他們的結局也是註定的:被阿富汗人作為戰利品販賣回國。
綜上,僅在1761年1月14、15日兩天死去的馬拉地人(包括非戰鬥人員)就不少於10萬。 [8]  再加上決戰之前的一系列戰事,尤其是決戰前兩個月馬拉地大軍因兵糧斷絕而導致的饑荒造成的減員。整個1760-61年對阿富汗戰爭中馬拉地聯盟僅戰兵的損失就達到10萬人以上。而且這些士兵基本都是馬拉地族本族人丁且俱是久經戰陣的老兵。這樣的打擊無論是對於兵源日漸枯竭的馬拉地族還是對於空有龐大數量但戰鬥力及軍事素養極度參差不齊的馬拉地軍事體系而言都是極度致命的,因為這些損失對於眼下的馬拉地聯盟而言很難彌補。而如果再把數量眾多且幾乎無一倖免的隨軍非戰鬥人員也算上,可以説,論人力的損失程度方面,這一戰讓馬拉地聯盟蒙受了不亞於未來拿破崙遠征俄國戰役的損失。
另外,不止是基層,馬拉地高層的損失也同樣嚴重。包括首相的弟弟和世子在內,大量的馬拉地貴族和高級官員死於此役。有27個貴族家族的首領在此戰中陣亡。可以説這一戰給馬拉地的貴族階層也造成了巨大打擊,也使得在這一戰之後馬拉地的政局因為大量貴族、高級官員的死亡而導致政治混亂。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阿富汗及其盟友

對於阿富汗而言,這一戰也是實實在在的慘勝。
在1月14日決戰中,阿富汗人及其印度盟友也遭受了十分慘重的傷亡。據保守統計,在當天戰鬥中僅阿富汗軍當場陣亡的就有不少於2萬人, [17]  再加上負傷和失蹤的,傷亡總數或超過4萬。其中,四分之三是北印度土生阿富汗族軍隊,四分之一是艾哈邁德沙從阿富汗本國帶來的直屬部隊。以上還沒有算上莫卧兒同盟軍以及其他印度穆斯林民兵等作為人肉彈藥的炮灰部隊的損失。
不僅如此,決戰當天的傷亡對於此次戰爭中阿富汗及其盟友的損失而言還遠遠不是全部。事實是在決戰之前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阿富汗及其盟軍已經蒙受了不小的傷亡。比如在1760年10月的昆吉普拉之戰中阿富汗軍就損失了不少於15000人。再者,直到完全切斷馬拉地軍補給線並將之圍困在帕尼帕特為止,期間一系列的遭遇戰也不同程度的消耗了阿富汗及其盟軍的兵力。這樣算來,在這整場戰爭中艾哈邁德沙從阿富汗帶來的十餘萬兵力差不多已經損失過半,換言之,即使贏得這場戰爭,阿富汗一方的損失也不比馬拉地小到哪去。尤其是阿富汗在北印度作戰大量仰仗北印度穆斯林邦國的人力作為其輔助兵力的情況下亦然。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勝敗之憑

作為一場可以説是決定了南亞歷史走向的戰役,此次會戰雙方的勝負成因一直有許多人在進行分析。尤其是在大部分研究者看來,本來馬拉地不該輸掉這場戰爭。近些年來的各種研究認為,奠定此戰勝負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裝備與戰術差距

作為兩個同樣是逐步受到西方軍事思想武器技術影響,半隻腳踏入近代的國家,馬拉地與阿富汗在軍事建設上都或多或少看得到西方軍事體系的影響——當然也都不徹底。而且在這一點上馬拉地尤為明顯。
儘管彼時隨着歐洲人的到來,包括馬拉地在內的印度邦國們都在自覺或被動的學習歐洲人的軍事技術。比如馬拉地就引入了法國軍事操典,並重金聘請法國軍官充當顧問。按照法式操典編練的步兵被證明在戰場上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相對而言,作為馬拉地軍隊骨幹的騎兵則對於新式戰術不怎麼接受。儘管統帥薩達希夫拉奧本人是接受過法式騎兵操典牀訓練的新鋭戰將,不過老一輩的馬拉地將官普遍對於西方傳過來的騎兵訓練及戰術體系並不容易接受,這樣就造成了馬拉地軍的騎兵的組織度與綜合戰鬥能力均不及阿富汗以及莫卧兒的同行們。
另外,在炮兵技術方面雙方也有差距。誠然,馬拉地的火炮技術並不落後,他們從法國引入了大量的先進火炮。不過在戰場上這些之前被寄予厚望的火炮並沒有發揮出他們就有的作用:因為他們的火炮普遍缺乏機動性,這對於以騎兵為主的馬拉地軍而言是很大的掣肘。這不僅緣於馬拉地人採購的裝備性能的差異,也很大程度上源於馬拉地炮兵接受的訓練內容:大部分馬拉地將官們並沒有把炮兵視作一種左右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當然也就沒有意識到炮兵機動的重要性。事實顯示決戰中馬拉地方面除了統帥薩達希夫拉奧之外也就左翼指揮官易卜拉辛汗有將火炮機動部署的意識,因為他至少接受過法軍步兵操典的訓練,懂得步炮協同的重要性。
反觀他們的對手阿富汗人,他們不僅有着機動性更強的騎兵還同時擁有機動性更強的炮兵。他們的騎兵與炮兵接受西式裝備與戰術訓練相對於他們的對手而言更為深入徹底,並且也結合自己的國情軍情發揮出了一套獨特的戰術體系。在戰場上,阿富汗人的騎炮兵、駱駝炮兵為主的炮兵尤其是重炮兵隊伍在機動性方面遠遠凌駕於他們的對手。 [26]  而決戰當日阿富汗軍戰局的逆轉,很大程度上就仰賴了炮兵的作用。
總之,同樣是對西方先進技術局部引入,馬拉地人對於西式武器與西式戰術尚停留在簡單的生搬硬套的階段,而沒有結合自己軍隊的實際情況以及印度本地戰場的客觀條件進行融會貫通。而阿富汗人對於西方先進技術的吸收程度也沒有高到哪兒去,但至少顯著高於馬拉地人是肯定的。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統帥戰略眼光差距

眾所周知,戰爭不僅僅是鬥兵,同時也是鬥將。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一點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此戰的馬拉地軍總指揮官薩達希夫拉奧,儘管其人也算是知兵之人,但他對於北印度地區的地理、人文、政治、軍事等要素都一無所知。而且他的性格既時而剛愎自用,又時而優柔寡斷。這使得在他的指揮下馬拉地軍錯過了大量的戰略機遇:就戰略而言,事實是論人口比例,即使是在北印度(除旁遮普、孟加拉等外)也是以印度教徒居多。而且當地的許多印度教王公長期與莫卧兒及其他穆斯林(包括阿富汗人)交戰,反穆斯林的氛圍很深厚,這些人本來理應成為馬拉地人的盟友。但對北印度完全沒有了解,又對外交徹底一竅不通的薩達希夫拉奧白白浪費了大量珍貴的潛在盟軍。
比如,當薩達希夫拉奧率軍北進至北印度強力民族賈特人的領域時,賈特人首領蘇拉傑·馬爾曾經表露出願意協助馬拉地人的意願。但高度民族沙文主義而敵視所有異族的薩達希夫拉奧卻下令將蘇拉傑逮捕,萬幸與蘇拉傑私交甚厚的瑪哈爾拉奧事先通知了蘇拉傑才使之免於此禍。再之後,仍抱有幻想的蘇拉傑再向薩達希夫拉奧進言建議馬拉地軍應將眷屬輜重留在阿格拉交由賈特人保護,並恃其騎兵優勢採取運動戰且由賈特人負責為馬拉地人提供物資補給支持,但薩達希夫拉奧高傲的拒絕了。徹底失望的蘇拉傑決定不再幫助馬拉地人。疏不知蘇拉傑·馬爾擁兵四萬,是彼時北印度諸印度教王公中的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27]  並且可以就近為馬拉地大軍提供物資支持,且蘇拉傑本人也精通戰陣之術,是一個在當時富有盛名的智勇兼備之將。於是這樣的一個潛在的強力盟軍就這麼被薩達希夫拉奧棄之如敝履。
釀成大錯的薩達希夫拉奧 釀成大錯的薩達希夫拉奧
這樣的代價就是伴隨着薩達希夫拉奧的這種態度,本來那些敵視穆斯林的北印度印度教王公們也不對馬拉地人施以好眼色,何況有些印度教王公也是像蘇拉傑·馬爾一樣主動提出給予馬拉地人以兵力及物資支持,也是無一例外被薩達希夫拉奧斷然拒絕。因此這些印度教王公們紛紛拒絕為馬拉地人提供兵力與物資的支持。於是,失去北印度印度教王公們支持的馬拉地大軍就無法就近得到物資支持,只能從遠在上千英里的浦那千里迢迢的將物資轉運到前線。 [21] 
尤其是薩達希夫拉奧沒有聽從蘇拉傑的正確建議,堅持帶着數十上百萬的非戰鬥人員一同北上,可以説直接導致了帕尼帕特大慘敗:在與阿富汗軍於亞穆納河周旋時,因為隊伍過大且補給線過長而導致機動性極差,始終被阿富汗人玩弄於股掌間;再以至於坐困帕尼帕特城時,過多的人員過早的將食物儲備耗盡而導致災難性的饑荒,造成巨大數額的非戰鬥減員並的迫使決戰中馬拉地只能以飢餓之師迎戰吃飽喝足的阿富汗人。
反之,對於任何對北印度的用兵要領瞭如指掌的名將,比如沙賈汗納迪爾沙、蘇拉傑·馬爾、拉古納特·拉奧、艾哈邁德沙·杜蘭尼,以至到薩達希夫的伯父巴吉拉奧一世,他們都深知在萬里無垠的北印度大平原上,機動性是壓倒一切的戰略優勢。對於以騎兵為骨幹的馬拉地軍隊而言本應最是如此:比如1737年巴吉拉奧就拋棄步兵及輜重,借道賈特人領地,率十餘萬騎兵於兩晝夜急行軍數百里,在敵軍未及做出有效反應前殺至德里城下,籍此獲得全勝便是一例。
至於在如何處理盟友或潛在盟友方面,與薩達希夫拉奧截然相反,艾哈邁德沙在此次戰爭中則充分利用北印度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矛盾,將戰爭包裝成反印度教的聖戰。這使他吸納了眾多的北印度穆斯林加入軍隊,大大充實了他的軍力。尤其是吸引了彼時北印度第一強國奧德土邦(今印度北方邦中、東部)的加入,奧德土邦邦主兼莫卧兒維齊爾舒亞·烏道拉率眾加入使得阿富汗軍獲得戰兵十餘萬及輔兵數十萬,而受此影響各大北印度穆斯林王公爭相投奔艾哈邁德沙,令阿富汗軍能夠享受充裕的兵力與物資支援。
綜上,薩達希夫拉奧不識北印度人文地理,既專橫跋扈視北印度的印度教勢力如草芥,拒絕接受他們的支援甚至反過來還幾乎把他們往敵人的陣營裏逼;反過來又優柔寡斷抓不準戰機,不能適時的棄眷屬輜重而以騎兵軍團快速奔驅,以求殲敵取勝。安有不敗之理?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後續

馬拉地方面,本來當薩達希夫坐困帕尼帕特的消息傳到浦那的時候,首相巴拉吉拉奧親率大軍北上應援, [6]  但當慘敗的噩耗傳來後,首相巴拉吉拉奧徹底崩潰。他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愛將薩達希夫拉奧與長子維什瓦斯拉奧都戰死於此役。萬念俱灰,自認為自己無顏及無力再治理國家的巴拉吉拉奧憂傷成疾,不日去世。繼大量高級官員死於戰場之後連首相本人也立刻去世,這無疑在馬拉地政壇引起了地震。只能是讓首相的次子瑪達夫拉奧繼承首相之位。因為瑪達夫拉奧年幼,因此由拉古納特·拉奧以為輔政。
阿富汗雖然獲得勝利,但是因為同樣付出了慘重代價,並且連續幾年的戰爭耗空了他的國庫,使得他的軍隊長期缺餉。他在出徵前曾許諾他的部隊在北印度尤其是德里自由劫掠,但帕尼帕特之戰的慘重代價使得艾哈邁德沙無力進佔德里,因為他擔心此舉會激起馬拉地真正不惜一切的動用全力戰爭能力來對抗他,導致戰爭進一步升級,因此他取消了進軍德里的計劃。這導致他的軍隊在1761年月22日發生了譁變。 [8]  [14]  儘管如此,他還是送還了維什瓦斯拉奧等部分馬拉地高級將官的遺體以求和,而無心再戰的巴拉吉拉奧倒也順水推舟接受了和約。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英明的,如果當時艾哈邁德沙不拉下顏面來自己主動求和,那麼到時面對馬拉地首相親自率領的數十萬憤怒之師,自己當然是絕無勝算。
總之,這場戰役進而是這整場戰爭是結束了,不過對於無論是阿富汗、馬拉地、以至於所有印度的勢力甚至是一些非印度勢力而言,這場戰爭造成的餘波將回蕩數年甚至數十年。

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戰役影響

此戰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於交戰雙方馬拉地聯盟及阿富汗帝國而言最為如此。本來雙方都是為求在對方身上獲得一場及時的完勝而打這一戰,結果馬拉地誠然蒙受慘敗,而阿富汗雖勝,亦是慘勝,雙方各自預期目的的夢想都因此戰破滅。可以説這一戰是兩敗俱傷,沒有贏家。
由於獲勝的代價過於慘烈,所以實際上阿富汗也沒有從這次戰爭中獲勝什麼實質性的收益,反而還造成了不小的損害:本來他希望是贏得此戰,殺服了印度人之後率全軍東進與中國清朝進行決戰的。可結果這一戰阿富汗人的吃相太難看,讓他出盡了洋相,這讓所有印度人尤其是阿富汗治下的旁遮普人都看清了阿富汗人色厲內荏的本性。由此,旁遮普人的反抗不但絲毫不見減退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是最讓阿富汗人頭痛的錫克人更如此。儘管艾哈邁德沙在1762年在馬萊爾科特拉打了一場大勝仗,殺死包括婦孺在內2萬餘錫克人,不過已經完全阻止不住錫克人在旁遮普坐大坐強的局勢。換言之,在這一戰之後,阿富汗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戰力在旁遮普這個無底洞裏,越來越難從印度事務中抽身了。
而對於風雨飄搖中的莫卧兒而言無疑是得了一個大便宜。儘管這一戰中他們也不算是沒有出力,不過因為阿富汗人也無力進佔德里,使得他們陰差陽錯的順勢收回了之前被馬拉地和阿富汗輪番佔領的德里,並使之前被馬拉地佔據的河中(此指恆河與亞穆納河之間領域,非指中亞之河中)再度歸復自己的統治範圍。
1765年的印度
1765年的印度(2張)
而至於對馬拉地而言,雖然帕尼帕特之戰的損失對其的軍事力量的打擊遠不至於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不過因為失去了大量富有戰鬥力與戰鬥經驗的老兵,並且損失的戰兵幾乎都是馬拉地本族士兵,所以使得馬拉地原來的軍事壓力更為緊張。本來試圖以一場完勝壓服印度羣雄,可結果打成這樣一場大慘敗,這使馬拉地在印度的威信與勢力掃地。許多馬拉地的統治區甚至是其統治下的印度教地區紛紛獨立。縱然經過這一系列打擊之後馬拉地帝國仍然是無可爭議的印度第一強國,但已經再也做不到曾經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地步了。雖説後來在瑪達夫拉奧的統治下馬拉地重新煥發生機,並一度復度進佔德里,再度成為名義上的印度共主,不過隨着瑪達夫拉奧去世,後面的首相們就一代不如一代,此後,馬拉地的政治進入了一個套娃模式:本來在馬拉地的政府中就是君主虛位而首相掌權,而到後來連首相都成為權臣的傀儡,而政局混沌黑暗的馬拉地帝國也就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並最終在1818年為英國所吞併。這是後話。
參考資料
  • 1.    Niccolao Manucci.Storia do Mogul India 1653-1708 Volume 4:Murray,1907
  • 2.    Sir Jadunath Sarkar.History of Aurangzib: mainly based on Persian sources, Volume 5:Orient Longman,1974
  • 3.    Vasant S. Kadam.Maratha Confederacy: A Study in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1993
  • 4.    Montgomery, Bernard Law.A Concise History of Warfare:Collins,1972
  • 5.    Axworthy, Michael.Sword of Persia: Nader Shah, from Tribal Warrior to Conquering Tyrant:I.B. Tauris,2010
  • 6.    Mehta, Jaswant Lal.Advanced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707–1813:Sterling Publishers Pvt. Ltd,2005
  • 7.    Alexander Mikaberidze.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ABC-CLIO,2011
  • 8.    Tryambaka Śaṅkara Śejavalakara.Panipat: 1761:S. M. Katre for Deccan College Postgraduate and Research Institute,1946
  • 9.    Claude Markovits.A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480–1950:Anthem Press,2002
  • 10.    P. J. Marshall.Bengal: The British Bridgehead: Eastern India 1740-182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 11.    Gordon, Stewart.The Marathas 1600–181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 12.    Bhagata, Siṅgha.A History of the Sikh Misals:Publication Bureau, Punjabi University,1993
  • 13.    Syed Altaf Ali.Life of Hafiz Rahmat Khan:Academ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66
  • 14.    Rawlinson, H. G.An Account Of The Last Battle of Panipa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6
  • 15.    Vishwas Patil.Panipat:Bharatiya Sahitya Sardan,1991
  • 16.    Roy, Kaushik.India's Historic Battles: From Alexander the Great to Kargil:Orient Blackswan,2004
  • 17.    Radhey Shyam Chaurasia.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707 A. D. to 2000 A. D.:Atlantic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2002
  • 18.    Pradeep Barua."Military Developments in India, 1750–1850".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58 (4):George C. Marshall Library,1994
  • 19.    Abhas Verma.Third Battle of Panipat:Bharatiya Kala Prakashan,2013
  • 20.    William Kasper Fraser.Afghanistan: A Study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Asia:Ams Pr Inc,1981
  • 21.    Gupta, Hari Ram.Marathas And Panipat:Panjab University,1961
  • 22.    Suresh K Sharma.Haryana: Past and Present:Mittal Publication,2005
  • 23.    Konstantin Nossov.War Elephants:Osprey Publishing,2008
  • 24.    James Grant Duff.History of the Mahrattas, Vol II:Printed for Longman, Rees, Orme, Brown, and Green,1826
  • 25.    Rawlinson, H. G.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7
  • 26.    Chandra, Satish.Medieval India: From Sultanate to the Mughals Part II.:Har-Anand,2004
  • 27.    R. C. Majumdar.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Indian People: The Maratha supremacy:Bharatiya Vidya Bhavan,197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