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玉碎
- 拼 音
- yù suì
- 注 音
- ㄩˋ ㄙㄨㄟˋ
- 釋 義
- 自毀而不委曲求全的行動
- 出 處
- 《北齊書·元景安傳》
玉碎典故
編輯據《北齊書·元景安傳》記載,權臣高洋建立北齊政權取代東魏時,為防東魏皇族東山再起,便將東魏宗室近親44家700多人處死,以便斬草除根。東魏的遠支宗室元景安等人商議請求改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反對,説:“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其言論被元景安告發,高洋下令將元景皓處決,賜元景安姓高。
玉碎解釋
編輯1.比喻美好的事物遭遇不幸。
2.謂為理想、信仰、正義而死。
三國〔魏〕阮籍《吊某公文》:“如何不弔?玉碎冰摧。”
《南史·王僧達傳》:“大丈夫寧當玉碎,安可以沒沒求活。”
3.形容聲音清脆。
- 參考資料
-
- 1. 玉碎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