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門十三品

鎖定
石門十三品,又稱漢魏十三品,是13件著名摩崖石刻的合稱,屬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位於漢中博物館
石門是連接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的褒斜棧道南端的一段隧道,是蜀道的重要部分,系東漢年間所開,後來在隧道兩壁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鑿有大量題詠和記事。1970年因修建石門水庫,只得將淹沒庫區內最受推崇的13件摩崖石刻遷至漢中博物館
這些石刻作品被譽為“國之瑰寶”,石門十三品在書法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們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是漢代以來書和刻兩者的最高藝術結晶。其中漢魏時期作品早在唐宋時就負盛名,譽滿全國,更為歷代考古家、書法家所推崇。石門十三品是研究漢隸的重要實物,在中外書法界和金石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中文名
石門十三品
原    址
石門水庫
現藏單位
漢中博物館
年    代
漢魏

石門十三品歷史由來

石門十三品開鑿背景

石門石刻 石門石刻
石門是褒斜棧道南端的一段隧道,系東漢永平年間所開,並將隧道開通的過程以文字的形式刻於山崖之上。石門是世界上人工開鑿的第一座隧道。東漢永平六年(66年)用火焚水激法修成。在我國古代交通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石門的開通和摩崖先例,激發了過往文人和士民題刻的情懷,在東西兩壁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鑿有漢魏以來大量題詠和記事。僅石門內壁就留石刻34件,連同石門南北山崖和河石上的石刻,總數達104件。石門這些石刻,是珍貴的石頭書,特別是漢魏石刻,屬國內珍稀之物。正因如此,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於1961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條橫跨秦嶺天險,貫通南北的褒斜棧道,一處在世界交通史上享有盛名的石門隧道,一項由漢初丞相蕭何倡修的山河堰水利工程,皆彙集在褒谷。過往的仕官商賈、文人墨客,在飽覽勝跡之餘,記事詠物,抒懷為文,鐫刻於石門內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絕,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石門摩崖石刻。據統計,在石門故址的石刻有104種,僅石門內壁就有34種。上自漢魏,下至明清,儼然一座石刻寶庫。其中13種漢至南宋時代的石刻出類拔萃,蜚聲古今。
石門十三品
石門十三品(5張)
東漢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 (63-66年),為克服漢中七盤山的路障,官府下令鑿石開路。當時,人們採用火燒水激法開路,形成全長13.6米可供車輛通行的隧道。石門隧道無斧鑿痕跡,巖面修整平順,內寬4.2米,可供兩輛馬車 (漢制一軌為1.5米)同時行駛。石門隧道與幼發拉底河河底隧道、那不勒斯婆西勃洞隧道相比,是最早具備車輛通行條件的人工隧道。
為紀念石門隧道的開通,當時鎮守漢中的郡守鄐君下令,將石門隧道開通的過程以文字的形式刻於山崖之上,史稱《漢中太守都君開通褒斜道碑》。此摩崖是漢代所刻已確定無疑,實物仍存於第一處摩崖。此後,又陸續增加了漢朝及南北朝時期的一些摩崖作品。

石門十三品遷移入館

20世紀70年代初,該地因根治褒河,在石門所處峽谷修建水庫,國務院將水庫淹沒區內摩崖石刻中的十三種碑刻包括漢刻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南宋刻隸書三品等評定為“一級甲等文物”,並將石門洞及這些精選出的主要石刻計17方鑿遷移入漢中市博物館。後將石刻粘接復原,專列一室保存,陳列室取名“石門十三品陳列館”。十三款摩崖石刻書法作品,故而被稱之為“石門十三品”。
漢中博物館 漢中博物館
搬遷石門十三品,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工作。為確保刻字的完整無損,須將摩崖鑿取,然後經修整外形後使之類似石碑。當時,主要靠人力和手工操作,輔之以電鑽之類的機械,個別部位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實施了小爆破。第二步是運輸。從山石中鑿取的摩崖重達數噸至15噸,從山間或河邊要運到公路上去,摩崖下面只好輔設木軌,木軌上放置用圓木作成的滾筒,將摩崖平放在滾筒上,用木槓撬推滾筒,就這樣將摩崖運至公路上。然後裝入平板車,予以固定,將其緩慢地運至漢中博物館。接下來是修復摩崖。不少摩崖鑿取前已有裂縫,鑿出後便解體。有的在鑿取和搬運中因重力作用而出現破裂。所有這些問題需修復,凡斷面要除鏽去污,進行粘合,背面作加固,正面要修復。經過處理,使之形成一個堅固的整體。對散落的碎塊要進行粘接,凡摩崖表面粘染的膠質物或污垢要逐一清除,漫漶不清的刻字要力求維護原貌。後來,國家撥專款修建陳列館,這13件摩崖置放在陳列館,是按產生的年代先後來排列的。

石門十三品石刻列表

《石門頌》局部 《石門頌》局部
一品《石門》碑;
二品《畜君開通褒斜道》摩崖;
三品《畜君碑釋文》摩崖;
四品《李君表》摩崖;
五品《石門頌》摩崖;
六品《楊淮表紀》摩崖;
七品《玉盆》摩崖;
八品《石虎》摩崖;
九品《袞雪》摩崖;
十品《李苞通閣道》摩崖;
十一品《潘宗伯、韓仲元》摩崖;
十二品《石門銘》摩崖;
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

石門十三品分品評價

古人紀事頌德,將文字雕刻在金屬器物上,如青銅器銘文;將文字雕刻在石頭上,有和摩崖。選擇自然山崖為依託,稍事修整後刻上文字的,稱為摩崖。石刻之風,興於秦而盛於漢,兩千多年來,綿延不斷,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石門十三品中,有漢刻8種,曹魏和北魏石刻各1種,宋刻3種。記述或讚頌褒斜道修治通塞歷史的漢魏摩崖有5種。
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鐫刻於公元66年,是我國早期的摩崖石刻,其書體為篆書隸書過渡的典型代表。
《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又稱《石門頌》)號稱我國漢代摩崖“三頌”之首(另外兩頌為《西狹頌》、《郙閣頌》),其漢隸被譽為“漢人極作”。
《右扶風丞李君通閣道摩崖》、《楊淮、楊弼表記摩崖》都是漢代摩崖的精品。
曹魏《李苞通閣道摩崖》屬少見的三國遺存,是研究三國蜀魏之戰的實物資料。
北魏《石門銘》在魏碑中地位極高,被譽為“不食人間煙火”之仙品。
《石門》、《玉盆》、《石虎》、《袞雪》四種漢隸大字摩崖,都是狀物抒懷之作。署名“魏王”的《袞雪》,則被認為出自曹操之筆。
《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釋文》、《釋潘宗伯、韓伸元、李苞通閣道題名》追述漢魏往事,是宋代仿寫漢隸的好作品。
《山河堰落成記》又名《重修山河堰碑》,形巨體豐,該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塊碑刻,是南宋紹熙年間官民整修山河堰竣工後的記事碑。

石門十三品文物價值

石門十三品
石門十三品(17張)
石門十三品,俗稱“漢魏十三品”,是研究褒斜棧道通塞和漢中水利建設的珍貴史料,又是書法藝術的傑作。漢中石門石刻正是處在漢字由篆而隸的重要過渡時期,它代表了漢字書法發展史上承前啓後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些石刻反映了我國文字由篆到隸、由隸書到楷書的發展過程,是文字發展的歷史真跡,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書法演變的歷史軌跡。自秦末戰爭中,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今漢中市漢台區)”(《史記》),劉邦以漢中為根據地,出定三秦,譾滅項羽,遂以“漢”為名,建立漢朝。其後,遂有“漢人”、“漢民族”稱謂,中國書體亦被稱之為“漢字”,中國文化被稱為“漢文化”。
同時,它們是研究漢魏書法的實物標本,對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發揮了啓迪和推動作用。漢中石門迄今仍遺存有為數可觀的漢魏石刻書法摩崖,1000多年來,一直為歷代學者所推崇。清代大學者楊守敬、康有為均稱讚石門書法藝術。光緒五年(1880年)石門石刻經楊守敬介紹到日本,受到東瀛書界的激賞,許多日本書法家購買石門摩崖拓片進行研究,被列為學習書法“必修之古典”。直到現在,日本書法界仍對漢中石門摩崖石刻給予高度評價。康有為十分推崇石門摩崖,他把古代著名石刻分為六等: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高品、四曰精品、五曰逸品、六曰能品,在神品中僅列三石,《石門銘》就居其一。上世紀四十年代,《石門頌》的影印件曾多次再版問世。孫中山先生和一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也極其推崇石門書法。于右任先生曾有“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的詩句。黃鎮同志曾題詞,讚譽為“國之瑰寶”。清代書法名家羅秀書評價説:“其飄逸也,如鳳舞晴空而其羽毛鮮麗。 [1] 
宋代歐陽修的《集古錄》、洪适的《隸釋》,趙明誠的《金石錄》等著作中對漢中石門石刻都有著錄,尤其清代以來,研究和著錄漢中石門摩崖石刻者日多。有清以來,凡較為重要的書法研究和輯錄隸書碑帖,幾乎都收有漢中《石門頌》等作品。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畢沅兩漢金石記》、《關中勝蹟圖志》、《關中金石記》、王昶金石萃編》,以及《潛研堂金石文跋尾》,還有歷代《一統志》、省、府、州、縣誌中都有著錄。
民國時期,中國出版的第一部大型工具書《辭海》,其封面就是集漢中《石門頌》中的“辭”、“海”二字而成。

石門十三品國際讚譽

建國以後,隨着文化開放,每年日本書道界有不少書家來漢中瞻仰石門石刻,都給予了予極高評價。
日本書道界權威種穀扇舟先生1988年訪漢時,親筆寫下了“漢中石門,日本之師”的題字,其石刻至今屹立在漢中博物館。每年日本及各國遊客蒞臨漢中,都要瞻仰漢中石門摩崖石刻書法,無不歎為觀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