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性戀正統主義

鎖定
異性戀正統主義(Heteronormativity)是指認為異性戀是唯一“正常”性傾向的社會認知模式 [1-2]  。異性戀正統主義將每一個人都預設為異性戀,因而促使整個社會的制度和結構都服務於異性戀關係,這也導致了無論是法律法規、大眾媒體還是教育政策都藴含着異性戀正統主義的邏輯,否定和排斥同性關係,造成社會的恐同現象,縮小和限制性少數羣體的生存空間 [3] 
目前,國際社會通過相關宣言、公約和協議呼籲保障性少數羣體的平等權利,不受基於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歧視。我國亦有相關法律保障公民不受性別歧視的基本人權,但在性少數平等方面,仍有進步的空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 [4]  。跳脱和批判異性戀正統主義,實施性別和性傾向平等的教育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實施的全面性教育,能夠幫助學習者樹立接受差異、尊重多元、反對歧視和捍衞人權的態度,推動創造更加平等友好的社會 [5] 
中文名
異性戀正統主義
外文名
Heteronormativity
別    名
異性戀正統性
別    名
異性戀常規性
異性戀規範性
關聯詞
異性戀同性戀恐同現象跨性別恐懼現象

異性戀正統主義定義

異性戀正統主義(Heteronormativity)是指認為異性戀是唯一“正常”性傾向的社會認知模式 [1-2]  。異性戀正統主義不僅預設了男女二元對立的性別角色和性關係的標準,還規定了異性戀關係和同性戀關係的等級秩序,使異性戀優於同性戀,異性戀被建構成理所當然的存在,在社會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 [2] 
異性戀正統主義的態度藴含着三組二元對立的劃分 [6]  [7] 
一、在性別層面,區分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真正”的男人和女人,其他的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都是偏差 [6]  [7]  。行為舉止不符合社會對其性別期望的人,很可能會遭受質疑和攻擊。
二、在性的層面,區分異性戀和同性戀。認為前者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後者是異常的,不自然的 [6]  [7]  。同性戀曾被納入醫學範疇,成為醫學研究的對象。醫生作為知識權威可以決定人類的哪些行為是正常的,哪些行為是缺陷和偏差。醫學將同性戀還原為大腦結構、激素和遺傳因素,並以此構成了對同性戀的病態認識 [8] 
三、在家庭層面,區分“純正”的家庭和“偽”家庭 [6]  [7]  。純正的家庭是通過血緣、姻緣或者養育關係聯繫並居住在一起的人們,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障,是正統的家庭。而正統的家庭就是異性戀家庭,由具有法定婚姻關係的丈夫(生理性別為男性)和妻子(生理性別為女性)以及他們的孩子共同組成,強調性別分工,相輔相成,並具備生殖功能,除此之外,其他形式的關係構成,譬如同性家庭都被排除在家庭的定義之外 [7]  [9] 
因此,在性別與性兩個不同範疇的相互交織之下,異性戀正統主義將異性戀關係中的順性別者(性別認同和出生時被指派性別一致的人)視為標準類型 [10]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帶着這樣的預設進行交往,這也導致了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者以及同性戀者都會面臨被迫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性別身份或公開自己的性傾向的狀況。例如,同性戀者會因為TA們的性傾向而被問到“你為什麼喜歡男人/女人?”“你們為什麼不找個男/女朋友?”等不合適甚至令人尷尬的問題,似乎TA們總是欠人們一個解釋。但是異性戀者和順性別者則不會有此困擾,更不用“出櫃”(即對外界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11] 

異性戀正統主義歷史沿革

異性戀正統主義的概念來源於20世紀90年代西方興起的酷兒理論(Queer Theory),但是其理論脈絡可以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 [12]  [13]  。其中具有重要影響的論述有:
1975年,美國人類學家蓋爾·魯賓(Gayle Rubin)在探究女性處於社會受壓迫的從屬地位的起源時,提出了“性/社會性別制度”(Sex/Gender System)的概念。“性/社會性別制度”是指社會中種種人為的話語機制和制度安排,依據社會習慣和需要,對人生理層面的性(Sex)差異進行規範和制約,從而形成了社會制度和關係中的性別(Gender)差異 [14]  。換句話説,社會性別(Gender)中的男女差異是社會對於人類生理特徵的解讀,而不是作為一種人類本質根植於並且決定於生理意義上的性(Sex)。社會性別是性的社會關係的產物,是社會強加的兩性區分,男女之間並不存在“自然的”對立 [15] 
1980年,美國女同性戀女性主義者阿德里安·裏奇(Adrienne Rich)在其經典文章《強制性異性戀和女同性戀存在》(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中主張異性戀不僅僅只是一種性傾向,它更是一種服務於男性統治的強制性制度,迫使女性必須期待和進入異性戀關係,而不進入異性戀關係的女性則會被視為社會問題和威脅,受到懲罰。諸如中世紀歐洲的“獵巫運動”,焚燒寡婦及未婚女性。事實上,異性戀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必要的 [16]  。強制性異性戀不僅探討了社會性別(Gender)與性(Sexuality)的相互作用如何導致了女性的從屬地位,還將女性主義的目標和同性戀羣體權益聯結在了一起 [12] 
1990年,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哲學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出版了她最具影響力的著作《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在該書中,巴特勒發展了異性戀矩陣(Heterosexual Matrix)的概念 [17]  。異性戀矩陣包含生理性別(Sex)、社會性別(Gender)和慾望(Desire)三個層面 [17]  ,人們依據身體的特徵推論人們應該如何行動,將性別和性傾向直接與身體的性(通常是外顯的性器官)相關聯。在生理的層面,身體的性決定了一個人的性別是男性/女性;在社會的層面,男性氣質/女性氣質也由身體(生理特徵)決定,男性是陽剛的,女性是陰柔的;在慾望的層面,區分出異性戀/同性戀。異性戀矩陣塑造了社會的性別規範,教導不同性別應該有的行為,排斥任何非異性戀的性傾向。“陽剛的男孩喜歡陰柔的女孩”便成為了社會標準 [18]  。只要一個人不符合異性戀矩陣中的任何一項要求,社會都不會接受 [19]  。一個間性兒在出生後很可能會被迫接受強制性的性別重置手術以符合社會二元性別的框架 [20]  ;而即便是一個十分陽剛的男性,但如果他喜歡的是男性,也不會被社會所認可 [19] 
異性戀正統主義(Heteronormativity)這一術語的正式出現是在美國酷兒理論學者和文化評論家邁克爾·沃納(Michael Warner)1991年的著作《恐懼酷兒星球》(Fear of A Queer Planet)之中 [3]  。沃納批判異性戀文化將自身視為人類交往的基本形式,是性別關係的模範,是所有社羣不可分割的基礎,以及社會存在離不開的繁殖手段 [21]  。他由此為酷兒理論確立了一種挑戰社會的姿態:酷兒理論向男性/女性的二元框架挑戰,認為性別身份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流動的,酷兒並不指向某一種性別身份;向異性戀/同性戀的二分結構挑戰,將異性戀去自然化。酷兒理論所具備的顛覆性力量,可以促使人們擺脱異性戀霸權的束縛,自由地表達並享受性,進而創造平等多元的社會 [22] 
事實上,對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分析與批判,也體現了性少數羣體平權運動的一項重要成就:將科學研究的對象從“邊緣”轉移到“主流”,從“同性戀問題”轉移到質疑“異性戀中心” [23]  ,從研究“異常”到發問“正常”。

異性戀正統主義社會影響

異性戀正統主義性別不平等

父權制社會家庭中的重男輕女是基於男孩長大成人之後,能夠結婚生子,完成傳宗接代的社會期望,而這種男孩偏好正是在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基礎上才得以維持和強化,最終導致了人口上男多女少,性別失衡的問題 [24]  。不僅如此,異性戀正統主義還影響着單身或未婚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和生育權。在我國,單身女性無法使用精子庫、凍卵等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行使自己的生育權。根據原衞生部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規範》(衞科教發〔2003〕176號)的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但是單身男性卻能夠以“生殖保險”為目的凍精,為將來的生育做準備 [25] 

異性戀正統主義恐同現象

恐同現象(Homophobia),是指對同性戀和同性戀者非理性的恐懼、厭惡和歧視,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喬治·温伯格(George Weinberg)於1972年提出 [26]  。在一個以異性戀為中心的社會中,異性戀被認為是唯一合理和正常的性傾向。人們為了符合社會規範,便會以異性戀為標準,檢視自己與他人,歧視和壓迫那些違反社會規範的人。譬如,使用包括貶損性和污名化稱呼在內的言語暴力,對同性戀者進行取笑和羞辱;剝奪同性戀者的工作權、婚姻權和撫養權等人身權利;對同性戀者實施毆打、攻擊等身體暴力,這些都會對同性戀者的精神和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27]  。恐同現象會影響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包括同性戀者自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牀心理學家伊安·梅爾(Ian Meyer)認為,內化的恐同現象表現為同性戀者對於自我的負面評價,帶來焦慮和羞恥感,在極端情況下,同性戀者會排斥、貶抑和拒絕自我以及其他同性戀者 [2] 
同時,在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影響下,很多同性戀者在面對長期親密關係的時候,會將異性戀婚姻想象成理想狀態,對同性親密關係具有一種“宿命論”的認知,認為同性關係終將失敗,極度懷疑長期穩定情感關係的建立 [2]  。在傳統家庭觀念濃厚,看重傳宗接代的我國,父母往往很難接受子女的同性戀身份,導致代際隔閡,家庭矛盾 [28]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2016年發佈的《中國性少數羣體生存狀況——基於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顯示,儘管性少數羣體達到適婚年齡結婚的比例遠低於同齡非性少數人羣,但是在已婚的性少數受訪者中,84.1%選擇與異性戀配偶結婚,13.2%為“形式婚姻”(男同性戀與女同性戀個體之間達成協議之後正式登記結婚)。這表明,同性戀者在年輕時可能試圖避免進入異性戀婚姻,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同性戀者會面對來自家庭和社會更大的結婚壓力。而同性婚姻和伴侶關係不合法的現狀就可能導致部分性少數羣體進入異性戀婚姻,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 [29] 

異性戀正統主義跨性別羣體

跨性別(Transgender)是指個體的性別認同不同於出生時的被指派性別 [30]  。在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影響下,跨性別羣體同樣遭受着邊緣化、污名化,歧視、欺凌和暴力傷害,社會的可見度極低,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跨性別羣體的生存狀況 [31] 
根據北京同志中心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共同發佈的《2017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查報告》顯示,跨性別羣體和非常規性別者在原生家庭的接受程度低,在總計2060位受訪者中,近九成的原生家庭不能完全接受跨性別孩子,家庭暴力極為普遍,在1640位可能或確定被父母或監護人知道身份的受訪者中,僅有6位沒有遭受過來自原生家庭的暴力。在學校期間,跨性別者也更易遭受包括身體、言語、孤立和排斥在內的校園暴力;在職場中,跨性別羣體性別表達的自由度低,工作環境不友好,就業困難。種種因素都導致了跨性別羣體普遍存在着抑鬱和焦慮狀態,有着較高的自殘和自殺的風險 [32] 

異性戀正統主義間性人羣體

間性人(Intersex)是指那些出生時的性特徵(包括生殖器官、性腺和染色體模式)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體的典型特徵的人 [33]  。20世紀50年代起,歐美的一些國家就開始常態性的對生理解剖上不符合標準男性或標準女性的間性人實施性別重置手術,或是摘除性腺,或是切割陰蒂/陰莖,強行對其進行二元的性別修正,粗暴的納入異性戀規範之中。事實上,相當比例的性別重置手術並無健康的迫切需要。而且一些幼時經歷過性別重置手術的間性人,可能會始終無法接受自己被指派的性別,飽受性別認同的折磨。有的還會因為閹割而喪失性功能與性快感,並且終生的激素治療和藥物副作用,也給間性人羣體造成了極大的痛苦 [20] 

異性戀正統主義法律中的異性戀正統主義

許多國家的法律體系都藴含着異性戀正統主義的態度,否定同性或是非異性戀伴侶的合法權利 [3]  。國際性少數聯合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 and Intersex Association, ILGA World)2019年的一項關於性傾向相關法律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仍有70個國家把同性關係定為刑事犯罪。伊朗,沙特阿拉伯,也門,蘇丹,毛里塔尼亞以及索馬里和尼日利亞的部分地區把同性關係列入死刑。文萊一直以來將同性戀視為非法,同性戀可被判處10年監禁 [34]  。2019年4月3日,文萊推行新刑法,同性戀者會被判處遭亂石投擲而死的石刑 [35]  。因此,文萊也成為了亞洲第一個給同性戀定死罪的國家。在國際社會各界的抵制之下,文萊在2019年5月5日決定暫緩有關同性戀死刑法令的實施 [36] 
在我國,儘管1997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廢除了將同性性行為包含入罪的流氓罪 [37]  ,但同性伴侶的平等權利仍未受法律保護。2015年,湖南長沙的一名同性戀者因與其戀人至長沙市芙蓉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被拒,而將芙蓉區民政局告上法庭。芙蓉區法院認為芙蓉區民政局的行政行為合乎現行法律的規定,一夫一妻指的是一男一女締結的婚姻關係,而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38] 
2021年,我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仍然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39]  。在行政處理上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 [39] 
中國香港地區曾有着長達126年之久的男男性行為刑事化的歷史 [40]  。直到1991年通過《1991年刑事罪行(條訂)草案》,將男男性行為非刑事化,“成年男子(21歲以上)之間、雙方同意、於私人地方進行的性行為,免刑事責任” [41] 
隨後,在2004年,一名男同志提出司法複核,挑戰男男性行為的合法同意年齡(21歲),要高於其它性傾向性行為的合法同意年齡(16歲)的法律規定。高等法院最終判決其勝訴,男男性行為同意年齡降至16歲 [40]  。至今,香港地區法例都未承認同性婚姻或合法同性配偶。2018年,香港一名女同性戀者MK申請司法複核,質疑香港法律不容許同性伴侶結婚並且沒有提供諸如民事結合或註冊伴侶關係等其他在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途徑,違反了《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的條例。但是原訟法庭卻認為,《基本法》第37條賦予的婚姻自由不適用同性伴侶,因為《基本法》頒佈時,“婚姻”顯然是按照傳統理解的一男一女的結合,也就是異性婚姻。於是原訟法庭進一步裁定,“雖然原則上在合適情況下法例可獲賦予新的解釋,但是沒有充分有力或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有需要因應香港現時或正改變的社會需要和情況而對《基本法》第37條中的‘婚姻’賦予新的解釋,以涵蓋同性婚姻”,於是駁回了MK的司法複核申請 [42] 
雖然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同性婚姻平權路仍然道阻且長,但是2017年中國台灣地區司法院公佈了《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表示《民法》排除同性的婚姻規定與《憲法》所保障的人民婚姻自由和人民平等權相違背,要求有關機構依照大法官的釋憲在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的修正或制訂 [43]  。2019年5月17日,中國台灣地區頒佈亞洲首部同志婚姻專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 [44] 

異性戀正統主義媒體中的異性戀正統主義

大眾媒體能夠提高某一個體或羣體在社會中的可見度,同時也塑造和影響着人們的價值觀和對世界的認知 [45]  。然而,缺少話語權的性少數羣體則在社會中被“隱形”,被主流社會排除的同時,遭到污名化。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傳播與新聞學院教授史黛西·史密斯(Stacey Smith)領導的研究團隊(USC Inclusion Initiative),從2015年起,每年對美國電影中性少數羣體的呈現進行評估。研究團隊通過調查亞馬遜旗下電影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發佈的當年票房前100的電影發現:
2014年,在總4610個有台詞的角色中,只有19個是同性戀和雙性戀角色,並且沒有1個跨性別角色 [46] 
2015年,4370個有台詞的角色中,有31個同性戀和雙性戀角色,1個跨性別角色;在票房前100的電影中,只有18部有一個或多個性少數角色,且沒有一部電影以性少數人士作為主角 [47] 
2016年,在總4544個角色中有51個LGB(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角色,佔總角色數量的1.1%。包括36個男同角色、9個女同角色和6個雙性戀角色。沒有跨性別角色。100部電影中僅有一部電影以黑人男同性戀作為主角 [48] 
2017年,在總4403個角色中,有31個LGB(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角色。同樣的,超過一半(51.6%)的角色為男同性戀,29%為女同性戀,雙性戀角色佔19.4%,沒有任何跨性別角色 [49] 
2018年,LGB(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的角色總體數量有所增加,在總4387個角色中達到了58個,佔1.3%。其中男同角色33個,女同角色17個,雙性戀角色8個。100部電影中有2部以LGB人羣(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為主角,跨性別角色依舊不存在 [50] 
從2014年到2018年,儘管LGB(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在電影中的角色數量有所上升,但是佔總體電影角色的比例並沒有更多的變化,且多數角色為白人男性。此外,跨性別羣體的媒體可見性更低,5年間,500部最受大眾歡迎的電影中只存在1個跨性別角色 [50] 
LGBT角色在大眾電影中的呈現 LGBT角色在大眾電影中的呈現 [50]
在我國,2017年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審定通過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第8條明確指出:“渲染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趣味一類的內容或情節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這其中就包括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 [51]  。同性戀不僅被奪去了在媒體中的可見度,還被不合理地等同於淫穢色情以及非正常的性關係。
對於跨性別羣體,我國電視新聞將跨性別身份和犯罪行為高度相聯,獵奇式的選取新聞點,且多數報道並不關心跨性別羣體真實的生活狀況和生存困境,只作為人們進行消遣的“奇觀”而予以報道 [52] 

異性戀正統主義教育中的異性戀正統主義

我國民間非營利性機構同城青少年資源中心的一項關於中國高校教材中同性戀內容的研究,揭示了高校教科書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對同性戀的病態探討和污名化認識。中國大陸在2001年後出版的31本涵蓋同性戀內容的心理學教科書中,有13本將同性戀判定為異常或病態,僅有7本書完全認同同性戀不屬於精神疾病。而正是在2001年,同性戀從《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的名單中剔除,不再被定義為疾病。高校教材中關於同性戀的錯誤表述和歧視內容,極有可能造成學生對於同性戀羣體的偏見。而對於作為性少數羣體的學生而言,教材中的污名化內容可能會促使其排斥和拒絕自己,並且產生恐懼、焦慮或絕望的心理 [53] 
同樣的,面向兒童青少年的性教育也充斥着異性戀正統主義的邏輯。2013年,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舉辦了“全國中學性教育優秀教案評比”活動。該活動總共收到來自黑龍江、貴州、武漢、成都、新疆、雲南、河南、北京等地區中學教師的共110份教案。儘管部分教案對性別刻板印象進行了反思,也體現出了社會性別平等的意識,但是這些教案無論是戀愛教育或是有關人際交往的內容,幾乎全都是以異性戀為框架,看不見任何有關同性關係的內容。這也恰恰揭示了教師們缺乏對於多元性傾向的認識,而這些都直接影響着青少年能否從小建立接納差異,消除歧視的價值觀 [5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發佈的《中國初級中學性教育實施狀況》顯示,學校的性教育都較少涉及社會性別、性傾向、性行為、性權利等話題。在學生對於性別角色、婚姻和性權利的態度層面,受訪的4737名學生中,約14%的女生和超過四分之一的男生認為“和女孩相比,男孩更需要在學校裏有好的表現”。對於“女孩應該對和誰以及何時結婚有發言權”的觀點,近60%的女生同意該觀點,而男生選擇同意的卻不到一半。此外,總體上只有不到半數的學生明確反對“一個女人不能拒絕和他的丈夫發生性關係”,大約10%的女孩和20%的男孩表示了同意。在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上,42.69%的學生認為與同性別的人發生性行為是錯誤的,且男生的比例更大,有45.57%。這些都表明了,我國青少年對於性別平等和女性權利知識的匱乏 [55]  。性別和性傾向平等教育的缺失,極有可能導致性少數羣體在學校期間遭遇歧視和不公平的待遇。我國性別平權公益機構同語發佈的《性與性別少數學生校園環境報告》指出,40.64%的學生曾遭遇過包括恐同言論、被迫出櫃、被冷漠對待和孤立以及老師/同學的性騷擾在內的校園欺凌。其中有7.85%的學生因為校園欺凌有過自殘的行為,有8.71%的學生試圖自殺 [56] 
事實上,已有研究發現,接觸正確的社會性別教育越早的學生,越能樹立平等多元和尊重他人人權的觀念,在小學就接觸到“同性戀”一詞的大學生,比初高中才接觸“同性戀”一詞的大學生對待性少數羣體會更加包容。這也説明了在早期教育中開展跳脱異性戀正統主義框架,體現性別和性傾向平等的全面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57] 

異性戀正統主義我國相關法律政策

我國已有多項法律保障公民的平等權利,而不受基於性別的歧視。儘管沒有明確提出“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的術語,但“性別”一詞理應包含上述概念,禁止性別歧視的條例應同樣適用於保護性少數羣體。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明文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權,而這顯然是包含性少數羣體在內的。因此,“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58]  ,其中理應包含尊重和保護性少數羣體的人權。具體規定如下:

異性戀正統主義《憲法》(2018修正)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58] 

異性戀正統主義《勞動法》(2018修正)

第十二條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59] 

異性戀正統主義《教育法》(2015修正)

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60] 

異性戀正統主義《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第三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户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61] 
第四十條
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的未成年人,學校、幼兒園應當及時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61] 

異性戀正統主義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

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從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預防暴力等角度,規定了關於性別與性有關的教育內容,但未明確提及異性戀正統主義的概念。《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從公共安全的角度,強調了青春期性別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從身心健康的角度,強調了學習青春期生理心理特徵,建立自我認同必要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修訂)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強調了青春期認識自我和性心理變化教育的必要性;《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強調要了解性與生殖健康知識,保護自身不受侵害。這些也都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異性戀正統主義《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小學4~6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初步瞭解青春期發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62] 
初中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瞭解青春期常見問題的預防與處理;形成維護生殖健康的責任感 [62] 

異性戀正統主義《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水平三(小學5~6年級)
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生長髮育特點;
· 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男性、女性第二性徵的具體表現);
· 女生月經初潮及意義(月經形成以及週期計算);
· 男生首次遺精及意義;
· 變聲期的保健知識;
· 青春期的個人衞生知識 [63] 
水平四(初中階段)
心理健康
· 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
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
·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 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 [63] 

異性戀正統主義《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小學高年級
· 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64] 
初中年級
· 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
· 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並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 [64] 

異性戀正統主義《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心理健康
· 瞭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徵;
· 認識自己的性心理變化 [65] 

異性戀正統主義《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性與生殖健康
· 性與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識;
· 友誼、愛情、婚戀、家庭與倫理道德;
· 優生優育與適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 非意願懷孕和應對措施;
· 常見生殖健康問題與自我保健方法;
· 無保護性行為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 常見性傳播疾病和預防;
· 艾滋病的傳播、流行與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和預防措施,艾滋病諮詢檢測和服務,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 預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66] 

異性戀正統主義相關國際文件

一些國際文件也從平等權利和消除歧視的角度對異性戀正統主義這一話題進行了闡釋和批判,強調人人生而自由,一律平等。讓性少數羣體享受與異性戀者和順性別者同等的權利既不過分也不復雜,“普遍性原則即沒有例外,人權毫無疑問是全體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各國應當承擔義務,尊重和保障性少數羣體的人權,不受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 [67]  。相關文件內容如下:

異性戀正統主義國際人權文書

《世界人權宣言》(1948)
第一條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68] 
第二條
人人有資格享有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別 [68] 
第七條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歧視。人人有權享受平等保護,以免受違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視行為以及煽動這種歧視的任何行為之害 [68] 
《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966)
第二條第1款
本公約每一締約國承擔尊重和保證在其領土內和受其管轄的一切個人享有本公約所承認的權利,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別 [69] 
第二十六條
所有的人在法律前平等,並有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無所歧視。在這方面,法律應禁止任何歧視並保證所有的人得到平等的和有效的保護,以免受基於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理由的歧視 [69] 
《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1966)
第二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保證,本公約所宣佈的權利應予普遍行使,而不得有例如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分 [70] 
《兒童權利公約》(1989)
第二條
締約國應遵守本公約所載列的權利,並確保其管轄範圍內的每一兒童均享受此種權利,不因兒童或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民族、族裔或社會出身、財產、傷殘、出生或其他身份而有任何差別 [71] 
《日惹原則》(2007)
原則1:普遍享有人權的權利
所有人生而自由,平等享有尊嚴和權利。所有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人都有權充分享受所有人權 [72] 
原則2:平等和非歧視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權享有所有人權,不受基於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歧視 [72] 
原則24:建立家庭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權建立家庭,無論其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如何。家庭有各種不同的存在形式。任何家庭都不應受到基於其任何成員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歧視 [72] 

異性戀正統主義全面性教育中相關教學內容

異性戀正統主義學習目標

培養權利和社會性別平等意識,尊重不同的性別、性傾向,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兒童青少年對於社會性別和性傾向等知識的充分了解,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權利意識,做到尊重差異、消除歧視,擺脱異性戀正統主義,懂得維護性少數羣體的尊嚴和福祉。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下的第1個主題“社會性別及其規範的社會建構”、第2個主題“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和第3個主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核心概念1“關係”下的第3個主題“寬容、包容及尊重”、第4個主題“長期承諾及子女養育”,核心概念2“價值觀、權利、文化與性”下的第2個主題“人權與性”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和15~18歲及以上四個年齡段 [5]  。具體內容如下:
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
主題1:社會性別及其規範的社會建構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社會與文化規範以及宗教信仰都是影響社會性別角色的因素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社會性別角色(知識);
► 舉例説明社會規範、文化規範和宗教信仰如何影響社會性別角色(知識);
► 認同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社會性別角色(態度);
► 反思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如何影響人們對社會性別角色的看法(技能)。
要點:每個人看待自己的社會性別或向別人描述自己的社會性別的方式都是獨特的,應該受到尊重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社會性別角色(知識);
► 解釋一個人的社會性別身份可能與其生理性別不相符(知識);
► 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性別身份(態度);
► 欣賞自己的社會性別身份,並尊重他人的社會性別身份(技能) [5]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社會性別角色和社會性別規範影響人們的生活
學習者將能夠:
► 確定社會性別規範如何塑造身份、願望、實踐和行為(知識);
► 檢視社會性別規範如何產生危害,以及如何對人們的選擇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知識);
► 認識到關於社會性別規範的信念是由社會構建的(態度);
► 認同社會性別角色和社會性別期待可以改變(態度);
► 在家庭、學校和社區的日常生活中採取行動,在社會性別角色方面產生更積極的影響(技能) [5] 
學習目標(15~18歲及以上)
要點:敢於挑戰自己和他人的社會性別偏見很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回憶關於對男性、女性、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者有偏見的事例(知識);
► 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社會性別偏見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態度);
► 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社會性別偏見程度,並分析所在社區內存在哪些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 演練應對自己和他人的社會性別偏見的策略(技能)。
要點:恐同和恐跨會對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的人造成傷害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恐同和恐跨(知識);
► 分析導致恐同和恐跨的社會規範及其後果(知識);
► 認識到所有人都應該能夠愛他們所愛的人,而不必受到暴力、強迫或歧視(態度);
► 展示對受到恐同和恐跨傷害的人表示支持的方法(技能) [5] 
主題2: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每個人都同樣有價值,不論其屬於何種社會性別
學習者將能夠:
► 説出人們會如何因為自己的社會性別而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對待(知識);
► 描述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如何使屬於不同社會性別的個體之間的關係更加公平和平等(知識);
► 認識到對不同社會性別的人表示不公平、不平等的對待是錯誤的,並且違揹人權(態度);
► 認識到無論社會性別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權很重要(態度) [5]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會導致偏見和不平等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與社會性別有關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和社會性別期待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知識);
► 認同由社會性別產生的差異可能導致剝削或不平等對待,尤其是當人們的行為不符合預期的規範時(態度);
► 敢於質疑社會性別角色的公平與否,並展示如何挑戰不公正和有害的行徑(技能) [5]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
學習者將能夠:
► 回憶社會規範如何影響社會對於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者進行描述的方式(知識);
► 舉例説明社會性別偏見的各種形式(知識);
► 認同平等對待所有人的重要性(態度);
► 認識到對不符合社會性別規範者持有偏見會損害他們做出選擇的能力,包括關於健康的選擇(知識);
► 展示如何在對待他人時不持有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 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影響自身的觀念和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5] 
主題3: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瞭解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和尋求幫助的途徑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並認識到它在許多場所都可能發生(如學校、家庭或公共場所)(知識);
► 瞭解社會性別觀念和社會性別刻板印象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包括歧視和暴力(知識);
► 認同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態度);
► 如果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包括在學校內或學校周邊發生的暴力,描述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説該遭遇(技能) [5]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是對人權的侵犯
學習者將能夠:
► 舉例説明什麼是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騷擾、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強奷、女性生殖器損毀/切割、童婚、早婚和強迫婚姻、恐同暴力),並説出社會性別暴力可能發生的場所,包括學校、家庭、公共場所或網絡(知識);
► 認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態度);
► 如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或擔心可能會遭遇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展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識別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説相關經歷(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視的根源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如何導致欺凌、歧視、虐待和性暴力(知識);
► 解釋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是源於權力和支配慾望的犯罪,並非由於一個人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性慾望(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不平等和社會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導致性暴力(態度);
► 展示如何主張社會性別平等、反抗社會性別歧視或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技能) [5] 
學習目標(15~18歲及以上)
要點:每個人都有責任倡導社會性別平等,並公開反對侵犯人權的行為,包括性虐待、有害行徑和其他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在倡導促進社會性別平等和減少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知識);
► 意識到在公共和私人空間,包括在網絡上公開反對侵犯人權和社會性別不平等的重要性(態度);
► 倡導社會性別平等,消除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技能) [5] 
核心概念1:關係
主題3:寬容、包容及尊重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基於差異(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懷孕或健康狀況、經濟狀況、民族、種族、出身、性別、性傾向、社會性別認同或其他差異)的污名和歧視是缺乏尊重的表現,會危害他人的福祉,並且是對其人權的侵犯
學習者將能夠:
► 掌握污名、歧視、偏見、成見、不寬容和排斥的概念(知識);
► 分析污名和歧視對他人的性與生殖健康和權利所帶來的後果(知識);
► 認識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正遭受污名和歧視的人(態度);
► 深刻體會到包容、非歧視和多元的重要性(態度);
► 在遭受污名和歧視時尋求幫助(技能);
► 練習如何為包容、非歧視和尊重多元發聲(技能) [5] 
主題4:長期承諾及子女養育
學習目標(15~18歲及以上)
要點:人們在決定是否、為何以及何時生養孩子等方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學習者將能夠:
► 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養育子女,無論其屬於何種社會性別、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態度),以及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5] 
核心概念2:價值觀、權利、文化與性
主題2:人權與性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每個人都享有人權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人權(知識);
► 認同每個人都享有人權,且都應得到尊重(態度);
► 表達對人權的支持(態度) [5] 
學習目標(15~18歲及以上)
要點:有很多地方或國家法律以及國際協議中提及了影響性與生殖健康的人權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有關童婚、早婚和強迫婚姻、女性生殖器損毀/切割、間性兒童的非自願手術、強制絕育、性同意年齡、社會性別平等、性傾向、社會性別身份、人工流產、強姦、性虐待、性販賣的地方或國家法律和政策;以及人們 獲取性與生殖健康服務和捍衞生殖權利的途徑(知識);
► 説明人權遭到侵犯並影響到性與生殖健康的情況(知識);
► 認同人權對性與生殖健康的影響(態度);
► 倡導制定支持性與生殖健康人權的地方或國家法律(技能) [5] 

異性戀正統主義與異性戀正統主義相關的常見疑問

常見疑問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異性戀正統主義的態度?
(1)避免預設性別
在日常生活中,當有人告訴你TA們正在談戀愛或是處於一段親密關係中的時候,請不要去預設對方伴侶的性別 [73]  。“你和你男/女朋友是怎麼認識的?”“聽你這麼説,他/她一定是個好丈夫/妻子”等話語都是在無形地迫使對方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有的人或許願意繼續解釋,有的人則會感到冒犯。在此情況下,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避免使用帶有性別意味的指稱。對於跨性別者,請使用對方所希望的稱謂,如果不確定,那麼善意地詢問對方傾向於何種稱呼即可 [74] 
(2)避免冒昧問問題
對於同性戀者,除非是關係親密的朋友,請不要貿然問“同性戀是怎麼進行性行為的”等私人話題。試想一下,如果自己被一個人突然問道如何與人性交時是否會感到不適與冒犯?同樣的,也請避免“你們都是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不如你們在一起啦?”等撮合和配對的行為。“媒人”可能是出於好意,但這其實源自於一種偏見,因為就算是兩個異性戀者也不會僅僅因為彼此喜歡異性而交往 [75] 
對於跨性別者,一些人可能會對自己的本名沒有認同感而選擇化名,在此情況下,請不要好奇或詢問TA們的本名 [74] 
(3)避免不必要的同情和評論
當一個同性戀者向你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時,請避免“原來你是同性戀,不要不開心啊”,“好可惜”等同情式話語,因為同性戀既不是異常也不是缺陷,不需要別人居高臨下式的同情 [75] 
對部分跨性別者而言,一些“稱讚”反而可能會傷害到TA們。比如“你這麼漂亮(帥氣),太可惜了”,“我都不知道你是跨性別,你看起來好美”,“你看起來就像是個真正的女人”,“如果你多(少)上一點妝,戴個假髮,生活會更容易一些”等話語。在沒有和對方熟識之前,請不要擅自評論 [74] 
常見疑問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可以挑戰異性戀正統主義?
(1)主動詢問對方如何稱呼
禮貌地詢問對方所希望使用的稱謂,如果不小心使用了令對方感到不舒服的稱呼,即時道歉,更正並表達善意即可 [74]  [75] 
(2)挺身而出反對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論和行為
當有人歧視他人的性傾向或是性別認同,又或是用“基佬”、“男人婆”、“娘娘腔”和“人妖”等詞彙取笑侮辱他人時,挺身而出,告訴對方這是不尊重人的行為,應該立刻停止 [75] 
(3)主動了解有關性少數羣體的知識
主動查閲書籍,上網搜尋,瞭解什麼是“同性戀”、“雙性戀”、“疑性戀”、“無性戀”、“泛性戀”、“跨性別”和“性別酷兒”等概念,客觀地認識性少數羣體,避免偏見和歧視。體會性少數羣體的現實困境,反思自身的社會處境,樹立平等多元的性別和性觀念 [75] 
(4)聆聽對方
當性少數者信任你,向你分享有關自己性傾向或是性別認同的故事時,無論是感情的起伏還是“出櫃”的煩惱都請同理耐心地聆聽對方,聆聽對方的生命體驗,感受對方的喜怒哀樂。事實上,做一個好的聆聽者已經是很大的支持 [75] 

異性戀正統主義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的教育

全面性教育中雖未明確提及異性戀正統主義的概念,但有關性別和性傾向平等的教育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幼兒園性教育中相關的內容
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於性傾向平等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納差異、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視上。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奇妙的感覺》《多彩的幸福》《歡樂的六一》三冊中都涉及性傾向平等的相關教育內容 [76] 
《奇妙的感覺》一冊主要教會幼兒識別不同的感覺,區分舒服的感覺和不舒服的感覺,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有不同的感覺是正常的,我們要珍視不同的感覺 [77]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7]
《多彩的幸福》一冊講述了四個不同家庭的生活,讓幼兒理解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人都能擁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從而引導幼兒認識差異、尊重人與人的不同 [78]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8]
《歡樂的六一》一冊主要幫助幼兒意識到不同性別都有追求自己喜歡事物的權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歡飛機,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養幼兒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接納自己感受的意識 [79]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9]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9]
小學性教育中相關的內容
小學的性教育不再單純侷限於廣義上的尊重差異,而是進一步認識講解有關性別和性傾向的內容。
性傾向歧視和性別、地域、年齡、健康狀況、性傾向歧視一起被列為生活中常見的歧視現象。此外,該主題下還闡述了歧視的危害和應對歧視的方法。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兒童能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社會性別、性傾向歧視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從而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偏見程度並調整自己的行為。在自己遇到歧視事件時,也能更從容地應對。六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單元“性傾向”主題舉了兩對同性伴侶共同生活的例子,以此幫助兒童瞭解“不同性傾向有的人有相同的權利”、“公平對待不同性傾向者”這兩個知識點。
此外,該主題下還闡述了歧視的危害和應對歧視的方法。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兒童能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社會性別、性傾向歧視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從而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偏見程度並調整自己的行為。在自己遇到歧視事件時,也能更從容地應對。
初中性教育中相關的內容
初中階段的性教育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性傾向平等對於個人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在瞭解性傾向具體含義的基礎上,初中生將認識到對性傾向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了具有不同社會性傾向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同時,初中學生也會學習性傾向平等可以促進與性行為和人生規劃有關的平等決策。在掌握這些知識、態度和技能之後,初中生將有能力欣賞自己的性傾向,尊重他人的性傾向,並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影響自身觀念和偏見 [80] 

異性戀正統主義相關概念

異性戀正統主義同性戀正統主義

紐約大學社會與文化分析學教授麗薩·達根(Lisa Duggan)提出的同性戀正統主義(Homonormativity)指的是一種酷兒同化政治,規定了一種理想的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的文化標準 [3] 
同性戀正統主義忽略了同性戀羣體內部的階級、地域、城鄉、教育、年齡、身體等諸多差異,將其等化成一個同質性羣體。並把城市的,中產階級的,遵循消費主義的,年輕的同性戀者,作為同性戀羣體的典範。異性戀正統主義導致了性少數羣體的邊緣地位,使同性戀羣體被簡化為遵守同性戀正統主義邏輯的那些人,而那些沒有條件和能力遵循同性戀生活典範的同性戀者,則更加會被社會隱形,而不被看見 [45] 
異性戀正統主義的存在為以身份政治為基礎,以平等權利為導向的同性戀運動提供了合法性。而對同性戀正統主義的反思,則讓我們看到同性戀羣體背後的差異性 [81] 

異性戀正統主義相關影片

異性戀正統主義《每分鐘120擊》

影片信息
導演:羅賓·坎皮略
編劇:羅賓·坎皮略/菲利普·芒朱
主演: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阿諾德·瓦盧瓦/阿黛拉·哈內爾/安託萬·賴納茨/阿里爾·博倫斯坦
類型:劇情/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上映日期:2017-05-20(戛納電影節)/2017-08-23(法國)
片場:140分鐘
又名:心動120(港)/BPM(台)/心跳120/120拍的節奏/120 BeatsPer Minute/BPM(Beats Per Minute) [82] 
《每分鐘120擊》電影海報 《每分鐘120擊》電影海報 [82]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初期,彼時艾滋病肆虐,一個名為“ACT UP”的民間公益組織走到了公眾的視線之前,其中匯聚的除了同性戀羣體外,還有身患艾滋病等待着醫療救助的病人們。組織希望能夠通過一些過激的社會活動來激起民眾和政府醫藥部門的關注。
內森(阿諾德·瓦盧瓦飾)是剛剛加入了組織的新人,在這裏,他結識了名為西恩(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飾)的活躍成員。隨着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漸漸產生了感情。西恩身患重病,病情在不斷的惡化,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積極的投入到了抗爭的潮流之中。在此過程中,內森的角色從一個情人漸漸向照護者轉變,他對西恩,以及對ACT UP組織的感情也經歷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82] 
社會意義
電影《每分鐘120擊》一方面從羣體運動的層面刻畫ACT UP組織的年輕人們如何以行動追求自由和權利,輻射出上世紀九十年代巴黎的彩虹社會圖景;另一方面以個體間的愛情為線索,描述艾滋病對同志人羣的影響,展現出積極、有力甚至悲傷的能量 [83]  。豆瓣網友“同志亦凡人中文站”認為,這是一部完完全全拍給同志,並讓同志感同身受的生命樂章。《每分鐘120擊》獲得了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和酷兒金棕櫚獎,以及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影片 [82] 

異性戀正統主義《人生密密縫》

影片信息
導演:荻上直子
編劇:荻上直子
主演:生田斗真/桐谷健太/柿原玲佳/美村裏江/小池榮子
類型:劇情/同性/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17-02-10(柏林電影節) /2017-02-25(日本)
片長:127分鐘
又名: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港/台) /當他們認真編織的時候/Close-Knit [84] 
《人生密密縫》電影海報 《人生密密縫》電影海報 [84]
劇情簡介
友子(柿園玲佳 飾)和母親過着相依為命的生活,母親常常徘徊在不同的男人之間,每天都喝到深夜才回來,友子雖然年幼,卻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某日,母親在丟下了生活費後又不知所蹤,無奈之下,友子只能找到舅舅政男(桐谷健太飾),暫時住在他的家裏。
在舅舅家,友子見到了政男的同居“女友”倫子(生田斗真飾),倫子雖然擁有着柔軟的胸脯,卻是個貨真價實的男人。在友子面前,倫子展現出了無限的温柔和體貼,漸漸讓友子找回了缺失的母愛,三個人組成了一個奇異卻充滿了温暖的家庭。可愛乖巧的友子讓倫子漸漸產生了想要將她永遠留在身邊的念頭,可就在此時,友子的母親回來了 [84] 
社會意義
日本電影《人生密密縫》從LGBT話題入手,討論人的生理和社會性別,家庭與血緣等議題。導演荻上直子曾在美國留學六年時間,遇到很多性少數朋友,在那裏不同性別、膚色組成的家庭隨處可見,但是回到日本後她感嘆這樣場景的驟減,讓她有了一些不適感。同時,荻上直子表示選擇大熱演員生田斗真而非真實的跨性別者出演該片,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了“主流電影”,會讓觀眾覺得跨性別話題是普通和正常的 [85]  。豆瓣網友judy稱讚道:“我覺得中小學要放這部影片當性別教育的教材。去從小建立理解、尊重別人不同的基礎” [84]  。電影《人生密密縫》在2017年的柏林電影節中獲得了泰迪熊評委會特別獎 [85] 

異性戀正統主義《燃燒女子的肖像》

影片信息
導演:瑟琳·席安瑪
編劇:瑟琳·席安瑪
主演:諾米·梅蘭特/阿黛拉·哈內爾/盧安娜·巴傑拉米/瓦萊麗亞·戈利諾
類型:劇情/同性/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意大利語
上映日期:2019-05-19(戛納電影節)/2019-09-18(法國)
片場:120分鐘
又名:浴火的少女畫像(港)/燃燒女子的畫像(台)/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86] 
《燃燒女子的肖像》電影海報 《燃燒女子的肖像》電影海報 [86]
劇情簡介
1760年法國布列塔尼,才華洋溢的年輕女畫家瑪莉安(諾米·梅蘭特飾)收到委託,需要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茲(阿黛拉·哈內爾飾)出嫁前的肖像畫。兩人在孤島相依為命,白天女畫家悄悄觀察小姐的一舉一動,到了晚上才縱情下筆。兩人在畫與被畫的親密接觸下,即便是在充滿禮教束縛的時代,卻也漸漸萌發了禁忌的曖昧情愫,隨着大婚之日越來越近,她們的愛火卻越燒越猛烈 [86] 
社會意義
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以一種女性凝視(Female Gaze)的視角呈現故事,拒絕物化,否定刻板的性別氣質,打破固有的性別偏見。瑪莉安和艾洛伊茲,在畫者與被畫者之間,在凝視與回望之間流露出的是一種平等的,沒有權力差異的感情刻畫。2019年,《燃燒女子的肖像》在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獲得了最佳編劇獎以及酷兒金棕櫚獎 [87] 

異性戀正統主義相關節日

異性戀正統主義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恐雙日

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恐雙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 IDAHOTB)是在每年的5月17日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歧視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的對待。該紀念日最初由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Louis-Georges Tin)先生髮起倡議 [88] 

異性戀正統主義國際跨性別現身日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International Transgender Day of Visibility)是在每年的3月31日慶祝跨性別者和TA們對社會的貢獻並且旨在提高世界範圍內對跨性別者面臨歧視現狀的意識 [89]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由美國密歇根州的跨性別權利運動者蕾切爾·克蘭德爾(Rachel Crandall)創立於2009年3月31日,蕾切爾認為跨性別羣體需要一個真正表達自己,慶祝自己的節日 [90] 

異性戀正統主義典型案例

中國首例同性戀扭轉矯正案原告勝訴,被告心理中心賠償3500元
2014年2月,同性戀者(小振)迫於父母壓力,在百度搜索同性戀治療的相關信息之後,到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幫助,隨後受到電擊治療,使小振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壓力。小振在諮詢專家和搜索相關信息後得知同性戀不是疾病,不需要扭轉治療,所謂治療只是商家的虛假宣傳。於是,小振在2014年3月以被侵犯身體權、健康權和一般人格權為由,將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以及為該中心做推廣的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索賠 [91] 
2014年7月31日,案件在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開庭審理。海淀法院認為,首先,在該心理中心為小振做治療的姜某,其本人稱所獲得的高級心理諮詢師證書,經查為假,證書編號也不符合證書編碼規則。其次,因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心理中心承諾可進行治療,也屬虛假宣傳。並且心理中心為小振進行電擊治療,其行為已超出心理諮詢範圍 [91] 
2014年12月19日,海淀法庭宣判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在其網站首頁持續向小振道歉48小時,並賠償經濟損失3500元 [91] 
同時,法院認為雖然百度推廣服務有一定的廣告性質,但鑑於同性戀是否為精神疾病,能否被治癒等問題尚需普及和被公眾認知,百度公司事前難以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當,且在接到訴訟後及時停止了推廣,所以原告對被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被法院駁回 [91] 
參考資料
  • 1.    Ingraham, Chrys. The Heterosexual Imaginary: Feminist Sociology and Theories of Gender[J]. Sociological Theory, 1994, 12:203-219.
  • 2.    魏偉.圈內人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內化的異性戀正統主義對“同志”的影響[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25(04):35-45.
  • 3.    Goldberg, Addie E.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LGBTQ Studies[M]. Los Angeles: SAGE, 2016: 494-542.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Z/OL]. (2020-10-18) [2020-11-01].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8/content_5552113.htm.
  •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M]. 巴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 37-52.
  • 6.    Osward, Ramona Faith, Libby Balter Blume, and Stephen R. Marks. Decentering Heteronormativity: A Model for Family Studies[C]. //L. Bengtson, Alan C. Acock, Katherine R. Allen, Peggye Dilworth Anderson, and David M. Klein.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y and research.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lhi: Sage, 2005.
  • 7.    王維邦,陳美華. 非常規性實踐的性別化態度:男“性”特權、性別分工和婚家體制的角色[J]. 女學學志:婦女與性別研究, 2017(40): 53-105.
  • 8.    富曉星. 疾病、文化抑或其他?——同性戀研究的人類學視角[J]. 社會科學, 2012(2): 86-95.
  • 9.    魏偉, 蔡思慶. 探索新的關係和生活模式關於成都男同性戀伴侶關係和生活實踐的研究[J]. 社會, 2012(6):57-85.
  • 10.    Tijen Butler. Heteronormativity: definition, societal examples and why it’s harmful to LGBT+ community[EB/OL]. 2019-04-11[2020-06-24]. https://www.pinknews.co.uk/2019/04/11/heteronormativity-definition-societal-examples-and-why-its-harmful-to-lgbt-community/
  • 11.    Kristen Cochrane. Why Heteronormativity Is a Bad Thing[EB/OL]. 2016-09-01[2020-06-24]. https://www.teenvogue.com/story/heteronormativity-gender-identity-sexual-orientation
  • 12.    Ingraham, Chrys. Heterosexuality: It’s Just Not Normal! [C]// Richardson, Diane and Seidman, Steven. Handbook of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2: 74.
  • 13.    Haywood, Chris. Johansson, Thomas. Hammarén, Nils. Herz, Marcus, and Ottemo Andreas. The Conundrum of Masculinity Hegemony, Homosociality, Homophobia, and Heteronormativit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8: 100.
  • 14.    司晨,金鑫. 性別壓迫中的政治經濟學——論蓋爾·魯賓的“性/社會性別制度”[J].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39):45-54.
  • 15.    Rubin, Gayle.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C]. //Reiter, R. 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Women.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5.
  • 16.    Rich, Adrienne. 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J]. Women: Sex and Sexuality. 1980(5): 631-660.
  • 17.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6.
  • 18.    Lyn Dawn. 論性別中的二元性[EB/OL]. 2015-06-26[2020-08-28].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35478
  • 19.    望萬里. 巴特勒:酷兒理論-EP99[EB/OL].2016-12-10[2020-06-24].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59273/%E5%B7%B4%E7%89%B9%E5%8B%92-%E9%85%B7%E5%85%92%E7%90%86%E8%AB%96-ep99
  • 20.    林紅.人類學視野下的性別思考——以間性人的境況為例[J].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3): 57-62.
  • 21.    Warner, Michael. Fear of A Queer Planet[C].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 22.    劉麗鳳. 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性別與性:後現代女權主義與酷兒理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1):23-25.
  • 23.    Kitzinnger, Celia. Heteronormativity in Action: Reproducing the Heterosexual Nuclear Family in After-hour Medical Calls[J]. Social Problems, 2005, 52(4): 477-498.
  • 24.    魏偉. 性別失衡社會中的同性伴侶家庭: 實踐、權利和政策啓示[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6:133-134.
  • 25.    梁建章.不可剝奪單身女性的凍卵權利[EB/OL]. 2019-12-23[2020-06-24].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9-12-23/zl-iihnzahi9322338.shtml
  • 26.    George Weinberg. 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2.
  • 27.    王晴鋒.“恐同症”的根源——基於宗教、現代性和文化的闡釋[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1): 59-64.
  • 28.    王晴鋒.“家庭出櫃”:影響因素及其文化闡釋[J]. 廣東社會科學. 2014(3): 189-197.
  • 29.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中國性少數羣體生存狀況——基於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 [M].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2016.
  • 30.    ADAMS M. Teaching for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M].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 31.    聯合國開發規劃署和中華女子學院. 跨性別者性別認同的法律承認: 中國相關法律和政策的評估報告[R]. 北京: 聯合國開發署, 2018.
  • 32.    北京同志中心,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2017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查報告[R]. 2017.
  • 33.    Intersex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EB/OL]. (2008) [2020-04-14]. https://isna.org/
  • 34.    BBC NEWS. 事實核查: 哪些國家同性性行為仍然違法?[EB/OL]. 2019-04-04[2020-06-2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812862
  • 35.    BBC NEWS. 文萊實施新反LGBT法: 將以石刑處決同性戀者. 國際社會遣責侵犯人權[EB/OL]. 2019-04-03[2020-06-24].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7796828
  • 36.    BBC NEWS. 文萊為什麼暫緩石刑處死同性戀者[EB/OL]. 2019-05-06[2020-06-24].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8173410
  • 37.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EB/OL]. [2020-06-24].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17/content_4680.htm
  • 38.    澎湃新聞.“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在長沙宣判: 民政局拒辦登記合法[EB/OL]. 2016-04-13[2020-06-2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5824
  • 39.    新華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EB/OL]. 2020-06-01[2020-06-24]. http://www.gov.cn/xinwen/2020-06/01/content_5516649.htm
  • 40.    LGBTPEDIA. 同性戀非刑事化及麥樂倫事件[EB/OL]. [2020-06-24]. https://lgbtpedia.hk/%e5%90%8c%e6%80%a7%e6%88%80%e9%9d%9e%e5%88%91%e4%ba%8b%e5%8c%96%e5%8f%8a%e9%ba%a5%e6%a8%82%e5%80%ab%e4%ba%8b%e4%bb%b6/
  • 41.    香港立法局. 立法局會議過程正式記錄[EB/OL]. 1991-07-10[2020-06-24]. https://www.legco.gov.hk/yr90-91/chinese/lc_sitg/hansard/h910710.pdf
  • 4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 MK 訴 香港特區政府 高院憲法及行政訴訟2018年第1077號;[2019] HKCFI 2518[EB/OL]. 2019-10-18[2020-06-24]. https://www.doj.gov.hk/chi/public/pdf/2019/HCAL_1077_2018c.pdf
  • 43.    BBC NEWS. 禁止同性結婚違憲 台灣大法官作出判決[EB/OL]. 2017-05-24[2020-06-2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026323
  • 44.    BBC NEWS. 同性婚姻:台灣通過亞洲首部專法 同志結婚登記亮綠燈[EB/OL]. 2019-05-17[2020-06-2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306662
  • 45.    羅牧原. 悖論的可見性:《9個gay》與《一屋贊客》對同性戀的再現[J].社會,2016,36,215-241.
  • 46.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Inequality in 7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4[R]. 2015.
  • 47.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Inequality in 8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5[R]. 2016.
  • 48.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Inequality in 9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6[R]. 2017.
  • 49.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Inequality in 11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7[R]. 2018.
  • 50.    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Inequality in 1200 Popular Films: Examining Portrayals of Gender, Race, & LGBT Status from 2007 to 2018[R]. 2019.
  • 51.    央視網.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EB/OL]. (2017-06-30) [2020-04-16]. http://news.cctv.com/2017/06/30/ARTIm9a7zMhtdUHKCE0OqlfP170630.shtml
  • 52.    陳寧,馮莉.跨性別羣體的媒介生存境遇和傳播策略[J].文學與文化,2018(3):113-117.
  • 53.    同城青少年資源中心.中國高校教科書中的同性戀錯誤和污名內容及其影響調查報告[R].廣州:同城青少年資源中心, 2014.
  • 54.    方剛,董曉瑩.中學性教育的不足與努力方向——基於對“全國中學性教育優秀教案評比”的分析[J]. 中國性科學. 2015, 24(2): 95-98.
  • 5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初級中學性教育實施狀況[R]. 北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
  • 56.    同語.性與性別少數學生校園環境報告. [EB/OL]. 同語. (2016-06)[2020-08-27]. http://www.tongyulala.org/uploadfile/2019/0411/20190411043054630.pdf
  • 57.    郭凌鳳, 劉文利.全面性教育中的多元性傾向教育[J]. 江蘇教育, 2019(72): 42-45.
  • 5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EB/OL].2018-03-22[2020-08-28]. 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2/content_5276319.htm.
  • 59.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EB/OL]. 2019-01-07[2020-08-28].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ffad2d4ae4da4585a041abf66e74753c.shtml
  • 6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EB/OL]. [2020-08-29]. 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3.html
  • 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Z/OL]. (2020-10-18) [2020-11-01].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8/content_5552113.htm.
  • 6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Z]. 2007-02-07.
  • 6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08-12-01.
  • 6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Z]. 2012-12-07.
  • 6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Z]. 2017.
  • 6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Z]. 2017.
  • 67.    同語. 聯合國《生而自由 一律平等 國際人權法中的性取向和性別》[EB/OL]. (2018-04-15) [2020-08-27]. http://www.tongyulala.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8&id=69
  • 68.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Z/OL]. (1948-12-10) [2020-08-28]. https://www.un.org/zh/universal-declaration-human-rights/.
  • 69.    聯合國. 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Z/OL]. [2020-08-28].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A-RES-2200-XXI-2.shtml.
  • 70.    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Z/OL]. [2020-08-29]. https://www.ohchr.org/CH/ProfessionalInterest/Pages/CESCR.aspx.
  • 71.    聯合國. 兒童權利公約[Z/OL]. [2020-08-29].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A-RES-44-25.shtml.
  • 72.    國際法學家委員會. 日惹原則[EB/OL]. [2020-08-29]. http://yogyakartaprinciples.org/principles-ch/
  • 73.    QUEER THE KINGDOM. Insidious Heteronormativity & How You Can Stop It! [EB/OL]. 2018-07-09[2020-06-24]. https://queeringthekindom.com/2018/07/09/insidious-heteronormativity-how-you-can-fight/
  • 74.    洪滋敏. 跨性別專題 不知道該如何與跨性別相處?你可以這麼做[EB/OL].2016-02-22[2020-06-24].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016transgender/35720
  • 75.    鄒明慧.【同志文化】勿亂撮合、給予不必要同情 10個與LGBT同事相處宜忌諱[EB/OL]. 2020-03-06[2020-06-24].
  • 76.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7.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奇妙的感覺[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8.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多彩的幸福[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9.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歡樂的六一[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80.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6冊)[M]. 未出版.
  • 81.    羅牧原. 再現“中國”的“同性戀”——英文學術界中的中國同性戀研究[J]. 北京社會科學, 2016,(9): 118-128.
  • 82.    豆瓣. 每分鐘120擊[EB/OL]. 2020-08-27[2020-08-27].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46559/?from=subject-page
  • 83.    搜狐電影. 對話《每分鐘120擊》導演:我曾投身同性戀政治運動[EB/OL]. 2017-05-27[2020-08-27]. https://www.sohu.com/a/143979784_114733
  • 84.    豆瓣. 人生密密縫[EB/OL]. 2020-07-14[2020-07-14].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54513/
  • 85.    新京報.《人生密密縫》:我的生活與你無關[EB/OL].2017-03-15[2020-07-14]. http://wap.art.ifeng.com/?app=system&controller=artmobile&action=content&contentid=3273970
  • 86.    豆瓣. 燃燒女子的肖像[EB/OL]. 2020-08-27[2020-08-27].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257175/
  • 87.    看電影. 《燃燒女子的肖像》,畫作凝視之外的性別凝視[EB/OL]. (2020-01-07) [2020-08-2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45603
  • 88.    李陽, 何安安. 反歧視仍然在路上丨國際不再恐同日[EB/OL]. (2020-05-17) [2020-08-28]. 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20/05/17/728199.html
  • 89.    GLSEN. Transgender Day of Visibility [EB/OL]. 2020-07-14[2020-07-14]. https://www.glsen.org/event/transgender-day-visibility
  • 90.    同語.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驕傲第十年,我們學會勇敢[EB/OL]. 2017-12-01[2020-07-14]. http://www.tongyulala.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3&id=12
  • 91.    觀察者網綜合. 中國首例同性戀矯正案原告勝訴 外媒:歷史性時刻[EB/OL]. (2014-12-21) [2020-08-29].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4_12_21_303988.shtml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