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性戀

鎖定
無性戀(Asexuality,也稱為nonsexuality) [1-2]  ,是指一些不具有性慾望或者宣稱自己沒有性取向的人,即不會對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別表現出性慾望,即缺乏性衝動。 [3]  2004年發表的研究結果提及無性戀占人口的1%。不過無性戀是否是一種性取向都還有爭議。
無性戀者有別於禁慾者和獨身主義者,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因素。 [4]  他們對男性和女性都不會產生與之發生關係的慾望,但會因自己的性別或日常經歷而對某一性別多出一些好感。一些無性戀者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如希望找個伴侶或渴望擁有孩子而與別人發生性行為,儘管他們缺乏性慾和性吸引力。
到了21世紀,無性戀開始被更多科學家承認是一種性取向並進行研究,開始有一系列的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的研究對無性戀進行解釋。但仍然有一些人反對把無性戀作為一種性取向。 [5]  隨着網絡的普及,各種無性戀社區開始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上形成。其中最知名的是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成立於2001年。
2012年8月,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學者發現,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可佔到1%的比例,總數大約有7000萬的人口。
中文名
無性戀
外文名
Asexuality

無性戀定義

學術界通常將無性戀定義為“不受到性吸引,或是對性行為缺乏興趣”,而無性戀者可能會將無性戀定義為“缺乏或少有性慾、性吸引、性行為,僅僅享受浪漫的戀愛關係” [7]  。此外,也有一些無性戀者可能會因自身的認同而有着不同的定義 [8]  。世界最大無性戀線上社區“無性戀能見度和教育網絡”(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稱:“沒有一個像石蕊試紙一樣的東西能夠直接確定一個人是否為無性戀。無性戀就像其他的性傾向一樣,它的核心概念只是一個人們用來尋找自我的詞彙。如果有人覺得無性戀這個詞很適合用來表達他們自己,我們十分鼓勵他們去使用這個詞彙” [9]  。由此可見,無性戀的定義很廣泛,因為每個無性戀者之間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
雖然無性戀者通常不受到他人的性吸引,但有些無性戀者依然具有與他人產生浪漫情感並建立親密關係的願望。與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將性慾指向和浪漫傾向合併稱為性傾向不同,無性戀的術語中性傾向被替換成了浪漫傾向(romantic) [10]  。性傾向的心理學基礎可以被簡要劃分為四類:性吸引與性喚起(attraction and arousal)、行為(behaviour)、認知(cognition)和慾望(desire) [6]  。無性戀者並非同時缺乏上述四種元素,只是他們認為性與愛是不同的,可以僅愛伴侶而不受其性吸引或不因伴侶產生性喚起。無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認為理想的親密關係類似友情,不需要肢體的參與,而有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則喜歡不含有性暗示的肢體接觸 [11] 
下表為對自我認同為無性戀者的個人的大致分類 [12] 
無性戀分類
無性戀Asexual
半性戀Demisexual/Grey-A:介於無性戀與有性戀之間者
流性無性戀 A-fluid: 遊走於無性戀與有性戀間的不固定狀態
浪漫
有浪漫傾向 Romantic
異性愛 Heteroromantic
同性愛 Homoromantic
雙性愛 Biromantic
泛性愛 Panromantic
無浪漫傾向 Aromantic Asexuality

無性戀無性戀相關研究

無性戀心理學與精神病學觀點

無性戀通常不被認為是一種疾病或是性功能障礙(性高潮障礙、性感缺乏等) [13]  。醫學上的性慾機能減退障礙(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HSDD)有嚴格的診斷標準,其中之一是患者至少在六個月內感受到極度痛苦或病症影響了人際關係。無性戀者一般不會因為性方面的事情感到顯著的痛苦或是社交困難,因此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同樣,無性戀也與性功能障礙(或稱性功能紊亂、性障礙)不符,因為它不符合性功能障礙“任何在人類性反應週期中,導致人們產生心理痛苦的問題”的定義 [14]  。無性戀者只是持久地無法感受到性吸引,大多沒有性慾、性經驗、對於性的負面情緒以及憂鬱症狀,且無性戀中並沒有包含異常比例的述情障礙、憂鬱症或人格障礙族羣 [10]  。有些無性戀者的無性狀態也許可以用上述症狀或疾病來解釋,但如果當事人並不認為無法感受到性吸引是個問題,也不覺得缺乏性慾是種損失,無性戀就不是疾病,他人應給予尊重 [15-16]  。目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中尚未出現無性戀詞條 [17] 

無性戀無性戀者的性活動

缺乏性慾不意味無性戀者不會參與任何性活動,無性戀者也可能會自慰或與伴侶性交,但並非以滿足性慾為目的。比利時家庭與性學研究者艾倫·霍登霍夫(Ellen Houdenhove)2015年的調查顯示,無性戀者與伴侶性交的比例從27%至43%不等。無性戀者同意與他人進行性活動的原因很多,例如滿足好奇心、顯得“正常”、有生育意願等,而更多的人是為了取悦伴侶 [18]  。同時,有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也希望獲得陪伴、肢體親密與和諧的伴侶關係。如果他們的伴侶有性需求,那麼與其發生性行為將有利於維持彼此的關係 [11] 
無性戀者的自慰活動雖然沒有有性戀者頻繁,但他們也可能會自慰。2013年,加拿大布魯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公共衞生學系教授安東尼·博加特(Anthony Bogaert)的一項研究顯示,有42%的無性戀者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有自慰行為,而有性戀者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有自慰行為的比例為70%,可見無性戀者自慰比例較低 [19]  。吸引無性戀者自慰的可能不是性快感,而是自慰的保健和實用功能,例如避免精液淤積、疏解骨盆處充血、緩解日常壓力等。無性戀者可能用有性描寫的故事或影像加入性活動,但他們偏好抽離於場景之外而非自己與人物發生關係。換言之,即便觀看成人錄像,其中的角色對他們依然沒有性吸引力。從無性戀者多種多樣的情感狀況和性活動可以看出,“無性戀”並不是與“有性戀”界限分明的羣體,除了維持“不受性吸引”這個核心概念外,無性戀者的生活模式十分多樣 [6] 

無性戀流行度

雖然“無性戀”一詞從20世紀初才見諸媒體,但在此之前,美國生物學家及性學家阿爾弗雷德·金賽(Alfred Charles Kinsey)已對人羣中類似的無性現象進行過研究。金賽量表將人依據對異性及同性的性反應分為0到6級,並加入X級(中譯本為7級)來表示“無論對哪一性別的個體都沒有性反應和性活動”。其中屬於X級的女性中,未婚者佔1%~3%,在婚者佔1%~3%,曾婚者佔5%~8%;男性數據為未婚者佔5%~8%,在婚者佔0%,曾婚者佔1%~2%。金賽量表更側重於是否存在性行為,而現代定義則強調無性戀缺少性吸引的特質,因此金賽量表對研究無性戀來説可能不夠準確 [20-21] 
金賽量表 金賽量表
針對無性戀羣體的不同研究得出的數據各不相同。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在2000~2001年度發佈的《英國全國性態度和生活形態調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Sexual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顯示,在16~44歲的英國人中,無性戀的比例只有0.4%,其中男性與女性的數據分別為0.3%與0.5%,而在10年前的首次調查中,無性戀的比例為0.9%,其中男性與女性的數據分別為0.8%與1.0% [22]  。2004年安東尼·博加特(Anthony Bogaert)的另一項研究表明,1%的英國人感受不到性吸引。需要注意的是,有30%本來要加入研究的參與者最終未能參與,其中許多是對性行為不感興趣的人,無性戀羣體比較容易被忽視是參與者流失的原因之一 [23] 

無性戀無性戀、柏拉圖式戀愛和禁慾的區別

人們容易將無性戀與柏拉圖式戀愛或禁慾相混淆。上述概念有各自的側重點,以下是它們之間的區別。
柏拉圖戀愛者相比性慾更追求精神的昇華和心靈的溝通,他們不止於愛一個單獨的事物,而是放眼知識和思想,熱愛一切美的事物 [24]  。柏拉圖的論點是,愛情發生於年長男子與少年男子之間,愛情的對象應當是少年男子的靈魂,真正愛情的本質特徵並不排斥肉體,追求美的活動可以從美的肉體開始,通過對象的各種表象,直至看到“充滿美的廣闊天地”,並與真理髮生聯繫 [25]  。而無性戀者沒有類似的追求,其表現僅為感受不到性吸引力。
無性戀與禁慾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禁慾是指選擇不與他人發生性關係,或自行決定什麼時候和誰發生性關係,是人們出於宗教、習俗或個人選擇等原因遵循的一種生活方式 [26]  。禁慾者可以選擇開始或停止禁慾,但無性戀者並不是主動禁止自己發生性關係,而是沒有追求性生活的原動力。

無性戀無性戀文化

無性戀無性戀社羣

受惠於互聯網於社交媒體的發展,許多無性戀社羣得以建立,其中規模最大的為“無性戀能見度和教育網絡”(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該網站於2001年由美國的無性戀行動主義者大衞·傑(David Jay)創立,旨在“提高公眾對無性戀的接受度、創造對無性戀議題的討論機會以及促進無性戀社羣的成長”。網站科普大量無性戀知識,為遇到困難的無性戀者提供幫助,並不定期開展無性戀的相關研究 [9] 

無性戀無性戀的標誌

2010年8月,經世界各地無性戀社羣投票表決,將黑、灰、白、紫四色旗幟設定為無性戀旗,在2011年的各地同志驕傲遊行中,無性戀旗幟已經被廣泛使用。四種顏色象徵意義如下 [9] 
黑:無性戀者
灰:半性戀者
白:有性戀者
紫:支持無性戀者的盟友
一些無性戀者或支持者會在右手中指上戴一枚黑色指環(Ace ring),材質不限,只要是黑色的即可。有些無性戀者用紙牌作為身份標識,紅桃A代表有浪漫傾向無性戀,黑桃A代表無浪漫傾向無性戀 [9] 

無性戀無性戀羣體面對的困境

相對於其他性少數羣體,例如同性戀與雙性戀,無性戀者羣體更有可能受到歧視。許多異性戀者與同性戀者認為無性戀冷酷且缺乏人性,且男無性戀者比女無性戀者更容易受到這種評價 [27]  。英國社會學學者馬克·卡里根(Mark Carrigan)提出,對無性戀羣體的歧視與對常見於針對其他性少數羣體的“恐懼症”不同,這種歧視形式更類似於出於不理解無性戀現象而讓無性戀羣體進一步邊緣化和不可見 [28]  。卡利·塞蘭科夫斯基(Karli Cerankowski)指出了無性戀者追求平權時遇到的困境,即無性戀的存在本身就對“有性親密關係高於無性親密關係”以及“健康的人需要有性慾並能受到來自他人的性吸引力”的普遍觀點產生了挑戰。而在認為“人人皆可受到性吸引”的大環境下,現身的無性戀者也容易成為部分有性戀者的“征服”對象,後者會試圖使無性戀者轉變為“有性戀者”。

無性戀與無性戀相關的常見疑問

無性戀無性戀是病嗎?

答:無性戀通常不被認為是一種疾病或是性功能障礙,因為一個無性戀者不一定有醫學上的障礙或是社交障礙。同時,無性戀者一般不會因為性方面的事情感到顯著的痛苦、社交困難,或是缺少性刺激,這與性功能障礙者有所不同。如果當事人並不覺得自身的狀況給自己帶來困擾,或者不參與性行為是種損失,無性戀就不是疾病 [13-14] 

無性戀無性戀者有與伴侶進行性行為的義務嗎?

答:無性戀者沒有與有性戀伴侶進行性行為的義務。相互許可是與伴侶健康、愉快且自願發生性行為的關鍵,即便是在親密關係中,發生性行為也需要雙方的許可,任何一方都可以對接下來的性行為表示拒絕。如果無性戀者無意與伴侶性交,對方不可採取強制行動。親密關係中的強迫性行為依然是性暴力的一種,親密伴侶間的暴力也是對人權的侵犯,但並非受害者的過錯。如果雙方因為性活動產生分歧,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協商處理相關事宜 [26] 

無性戀無性戀者只能單身嗎?

答:無性戀者不一定必須單身。有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一樣會受到浪漫感情的吸引,一樣渴望親密關係,性交行為並不是表達愛的必要方式 [26]  。但對無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來説,友誼關係是更好的選擇。

無性戀影視媒體中的無性戀形象

“無性戀”作為概念的出現時間較晚,影視中以無性戀表現自己身份的角色也不多,但柯南·道爾(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塑造的福爾摩斯可能被歸類為無性戀。這位偵探自稱“感情作用會影響清醒的理智”,即只被才智驅動而對肉慾沒有興趣 [6] 
後期的部分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公開自己無性戀身份的角色,例如動畫片《馬男波傑克》中主角之一的託德·查韋斯(Todd Chavez)在第五季第三集中公開自己的無性戀者身份,這個角色形象也被廣泛接納為無性戀社羣的代表之一 [29] 
另有角色因創作者的言論與無性戀身份產生連結,例如《海綿寶寶》的製作人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在澄清海綿寶寶與派大星之間的關係時提到,相比同性戀或異性戀,他更願意把他們的定義為“無性(Asexual)”,同時,他也以海綿的無性生殖為例來進一步解釋角色間並不一定需要親密關係 [30] 
2011年的一部紀錄片《(無)性戀》在熱衷追逐性的社會氛圍下,面對社會科學調查的空缺和巨大的偏見和誤解,採訪了數位無性戀者,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和艱難的自我探索歷程。影片中呈現的無性戀者的人生歷程和生活各不相同,但他們願意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希望社會能更多地看見和接納無性戀羣體 [31] 
參考資料
  • 1.    【自我鑑定】無性戀概述及誤區。  .百度.2013-5-16[引用日期2013-05-17]
  • 2.    Nonsexual  .thefreedictionary.com.2011-03[引用日期2013-03-15]
  • 3.    Bogaert, Anthony F.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asexuality":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0 ,Retrieved on 31 August 2007.:241–250
  • 4.    Melby, Todd..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3d ed. 1992):entries for celibacy and thence abstinence,1992
  • 5.    Melby, Todd..Asexuality gets more attention, but is it a sexual orientation?:Contemporary Sexuality. November 2005,2005
  • 6.    Bogaert A F. Understanding Asexuality[M].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12.
  • 7.    Prause N, Graham C A. Asexuality: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7, 36(3): 341-356.
  • 8.    Fischer N L, Seidman S. Introducing the New Sexuality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2016.
  • 9.    Forums -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引用日期2022-04-06]
  • 10.    Richards C, Barker M. Sexuality and Gender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 Practical Guide[M]. New York: SAGE Publishing, 2013:124-127
  • 11.    Niemira J C, Jacobson G J, Violeta K J. Sex, Sexuality, and Trans Identities: Clinical Guidance for Psychotherapists and Counselors[M].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19: 135-139
  • 12.    Carrigan M. 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sex? Difference and commonality within the asexual community[J]. Sexualities, 2011, 14(4): 462-478.
  • 13.    Asexuality Is a Sexual Orientation, Not a Sexual Dysfunction | Psychology Today  .Psychology Today[引用日期2022-04-06]
  • 14.    Nolen-Hoeksema S. Abnormal Psychology[M]. New York: McGraw-Hill, 2014.
  • 15.    Cerankowski K J, Milks. M. Asexualities: Feminist and Queer Perspectives[M]. London: Routledge, 2014.
  • 16.    Malti-Douglas F. Encyclopedia of Sex and Gender[M]. Farmington Hills, Michigan: The Gale Group, 2007.
  • 17.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M].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 18.    Houdenhove E V, Gijs L, T’sjoen G, et al. Stories About Asexuality: A Qualitative Study on Asexual Women[J].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 2015, 41(3): 262-281.
  • 19.    Bogaert A F: Asexuality: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NATSALII, Baumle A K, editor,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demography of sexuality,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2013.
  • 20.    Lehmiller J J.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Sexuality. [M].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2017: 250
  • 21.    阿爾弗雷德·C·金賽. 金賽性學報告[M].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3:372
  • 22.    Aicken C R H, Mercer C H, Cassella J A. Who reports absence of sexual attraction in Britain? Evidence from national probability surveys[J]. Psychology & Sexuality, 2011, 4(2): 121-135.
  • 23.    Bogaert A F. Asexuality: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4, 41(3): 279-287.
  • 24.    柏拉圖. 會飲篇[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3:65-66
  • 25.    米歇爾·福柯. 性經驗史[M].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05:278-279
  • 26.    UNESCO.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採用循證方式[M]. 北京: UNESCO, 2018.
  • 27.    Macinnis C C, Hodson G. Intergroup bias toward “Group X”: Evidence of prejudice, dehumanization, avoidance,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exual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12, 15(6): 725–743.
  • 28.    What is it like to be asexual?  .BBC[引用日期2022-04-06]
  • 29.    Todd's Asexuality On 'BoJack Horseman' Isn't A Perfect Depiction, But It's Made Me Feel Understood  .Bustle[引用日期2022-04-06]
  • 30.    SpongeBob Asexual, Not Gay: Creator  .People[引用日期2022-04-06]
  • 31.    (A)sexual  .IMDB[引用日期2022-04-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