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性傾向

鎖定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簡稱性向,又稱性取向、性指向、性位向、性定向等,指一個人和自己不同性別(異性戀)、相同性別(同性戀)或不僅限於一個性別(雙性戀或泛性戀)的個體具有深度情緒、情感和性的吸引,以及與之建立親密關係和性關係的能力 [1] 
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不同,後者是個人內心深處感受到的基於個人體驗到的性別。性傾向也不等同於性行為,有過同性性行為並不可以代表就是同性戀 [2] 
常見的性傾向有4種,分別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除此之外,還有疑性戀多性戀泛性戀等其它性傾向 [3]  。性傾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傾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傾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心理學界、醫學界、生物學界存在大量的爭議、並無定論。
部分學者認為性傾向是流動的,即在個人的一生中性傾向可能會發生變化 [4]  。然而,即便如此,所有強制性改變性傾向的手段,也就是所謂的針對同性戀羣體的“扭轉治療”,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無效的,甚至是傷害性的 [5] 
在針對不同性傾向羣體的權益保障方面,我國做出了國際承諾,並通過多項法律和政策保障性少數羣體的選舉權、勞動就業、教育等多個領域的權益,但也仍然存在進步空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 [6]  。性別平等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為兒童樹立性別平等意識需從幼兒階段開始。
中文名
性傾向
外文名
Sexual orientation
別    名
性取向、性定向、性指向

性傾向定義

性傾向概念

性傾向是指一個人指和自己不同性別(異性戀)、相同性別(同性戀)或不僅限於一個性別(雙性戀或泛性戀)的個體具有深度情緒、情感和性的吸引,以及與之建立親密關係和性關係的能力 [1] 
性傾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傾向並無優劣之分,性傾向的多樣情況,在人類歷史和世界不同國家與文化中都有描述。
性傾向和性愉悦有關,但不等同於性行為,性傾向是對某個性別或兩性的性慾和愛情,所以判斷性傾向,兩個因素都需要具備 [7]  。一個異性戀者可能會發生同性性行為,一個同性戀者也可能會發生異性性行為,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情境。例如:一個同性戀者可能會因為各種外界壓力而和異性結婚,並被迫和異性發生性行為;一個異性戀者在長期缺乏異性的環境中,有一定幾率會把性慾發泄到同性身上。但這並不代表他/她們的性傾向發生了轉變或對不符合性傾向的對象產生了愛情,也不代表人們能在不符合性傾向的對象身上獲得性愉悦。相反,當人們和不符合自身性傾向的對象發生性行為時,會異常的痛苦、噁心或性愉悦不足。所以,僅依靠性行為判斷性傾向,是完全不可靠的。
性傾向的出現,並不一定需要有性行為或愛情經歷 [7]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如果沒有嘗試過,就一定無法判斷性傾向。性傾向實際上是一種直覺,即使一個人在沒有任何性經驗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判斷自己的性傾向。有些人常用“喜歡”來表達親密關係,但“喜歡”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不具備性慾(除無性戀),那顯然也與性傾向無關。性傾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覺,感受自身的愛情和性慾,從而做出基本判斷的。

性傾向相關概念辨析

性傾向與性別認同
首先,性傾向不同於性別認同,性傾向指一個人與異性、同性或者兩性產生強烈的情感和性的吸引並且能夠與其建立親密或者性關係的能力。性傾向可能不同於外在的認同,也可能獨立於性行為。
性別認同指的是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內心深切感受到的基於個人體驗的性別,可能與出生時被指派性別相同(也就是順性別)或者不同(也就是跨性別)。包括對身體的感覺和認知(在自願選擇的情況下,這可能會涉及到通過藥物、外科手術或者其他方式來改變身體的外觀或功能),也包括性別的表現形式或表達方式(包括着裝、言語、舉止等) [1] 
性傾向與性行為
性傾向也不同於性行為。性行為是同性或異性間經歷和表達性慾的行為與方式 [1] 
性行為與性傾向並不等同,異性戀者也可能有同性性行為經歷,同性戀者也可能和異性發生性行為。有相應的性行為也並不是性傾向的前提 [7] 

性傾向種類

異性戀
異性戀指的是對異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3]  。異性戀在某些情況下會被稱為“直”,如異性戀男性被稱為“直男”;異性戀女性被稱為“直女”。不管社會文化背景如何,當今世界的大多數人都為異性戀者,而異性性行為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性行為類型 [8] 
2012年10月的蓋洛普民意測驗(Gallup)顯示,有96.6%的美國成年人認為自己是異性戀者。2016年的一項綜述指出,在西方調查中,約93%的男性和87%的女性認為自己是完全的異性戀 [9] 
同性戀
同性戀指的是對同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3] 
中國在2004年首次公佈了男同性戀的人數:根據衞生部統計,男同性戀的人數約為500~1000萬 [9]  。200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再次公佈了男同性戀的人數統計,中國大約有2000萬左右的男同性戀者。2014年,根據統計,中國同性戀的人數可達7000萬,其中,男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500萬左右,女同性戀者的人數也在3500萬左右 [9] 
秘魯大學醫學教授卡塞雷斯(Cáceres)2019年的調查發現,平均而言有7%的男性和13%的女性具有同性性傾向 [9]  。一項對67項研究的綜述發現,在東亞,約有3%~5%的男性有過同性性行為,南亞和東南亞則為6%~12%,東歐為6%~15%,拉丁美洲為6%~20% [10] 
雙性戀
雙性戀指的是能夠對同性和異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3]  。雙性戀者對吸引力的感受不一,有些人可能同時對同性和異性感受到吸引力;有些人可能在某一階段對同性感受到吸引力,在另一階段對異性感受到吸引力。雙性戀者感受到吸引力的表現方式和吸引程度也存在差異 [11]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2015年發佈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顯示,女雙性戀者的數量要多於男雙性戀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雙性戀者。也就是説,美國有289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128萬左右為雙性戀者 [12] 
無論國家、地區、時代、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傾向佔據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大致可以從美國的雙性戀者人口比例中估算出中國的雙性戀者人數,如果按照美國的比例來計算,中國大約有600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300萬左右為雙性戀者。不過,由於中國尚未有權威正規的雙性戀者人口比例統計,所以此段內容僅供參考。
無性戀
無性戀指的是對他人(無論同性還是異性)無法或者很難產生性的吸引 [3]  。無性戀與性禁慾和獨身主義不同,它不是一種出於宗教信仰或其它人格因素的人生選擇,而是穩定持久的性傾向。無性戀者雖然不能受到性吸引或者缺少性慾,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不會建立親密關係,且他們仍然會因為一些原因(如取悦自己的伴侶或希望繁衍後代)而進行性行為。
根據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心理學教授安東尼·博格特(Anthony Bogaert)2006年的研究發現,全球有7000萬的無性戀者,佔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 [13] 
其它
除了以上的4種性傾向,還有其它的不常見性傾向。
疑性戀指的是對自己的性傾向抱有疑問,感到不確定 [14]  。疑性戀者在人羣中的比例尚無定論,根據國內現有研究,在一項針對廣東省2291名大學生的2年隨訪調查顯示,2014年時,男性大學生中疑性戀的比例為2.2%,女性為2.1% [15] 
多性戀指的是可以對兩種以上的性別產生情感、愛情或性吸引 [3]  。比如,可以同時被順性別男性、順性別女性和跨性別男性吸引,就是多性戀。
泛性戀指的是無論對方的生理性別或性別認同是什麼,都可以對其產生情感、愛情或性吸引 [3]  。泛性戀者認為生理性別或社會性別不是自己對他人產生戀愛感情或性吸引力的決定因素。
跨性別性傾向
跨性別是性別認同的概念,性別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社會性別的認識。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沒有直接關聯,順性別者和跨性別者都可能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或無性戀等性傾向中的任何一種或多種。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北京同志中心聯合發佈的《2017年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查報告》指出,在跨性別羣體中,雙/泛性戀佔比最多,為33%,異性戀佔26.2%,同性戀佔25.7%,此外還有無性戀或不確定的情況 [16] 

性傾向產生原因

性傾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傾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傾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心理學界、醫學界、生物學界存在大量的爭議、並無定論。
目前,科學家認為性傾向是基因、激素和環境的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並非只受一種因素影響 [4] 

性傾向生物學因素

基因
最初科學家會通過雙生子研究來探索基因和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大量研究發現,同卵雙生子(遺傳基因完全一樣)的性傾向相同的概率要大於異卵雙生子(僅一半的遺傳基因一樣),初步證明了基因對性傾向的影響 [17-19]  。部分研究顯示,遺傳效應對男性的影響更大。生物特徵模型顯示,對於男性而言,遺傳可以解釋34%~39%的性傾向成因;對女性則僅可以解釋18%~19% [20] 
之後,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科學家可以從染色體,甚至基因的層面探討遺傳的影響。關於性傾向的染色體連鎖研究表明,在整個基因組中存在多種促成性傾向的遺傳因素。最早被發現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Xq28位置,它與男性的性傾向有關,被媒體宣傳為“同志基因” [21]  。之後,在8號 [22]  、11號 [23]  、13號 [24]  、14號 [24]  、15號 [25]  染色體上均發現了與男同性戀相關的基因,在4號染色體上發現了與女同性戀相關的基因 [25]  ,並在1號 [24]  、7號 [25]  、9號 [26]  、12號 [25]  染色體上發現了對男女兩性性傾向均有影響的基因。2019年一項對493001名個體的全基因組研究發現,性傾向背後存在着數百甚至數千種基因變異,其中一些隻影響特定的性別,其中可以通過性激素調節等對兩個性別均有影響。所有的這些變異可以解釋8%~25%的性傾向差異 [25] 
但是,基因影響的證據並不可以等同於基因決定論,基因只是影響性傾向的眾多因素之一,並無法決定最終的結果。
激素
激素理論認為,就好像激素會影響胎兒的性別分化一樣,也會影響胎兒成年後的性傾向。
一些研究認為,胎兒時的性激素水平會影響幼兒時期的孩子進行不同性別角色的活動,而幼兒時期的這種活動會影響成年後的性傾向 [25]  。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孩子會和異性的孩子在行為與表達方式等方面的感覺不一樣;不符合的孩子會和同性的孩子的這種感覺不一樣。而部分研究者認為,當孩子接近“不同”的人時,這種不同的感覺會引起心理上的覺醒,而這種覺醒在之後會演變為性喚起。不過這一理論存在很多爭議。但是,仍然有一些研究發現女同性戀者在性別角色上會比女異性戀者更男性化。她們會表現出更多的男性化特徵,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也更高 [26]  。比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一種會導致胎兒發育過程中雄激素水平較高的遺傳病)的女性患者會有更多男性化的性別角色認同,成年後也更有可能有同性戀性傾向 [27] 
產前大腦發育假設認為產前因素是決定性傾向的主要因素 [28]  。男同性戀者和男異性戀者在大腦結構和認知過程上存在差異,而這種假説認為,這是由於在胎兒發育期間子宮內的激素水平對胎兒大腦結構的影響 [29]  。比如出生順序不同,胎兒在母親體內接受的激素環境也不同。美國和加拿大性學家雷·布蘭查德(Ray Blanchard)等人的研究報告稱,同一位母親生育的男孩(非長子)每多一個哥哥,男性成為同性戀的概率就會增加33% [30]  。母性免疫假説認為,男性胎兒會刺激母親的免疫反應,且這種反應會隨着每一個後續的男性胎兒而增強。在懷孕或分娩期間,男性胎兒的細胞會進入母親的血液循環,這種循環會使母親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這些抗體會進入胎兒的體內,影響胎兒大腦中與性傾向相關的腦結構,增加兒子被男性吸引的可能性 [31]  。不過,這種假説並不能解釋第一個兒子是同性戀的情況。
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對性傾向的影響的假設和證據很薄弱,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教養方式或者童年早期的經歷會影響性傾向 [32] 
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成年後的性傾向與童年時期的“性別不一致”有關 [33]  。研究者發現,童年時期的性別不一致行為是成年期同性性傾向的最大預測因素,尤其對於男性而言 [34]  。但是相關的研究也大都極具爭議性。比如一個研究表明,雖然有71%的同性戀男性報告自己在小時候感覺和其它男孩不一樣,但同樣38%的異性戀男性也是如此 [35] 
其餘關於父母性別角色 [36]  、與父親/母親的關係 [36]  、童年期的虐待或不幸經歷等 [37]  ,均沒有研究證明它們與性傾向有任何關係。

性傾向性傾向的測量和鑑定

性傾向傳統和經典的測量方法

金賽量表
關於性傾向的測量,最廣為流傳的量表是由阿爾弗雷德·金賽(Alfred Kinsey)等人發明的金賽量表,又稱異性戀-同性戀量表,該量表最早發表於1948年的《人類男性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Male)上。該量表的提出是為了反對當時的一種觀點,即同性戀和異性戀是對立的,人們要麼是異性戀,要麼就是同性戀。而金賽認為,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是完全的異性戀或同性戀,並指出:“異性戀和同性戀在男性中並不是兩個獨立的羣體。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生命的世界在每一個人方面都是一個連續體。” [38] 
金賽量表根據個體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對異性或同性的性反應或心理感受的相對數量,對性傾向進行了分類。量表內容如下:
金賽性傾向量表
得分
描述
0
完全的異性戀者:個體無法對同性產生性喚起或通過身體接觸產生性高潮,也無法對同性產生心理上的反應。
1
主要的異性戀者(或偶爾的同性戀者):個體只有偶然的同性戀經歷,包括身體或心理反應,並沒有身體接觸。
2
主要的異性戀者,但不僅僅是偶爾的同性戀:個體不僅僅只有偶然的同性戀經歷,對同性戀刺激有明確的反應。
3
同性戀與異性戀均等者:個人對同性和異性有着差不多的心理或身體反應,以及相等的經歷。
4
主要的同性戀者,但不僅僅是偶爾的異性戀:個體保持相當數量的異性性行為或對異性性接觸有明確反應的同時,對同性有着更多的心理反應或有更多的經歷。
5
主要的同性戀者/偶爾的異性戀:個體在行為或反應上幾乎完全是同性戀。
6
完全的同性戀者:無論是性經歷還是心理反應,他們都是純粹的同性戀者。
金賽量表擯棄了對性傾向的兩分法,為人類性行為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然而,儘管7個類別比二分法可以更準確地描述性傾向,仍然很難確定個體應該屬於哪一個類別。一些研究發現,金賽量表在評分的確認上十分困難,因為確定一個人過去的對異性和同性的經歷和反應數量並不容易。當一個人有過相當多的異性戀和同性戀經歷時,這個人就很難完全客觀地評估每一種經歷的相對數量 [39] 
在該量表中,金賽考慮了性傾向的兩個維度:性經歷和性心理反應,但他卻將這兩個維度壓縮成了一個最終分數。一些學者認為,一個只有同性性心理反應的人和一個很少有同性性心理反應但是卻有相當數量的同性性經歷的人是不一樣的 [40]  。此外,有學者認為,除了反應和行為兩個維度,吸引力、身份認同等方面也應該納入性傾向的考量 [41] 
克萊恩性傾向方格
克萊恩性傾向方格(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KSOG)是美國性學家克萊恩(Fritz Klein)為了應對大眾對金賽量表測量維度的批評而開發的一種描述性傾向的多維度量表。KSOG從七個維度、三個時間點,使用七點量表評估個人的性傾向 [42] 
七個維度分別為性吸引、性行為、性幻想、情感偏好、生活方式偏好和自我認同。三個時間點分別為過去(從過去直到一年前)、現在(最近一年內)和理想(如果沒有限制,會選擇什麼)。然而,克萊恩本人也表示,仍有一些性傾向的方面沒有被考慮到,比如性吸引同時包括性慾望和純愛上的吸引。

性傾向性傾向是難以測量的

性傾向的衡量是非常困難的。
一般而言,學界會從三個角度衡量個人的性傾向,分別是性吸引、性行為和自我認同。雖然這三個部分都是性傾向的組成部分,但是沒有研究確定它們是不是同等重要的。個人通常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吸引和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反映了好奇心、實驗、社會壓力,不一定真的表明了潛在的性傾向。由於沒有研究表明這三個部分到底哪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三個部分在不同的研究中被單獨地使用,因此也給了性傾向不同的結論 [5] 
性傾向量表的用途之一是確定一個羣體中不同性傾向的人口學特徵。然而,由於年齡、性別和文化的不同,性傾向的三個部分的分佈也會受到影響。比如,通常而言,女性在性吸引、性行為和性認同上,她們的同性性傾向均高於男性。美國的研究表明,在這三個維度之一表現出同性傾向的人中,只有20%在其它兩個維度也表現出同性性傾向,70%的人在另外的一個維度上表現同性性傾向 [43] 
有些學者認為,人們應該放棄性傾向這個標籤,而在研究不同問題時採用不同的維度。比如,從性行為的角度研究性病傳播;從性吸引的角度研究人際依戀關係;從身份認同的角度研究社會問題 [44] 

性傾向“基達”的存在與否

有時候,人們似乎可以根據感知到的特徵,如外表、衣着、聲音、行為等來推測另一個人的性傾向,這種在社會環境中探索性傾向的嘗試有時被通俗地稱為“基達”(Gaydar),即“同志雷達”。然後,一項2015年的研究表明,“基達”只是利用對非異性戀羣體的刻板影響來推測性傾向。實際上,外貌和性傾向並沒有準確的相關性 [8] 
然而,被感知到的性傾向可能會影響一個人被他人對待的方式。有些人會因此受到歧視或不公平的對待 [45] 

性傾向性傾向的改變

對於性傾向是否可以被改變這一問題,存在兩個不同的疑問。一方面,從個體出發,性傾向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會隨着個體的經歷或興趣而發生變化嗎?另一方面,從外界出發,可以通過強制性的手段改變一個人的性傾向嗎?

性傾向性傾向的流動性

部分學者認為,性傾向在人的一生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流動的。一項2003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在7年的時間中,有三分之二的女性至少改變過一次自己的性傾向認同。許多人認為,性傾向的標籤不足以反映她們在性和浪漫感受上的多樣性 [12] 
總體而言,性傾向在人的一生中是否會流動似乎是因人而異的。

性傾向強制改變性傾向的不可行性

強制改變性傾向的手段一般為針對同性戀的“扭轉治療”,這種“治療”通常持續1個月到6個月,所需費用也要高於一般的心理治療或諮詢。方法以“心理治療”為主,也有少數使用藥物或物理療法。然而,科學證明,所謂的“扭轉治療”不僅無法改變人的性傾向,還可能對非異性戀者的心理產生負面的作用 [8] 
目前,沒有任何專業的心理健康組織認可“扭轉治療”,且幾乎所有的組織都發表了提醒專業人士和公眾警惕那些宣稱可以改變性傾向的“治療”。
北京同志中心2014年發佈的《中國同志中心心理健康報告》顯示,接受過扭轉治療的受訪者沒有任何一例改變了性傾向。不僅如此,扭轉治療還會給接受者帶來情緒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負面影響,包括導致其抑鬱加重、極度痛苦、無法改善的焦慮、輕度受虐傾向和休學 [46] 

性傾向文化

研究表明,性傾向不受文化和其它社會因素的影響,但是,個人性傾向的公開認同可能會受到恐同/異性戀環境的阻礙。宗教、語言和民族傳統等社會制度可以對個體的性傾向認同產生強大的影響。個體主義文化強調個人的屬性,認為自我是不可改變的;相比之下,東方的集體主義文化非常強調個人在社會中的社會角色,並認為自我是流動的和可塑的。所以,不同的文化觀念會對自我認知有很多影響,包括對性傾向的認同 [47] 
此外,針對非異性戀性傾向的羣體的研究大多數在西方國家進行,即大多以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白人為樣本。雖然也有一些研究記錄了其它羣體,但是這些研究也會有性別和性傾向多樣性的侷限。

性傾向語言

語言會影響一個文化羣體內部個體認知世界的方式,而語言的翻譯則是比較不同文化的主要障礙。許多漢語術語在其它語言中缺乏對等的詞語,而部分來自其它語言的概念和詞彙在漢語中也很難反映出來。這種翻譯的障礙也不僅限於漢語。
語言可以迫使個體認同一個標籤,而這個標籤可能無法準確地反映出他們真實的性傾向。在性與性別多元的今天,許多新詞彙被創造出來,一些舊詞彙也被賦予新的含義,以對性傾向進行很好的描述或更復雜的解釋。比如在英語中,“Queer”(酷兒)一詞原本是對同性戀羣體的一種污名化稱呼,但是在今天,它則代表了一羣不願意被性別二元標籤束縛的人 [48] 

性傾向宗教

宗教背景下的性常常是極具爭議性的,尤其是與性傾向相關的時候。
過去,部分教派會從消極的角度看待同性戀,還會對同性關係進行懲罰。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宗教和宗教派別選擇接受同性戀。
一些宗教組織完全反對性傾向的概念。美國基督教顧問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unselor)在2014年修訂的《道德準則》中,禁止成員“將人類的認同和本性簡化為性傾向” [49] 

性傾向相關節日

性傾向國際不再恐同日

每年的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該節日於2004年開始設立,旨在引起政策制定者、輿論領袖者、社會運動家、公眾和媒體對恐同、恐跨性別者問題的關注。選擇5月17日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990年世界衞生組織將同性戀不再列為精神疾病的決定 [50] 
“國際不再恐同日”已得到若干國家與國際組織(如歐盟議會、聯合國等)的承認。大多數聯合國機構也會以具體的活動來紀念該節日。
性少數羣體組織、政府、地區城市、企業和名人會在5月17日採取以下行動:
  1. 提醒媒體注意針對性少數羣體的恐懼問題;
  2. 組織活動;
  3. 要求決策者給予關注並開展遊説活動;
  4. 與志同道合的組織建立網絡並在國內外發展新的夥伴關係;
  5. 動員現有支持者並向新的受眾發表講話 [50] 

性傾向雙性戀驕傲日

1999年9月23日,三位美國雙性戀權利推動人士温迪·卡里(Wendy Curry)、邁克爾·佩奇(Michael Page)和吉吉·瑞芬·威爾伯(Gigi Raven Wilbur)舉行首次雙性戀自豪日活動,並開始推廣至各地。這一節日用來呼籲人們瞭解雙性戀的歷史和文化,重視及認同雙性戀。

性傾向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

我國的法律與政策中,有多個條款提到不同性別因享有同等權利、禁止基於性別的歧視,但並未直接提及“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等文字。學術界基於法理推論,禁止性別歧視適用於性少數羣體,因為“性別”理論上應當涵蓋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的少數羣體 [51] 
我國在勞動就業、教育等多個領域推動與保障性別平等,並做出相應的國際承諾。不過,在性少數平等方面,我國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進步的空間。

性傾向國際承諾

在2018年6月1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8屆常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國際組的負責人蔣端公使表示:“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包括基於性傾向的歧視、暴力和不容允現象。” [52] 
我國代表團在日後再次重申了這一發言內容。在2020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上,在與防止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暴力和歧視問題獨立專家互動對話時,我國代表團發言道:“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和暴力,包括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暴力和不容忍現象。” [53] 

性傾向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在序言部分,確立了憲法是我國根本法的地位,指出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並要求“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54]  因此,憲法關於公民(包括性少數公民)享有平等權益的規定也應當在各地方、各領域貫徹。在憲法中與性少數相關的內容有: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54] 
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週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54] 

性傾向勞動與就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修正)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衞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十二條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55]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修正)
第三條
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中介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6] 

性傾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修正)
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第三十七條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
學校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57]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58] 

性傾向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第三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户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第四十條
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的未成年人,學校、幼兒園應當及時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59] 

性傾向獻血

在舊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01)中,有條款4.5.3規定“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羣,如吸毒病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不能獻血;而在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11)中,修改了這一規定,將“同性戀者”變更為“男男性行為”,即不以身份認同來禁止性少數羣體的獻血行為,而是以高危行為作為能否獻血的標準。具體條款如下:
5.2.2 安全獻血者的重要性
不安全的血液會危害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具有高危行為的獻血者不應獻血,如靜脈藥癮史、男男性行為或具有經血傳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風險的。 [60] 

性傾向不足之處

在性少數平等方面,我國的法律和政策也仍然存在進步的空間。例如,目前法律政策仍未納入性少數羣體的婚姻權。儘管在《民法典》未出台前,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呼籲將同性婚姻納入民法典,但未能成功。
此外,在面向公眾的信息傳播方面,性少數羣體正變得越來越不可見。作為我國網絡視聽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行業組織(一級協會) [61]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2017年6月30日通過了《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其中要求協會會員如果發現網絡視聽節目中含有“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內容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62]  。而該服務協會會員包括了中央電台、中央電視台、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愛奇藝等重量級信息平台,意味着性少數羣體在網絡視聽平台的可見度下降。

性傾向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文件

性傾向是與性別平等密切相關的概念。教育部門沒有直接針對性傾向的教育規定,但與性別平等有關的教育內容,主要是從疾病預防、心理健康、性與生殖健康、公共衞生事故預防等方面予以體現。例如反對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重視心理調節能力、預防性傳播感染等。

性傾向《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小學4~6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初步瞭解青春期發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63] 
初中年級
模塊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瞭解校園暴力造成的危害,學習應對的方法;
  • 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 學會在與人交往中有效保護自己的方法,構築起堅固的自我心理防線。 [63] 
高中年級
模塊五: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自覺抵制校園暴力,維護自己和同學的生命安全;
  • 樹立正確的安全道德觀念,在關注自身安全的同時,去關注他人的安全,並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63] 

性傾向《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初中階段
心理健康
  • 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
生長髮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
安全應急與避險
  • 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 [64] 
高中階段
心理健康
  • 合理宣泄與傾訴的適宜途徑,客觀看待事物;
  • 緩解壓力的基本方法。 [64] 

性傾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高中年級
  • 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 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
  • 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特長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培養職業道德意識,進行升學就業的選擇和準備,培養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65] 

性傾向《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水平四:7~9年級
三:身體健康
學習目標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識。
達到該目標時,學生將能夠:遵循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規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識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青春期常見生理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方法;瞭解異性交往的原則,學會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預防網絡成癮等 [66] 

性傾向《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心理健康
目標
  • 樹立自覺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掌握正確應對學業、人際關係等方面的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必需的相關技能,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
核心內容
  • 心理健康的概念;
  •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 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相關社會因素;
  • 抑鬱症和焦慮症的表現,自我心理調適與技能,促進積極情緒與緩解不良情緒的基本方法;
  • 維護良好人際關係與有效交流的方法;
  • 心理諮詢與服務利用,常見心理問題或危機的辨識與求助;
  • 珍愛生命。 [67] 
性與生殖健康
目標
  • 樹立自我保健意識,掌握維護性與生殖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維護性與生殖健康的能力68。
核心內容
  • 性與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識;
  • 友誼、愛情、婚戀、家庭與倫理道德;
  • 優生優育與適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 非意願懷孕和應對措施;
  • 常見生殖健康問題與自我保健方法;
  • 無保護性行為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 常見性傳播疾病和預防;艾滋病的傳播、流行與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和預防措施,艾滋病諮詢檢測和服務,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 預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67] 

性傾向《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 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和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 瞭解同性和異性生殖器官的構造、特點和相關功能 [68] 

性傾向全面性教育中相關教學內容

性傾向學習目標

性傾向是與性與性別多元有關的概念。接納每個人在性傾向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視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兒童青少年對於性傾向以及與此有關的性和性別多元的瞭解,將有利於他們理解與識別和社會性別有關的歧視、偏見,培養寬容和尊重的價值觀,學會接納自我和他人,進一步創造更友好的社會。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這些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下的第2個主題“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和第3個主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以及核心概念1“關係”下的第3個主題“寬容、包容及尊重”。這些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15~18歲以上4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69] 
核心概念3:理解社會性別
主題2:社會性別平等、刻板印象與偏見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每個人都同樣有價值,不論其屬於何種社會性別
學習者將能夠:
  • 説出人們會如何因為自己的社會性別而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對待(知識);
  • 描述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如何使屬於不同社會性別的個體之間的關係更加公平和平等(知識);
  • 認識到對不同社會性別的人表示不公平、不平等的對待是錯誤的,並且違揹人權(態度);
  • 認識到無論社會性別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權很重要(態度) [69]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在家庭、朋友、戀愛關係、社區和社會中存在着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社會性別不平等(知識);
  • 描述在家庭、朋友、社區和社會中,社會性別不平等與權力差異有着怎樣的聯繫(知識);
  • 回憶人際關係中的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帶來的消極後果(如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知識);
  • 培養每個人都有責任克服社會性別不平等的觀念(態度);
  • 展示在家庭、學校和社區的人際關係中促進社會性別平等的方法(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會導致偏見和不平等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與社會性別有關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和社會性別期待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知識);
  • 認同由社會性別產生的差異可能導致剝削或不平等對待,尤其是當人們的行為不符合預期的規範時(態度);
  • 敢於質疑社會性別角色的公平與否,並展示如何挑戰不公正和有害的行徑(技能) [69]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
學習者將能夠:
  • 回憶社會規範如何影響社會對於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傾向和社會性別身份者進行描述的方式(知識);
  • 舉例説明社會性別偏見的各種形式(知識);
  • 認同平等對待所有人的重要性(態度);
  • 認識到對不符合社會性別規範者持有偏見會損害他們做出選擇的能力,包括關於健康的選擇(知識);
  • 展示如何在對待他人時不持有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 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影響自身的觀念和社會性別偏見(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平等可以促進與性行為和人生規劃有關的平等決策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性關係中的社會性別平等具有哪些特徵(知識);
  • 列出社會性別角色如何影響與性行為、避孕措施使用和人生規劃有關的決定(知識);
  • 分析更加公平的社會性別角色如何促進健康的性關係(知識);
  • 堅信社會性別平等是健康性關係的一部分(態度);
  • 建立基於社會性別平等的關係(技能) [69]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社會性別不平等、社會規範和權力差異會影響性行為,並可能增加性脅迫、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的風險
學習者將能夠:
  • 説出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如何影響性行為,以及性脅迫、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的風險(知識);
  • 認同社會性別不平等和權力差異會影響性行為,並影響人們做出安全選擇和採取安全行為的能力,例如使用安全套、獲取性與生殖健康服務等(態度);
  • 當自己或他人遭受性脅迫、性虐待,或社會性別暴力時,主動尋求支持或幫助他人尋求支持(技能) [69] 
主題3: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瞭解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和尋求幫助的途徑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並認識到它在許多場所都可能發生(如學校、家庭或公共場所)(知識);
  • 瞭解社會性別觀念和社會性別刻板印象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包括歧視和暴力(知識);
  • 認同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態度);
  • 如果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包括在學校內或學校周邊發生的暴力,描述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説該遭遇(技能) [69]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是對人權的侵犯
學習者將能夠:
  • 舉例説明什麼是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騷擾、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強姦、女性生殖器損毀/切割、童婚、早婚和強迫婚姻、恐同暴力),並説出社會性別暴力可能發生的場所,包括學校、家庭、公共場所或網絡(知識);
  • 認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態度);
  • 如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或可能會遭遇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展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識別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説相關經歷(技能)。
要點: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視的根源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如何導致欺凌、歧視、虐待和性暴力(知識);
  • 解釋性虐待和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是源於權力和支配慾望的犯罪,並非由於一個人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性慾望(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不平等和社會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導致性暴力(態度);
  • 展示如何主張社會性別平等、反抗社會性別歧視或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技能) [69]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任何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無論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還是權威人士
學習者將能夠:
  • 瞭解性虐待和社會性別暴力,包括來自性伴侶的暴力和強姦都是源於權力和支配的犯罪,並非由於性慾控制能力低下(知識);
  • 為發現和減少社會性別暴力制定具體策略(知識);
  • 認識到暴力行為的旁觀者和目擊者可以採取安全措施干預暴力行為,並且也可能受到暴力的影響(知識);
  • 認識到社會性別暴力永遠是錯誤的,且施暴者可以是成年人、當權者或青少年(態度);
  • 展示如何與預防社會性別暴力和提供社會性別暴力受害者支持的可信賴的成年人和服務機構取得聯繫(技能) [69]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是有害的,如遇到這種暴力可以尋求相應的幫助
學習者將能夠:
  • 認識到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心理層面、身體層面、性層面)(知識);
  • 認識到親密伴侶之間的暴力是錯誤的,並且可以擺脱這種虐待關係(態度);
  • 展示在自己經歷此類暴力時如何向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尋求支持(技能)。
要點:每個人都有責任倡導社會性別平等,並公開反對侵犯人權的行為,包括性虐待、有害行徑和其他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在倡導促進社會性別平等和減少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知識);
  • 意識到在公共和私人空間,包括在網絡上公開反對侵犯人權和社會性別不平等的重要性(態度);
  • 倡導社會性別平等,消除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技能) [69] 
核心概念1:關係
主題3:寬容、包容及尊重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並有被尊重的權利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以公正、公平、有尊嚴、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所具有的含義(知識);
  • 舉例説明儘管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但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知識);
  • 列舉嘲笑他人所帶來的各種害處(知識);
  • 認識到所有人都是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都享有尊嚴並應該受到尊重(態度);
  • 展示向他人表達寬容、包容和尊重的不同方式(技能) [69]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污名和歧視是有害的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污名和歧視,並認識到它們的危害(知識);
  • 描述自我污名及其導致的後果(例如沉默、自我否定和封閉)(知識);
  • 想到有支持機制能夠幫助遭到污名和歧視的人(知識);
  • 明白以寬容、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的重要性(態度);
  • 為遭受污名和歧視的人們提供支持(技能)。
要點:由於社會地位、經濟和健康狀況、民族、種族、出身、性傾向、社會性別身份或其他差異而對他人進行騷擾和欺凌是無禮且傷人的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什麼是騷擾和欺凌(知識);
  • 描述為什麼對他人進行騷擾和欺凌是無禮且傷人的(知識);
  •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公開反對騷擾和欺凌(態度);
  • 展示多種應對騷擾和欺凌的方法(技能) [69]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基於差異(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懷孕或健康狀況、經濟狀況、民族、種族、出身、性別、性傾向、社會性別認同或其他差異)的污名和歧視是缺乏尊重的表現,會危害他人的福祉,並且是對其人權的侵犯
學習者將能夠:
  • 掌握污名、歧視、偏見、成見、不寬容和排斥的概念(知識);
  • 分析污名和歧視對他人的性與生殖健康和權利所帶來的後果(知識);
  • 認同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正遭受污名和歧視的人(態度);
  • 深刻體會到包容、非歧視和多元的重要性(態度);
  • 在遭受污名和歧視時尋求幫助(技能);
  • 練習如何為包容、非歧視和尊重多元發聲(技能) [69]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挑戰污名和歧視,提倡包容、非歧視和多元,這一點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污名和歧視如何給個人、社區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知識);
  • 總結目前反對污名和歧視的法律法規(知識);
  • 認識到對那些被認為“不一樣”的人所遭受的歧視提出挑戰很重要(態度);
  • 表達對受到排斥的人的支持(技能);
  • 開展倡導活動,反對污名和歧視,提倡包容、非歧視以及對多元的尊重(技能) [69] 

性傾向全面性教育中與性傾向相關的常見疑問

常見疑問1:開展全面性教育會不會改變孩子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答:多項研究顯示,開展全面性教育不會改變孩子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首先,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有生物學基礎,這部分生物學基礎不會因為性教育而改變;其次,科學研究發現,即便老師與教育者表達出支持性少數羣體的態度,他們的榜樣作用也不會讓非性少數的青少年改變他們原有的性傾向和性別認同 [70] 
常見疑問2:如何開展性少數羣體相關內容的教學?
答: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指出,要組織有效的全面性教育課程,在準備階段,需要年輕人和其他社區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因此,開展性少數羣體相關內容的全面性教育,需要評估和聆聽來自不同性別、性傾向羣體的學生在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和興趣。
一項針對30名性少數青少年的焦點小組訪談顯示,性少數青少年希望減少“排他性”(exclusivity),增加“包容性”(inclusivity) 。
性教育中令性少數羣體不適的排他性表現包括 [71] 
(1)沉默。一方面,有關性少數羣體的話題幾乎不被提起;另一方面,當有人提起性少數相關的話題時,會被忽視,或者被老師告知無法談論相關話題。
(2)異性戀中心。聚焦於討論避孕話題;提到“婚後才能發生性行為”,而同性婚姻並不合法;只討論陰道插入式性行為。
(3)病理化。只有在討論性病/艾滋病時,才會提到性少數羣體。 [71] 
關於如何提升包容性,研究中的性少數青少年希望72:
(1)談論性少數相關議題。如性傾向、性別認同、污名化和歧視、性少數羣體相關的知名人物等。
(2)如何接觸到相關資源。如提供當地資源、網絡資源等。
(3)談談關係。如什麼是健康的關係、如何與伴侶溝通,無論伴侶的性別等。
(4)性病預防。例如安全性行為等。
(5)解剖學。能舒適地談論多種的身體結構、外貌多樣性、對身體的接納等。 [71] 
此外,在全面性教育的開展和評估階段,都要注重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提倡參與式培訓,讓性少數學生參與到討論、角色扮演、交互中,同時,也可以培養性少數學生成為同伴教育者,讓他們向同伴開展性教育。在課程結束後,需要將性少數羣體也納入到反饋體系中,聆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需要多途徑地開展囊括了性少數相關知識、態度和技能的全面性教育。研究發現,家長在溝通中能提供支持,並且學校能具有對性少數羣體友好的、支持性的氛圍,能讓性少數羣體面臨更少的心理困境。因此,除了在學校開展融合式教育,即讓異性戀學生和性少數學生一同接受教育外,也要注重對家長、學校教職員工、社羣中其他相關利益方開展全面性教育。
常見疑問3:如何營造性少數羣體感覺安全的教學氛圍?
答:第一,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學校需明確表示零容忍騷擾、仇恨、辱罵性少數羣體等負面行為、制定相關政策。學校員工發現負面行為和恐同言論時應立刻予以糾正。同時學校應建立投訴處理程序,並輔助進行心理疏導。 [72] 
第二,建立安全和支持全體學生的課堂環境。建立禁止罵人的行為準則,並跟現行的反欺凌政策聯繫起來;對所有的辱罵事件要立即進行處理;不要對學生的性傾向和性別身份做任何假設;避免使用負面的詞語;在教學中介紹尊重性別平等的榜樣和楷模。 [72] 
第三,教師應接受相關職前和在職培訓。培訓應包括:人權、包容和反歧視;提高對恐同和恐同欺凌問題及其所產生的影響的認識程度;關於社會性別、性和性多元的基本信息等。 [72] 

性傾向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內容的教育

培養性別平等意識,消除基於性傾向的偏見、歧視與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瞭解同性戀的有關知識能夠使兒童和青少年樹立科學的性別認知,減少對同性戀者的誤解和歧視,保護性少數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
幼兒園性教育中相關內容的教育
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於性別平等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納差異、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視上。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奇妙的感覺》《多彩的幸福》《歡樂的六一》三冊中都涉及性別平等相關的教育內容 [73] 
《奇妙的感覺》一冊主要教會幼兒識別不同的感覺,區分舒服的感覺和不舒服的感覺,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有不同的感覺是正常的,我們要珍視不同的感覺 [74]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3]
《多彩的幸福》一冊講述了四個不同家庭的生活,讓幼兒理解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人都能擁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從而引導幼兒認識差異、尊重人與人的不同 [75]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3]
《歡樂的六一》一冊主要幫助幼兒意識到不同性別都有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權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歡飛機,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養幼兒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接納自己感受的意識 [76]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3]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73]
小學性教育中相關內容的教育
小學的性教育不再單純侷限於廣義上的尊重差異,而是進一步認識講解有關性別和性傾向的內容。
在五年級上冊讀本“家庭與朋友”單元“消除歧視”主題中,性傾向歧視和性別、地域、年齡、健康狀況、性傾向歧視一起被列為生活中常見的歧視現象。此外,該主題下還闡述了歧視的危害和應對歧視的方法。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兒童能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社會性別、性傾向歧視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從而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偏見程度並調整自己的行為。在自己遇到歧視事件時,也能更從容地應對。六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單元“性傾向”主題舉了兩對同性伴侶共同生活的例子,以此幫助兒童瞭解“不同性傾向有的人有相同的權利”、“公平對待不同性傾向者”這兩個知識點。
初中性教育中相關內容的教育
初中階段的性教育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性傾向平等對於個人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在瞭解性傾向具體含義的基礎上,初中生將認識到對性傾向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了具有不同社會性傾向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也影響了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同時,初中學生也會學習性傾向平等可以促進與性行為和人生規劃有關的平等決策。在掌握這些知識、態度和技能之後,初中生將有能力欣賞自己包括同性戀在內的性傾向,尊重他人的性傾向,並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如何影響自身觀念和偏見 [77] 

性傾向重要事件

性傾向第一屆“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

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IDAHO)為每年的5月17日,希望喚起人們對性少數權益的關注,反對加諸於多元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不公正的對待與暴力,而質疑自身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疑性戀羣體的權益,也在該節日的支持範圍內。
2005年,國際LGBTI(性少數羣體)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ILGA)發動首屆“國際不再恐同日”全球運動,同年5月16日,第一屆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順利舉辦,有350名同志參與遊行。
發起香港區遊行活動的原因,不單單是對世界衞生組織疾病分類在1990年5月17日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分類中去除的紀念,也是為了迴應當時香港社會在宗教組織影響下形成的恐同氛圍。2004年底,香港政府曾提出的對性傾向歧視立法進行研究的決定;為了表達反對,2005年,福音派教會領導的維護家庭聯盟在《明報》刊登四頁廣告,徵集近萬香港市民簽名,反對通過立法。為了反對當時激烈的恐同氛圍,展現對同志羣體的支持,香港女同盟會聯合其他同志友好團體,如人權、婦女運動領域的社會關懷組織,將“國際不再恐同日”活動引入香港。
2005年5月16日,第一屆“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順利舉辦。遊行路線由銅鑼灣東角道至維多利亞噴水池,同一路線往返多次。首屆遊行口號為“化恐懼,為關愛”,意圖喚起市民對不同性向人羣的關愛,共創多元友好社會。最終參與人數為350人,比組織方預期人數多三倍,是香港同志史上規模較大的遊行活動。後來,這個活動成為傳統,成為每年舉行的活動,活動形式改為集會 [78-79] 
在宗教意識形態與傳統家庭價值觀的雙重阻攔下,“國際不再恐同日”遊行能順利舉辦、延續,並在過程中獲得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羣體的支持。説明即使面臨着不友善的大環境,性少數羣體並非孤立無援,仍可以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讓社會各界看見自己。舉起火把,而友善的人們會循着光明聚攏起來。

性傾向迪士尼頻道首次在劇集內加入雙性戀角色

2020年8月16日,迪士尼頻道(Disney Channel)動畫《The Owl House》首次加入雙性戀角色。角色是一位14歲、名為Luz Noceda的多明尼加裔美國女孩。
劇集製作人Dana Terrace是一位雙性戀者,她表示費勁努力才説服迪士尼高層讓她在劇集里加入性少數者角色。Dana在推特上稱:“我公開表示自己要在劇里加入雙性戀小孩的角色……我是雙性戀,我想寫一個雙性戀的角色。幸好我的固執得到回報,現在迪士尼高層都非常支持我。” [80] 
參考資料
  •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M]. 巴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
  • 2.    Savinwilliams R C. Who's Gay? Does It Matter?[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5(1): 40-44.
  • 3.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efinitions Related to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Diversity in APA Documents [EB/OL]. 2015 https://www.apa.org/pi/lgbt/resources/sexuality-definitions.pdf
  • 4.    Diamond L M. Was it a phase? Young women's relinquishment of lesbian/bisexual identities over a 5-year period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2): 352-364.
  • 5.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exual Orientation & Homosexuality [EB/OL]. [2020-04-18]. https://www.apa.org/topics/lgbt/orientation
  • 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Z/OL]. (2020-10-18) [2020-11-01].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8/content_5552113.htm.
  • 7.    Gates, Gary J. Special Report: 3.4% of U.S. Adults Identify as LGBT [EB/OL]. [2012-10-18] https://news.gallup.com/poll/158066/special-report-adults-identify-lgbt.aspx
  • 8.    Bailey J M, Vasey P L, Diamond L M, et al. Sexual Orientation, Controversy, and Scienc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16, 17(2): 45-101.
  • 9.    孟信芳. 中國性學趣味百科. [M]. 中國作家出版社, 2019.
  • 10.    Caceres C F, Konda K A, Pecheny M, et al.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J].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6.
  • 11.    Eisner, Shiri. Bi: Notes for a Bi Revolution. [M]. New York: Seal Press, 2013
  • 12.    Washington Post. Health survey gives government its first large-scale data on gay , bisexual population [EB/OL]. [2015-3-20]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health-science/health-survey-gives-government-its-first-large-scale-data-on-gay-bisexual-population/2014/07/14/2db9f4b0-092f-11e4-bbf1-cc51275e7f8f_story.html
  • 13.    Bogaert A F.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Asexuality[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6, 10(3): 241-250.
  • 14.    UNESCO. Out in the open: Education sector responses to violence based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expression[J]. 2016: 10.
  • 15.    滕姍, 趙久波, 張小遠,等. 大學生性取向變化及其與自殺風險關係的2年隨訪研究[J].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 2018, v.32(07):59-63.
  • 16.    北京同志中心,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2017中國跨性別羣體生存現狀調研報告[R]. 北京:北京同志中心, 2017.
  • 17.    Bailey J M, Pillard R C. A genetic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91, 48(12): 1089-1096.
  • 18.    Whitam F L, Diamond M, Martin J, et al. Homosexual orientation in twins: A report on 61 pairs and three triplet sets[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93, 22(3): 187-206.
  • 19.    Bailey J M, Dunne M P, Martin N G, et 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its correlates in an Australian twin samp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3): 524-536.
  • 20.    Langstrom N, Rahman Q, Carlstrom E, et 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 Population Study of Twins in Sweden[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0, 39(1): 75-80.
  • 21.    Hamer D H, Hu S, Magnuson V L, et al. A linkage between DNA markers on the X chromosome and male sexual orientation[J]. Science, 1993, 261(5119): 321-327.
  • 22.    Sanders A R, Martin E R, Beecham G W, et al. Genome-wide scan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linkage for male sexual orientation[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15, 45(7): 1379-1388.
  • 23.    Ganna A, Verweij K J, Nivard M G, et al.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J]. Science, 2019, 365(6456).
  • 24.    Ellis L, Ficek C, Burke D M, et al. Eye color, hair color, blood type, and the rhesus factor: exploring possible genetic links to sexual orientation.[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8, 37(1): 145-149
  • 25.    Bem D J. Exotic Becomes Erotic: Interpreting the 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Sexual Orientation[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0, 29(6): 531-548.
  • 26.    Peplau L A, Jd M H. Masculinity, Femini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 Women[J].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Mental Health, 2008: 145-165.
  • 27.    Hines M, Brook C, Conway GS. Androgen and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core gender identity, sexual orientation and recalled childhood gender role behavior in women and men with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 [J].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4, 41(1):75-81.
  • 28.    Brodie H K, Gartrell N, Doering C H, et al. Plasma testosterone levels in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men.[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74, 131(1): 82-83.
  • 29.    Garciafalgueras A, Swaab D F. Sexual Hormones and the Brain: An Essential Alliance for Sexual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J]. Endocrine development, 2010: 22-35.
  • 30.    Blanchard R, Klassen P E. H-Y Antigen and Homosexuality in Men[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97, 185(3): 373-378.
  • 31.    Bogaert A F, Skorska M N. Sexual orientation, fraternal birth order, and the maternal immune hypothesis: A review[J]. Frontiers in Neuroendocrinology, 2011, 32(2): 247-254.
  • 32.    Bailey J M, Vasey P L, Diamond L M, et al. Sexual Orientation, Controversy, and Scienc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16, 17(2): 45-101.
  • 33.    Bem D J. Is There a Causal Link Between Childhood Gender Nonconformity and Adult Homosexuality[J].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Mental Health, 2008: 61-79.
  • 34.    Bailey J M, Zucker K J. Childhood sex-typed behavior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review.[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5, 31(1): 43-55.
  • 35.    Wetherell, Margaret; Talpade Mohanty, Chandra. The SAGE Handbook of Identities. [EB/OL] Sage Publications. 2010.
  • 36.    Kendler KS, Thornton LM, Gilman SE, Kessler RC. Sexual orientation in a U.S. national sample of twin and nontwin sibling pair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0, 157(11): 1843-6.
  • 37.    Wilson HW, Widom CS. Does physical abuse, sexual abuse, or neglect in childhoo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same-sex sexual relationships and cohabitation? A prospective 30-year follow-up.[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0, 39 (1): 63–74.
  • 38.    Sutter J, Kinsey A C, Pomeroy W B, et al.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J]. Population, 1948, 3(4).
  • 39.    Bernstein, Norman R . Homosexuality in Perspective[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79, 242(26): 2891-2891.
  • 40.    Martin S. Weinberg. Dual Attraction: Understanding Bisexual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3(3).
  • 41.    Ma M G, De Cecco J P. Components of Sexual Identity[J].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977, 3(1): 41-48.
  • 42.    Weinrich J D, Snyder P J, Pillard R C, et al. A factor analysis of the 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 in two disparate samples[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93, 22(2): 157-168.
  • 43.    Haverkos H W, Drotman D P.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J]. JAMA, 1995, 274(7): 535-536.
  • 44.    Savinwilliams R C. Who's Gay? Does It Matter?[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5(1): 40-44.
  • 45.    FBI.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 Hate Crime [EB/OL]. [2007-05-0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411090510/http://www.fbi.gov/ucr/cius_04/offenses_reported/hate_crime/index.html
  • 46.    北京同志中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中國同志心理健康調研報告. [EB/OL]. (2014)[2020-08-03]. https://bbs.pku.edu.cn/attach/8b/60/8b60006561d5ca48/%E4%B8%AD%E5%9B%BD%E5%90%8C%E5%BF%97%E4%B8%AD%E5%BF%83%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6%8A%A5%E5%91%8A.pdf
  • 47.    Mock S E, Eibach R P.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Over a 10-Year Period in Adulthood[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2, 41(3): 641-648.
  • 48.    Ward G. Review of Word's Out: Gay Men's English by William L Leap[J].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1998, 8(4): 693-695.
  • 49.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unselors. Code of Ethic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unselor [EB/OL]. [2015-5-2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213065814/http://aacc.net/files/AACC%20Code%20of%20Ethics%20-%20Master%20Document.pdf
  • 50.    NESCO.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EB/OL]. 2013-05-17[2020-07-13]. http://www.unesco.org/new/en/unesco/events/all-events/?tx_browser_pi1%5BshowUid%5D=19095&cHash=975c172684
  • 51.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中華女子學院. 跨性別者性別認同的法律承認:對中國與跨性別相關法律和政策的評估報告[R]. 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2018.
  • 52.    中國發展簡報. 中國在聯合國就多元性別再表態. [N/OL]. 2018-06-29[2020-08-05].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1512.html.
  • 53.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 中國代表團在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與防止基於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暴力和歧視問題獨立專家互動對話時的發言. [EB/OL]. 2020-07-08[2020-08-05]. http://www.china-un.ch/chn/dbtyw/rq1/hfs_1/t1798734.htm.
  • 5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M]. 北京: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
  • 55.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勞動法[Z/OL]. (2019-01-07) [2020-07-11].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ffad2d4ae4da4585a041abf66e74753c.shtml.
  • 56.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Z/OL]. [2020-07-11].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5-07/03/content_1942851.htm.
  • 5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Z/OL]. [2020-07-11]. 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3.html.
  • 58.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Z/OL]. (2019-01-07) [2020-07-11].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21b0be5b97e54c5088bff17903853a0d.shtml.
  • 5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Z/OL]. (2020-10-18) [2020-11-01].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8/content_5552113.htm.
  • 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11)[S].2012-07-01
  • 61.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 協會介紹. [EB/OL]. 2020-08-07[2020-08-07]. http://www.cnsa.cn/index.php/about/describe.html.
  • 62.    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新華社.[N/OL]. 2017-06-30[2020-08-07].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7-06/30/c_129644685.htm.
  • 6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性綱要[Z]. 2007-02-07.
  • 6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08-12-01.
  • 6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Z]. 2012-12-07.
  • 6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2年修訂)[Z]. 2012-1.
  • 6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Z]. 2017-06-14.
  • 68.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 [Z]. 2018
  • 69.    UNESCO, UNAIDS, UNFPA, UNICEF, UN Women and WHO.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文版[M]. UNESCO, 2018.
  • 70.    Gegenfurtner A, Gebhardt M. Sexuality education including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LGBT) issues in schools. [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7, 22: 215-222.
  • 71.    Gowen L K, Winges-Yanez N.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queer, and questioning youths' perspectives of inclusive school-based sexuality education[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4, 51(7): 788-800.
  • 72.    UNESCO. 《艾滋病與健康教育領域好的政策與實踐手冊 8:教育部門應對恐同欺凌》. [M]. UNESCO 2012.
  • 73.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4.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奇妙的感覺[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5.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多彩的幸福[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6.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之歡樂的六一[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 77.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6冊)[M]. 未出版.
  • 78.    香港女同盟會. 宗教霸權下之同志運動經驗[M]//黃慧貞, 蔡寶瓊, 性/別政治與本土起義.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05: 319-320
  • 79.    知道國際不再恐同日在香港的緣起嗎?[EB/OL]. 2018-05-17[2020-05-17]. https://www.thestandnews.com/lgbtq/%E4%BD%A0%E7%9F%A5%E9%81%93%E5%9C%8B%E9%9A%9B%E4%B8%8D%E5%86%8D%E6%81%90%E5%90%8C%E6%97%A5%E5%9C%A8%E9%A6%99%E6%B8%AF%E7%9A%84%E7%B7%A3%E8%B5%B7%E5%97%8E/
  • 80.    蘋果新聞. 14歲女童:迪士尼首次在動畫中加入雙性戀角色[EB/OL]. 2020-08-16[2020-08-17]. https://hk.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00816/65RE3MAQRRGXVO24CJAVSS5MYU/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