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明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黑龍江省政協原副主席)

鎖定
王明貴(1910年9月16日—2005年6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吉林省磐石縣人。1934年5月參加革命,193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曾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師第四團青年連連長,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學員班長,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師第八團團長、第三師副官長兼第八團團長、第三師代理師長、第三師師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第三支隊支隊長,第八十八獨立步兵旅(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第三營營長,齊齊哈爾蘇聯紅軍衞戍司令部副司令員,嫩江省人民自衞軍司令,中共嫩江地委負責人,嫩江省民主大同盟委員長,嫩江軍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騎兵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八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第一六〇師師長,第四野戰軍上幹隊副隊長,南下工作第三分團團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南軍政大學廣西分校第一副校長,中南鐵道運輸司令部副司令員,公安十九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他還是第四、五屆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2005年6月22日,王明貴同志因病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5歲。 [1] 
中文名
王明貴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省夏津縣
出生地
吉林省伊通縣後柳樹河子半道子
出生日期
1910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
2005年6月22日
畢業院校
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代表作品
《踏破興安萬重山》
軍    銜
少將(1955年)

王明貴人物生平

王明貴早年經歷

1910年9月16日,王明貴出生于吉林省伊通縣後柳樹河子半道老王家。 [1] 
1921年,王明貴到黑龍江省通河縣居住,讀私塾二年。 [1] 
1924年,王明貴到吉林省磐石縣呼蘭鎮務農、打零工。 [1] 

王明貴土地革命時期

1931年9月,王明貴到黑龍江省湯原縣格金河金礦當工人。 [1]  九·一八事變後,王明貴開始接受中共湯原縣委在金礦工人中進行的抗日救國教育。 [6] 
1934年5月,王明貴參加馮治綱領導的“文武抗日隊”。8月,在松花江下游地區抗日鬥爭形勢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夏雲傑根據中共滿洲省委的指示,改湯原游擊隊為湯原遊擊總隊,戴鴻賓任總隊長,夏雲傑任政治委員。隨後,“文武”隊編入湯原遊擊總隊,改稱為“五、七”隊,隊長馮治綱。11月,王明貴擔任湯原抗日遊擊總隊飼養員。 [1] 
1935年4月,在湯原縣黑金河保衞戰中,日軍的一發炮彈在王明貴身邊爆炸。他的頭被炸傷,昏倒在地,戰友們費力將被埋在炮灰中的王明貴緊急送到後方醫院救治。王明貴去世後火化,骨灰中還殘留着沒有燒化的彈片。這塊彈片鑲嵌在他的頭骨裏幾十年。1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趙尚志和第4軍軍長李延祿率隊到達湯原,與夏雲傑領導的湯原遊擊總隊會師。為壯大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趙尚志、李延祿決定幫助湯原反日遊擊總隊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夏雲傑任軍長,張壽籛(李兆麟)任政治部代主任,馮治綱任參謀長。 [6-7] 
以校長趙尚志等名義發佈的東北抗聯政治軍事學校招生簡章草案 以校長趙尚志等名義發佈的東北抗聯政治軍事學校招生簡章草案
1936年4月,王明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師第四團青年連連長,先後參加三次奔襲鶴崗的戰鬥。7月,王明貴任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校長趙尚志,副校長李華堂,第一任教育長李兆麟,第二任教育長馮仲雲,第三任代教育長侯啓剛)學員班長。8月,王明貴由徐光海馬德山介紹入黨。11月,王明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師第八團團長。同月,軍長夏雲傑在戰鬥中犧牲,由戴鴻賓任代軍長。12月,王明貴任東北抗聯第六軍第三師副官長(相當於後勤部長)兼第八團團長。無師長,馮治綱令王明貴實際負責三師軍事指揮。 [1] 
1937年2月,王明貴根據中共北滿省委和抗聯第六軍軍部的指示,帶領三師部隊跨越湯旺河冰道,穿過小興安嶺,克服艱難險阻,經歷大小戰鬥十餘次,勝利到達松嫩平原,完成六軍第一次西征先遣隊的任務。 [6] 

王明貴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8月,王明貴隨同六軍西征部隊返回湯原,陷入日本關東軍組織的“三江大討伐”的包圍中,他與周雲峯共同領導三師部隊進行反“討伐”的鬥爭。在西寶山戰鬥中,一顆子彈擊中他的小腿,當時沒有醫生和手術器械,沒有麻藥,在戰士們的幫助下,王明貴把傷腿綁在凳子上,自己用一把剃頭刀剖開傷口,用一把老虎鉗子拔出卡在脛骨縫中的子彈頭。 [6] 
1938年5月,王明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師代理師長,積極組織第二次西征的準備工作,行程750公里,跳出重圍,勝利到達海倫綏稜,開闢新的抗日遊擊區。7月,王明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師師長。 [1] 
1939年1月,聯軍總政治部主任張壽籛(李兆麟)在六軍三師八道林子後方一處四外透風的木板房子裏,主持召開了三、六、九、十一軍部分師以上幹部參加的聯席會議,討論解決北滿西征部隊的統一領導問,最後一致同意成立東北抗日聯軍西北臨時指揮部。指揮部下屬四個支隊:第一支隊即“江省西北遠征隊”,由第三軍三師一部、第六軍一師六團組成,張光迪任支隊長、陳雷任政委;第二支隊由六軍二師十二團和三軍三師七團組成,馮治綱兼支隊長、趙敬夫任政委;第三支隊由六軍三師和十一軍一師部分隊伍組成,王明貴任支隊長、於天放任政委;第四支隊由六軍三師和十一軍一師各一部組成,雷炎任支隊長、關樹勳任政委;後方醫院由耿殿君負責,全部傷病員進入大青灌後方治療、休養。第一、二支隊為龍北部隊,主要在嫩江訥河德都通北、克東、克山一帶活動;第三、四支隊為龍南部隊,主要在海倫綏稜綏化望奎各縣活動。王明貴任北滿抗聯龍南指揮部第三支隊支隊長。4月,王明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第三支隊支隊長。 [1]  他率部活躍在海倫、綏稜、綏化、望奎等地,經常以奇襲、奔襲、伏擊等游擊戰術,給日偽軍以有力打擊。在一棵松和一間樓兩次戰鬥中,王明貴率部奪得300多匹戰馬,使部隊由步兵變為騎兵。 [6] 
1940年1月,王明貴任中共北滿省委候補委員。 [1]  4月中旬,馮仲雲帶領高禹民馬克正等一行30餘人,行走了21天,歷經千難萬險到達了三路軍總指揮部,帶來了上級對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最新指示。馮仲雲在南北河支流木溝河召開了三、六軍部分幹部會議,重新整編部隊,王明貴擔任第三支隊隊長、趙敬夫為政治委員(趙敬夫犧牲後為高禹民,高禹民犧牲後,李兆麟派陳雷以東北抗聯第三路軍軍部宣傳科長的身份去第三支隊做政治工作)、王鈞為參謀長。支隊下屬三個大隊,以朝陽山五大連池為後方基地,利用青紗帳起的季節,深入到龍北地區的訥河德都、克山等縣,並與訥河縣委領導下的羣眾工作結合起來,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在青紗帳放倒之後,要越過嫩江到大興安嶺南坡的龍江甘南地區發動和組織羣眾開展抗日遊擊戰爭。他率部深入龍南、龍北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連續攻克訥河縣的訥南鎮拉哈站、通寬鎮。還採用調虎離山和長途奔襲的戰術,一舉消滅一百餘人的偽北安省“討伐隊”,並攻克北興鎮,擊斃偽自衞團團長。9月25日,他指揮三路軍三、九支隊取得奇襲克山縣城的勝利,打破了日偽宣揚的“鐵打的滿洲國,模範的克山縣”的神話。王明貴被抗聯三路軍總指揮部譽為優秀軍事指揮員,三支隊譽為“模範支隊”。10月,他率領三支隊在朝陽擊退日本關東軍的瘋狂進攻後,北上攻克日軍重要據點霍龍門站,然後率部西渡嫩江,突破了日本關東軍的層層封鎖和圍追堵截,經過莫力達瓦旗阿榮旗,穿過中東鐵路,向索倫方向迂迴。王明貴率部與日偽軍激戰兩個多月後,部隊損失很大,後經朝陽山撤到蘇聯境內進行休整。 [6] 
《滿洲國警察小史》中關於王明貴的記錄 《滿洲國警察小史》中關於王明貴的記錄
1941年,王明貴隨抗聯人員在蘇聯,一方面進行敵後游擊戰爭的戰術和技術訓練,一方面和蘇聯遠東軍組成了15個戰略偵察小分隊,在東北搞情報工作。 [1]  3月,王明貴率三支隊返回東北,指揮襲擊辰清站、罕達氣金礦和八站、腰站等戰鬥,然後深入到甘南、阿榮旗和巴彥旗等漢族和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發動羣眾打擊日偽勢力。在大興安嶺畢拉河流域,王明貴等三支隊幹部與鄂倫春族部落首領蓋山等人結拜為抗日義兄弟,從此在畢拉河南岸鄂倫春族地區建立抗聯後方基地。日偽軍以數十倍的兵力,佈下層層包圍圈都未能阻擋三支隊的活動。王明貴率三支隊深入嫩江平原,轉戰數百里,大小戰鬥20餘次,攻克了阿榮旗鎮威莊、寶山鎮和甘南縣,有力地打擊了日偽統治。人民羣眾熱烈歡呼:“抗日聯軍又回來了!”日偽當局調動黑河省龍江省興安東省興安北省共計2萬餘兵力,在飛機的配合下發動大規模的圍剿“討伐”。 [6] 
1965年王明貴與鄂倫春部落首領蓋山的女兒佔柱梅全家合影 1965年王明貴與鄂倫春部落首領蓋山的女兒佔柱梅全家合影
1942年2月,在大興安嶺庫楚河戰役後,三支隊最後只剩下12人,突圍後撤退到蘇聯境內。7月底,根據共產國際的決定,抗聯隊伍改編為國際旅,即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國際旅的主要幹部名單:旅長周保中,政治委員張壽籛(李兆麟),副旅長什林斯基少校,參謀長沙馬爾欽科少校(即原北野營主任楊林大尉),後勤部長金雅少校,第一營營長金日成、政委安吉,第二營營長王效明、政委姜信泰(姜健),第三營營長王明貴(原為許亨植,犧牲,未到任)、政委金策,第四營營長柴世榮、政委季青。9月14日,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東北委員會(開始稱中共東北黨組織特別支部局),周保中、崔石泉、張壽籛(李兆麟)、金策、馮仲雲等12人為執行委員;周保中、崔石泉、張壽籛(李兆麟)……盧冬生為常委,以崔石泉為書記。王明貴任中共東北抗聯教導旅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1]  [6] 
王明貴在抗戰時期

王明貴解放戰爭時期

周而復《松花江上的風雲》對王明貴的記載 周而復《松花江上的風雲》對王明貴的記載
1945年8月,王明貴任中共東北黨委委員。蘇聯對日宣戰後,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編入蘇聯遠東第2方面軍,蘇軍用火車和飛機將教導旅抗聯人員輸送到長春、瀋陽、哈爾濱、大連、齊齊哈爾、吉林、牡丹江、佳木斯等地,進入57個大中城市和重要縣城,參加了蘇軍衞戍區司令部的工作。8月19日,在蘇聯紅軍的支援下,嫩江省齊齊哈爾光復。9月,王明貴任齊齊哈爾蘇聯紅軍衞戍司令部副司令員、嫩江省人民自衞軍司令、中共嫩江地委負責人、嫩江省民主大同盟委員長。八路軍進入東北後,蘇軍撤離,抗聯人員脱離了與蘇軍的關係。11月初,黨中央從延安派劉錫五等同志來到齊齊哈爾。中央任命劉錫五為中共嫩江省委書記,於毅夫為嫩江省政府主席,郭維城為鐵路局局長。11月,王明貴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嫩江軍區司令員(劉錫五兼任政委)、中共嫩江省工委常委。12月,國民黨“接收人員”進人東北。根據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的協議,蘇軍要求我軍撤出齊市,王明貴主持了撤退工作。12月下旬,王明貴來到甘南縣城,展開嫩齊地區的剿匪鬥爭,接連收復了嫩江訥河泰來甘南林甸富裕泰康龍江景星、布西等九縣,殲匪9000餘人。 [1] 
1946年7月,王明貴(左)與三支隊參謀長王鈞在齊齊哈爾相會 1946年7月,王明貴(左)與三支隊參謀長王鈞在齊齊哈爾相會
1946年4月24日,解放齊齊哈爾副總指揮王明貴(總指揮倪志亮)指揮攻城部隊以較小代價取得了攻城勝利,第二次解放齊齊哈爾。5月,王明貴任東北民主聯軍嫩江省軍區副司令員。7月,王明貴任中共嫩江省工委常委。為貫徹黨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和開展土地改革鬥爭”的指示,配合土改運動,王明貴指揮部隊繼續清剿殘匪,到1947年3月,嫩江省境內的土匪基本肅清。 [1] 
李兆麟將軍戰友為其守靈,前排右二為王明貴 李兆麟將軍戰友為其守靈,前排右二為王明貴
1947年1月,王明貴任中共西滿分局二地委常委。3月,王明貴任嫩江軍分區司令員。9月,王明貴任嫩江省軍區司令員、中共嫩江省委常委。 [1] 
王明貴在騎兵師
1948年7月,王明貴和夫人在塔山 1948年7月,王明貴和夫人在塔山
1948年1月,王明貴任第四野戰軍騎兵師師長。因為王明貴騎術精湛,長於奔襲,伍修權計劃讓王明貴着手組籌建騎兵軍建制,王明貴很可能會成為中國唯一一支騎兵軍的軍長。但經過考察實踐,王明貴不僅否定了組建騎兵軍的設想,甚至拆了自己的台——他建議,取消騎兵師建制:“遼寧和吉林兩省,缺少大草原,不適合騎兵作戰——特別是一萬多人加上近萬匹軍馬,給養困難。因此建議:每個步兵師保留一個騎兵團的建制足夠用了。”上級一番討論後,接納了王明貴的建議,不僅放棄了“騎兵軍”的構想,而且騎兵師的建制也撤銷了。8月,王明貴任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八師師長(政委鄒衍),參與了遼瀋戰役。9月,王明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一六〇師師長(政委鄒衍),轄第478、479、480團,全師10000餘人,兵源都是清一色的東北牡丹江地區和佳木斯地區的翻身農民。部隊參加了平津戰役 [1]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後,負責中央領導安全的同志向四野領導要一支政治和軍事素質比較高的部隊,以承擔維持北京社會治安和保衞黨中央的工作。林彪經過考慮,推薦一六〇師承擔此重任。後經中央軍委決定,將四野第47軍第一六〇師改為第二〇七師,隸屬於華北軍區平津衞戍司令部,執勤業務由中央社會部領導(公安部成立後歸公安部領導),與中央警備團一起擔負中央首長、機關和首都的警衞任務。並決定:由在延安任中央警備團團長兼政委的吳烈接替王明貴任該師師長。這樣,該部隊與中央警備團合編組成的“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正規公安部隊,而且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正式的軍種。此後,王明貴任第四野戰軍上幹隊副隊長(隊長林彪)。4月,王明貴任南下工作第三分團團長(政委徐懋庸)。 [1] 

王明貴建國之後

王明貴(左三)擔任中南軍政大學廣西分校副校長 王明貴(左三)擔任中南軍政大學廣西分校副校長
1949年10月,王明貴任中南軍政大學廣西分校第一副校長(校長張雲逸)。 [1] 
1950年6月,王明貴任中南鐵道運輸司令部副司令員(司令員郭維城)。抗美援朝期間,廣西等地土匪蠢蠢欲動,十分猖狂,並在南丹地區集聚了四五千人,安圖攻佔南丹。在獲得準確情報後,王明貴率領部隊誘敵深入,以逸待勞,一舉打垮繼而全殲。 [1] 
1951年8月,王明貴任公安十九師師長(政委蔡炳臣)。 [1] 
1952年4月,王明貴參加總參赴朝鮮考察團。 [1] 
1954年7月,王明貴進入北京解放軍公安部速成中學學習,1957年6月畢業。 [1] 
1955年9月,王明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 
王明貴少將1955年授銜照
1957年6月,王明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 [1] 
王明貴在黑龍江軍區
1958年1月,王明貴任中共黑龍江省軍區黨委常委。 [1] 
1964年10月,王明貴任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1] 
1966年5月,王明貴離職休養。 [1] 
1977年12月,王明貴任黑龍江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主管文史資料委員會工作)。 [1] 
1978年,王明貴任中共黑龍江省軍區黨委委員。5月,王明貴任黑龍江省軍區顧問(正軍級)。12月,王明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 
1979年1月,王明貴任中共黑龍江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1] 
1980年6月,王明貴任黑龍江省軍區顧問組副組長。 [1] 
1983年4月,王明貴任黑龍江省第五屆政協副主席。同年,王明貴從軍隊正式離休。 [1] 
1984年6月,總政批准王明貴為副兵團職待遇。 [1] 
1985年,王明貴辭去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職務。 [1] 
1988年7月,王明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2005年6月22日,王明貴在哈爾濱市逝世,享年95歲。 [1] 

王明貴軼事

王明貴將軍的兒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1醫院院長賈丹兵,200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王明貴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3]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3] 
王明貴將軍還曾榮獲蘇聯紅旗勳章(獲此殊榮的抗聯將士僅有周保中李兆麟王效明、王明貴四人)、俄羅斯朱可夫勳章、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和60週年榮譽勳章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章 [3] 

王明貴人物評價

王明貴上級的評價

中共北滿省委:“我們全體將士經過這一紀念運動,對政治,對學習,對紀律都有自覺的積極起來了。我全體將士經過它,鍛煉出新的馮治綱——王明貴同志,鍛鍊了很多軍政雙全的民族英雄。” [4] 
中共北滿省委書記金策:“我認為三師師長王明貴同志是可以説,在六軍幹部中一個模範幹部,很有希望的。” [4] 
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參謀長許亨植:“王明貴同志個人在生活方面,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好,軍事活動的領導亦相當英勇……” [4] 
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張壽籛(李兆麟:“過去應該學習馮治綱同志,現在應該學習王明貴同志,他的魄力與靈活,勇敢的精神,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取得不斷驚人的勝利,而壓低偽軍的士氣,加強我軍必勝的信心,並同時嚴戒隨着戰勝而來的驕傲,並非常細緻地準備長期的物資供應,以鞏固以取得的勝利成果。我們應該用這種精神展開黑龍江省的新局面,執行三路軍的新生指示與總指揮部給獨立部隊的信。” [4] 
李立三:“王明貴是東北抗聯的著名將領,他是東北抗聯軍學校畢業的。” [7] 

王明貴重要報刊的評價

延安出版的《解放日報》1946年9月20日第一版以《抗聯名將王明貴將軍》為標題,發表了專訪文章。稱王明貴是“嫩江原野上的一面解放大旗”,“在過去十四年中,這面大旗深深的印在每個人的心裏,作為他們的希望,他們的解放指針。” [4] 
上海出版的《文匯報》1946年9月22日第五版以《赤腳將軍王明貴》為標題發表了長篇採訪通訊,文章寫道:“他是‘抗聯’裏有名的英雄,齊齊哈爾和北滿一帶可以説是婦孺皆知的。”文章最後稱:“我們以尊佩眼光細細聽取赤腳將軍的話,他是中華民國的一個英雄。” [4] 
《人民日報》1985年9月5日第五版以《荒原水畔戰馬鳴》為標題發表採訪文章,稱王明貴是“身經百戰的抗聯名將”。文章最後稱讚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孤懸敵後、艱苦奮戰十四年所表現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所建樹的抗日業績,充分證明,他們和英雄的八路軍、新四軍一樣,不愧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軍隊的組成部分,中國人民,尤其是東北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在祖國危亡年代,為拯救國家和民族苦難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建樹的豐功偉績。” [4] 
《黑龍江日報》訃告:在革命生涯中,王明貴對黨忠誠,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移,為黨的事業和軍隊建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身經百戰,智能雙全,指揮沉着,出奇制勝,在中國人民軍戰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他學習刻苦,筆耕不輟,撰寫了多篇軍事歷史文章,著有東北抗日聯軍革命回憶錄《踏破興安萬重山》等。他政治堅定,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特別是在國內外政治風雲變幻時,高瞻遠矚,明辨是非,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他顧全大局,襟懷坦蕩,作風正派,有堅強的黨性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性。他品德高尚,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關心團結同志,愛護幹部,關心部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很強的羣眾觀念。他清正廉潔,生活儉樸,不謀私利,對家人、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求嚴格,要求子女不忘本,好好地為人民服務,表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無私情懷,始終保持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堪稱楷模。王明貴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 [3] 

王明貴日偽資料的評價

日偽關東憲兵司令部編《滿洲共產抗日運動概況》寫道:1939年,“在北安、龍江省游擊區,以第三軍第三團姜福榮匪幫、第六軍三師王明貴匪幫及第四師耿殿君匪幫等約350人,開闢北從龍江省嫩江縣南至北安省拜泉、望奎綏化廣大游擊區。”“其中尤以馮治綱、姜福榮、耿殿君、王明貴匪幫活動最為頻繁,彼等善於忽聚忽散,縱橫奔馳於游擊區,肆無忌憚以九一八紀念日為期襲擊訥河縣城,又於11月13日北黑線小興安車站膽敢襲擊列車,恣意放火、殺傷、搶掠。另外襲擊克山縣西城鎮、佔領警察分所並收繳武器、襲擊金融合作社、殺害日本人、掠去現款一萬元等,極盡惡劣兇猛之能事。”1940年,“本期第三路軍活動極為活躍,特別如王明貴及戴鴻賓所率第三、第十二支隊長驅進入興安嶺、扎蘭屯、哈爾濱西南地區。”“支隊長王明貴等約70名所組成之匪幫,6月以來迄8月大抵橫行於訥河、嫩江、德都等縣內,襲擊街村、警察分駐所、警察署,極盡掠奪、放火之能事,於9月25日突然襲擊克山縣城,徹底踐踏縣公署、滿軍團部、監獄等。10月上旬於朝陽山下開匪首會議,決議徑直南下大興安嶺山中開創新局面。”1941年,“第三路軍本期已成為抗聯各路軍中最為活躍者。”“王明貴今年1月上旬入蘇,3月上旬歸滿,於本期內為第三路軍匪幫最為活躍者。” [4] 
原日偽海倫—湯原營林署參事北里留的文章《官行採伐事業和匪賊》寫道:“夜晚到來的時候,不但機槍手要徹夜不眠地全心警戒,而且全體人員都把手槍放在枕頭下面才能入睡。事務所的外面是儘可能加厚的土牆,上面開有槍眼,無論晝夜,森林警察隊的警戒都和在戰地一樣。”“進行森林採伐,單靠日本軍隊的討伐是不夠的,故此專門建立了三千人的專屬森林警察隊進行護衞……儘管有這樣的護衞,對採伐隊和我們來説,所謂‘安心’也是不可求的,一言一舉手之間都可能發生讓人神經緊張的事情。”“在諾敏河湯旺河之間,是獰猛的‘匪賊’的巢窟,儘管在森林警察隊警戒之外,在(森林採伐和松脂焦油的提煉)作業期間也要求日軍前來駐屯,但是‘匪賊’的行動‘神出鬼沒’,仍不時發動夜襲,慘殺掠奪給我方帶來巨大的損失。”“用獰猛都不足以形容的王明貴率領部下數十人就是以這裏為根據地的,奉命到這裏執行開發任務,我的感覺如同‘火中取栗’,這條生命隨時可能像湯旺河畔的露珠般消逝。” [5]  “到戰爭結束的時候,殘存的‘共匪’只有湯旺河的王明貴等少數,但這都是千軍萬馬中縱橫的強者,以其得意的游擊戰術令日軍無可奈何。” [4] 
偽滿林業部濱江區專員中村貞成的文章《滿鐵林務區的足跡一大興安嶺》寫道:“冬天的興安嶺,與西伯利亞的寒流白魔和狼羣搏鬥都毫無懼色的山中男兒,最感恐懼的卻是大東亞戰爭(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開始,為擾亂我方經濟在當地出沒的王明貴匪賊之橫行。有他們的存在,冬天荒山的可怖為之倍增,令現場工作的人員萬分緊張。” [4] 

王明貴相關舊址

庫楚河戰役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壯志林場8公里外,是1942年東北抗日聯軍三路軍三支隊的將士們當年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戰鬥的地方,有百餘名抗聯戰士血染蒼山草木,忠骨埋於雪野。為緬懷先烈,原三支隊領導王明貴、陳雷同志於1985年來到庫楚河戰役遺址尋訪故地,憑悼先烈,立下了“庫楚河戰役烈士殉難地”的木碑,以此紀念當年在此頑強抗戰、英勇捐軀的先烈們,為庫楚河戰役遺址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庫楚河戰役遺址

王明貴相關書籍

《踏破興安萬重山》 《踏破興安萬重山》
《踏破興安萬重山》
《忠骨——抗聯名將王明貴將軍回憶錄》 《忠骨——抗聯名將王明貴將軍回憶錄》
《忠骨——抗聯名將王明貴將軍回憶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