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民主聯軍

鎖定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分派部隊進入東北同當地的東北人民自衞軍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於1946年1月改為“東北民主聯軍”。 [1] 
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總司令。1947年11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下轄東北野戰軍和東北軍區 [2] 
中文名
東北民主聯軍
部隊前身
東北人民自治軍
首任司令
林彪 [2] 
首任政委
彭真(第一政委) [2] 
設立時間
1946年1月 [2] 
改名部隊
東北人民解放軍 [2] 

東北民主聯軍發展沿革

東北民主聯軍八路出關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隨即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朱德總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進入東北, 會同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援助下,向東北大舉運兵,企圖消滅中共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獨佔東北。為打破國民黨的企圖,中共中央依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決定從關內各解放區抽調一批部隊和幹部挺進東北,會同東北原有部隊執行發展東北的戰略任務。先後調進東北的部隊有:八路軍山東軍區直屬隊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師,第5師一部,魯中、濱海、膠東、渤海等軍區主力部隊各一部,共6萬餘人;新四軍第三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3萬餘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359旅、警備第1旅、教導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炮兵學校等萬餘人;晉綏、冀中冀魯豫各1個團。
以上連同先期進入的冀熱遼部隊一部共11萬餘人。同時,延安及各解放區的黨政軍幹部約2萬人,也陸續進入東北。
1945年12月,鑑於形勢的變化,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給東北局的《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指示中,明確我黨現時在東北的任務,是建立根據地,是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軍事政治根據地。根據中共中央決定,進入東北的部隊和東北人民自衞軍統一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 [3] 
1945年10月31日,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任第一副總司令,李運昌任第二副總司令,肖勁光任第三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11月2日,任命周保中為第三副總司令,肖勁光改任第四副總司令兼參謀長,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隊到達東北後,一面阻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一面着手發動羣眾,清剿土匪,組織和發展武裝。到年底陸續成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遼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個軍區,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
1945年11月16日,國民黨軍攻佔山海關,打開通往東北的陸上通道。同年12月至1946年1月,陸續增兵加緊進攻東北。這時,隱藏在東北人民自治軍新發展部隊中的壞分子和收編的土匪武裝紛紛叛變,各部隊員額普遍減少。

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1946年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根據黨中央指示,東北局先後組織部隊撤離瀋陽、長春等大城市,派出大批幹部深入到離國民黨佔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發動羣眾,開展減租減息和生產運動,建立地方武裝和人民政權,很快在東滿、北滿、西滿的廣大地區建立起革命根據地 [3] 
1946年1月4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總司令,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肖勁光兼任第一參謀長,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東北民主聯軍把工作重心轉向距離國民黨佔據的大中城市較遠的城市和鄉村,以師(旅)為單位開始有重點地分散到東北各地,發動羣眾,清剿殘餘偽軍和土匪,建立根據地。到1946年3月,全區殲滅土匪7萬餘人。在這期間,對部隊初步進行了整編,將原來劃分的軍區先後合併為東滿、西滿、南滿、北滿4個二級軍區,實行新老部隊合編,以主力的大部劃歸各軍區指揮,重新調整了各省軍區和軍分區,抽調少數主力部隊充實地方武裝 [4] 
東滿(吉遼)軍區:周保中任司令員,林楓任政治委員,轄通化、吉東、遼北軍區(通化軍區轄由原遼東軍區通化支隊改編的楊靖宇支隊、由朝鮮義勇軍南滿第1支隊改編的李洪光支隊;吉東軍區轄2個警備旅;遼北軍區轄2個軍分區)和永吉、吉北軍分區,並指揮由東北挺進縱隊改編的第7縱隊,轄第19、第20旅,由山東解放軍第2 師改編的第22、第23旅,由原吉林軍區部隊組建的第24旅。
西滿軍區:呂正操任司令員,李富春任政治委員,轄嫩南、遼西軍區,並指揮新四軍第3師(欠第7旅)。(嫩南軍區轄洮安、扶余、安達支隊;遼西軍區轄5個軍分區和保安第1旅;新四軍第3師轄第8、第10旅和獨立旅。)
南滿軍區:程世才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轄安東、遼寧軍區和遼南軍分區,並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第3、第4縱隊。(安東軍區轄第3、第4軍分區和安東保安司令部、安東保安縱隊;遼寧軍區轄第1、第2、第3軍分區,3月遼寧軍區撤銷。)
北滿軍區:高崗任司令員,陳雲任政治委員,轄松江、合江、嫩江、北安軍區,並指揮山東解放軍第7師和第359旅。(松江軍區轄哈東、哈南軍分區;合江軍區轄第1、第2軍分區和哈北軍分區;嫩江軍區轄4個軍分區和2個警備旅,1月,所屬第4軍分區編成嫩南軍區,調歸西滿軍區建制;北安軍區轄黑河軍分區和3個警備旅;第7師轄第19、第20、第21旅。)4月,成立牡丹江軍區,轄3個支隊及直屬炮兵團,歸北滿軍區建制,同月,改稱綏寧軍區,6月撤銷,部隊分別編為合江軍區第1軍分區和東安軍分區。
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接指揮山東解放軍第1師和新四軍第3師第7旅。
6月,中央軍委決定對東北民主聯軍領導人進行調整,林彪任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周保中、呂正操、肖勁光任副總司令,彭真、羅榮桓高崗陳雲任副政治委員,肖勁光兼任第一參謀長,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聶鶴亭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
後因情況變化,東北民主聯軍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進行了為時1個多月的四平保衞戰,殲敵萬餘人,打擊了國民黨軍的進攻氣焰,配合了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的談判。
四平保衞戰後,東北解放區面積大大縮小,除北滿外,大部陷入國軍之手。這時,東北民主聯軍除留第3、第4縱隊於南滿地區堅持鬥爭外,主力部隊大部轉至北滿地區休整,各級軍區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原歸軍區指揮的野戰部隊大部分劃歸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接指揮。
1946年5月至6月,撤銷北滿軍區,所屬松江、合江軍區歸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轄;北安軍區改稱龍江軍區,與嫩江軍區一併劃歸西滿軍區建制。龍江軍區轄3個警備旅和黑河軍分區,嫩江軍區轄4個軍分區和2個警備旅。10月至12月,龍江軍區將警備第1、第2旅和黑河軍分區改編為黑河、龍南和直屬軍分區,撤銷警備第3旅。
東滿(吉遼)軍區改稱吉林軍區,所屬通化、遼北軍區改編為軍分區,歸重建的遼寧軍區建制;吉東軍區撤銷,所轄地區及永吉、吉北軍分區重新劃分為延邊、吉敦、吉北、吉南軍分區,歸吉林軍區建制。
西滿軍區所屬遼西軍區改稱遼吉軍區,轄4個軍分區和保安第1旅、通魯聯合司令部;新成立的興安軍區歸西滿軍區建制,興安軍區轄內蒙古人民自衞軍第1、第2、第4師和第4支隊。10月至12月,遼吉軍區將4個軍分區和通魯聯合司令部改編為3個軍分區,新建騎兵支隊和保安第2旅。
1947年1月至2月,龍江、嫩江軍區撤銷,所屬軍分區和警備旅改編為5個軍分區,直屬西滿軍區建制。
南滿軍區改稱遼東軍區,所屬安東軍區與遼南軍分區合編為遼南軍區,轄第1、第5軍分區和1個獨立師;重建的遼寧軍區歸遼東軍區指揮,遼寧軍區轄第3、第4軍分區和楊靖宇支隊、李洪光支隊;第3、第4縱隊仍歸遼東軍區指揮。10月至12月,重建安東軍區,其機關由第4縱隊兼(1947年3月分開),原歸遼東軍區直屬的第2、第3、第4軍分區劃歸安東軍區建制。
1947年8月,重建牡丹江軍區,直屬東北民主聯軍總部。
在此期間,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經過半年多的休整,補充了兵員和裝備,組建了新的縱隊和獨立師。1946年6月,遼東軍區將原安東軍區所屬安東保安縱隊和原遼南軍分區部隊編成遼南軍區獨立師。7月,遼東軍區以楊靖宇支隊為基礎編成遼寧軍區獨立師。10月,以山東解放軍第1師、東北民主聯軍第22旅和第7縱隊為基礎,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1、第2、第3師);以新四軍第3師主力為基礎,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4、第5、第6師);以山東解放軍第7師和新四軍第3師一部為基礎,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16、第17、第18師和炮兵團)。10月至11月,分別成立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司令部和護路軍司令部。11月,以內蒙古人民自衞軍第4支隊、內蒙古獨立旅為基礎,分別組建內蒙古人民自衞軍第11、第16師。12月,松江軍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2師。1947年1月,第359旅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2月,吉林軍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3師和東滿獨立師,松江軍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4師。3月至4月,西滿軍區組建西滿3個獨立師,並編成西滿野戰軍(又稱西滿縱隊)。5月,在西滿地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轄騎兵第1、第2、第3師);撤銷興安軍區,成立內蒙古人民自衞軍司令部轄,原興安軍區所屬內蒙古人民自衞軍第1、第2、第4、第11、第16師,歸西滿軍區建制。
隨着形勢的發展變化,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於1947年7月對軍區和野戰軍進行整頓。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冀察熱遼軍區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程子華任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冀東、熱河、冀熱察軍區(冀東軍區轄第12、第13、第14、第15、第17軍分區及獨立第9、第10、第11旅;熱河軍區由冀察熱遼軍區兼,轄第18、第19、第20、第21、第22軍分區及獨立第13、第16、第17、第18旅和朱德騎兵師;冀熱察軍區轄察東、平北、察北、熱西軍分區和第5旅)。7月至8月,撤銷西滿軍區,恢復龍江、嫩江軍區,連同遼吉軍區和內蒙古人民自衞軍司令部均歸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屬;西滿野戰軍及其所屬3個獨立師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19、第20、第21師和炮兵團);熱河軍區所屬3個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22、第23、第24師);冀東軍區所屬3個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9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25、第26、第27師);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第3師和東滿獨立師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轄東北民主聯軍第28、第29、第30師);吉林軍區進行整編,撤銷吉敦、延邊軍分區,成立吉東軍區;龍江、嫩江、合江、松江、牡丹江軍區所屬各軍分區均予撤銷。同年7月至12月,組建冀察熱遼獨立第1、第2、第3、第4師,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5師和安東軍區獨立師;因戰爭發展需要,由遼東、冀察熱遼軍區派人分別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1、第2前方指揮所,並將東北民主聯軍總後勤部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總後勤司令部。同時,以原後勤部兵站部、西滿軍區和南滿軍區後勤部為基礎,分別組成東線、西線後勤司令部;遼吉軍區進行整編,撤銷第2、第4軍分區,重建第5軍分區,成立哲里木軍分區。
截止1947年12月,東北民主聯軍共計有3個二級軍區,12個三級軍區和內蒙古人民自衞軍司令部,2個前方指揮所,1個炮兵司令部,1個護路軍司令部,9個步兵縱隊,10個獨立師,12所軍事院校,人員增加到73.84萬餘人,兵力在質量和數量上都超過東北國民黨軍 [2] 

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

鑑於當時其他黨派也組織民主聯軍,與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武裝名稱有些混淆,1947年11月25日,周恩來代表中央軍委覆電林彪、羅榮桓,同意將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林彪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司令員,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員,劉亞樓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正式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區分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原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改為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同日,內蒙古人民自衞軍改稱內蒙古人民解放軍 [5]  [2] 

東北民主聯軍戰鬥歷史

1946年6月下旬,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東北民主聯軍根據中共中央對東北的鬥爭方針和中共中央東北局《關於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七·七決議”)精神,決定利用國民革命軍戰線延長、兵力分散、暫難繼續大舉進攻的時機,進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殘餘偽軍和土匪,發動羣眾,進行土地改革,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同時,加緊部隊的整頓和建設。8月至10月間,先後以山東第1、第2師及原濱海支隊為基礎擴編為第7縱隊,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以華中第3師(欠第7旅)組成第2縱隊;以山東第7師及華中第3師第7旅組成第6縱隊。以上連同前已編成的第3、第4縱隊,陝甘寧第359旅和南滿獨立第1、第2、第3師,全區共有野戰軍5個縱隊、1個旅、3個獨立師, 約12萬餘人。為加強以炮兵為重點的特種兵建設,至1947年3月,建立了9個炮兵團,27個營,120個連,1個戰車大隊,1個高射炮大隊,並以東北炮兵學校為基礎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發展起來的騎兵部隊,組成10個騎兵團和1個騎兵支隊;成立了護路軍司令部,將原分散各地護路部隊3400餘人,統一整編為7個團,以維護和保證鐵路交通的順暢。此外,還分別成立了東北軍政大學、東北醫科大學和炮兵、工兵、測繪、通信、軍需、汽車、航空、外國語等各種專業學校, 有計劃地訓練各種人才,以供部隊發展和作戰的需要。
為打破國民黨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進攻計劃,1946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東北民主聯軍舉行新開嶺戰役,在遼寧寬甸西北地區全殲國民黨軍1個師。接着,又集中南北滿主力進行“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殲滅國民黨軍大批有生力量, 迫使其由進攻轉為防禦,東北解放區也得到了鞏固和擴大。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及所屬部隊共8萬餘人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東北民主聯軍的總兵力達46萬人。

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民主聯軍編制

東北民主聯軍民主聯軍領導

林彪 林彪
1945年10月31日,將原在東北境內的和將要進入東北的部隊統一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為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總司令,
彭真羅榮桓分別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肖勁光周保中任副司令,肖勁光兼參謀長,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周桓任副主任,葉季壯任總後勤部部長,楊至誠任總後勤部政治委員。 [6] 

東北民主聯軍下屬部隊

1946年1月初,東北局在中央指示之下,將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以體現國共同管東北的意願。根據新的調整,在民主聯軍總部管轄下,建立了東滿、南滿、西滿、北滿四大軍區。林彪將戰鬥力最強的兩個老部隊——山東1師(梁興初部)和新四軍3師7旅(彭明治部)劃歸總部直屬,其他各部隊根據所在地區分別置於軍區領導之下。北滿軍區由高崗擔任司令員,陳雲任政委,轄山東7師(楊國夫部)、陝甘寧359旅(劉轉連部)及松江、合江北安牡丹江、嫩江5個軍區;南滿軍區司令員程世才,政委肖華,轄有第三縱隊(吳克華部)、第四縱隊(胡奇才部)及遼寧、安東、遼南3個軍區;東滿軍區司令員是周保中,政委林楓,轄山東2師(陳光部)、第七縱隊(萬毅部)及通化吉東、遼北3個軍區;西滿軍區司令員為呂正操(後為黃克誠)、政委李富春,轄新四軍3師(黃克誠部)及嫩南、遼西兩個軍區。
東北民主聯軍的勳章

東北民主聯軍10個軍區

遼寧軍區,以張學思為司令員,白堅為政治委員,轄本溪地區,下屬1 個軍分區,保安第3 旅和3 個保安司令部,約1萬人。
遼東軍區,以蕭華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南滿地區,下屬第2 、第3 縱隊及5 個支隊2 個旅1 個警備司令部,共3.64萬人。
遼西軍區,以鄧華為司令員,陶鑄為政治委員,轄瀋陽以西和阜新地區,下屬第1 、第2 、第3 軍分區及保安第1 旅和工人訓練總隊,約1 萬人。
吉林軍區,以周保中為司令員,張啓龍為政治委員,轄吉林地區,下屬東北挺進縱隊,以及批東軍區,共約3 萬人。
遼北軍區,以倪志亮為司令員,郭述申為政治委員,轄梨樹地區,下屬3 個軍分區約1 萬人。
松江軍區,以聶鶴亭為司令員,張秀山為政治委員,轄哈爾濱地區,下屬哈東、哈西、哈南、哈北4 個軍分區,約1.4 萬人。
三江軍區,以孫景宇為司令員,李範五為政治委員,轄佳木斯和合江地區,下屬特務團、新兵團,共2000人。
嫩江軍區,以王明貴為司令員、劉錫五為政治委員,轄油河、泰來、洮南、白城地區,下屬4 個軍分區,警備第1 、第2 旅,約8500人。
北安軍區,以葉長庚為司令員,王鶴壽為政治委員,轄北安地區,下屬3 個支隊和1 個軍分區,共約8000人。
牡丹江軍區,以李荊噗為司令員,李大章為政治委員。 [7] 

東北民主聯軍直轄師旅

此外,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直轄第1 、第2 、第3 、第7 師,黃克誠第3 師、第359 旅、警備第3 旅、第25旅,第16軍分區共6.83萬人。 [8] 
至1945年底,東北人民自治軍發展到12個軍區、3 個縱隊、5 個直轄師、17個旅,總兵力為27.49 萬人。
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編了第3、4、7縱隊:
3縱:1946年1月,由魯中軍區的3師、3旅和冀熱遼軍區第16軍分區部隊編為3縱。程世才任縱隊司令員,羅舜初任政治委員,曾克林任副司令員,唐凱任副政治委員。
4縱:1946年1月,由膠東軍區5、6師編成(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3縱隊)。
7縱:1946年1月,由山東軍區東北挺進縱隊編成。東北軍起義部隊新111師編為濱海支隊作為東北挺進縱隊的第1支隊(編為19旅)。
1946年8月,將山東1、2師(濱海軍區)併入7縱並改名為1縱。新四軍第三師3個旅編為2縱,其第7旅與山東(渤海軍區)第7師編成6縱。至此野戰軍主力編為1(梁興初)、2(劉震)、3(曾克林)、4(吳克華)、6(陳光)縱共5個縱隊,以及第359旅和南滿獨立第1、第2、第3師。約12萬人。
此後1年多,東北民主聯軍編成:林彪任總司令兼政委,彭真、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任副政委,周保中呂正操肖勁光任副總司令,參謀長劉亞樓,政治部主任是譚政。周保中負責東滿、陳雲、肖勁光(取代肖華程世才)負責南滿、黃克誠負責西滿,北滿由東北局親自負責。呂正操在東北局負責鐵路運輸。
陳雲同志擔任南滿分局書記兼遼東軍區政委,肖勁光任遼東軍區司令員。

東北民主聯軍後勤機構

1945年8月8日,蘇聯履行雅爾塔協定對日本宣戰。8月9日,就在蘇聯出兵的當天,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遵照中央的指示和朱德的命令,八路軍、新四軍主力部隊約11萬人,幹部團(隊)約2萬人迅速挺進東北。
10月31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原在東北地區的部隊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自治軍總後勤部部長葉季壯,政委吳溉之(未到職,12月份楊至成任政委)。當時後勤部提出的口號是“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
然而,我軍進入東北初期,由於日夜兼程未及休整,裝備落後且尚未配齊,加之長期受“正統觀念”矇蔽的當地羣眾對我軍缺乏正確認識,部隊補給十分困難,軍事上也處於劣勢。從1945年11月山海關一役首戰失利起,我軍主力基本未能改變戰略退卻的局面,直到1946年6月才在松花江北岸形成了穩定戰線。這半年多時間,是我軍出關以後邊打邊走邊做羣眾工作,經歷了創建根據地的一段艱難歲月。這個時期的後勤工作,主要是籌建和充實後勤組織機構,收集轉移敵偽武器、彈藥和物資,完成部隊局部戰役後勤保障任務。
1945年11月26日,因戰局變化,後勤供給部隨後勤部機關移駐撫順,1946年3月移駐梅河口。1946年2月,延安抗大總校供給部政委張濟民率領一批財務、軍需幹部,風餐露宿兩個多月,終於到達通化。3月,他們一行在梅河口與東北民主聯軍後勤供給部合併重組,高志潔任部長(未到職),魏廷槐任政委、張濟民任副部長,下設財政處、糧秣處、經建處、軍需處等部門,財政處長為沈孝元。財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積極籌措經費和物資,保證部隊作戰需要。
借蘇軍4200萬
1946年4月,財政處隨供給部移駐長春,恰逢民主聯軍進行四平保衞戰。財政處專門派兩名幹部到旅順,向駐軍蘇聯紅軍司令部籌借經費,共借得蘇軍在中國發行的“蘇軍軍用票”4200萬元,購買了大批糧食、物資等及時送到前線部隊,保證了前線作戰部隊急需。隨後,供給部5月移駐哈爾濱,7月移駐佳木斯。其間張濟民調到貿易總公司工作了幾個月,8月底供給部長高志潔調佳木斯任供給學校校長,張濟民又由貿易總公司調回供給部任部長,高文智任副部長。
佳木斯毗鄰蘇聯,當時是東北地區的戰略後方,黨政機關和各類學校、醫院等機構都聚集此地。駐佳木斯期間,供給部主體工作在佳進行,另由高文智副部長率領少數幹部駐哈爾濱,負責前方供應以及轉送和疏散物資。供給部駐佳木斯負責供給東北黨、政、軍、學校和工廠等單位30多個,計109,000餘人(不含“前供”供給單位);並負責各種物資製造、採購、運送及疏散物資和催糧等工作。編制機構包括:政治處、財政處、糧秣處、軍需處(轄佳木斯被服廠、鞋工廠、皮革廠、棉廠及富錦等幾個小型工廠)。
創辦供給學校
1946年7月,民主聯軍後勤部決定,在佳木斯創辦“東北民主聯軍供給學校”,並確定了“培養大批政治堅定的會計供給人才,適應與配合整個戰爭的需要”的教學目標,選調後勤部供給部長高志潔擔任校長、後勤部秘書長張慶孚任政委。正式開課時,全校幹部和教員共13人,第一期招收學員183人,編為1個學員隊,學制為1年。1946年10月10日,學校隆重舉行了第一期開學典禮。合江省主席李延祿、民主聯軍後勤部長鍾赤兵、政委楊至成、副部長賀誠,以及合江軍區政委張啓龍等領導蒞臨典禮並發表講話。隨着戰爭形勢發展和部隊需要,學校教學規模逐步擴大,1947年擴編成6個學員隊,1948年擴編成8個學員隊。整個東北解放戰爭時期,共招收3期學員,為部隊培養後勤幹部1776人。
機構人員調整
1947年初,部隊在北滿進行三下江南之戰,形勢好轉。3月間供給部主要機構遷至哈爾濱辦公,佳木斯留軍需處全部及所屬工廠,繼續負責製造軍需物品;同時,高文智副部長率領約20餘干部組成前梯隊,專門負責供給作戰部隊並隨部隊行動。除佳木斯人員及前梯隊外,總供在哈爾濱市有政治處、財政處、審計處、經建處(後改採辦處)、軍實處、糧秣處、管理科、酒精工廠、牡丹江履革廠、温春油庫、樺林油庫及警衞連等機構。
1947年秋,部隊裝備加強、汽車增加,油料供應需設專門機構,故將酒精廠改為燃料處,負責籌辦與供應全軍所需油料。另佳木斯工廠及牡丹江履革廠分別改為後勤第一、三辦事處,直屬後勤建制。
1947年冬,為加強後勤領導,以便有效地保證作戰部隊及其他軍事機關的供應,成立了後勤司令部,總供給部亦改為“東北軍區後勤供給部”,蘇煥清任部長,張濟民任政委,下設政治處、財政處、實物科、糧秣處、軍實處、燃料處、採辦處、管理科、被服廠、鞋工廠等單位,總共957人。
1948年3月後勤會議後,基本上統一了全軍的供給及各種制度標準,供給部本身業務亦較前繁重,供給有20餘萬部隊。後勤成立軍需部後,即將供給部所有工廠調屬軍需部建制。供給部專管供給其本身機構亦得到了適當調整:採辦處與實物科合併為實物處,管理科擴大為總務處,軍需處改稱為被服處。
1948年夏末,騎兵師取消,其供給部的人及遼寧後勤部180人調入聯軍後勤部供給部。1948年秋季,根據軍委命令,東北部隊組成第四野戰軍,解放東北全境後開始向關內挺進,後勤編制亦有很大變動,由原東北軍區後勤供給選調大部組成第四野戰軍後勤供給部隨軍前進,蘇煥清、殷承楨分別任正副部長,黎奇任財政處長。1948年8月,組建東北軍區後勤經理部,人員構成為原供給部選調去四野後所餘人員,加上軍政大學精簡後補入的180名學員,東北人民政府財政部徐林部長兼經理部部長,張濟民為第二部長,下設辦公處、政治處、被服處、糧秣處、燃料處及兩個警衞連。其任務除供給東北部隊及二線兵團和所有軍事系統外,大力支援第四野戰軍進關作戰。
為四野送錢款
1948年11月東北地區全境解放,奠定了東北解放區作為全國解放戰爭總後方的戰略地位。按照中央軍委指示,東北軍區仍以主要後勤力量支援第四野戰軍南下作戰。  第四野戰軍主力部隊南下後,部隊後勤保障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是:國民黨政府的金融體系崩潰後,舊政權發行的紙幣已貶值成廢紙,但一些地區的老百姓對共產黨發行的人民幣尚缺乏信任,市場流通的主要是銀元和銅元。因此,這一時期東北軍區曾多次派幹部入關為四野部隊押送錢款。1949年3月,後勤部經理部會計處朱文福、楊景新奉命率押運班戰士乘火車入關,為南下作戰的第四野戰軍運送200萬枚銀圓。他們在瀋陽市銀行總庫提取銀圓後裝上卡車,運到皇姑屯火車站送入一節悶罐車,這節車皮被編組掛在一列貨車中間,車門上貼有“危險品”字樣。列車經天津抵達鄭州後,他們把這批銀圓交給了四野駐鄭州辦事處,供部隊就地購置了糧食等生活物資。
1949年2月,經理部進駐瀋陽,到4月底基本停止了對第四野戰軍的經費、油料、鹽、糧食的供應,而汽油7月底才停止供應,個別四野部隊由東北供給到11月底。據《1949年東北軍區供給部財政工作總結》記載:“上半年的首要任務,是對入關作戰的四野部隊實施經費保障。採取了部隊直接領取、轉賬劃撥和派人前送的方式,共支出9600億元(舊幣,與新幣摺合率為10000:1)。派幹部入關送經費四次,其中送紙幣5000億元,銀圓400萬元。另外,四野入關帶走白金45兩,黃金294兩;另從東北局財政部領取黃金5000兩。”這一組數字説明:東北作為全國第一個解放的大戰略區,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
供志願軍經費
1949年7月,東北軍區後勤部取消,經理部改稱“東北軍區供給部”,直屬軍區建制。東北由戰爭環境轉入和平建設,供給部的任務是保障部隊生產、練兵的各項經費供應。同年秋季成立了營房管理處;原燃料處大部調撥政府建制,僅剩下幾個幹部,又繼續組成燃料處,執行油料供應任務。張濟民任部長,耿萬福任副部長,下設辦公處、政治處、財政處、被服處、糧秣處、營房管理處、燃料處及兩個警衞連。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志願軍部隊出關入朝作戰,為即時保證各項供應,恢復組建了東北軍區後勤部。1950年8月23日,以原東北軍區供給部為基礎,和中南軍區後勤財務蘇煥清部長等117人及中央派來抗美援朝幹部57人合編為東北軍區後勤財務部,蘇煥清任部長,張濟民任政委,單志輝、張世昌任副部長,下設秘書處、政治處、會計處、預算處、被服處、糧秣處、實物處。另燃料處調歸運輸部建制;以營管處為基礎擴組營管部,直接歸後勤部建制。
抗美援朝戰爭中,財務部承擔的經費保障任務十分艱鉅,除保障東北軍區經費供應,還負責志願軍和部分朝鮮、蘇聯軍隊的供應,供應實力最多時達186萬人。財務部提出,要發揚我軍英勇善戰的傳統作風,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為保障前線經費供應,實行特事急辦。探索建立了作戰費限額控制、首長責任支付的辦法。還多次派人到朝鮮運送朝鮮幣供部隊使用,期間財務部犧牲1人,重傷多人。截止1952年10月志願軍財務部成立,東北軍區供應志願軍經費17.7億元。
1951年5月1日,為適應軍委統一編制及供應情況,做到後勤各業務部門分工更加細密,以原財務部機構分組財務部、軍需部。張濟民任財務部長,張世昌任副部長,下設秘書室、政委辦公室、預算處、經費處及1個供訓隊,9月增設檢查室。
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軍隊建設跨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軍區財務戰線的先驅者們洗淨轉戰白山黑水的征塵,豪情滿懷地走進了新時代。按照中央軍委統一部署,軍區部隊財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統一財務機構、統一供應渠道、統一流通貨幣、統一管理制度”,書寫了軍區財務歷史的嶄新篇章 [9]  [9] 

東北民主聯軍改稱四野

1949年3月1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決定,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

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

1946年8月以原山東解放區1、2師和濱海支隊等部編成,司令員萬毅、副政委周赤萍。1947年2月李天佑調任一縱司令員,萬毅任政委,梁必業為副政委。萬毅調五縱後,由梁必業接任政委。一縱部隊從參加秀水河子殲滅戰起,在東北解放戰爭重大戰役中都擔任主力。是東北各縱中人數最多、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下轄1、2、3師。
1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一方面軍三軍團4師的老基礎,抗戰時編入八路軍115師,參加平型關之戰。後轉戰山東,發展為山東軍區解放1師。進入東北時全師為7000人,長槍4000支,直屬總部指揮。後發展為12000餘人,兩次四平作戰,1師均為主力。師長原為梁興初、政委梁必業。他們調任後師長為江擁輝、政委吳岱。1師"歷史長,戰鬥鍛鍊多,有內戰時期紅軍作風與傳統,英勇頑強,執行命令堅決,戰鬥經驗豐富,猛打猛衝的精神很好,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有連續戰鬥反覆衝鋒的精神,有頑強性,戰鬥士氣旺盛,防禦、進攻、野戰、攻堅均備,為東北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
2師:抗戰後期山東軍區2師的基礎。1945年11月進入東北時全師7500人,長槍4000支。師長羅華生,政委劉興元。當時山海關形勢緊張,2師末經休整即投入錦州、北鎮戰鬥,部隊很疲勞,生活甚苦。1946年改稱東北民主聯軍2師,歸總部直接指揮,陸續得到補充,發展到12000人。羅華生調松江軍區後,由賀東生任師長。2師"富有朗氣,執行命令堅決,戰鬥性頑強,但次於1師。有突擊力,對於攻堅突破較有經驗,善於野戰進攻,為東北之頭等主力師。"
3師:1942年原東北軍新編lll師的兩個團,在中共地下黨員、師長萬毅帶領下於山東起義,被編為八路軍濱海支隊。1945年9月最先進入東北,全支隊3500人,長槍幹餘支,後擴建為東北民主聯軍七縱19旅。四平保衞戰中傷亡很大,經過補充後,1946年與20旅一起劃歸一縱,編為3師。師長彭景文,政委劉賢權。該師作戰基礎好,能擔任防禦戰鬥任務。

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

是原華中新四軍3師的8、10旅及獨立旅等部隊為基礎編成。1945年9月,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副師長劉震、政治部主任吳法憲率全師四個旅、三個直屬特務團共32000人從蘇北進軍東北。後黃克誠帶領師直屬部隊開闢西滿工作,其所轄4個旅歸總部直接指揮。1946年初以8、10和獨立旅組成西滿縱隊,1946年8月改編為第二縱隊。司令員劉震,政委吳法憲。下轄4、5、6三個師。二縱歷史較老,戰鬥力有基礎,攻擊力強,各部隊均善於野戰。是東北部隊中之主力軍。
4師:紅軍時期鄂豫皖蘇區紅二十五軍部隊的老基礎,抗戰時編為344旅,屬115師建制。皖南事變後南下華中,擴編為新四軍3師8旅,進入東北時全旅7200人,裝備比山東部隊稍好些。二縱成立後改編為4師,師長陳金玉,政委李雪三。該師歷史基礎較老,戰鬥積極性好,執行任務堅決,戰鬥作風還勇猛。
5師:紅軍時期陝北紅二十六軍的老基礎,抗戰後編入344旅。南下後擴建為新四軍3師10旅。進入東北時全旅8900人,二縱成立後改編為5師。師長鍾偉,政委王鳳梧。二人後均調出,由吳國章任師長,賀大增任政委。5師"系東北部隊中最有朝氣的一個師,突擊力最強,進步快,戰鬥經驗豐富。攻、防兼備,能猛打、猛衝、猛迫,三猛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擊力亦很頑強,為東北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
6師:原為新四軍3師獨立旅,進入東北時全旅6278人,後改編為二縱6師。擴展到12000多人,與4、5師相等。原師長兼政委吳信泉。吳調出後由張天雲任師長,石瑛任政委。該師歷史較短,老骨幹少,戰鬥作風很穩,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好,善於防守。

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

1945年底,原山東軍區魯中軍區地方部隊編為山東軍區3師和警備3旅,在魯中軍區政委羅舜初率領下進入遼東半島,1946年初在本溪與冀東十六分區曾克林部隊會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受遼東軍區指揮。本溪保衞戰後,奉命增援四平。四平撤退後退守通化,與遼寧軍區合併,堅持南滿鬥爭。三縱組建之初,司令員程世才,政委羅舜初。後以曾克林為司令員。1948年初曾克林調出,由四縱副司令員韓先楚接任司令員。三縱部隊歷史不算老,但戰鬥力卻很頑強,在南滿困難艱苦環境下堅持鬥爭,進步甚快。作風勇猛,能攻能守。為東北部隊中之主力軍。下轄7、8、9三個師。
7師:原為山東軍區3師,進入東北後與曾克林部兩個團合編,改為東北民主聯軍7旅。當時全旅6000人,長槍2000支。旅長曾國華。曾調出後,1946年8月改編為7師,歸三縱建制。師長鄧嶽,政委李伯秋。在四保臨江作戰中部隊傷亡甚大,先後補入新兵9286人。夏季攻勢中北滿部隊南下收復廣大地區,才與北滿主力會合。"該師戰鬥力頑強,作風勇猛,戰鬥積極性高,有朝氣;善於夜戰及爆破,兼備野戰運動與城市攻堅,為東北部隊中頭等主力師。"
8師:原山東軍區3師9團的基礎,進入東北時不到2000人,後與曾克林部兩個團及新編地方部隊一個團組建為東北民主聯軍8師,師長左葉,政委劉光濤。後與三縱其他兩個師一樣,擴展到12000多人。關內老戰士僅佔11%,東北參軍者佔57%,俘虜佔32%。幹部多數是抗戰時被日本人從關內抓來的勞工,抗戰後參軍者。8師"戰鬥作風穩,工作中貫徹性強,老基礎少,但戰鬥力進步很快。攻防兼備,最善於阻擊戰鬥。戰鬥的頑強性稍次於7師,為東北部隊中之主力師。"
9師:原山東軍區魯中軍區由地方部隊編成的獨立旅,進入東北時共3000人,編制裝備均不健全。後與曾克林部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9師,歸三縱建制。師長徐國夫,政委譚開雲。部隊中山東參軍老成分佔10%,東北參軍及俘虜成分各佔45%。"該部隊原系山東地方武裝的基礎,作戰力較弱;來東北後在長期戰鬥中鍛鍊進步甚快,戰鬥力有很大提高,頑強性較強,有攻堅之經驗。"

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

1945年10月,原山東軍區膠東軍區副司令吳克華、政治部主任彭嘉慶率領膠東軍區直屬機關及五分區地方部隊六個獨立團組成山東6師,進入東北。當時共有8942人,長槍2250支。該部隊在南滿一帶擴大發展,1946年初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吳克華,政委彭嘉慶。下轄10、11、12師。四縱與三縱一起堅持南滿鬥爭,戰鬥作風勇敢,"過 去戰役中參加進攻及攻堅戰鬥較少,擔任阻擊、打援、防禦之艱苦的戰鬥任務較多。參戰次數最多,幹部戰士傷亡很大;部隊作戰決心很頑強,不怕傷亡不叫苦,執 行命令堅決,善於打陣地戰,也能打運動戰,在防禦戰鬥中有頑強的戰鬥力。特別是塔山阻擊戰鬥,很有成果,為東北部隊中之主力軍。"
10師:原山東6師中兩個團的基礎,進入東北時共3829人,在營口地區擴軍後,編為東北民主聯軍10師。原師長杜光華在四保臨江戰役中犧牲,由蔡正國任師長。政委葛燕璋。該部隊"質量成分好,戰鬥作風猛,動作快,能打運動戰,有突擊精神。防禦戰鬥中有頑強的戰鬥力,曾參加解放錦州擔任錦州以南塔山地區之有名的阻擊戰鬥,為東北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
11師:原山東膠東軍區兩個獨立團的基礎,進入東北時約2000人,在遼南地區發展。1946年初編為獨立第二支隊,受吳克華指揮。四縱成立後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11師,師長周光,政委李丙令。該師在南滿堅持敵後鬥爭,傷亡過大,長時期員額不充實。部隊質量成分好,戰鬥作風穩,過去打攻堅戰鬥少,有防禦戰鬥經驗,參加過塔山阻擊戰。
12師:原山東6師一個團的基礎,進入東北時共1900人,以後在遼南地區發展,擴編為獨立第三支隊,受吳克華指揮。四縱成立時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12師,師長江燮元,政委潘壽才。後潘壽才調出,由張秀川任政委。12師戰鬥作風有朝氣,戰鬥力之頑強性次於10師,有防禦戰鬥經驗,在塔山阻擊戰中表現穩而又猛。

東北民主聯軍第五縱隊

1948年2月以南滿的三個獨立師改編組建。司令員萬毅,政委劉興元。下轄13、14、15師。
13師:原南滿獨立l師的基礎。1945年11月山東軍區膠東部隊進入東北,在安東地區擴軍,編成安東保安總隊。後與遼南軍分區合編為遼南獨立師,1947年8月改為南滿獨立1師,五縱成立後改編為13師。師長徐國夫,政委丁國任。全師老骨幹很少,70%為東北參軍成分,25%為解放戰士,共1萬人。該師作戰有突擊性,有朝氣,作戰動作猛,有游擊戰經驗。
14師:原南滿獨立2師的基礎。1945年底冀東部隊一批幹部到通化發展,建起一個獨立團。爾後膠東軍區一個團進駐通化,與獨立團合併成立通化支隊,堅持敵後鬥爭。後改名為楊靖字支隊,發展到1萬人,1946年7月改稱獨立2師,歸遼寧軍區指揮。五縱成立後改為14師,師長彭龍飛,政委譚文邦。游擊戰經驗多,有朝氣,有猛衝精神。
15師:原南滿獨立3師的基礎。原安東軍區的保安部隊,1947年lo月編為遼東獨立3師,歸安東軍區建制。五縱成立後編為15師,共9000多人。師長鬍繼成,政委何善遠。該部隊原系地方武裝,戰鬥歷史不長,善於行軍和游擊戰。

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

抗戰結束後,山東軍區將原渤海軍區部隊三個團編成山東7師,由渤海軍區司令員楊國夫任師長;另外三個團的地方部隊編為山東8師,劉其人任師長兼政委;1945年9月從陸路開往東北。兩個師共12000人,長槍5000支。7師參加山海關保衞戰,8師參加熱河戰鬥。1946年2月,兩個師先後到達北滿,由冀東來的19旅也隨7師到達北滿。4月三支部隊合併編為東北民主聯軍7師,下轄三個旅。10月7師又與新四軍3師7旅合併,編為第六縱隊。最初以陳光為司令員,楊國夫為副司令,劉其人為副政委。l947年3月陳光調任松江軍區司令,由洪學智任司令員。1948年3月洪學智、劉其人調出,黃永勝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委。六縱是個比較老的部隊,戰鬥基礎鞏固,戰鬥經驗較多,為東北部隊中之野戰主力軍。下轄16、17、18師。
16師:是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部隊,紅軍時期一方面軍紅一軍團2師的基礎。抗戰時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的685團。皖南事變後南下華中,改編為新四軍3師7旅。進入東北時共9000人,長槍2000支。旅長彭明治,政委郭成柱。1946年10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16師, 梁興初任師長,張池明任政委。後梁興初調十縱,王東保任師長。部隊幹部歷史很老,文化較低。該部隊在我軍歷史上參加戰鬥最多,經驗豐富,戰鬥作風勇猛,能 攻能守,不怕犧牲。裝備好,行軍能力強,能打硬拼仗。有朝氣,雷厲風行,但也存在簡單化、對新戰術研究與掌握不夠。是東北各野戰部隊中之頭等主力師。
17師:原為山東渤海軍區地方部隊,由軍區直屬因、魯北民兵和收編的土匪武裝編成三個團,組建山東7師。到東北參加山海關戰鬥損失很大,退到北滿休整擴大到5199人,編為20旅。旅長劉子奇。六縱成立時改編為17師,師長龍書金,政委徐斌洲。全師7237人。"該部隊歷史不算很老,戰鬥作風頑強,進步快。善於夜戰及村落戰鬥,戰士很勇猛,長於使用爆破,攻堅力最頑強。1947年夏季攻勢之四平攻堅戰鬥中,參加主攻,縱深戰鬥13晝夜,在戰術上頗有成果。為東北各野戰部隊中攻堅力最頑強之部隊,為頭等主力師。"
18師:原山東8師的老基礎。一部分為渤海軍區警衞部隊,一部分為冀魯豫邊區回民支隊。回民支隊是1940年冀魯邊津南支隊抽出18個回民戰士出去擴軍,及收編一部分回民武裝約400人,編成回民大隊;1942年發展為四個大隊,編成回民支隊;抗戰勝利後回民支隊1540人編入8師,到達熱河,參加保衞熱河戰鬥。1946年1月進入東北,與7師合併,9月改編為18師。全師入東北時共12302人,長槍4331支。師長王兆相,政委陳德。後由閻捷三任師長,袁克服任政委。18師戰鬥作風有突擊性,善於村落戰鬥及爆破技術,具有攻堅戰鬥經驗。

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

1947年8月夏季攻勢結束後,以西滿遼吉軍區保安1、2旅及西滿獨立師組建的新縱隊。司令員鄧華,政委由遼吉省委書記陶鑄兼任,後由吳富善任政委。下轄19、20、21師。七縱是由地方部隊編成,遊擊習氣較多。編成縱隊後經過各次戰鬥鍛鍊,戰鬥力和頑強性大大提高。在四平攻堅戰中部隊元氣受到損失,不久即恢復。該部隊善於攻堅,不善於野戰。
《公主屯陣地上》:七縱於1947年冬堅守公主屯陣地 《公主屯陣地上》:七縱於1947年冬堅守公主屯陣地 [10]
19師:原為晉綏軍區教導團一個營和冀東軍區五個連的基礎。兩支部隊到達瀋陽後擴建成東北保安l旅。主要兵源來自東北翻身農民,先後三批補充部隊。特別是四平攻堅戰後傷亡很大,一次即補入2000人。原旅長馬仁興,在四平攻堅戰中犧牲。1947年8月保安1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19師,徐紹華任師長,鄧東哲為政委。19師戰鬥積極性高,攻堅力頑強,最善於爆破。執行命令堅決,不怕傷亡,進步甚快,為東北部隊中之主力師。
20師:我軍進入東北後,新四軍3師偵察隊、陝甘寧邊區教導旅2團、延安來的一批幹部帶領冀東部隊一個連分頭擴充部隊,經過合編調整,1947年1月成立保安2旅,歸遼吉軍區建制。8月編入七縱,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20師。師長劉述剛,政委劉永源。全師關內老骨幹僅佔10%,其餘均為關外新參軍的農民及俘虜成分。20師參加攻堅戰較多,善於攻堅不善於野戰。戰鬥作風積極,執行命令堅決。
21師:1947年3月以新四軍3師兩個特務團為基礎,加上嫩江軍區警衞團組建西滿軍區獨立師,直屬西滿軍區建制。8月編入七縱,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21師。師長李化民,政委朱民親。21師攻擊精神旺盛,能猛衝猛打。

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

1947年4月冀察熱遼軍區劃歸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指揮,8月以軍區直屬隊幹部為基礎,抽調軍區所屬各部隊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司令員黃永勝,政委劉道生。1948年1月後二人調出,由段蘇權任司令員,邱會作任政委。下轄22、23、24三個師。八縱除23師有原紅九軍團一個團和八路軍總部警衞營的老基礎外,都是新部隊。過去處於獨立分散的遊擊作戰環境,鬥爭艱苦,部隊裝備很差。參加大規模戰鬥少,但很能吃苦,行軍能力強,保持了紅軍時代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成立縱隊後經過幾次較大的作戰鍛鍊,戰鬥力提高了一步。
22師:原為冀察熱遼軍區獨立13旅,是由冀東、冀中和晉察冀軍區調到熱河的部隊合編組建的。1947年8月編入八縱,改為東北民主聯軍22師。12月補充新兵2676人,解放戰士3719人。部隊中黨員佔35%。師長吳烈,政委陳仁麒。
23師:是以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原紅九軍團老部隊)為基礎,加上熱河軍區警衞團等部隊組建成冀察熱遼軍區獨立l 6旅,編入八縱後改為23師。師長張德發,政委謝家祥。
24師:原冀察熱遼軍區27旅的基礎,是由晉察冀和冀中軍區到熱河的部隊組建的。一部分被日本人抓到東北作苦工的華北抗日戰士,被解放後在瀋陽擴軍,組成一個團帶到錦州,被編入27旅。八縱成立後改編為23師,師長丁盛,政委韋祖珍。24師過去參加游擊戰多,部隊能吃苦,有朝氣,進步很快,夜戰動作快,能擔任攻堅。

東北民主聯軍第九縱隊

1947年夏季攻勢結束後,冀東軍區主力與地方部隊分開。8月以冀東三個獨立旅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第九縱隊,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中權。下轄25、26、27三個師。
25師:由冀東獨立10旅改編組成。是冀東四個軍分區的基於部隊在抗戰結束後合編組建的。九縱成立後改編為25師,師長曾雍雅,政委徐光華。該師戰士77%是抗戰後參軍的,黨員佔24%。該師戰鬥力有突擊性,行軍力強,能吃苦,出關參戰後進步很快。
26師:由冀東獨立ll旅改編組成。抗戰後期冀東縣區游擊隊的基礎,後進行合編,組建為獨立11旅。九縱成立後改編為26師,師長蕭全夫,政委李振聲。該師沒有老骨幹部隊,幹部絕大多數是青年。部隊富有朝氣,戰鬥情緒高,作風勇猛,執行命令堅決。
27師:由冀東軍區獨立9旅改編組成。抗戰結束後,冀東軍區將縣區游擊隊擴編為所屬三個分區的誓衞團,組建獨立9旅,配合主力部隊參加保衞熱河戰鬥。九縱成立後改編為27師,師長任昌輝,政委王文。

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

1947年9月在敦化組建。以北滿、東滿軍區部隊為主,從一、六縱隊抽調部分人員充實編成。司令員梁興初,政委周赤萍。下轄28、29、30師。
28師:紅軍時期紅二方面軍六軍團的老基礎,抗戰時改編為359旅,在延安保衞黨中央。1944年夏王震旅長帶三個團南下華中,1945年6月劉轉連、縣福生帶領留延安的359旅餘部南下途中奉命開往東北。在鞍山、遼陽擴建兩個團後,1946年初到達北滿合江,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1師,擔任剿匪任務。後參加三下江南作戰,十縱成立後改編為28師,師長賀慶積,政委曼福生。該師為東北各部隊中歷史基礎最老的部隊之一,其中有不少為土地革命及抗日戰爭之骨幹成分,連以上幹部絕大多數為關內參軍之老幹部,但部隊作風甚疲塌,缺乏朝氣,保守性大,進步慢,戰鬥作風被動,戰鬥力未能充分發揮,其部隊歷史應列入東北各部隊中之主力師,但戰鬥力還不如一般老部隊及趕不上進步較快之新部隊。
29師:原東滿獨立3師改編。1947年2月以吉北軍分區的三個縣保安團加上長春縣公安大隊為基礎,擴編成三個團,組建獨立3師。師長曹裏槐,政委伍晉南。經過配合主力作戰和剿匪戰鬥,十縱成立後改編為29師。師長劉轉連,政委卓雄。該師大部分為東北參軍戰士,朝鮮人佔15%,俘虜佔30%。該師有朝氣,戰鬥力進步快,能打運動戰。
30師:原東滿軍區獨立師改編。東滿獨立師是1946年初由延邊朝鮮羣眾和吉林東邊幾個縣武裝擴建而成的,師長由東滿軍區副司令賴傳珠兼任,政委由東滿軍區政治部主任唐天際兼任。十縱成立後改編為30師,師長方強,政委孔石泉。該師朝鮮族、翻身農民、解放戰士各佔1/3。部隊年輕有朝氣,吃苦精神很好,接受新事物快,戰鬥情緒高。

東北民主聯軍第十一縱隊

1948年3月以冀察熱遼軍區三個獨立師改編組建。司令員賀晉年,政委陳仁麒。下轄31、32、33師。
31師:原冀察熱遼獨立1師的基礎。抗戰勝利後晉察冀分區一個團、冀東一個團進入東北,在錦州、北票地區發展一批工人蔘軍,回到熱河後組建獨立17旅,1947年8月改編為獨立1師,十一縱成立後改為31師。師長歐致富,政委謝鏜忠。該師戰士大部分為熱河人,作戰頑強,有朝氣。
32師:原冀察熱遼獨立2師的基礎。原屬晉察冀部隊,經過調整和補充新兵後歸入冀察熱遼軍區建制,1947年10月組建為獨立2師。十一縱成立後改為32師。師長李光輝,政委劉祿長。32師長期在當地堅持鬥爭,游擊戰、山地戰均富有經驗。
33師:原冀察熱遼獨立3師的基礎。1947年10月以軍區下屬分區地方兵團組成獨立3師,十一縱成立後改編為33師。師長周仁杰,政委鍾文法。該師連以下幹部戰士絕大多數為抗戰後入伍,在熱河地區堅持鬥爭。部隊戰鬥情緒高,能吃苦。

東北民主聯軍第十二縱隊

1948年3月以北滿三個獨立師及松江軍區機關抽調一部分人員組成。司令員鍾偉,政委袁昇平。下轄34、35、36師。
34師:原東北民主聯軍獨立2師的基礎。1945年底,温玉成率華中兩個團(班以上)的幹部來東北,編入松江軍區,擴編為三個團,1946年底組成獨立2師,配合主力參加三下江南戰鬥。成立十二縱後,改編為34師。師長温玉成,政委譚友林。該師有朝氣,戰鬥力進步很快,戰鬥作風頑強。
35師:原東北民主聯軍獨立4師的基礎。1945年底山東北海軍分區的一個團來東北,在安東組建遼東軍區第二支隊。後轉入北滿歸松江軍區建制。1946年10月編為獨立4師,參加三下江南戰鬥。成立十二縱後,改編為35師。師長王奎先,政委粟在山。該師戰鬥頑強,進步快。
36師:原東北民主聯軍獨立5師的基礎。l 945年底,進駐哈爾濱的部隊撤到西滿,擴編為嫩江軍區武裝。1947年9月軍區以兩個警衞團、一個保安團加上1700名龍江新兵,組建獨立5師。十二縱成立後改為36師。師長沈啓賢,政委王建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