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

鎖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為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華北地區所屬的人民武裝力量。
1948年5月,晉察冀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華北軍區。1955年2月11日,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 [1] 
華北軍區在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時,舉行了熱河保衞戰,勝芳保衞戰,易滿、保南、正太、青滄、保北、大清河北、清風店、石家莊、淶水、晉中、察綏、冀熱察等戰役,並促使了綏遠和平解放。 [2] 
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
性    質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軍區
成    立
1948年5月
現    名
北京軍區
前    身
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
司令員
聶榮臻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軍區前身背景

(1937~1948)
晉察冀軍區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大軍區之一,領導與指揮河北省大部和山西、察哈爾、熱河、遼寧省邊界地區所屬人民武裝。1937年9月下旬,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戰役後,主力南下晉東南,副師長聶榮臻率領師獨立團等部及地方工作團部分人員共約3000人,在山西省五台山地區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五台山地區成立晉察冀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唐延傑任參謀長、舒同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人民自衞軍、河北遊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呂正操任司令員、孟慶山任副司令員。與此同時,晉察冀軍區和第120師各一部組成八路軍第4縱隊,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從1939年初至1940年底,晉察冀軍區部隊與第120師配合,多次進行破襲作戰,挫敗了日偽軍的圍攻和“掃蕩”,反擊了國民黨頑軍的反共摩擦,先後取得上下鶴山、齊會、黃土嶺等戰鬥的勝利。1941年至1943年,晉察冀軍區進行精兵簡政、開展整風運動,堅持進行艱苦的游擊戰爭,粉碎了日偽軍大規模“掃蕩”、“蠶食”和“治安強化運動”,度過了困難階段。
晉冀魯豫軍區成立於1945年8月20日,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任副司令員,薄一波、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任政治部副主任,李達任參謀長,下轄太行軍區太嶽軍區冀南軍區冀魯豫軍區 [3] 
1946年1月10日,國共兩黨雙方代表正式簽訂停戰協定。不久,晉察冀軍區着手精簡縮編,軍區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隊脱下軍裝,轉入地方。 [4] 
1946年9月,晉察冀軍區奉命恢復野戰軍指揮機構,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司令員。
1947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重新組建晉察冀野戰軍指揮機構,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第一政治委員,羅瑞卿為政委、楊成武為第二政委,耿飈為參謀長,負責全權指揮晉察冀野戰軍。 [5]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軍區設撤

(1948~1955)
1948年5月20日,根據中共中央5月9日的決定,為適應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需要,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華北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治委員,徐向前任第一副司令員,滕代遠任第二副司令員,蕭克任第三副司令員,趙爾陸任參謀長(後唐延傑),羅瑞卿任政治部主任,王世英任副參謀長,蔡樹藩任政治部副主任(後張南生、張致祥)。
所屬野戰部隊編為2個兵團:第1兵團由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組成,徐向前兼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轄第8、第13、第14縱隊;第2兵團由晉察冀野戰軍組成,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第一政治委員,楊成武任第二政治委員,轄第2、第3、第4、第6縱隊。軍區直轄第1、第7縱隊和炮兵第1、第2旅及華北軍政大學、冀中軍區(孫毅任司令員,林鐵任政治委員)、北嶽軍區(唐延傑任司令員,趙振聲任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趙健民任司令員,潘復生任政治委員)、太行軍區(魯瑞林任司令員,賴若愚任政治委員)、冀南軍區(徐深吉任司令員,王從吾任政治委員)、太嶽軍區(劉忠任司令員,王鶴峯任政治委員)。全區部隊42萬餘人,民兵110萬餘人。兩大軍區合併時,第1兵團剛結束3月份發起的臨汾戰役,隨後於6~7月又進行晉中戰役,解放了臨汾城和晉中廣大地區,共殲滅國民黨軍12萬餘人。在此期間,第2兵團執行中央軍委賦予的從戰略上牽制華北國民黨軍的任務,以主力出擊冀熱察,一部出擊保(定)北,共殲滅國民黨軍3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東北野戰軍的作戰。
1948年7~8月,華北軍區奉命將野戰部隊調整為3個兵團:第1兵團仍由徐向前兼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轄第8、第13縱隊和第15縱隊(由太嶽軍區部隊編成);第2兵團仍由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轄第3、第4、第8縱隊;新組建第3兵團,楊成武任司令員,李井泉任政治委員,轄第1、第2、第6縱隊。第7、第14縱隊歸軍區直轄;增建晉中軍區,羅貴波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9~10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為牽制華北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策應東北野戰軍進行遼瀋戰役,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舉行察綏戰役,至11月初,解放了綏遠(今內蒙古中部)和察哈爾(今分屬河北、內蒙古)兩省大部地區;第1兵團發起太原戰役,至12月初,肅清了太原外圍守軍。11月29日開始,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會同東北野戰軍進行平津戰役,歷時兩個多月,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餘人,解放了北平(今北京)、天津、張家口地區。在此期間,冀東軍區(潘峯任司令員,吳德任政治委員)由東北軍區歸回華北軍區建制。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後,華北軍區領導機關由河北省阜平縣進駐北平城。
1949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軍委1948年11月1日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北軍區野戰部隊進行統一整編。第1、第2、第3兵團依次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第19、第20兵團。第8縱隊(第1兵團所屬)和第13、第15、第3、第4、第8縱隊(第2兵團所屬)及第1、第2、第6、第7、第14縱隊依次改稱第60~第70軍。第18兵團(轄第60、第61、第62軍)、第19兵團(轄第63、第64、第65軍)、第20兵團(轄第66、第67、第68軍)歸華北軍區建制,但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第69、第70軍屬華北軍區建制。4月,第19、第20兵團會同第18兵團取得攻克太原的勝利,先後共殲滅國民黨軍13.5萬餘人。太原戰役結束後,根據中央軍委4月25日的決定,第18、第19兵團調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建制,5~6月先後由晉入陝參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戰。6月,第20兵團進駐天津地區。同年3~8月,西北軍區所屬綏蒙軍區晉綏軍區先後劃歸華北軍區建制;建立平津衞戍區(華北軍區兼)、天津警備區(第20兵團兼);陸續撤銷下屬各軍區,組建察哈爾軍區綏遠軍區、河北軍區、平原軍區(今分屬山東、河南)、山西軍區五個省級軍區;第69軍改編為華北軍區獨立第205、第206師;第70軍改編為華北軍區獨立第207師。9月,綏遠國民黨軍起義,華北全境解放。10月1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擔任閲兵總指揮,組織開國大典閲兵式。1950年1月,內蒙古軍區調歸華北軍區建制(後與綏遠軍區合併組成綏蒙軍區,之後又改稱內蒙古軍區)。7月,第20兵團番號撤銷,兵團部改編為天津警備區;華北軍政大學改編為陸軍軍官學校,11月又與綏遠省學習團和平原、河北兩軍區幹部學校合編為華北軍區高級步兵學校。12月,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董其武任司令員,高克林任政治委員,轄第36、第37軍,隸屬華北軍區建制。1952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撤銷平原、察哈爾省軍區。平原軍區所屬部隊分別劃歸山東軍區河南軍區;察哈爾省軍區所屬部隊劃歸山西、河北軍區。12月,第23兵團縮編為第69軍。在此期間,還先後組建了華北軍區空軍、防空軍、炮兵、裝甲兵司令部。1954年初組建軍區工程兵部。2月,楊成武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朱良才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4月15日,根據國務院2月11日關於全國大軍區重新劃分的決定,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 [6]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改編延續

(1955年後)
1967年5月,為統一華北戰場作戰指揮,中央軍委決定將內蒙古軍區降格為省軍區,劃歸北京軍區建制領導。
1985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決定將11個大軍區調整為7個大軍區,北京軍區沒有做調整。 [1]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歷任領導

晉察冀軍區(1937年11月)
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
參謀長:唐延傑
政治部主任:舒同
晉察冀野戰軍指揮機構(1947年6月)
司令員:楊得志
第一政治委員:羅瑞卿
第二政委:楊成武
參謀長:耿飈 [3] 
晉冀魯豫軍區(1945年8月)
司令員:劉伯承
政治委員:鄧小平
副司令員:王宏坤
副政治委員:薄一波、張際春
參謀長:李達 [8] 
華北軍區(1948年5月)
司令員:聶榮臻
政治 委員:薄一波
第一副 司令員:徐向前
第二副 司令員:滕代遠
第三副司令員:蕭克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