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正

鎖定
馬克正(1920——1949),原籍安徽省懷遠縣,1941年5月,馬率部加入由李兆麟將軍擔任總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同年11月,奉命去蘇聯參加野營訓練。1949年1月8日,在解放天津的平津戰役中,因掃雷時觸雷不幸犧牲。解放後,天津人民為馬克正修建了烈士陵墓,以表彰其功績。 [1] 
中文名
馬克正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1949年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
馬克正(1920——1949),原籍安徽省懷遠縣,家境貧寒。馬克正5歲時,父親即背井離鄉隻身闖關東謀生,家庭生活靠母親為人做針線活、漿洗衣服維持。1931年6月,11歲的馬克正隨母親及姐弟來黑龍江省湯原縣鶴立鎮投靠父親。同年入鶴立鎮高等小學就讀。馬性格剛強堅毅,富於正義感。“九·一八”事變爆發,對日本軍國主義奴役壓榨中國人民的行為十分憤恨,萌生救國的決心。1936年,中共黨員陳芳鈞介紹馬進入樺川縣中學讀書。在中學地下黨組織的培養下,他思想進步很快,愛國主義思想得以昇華,決心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樹立起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理想,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 
1937年,中共佳木斯市委為配合東北抗日聯軍的對敵鬥爭,決定派馬打入梧桐河金礦局,策動礦警和工人起義。年僅17歲的馬克正義無反顧,勇敢地接受了這一艱鉅任務。他藉助在金礦局任高級職員的族親馬仿潛之力進入金礦局,以職員(練習生)身份做掩護,沉着機智地與敵周旋,大膽開展工作。隨後,市委通過馬克正的關係,派中共黨員陳芳鈞打入金礦局。他倆一道在礦警中廣交朋友,利用多數礦警對日偽反動統治不滿的情緒,因勢利導,宣傳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耐心細緻地啓發礦警的階級覺悟和愛國熱情,爭取了大部分礦警和一批礦工,掌握了礦井隊,控制了要害部位。武裝起義條件準備成熟後,同年7月29日凌晨2時,馬克正、陳芳鈞率礦警隊起義。在抗聯第六軍的接應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擊斃礦警隊長吳子文等頑固分子,取得武裝起義的勝利。礦警和礦工90餘人,攜帶槍支彈藥和大批糧食、衣物加入抗聯部隊。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日偽統治者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三江地區人民的抗日鬥志。 [1] 
此後,馬克正與陳芳鈞率領起義隊伍,在興山、蘿北—帶進行抗日遊擊戰爭。他以自己家和興山德泰和藥店為聯絡點,保持同中共佳木斯市委和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的聯繫,及時彙報情況,接受指示。在堅持武裝鬥爭的同時,協助中共地下組織開展工作,掩護革命同志,保衞黨組織安全。1941年5月,馬率部加入由李兆麟將軍擔任總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同年11月,奉命去蘇聯參加野營訓練。1945年,同進軍東北打擊日軍的蘇聯紅軍—道來此,參加收復東北消滅日偽殘餘勢力的鬥爭。解放戰爭期間,馬克正先後擔任哈東軍分區副司令員、松江軍區—分區司令員、參謀長、東北軍區獨立第七師一團副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九軍四五四團副團長等職。1949年1月8日,在解放天津的平津戰役中,因掃雷時觸雷不幸犧牲。解放後,天津人民為馬克正修建了烈士陵墓,以表彰其功績。 [1] 
參考資料
  • 1.    佳木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佳木斯市志 下卷,中華書局,第1535-15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