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溪書院

鎖定
温州樂清柳市鎮四板橋村井虹寺(温州話政洪寺)玉溪書院 井虹禪寺,舊名政洪院,在柳市鎮四板橋村門前山斗嶺山坪,坐西朝東。寺初創時間不詳。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建名 安禪寺 ;隋大業十三年(617)廢普,後梁(五代十國之一)貞明五年(919)賜額“保安禪院”。外有塔山院,亦曰:寺在雁塔裏。後晉天福八年(943)重建;北宋真宗祥符(1008年—1016年)中年間改賜今額:‘政洪院’。始創玉溪書院。宋天聖間(1023年-1032年十一月),僧淨玉重建及復雁塔。後廢。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由於金兀朮舉兵南下進攻臨安(杭州),宋高宗趙構由越州(紹興)、明州(寧波)航海至温州。南宋高宗趙構扈從洛陽人南巘公之玄孫敬道公,號山雲,徐州籤判。時任永嘉場副使,捐資於其西北山坡,重建三棟,翼以兩廡,枕龍山而面寶塔。復築亭曰清輝,東瀕玉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僧並七寶院。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里人陳贈等重建。後廢。清代康熙年間重建,辦玉溪書院;
清末,孝廉高園人黃菊襟與湖潢人鄭子平二公,皆嘗授徒於井虹寺玉溪書院。民國初年存破殿三間,垣敗壁毀,有老僧德境法師住持。民國三十二年(1932年)15歲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自修於井虹寺玉溪書院並留下詩一首:“ 西風黃葉萬山秋,四顧蒼茫天地悠。獅子嶺頭迎曉日,彩雲飛過海東頭”。並回憶説井虹寺伽藍神不在廟內其殿在廟外供奉 。
中文名
井虹寺玉溪書院
年 代
北宋真宗祥符年間
地 址
柳市鎮四板橋村

玉溪書院歷史沿革

樂清柳市鎮井虹寺(温州話政洪寺)玉溪書院
玉溪書院 玉溪書院
井虹禪寺,舊名政洪院,在柳市鎮四板橋村門前山斗嶺山坪,坐西朝東。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建名 安禪寺 ;隋大業十三年(617)廢普,[2]
後梁(五代十國之一)貞明五年(919)賜額“保安禪院”。外有塔山院,亦曰:寺在雁塔裏。
後晉天福八年(943)重建;
北宋真宗祥符(1008年—1016年)中年間改賜今額:‘政洪院’。始創玉溪書院。
宋天聖間(1023年-1032年十一月),僧淨玉重建及復雁塔。後廢。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由於金兀朮舉兵南下進攻臨安(杭州),宋高宗趙構由越州(紹興)、明州(寧波)航海至温州。
宋高宗趙構扈從洛陽人南巘公之玄孫敬道公,號山雲,徐州籤判。時任永嘉場副使,捐資於其西北山坡,重建三棟,翼以兩廡,枕龍山而面寶塔。復築亭曰清輝,東瀕玉溪。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僧並七寶院。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里人陳贈等重建。後廢。
清代康熙年間重建,辦玉溪書院;
清末,孝廉高園人黃菊襟與湖潢人鄭子平二公,皆嘗授徒於井虹寺玉溪書院。
民國初年存破殿三間,垣敗壁毀,有老僧德境法師住持。[1]
民國三十二年(1932年)15歲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自修於井虹寺玉溪書院並留下詩一首:“
西風黃葉萬山秋,四顧蒼茫天地悠。
獅子嶺頭迎曉日,彩雲飛過海東頭”。
並回憶説井虹寺伽藍神不在廟內其殿在廟外供奉。
1960年公社化中井虹寺殿閣、虹井及周邊相應設施寶塔相繼被毀;僅存荒基。1990年後,四板橋村幹部和諸善信,以政洪寺歷史悠久,宋代曾出過高僧(見縣誌),應當恢復。時由胡學連、鄭體衡等以首組建機構,四方緣募,得香港南懷瑾先生贊助美金二萬元,在舊址奠基興建。1996年春大殿落成,雙檐高甍,恢宏莊嚴,佔地面積260平方米。奉釋伽、文殊、普賢。繼又建左右廂房,左、右各十二間平房,供僧迦、善信住宿。越年又建成天王殿七間,亦高大軒敞。全寺佔地面積平方米。現住僧五眾,住持釋真如。寺居高臨下,後山場,前田野,地理位置優越。為象陽鎮大寺院之一。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就讀於寺,立有南懷瑾先生所撰碑記。

玉溪書院書院史略

北宋真宗祥符(1008年—1016年)中年間改賜:’政洪院‘,始辦玉溪書院,後廢。
清代康熙年間重建。重辦玉溪 書院
清末,孝廉高園人黃菊襟與湖潢人鄭子平二公,皆嘗授徒設帳於井虹寺玉溪 書院
民國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930-1933年)13歲的南懷瑾自修於井虹寺玉溪書院。達三年。民國三十七年,19年的南懷瑾協四川和尚皆入住井虹寺。

玉溪書院名士

鄭潤庠(1859-1946),字志平,一作子平,晚年更名鞠,號淡如,別署壺叟,樂清柳市鎮湖橫人。清庠生,曾任樂清縣中學堂監督,繼在樂成文昌閣、柳市瀛洲書院、白象金鰲書院井虹寺玉溪 書院授徒,尤設帳瑞安姚宅、南陽吳宅等家塾,儒將姚味辛、詩人吳天五系其及門。詩有別才,謂其“弢叔體”,兼工書法,人矜寶之。著有《鞭山吟草》一冊,已佚。《海上同音錄》二卷,藏温州圖書館。
---------來源:《黃式蘇集》
黃菊襟(1855-)孝廉高園人,原名菊襟,字盛徵,號菊襟,又號紉秋,行三,師從晚清大儒俞樾。弟子朱味温,咸豐乙卯年(1855年)十一月廿八日吉時生。鄉試中式第八十四名。以舉人官福建直州同,權漳平縣,有《天一笑廬集》。詩多佳句,誦之使人有樂意。《閒居偶成》雲:“得句慣教嬌女誦,種花權作美人看。”《暮春遣興》雲:“落花悽似客初別,新月瘦如人可憐。”《春晴紀遊》雲:“簾影青招沽酒客,桃花紅暈捲簾人。”《攄懷》雲:“閒情作賦何傷玷,絕色難求忍索瘢。”《秋思》雲:“詩意悽清人意冷,此身只合住涼州。”《漳州雜詩》雲:“尋芳南郭競停車,萬紫千紅照眼賒。春色儘教塘北佔,不栽五穀只栽花。(出南郭五里有村曰塘北,居民惟以種花為業。)。有《黃鼎瑞硃卷》現存温州市博物館。其中黃鼎瑞履歷記載世系、族太高曾伯叔祖伯叔兄弟侄、遷徙情況。黃鼎瑞系黃淮十七世後裔。

玉溪書院書院簡介

民國時期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曾就讀於樂清柳市鎮四板橋村井虹寺(温州話翻譯為:政虹寺)玉溪書院。
2012年國學大師南懷瑾回憶説:“井虹寺過去有副對子挺有趣的:得一日齋糧既食一日,有幾天緣分便住幾天。還在嗎?”我回答説可能沒了,寺廟是重新建過的,沒聽誰説過這對子。南老説自己少年時在這裏苦讀過,19歲那年回鄉,帶着個四川和尚,也住在井虹寺,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他説井虹寺的伽藍神不在廟裏住,伽藍爺殿修在廟外面,這在其他地方不多見。那晚他關於父親,關於少年家鄉講得較多也很細,70多年前的點點滴滴他都沒忘記。 [1] 
南懷瑾《金粟軒紀年詩初集》選錄---之一
暑期自修於井虹寺(温州話讀:政洪寺)玉溪書院
西風黃葉萬山秋,四顧蒼茫天地悠。
獅子嶺頭迎曉日,彩雲飛過海東頭。
〔此於南懷瑾師舊篋中收得童年作品之一,時年方十五,自讀于山寺,晨起返家取書途中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