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安區

鎖定
臨安區,浙江省杭州市轄區,地處杭州市西部,浙西北天目山區,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温暖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區境北、西、南三面環山,形成一個東南向的馬蹄形屏障,總面積3126.8平方千米 [1]  。截至2023年6月,全區轄5個街道、13個鎮。 [48]  截至2023年末,臨安區常住人口65.2萬人。 [40] 
臨安縣建置始於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時稱臨水縣,縣治在高虹鎮高樂村。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因境內臨安山而更名臨安縣。1996年12月28日,臨安撤縣設市。2017年9月15日,臨安撤市設區。臨安的儒、佛、道教文化歷史悠久,有大禹、防風氏、秦始皇的遺蹟。處在杭州至黃山的黃金旅遊線上,杭徽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捷。 [39]  [43] 
2023年,臨安區地區生產總值686.4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40] 
中文名
臨安區
外文名
Linan District
別    名
臨水,錦城
行政區劃代碼
33011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
杭州市西部,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
面    積
3126.8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街道、13個鎮
政府駐地
錦城街道衣錦街398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編碼
311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5.2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浙西大峽谷大明山天目山太湖源青山湖白水澗
火車站
臨安站(建設中)、龍崗站(建設中)
車牌代碼
浙A
地區生產總值
686.45 億元(2023年)

臨安區歷史沿革

臨安區系原臨安、於潛、昌化三縣合併。漢以前三縣均無建制。
臨安秦、漢時為會稽郡餘杭縣地,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分餘杭置臨水縣,縣治在高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臨安縣,隸屬吳興郡
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陽郡,領縣有於潛,東漢更名為於潛縣。昌化屬於潛縣境。晉時臨安、於潛(含昌化)同屬吳興郡,隋時同屬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於潛置紫溪縣,與臨安、於潛同屬杭州餘杭郡。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稱昌化縣
唐屬杭州餘杭郡
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遷縣治於西墅保錦山下。
自宋以後,臨安、於潛、昌化縣建置和名稱基本穩定。北宋屬杭州,南宋屬臨安府,元屬杭州路,明屬杭州府,洪武初(1368年)遷東市太廟山右。於潛、昌化秦屬鄣郡,清延之。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直屬於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浙江省吳興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專署駐臨安縣衣錦鎮。
1949年,臨安、於潛、昌化相繼解放後屬臨安專區。1953年,撤銷臨安專區改屬嘉興專區。1955年,於潛、昌化劃入建德專區。1957年,臨安縣劃入建德專區。1958年,撤銷餘杭縣,併入臨安縣;撤銷於潛縣,併入昌化縣;同年12月,撤銷建德專區,臨安、昌化劃歸嘉興專區。1960年撤銷昌化縣,併入臨安縣,劃歸杭州市領導。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劃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城市。1996年臨安撤縣建市。
2014年,杭州市政府徵求意見稿提出,推進臨安撤市設區工作。
2016年7月11日,杭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決定同意臨安撤市設區。
2017年7月,國務院正式同意撤銷縣級臨安市,設立杭州市臨安區,以原臨安市的行政區域為臨安區的行政區域,臨安區人民政府駐錦城街道衣錦街398號。
2017年8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撤銷縣級臨安市,設立杭州市臨安區,以原臨安市的行政區域為臨安區的行政區域,臨安區人民政府駐錦城街道衣錦街398號。 [6] 
2017年9月15日,杭州市臨安區正式掛牌成立。
 臨安區標準地圖 臨安區標準地圖

臨安區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6月,臨安區轄5個街道、13個鎮;錦城街道玲瓏街道青山湖街道錦南街道錦北街道板橋鎮高虹鎮太湖源鎮於潛鎮天目山鎮太陽鎮潛川鎮昌化鎮龍崗鎮河橋鎮湍口鎮清涼峯鎮島石鎮。區政府駐地錦城街道。 [48] 
鄉鎮(街道)
面積(平方千米)
行政村(個)
村民小組(個)
居委會/居民區(個)
137.1
11
/
12
43.92
9
/
1
81.54
12
163
2
115.5
35
229
/
69.9
19
134
1
136.8
34
220
/
111.2
9
143
/
243
20
4
/
261
30
/
1
241.8
23
408
/
119.6
29
392
/
172.46
16
/
/
232.63
26
/
1
261.2
24
210
/
168
11
/
/
206.5
30
/
/
306.7
24
206
/
139
16
264
/

臨安區地理環境

臨安區位置境域

臨安區總面積3118.72平方千米,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天目山區,北緯29°56′~30°23′、東經118°51′~119°52′;東鄰杭州市餘杭區,南連杭州市富陽區、桐廬縣和淳安縣,西接安徽省績溪縣、歙縣,北界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區境東西長約1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中心城市錦城(指臨安區治所在城市)東距杭州市46千米,西距黃山市128千米。 [39] 

臨安區地質

臨安區屬江南地層區中江山至臨安地層分區,境內地層自元古界震旦紀至新生界第四系,除中生界三疊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缺失外,均有發育;區域構造屬揚子準地台錢塘台褶帶。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受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的作用,構成境內地形地貌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7] 

臨安區地形地貌

臨安區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區境北、西、南三面環山,形成一個東南向的馬蹄形屏障。西北多崇山峻嶺,深溝幽谷;東南為丘陵寬谷,地勢平坦,全境地貌以中低山丘陵為主。西北、西南部山區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東部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西部清涼峯海拔1787米,東部石泉海拔僅9米,東西海拔相差1770餘米,為浙江省罕見。境內低山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排列,交錯分佈,大致可分為中山——深谷、低山丘陵——寬谷和河谷平原三種地貌形態,中山(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積佔5.4%,中低山(海拔高度800米~1000米)佔8.8%,低山(500米~800米)佔18.3%,丘陵崗地(100米~500米)佔57.4%,河谷平原(100米以下)佔10.4%。 [7] 

臨安區氣候

臨安區位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屬季風型氣候,温暖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無霜期年平均為237天,受颱風、寒潮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影響。受地貌影響(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且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當地立體氣候明顯,從海拔不足50米的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頂,年平均氣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橫跨亞熱帶和温帶兩個氣候帶。 [7] 

臨安區水文

臨安境內主要溪流有東苕溪,主源南苕溪,主要支流中苕溪,屬太湖水系;分水江主源昌化溪,主要支流天目溪,屬錢塘江水系。主要溪流均發源於海拔1000米以上山脈,上游段多峽谷,坡陡谷深流急,中下游段處低山丘陵,地勢較平坦,多河谷平原。
南苕溪位於區境東部,為東苕溪主源,屬長江水系,發源於太湖源鎮臨目馬尖崗,主峯海拔1271.4米,全長63千米,流域面積720平方千米,比降12.3‰;境內段長55千米,流域面積620.8平方千米,青山水庫水文站實測多年平均流量14.5立方米每秒。
中苕溪位於區境東北部,為東苕溪主要支流,屬長江水系。發源於高虹鎮石門與安吉縣交界的青草灣崗。主峯海拔1073.9米。溪源自美嶺坑起,東南流經石門、高虹、橫畈,於下塘樓出境,又東流經長樂至湯灣渡由左岸匯入東苕溪。全長47.8千米,比降17.9‰,流域面積185.6平方千米。
天目溪縱貫區境中部,為分水江主要支流,屬錢塘江水系。發源於西天目山北與安吉縣交界的桐坑崗,主峯海拔1506米。自西天目鄉牯牛塘起,由北向南,流經西天目、紹魯、於潛、堰口、塔山、紫水,於紫溪匯昌化溪,南入分水江。溪長58千米,流域面積761.5平方千米,比降21.8‰。
昌化溪位於區境北部,為分水江主源,屬錢塘江水系,發源於安徽省績溪縣筆架山,主峯海拔1385米,於新橋鄉西舍塢入境。幹流流經新橋、島石、魚跳、龍井橋、龍崗、昌化、河橋、馬山、紫水。紫溪納天目溪後至七坑段,稱分水江(原稱天目溪)。昌化溪全長106.9千米,比降8.6‰,流域面積1440.2平方千米,其中境內長93千米,流域面積1376.7平方千米。青山殿水文站實測多年平均流量45.4立方米每秒。 [7] 

臨安區自然資源

臨安區植物資源

臨安區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6科、53屬、64種(含種下等級)。按保護級別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58種;按類羣分苔蘚植物2種,石松類和蕨類植物6種,裸子植物6種,被子植物50種,其中,雙子葉植物31種、單子葉植物19種。 [27] 

臨安區動物資源

臨安區有野生動物7大類2000餘種。其中,獸類8目、21科、77種;鳥類12目、39科、158種;爬行類3目、9科、44種;兩棲類2目、7科、20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6種。 [27] 

臨安區礦產資源

臨安境內礦產資源有30餘種,分四大類:金屬礦有鎢、鈹、銻、鉛、鋅、鉬、錳、鐵、鎳、銅、鈮(鉭)鐵、獨居石和金礦;非金屬礦有膨潤土、螢石、重晶石、雞血石、白雲石、石灰石、磷、花崗岩、方解石、高嶺土礦等;燃料礦有煙煤、瀝青煤和石煤等;天然礦泉水主要分佈在湍口鎮湍口村(温泉)和青山湖街道研裏村。除鎢、膨潤土、螢石、石灰石和雞血石外,其餘礦牀品位欠佳或儲量較少,開採價值較低。 [27] 

臨安區人口

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安區常住人口為634555人。 [26] 
截至2023年末,臨安區户籍人口54.5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50人,其中男性人口26.97萬人,女性人口27.57萬人,男女性別比為97.83(以女性為100)。人口出生率5.62‰,死亡率8.37‰,自然增長率-2.75‰。據2023年全市5‰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5.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萬人,城鎮化率為61.2%。 [40] 
民族構成
臨安區有少數民族39個、民族村5個,少數民族人口11008人,佔全區總人口的1.89%,其中畲族457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1.54%。少數民族的基本特點是“小聚居,大散居”,以畲族為主,部分畲族人員保留畲語為日常交流用語,少量少數民族人員能唱山哈歌。以湖南、貴州、四川、廣西為主的土家族、苗族、布依族、壯族等少數民族羣眾以婚嫁形式到昌化鎮、島石鎮、龍崗鎮、太陽鎮、高虹鎮、板橋鎮、青山湖街道、錦城街道等安家落户。全區有清真拉麪館16家、清真羊肉串經營商16人。 [39] 

臨安區政治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政協主席
僅列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不列副職,截至2024年4月 [30]  [52-53] 

臨安區經濟

臨安區綜述

2023年,臨安區地區生產總值686.45億元,比上年增長3.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7.18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39.11億元,下降0.7%,第三產業增加值300.16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為6.9:49.4:43.7。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560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4987美元)。
2023年,臨安區財政總收入141.25億元,增長7.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60億元,增長4.3%。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5.68億元,下降0.5%,其中,教育支出20.10億元,增長5.2%;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20.07億元,增長14.7%;農林水支出10.82億元,增長5.5%。 [40] 
2023年,臨安區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1.8%。其中製造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交通投資、項目民間投資分別增長12.0%、27.8%、9.6%、18.9%。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9.6%。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5.18萬平方米,下降30.8%,商品房銷售額98.61億元,下降36.6%。 [40] 

臨安區第一產業

2023年,臨安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7.92億元,增長4.3%。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19億元,增長4.5%。其中:農業種植業(含堅果類)產值37.76億元,增長4.1%;林業(不含堅果類)產值21.05億元,增長4.5%;牧業產值7.06億元,增長6.8%;漁業產值2.21億元,增長6.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11億元,增長7.1%。全年生豬出欄20.8萬頭,增長6.6%。
2023年,臨安區新建和提升改造高標準農田1.91萬畝,實現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1.18萬畝,糧食播種面積11.08萬畝,增長0.1%;糧食總產量9240萬斤,增長15.1%,獲評全省“河姆渡杯”糧食生產先進區。“強村公司”模式入選全省鄉村振興最佳創新案例,村集體兩項收入“8050”完成率達99.6%。建成和美鄉村56個、數字鄉村14個、未來鄉村6個。 [40] 

臨安區第二產業

2023年,臨安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241.69億元,下降0.9%,其中,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長9.2%。規模工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49.8%。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數字經濟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6.4%、56.8%、30.3%,分別比上年提高8.5、4.2、3.1個百分點。
截至2023年末,臨安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42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41家,年末共有上市企業13家。全年總產值超億元企業206家(按獨立法人計算),其中超100億元以上2家,50億至100億元1家,20億至50億元6家,10億至20億元9家。
2023年,臨安區規模工業營業收入1453.17億元,增長2.8%;利税總額111.55億元,下降14.8%,其中利潤總額83.14億元,下降18.0%。
2023年,臨安區建築業增加值38.86億元,下降14.7%,佔GDP的比重達5.7%。全區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97家。 [40] 

臨安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臨安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6.33億元,增長3.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78億元,增長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18億元,增長9.8%。 [40] 
對外經濟
2023年,臨安區貨物進出口總額323.92億元,增長0.4%,其中出口237.49億元,增長4.0%。從出口商品來看:電線電纜出口38.40億元,增長0.1%;光伏材料出口34.36億元,增長19.8%;照明燈具出口23.16億元,增長1.5%;裝飾紙出口21.47億元,增長28.9%。其他機電出口13.27億元,增長21.1%;電池類出口11.97億元,增長38.1%。對一帶一路地區貨物出口總額114.81億元,增長18.0%,佔出口總額的48.3%。
2023年,臨安區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8個、50億元以上項目1個。實際利用外資2.20億美元。 [40] 
金融
截至2023年末,臨安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達1583.7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9%,其中居民儲蓄777.93億元,增長21.0%;本外幣貸款餘額1737.5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6%。年末不良貸款率下降到0.57%,低於省市平均。 [40] 
郵電通訊
2023年,臨安區完成快遞業務量7388.1萬件,增長35.5%;實現快遞業務收入2.8億元,增長23.0%。全區電信、移動、聯通、數字電視公司完成業務收入11.14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户達到7.32萬户,移動電話用户達到94.72萬户。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45.62萬户。 [40] 

臨安區社會事業

臨安區科學技術

2023年,臨安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為3.78%,居全省第11位。全年完成技術交易總額13.21億元,增幅達160.0%。全年新增省科技領軍企業1家、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69家。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48家,其中省重點企業研究院1家、省企業研究院4家、省研發中心18家、市研發中心25家。新增省級眾創空間1家、市級5家。立項區級以上科技創新項目21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省“尖兵”“領雁”研發攻關項目5項、市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4項、區級產業關鍵技術攻關項目11項。成功入選國家特支人才1人,實現全區零突破。青山湖科技城高新技術產業園成功創建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全年專利授權量413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629件,同比增長7.88%。年末全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27件,比上年增加211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6.17件,比上年增加1.87件。 [40] 

臨安區教育事業

2023年,臨安區新建幼兒園3所,建成投用杭十四中青山湖學校、錦城六中、青山湖育才科技小學,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實現全覆蓋,新增學位6030個。全區學前三年幼兒園入園率99.23%,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初中升入普通高中比例58.22%,升入各類高中比例99.61%。年末全區共有幼兒園74所,在園幼兒17975人;小學42所,在校學生37058人;初中20所,在校學生15662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學生7996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學生4226人。 [40] 
高等院校(本科)
浙江農林大學(東湖、衣錦校區)
杭州醫學院(臨安校區)
浙江警察學院(臨安校區)
高等院校(高職、中專)
浙江公路技師學院(臨安校區)
浙江省郵政培訓中心學校 [8] 
杭州第一技師學院(臨安校區) [49] 

臨安區文化事業

2023年,臨安區新增鄉村博物館8家,臨安博物館獲評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新建城市書房4家、文化驛站1家,“中國傳統村落”5個,清涼峯鎮創成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於潛鎮入選全省千年古城復興試點。組織送戲下鄉190場,送展覽31場,文化走親30場,送書下鄉6.8萬冊,組織閲讀推廣活動900場次,舉辦全民免費藝術培訓班668次。 [40] 

臨安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末,臨安區擁有各類衞生機構(醫療衞生機構)455個,其中醫院26個、衞生院14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村衞生室141個,社區衞生服務站30個。年末擁有專業衞生技術人員5599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399人,註冊護士2218人。各類衞生機構牀位數3493張,其中醫院3378張、衞生院56張,社區衞生服務中心59張。全年區級醫療機構門(急)診382.34萬人次、住院11.71萬人次,基層醫療機構門診369.50萬人次。全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數324297人,簽約率50.51%,“十類”重點人羣簽約率93.76%。 [40] 

臨安區體育事業

2023年,臨安區新建省級基層體育健身場地設施23處、嵌入式體育場地460個,新增嵌入式體育場地9.4萬方。新建擴建體育公園2個,打造省市級環浙步道300千米。舉辦全國U17國際式摔跤錦標賽、中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臨安半程馬拉松等各項賽事130餘場。 [40] 

臨安區基礎設施

2023年,臨安區交付限價房789套,完成城中村改造9.26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3.89萬方,獲評省無違建創先爭優示範區。全年完成新、改建城市道路23條,完成擴綠91.51公頃,開放玲瓏山公園等6個城市公園,建設綠道11.4千米,新增城市綠地91.51萬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824個。完成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12户,文錦社區創成省級無障礙社區。 [40] 

臨安區社會保障

2023年,臨安區新增參保企業644家,新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7855人。年末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到45.46萬人和55萬人,覆蓋率分別達99.3%、99.77%;參與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4.83萬人、21.39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4875人。全年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補助資金2.59億元。
2023年,臨安區新增嬰幼兒成長驛站5家,創成市級兒童友好社區4個,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7家、康養聯合體19家,投用認知障礙照護專區牀位117張,“臨有助餐”累計服務109萬人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調整至每人每月1259元。年末全區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25萬人,全年發放各項困難家庭救助金2.59億元。 [40] 

臨安區交通運輸

2023年,臨安區新改建城市道路23條,臨金高速全線通車,年末擁有公路通車裏程2938.2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48.69千米。全年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96萬人次,公路旅客週轉量6287萬人千米;公路運輸貨運量873萬噸,公路貨物週轉量74991萬噸千米。 [40] 

臨安區鐵路

武杭高鐵,在臨安區將會設有臨安站,目前暫未開通。
火車站:臨安站(建設中),開通時間待定。

臨安區公路

杭瑞高速在臨安區有臨安、玲瓏、藻溪、於潛、太陽、昌化、龍崗、頰口、白果、湍口高速路口橫穿經過。

臨安區水路

苕溪有中苕溪、北苕溪、南苕溪東苕溪三條河流主幹道形成水路運網,其中,北苕溪,發源於安吉縣山川鄉石門山,經雙溪、潘板、北湖、到瓶窯龍舌嘴流入東苕溪,主流長45千米,流域面積328平方千米。南苕溪,為東苕溪主源,發源於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南麓臨安臨目馬尖崗,自西向東流,經橫溪、臨安鎮、青山、餘杭鎮等地後折向北去到瓶窯,在瓶窯附近接納中苕溪、北苕溪之水,匯成東苕溪。南苕溪主流長76千米,流域面積1420平方千米。中苕溪,發源於杭州市臨安區石門鄉與安吉縣交界之青草灣崗,流經石門、高虹、橫畈、長樂等鄉鎮,到瓶窯上游下木橋附近流入東苕溪,主流長50千米,流域面積247平方千米。東苕溪,又名龍溪、仇溪、餘不溪等,上源由南、中、北三個支流組成,在浙江省東北部,而以南苕溪為正源。源出杭州市臨安區東天目山北部平頂山南麓,山峯海拔1166.8米,南流折東流,與中、北苕溪會合後,流至瓶窖稱東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匯入,至德清縣城,左有湘溪、餘英溪匯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匯入。解放後建東苕溪導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導流經橫山、鮑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長橋與西苕溪匯合。

臨安區機場

臨安區公共交通

  • 地鐵
杭州地鐵16號線,線路全長35.12千米,其中高架線14.8千米,地下線20.32千米,共設車站12座,其中高架站4座,地下站8座,在臨安區設有九州街站臨安廣場站農林大學站青山湖站八百里站青山湖科技城站
  • 客運站
臨安區汽車站信息如下:
1.臨安汽車站,臨安區臨天路1號。
2.臨安汽車東站,臨安區錢王街261號。
3.臨安汽車北站,臨安區武肅街1636號。
4.臨安橫畈汽車站,臨安區橫畈鎮內。
5.臨安於潛客運中心,臨安區於潛鎮潛洲街162號。
6.臨安昌化長途客運中心,臨安區昌化鎮唐昌街63號。

臨安區歷史文化

臨安區地名由來

“臨安”作為縣名由來已久,據舊志記載,臨安縣建置始於東漢建安十六年(211),時稱臨水縣,縣治在高虹鎮高樂村。西晉太康元年(280),因境內臨安山而更名臨安縣。清乾隆《臨安縣誌》載:臨安山位於“縣西南十八里”,“高一百丈,週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記》雲:‘縣取此山為名’”。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建炎三年(1129),杭州為行在所,升杭州為“臨安府”。南宋紹興八年(1138),定都臨安府(杭州)。“杭州”當時稱“臨安”,有三説:一是寓有“君臨即安”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對杭州的歷史功績,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三是南宋偏安江南,有“臨時安置”之意。 [43] 

臨安區地方文化

臨安的儒、佛、道教文化歷史悠久。有大禹、防風氏。秦始皇的遺蹟;有保存完好的唐末五代十國之一吳越國王錢鏐的墓葬和出土的錢鏐父母錢寬;水丘氏墓及康陵等吳越國王陵;有郭璞、謝安、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蘇軾、郁達夫、周恩來等名人的足跡和詩文;有宋代文人洪諮夔、清代數學家方克猷、現代革命烈士來學照和愛民模範趙爾春、當代著名經濟學家駱耕漠和高原赤子陳金水等地方傑出人物。西漢初,佛教傳入中國,印度僧人入天目山傳教,天目山被尊為韋馱菩薩道場,歷代高僧輩出。天目山佛教對東南亞尤其是日本影響很大。西天目山有道教宗師張道陵的張公舍等遺蹟,青山湖街道洞霄宮村有著名的洞霄宮遺蹟,昔日為江南著名道觀。 [43] 

臨安區城市形象

2023年5月,臨安城市形象LOGO於第二屆吳越文化節開幕式上發佈,臨安城市形象LOGO由中國美術學院團隊擔綱設計,以綠色、藍色為主色調,由兩片銀杏葉、一座功臣塔,外加“杭州臨安”四字以及“臨安”印章組合排版而成,融合了臨安的自然環境、文化底藴、建築風貌等諸多元素,彰顯臨安的生態之美、文化之美、科創之美。 [41] 
臨安城市形象LOGO 臨安城市形象LOGO

臨安區風景名勝

浙西大峽谷
浙西大峽谷位於浙皖接壤的清涼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內。地處浙江西北部而名“浙西”。峽谷境內山高水急,山為黃山延伸的餘脈水為錢塘江水系的源流。峽谷旅遊區為線型環帶狀,全長80千米,共分三個景段。第一景段自龍崗地塔起至魚跳八仙潭止,俗稱“龍井峽”為巨溪流經的塢谷,長約18千米。
大明山
大明山位於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峯鎮,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大明山區內林木覆蓋率高,名貴樹種較多,有黃山松、雲錦杜鵑及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植物的夏臘梅。距杭州市區116千米,緊靠杭昱一級公路。最高峯大明頂海拔1489.9米,擁有32奇峯、13幽澗、8條飛瀑、3個千畝以上的高山草甸。
天目山
天目山位於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是中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浙江省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自然保護區。天目山雄踞黃山與東海之間。東西兩峯遙相對峙。東峯大仙頂海拔1480米,西峯仙人頂海拔1506米。天目山為江南宗教名山,東漢道教大宗張道陵在此修道,史稱三十四洞天。
太湖源風景區
太湖源風景區位於杭州市臨安區目山南麓,太湖的主源頭坐落於此,故名太湖源。景區十里長谷,主要景點有:龍鬚壁、雲碧潭、思源廊、千仞崖、神風谷、雙龍潭、古佛院、百丈漈仙人台、祭源壇等十五個景點。景區內生態、原始與九寨溝相似,故被譽為小九寨溝。
青山湖
青山湖位於杭州市臨安青山鎮,被譽為臨安第一景,臨安新十景之一的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為大型人工湖,面積64.5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0平方千米,積天目之水形成的青山湖像一塊碧玉鑲在羣山蒼翠之中,北湖更有100萬平方米國內罕見的水上森林,是20世紀60年代從亞馬孫引進的一批池杉樹種。樹在水中長,船在林中游,鳥在枝上鳴,人在畫中行,正是遊覽青山湖的樂趣。
白水澗風景區
白水澗風景區位於杭州市臨安區北郊,是離滬、寧、蘇、錫、杭等城市最近的生態旅遊區,景區內植被豐茂,擁有98%的森林覆蓋率。景色秀美,氣候宜人,窯頭山主峯壁立千仞,海拔1095米,素有“北天目”之稱。聯合國在華東地區的一所大氣本底監測站,就設在生態區內。這裏飛瀑深潭,星羅棋佈;十里竹海,風姿綽約。其澗之幽、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如夢似幻。龍潭雙疊、泓竹飛瀑、仙谷瑤池、白水仙橋,步移景換;鑑真古道、七賢品茗、竹林迷宮、情侶天地、上下五千年。

臨安區地方特產

山核桃
地處浙北天目山麓的臨安,生產加工山核桃已有500年悠久歷史,其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60%和70%以上。
筍乾
筍乾,由鮮嫩竹筍精製而成,其中最著名的屬石筍乾。傳統品種有“焙熄、扁尖、肥挺、禿挺、小挺、直尖”等,根據不同口味可以分為淡筍乾、鹹筍乾,以及可以直接作為零食食用的多味筍乾等。
白果
白果,是人稱“活化石”銀杏的種仁。白果核仁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還有少量的鈣、磷、鐵、鉀等成分。白果性涼,可炒食或作甜食,是清涼飲料的原料,它能生津止渴。在1986年杏樹被定為縣樹。
獼猴桃
獼猴桃尚屬野生狀態水果。1982年對本市獼猴桃資源調查,有12個品種萬斤的年產量。2008年,全市種植獼猴桃400餘畝,年產量450噸。

臨安區著名人物

人物
時代
週期
簡介
南宋
1196—1236
字舜俞,號平齋,南宋於潛嘉前人,後遷居臨安新溪,著有《春秋説》三卷,《西漢詔令攬鈔》(已佚),《平齋文集》三十二卷。
五代十國
852—932
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
唐朝
?—896
唐末杭州臨安人。僖宗乾符二年(875),王仙芝、黃巢起義,昌為土團軍,以功擢石鑑鎮將。
五代十國
887年―941
字明寶,原名傳瓘。杭州臨安(今屬浙江)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二任君主,武肅王錢鏐第七子。
清朝
1870—1907
字子壯,號鳳池,臨安於潛方元鋪人。

臨安區榮譽稱號

臨安區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第二批試點地區之一 [36]  ,有“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2]  ,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3]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4]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5]  、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47] 
獲得時間
獲得榮譽(稱號)
1986年9月
全國100個基礎教育先進縣之一
1988年11月
全國掃除文盲100個先進縣之一
1993年12月8日
書畫藝術之鄉
1993~1994年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1996年3月
中國竹子之鄉
1996年7月
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
1998年7月
中國山核桃之鄉
2000年4月11日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000年4月
中國名特優經濟林山核桃之鄉
2000年12月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1年8月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
2001年9月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
2003~2006年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06年8月2日
國家衞生城市
2006年8月15日
中國山地户外運動基地
2006年10月
中國竹子之鄉
2007年5月
國家森林城市
2007年11月21日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08年4月20日
金融生態市
2008年12月17日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09年2月
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
2009年9月18日
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縣級城市組)
2009年9月
中國山核桃之都
2010年2月10日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2010年5月9日
中國商標發展百強縣
2010年7月30日
雙擁模範城
2010年10月23日
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
2010年10月28日
中國節能電光源製造基地
2010年12月
國家衞生城市
2010年12月18日
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
中國十佳休閒宜居生態城市
2011年4月8日
中國竹筍美食之都
2011年7月15日
國家生態市
2011年12月28日
中國工具五金生產基地
2015年12月31日
國家園林城市
2018年10月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2019年12月6日
2019年全國百強區 [9] 
2019年12月31日
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10] 
2020年1月
2020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排名12 [11]  、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26 [12] 
2020年5月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13]  、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 [14] 
2020年5月
2019年全國縣域網絡零售TOP100,排名第92 [15] 
2020年5月
2020中國百佳富氧縣市 [16] 
2020年6月
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 [17] 
2020年6月
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18] 
2020年6月
“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52位 [19] 
2020年7月
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20]  、2020中國秋季休閒百佳縣市 [21] 
2020年10月
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22] 
2021年3月
2020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23] 
2021年7月
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 [24] 
2021年8月
2021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 [25]  [29] 
2021年9月
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8] 
2021年11月15日
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31] 
2021年11月25日
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擬保持稱號地區 [32] 
2021年12月
2021年度中國鄉村振興十大示範縣市 [34] 
2021年12月8日
2022年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縣 [33] 
2022年4月
首批浙江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 [35] 
2022年6月
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第二批試點 [36] 
2022年11月
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51] 
2022年12月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37] 
2023年3月
2022年度省級專項考核全省“優秀縣(市、區)” [38] 
2023年10月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 [45-46] 
2022年12月
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42] 
2023年11月
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44] 
2023年11月
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50] 
2023年11月
2023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5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