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井虹寺

鎖定
井虹寺(温州話政洪寺),舊名政洪院,井虹禪寺位於柳市東南行五六公里,坐落於四板橋村獅子嶺門前山斗嶺山坪處,坐西朝東;獅子嶺是柳市平原少有的風水寶地,即龍脈之地;周邊的鄉鎮無不將這裏作為自己身後的安息之地,以慰藉子孫福厚,源遠流長;所以每到清明時節這裏熱鬧非凡車水馬龍,人潮湧動,寺廟更是香火鼎盛,好一派欣欣向榮。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建名安禪寺 ;大業十三年(617)廢普,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重建;後梁貞明五年(919)賜額“保安禪院”。北宋真宗符祥中年間改賜今額,後廢。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僧並七寶院。清代康熙年間重建,辦玉溪書院。
民國初年存破殿三間,垣敗壁毀,有老僧德境住持。辦玉溪書院。民國三十二年(1932)15歲的國學大師南懷瑾修於玉溪書院並留詩:“西風黃葉萬山秋,四顧蒼茫天地悠。獅子嶺頭迎曉日,彩雲飛過海東頭”。
1960年公社化中被拆毀,僅存荒基。1990年後,四板橋村幹部和諸善信,以政洪寺歷史悠久,宋代曾出過高僧(見縣誌),應當恢復。時由胡學連、鄭體衡等以首組建機構,四方緣募,得香港南懷瑾先生贊助美金二萬元,在舊址奠基興建。
1996年春大殿落成,雙檐高甍,恢宏莊嚴,佔地面積260平方米。奉釋伽、文殊、普賢。繼又建左右廂房,左、右各十二間平房,供僧迦、善信住宿。越年又建成天王殿七間,亦高大軒敞。現住僧五眾,住持釋真如。寺居高臨下,後山場,前田野,地理位置優越。為柳市鎮大寺院之一。南懷瑾先生所撰碑記。 [1] 
中文名
井虹禪寺
外文名
jing hong si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東南沿海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全國漢傳佛教叢林之一
著名景點
政洪山
玉溪山
東海
中雁蕩山
別 名
政洪院、政洪寺、井虹禪寺
地 址
柳市鎮四板橋村

井虹寺井虹禪寺

井虹寺井虹寺簡介

井虹寺 井虹寺 [1]
井虹寺(温州話政洪寺),舊名政洪院,井虹禪寺位於柳市東南行五六公里,坐落於柳市鎮四板橋村獅子嶺門前山斗嶺山坪處,坐西朝東;獅子嶺又名政洪山,山中有玉溪,得名玉溪山;政洪山是柳市平原少有的風水寶地,即龍脈之地;周邊的鄉鎮無不將這裏作為自己身後的安息之地,以慰藉子孫福厚,源遠流長;所以每到清明時節這裏熱鬧非凡車水馬龍,人潮湧動,寺廟更是香火鼎盛,好一派欣欣向榮。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建名 安禪寺 ;大業十三年(617)廢普,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重建;後梁五代十國之一,貞明五年(919)賜額“保安禪院”。 北宋真宗祥符(1008年—1016年)中年間改賜今額,後廢。 [1-2] 
永樂《樂清縣誌》井虹寺 永樂《樂清縣誌》井虹寺 [2]
洪武二十四年(1391),僧並七寶院。清代康熙年間重建辦玉溪書院。民國初年存破殿三間,垣敗壁毀,有老僧德境住持。辦玉溪書院。
民國三十二年(1932年)15歲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自修於井虹寺玉溪書院並留下詩一首:“西風黃葉萬山秋,四顧蒼茫天地悠。獅子嶺頭迎曉日,彩雲飛過海東頭”。並回憶説井虹寺伽藍神不在廟內其殿在廟外供奉 。
1960年公社化中井虹寺殿閣、虹井及周邊相應設施寶塔相繼被毀;僅存荒基。
1990年後,四板橋村幹部和諸善信,以政洪寺歷史悠久,宋代曾出過高僧(見縣誌),應當恢復。時由胡學連、鄭體衡等以首組建機構,四方緣募,得香港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贊助美金二萬元,在舊址奠基興建。
1996年春大殿落成,雙檐高甍,恢宏莊嚴,大殿佔地面積260平方米。奉釋伽、文殊、普賢。繼又建左右廂房,左、右各十二間平房,供僧迦、善信住宿。越年又建成天王殿七間,亦高大軒敞。全寺佔地面積平方米。現住僧五眾,住持釋真如。寺居高臨下,後山場,前田野,地理位置優越。為柳市鎮大寺院之一。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就讀於寺,立有南懷瑾先生所撰碑記。
相傳井虹寺始於唐朝,香火鼎盛;柳市東南行五六公里,有一座千年佛教名剎,在獅子嶺龍脈半山腰之地,隱隱透出崢嶸的殿閣和高聳的寶塔,給人以無限莊嚴、肅穆、神聖之感。它背依獅子嶺,寶塔面眺東海。這就是香火鼎盛坐落於龍脈之地的井虹禪寺;在它的東南三華里處,蒿榛叢莽的道教聖地兜率宮清晰地勾勒出獅子嶺昔日的宏偉輪廓,使人依稀想見柳市平原的豪華風姿。千百年來,這裏時常紅燭高照,青煙繚繞,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殿前禮拜、誦經,在鍾磐木魚聲中,送去了人世間的寒暑春秋。 [1] 

井虹寺寺名由來

相傳北宋真宗祥符(1008年—1016年)中年間四板橋村及附近村鎮連年乾旱河水枯竭,村民無望,突然霞光萬丈,山腳古井井中氣吐如虹,經日不絕,水源興旺,極為清澈甘美,從而解救一方百姓,百姓紛傳井神顯靈,取名虹井(重建之始挖掘的碑文斷臂依稀可見文字模糊),並在獅子嶺山腰開設道場,取名井虹禪寺。

井虹寺南懷瑾與井虹寺

南懷瑾 南懷瑾
民國時期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曾就讀於樂清柳市鎮四板橋村井虹寺(温州話翻譯為:政虹寺)玉溪書院。
2012年國學大師南懷瑾回憶説:“井虹寺過去有副對子挺有趣的:得一日齋糧既食一日,有幾天緣分便住幾天。還在嗎?”我回答説可能沒了,寺廟是重新建過的,沒聽誰説過這對子。南老説自己少年時在這裏苦讀過,19歲那年回鄉,帶着個四川和尚,也住在井虹寺,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他説井虹寺的伽藍神不在廟裏住,伽藍爺殿修在廟外面,這在其他地方不多見。那晚他關於父親,關於少年家鄉講得較多也很細,70多年前的點點滴滴他都沒忘記。
南懷瑾《金粟軒紀年詩初集》選錄---之一
暑期自修於井虹寺(温州話讀:政洪寺)玉溪書院
西風黃葉萬山秋,四顧蒼茫天地悠。
獅子嶺頭迎曉日,彩雲飛過海東頭。
〔此於南懷瑾師舊篋中收得童年作品之一,時年方十五,自讀于山寺,晨起返家取書途中作。〕

井虹寺2地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