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是漢語詞彙,拼音:dúchǔ,釋義:1.不與眾偶。2.指男女無偶獨居。亦泛指單獨居處。3.獨特之處。
- 中文名
- 獨處
- 外文名
- live alone
- 拼 音
- dú chǔ
- 釋 義
- 一個人單獨生活
- 類 型
- 詞語
獨處釋義
編輯1.不與眾偶。2.指男女無偶獨居。亦泛指單獨居處。3.獨特之處。
獨處出處
編輯《詩·唐風·葛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獨處基本解釋
編輯[live alone] 獨居
獨處例句
編輯1、不與眾偶。
《漢書·劉向傳》:“君子獨處守正,不撓眾枉。”
2.指男女無偶獨居。亦泛指單獨居處。
《詩·唐風·葛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 崔元微 ﹞構一室在萬花之中,獨處於內。”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那公子青春正當強盛,衙門獨處無聊。”
[3]
朱自清 《荷塘月色》:“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
[1]
3.獨特之處。
獨處相關解釋
編輯1、獨居[live alone]
2、一個人單獨生活
獨處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更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體現。
獨處不是孤僻不是孤獨,獨處可以是一種愛好,獨處時可以思考,可以迴歸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應有的調節。獨處更是一種藝術。
3、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説,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説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羣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着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待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閒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 參考資料
-
- 1. 獨處 .查字典[引用日期2017-07-13]
- 2. 獨處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1-07-07]
- 3. 強盛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1-07-07]
- 4. 小姑獨處的解釋|小姑獨處的意思|漢典“小姑獨處”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07]
- 5. 左右圖史的解釋|左右圖史的意思|漢典“左右圖史”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