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牡丹亭

(越劇電視劇)

鎖定
一部由CCTV新影製作中心攝製的高清版越劇電視連續劇《牡丹亭還魂記》。主演該劇的是越劇名家金靜王君安,而國寶級的崑劇表演藝術家華文漪嶽美緹也首次“聯手跨界”,擔任該片的藝術指導。 [1] 
中文名
牡丹亭還魂記
作品類型
越劇
主    演
王君安
金靜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陶海
製片人
韋翔東
出品公司
CCTV新影製作中心
首播時間
2009年
集    數
4 集
編    劇
紅楓
李卓雲 [2] 
語    言
嵊州話

目錄

劇情簡介
《牡丹亭》明·湯顯祖作。寫杜麗娘慕色還魂事。共五十五出。劇情是:
南宋時期的南安太守杜寶只生一女,取名麗娘,年十六歲,尚未許配。杜寶為了使女兒成為識書達理的女中楷模,為她請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陳最良。因陳上《詩經·關雎》惹動了麗孃的情思。伴讀的使女春香,偶爾發現了杜府後的花園,並帶領麗娘偷偷遊了花園。久困閨房的麗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之情。
麗娘回屋後,忽作一夢。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雲雨之歡。麗娘醒來後,懨懨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園,尋找夢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漸消瘦下去。一日照鏡子,見自己一下瘦成那個樣子,忙叫春香拿來丹青、素絹,自畫春容,並題詩一首於上。她又把夢境説與春香,並讓春香把那畫叫裱畫匠裱好。杜寶夫婦聽説女兒病重,忙叫陳最良用藥,讓石道姑來唸經,但都不見效。中秋之夜,麗娘天逝。死前,囑咐春香把春容裝在紫檀木匣裏,藏於花園太湖山石下,又囑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牡丹亭邊的梅樹之下。這時,投降了金國的賊王李全,領兵圍淮、揚,朝廷升杜寶為淮、楊安撫使,立即動身。
杜寶只得匆匆埋葬了女兒,並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麗娘神位,又囑託石道姑和陳最良照料。杜寶即帶夫人和春香前往淮安,因軍事危急,半路上杜寶讓夫人和春香乘船回了臨安,廣州府秀才柳夢梅,原柳春卿,因一天夢見一花園中,有一女子立在梅樹下,説她與他有姻緣,才改名柳夢梅。柳夢梅去臨安考試,路得進寶臣苗舜賓援助。走到南安時,柳病宿梅花庵。柳病漸好時,偶遊花園,恰在太湖石邊,拾到麗孃的春容匣子,回到書房,把那春容掛在牀頭前,夜夜燒香拜祝。麗娘在陰間裏一呆三年,閻王發付鬼魂時,查得麗娘陽壽未盡,令其自己回家。麗娘鬼魂游到梅花庵裏,恰遇柳生正在對着自己的真容拜求。麗娘大受感動,與柳生歡會,自稱是西鄰之女。他們兩人的夜夜説笑聲,驚動了石道姑。
一天夜裏兩人正説笑,被突然來的石道姑衝散。第二天夜裏,麗娘只好得向柳生説出真情,並求柳生三天之間挖墳開棺。柳生只好把實情告訴了石道姑,並求她幫助。第二天,他們挖墳開棺,使麗娘還魂。道姑怕柳生與杜麗娘事情被發覺,當夜僱船,三人一道去了臨安。陳最良發現麗娘墳被盜,忙去揚州告訴杜安撫。陳最良還沒到淮安就被叛軍俘獲,李全聽説陳最良是杜家的家塾老師,又得知杜寶還有夫人和春香,就聽從妻子的計策,謊説已殺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後放了陳最良。陳到淮安見了杜寶,即把小姐墳被盜,老夫人、春香被殺的事稟知杜寶,杜寶聽後大慟。後杜寶忍痛修書兩封,讓陳最良送給李全和李的妻子,封官許錢、招降了李全,淮安圍解。
麗娘他們到臨安,在錢塘江邊住下,等柳生知道考試時,考試時間已過,多虧主考官是苗舜賓,才得以補考。這時,因淮、揚兵事,朝廷延期放榜。麗娘讓柳生先去揚州看望她父母。柳生走後不久,來臨安的老夫人和春香因天晚找宿處恰與麗娘、石道姑相遇。柳生到了揚州,聽説杜在淮安,又去淮安見杜寶。杜寶以為女兒已死,何以有女婿,並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臨安侯審。杜寶回到臨安,因軍功升為宰相,陳最良升為黃門奏事官。這時,榜下,柳中了狀元,可到處找柳不着。
原來柳正被杜寶吊打,因為在柳身上搜出了麗孃的春容,在杜寶認為柳是盜墓賊。這時,苗舜賓聽説後,趕到杜府,救下了柳生。苗告訴杜寶,柳生已考中狀元。杜正氣惱時,陳最良來到,説小姐確實又活了,柳生就是女婿。杜認為是鬼妖之事,請奏皇上,滅除此事。陳把此事告訴皇上,皇上要宰相、小姐、柳生、老夫人都前來對證。金鑾殿裏,眾人齊到,皇上用鏡子照,看有無影子、斷定麗娘確實是活人。杜寶硬説麗娘、老夫人都是鬼魂所變的,後經皇上裁決讓他們父女、夫妻相認。麗娘又勸柳生拜認了岳父杜寶,全家人大團圓。現有《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明泰昌朱墨本
2008年,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不朽經典《牡丹亭》在崑劇的發源地千燈古鎮“還魂”,一部由CCTV新影製作中心攝製的高清版越劇電視連續劇《牡丹亭還魂記》在千燈正式開機。
千燈古鎮牡丹“還魂”
作為湯顯祖著名的“臨川四夢”系列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的作品,《牡丹亭》一出世就在舞台上長盛不衰,《遊園驚夢》、《拾畫叫畫》等崑劇名段更是深入人心。上世紀80年代,上海靜安越劇團推出重新編排的《還魂記》,也給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製片人韋翔東介紹説,此次把這部20多年前的舞台劇投拍成電視劇,就是希望能夠保留下這部越劇舞台的名劇。有意思的是,此次的《牡丹亭還魂記》拍攝地千燈古鎮有“崑劇之鄉”之稱,曾經誕生了元末崑劇鼻祖顧堅,有着2500年曆史的古鎮也是傳説中《牡丹亭》的首演地。“崑劇是越劇的‘奶孃’,相比崑劇,越劇還很年輕,《牡丹亭還魂記》是我們向經典致敬的作品。”
導演陶海則介紹,《牡丹亭還魂記》將主要採用虛實景相結合的方式拍攝,在搭棚拍攝的基礎上,在千燈鎮進行外景實拍,力圖以現代影視技術為越劇藝術增色。“我們不能破壞戲曲,但也要做出創新的嘗試,吸引更多的人來看越劇。”
兩大“海歸” 同報師恩
王君安 柳夢梅 牡丹亭還魂記
王君安 柳夢梅 牡丹亭還魂記(19張)
金靜王君安是當下越劇界頗具人氣的名角,有意思的是,她們的人生經歷也頗為相似,作為越劇戚派創始人戚雅仙和“越劇皇帝”尹桂芳先生的嫡傳弟子,兩人都曾經離開舞台遠赴日本和美國,最後又不約而同地迴歸舞台。而兩人此次共同演繹《牡丹亭還魂記》,也是有意為各自恩師一圓生前的合作未成的遺憾。
在開機儀式上,除了兩位主演,嶽美緹華文漪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兩位藝術家攜手出山為越劇“出謀劃策”是破天荒第一次。有意思的是,兩人不約而同地“自曝”了自己和越劇的淵源。華文漪説,自己當年考戲校時不知崑劇為何物,祖母帶自己看了“戚派”祖師爺戚雅仙演的一出越劇《白蛇傳》,才讓她從此決定走上戲曲之路。而嶽老師更是連稱自己是尹桂芳迷:“我從小迷尹先生迷得要死,後來自己唱戲了還是一直去看。”
事實上,《牡丹亭還魂記》和崑劇的淵源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市靜安越劇團推出該劇時就已開始,並在表演中加入不少崑劇《牡丹亭》的元素。 華文漪希望自己的第一位越劇弟子金靜能夠用用心演好人物。嶽美緹則説:“越劇的浪漫抒情和此劇很吻合,君安的氣質也非常合適柳夢梅的儒雅清新和温和瀟灑。”
王君安飾柳夢梅
金靜飾杜麗娘

牡丹亭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7.8
129
2023-12-1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