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尹桂芳

(中國越劇女演員、越劇尹派藝術創始人)

鎖定
尹桂芳(1919年12月1日-2000年3月1日),原名尹喜花,出生於浙江新昌。中國越劇女演員、工小生、曾任上海、福建芳華越劇團團長,上海老閘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黃浦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福建分會副主席、是“越劇十姐妹”之一、 [1]  越劇尹派藝術創始人、被稱為“越劇皇帝”。
1929年,進入醒獅劇社學習,後加入大華舞台。出科後在寧波紹興、杭州等地演出。1946年在上海創建芳華越劇團,1959年隨越劇團遷往福建。
尹桂芳一生演過上百個劇目,曾在《紅樓夢》《西廂記》《沙漠王子》《盤妻索妻》《屈原》《江姐》《浪蕩子》等劇目中成功塑造了多個經典藝術形象。她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流派藝術——尹派。唱腔委婉纏綿,灑脱深沉,醇厚清新,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尹桂芳富有創新精神,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繼袁雪芬之後最早投入“新越劇”行列的藝術家,為越劇的改革注入了拳拳之心 [2] 
中文名
尹桂芳
別    名
尹喜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9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
2000年3月1日
職    業
演員
出生地
浙江新昌七星街道小龍潭村
代表作品
屈原
浪蕩子
江姐
沙漠王子
祖    籍
浙江嵊州 [2] 
行    當
小生

尹桂芳人物經歷

1919年12月1日 [3]  ,出生於浙江新昌縣磕下村雪塘裏自然村的小龍譚。父親是尹偉見,母親叫陳荷 [6] 
早年的尹桂芳
早年的尹桂芳(10張)
1927年秋,父親因病去世。她協助母親照料家務。1928年,隨母親逃亡到新昌縣城附近。1929年4月,因觀看的篤班戲《百花台》萌生了學戲謀生的想法,遂在新昌縣孟家塘梁家井村潘洪濤舉辦的的篤班裏學戲開蒙,習旦角。學戲僅15天,的篤班因班主經營不善而倒閉。1931年8月,進入嵊縣上東鄉下任村李華水的“醒獅劇社”學戲,仍習旦 [6] 
1932年1月,醒獅劇社解散,投考小徽班——嵊縣華堂鎮大華舞台,跟能毛頭佬學唱紹興大班文戲,後轉竺基煥學習紹興大班武戲,又隨京劇班王惠去學習京劇,生旦淨醜皆演。
1933年冬她離開科班,與別人搭班在浙東的寧波、紹興、杭州一帶演出。 [3] 
1934年年底,沈家門一個戲班請新鳳舞台出身的葉彩金唱頭肩旦,聘剛從瑞雲舞台滿師的竺水招唱二肩旦,唯獨缺少小生,這位班主聽説尹桂芳旦角、生角兼能,於是一邊託人來聘請,一邊自作主張地將尹桂芳取名為“尹雲峯”,掛出了牌子。尹桂芳到了沈家門,一見此狀,哭笑不得。由花旦改演小生,誰知用“尹雲峯”的名字扮演小生,竟使她成了名。
1935年正式在沈家門登台,這以後,尹桂芳跟隨多個演出班子,輾轉演出於新昌、嵊縣、寧波、杭州等地。 [3] 
1938年尹桂芳正式進軍大上海,加盟了舊上海老閘橋旁的永樂戲院,後在同樂戲院領銜演出。那個時期,正是上海越劇由花旦台柱向小生台柱過渡的時期。 [3] 
1940年秋,尹桂芳與竺水招合作掛頭牌。
1941年,《呂布與貂蟬》。 [3] 
1942年6月,尹桂芳與來自四季春班傅全香在老閘大戲院演出了《黃金與美人》、《春花泣秋風》等新戲。1944年,尹桂芳不顧劇場老闆的反對,在竺水招的支持下,請來了編導人員,並採用立體佈景、寫實的道具和效果、新穎的燈光,在龍門大戲院演出了《雲破月圓》,又演出了《殉情》,觀眾反應良好。 [3] 
尹桂芳 尹桂芳
1945年春,她聘請洪鈞、徐進、弘英、蘭明等先後編演了《石達開》、《夜短情長》、《寶玉與黛玉》、《春閨夢裏人》、《幾時重相見》、《荒島恩仇記》、《沙漠王子》等新戲,影響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寶玉與黛玉》中的《寶玉哭靈》和《沙漠王子》中的《算命》唱段,在電台播唱後,聽眾反響強烈,越劇改革取得了一定的交果。這時尹桂芳的演技也日臻成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流派。 [3] 
1946年,她與竺水招搭檔成立芳華越劇團,任團長。長期演出於境內貴州路麗都大戲院,先後演出了《雲破月圓》、《殉情》、《石達開》、《葛嫩娘》、《光緒與珍妃》等一大批既有思想內涵又能吸引觀眾的新戲,尤其是《寶玉與黛玉》、《沙漠王子》和時裝戲《回頭想》、《秋海棠》、《浪蕩子》等戲,接二連三地引起轟動。由於她藝德出眾、人品高尚,越劇姐妹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尹大姐”。 [3] 
1947年,她積極支持袁雪芬倡導的《山河戀》義演活動,放棄了自己原定拍攝電影《王孫公子》的計劃。
1948年,先後與傅全香、王文娟搭檔,在蘭心和新光兩家劇場主演了《陸文龍》、《浪淘沙》、《魯男子》、《桃花扇》等新戲。越劇觀眾投票選舉“越劇皇帝”,色藝雙絕、德藝雙馨的尹桂芳榮登榜首。 [3] 
1951年,在大眾劇場義演《杏花村》,為抗美援朝捐獻"越劇號"飛機作出貢獻。
1952年在麗都大戲院排演了古典名劇《西廂記》和新編歷史劇《信陵君》、《陳勝吳廣》,《梁祝哀史》等。
1954年,華東戲曲匯演,她主演的《屈原》獲得劇本、表演、音樂一等獎。
1955年當選為上海人民代表 [3] 
1958年,在現代劇《紅花村》中扮演先進的服務員,產生了不小的社會反響。
1959年起為福州市人民代表。
1959年1月25日,尹桂芳率“芳華越劇團”全體演職員六十三人,登上了從上海開往福州的第53次列車。她懷着一股熱情,毅然舉團遷往福建,到八閩之地去繼續播撒越劇藝術的種子。尹桂芳曾在《紅樓夢》、《西廂記》、《沙漠王子》、《盤妻索妻》、《屈原》、《梁山伯與祝英台》劇目中成功地塑造了賈寶玉、張生、梁玉書、梁山伯、屈原、等人物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芳華越劇團在尹桂芳的領導下,培養出一批“尹派後秀”,在歷屆省戲劇會演中,均獲獎。 [3] 
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3年起,任福建省政協委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常年處於極其惡劣的生活環境中,加之以一些非人待遇對身體所造成的侵害,尹桂芳倒下了,中樞神經損傷,一手一足癱瘓。身殘志不殘,仍然為振興越劇事業,培養越劇新人積極地貢獻自己的力量。粉碎“四人幫”後,尹桂芳帶病恢復了“芳華”。
1978年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並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福建分會副主席。現任福建省政協委員、芳華越劇團名譽團長。 [3] 
1979年處於半癱瘓中的尹桂芳,在上海藝術研究所上海越劇院的幫助下,舉辦了盛況空前的"尹桂芳越劇流派演唱會"。這一天,她重新登台,與袁雪芬一起,唱起了《山河戀》的"送信"選段。容納一萬多人的文化廣場座無虛席。她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培養尹派接班人的工作中去,是尹桂芳藝術生命的延續,用她自己的話説:殘了尹桂芳,自有後來人。 [4] 
晚年的尹桂芳
晚年的尹桂芳(15張)
1986年芳華越劇團在福州舉行規模龐大的建團40週年紀念大會與尹派藝術演唱會。當年“越劇十姐妹”中的傅全香等以及尹派傳人,從上海趕來祝賀並同台獻藝。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題了“越劇奇葩”賀詞。當年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尹桂芳唱腔選集》一書。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32開,14萬字。專門介紹了尹桂芳生平與藝術的《一代風流尹桂芳》也隨後出版。
1990年12月10至17日,芳華越劇團首次應邀赴香港,演出了《紅樓夢》、《玉蜻蜓》、《何文秀》等優秀劇目,香港同胞首次欣賞到芳華的藝術風采。
1993年4月18日,“一代風流——尹桂芳”藝術系列活動舉行。除進行藝術研討外,還有大型演出。尹桂芳率領上海、浙江、福建的弟子尹小芳尹瑞芳茅威濤趙志剛張學芬王君安、張麗君等演出尹派名劇。上海的中年演員張國華朱祝芬,也參加表演尹派代表作《屈原》選場。 [5] 
2000年3月1日,尹桂芳走了,但她卻留下一筆閃光的越劇藝術遺產。

尹桂芳個人生活

流派傳人
筱桂芳、尹瑞芳尹小芳、宋普南、趙志剛茅威濤蕭雅王君安張學芬 [3] 

尹桂芳主要作品

尹桂芳一生演過上百個劇目,其代表作有《屈原》、《江姐》、《浪蕩子》、《紅樓夢》、《西廂記》、《何文秀》、《玉蜻蜓》、《信陵君》、《盤妻索妻》、《沙漠王子》等。代表人物:賈寶玉、何文秀、梁玉書、屈原、張生、信陵君等。塑造了一系列經典藝術形象 [2-4] 
音像製品
數量
年份
劇名
選段
備註
01
1944
盤妻
唱片
02
1944
盤妻索妻
索妻
唱片
03
1947
送信
唱片
04
1948
嘆鐘點
1948年唱片
05
1948
寶玉哭靈
1948年唱片
06
1958
哭牌算命
(1唱片
07
1953
白蛇傳
訂盟
(1室內錄音
08
1962
盤妻索妻
洞房·盤妻·露真
(2室內錄音
09
1981
沙漠王子
算命
(1室內錄音
10
1987
沙漠王子
算命
(1室內錄音

尹桂芳藝術特色

尹桂芳作品
尹桂芳作品(11張)
尹桂芳表演深沉委婉,灑脱雋永,流暢舒展,纏綿柔和,韻味醇厚,獨標一格。其唱腔藝術,醇厚質樸,跌宕有致,具有“圓、潤、糯”三大特點,風靡越劇界,經久不衰,在越劇小生中學尹派的佔大多數,有“十生九尹”之稱。
她的音域並不寬,唱腔多在中音區運行,很少用高音;她的鼻音較重,演唱時按“字重腔輕,以情帶聲”的原則把字音吐清而別具風味,又善於運用重音和音色、速度的變化表達人物感情的起伏。
在表演上,尹派講究手眼身法步的運用,演技優美,瀟灑細膩,格調清麗高雅,風度翩翩,多扮演風流瀟灑、文雅温柔的書生,樸實而不呆板,靴子功、眼神功更是令人叫絕,聰穎而不輕佻,瀟灑而不飄浮。 [3] 
1929年在嵊縣醒獅劇社學藝攻花旦。1933年開始在浙東城鄉演出,翌年改唱小生。1939年到上海發展。20世紀40年代開始投身越劇改革,與竺水招搭檔成立芳華越劇團,先後演出《雲破月圓》、《石達開》、《光緒與珍妃》等一大批既有進步思想,又能吸引觀眾的新戲,尤其是《寶玉與黛玉》、《秋海棠》、《沙漠王子》、《浪蕩子》等名劇引起了轟動。在演唱藝術方面,尹桂芳既繼承了竺素娥等同行的精華,又向葉盛蘭、姜妙香、俞振飛等京昆名家取經,並從話劇、電影中吸取營養,逐步形成了“質樸流暢、醇厚雋永”的尹派風格。20世紀50年代率團支援福建戲曲界,任福建芳華越劇團團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福建分會副主席。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尹桂芳將主要精力放在為越劇事業培養人才上,培養出尹小芳、王君安、趙志剛等一批尹派傳人。其演出的主要劇目還有《屈原》、《西廂記》、《紅樓夢》等。2000年3月1日在上海逝世。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