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涿

鎖定
涿,漢語二級字 [4]  讀作涿(zhuō ),指水滴、水流; 古水名, 相傳源出河北省古涿鹿山;〔~州、~鹿〕地名,大體於今河北中部,北京西南部。
中文名
涿
拼    音
zhuō
部    首
倉    頡
EMSO
注    音
ㄓㄨㄛˉ
出    處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
總筆畫
11
五筆86
IEYY
五筆98
IGEY
四角號碼
31132
UniCode
U+6DBF
規範漢字編號
4969
部首筆畫
3

涿基本信息

繁體部首:水 部首筆畫:4 總筆畫:12

涿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氵豕(shuishi)
[ 漢字部件構造 ]:氵豕丶
[ 筆順編號 ]:44113533434
[ 筆順讀寫 ]:捺捺橫橫撇折撇撇捺撇捺 [1] 

涿詞義解釋

涿 (zhuō)
【名】
水滴〖drop〗涿,流下滴也。——《説文》。段玉裁注:“今俗謂一滴為一涿,音如篤,即此字也。”
古水名〖ZhuoRiver〗源出古涿鹿山,現保定淶源、淶水縣涿州市、北京等地區有拒馬河,古涿水已不可考。
涿州、涿郡〖Zhuoprefecture〗“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莊子·盜蹠》。古涿鹿地區包含今河北中部,北京市大部,核心區域和主要城邑為今河北涿州市。涿州城始建於“炎黃合符釜山,戰於涿鹿之野,邑於涿鹿之阿”,在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之涿邑,秦置涿縣,漢時設涿郡三國魏時設范陽郡,唐時為范陽縣、涿州,元時為涿州路、涿州,明清時期先後隸屬北平府順天府中華民國時稱涿縣,隸屬京兆特區。涿州自古是督亢膏腴之地,富庶繁華,由此人傑地靈,名家輩出,底座極為深厚。北京崛起後涿州為京畿南門,邦畿千里,乃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天下第一州”之稱。建國後,先為涿縣屬河北,後於1986年9月改稱涿州市。涿鹿自上古至建國後,歷代民間、史料及大量詩集書信等皆指今涿州市,而今河北省涿鹿縣古代屬涿鹿地區,民國年間異地借用涿鹿為名改原保安為涿鹿縣。
[①][zhuō]
[《廣韻》竹角切,入覺,知。]
(1)扣擊。
(2)古水名。源出古涿鹿山,現已不可考。
[②][zhuó]
[《集韻》直角切,入覺,澄。]
(1)通“琢”。參見“涿2摩”。
(2)通“燭”。陰器。《三國志·蜀志·周羣傳》:“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縣,特多毛姓,東西南北皆諸毛也。'涿令稱曰:'諸毛繞涿居乎?'”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夫惟涿為陰器,故毀陰曰椓……今江南運河而東皆謂陰器為涿,舌上音舌頭音,讀如督。”一説,通“屬”。陰竅。見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釋屬》。 [1] 

涿古籍解釋

頁628第27 頁628第2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竹角切,音斲。【説文】流下滴也。【揚子·方言】瀧涿謂之沾𣿙。 又擊也。【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注】壷,瓦鼓,涿,擊之也。 又水名,出上谷涿鹿縣。【水經注淶水,東逕涿縣故城,下與涿水合。 又州名。【地理通釋】涿州,本漢涿郡。 又涿鹿,山名。【廣輿記】北直保安州,秦屬上谷郡,漢曰涿鹿城。西南有涿鹿山。 又【集韻】徒谷切,音牘。義同。 又直角切,音濁。地名。一曰澤名。亦作濁。 【玉篇】亦作𣄻。【集韻】或作湪。 [2] 

涿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水
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非姓氏 [1] 

涿音韻參考

[ 廣 韻 ]:竹角切,入4覺,zhuo,江開二入江知
[ 平水韻 ]:入聲三覺
[ 國 語 ]:zhuō,zhuó
[ 粵 語 ]:doek3 [1] 

涿説文解字

(涿)流下滴也。周禮壼涿氏注。壼、瓦也。涿、擊之也。按擊瓦之聲如滴然。故曰壼涿。今俗謂一滴曰一涿。音如篤。卽此字也。又作沰。音當洛反。廣雅。沰、磓也。崔寔書。上火不落。下火滴沰。周禮掌舍注云。櫃受居澑水涑橐者也。橐卽沰之假借。從水。豖聲。竹角切。涿縣在涿郡。不在上谷也。地理志上谷郡涿鹿、今涿鹿。故城在直隸宣化府保安州南。明志謂之軒轅城。涿郡涿、今涿縣。故城在順天府涿州州治。 [3] 

涿英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