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谷郡

鎖定
上谷郡始建於戰國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郡治在今河北張家口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北沮陽遺址,因建在大山谷上邊而得名。
上谷郡為燕國北長城的起點。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擁軍都俯視中原,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台山代郡毗鄰,匯桑乾、洋河、永定、媯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張家口市懷來縣、宣化涿鹿縣赤城縣沽源縣以及北京延慶縣等地。
中文名
上谷郡
外文名
On the Valley County
今    址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
建立時間
前283年
廢除時間
唐朝廢郡置州
郡    治
沮陽縣、居庸縣
屬    州
幽州

上谷郡發展歷史

  • 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秦開卻東胡,始置上谷郡,築燕長城西起郡內之造陽地,以抵禦北疆。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沿用上谷郡建置,為三十六郡之一。
  • 漢代延置,漢高帝分上谷郡地一部分置涿郡,屬幽州刺史部,初轄縣十二,後增至十五縣,户三萬六千八百,口十一萬七千七百六十二,是漢朝與匈奴爭奪的重點,置左右兩都尉。
  • 新朝王莽改上谷郡為朔調郡。
  • 東漢恢復上谷郡制,下轄縣八,户一萬零三百五十二,口五萬一千二百四四十,至東漢末年,鮮卑烏桓等部族在此地活動。
  • 三國時期,上谷郡屬魏國,仍屬幽州,移治居庸縣
  • 晉太康三年,分上谷郡置廣寧郡,上谷郡統縣二,户四千七十,歸治沮陽縣
  • 西晉經歷永嘉之亂後,上谷郡先後歸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至北魏初廢,後復置,下轄平舒居庸二縣,户九百四十二、口三千九十三,北齊沿置後廢。
  • 隋煬帝大業元年,改易州置上谷郡,統縣六,户三萬八千七百。
  • 唐朝廢郡置州,以故上谷郡地置媯州,隋上谷郡地置易州。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谷郡(治沮陽縣,今河北懷來東南懷來縣大古城北7裏)亦名列其中。郡設郡守,也稱郡將,本為武官,後漸為地方行政長官
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改稱太守,太守之下設郡丞郡尉,分管民事和軍事。漢代飛將軍李廣就曾任上谷太守。秦漢時期,上谷郡下轄十六個縣(漢棄鬥闢縣後為十五個)。屬幽州刺史部王莽奪取皇位,改上谷郡為朔調郡。三國曹魏時郡治曾移至居庸,大古城仍為沮陽縣治所;西晉時上谷郡治又遷回沮陽。
後又屬於五胡十六國中的後趙前燕、前秦、後燕諸朝,上谷郡轄地範圍雖幾經變化,但郡治城卻一直沿用。南北朝時期,北魏改上谷郡為平原郡,仍與沮陽縣同治。北魏以後上谷郡與沮陽縣從記載中消失。據史料記載: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邊民起義,特別是孝明帝正光六年(525年),柔玄鎮杜洛周發動的上谷郡農民起義,以“真王”為年號,攻克燕州(今涿鹿),並一路南下,先後佔領涿州定州
上谷郡城很有可能毀於這次農民起義的戰火,以致廢棄。由此推算,上谷郡城自戰國燕昭王時始設,一直到北齊末居遭受突厥多次摧殘,無復人跡。共經七個大的歷史時期,10個封建王朝,歷860年。 [1] 

上谷郡轄縣

地名
今址
建置情況
河北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
初始郡治,北齊末荒廢
河北涿鹿縣礬山鎮三堡子村
東漢廢縣
北京市昌平區西南
東漢改屬廣陽郡
北京市延慶區
魏移郡治於此縣,晉歸治沮陽,北齊荒廢
張家口市宣化區西北
漢西部都尉治,西晉廢縣並下洛
昌平縣
北京市昌平區
東漢割屬廣陽郡
張家口市南
西晉廢,併入下洛縣
今河北張家口涿鹿縣
西晉歸廣寧郡
今河北宣化縣東南
秦置,東漢廢縣
今張家口市下花園區
東漢廢縣
今河北赤城縣鵰鶚鎮
東漢廢縣
今河北涿鹿縣涿鹿鎮西
西晉改名下洛縣,為廣寧郡治
今河北涿鹿縣保岱鎮
西晉歸廣寧郡
今北京延慶區舊縣鎮古城
東漢廢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大堡鎮
西晉廢縣
鬥闢縣
今河北省赤城縣一帶
西漢時廢棄,地入匈奴

上谷郡山河名勝

阪泉
造陽
赤城
温餘水
於延水
陽樂水

上谷郡歷史名人

上谷郡寇氏

寇恂:上谷昌平人,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雍奴侯。
寇贊:(363~448)上谷昌平人,北魏世祖時南雍州刺史。

上谷郡侯氏

侯龕冉魏中山太守
侯辯:北魏大司馬從事中郎
侯贊北魏孝文帝司州刺史、上谷侯

上谷郡成氏

成軌:上谷居庸人,北魏宦官、衞將軍。
成淹:(?~502)北魏輔國將軍、平陽太守

上谷郡其他信息

王次仲上谷沮陽人,秦漢時期書法家
公孫鳳:兩晉時期隱士。
張袞:(338~410)上谷沮陽人,北魏道武帝開國功臣,追贈太保。

上谷郡遺址

新中國成立後,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對大古城村北沮陽古城遺址進行調查,發現上谷郡遺址由大小相連的兩個土城組成,這種結構與易縣燕下都十分相近。説明兩者是屬於同一時代、同一文化類型的遺址。由於官廳水庫的修建,如今的大城北牆和西牆已沒入水中,只有東城牆與南城牆斷斷續續地部分保留,城址殘存面積45萬平方米。小城位於大城東南隅外側,與大城合牆並立,殘存着五段城垣,土質結實,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積約14.2萬平方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