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涼州八景

鎖定
涼州,古地名,即甘肅省武威市,地處西北首府武威郡,史有“ 六朝古都 [3] 天下要衝 [4]  ” 之稱。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是“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葡萄酒城”、“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世界白犛牛唯一產地”。
涼州八景,分為城內八景、城外八景。
涼州城內八景;文筆三峯、大雲曉鍾、魚躍龍門、滾龍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劍、羅什倒影。
涼州城外八景;綠夜春耕,平沙夜月,天梯古雪,鎮西曉角,狄台煙草,金塔晴霞,黃羊秋牧,蓮花壺天。
中文名
涼州八景
外文名
Eight views of Liangzhou
地理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天梯山石窟
著名景點
鳩摩羅什寺
海藏寺
大雲寺
武威南城門樓
分    類
城內八景、城外八景

涼州八景城內八景

涼州八景文筆三峯

舊時的文筆山峯 舊時的文筆山峯
“文筆三峯”由羅什塔、清應寺塔、大雲寺塔組成。三座高層建築像三支立於筆架上的筆,號稱"文筆三峯"。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清應寺緊鄰大雲寺,以前名北斗宮,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創建於前涼王張軌曾孫張重華時。張重華於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六月繼王位,他舍其姑臧故城在當陽門內九宮後院空地,創立了北斗宮與姑洗塔。自晉至,歷經千年有餘,幾經興廢,末至正年間被戰火所焚。到明永樂年間,又在北斗宮的廢墟上“敕建為清應寺。殿宇巍峨,廊楹繪絢,世稱古剎。”之後,歷經多次修葺、補建、彩繪,使殿宇寬敞、絢麗,煥然一新。1927年的涼州大地震中,毀為廢墟。

涼州八景大雲曉鍾

《大雲曉鍾》
大雲寺
大雲寺(2張)
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
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
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趁心。
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
武威大雲寺,原名宏藏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古鐘樓為大雲寺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鐘樓建在9米高的磚包土台上,基底約125平方米。周圍繞廊,重檐山頂,五踩作斗拱。整個建築挺拔俊秀,高聳入雲。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1] 

涼州八景魚躍龍門

相傳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從西小南門放水,流水穿越西大街,澆鎮台衙門花園。十五日夜月明星稀,流水撞擊牌坊,激起層層浪花,月光照水,水濺牌坊,好像魚躍龍門。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滾龍石

"滾龍石"是指東城門樓柱頂石,石上刻有滾龍攀鳳,雕刻工藝超羣,遊人為之驚歎。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夜雨打瓦

南城門樓 南城門樓
武威南城門樓,又名昭武樓。始建於隋代,完善於明代。每在寂靜晴朗之夜,樓內可聞雨打頂瓦之聲。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千里眼

北城門樓 北城門樓
“千里眼”是指在北城門樓柱上有一節眼孔,從孔中可望見百里之外的民勤縣城。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七星劍

"七星劍"是指原來的涼州城無西城門樓,只有幾處土堆似的女牆,每處站一人,土堆數不清,或七或八,號為七星劍。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羅什倒影

羅什倒影 羅什倒影
"羅什倒影"是指,在武威鳩摩羅什寺羅什寺塔西面有一藏經樓。每到正午,日光直射,藏經樓與塔斜對,經樓門隙,塔成倒影,俗稱羅什倒影。故為“涼州內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城外八景

涼州八景綠夜春耕

涼州八景 涼州八景
《綠野春耕》
孚甲早分穡事興,膏腴成畝各西東。
杏花人趁鋤梨雨,乳哺鴉鳴柳陌風。
王税待靡收穫後,雲耕先入畫圖中。
邊陲廣有桑麻樂,祈谷佔年處處間。
開闊的田野中,朝霞初起,在清晨温暖的陽光下,農夫正趕着牛從地平線的遠處徐徐迎面走來。大地好像還未甦醒,空氣中充滿着朝露的水氣,揚塵和還沒有散盡的晨霧在陽光中融合在一起,襯托着牛羣的身影,幾道霞光,將大樹的背影投射在地下,土地被描繪的感情豐富,使人感到親切萬分。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平沙夜月

涼州八景 涼州八景
《平沙夜月》
雁塞沙沉一掌平,夜來如水漾輕盈。
笳聲不動霜華靜,練色如新玉宇清。
雕落寒隈河欲曙,兔眠深窟月長明。
黃昏每晃三秋影,一碧無垠萬里晴。
騰格裏沙漠上,月亮迎着晚風徐徐升起,在大漠上空放着祥光。在大漠裏,觀賞天上的月亮,總會讓人開闊眼界。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天梯古雪

涼州八景 涼州八景
《天梯古雪》
虎踞龍盤數重天,雲借蒼松上嶺顛。
羣峯玉砌高攬月,鑿龕古壁禪靜參。
秋來春去萬年雪,時是滄海亦桑田。
白首從容千里望,黃沙樹綠亙相連。
《天梯古雪》
神龍西躍駕層巒,萬古雲霄玉臂寒。
北海當年氈共啖,南窗此日練同看。
晶瑩不讓乾坤老,霜鬢徒驚歲月殘。
未便屯膏空積素,融流分潤六渠寬。
天梯山是祁連山支系,因山道崎嶇,峯巒疊嶂,形如懸梯,故名天梯山。山巔白雪皚皚,常年不化;山間泉水叮咚,草木叢生,風光綺麗。天梯山中開鑿有天梯山石窟。晚冬時候,瑞雪鋪地,銀裝素裹,一片吉慶與祥和的大乘景象。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鎮西曉角

《鎮西曉角》
天寶開元法曲新,層樓卧聽曉吹頻。
風飄律呂星初落,露浥旌旗塞不塵。
悲感胡笳十八拍,號令鐵甲五千人。
久知幕府軍容肅,拱衞神京半屬秦。

涼州八景狄台煙草

《狄台煙草》
荒台昔日説屯師,路出河湟到澗湄。
千載勳名存面具,九層遺蹟在邊陲。
色侵古陌春生暖,煙鎖重城月上移。
五姓紛爭無尺土,爭如名勝動人思。
狄台,又名狄青台、招討台、雙陽台。故址在武威“城東五里”,即今武威市涼州區金羊鎮窯溝村。相傳為北宋狄青所築,據傳,北宋名將狄青擔任招討使西征西夏時,在涼州偶遇雙陽公主,兩人情投意合,但因戰亂分別。此後,雙陽公主常立於台上含淚東望狄青,因淚水滴於台下,草木亦被感動,故又有“狄台眼草”之説。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洪武年間,江蘇人丁昂謫戍涼州,曾寫過《狄台》一詩。詩云:“招討台荒四百年,涼州風月幾悽然。白旄無復麾西塞,故壘仍前駐北川。每歲春風齊碧草,有時朝雨起寒煙。至今冷落空遺址,不見遊人一醉眠。”此詩中將狄台稱為招討台,是因此台為狄青擔任招討使時所築。且從詩中得知,明初,歷經四百年的狄台已荒蕪不堪,成為一處被人冷落的遺址。
乾隆年間,陝甘總督楊應琚(1696-1766) 在《涼州懷古》一詩中也提到了狄台。詩云:“休屠城古狄台新,小雨濛濛浥塞塵。神鳥至今留廢縣,靈池作伴繼前人。水從豬野千渠潤,柳旁蓮山幾樹春。二十二門猶在否,賢於內郡吏民親。”
乾隆年間,武威人張玿美將“狄台煙草”當做八景之一,並題詩説:“荒台昔日説屯師,路出河湟到澗湄。千載勳名存面具,九層遺蹟在邊垂。色侵古陌春生暖,煙鎖重城月上移。五姓紛爭無尺土,爭如名勝動人思。”此詩將狄台的人文歷史與蒼涼景色有機結合起來,既寫出了狄台的千年滄桑,又讓人感到一種歷史的厚重。經張玿美的渲染,狄台聲名鵲起。曾與張玿美共同編纂《五涼全志》(乾隆十四年刊印)的曾鈞寫有《涼州賦並序》一文,其中有“其古蹟,則台名竇狄,或號靈鈞”之句,這裏的“竇”指竇融台,“狄”就指狄青台。
就這樣,狄台從最初的民間傳説,歷經宋、元、明各朝,至清乾隆年間成為武威影響較大的一處歷史遺蹟。
但傳説畢竟是傳説,不論是狄青點將練兵也好,雙陽公主淚灑碧草也罷,都無法與真實的歷史接軌。據考證,歷史上的狄青從未來過武威。狄青(1008-1057),山西汾陽人,北宋著名將領。十九歲從軍,曾參與過北宋與西夏的戰爭,“凡四年,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屢建奇功。史載狄青上陣對敵,效仿古蘭陵王,頭戴金色銅面具,以增威儀。作戰時“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故被稱為“銅面將軍”。
據《宋史·狄青傳》記載,狄青參與了北宋西夏之間的第一次戰爭(1038-1042年),其活動的區域包括延州(今延安一帶)、金湯城(今陝西吳起縣與志丹縣一帶)、宥州(今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一帶)、安遠(今甘肅天水甘谷縣)、秦州(甘肅天水一帶)、涇原路(今甘肅隴西、平涼及寧夏的六盤山以東一帶)、渭州(甘肅平涼一帶)等地,並沒有到過涼州。當時的涼州做為“西夏輔郡”,在西夏王朝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西夏自然派重兵駐守,因此整體上處於敗勢的宋軍,其勢力不可能前出到涼州一帶。
至於狄台是狄青擔任招討使之後修築的傳説,也經不起歷史的推敲。史書記載,狄青於慶曆二年(1042年)10月升任涇原路經略招討副使,但在這期間,宋夏雙方長達三年的第一次交鋒已經告一段落,開始議和。1042年6月,西夏李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貴前往宋朝京城東京議和,雙方自1043年開始進行正式談判,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史稱“慶曆和議”。這次平等和議換來了宋夏將近20年的和平。宋夏訂立和議後,狄青被召入京,屢任侍衞馬軍副都指揮使,拜彰化軍節度使(今甘肅隴西、平涼及寧夏固原一帶),1052年,被擢任樞密副使。1064年,宋夏戰事重起,但那時,狄青已經去世了。因此,在狄青擔任招討使期間,自然也不存在狄青西征西夏之事,更不可能兵臨涼州城下。
而傳説中的雙陽公主,則來自於清代無名氏著的小説《五虎平西演義》,又名《狄青演義全傳》。該演義是清末民初頗為流行的長篇通俗小説。其故事純屬虛構,情節大概為:狄青奉旨去征伐印唐、上乘二國,索取珍珠烈火旗與日月驌驦馬。中途迷路,誤入鄯善國境,鄯善國雙陽公主(又名八寶公主)愛慕狄青英俊,招為附馬。在雙陽公主的協助下,狄青獲得旗、馬,急於回宋朝交旨。但雙陽不忍放行,狄青不得已戴上金面具,嚇退雙陽,雙陽含悲而歸。後來人們根據《五虎平西演義》中的情節,創作出了京劇《雙陽公主》(又名《珍珠烈火旗》)、越劇《狄青三取烈火旗》、潮劇《八寶追夫》《狄青出塞》、紹劇《追狄》、婺劇《崑崙女》等多個劇目,再加上電視連續劇《狄青》的演繹,導致“雙陽與狄青”的故事影響深遠。
武威籍方誌學家張澍(1776年-1847年)可能考慮到其中存在謬誤,因此在其著作《涼州府志備考》中沒有將狄台收入其中。
那麼,狄台究竟是何人所築?
党項族興起後,自986年開始,不斷向北宋用兵,戰爭逐漸蔓延到河西一帶。原居住在涼州的吐蕃六穀族首領多次向北宋表示願意聯合進攻党項,但北宋朝廷均以“路途遙遠,難以約期”為藉口拒絕。996年7月,涼州吐蕃首領到北宋都城開封貢馬,再次請宋朝派官員到涼州鎮守,宋太宗為了“藉西涼為腹背攻制”,便派殿直丁惟清以到涼州買馬為藉口,探聽涼州的虛實。《西夏書事》記載:“丁惟清奉詔往西涼市馬,比至而境大稔,因為所留。至是土人請立帥,太宗即以惟清知府事。”1003年11月,党項族突襲涼州,丁惟清率軍民奮力抵抗,最後由於寡不敵眾被殺害。丁惟清在武威駐守八年,根據當時的嚴峻形勢,已經佔據寧夏靈州的党項人,隨時會從東面進攻涼州,因此丁惟清在城東主持修築敵情瞭望台或點將台是有可能的,且“丁”與“狄”讀音比較接近,也許是口口相傳時將“丁惟清”誤説成“狄青”,把“丁台”訛傳為“狄台”,但由於史料有限,無從考證。
丁惟清死後不久,六穀吐蕃設計打敗党項人,重新收復涼州。後甘州回鶻又攻佔涼州。直到1032年,經過與六穀吐蕃、回鶻、北宋近30年的反覆爭奪,党項族人終於牢固地佔據了涼州,並於1036年設置了西涼府,從此統治涼州達190多年。原來佔據涼州的吐蕃六穀部無力抵抗西夏,歸附青海吐蕃宗哥部。此後,他們以宗哥為根據地,在涼州一帶和西夏進行了近40多年的拉鋸戰。為了加強對涼州的防禦能力,防止吐蕃的進攻,1068年5月,西夏對涼州城垣及周圍寨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作為一處軍事工事,狄台也應在維修之列。此後,狄台再無修葺。

涼州八景金塔晴霞

涼州八景 涼州八景
《金塔晴霞》
金光照曜矗扶登,七級千尋萬縷騰。
碎寶造成晴晃日,四龍呵護迥超乗。
仰窺碧落紅塵遠,俯瞰青塍紫氣蒸。
高到天門璀璨處,鐸聲清出白雲層。
金塔灌頂寺是公元12世紀40年代,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法王,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與蒙古西路軍統帥闊端舉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涼州會盟”時修建。是元代西藏薩迦派法王薩迦班智達八思巴為皇帝、皇妃及大臣、官員等傳授灌頂的地方。位於武威市城西南十五公里處,三面環山,形勢奇偉,松柏參天,香火甚盛。元代寺內有金塔景象、奇異壯觀。每到傍晚時分,夕陽的餘輝染紅了祁連山脈,也染紅了金塔寺院,落日的彩霞和寺內的高塔交相輝映、霞光萬道,寺院上空出現一片紫色的彩霞,構成了一幅絢麗奇妙的圖畫。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清代詩人郭楷在《上元節金塔灌頂寺作》中寫到:“黃昏月出光如磨,遊人去矣山禽多”。在暮色蒼茫時,流戀忘返的遊人不得不離去,月光明亮,景色迷人。此時真可謂夜瀟人靜、星光閃爍,那山中鳥鳴之歡叫聲,金塔河潺潺的流水聲,同寺內咣咣之晚鐘聲,彼此間遙相呼應,匯成一支清脆、幽雅、深沉、和諧的佛樂曲,為寺院增添了一番特殊的情趣。

涼州八景黃羊秋牧

《黃羊牧秋》
一線中通界遠荒,長川歷歷抱西涼。
草肥秋色嘶蕃馬,霧遍山原擁牧羊。
蘇武廿年持漢節,嫖姚萬里拓秦疆。
幾回聽處橫吹笛,楊柳春風憶夕陽。
“黃羊牧秋”指涼州黃羊鎮。黃羊鎮地處祁連山邊緣,與古浪縣相互接壤。田間地頭鳳鳥成羣,牛羊歡歌。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涼州八景蓮花壺天

涼州八景 涼州八景
武威蓮花山是祁連山的一個分支,氣勢雄偉,氣象深邃,周圍有8峯環列,形如蓮瓣,建築依山而建。位於武威城西南13公里處。晴朗之日,登臨山頂,引頸西南極目而望,但見大山環列,層巒疊障,似龍騰虎躍,莽莽蒼蒼,險峻雄偉。縱目於東北,則是一馬平川、麥黍飄香的武威綠洲。因山上舊時建築規模宏偉,殿宇相接,山泉秀麗,景物宜人,歷來為武威遊覽勝地。是古絲綢之路上佛教道教的勝地。故為“涼州外八景”之一。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躋。
鐵冠雄賞眺,金界寵招攜。
空色在軒户,邊聲連鼓鼙。
天寒萬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興揖才彥,峻風和端倪。
始知陽春後,具物皆筌蹄。
是唐朝天寶年間,高適任河西節度駐足武威。與朋友竇侍御遊覽蓮花山所作。詩的大意是,建在蓮花山山頂上的佛塔,獨立高聳指向雲天。七層的佛塔和鐵鑄的塔頂,遠遠望去十分雄偉壯觀,這佛地美景,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遊覽。從佛殿窗户傳出僧人們抑揚頓挫朗讀佛教經典的聲音,漫山野遍,人聲鼎沸,還有那軍隊練武的鼓聲鏗鏘。站在這西部景點蓮花山,放眼望去,土地廣闊,使人豁然開朗,但北方初春的涼州大地,仍然有些天寒。政治開明、社會太平,就會尊重人才,春天雖然有些寒冷,但這是萬物萌生的開端。温暖的春天過後,所有的植物都將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
《夏五遊蓮花山四首》之三
山色遙看近卻無,招提處處綴瓔珠。
藥泉汲水供茶灶,松石點蒼入畫圖。
宗室卧遊辜勝景,匡廬結社得吾徒。
歸來四載嬰殘疾,剛到壺天氣象殊。
是清代張昭美所作。據清代張昭美修《武威縣誌》載;“蓮花山……層巒合抱,疊起如蓮,泉水縈寺,駕椽為覽灌園。又有水可療病,俗號‘藥泉’。”又記;“善應寺,在城西蓮花山。成化年救賜重修。兼有西竺、彌勒、觀音、準提、三官、無量、靈官、黑虎等寺觀;山腹有塔,在諸寺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