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涇源縣

鎖定
涇源縣,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位於六盤山東麓,地處陝、甘、寧三省會城市西安蘭州銀川的幾何中心,東與崆峒區相連,南與華亭縣莊浪縣接壤,西與隆德縣毗鄰,北與原州區彭陽縣交界,總面積1131平方公里,2022年,涇源縣常住總人口8.59萬人。户籍總人口11.43萬人。 [18]  截至2023年6月,涇源縣縣轄3個鎮、4個鄉。 [4] 
涇源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温帶半濕潤區,是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境內有濟公修煉的延齡寺、成吉思汗屯兵避暑的涼殿峽、神奇秀麗的老龍潭、流泉飛瀑的胭脂峽、荷葉碧翠的野荷谷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30餘處,榮獲“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名縣”、“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名縣”、“全國十佳生態旅遊城市”。“涇源黃牛”通過農業部地理標誌認證。2019年4月2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涇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 
2022年,涇源縣地區生產總值23.18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7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6.3097萬元,增長5.2%,經濟結構13.3:16.3:70.4。 [18] 
中文名
涇源縣
外文名
Jingyu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6404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地理位置
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
面    積
1131 km²
下轄地區
4鄉、3鎮
政府駐地
香水鎮
電話區號
0954
郵政編碼
7564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11.43 萬(2022年)
著名景點
老龍潭、涼殿峽、胭脂峽
車牌代碼
寧D
地區生產總值
23.18 億元(2022年)

涇源縣建制沿革

涇源縣名稱由來

涇源建縣始於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時名安化縣,自華亭縣析置。1950年9月,以其為涇河發源地而改今名。

涇源縣歷史沿革

公元前3000年左右,軒轅定九區,置雍州。今涇源縣屬古盧國地雍州。 [1] 
涇源縣風光 涇源縣風光
春秋,為烏氏戎居地。戰國、秦朝,屬北地郡烏氏縣
漢朝,武帝時屬安定郡烏氏縣。
西晉,屬雍州安定郡都盧縣。東晉,屬雍州隴東郡涇陽縣
隋朝,以涇河南北分屬安定郡華亭縣。
宋朝,設安化縣,屬渭州(今平涼)。
金朝,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縣為化平縣,屬平涼府。
元朝,廢化平縣,並歸華亭縣,屬陝西行中書省平涼府。
明朝,屬陝西布政使司平涼府
清朝,襲明制,同治十年(1871年)劃平涼、固原、華亭、隆德四州縣地,遷徙當地土著漢民,安插陝甘回民起義9480餘名回民於此,置化平直隸廳,屬平慶涇固化道
民國二年(1913年),改化平直隸廳為化平縣,恢復了900多年前的縣名,屬甘肅省涇源道,後歸隴東專區。1949年8月,涇源縣解放。
1950年5月,改化平縣為涇源縣,屬平涼專區。
1953年,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
1955年5月,又改稱涇源回族自治縣。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涇源劃歸寧夏,歸屬固原專區,更名為涇源縣。
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涇源縣屬固原地區。現屬固原市

涇源縣行政區劃

涇源縣區劃沿革

清末,設化平川直隸廳時,下轄化臨(今香水鎮、園子鄉)、香水(今惠台鄉、黃花鄉)、聖諭(今興盛鄉)、白麪(今白麪鎮、東峽鄉)4裏66村。
民國三年(1914年)改設東、西、南、北、中5個區。九年(1920年)又恢復為4裏。十六年(1927年),改原4裏為4個區,名稱不變。二十五年(1936年),改設原4區為1鎮(化臨鎮)3鄉(香水、涇源、白麪)。之後,又改為黃花、涇北、涇南3個區。二十八年(1939年),3個區合併為2個區,原化臨裏、香水裏地區合併為第一區,原聖諭裏、白麪裏地區合併為第二區。三十年(1941年),改2區為面泉(今香水鎮)、崇義(今黃花鄉)、惠家(今惠台鄉)、聖諭(今興盛鄉)、白麪(今白麪鎮)、涇源(今東峽鄉)等6個鄉。三十一年(1942年),又將6鄉改為白泉、涇南2鎮和涇北、黃花2鄉,共轄27保、254甲。
1949年,涇源縣設為涇南、涇北、白泉、黃花4個區,下轄16個鄉。
1955年冬,3個區撤銷,並撤銷了雙營、金家、紅峽、西峽4個鄉。
1957年,華亭縣山寨區的新民、石嘴2鄉劃歸涇源縣。此時,全縣轄新民、澇池、興盛、城關、沙塘、石嘴、白麪、園子、黃花、惠台、東峽、河北、橋關、紅土等14個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原白麪、河北、澇池、東峽、新民、石嘴6鄉組建為涇河源公社,駐白麪;原城關、橋關、園子、興盛4鄉組建為紅旗公社,後改為涇北公社,駐城關;原沙塘、黃花、惠台、紅土4鄉組建為躍進公社,後改為黃花公社,駐華興。
1961年4月,增置新民(駐羊堡)、興盛、惠台3個公社。
1967年,涇河源、涇北、興盛、黃花、惠台5個公社分別更名為紅衞、紅旗、東方紅、東風、星火公社,
1970年,恢復原名。
1983年6月,自治區將銀川市郊區和永寧縣相連的蘆草窪劃為涇源縣的移民基地。12月,涇源縣在此設置了鐵東、鐵西2個鄉。
1984年,公社體制改革,所有公社改為鄉。
1990年,撤銷涇北鄉,分設香水鎮和園子鄉;撤銷涇河源鄉,分設為白麪鎮和東峽鄉。至此,全縣共轄香水、白麪2鎮和新民、東峽、園子、黃花、惠台5鄉。
2003年2月,自治區政府批覆同意將固原市原州區的大灣鄉、蒿店鄉、什字路鎮劃歸涇源縣。同年,東峽鄉併入涇河源鎮,鎮政府駐原涇河源鎮駐地;園子鄉、惠台鄉併入香水鎮,鎮政府駐原香水鎮駐地;什字路鎮、蒿店鄉合併為六盤山鎮,鎮政府駐原什字路鎮駐地;新民鄉、黃花鄉、大灣鄉、興盛鄉未作調整。至此,全縣轄3個鎮、4個鄉。

涇源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3年6月,涇源縣轄3個鎮、4個鄉:香水鎮涇河源鎮六盤山鎮新民鄉興盛鄉黃花鄉大灣鄉 [4]  縣人民政府駐香水鎮。

涇源縣地理環境

涇源縣位置境域

涇源縣位於六盤山下,涇水源頭,因涇河發源於此而得名,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東與甘肅省平涼市相連,南與甘肅省華亭縣莊浪縣接壤,西與隆德縣毗鄰,北與原州區、彭陽縣交界。南北長41.5公里,東西寬27.3公里,總面積1128.67平方公里。 [18] 

涇源縣水文

涇源縣河流主要有涇河等大小河流16條,溪流343條,均屬涇河水系。海拔1608米-2942米。

涇源縣氣候

氣候區域屬温帶半濕潤區,為森林草原類型氣候,呈現出“春寒、夏涼、秋短、冬長”的特點。年均氣温6.9 ℃,日照時數2370小時,無霜期141天,年均降水量為641.5毫米。

涇源縣地形地貌

涇源縣地處六盤山東麓腹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低山丘陵區,海拔高度1608-2942米。
涇源縣地形、地貌奇特。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貌可分為侵蝕構造石山區,剝蝕構造丘陵區和侵蝕堆積河谷平川區三種類型,分別佔總面積的36%、24%和40%。

涇源縣自然資源

涇源縣水資源

2022年,涇源縣水資源總量1.689億立方米。總用水量752.3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9%。其中,生活用水371.08萬立方米,工業用水22.46萬立方米,農業用水345.54萬立方米,其他13.3萬立方米。 [18] 

涇源縣土地資源

2022年,涇源縣耕地面積 7945.38公頃,林地面積94656.98公頃,森林面積47673.33公頃,自然保護區面積54493.33公頃,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2.61%。造林面積5333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933公頃,佔全部造林面積的17.5%。 [18] 

涇源縣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涇源縣有各類植物113科,788種,珍稀植物有桃兒七黃芪等。中藥材有530多種。野生動物213種,其中兩棲類5種,爬行類4種,鳥類158種,哺乳類3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二級保護動物有林麝紅腹錦雞等。

涇源縣礦產資源

老龍潭 老龍潭
截至2012年,涇源縣礦藏資源有銅、鐵、石灰岩、泥岩、油頁岩、白雲岩、石英砂岩、水鏽石等。其中銅產地西峽、沙南、鞦韆架,含銅量0.2-0.5%。石灰岩產地鞦韆架,蓄量880萬噸。雲巖產地鞦韆架,蓄量162萬噸。鏽石產地老龍潭,蓄量3萬立方米,可供製盆景、假山及工藝品。

涇源縣人口民族

2022年,涇源縣常住總户數為2.68萬户,常住總人口8.5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16萬人,鄉村人口5.4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6.79%,比上年末提高0.74個百分點。出生人口0.12萬人,出生率為13.95‰;死亡人口0.11萬人,死亡率12.79‰;人口自然增長率1.16‰。户籍總户數為32261户,户籍總人口11.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444人,鄉村人口102936人。男59819人,女54561人。回族人口92798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81.1%。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為10%,比上年下降0.02個百分點。 [18] 

涇源縣經濟

涇源縣綜述

涇源縣農村風光 涇源縣農村風光
2022年,涇源縣地區生產總值23.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8億元,增長3.9%,貢獻率為20.7%,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78億元,下降6.5%,貢獻率為-35.3%,拉動地區生產總值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6.3097萬元,增長5.2%,貢獻率為114.6%,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5個百分點。經濟結構由上年13.4:17.7: 68.9調整為13.3:16.3:70.4,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5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6961元,比上年增長3.1%。 [18] 
居民收入
2022年,涇源縣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68.8元,比上年增長6.3%。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56.1元,比上年增加1299.5元,增長4.4%。其中:工資性收入27083.8元,增長4.6%,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7.2%;經營淨收入2021.8元,增長3.2%;財產淨收入862.4元,增長1.4%;轉移淨收入1088.0元,增長2.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6.3元,比上年增加928.1元,增長7.8%。其中:工資性收入6086.5元,增長7.4%,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47.5%;經營淨收入5256.3元,增長9.0%;財產淨收入53.7元,增長3.8%;轉移淨收入1419.8元,增長5.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42。 [18] 
物價水平
2022年,涇源縣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5%,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1.9%,服務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0.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11.1%。 [18] 
市場主體
2022年,涇源縣累計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674户,新增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49户。其中,累計登記私營企業1284户,新登記私營企業229户;累計登記個體經營户3926户,新登記個體經營户395户。 [18] 
財政
2022年,涇源縣地方公共預算總收入300107萬元,比上年增長8.7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53萬元,增長 5.74%。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052萬元,下降2.83%;非税收入4701萬元,增長14.44%。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24萬元,下降16.02%。財政總支出300107萬元,比上年增長8.7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4939萬元,增長12.93%;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591萬元,增長12.12%。 [18]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涇源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比上年下降4.6%。其中:廳局項目投資增長6.3%,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1.9%;地方項目投資增長4%,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4%;房地產項目投資下降68.5%,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地方項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59.5%,佔地方項目投資的比重為19.4%;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2.6%,佔地方項目投資的比重為10.3%;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0.5%,佔地方項目投資的比重為70.3%。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8%,佔地方項目投資的比重為26%。
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額0.56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4.0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7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0.3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59億元,其中,住宅銷售額1.34億元,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0.25億元;商品房待售面積7.6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5.86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1.67萬平方米。 [18] 

涇源縣第一產業

2022年,涇源縣糧食種植面積21840畝,比上年增長9.7%。夏糧面積500畝,下降64.3%;秋糧面積15040畝,增長24.8%,其中:玉米麪積15000畝,增長25%;馬鈴薯面積5900畝,下降1.7%。糧食產量5390噸,比上年增長1369噸,增長34%。其中,夏糧產量100噸,下降63.2%;秋糧產量4023噸,增長50.8%。小麥產量100噸,下降63.2%;玉米產量4020噸,增產50.9%,馬鈴薯折糧產量1215噸,增產18.4%。
豬肉產量80噸,比上年下降19.2%;牛肉產量4650噸,增長2.9%;羊肉產量133噸,增長2.3%;禽肉產量146噸,增長15%;禽蛋產量371噸,增長8.2%。牛存欄53038頭,增長6.0%,牛出欄29373頭,增長3.0%。羊存欄12369只,增長12.3%,羊出欄7182只,增長2.3%。家禽存欄51100只,增長78.7%,家禽出欄71600只,增長25.8%。生豬存欄895頭,增長1.0%;生豬出欄 909頭,下降18.5%。 [18] 

涇源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涇源縣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 [18] 
建築業
2022年,涇源縣具有總承包資質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築企業11家,建築業總產值2.27億元,比上年下降7.2%。建築業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062平方米,下降21.7%。 [18] 

涇源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涇源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981.3萬元,比上年增長 0.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71885.2萬元,增長2%;鄉村零售額10096.1萬元,下降11.7%。按消費類型統計:批發業零售額26580.2萬元,增長1%;零售業零售額47229.8萬元,增長0.3%;住宿業零售額378.2萬元,下降15.5%;餐飲業零售額7793.1萬元,下降3.3%。按經濟類型統計:國有經濟零售額159.5萬元,下降11.6%;集體經濟零售額267.6萬元,下降11.7%;私營經濟零售額12209.1萬元,下降4.9%;個體經濟零售額23239萬元,下降10%;股份制經濟實現零售額43540.8萬元,增長9.3%;其他各種經濟零售額2565.3萬元,下降11.7%。 [18] 
郵電交通運輸業
2022年,涇源縣郵政業務總量629.12萬元,比上年增長13.92%。其中:郵政函件業務6.93萬元,比上年下降 14.55%;寄遞業務148.49萬元,比上年增長36.28%。電信業務總量3609萬元,比上年增長3.5%。電話用户總數58415户,其中移動電話用户54114户。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23715户,比上年增加2290户。 [18] 
金融和保險
2022年,涇源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98534萬元,比上年增長3.06%。其中:住户存款餘額304341萬元,增長9.35%;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37782萬元,下降15.69%;機關團體存款餘額53047萬元,增長5.47%;財政性存款餘額 3364萬元,下降74.6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543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88%。按期限分:短期貸款233065萬元,增長0.11%,中長期貸款餘額107531萬元,增長57.41%,票據融資13751萬元,增長57.41%。按貸款結構分:企(事)業單位貸款38926萬元,增長25.16%。住户貸款315410萬元,增長9.34%;各項貸款佔各項存款的比例為88.91%,比上年增長6.27個百分點。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涇源分公司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918萬元,比上年下降25.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64萬元,增長27.4%。壽險業務給付466.01萬元,下降34%。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款及給付131萬元,下降33.4%。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涇源分公司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1909.53萬元,增長20.4%;個人非車險保費收入212.25萬元,增長138.67%;團體非車險保費保費收入326.86萬元,下降24.34%;農業保險保費收入767.02萬元,增長78%。機動車輛保險賠款支出1124.22元,增長28.94%;個人非車險賠款支出107.78萬元,增長34.1%;團體非車險賠款支出118.45萬元,增長37.45%;農業保險賠款支出490.05萬元,下降33.66%。 [18] 
旅遊
2022年,涇源縣共有旅遊景點6個,其中,4A級旅遊景點1個,3A級旅遊景點2個,2A級旅遊景點2個。註冊旅行社2家,註冊導遊6人。接待遊客 102.94萬人次,接待遊客總收入7.9億元。 [18] 

涇源縣交通運輸

涇源縣地處陝、甘、寧三省會城市西安、蘭州、銀川的幾何中心,四大國家級經濟區的交匯地帶。中寶鐵路橫穿縣域西北,312國道縱貫東西,101省道橫貫南北,涇隆、涇什公路等構建了呈輻射狀的交通網絡,福銀高速建成通車,西蘭高速公路和銀成高速正在規劃,縱橫交錯輻射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便捷。 [1] 
2022年,涇源縣境內等級公路里程達到809.403公里。按技術等級分:高速公路111.2公里,二級公路100.353公里,三級公路39.577公里,四級公路480.42公里。按行政等級分:國道79.154公里,省道33.166公里,縣道27.61公里,鄉道252.832公里,村道305.438公里。公里通車裏程809.403公里,其中:高速公里通車裏程111.2公里。營運車輛231輛,其中:客運48輛。公共交通運營車輛40輛,出租汽車123輛,旅遊客運20輛。
旅客運輸總量34.02萬人次,旅客運輸週轉量 2242.81萬人公里。民用汽車保有量3.5萬餘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增加0.4萬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3.1萬輛,增加0.4萬輛。 [18] 

涇源縣政治

縣委書記:王榮 [17] 
縣長:馬曉紅 [16] 
截至2023年12月

涇源縣社會事業

涇源縣教育事業

涇源縣第一中學 涇源縣第一中學
2022年,涇源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78所。其中,幼兒園29所(含3所民辦幼兒園),普通小學45所(含8個教學點),普通初中2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專任教師1217(不含特崗教師)人,其中,幼兒園174人(不包括民辦幼兒園教師),普通小學545人,普通中學467人,職業中學31人,特崗教師10人。在校學生18264人,其中,學前教育3170人(含民辦幼兒園937人),普通小學8106人,普通初中3897人,普通高中2712人,職業中學379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為90.18%,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為111.9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5.08%,小學六年鞏固率為100%,初中三年鞏固率為100%。 [18] 

涇源縣科學技術

2022年,涇源縣共簽訂技術合同51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557萬元。組織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86項,已評審立項51項。爭取上級科技項目23個,爭取項目資金465.8萬元。其中,爭取自治區級科技項目23個,爭取自治區科技專項資金465.8萬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55.6%。專利申請數43件,專利授權數40件,有效發明專利數1件。縣財政預算安排科技專項資金500萬元。培訓發展科技特派員199名,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員97名,自然人特派員102名。培育種養科技示範户83户,推廣草畜、中蜂等新品種31個。 [18] 

涇源縣文化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涇源縣圖書館。 [9]  國家二級文化館:涇源縣文化館。 [10] 
2022年,涇源縣文化和旅遊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共舉辦文藝演出46場。有縣級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7個,村級文化室93個,社區文化室3個,農家書屋93個。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9.57萬冊,借閲人次0.75萬人次。文物管理所1所,有館藏文物238件(可移動文物),其中國家級二級文物6件。不可移動文物全縣定級26處,其中6處為區級保護單位,20處為縣級保護單位。有線電視實際用户4050户,其中有線數字電視實際用户1350户。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劇場、影劇院1個,廣場文藝演出10場次,放映電影1390場。共完成新聞1095期(檔),攝製各類專題節目11部,完成專場錄製11場,製作播出各類宣傳片、公益廣告26部。 [18] 

涇源縣體育事業

2022年,涇源縣共有體育場館3個。在小區、公園、廣場、綠地、社區安裝健身路徑累計118套,籃球架累計115幅,建成5個健身驛站。共組織開展體育活動賽事5項,新建社區建身廣場2個,廣場配體育健身器材累計118個。共有體育場地918個,體育場地總面積71.8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006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6平方米。縣全民健身中心、縣體育場、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城鄉所有體育運動場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37萬人次,佔常住人口的35.8%以上。有2人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等級標準。 [18] 

涇源縣醫療衞生

2022年,涇源縣共有各類衞生機構122個,其中:公立醫院1所,民營醫院2所,鄉鎮衞生院7所,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站2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村衞生室96個、個體診所11個。各類衞生技術人員55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99人、護士234人、藥劑師 28人、技師37人、其他衞生技術人員8人。鄉村醫生113人。實有病牀數公立醫院200張、私立醫院120張,孕產婦死亡率0。嬰兒死亡率1.02‰(1週歲以內),其中新生兒死亡率1.02‰(28天以內),傳染病發病率469.29/10萬。總診療人次24.93萬人次,出院人數1.1萬人。 [18] 

涇源縣社會保障

2022年,涇源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23人,比上年增加1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72人,比上年增加69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72人,比上年增加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5.5%,比上年增長1.91個百分點。創業培訓人數120人,技能培訓人數1910人。創造新崗位202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00萬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 29305人,工資收入7.2億元。 [18] 
2022年,涇源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504人(含離退1746人),比上年增加624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6421人(含離退13511人),減少82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4500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85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7642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518人。領取失業保險金212人,140.57萬元。參加工傷保險人數8743人,其中,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796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4703人。
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256人,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43人(含高齡13人),發放城市低保金778.12萬元(含高齡9.28萬元);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213人(含高齡1310人),發放農村低保金6958.23萬元(含高齡津貼556.4萬元),422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含集中供養119人),臨時救助3118人次。自2022年1月1日起,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每人每月650元,農村居民每人每年5520元。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1463人,其中重點優撫對象298人,年發放撫卹生活補助242.2萬元。
2022年,涇源縣有敬老院3所,牀位498張,五保供養人數426人,其中:集中供養122人。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5個,其中養老機構3個。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牀位518張,其中養老服務牀位518張。社區服務站99個。繳存住房公積金人數3689人,當年歸集住房公積金11974.48萬元,累計歸集公積金80794.71萬元,歸集餘額32391.21萬元。當年發放貸款19户558.4萬元,累計發放個人貸款1943户30490.63萬元,貸款餘額8234.43萬元。公積金當年提取843人5380.55萬元,累計提取10696人48292.25萬元。公積金使用率69.96%,公積金個貸率25.42%。 [18] 

涇源縣地方文化

歌舞
踏腳舞
踏腳舞(3張)
涇源回族民間音樂的主要形式是民歌“花兒”。樂器有“口弦”、“泥哇嗚”、“咪啦子”以及用杏核、樹皮、馬蘭花、燕麥杆、箭竹製作的各種吹奏樂器等。漢民村內還有板胡、三絃、嗩吶、笛子等演奏樂器。以文化館專職演員為主體的演出隊伍創作表演了一批優秀音樂舞蹈節目。馬景西、張瀅、李紅、温彩雲、吳勇、禹淑君、馬佔昌等一批歌手演唱的歌曲《山裏人都會把花兒唱》、《人説涇源好地方》、《六盤山下的莊稼漢》、《粗嗓門唱不夠對你的愛戀》,和馬玉芬、馬紅芳、宋彬編排的回族舞蹈《湯瓶舞》、《回鄉風情》、《黑眼睛·白蓋頭》在固原市、中國全國演出比賽中屢屢獲獎。
“踏腳”流行於涇源縣園子村一帶,是回族傳統體育運動。1988年,由當地文藝工作者整理改編為“踏腳舞”。1989年,被選入中央電視台攝製的專題片《西部之舞》中。1989年7月,參加寧夏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表演金獎。以後連續參加寧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均獲表演金獎。1991年至2007年代表寧夏連續五屆參加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均獲表演金獎、銀獎;1996年參加全國農民運動會,獲表演銀獎。2005年,
“涇源踏腳”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項目。為保護這種獨有的伊斯蘭舞蹈文化藝術,涇源縣組建了以當地文化骨幹為主、區內外專家教授為成員的專家指導組,制定出台了《回族踏腳舞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保護與挖掘回族踏腳。2007年底,確定涇源縣一中、職中、園子小學為踏腳體育項目試點學校,全縣中小學將全面開設踏腳舞課程。
以“花兒”為主的涇源歌謠,表達了回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美滿婚姻的追求和對醜惡現象的鞭笞。經收集整理的“花兒”300首,民歌300首,小曲小調170首。主要有《夯歌》、《拉長工》、《割韭菜》、《吆騾子》、《馬家拉兵》、《櫻桃》、《咱倆説個悄悄話》、《伊瑪尼頌歌》、《十二復生》、《婚禮歌》等。涇源民間諺語內容豐富、樸實,富有生活哲理,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是研究涇源歷史民俗文化的寶貴資料。蒐集整理有2000多條。
剪紙
回族剪紙是涇源地方民間文化的一個亮點。1956年10月,縣文化館首次舉辦全縣婦女繡花剪紙工藝美術展覽。2000年,文化館舉辦首屆書畫暨民間工藝品展,展出了由農村婦女創作的一批剪紙作品。
口頭文學
涇源回族羣眾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活動中,產生並流傳着許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民間神話傳説故事。主要有《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柳毅傳書》、《白馬泉的故事》、《曼蘇爾》、《堡子山的傳説》、《鞦韆架的傳説》、《米崗山的傳説》等。經文藝工作者蒐集的民間故事有1500餘篇,整理出版100篇。

涇源縣風景名勝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野荷谷、小南川、六盤山生態博物館、涼殿峽、二龍河、鬼門關、白雲山七大景區60多個景點。 [5] 
石窯灣石窟(延齡寺)
石窯灣石窟(延齡寺),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的新民鄉張家台村東800米處。背山面河,開鑿於石嘴河北岸岩石面上,據載此石窟開鑿於宋代。 [5] 
水溝秦漢(回中宮)遺址
水溝秦漢(回中宮)遺址,位於縣城北1公里香水鎮水溝村西側,面積約30萬平方米,為秦漢遺址。遺址地表散佈着大量的繩紋板瓦、筒瓦、雲紋瓦當,出土有灰陶罐、鐵燈、鐵釜及“半兩”、“五銖”銅幣,還出土有銅弩機殘件及泥質灰陶形地下排水管道等秦漢時期的建築材料。 [5] 
唐制勝關(安化縣城)遺址
唐制勝關(安化縣城)遺址,位於縣城西2公里,永豐村南側。唐朝為防禦吐蕃攻襲在原州先後設置“原州七關”,七關中涇源境內就有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四關。遺址呈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開東西二門,東門有甕城長49米、寬38米。 [5] 

涇源縣地方特產

涇源蜂蜜
涇源蜂蜜,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涇源縣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植被良好,物種豐富,空氣新鮮,適宜涇源蜜蜂的生長和繁衍。涇源蜂蜜顏色呈淺琥珀色,半透明、粘稠的液體或結晶體,無雜質。其果糖、葡萄糖含量高,滋味甜潤,口感綿軟細膩,爽口柔和,餘味清香,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綜合評價為優質一等品。 [6]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涇源蜂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1] 
涇源黃牛肉
涇源黃牛肉,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涇源縣地處寧夏六盤山東麓,四面環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是典型的土石山區,地貌褶皺起伏,平均海拔2100米。涇源縣為温帶半濕潤地區,屬森林草原氣候類型,具有“春寒、夏涼、秋短、冬長”的特點,年平均氣温6.9℃。涇源黃牛肉肉質鮮嫩、瘦肉多、脂肪少,牛肉呈櫻桃紅色,脂肪呈乳白色,肉表面有一層薄膜,富有彈性。 [13]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涇源黃牛肉”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涇源縣榮譽稱號

2019年3月,涇源縣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4] 
2020年1月,涇源縣入選國家園林縣城。 [3] 
2020年4月,涇源縣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8] 
2021年9月,涇源縣入選首批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 [7] 
2021年10月,涇源縣入選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14] 
2021年11月,涇源縣入選2021年擬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地區。 [15] 
2023年3月,涇源縣入選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