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洞溝古墓羣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中國高句麗 (公元前37~公元668)墓羣。分佈在吉林省集安市洞溝河畔 洞溝古墓羣及附近山麓、河谷和平川,範圍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2~4公里。
洞溝古墓羣因清光緒初年好太王碑的發現而逐漸聞名於世。
20世紀30~40年代,日本學者曾對集安的高句麗遺蹟、洞溝墓羣和古墓壁畫作過調查和部分發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吉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洞溝墓羣進行了大量工作,1960、1962年曾兩次對墓羣進行調查,1966年對整個墓羣的古墓逐一進行編號、著錄和分類登記,繪製了準確的分佈圖。
中文名
洞溝古墓羣
地理位置
集安市
佔地面積
34.2平方公里
全    長
35公里

洞溝古墓羣發展歷史

關於洞溝古墓羣的名字起源還有這樣一個爭議,其實這裏叫通溝平原,有一條通溝河沖積出來的平原,而廣大的墓葬羣又大多分佈在這個河流沖積的平原上,以通溝命名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但為什麼叫洞溝?是因為最早曾來過集安並對高句麗遺蹟進行考古研究的日本“文化強盜”橫井忠直髮音不準確,把“通”讀成了“洞”,並在其研究資料上也寫成了“洞溝”,故洞溝古墓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今天。

洞溝古墓羣主要分類

高句麗墓葬。1966年實測時有古墓葬11300座,大多為中國東北古代高句麗民族於公元3~7世紀留下的遺存。墓羣現劃分7個墓區,自東而西為長川墓區、下解放墓區、禹山墓區、山城下墓區、萬寶汀墓區、七星山墓區、麻線墓區。墓葬大體可分為石墳和土墳兩大類。
相對而言,石墳年代較早,是高句麗人固有的埋葬方式;土墳年代稍晚,既有高句麗人接受漢文化影響後形成的,也有在高句麗居住的其他民族的墓葬。石墳可分為積石墓、方壇積石墓、階壇積石墓和階壇石室墓;土墳可分為封土石室墓、方壇封土石室墓和封土洞室墓。
墓葬分佈密集,排列成行,其中不乏營造宏大的王陵。重要的有將軍墳、太王陵、千秋墓等。墓羣中還發現30餘座內容豐富、色彩絢麗的壁畫墓,主要有舞俑墓、三室墓、冉牟墓、長川1號墓、五盔墳4、5號墓等。

洞溝古墓羣文物保護

高句麗採石場是高句麗大型建築石材的主要來源地。洞溝古墓羣分佈廣大,內涵豐富,堪稱高句麗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對於研究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古代東北疆域史和東北亞文明史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已發掘墓葬l000餘座,出土文物數千件,其中許多重要墓葬曾經維修,還為著名的好太王碑新修建了碑亭。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0月12日,高句麗遺址(洞溝古墓羣)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1] 

洞溝古墓羣名勝古蹟

集安洞溝古墓羣位於吉林集安市境內,因有老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全境,且河流縱橫,景色宜人,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同時,這裏也是吉林省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
洞溝古墓羣分佈在羣山環繞的洞溝平原區,這裏有高句麗國建國700多年間遺留下來的墓葬達1萬餘座,僅現存較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這些古墓羣分佈的範圍極廣,綿延幾十裏,加之墓類繁多,內涵博大精深,不愧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古墓羣之冠。

洞溝古墓羣石墓結構

洞溝古墓羣 洞溝古墓羣
洞溝古墓羣可分為石墓與土墓兩類。石墓有積石墓、方壇積石墓、方壇階梯積石墓、方壇階梯石墓。其中,積石墓現今保存下來的有1700餘座,約佔整個古墓的四分之一。
在整個墓羣中最為雄偉壯觀的便是公元4世紀中葉高句麗的王陵以及顯臣之墓,它們均是方壇階梯積石墓,現存的有400座。千秋墓是石墓之最,它邊長85米,現高15米,佔地約10畝,石墓雖已坍塌,但仍可見許多的字磚殘段,如"千秋萬歲永固"等,此墓為高句麗最大的王陵。
此外將軍墓是古墓羣中保存最為完好的方壇階梯石墓,亦是構築嚴謹精良,被世人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古代高句麗石造建築的典範。
墓的底面積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塊巨型花崗岩石條堆壘砌築而成。其中,僅最小的護墳石就有15噸重,經專家測定,這些石材均採自於40裏外的老嶺山綠水橋。如此繁重的石料運輸在古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個謎團。

洞溝古墓羣文化價值

洞溝古墓羣 洞溝古墓羣
公元5世紀後,建築龐大,耗財傷民的石築墓室逐漸被構築精巧的土墓所替代。高句麗民族素有厚葬的習俗,因此這些古墓羣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現已挖掘出的有價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數千件。
此外,除了洞溝古墓羣外,高句麗國骸遺留下來許多的文化遺蹟,較為有名的如:關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歷史文化的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佈洞溝古墓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1966年統計,古墓總數為 11300座,今存7160座。按照構築用材和形式的不同,大體可分作石墓和土墓兩類。石墓年代較早,包括有:
①純以石塊堆積,僅在上部作有小壙的積石墓,約出現於高句麗建國之前,沿用時間較長;
洞溝古墓羣 洞溝古墓羣
②在積石墓四周以大石塊或石條壘砌方壇的方壇積石墓,這種墓是緊接着積石墓出現的,沿襲時間也相當長;
③把方壇積石墓的方壇築成2~5級的階壇積石墓,約出現於3~4世紀;
④在階壇積石墓基礎上,改石壙為墓室的階壇積石墓,這種墓一般相當宏偉,四周有倚護加固的巨大護墳石,修砌工整,施工精細,但數量並不多,有的墳壟上還發現有瓦礫、瓦當和銘文磚,應屬 4世紀中葉至 5世紀初王公貴胄的陵寢,其中馳名的有故國壤王陵“千秋墓”、“太王陵”和長壽王陵“將軍墳”等;
洞溝古墓羣 洞溝古墓羣
⑤有的石室規模不大,四周不可能砌出階壇形狀,亦無護墳石,被稱為封石洞室墓。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墓葬多在山麓,是高句麗石墓演進的契機,石墓的演進過程大抵反映着高句麗人為防止古墓石材滑坡的不懈努力過程和建築學知識的不斷積累過程。
土墓年代較晚,墓室以石材砌築,外封黃土,大致出現於 4世紀,至 5世紀以後成為高句麗墓葬的主流。土墓有封土石室墓和封土洞室墓兩種。封土石室墓多有截尖方錐形的豐隆封土和築有藻井的寬敞墓室,個別封土基部還有石砌的方壇或階壇;封土洞室墓構築簡單,設有藻井,年代稍晚,可晚至渤海時期。
相差懸殊,太王陵、千秋墓、臨江墓、西大墓等石墓周長均在 200米以上;土墓一般稍小,但個別如五盔墳2號墓,周長也可達200米。不同形制,不同規模的墓葬,分別反映着不同時期、不同階層的墓葬特點。

洞溝古墓羣墓種

洞溝古墓羣,已發現的壁畫古墓近20座,其中重要的有角觝墓舞踴墓、馬槽墓、麻線溝 1號墓、三室墓、萬寶汀1368號墓、禹山下41號墓、山城下 332號墓、環紋墓四神墓五盔墳4號和 5號墓等 洞溝古墓羣,多屬封土石室墓。階壇石室墓僅在禹山下1041號墓中發現壁畫,在折天井墓墓室中發現過壁畫殘跡。
4~5世紀的前期壁畫均繪於墓室的石灰壁上,主要描繪高句麗社會風俗和貴族生活,有飲宴、狩獵、出行戰爭歌舞、百戲等場景。藻井上或繪伎樂天人和星象,或繪雲草、蓮花等圖案,風格淳樸。
6世紀以後的壁畫則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為主題,以凝重流暢的線條、濃豔絢麗的色彩直接繪於修琢平整的石壁上,藻井部分則繪神話人物、伎樂天人和日月星象,個別壁畫還用鎏金銅飾和綠松石點綴,表現了富麗豪金碧輝映的藝術追求。
墓羣中的冉牟墓保存有一篇墨書題記,正文79行,每行10字,縱橫間以界格,另有題首2行,全文約800多字,惜已嚴重漫漶,可辨識者約 350餘字。題記從左至右豎行隸書,有魏晉南北朝寫經書法風格,工整流暢。根據題記可知墓主人冉牟,先祖追隨高句麗始祖鄒牟,官至大兄。
題記是受冉牟先世官恩的奴客牟頭婁為主人撰寫的,記述了高句麗建國神話牟頭婁受派遣去北夫餘供職等事,涉及高句麗職官制度、人身隸屬關係、社會階層等級等情形,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洞溝古墓羣研究價值

儘管幾乎所有古墓都曾遭盜掘,多年來的清理發掘工作仍然為了解高句麗葬俗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高句麗前期的積石墓、方壇積石墓和階壇積石墓的石壙,經常發現燒熔的石塊和燒骨,説明在這個階段火葬相當盛行;這些葬往往自山坡至山麓排列有序,有的墓葬後壁即利用上坡先期墓葬的前壁,一座連一座成串地進行埋葬,這種現象反映了高句麗前期的族葬制度;另外,大型階壇石室墓和封土石室墓北側,往往有4~5座東西排列規模稍小的陪墳,似乎意味着高句麗王族有陪葬的風習。多年來,洞溝墓羣中發掘、徵集採集的文物達數千件,包括有金、銀、銅、鐵、鉛、鎏金、陶、釉陶、瓷、玉、石、漆、木、絲、麻等各種質料製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武器裝飾品等,為研究高句麗考古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
洞溝古墓羣在東北亞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受到政府高度重視,1958年成立了專門文物保護機構。1965年對墓羣進行全面著錄和測繪,樹立標誌,在重點墓葬周圍加修圍牆或圍欄,並對壁畫作了化學封護。

洞溝古墓羣詳細資料

墓葬分為石墳和土墳兩大類,石墳的建造早於土墳,這些墳墓的開制、規模都是有差別的。如坐落在下解放墓區的冉牟文字墓,禹山下的太王陵,麻線的西大墓等,有的是墨書題銘,有的是彩繪壁畫,還有的是世石砌築的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外,它們規模較大且修建講究,據考證,可能是王 洞溝古墓羣
侯貴族的墓葬。這類墓,在古墓羣中佔極少數。而大量的小墳墓,墓室低矮,有些僅長2米左右,僅能容下屍骸,羣眾俗稱“一腳踢”,意是一腳就可以踢掉。這些大約是平民百姓的墓葬。
⑴洞溝第十二號墓
在洞溝古墓羣中部,南距五盔墳五號墓0.5公里。又名馬槽冢,因墓中繪有馬匹仗櫪的廄舍壁畫而得名。為5世紀高句麗貴族墓。墳壟呈截尖方錐形,周長90多米,4.6米。分南北二室,墓門均向西南。南室規模稍大,甬道左右設兩阼室,頂部平行疊澀13層,構成四阿式藻井;北室略小,頂部作四何式藻井,甬道北側有一耳室。兩室四壁、藻井、甬道和三個耳室的壁面上均繪壁畫。畫有房舍家居戰鬥射獵舞樂、作畫、禮輦、廄舍、庖廚等畫面,色彩豐富絢麗,線條遒勁有力,形象逼真,筆墨酣暢,是洞溝墓羣中最精彩的人物風俗壁畫之一。對研究高句麗社會生活和壁畫藝術,都極有價值。
⑵五盔墳五號墓
在集安市區東洞溝盆地中部。洞溝古墓羣著名古墓之一。高句麗晚期王族墓。有封土石室墓兩排,東西並列,規模宏大,狀若頭盔,偏北一排稱四盔墳;另一排為五盔墳。1962年春,對五盔墳東端四號、五號墓進行了清理、著錄。五號墓用巨型花崗岩石條築於地下,東西長4.37米,南北寬3.56米,舉高3.94米,南壁正中有甬道,外有巨大的擋門石。四壁上方有略伸進墓室的染枋,上以兩重頂石築抹角疊澀藻井。室內置三石棺牀。藻井、墓壁、棺牀都繪有壁畫。甬道左右各繪一力士,手執武器,作向外驅逐狀。四壁以明豔濃重的色彩、剛勁的鐵線描,繪青龍、白度、朱雀玄武,襯地為蓮花火焰組成的網紋圖案。四隅繪人身怪獸託頂梁,梁枋上繪蟠龍八條,上下惡化以菱形格和珊瑚枝組成的瓔珞狀花紋,下部疊澀伸進四壁的部位繪忍冬草圖案。第一重頂石四面畫龍,抹角石上繪人首龍軀的伏羲、女媧、牛首人身的神農氏導引手持火把的墓主人翩然昇仙,以及鍛鐵冶輪的羽人等。第二重頂石上繪八個跨龍持樂器的伎樂仙人,蓋頂石上繪龍虎纏結爭鬥。原來壁畫上都點綴有鎏金花飾。龍虎鳥獸的眼珠均以綠松石鑲嵌,繪畫工藝極臻富麗。
⑶三室墓
在集安市區東2公里。洞溝古墓羣著名古墓之一。為5世紀末葉高句麗貴族墓。墓道西向,墓室有三,故名。墓室間有甬道相通,在高句麗石室墓中別具一格。墓室均正方形,頂部均先平行疊澀數層,後置兩重抹角疊澀構成藻井。墓壁粉白,上 洞溝古墓羣作壁畫。一富強繪墓主人家居宴飲、出行、狩獵和攻城,尤以攻城圖最為生動:二武將躍馬舉槊戰於城前;城上一人狀甚層懦,扶牆向外窺視;二士卒滾地廝打。二室東、南、北三壁各繪一力士,雙腿屈蹲,兩臂託梁;西壁繪一戴盔披甲的武士,手執刀矛侍衞;藻井繪四神、飛廉仙人、日月星辰等。三室四壁畫託梁力士,藻井繪走獸蓮花等。曾出土一批暗綠色的釉陶器,有灶缽、四耳壺等。就墓室結構和壁畫題材考察,此一墓葬年代當處於高句麗壁畫石墓由中期向後期轉變的階段。
⑷舞俑墓
在集安市區東4公里的洞溝盆地上,北靠角抵墓。洞溝古墓羣著名古墓之一。為5世紀初高句麗貴族墓葬。墓道西南向,由前室經甬道直通墓室。墓室方形,頂部以抹角疊澀構成穹窿式藻井。墓室四壁繪墓主人宴飲、娛樂、出行、狩獵等活動;藻井繪日月星辰、奇獸、怪鳥、仙人。因南壁繪大幅羣舞圖,故名。圖中男女七人伴唱,男子著長袖花衣、肥筒花褲,女子著長袖對襟裙。一舞男率四舞女翩翩起舞,舞女或著花衣褲,或花裙,平列雁行,兩臂後伸,長袖飄垂,躡步向前。又有男子一人面對隊列,以同一姿勢起舞,似為領舞。歌舞者神態自若,如聞其聲。於此可風古代高句麗羣舞之一斑。
⑸角抵墓
在集安市區東4公里的洞庭湖溝盆地上。南靠舞俑墓。洞溝古墓羣壁畫墓之一。為5世紀高句麗貴族墓葬。因墓室南壁繪角抵圖,故名。畫中有高鼻深目、盤骨強壯的男子二人,在大樹下奮力角抵。二人裸露上身,頭系巾結,僅着一短褲;各出右手從對方左腋下穿過,互提背後褲腰,一時未分勝負。一年老長者,從旁助興。枝壯舉上佇立小鳥,樹蔭下蹲伏二獸,似亦為這場角鬥所吸引。諧趣橫生,神情畢肖。
⑹將軍墳
在集安市區東7公里的龍山山麓。洞溝廠址墓羣著名古墓之一。是一座雄偉的高句麗王陵,有“東方金字塔”之譽。邊長31.58米,高12.4米,共7級,用經過細緻琢磨的巨形花崗岩石條壘築,呈截尖方錐體。每面有3塊倚護的巨石。在第五級中部,有早年打開的甬道,可通墓室。墓室長寬各5米,高5.5米,內有長方形石棺座兩組,頂部以整塊的巨石覆蓋。墓頂上堆積有灰色蓮紋瓦當、灰色瓦礫和鐵鏈,四周石條邊緣鑿有排列整齊的柱眼,可知當年有享殿一類的亭榭。後側有陪葬墓,是建築在石砌基壇上的石棚。舊縣誌把將軍墳定為高句麗第一代王朱蒙的陵墓,但從墓葬形制和建築技術考察,應建於5世紀初。因早年已被盜掘,遺物蕩然無存。為保護文物,供人遊覽,墳周已築圍牆,有階梯可直達墓頂。
⑺太王陵
集安市區東5公里。洞溝古墓羣著名古墓之一。是高句麗第十九代永樂太王談德的王陵。王薨於公元412年,陵墓當為4世紀末、5世紀初的建築。使用大量石條、石塊和礫石構築,呈截尖方錐式階壇形,各邊均有5—6塊倚護的巨石。共計16級階壇,每邊長65米,基壇用材碩大,積累頗高,琢工講究,築造堅固;自第二級往上,階級低矮。墓室構築在第16級階壇寬闊平台的中央。墓室中構築有一兩坡水的精緻石槨,石槨中有兩鋪棺牀。是高句麗墳墓中營造工程最大的一座。談德是高句麗歷史上最強盛時期的統治者,陵墓宏大,與歷史背景相符。墓頂曾出土灰色蓮瓣紋瓦當和印有“願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嶽”的文字磚,可知當年墓上尚有享殿一類的建築。
鴨綠江中游右岸的通溝,在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高名麗時代的國內城。柳邊弛禁之後,於光緒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902年於此設置縣治―――過去的輯安縣,今天的集安市。地處於長白山山脈老嶺南端,四面環山連水,氣候温和,素有“吉林小江南”之譽。城西有一條小河,古名雞兒江,近稱通溝河。
公元前37年,東夫餘族部落首領之子朱蒙(亦稱“鄒牟”)因婚姻關係入主高句部族,統一週圍部落,於西漢元帝建昭二年,建都卒本之紇升骨城,國號高句麗。漢平帝元三年(公元素年),高句麗第二代王琉璃明王遷都國內城(今集安),通溝原成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到425年。
高句麗國祚705年,傳28王。
漫長的風月中,高句人以其聰明才智,開發和利用了長白山區的自然資源,創造了高句麗的燦爛文化。今天,通溝平原上保留着許多高保存麗時期的文物古蹟,星羅棋佈的墓葬,高大神奇的碑碣,雄偉壯觀的山城,絢多彩的壁畫,別具特色的文物......構成了通溝文化的實體,成為高句凡歷史的見證。
援引日本文獻而定名的洞溝墓羣,分佈在東丙長16公里,南北寬2至4公里的地面上,共有古墓11,280座,現存貨,627座。1961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羣範圍之廣,墓葬種類之多,數理之大,內涵之豐富,堪中國少數民族古墓羣之冠。洞溝古墓羣從東到西,依次為下解放墓區,禹山墓區,山城下墓區,萬寶汀墓,七星山墓區,麻線墓區。各個墓區墓數量、墓葬結構、排列順序不盡相同,反蚋出來的歷史現象也各具特色。著名的高句麗墓葬將軍墳、太王陵、千秋墓、冉牟墓、角墓、舞踴墓、三室墓、馬槽墓、四神墓、五盔墳、四盔墳等,均分佈在各墓區中。
近十幾年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高句麗古都,國內外專家、學者、遊人紛紛來集安考察、觀光、旅遊,已有朝鮮、瑞士、荷蘭、新西蘭等國家的專家、學者、遊客到這裏觀光和研究通溝古文化。中國著名學者羅振玉、王國維、葉昌熾楊守敬劉承幹金毓黻羅福頤等先後發表了頗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日本學者鳥居龍藏、關野貞、今西龍、黑板勝美、浜田耕作、池內賽馬、藤田亮策、梅原末治上次男、三宅俊成及法國沙畹博士先後到集安調查,發表了論著。

洞溝古墓羣古墓壁畫

古墓壁畫均藏於集安的洞溝古墓羣中,是土墓代替了石墓後,繪於墓室土壁上的精美壁畫,是研究公元5世紀至6世紀,高句麗歷史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
公元4世紀晚期的墓室壁畫,也就是墓室的早期,壁畫內容主要以描繪社會風俗習慣為主,較有名的有反映力士角抵場面的角抵墓畫及繪有巨幅舞蹈畫面的舞蹈墓畫。這一時期的墓畫多是創作在石灰塗抹的土壁之上,整幅畫面清晰優美,內容豐富,如有筵宴、狩獵、歡娛、戰爭等諸多的場面,除此外還有珍禽異獸、花卉、星象、神仙等畫面。
到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壁畫的內容就演變成以鬼神為主,較具代表性的有五盔墳五號墓。此墓是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構成的地下墓。墓室長4.37米,寬3.56米,高3.94米,以白灰給牆壁勾縫,並以整體的平整巨石壓頂,整個墓室以壁畫為主,墓室四周均繪有四神圖。東壁繪有青龍;西壁繪有白虎;南壁繪有朱雀;北壁繪有玄武,整幅圖的襯底是蓮花火焰網穩圖案。此外,墓室的四角之處還繪有人身獸面的託龍頂梁。梁枋,抹角石底部及藻井都畫有騰天的巨龍和龍虎相鬥圖,整圖共有龍39條。墓室常年濕氣蒸騰,然壁畫歷經千年而完好如新,可謂一大奇蹟。

洞溝古墓羣文化遺城

公元5世紀後,建築龐大,耗財傷民的石築墓室逐漸被構築精巧的土墓所替代。高句麗民族素有厚葬的習俗,因此這些古墓羣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現已挖掘出的有價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數千件。此外,除了洞溝古墓羣外,高句麗國骸遺留下來許多的文化遺蹟,較為有名的如:關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歷史文化的寶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