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象

鎖定
星象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xīng xiàng。釋義:指星體的明、暗及位置等現象。古代中國人民據以佔測人事的吉凶禍福。 [1] 
中文名
星象
外文名
stars
詞    目
星象
讀    音
xīng xiàng
解    釋
星體的明、暗及位置等現象。

星象釋義

星體的明、暗、薄、蝕等現象,古人往往據此推測人事的吉凶禍福。

星象出處

後漢書·律曆志中》

星象例句

《後漢書·律曆志中》:“願請太史官日月宿簿及星度課,與待詔星象考校。”
劉長卿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詩:“星象銜新寵,風霜帶舊寒。”
《明史.卷一八八.劉觀傳》:今民窮財殫,府藏虛罄,水旱盜賊、星象草木之變迭見雜出,萬一禍生不測,國無老成,誰與共事,不可三也。
袁枚隨園詩話》卷三:“ 梁山舟 侍講調以詩云:‘昨夜中庭看星象,小星正在少微邊。’”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咱們 闖王 當然不會掛彩。人家是大命人,犯星象。” [2] 

星象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太史令陳卓,綜甘、石、巫三家星官,編撰成283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並繪製成星圖(該星表、星圖早已散佚),晉、隋、唐繼承並加以發展,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於成熟,此後歷代沿用達千年之久,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星象相關

星象三垣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天區,內含若干(小)星官(或稱為星座),據《清會典》所載,甘氏、石氏、巫氏的劃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曰為“垣”。
紫微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各星多數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十五顆星。兩弓相合,環抱成垣。整個紫微垣據宋皇佑年間的觀測記錄,共合37個星座,附座 2個,正星163顆,增星181顆。它的天區大致相當於現今國際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龍、獵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北斗之南。約佔天區63度範圍,以五帝座為中樞,共含20個星座,正星78顆,增星100顆。它包含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執法廷尉右執法御史大夫等。
天市垣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約佔天空的57度範圍,大致相當於武仙、巨蛇、蛇夫等國際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個星官(座),正星87顆,增星173顆。它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之狀。天市即集貿市場,《晉書·天文志》中雲:“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貨物、星具,經營內容的市場命名,如,《晉書·天文志》雲:帝座“立伺陰陽也”,斛和鬥“立量者也”,斛用以量固體,鬥則用以量液體,列肆“立寶玉之貨”,是專營寶玉的市場,車肆“主眾貨之區”,是商品市場市樓“市府也,主市價、律度、金錢、珠玉”等。

星象四象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統稱為“四象”。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七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四種與之相象的動物命名這四個部分,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係如下: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稱為東官蒼龍;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為南官朱雀。
西方七宿猶猛虎越出深秋初冬,故稱為西官白虎;
北方七宿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故稱為北官玄武;
對於四象,中國的不少典籍多有敍述,如《考工記》、《御龍子》、張衡靈憲》、孔穎達《尚書疏》等,其中以《靈憲》中的敍述最生動,張衡寫道:“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在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
中國典籍中有的稱“四象”為“四維”,如 《史記·天官書》、《石氏星經》、魏人張揖的《博雅》、元黃鎮成的《尚書通考》等,這些記述又互有不同,按《石氏星經》所載,不是四象,而是分為若干小象,且西方、北方都沒有完整的形象,書中寫道:“奎為白虎,婁、胃、昂、虎三子也。畢象虎,觜、參家璘。”又曰:“牛蛇象,女龜象。”《史記·天官書》的記載與《靈憲》所載基本相同,即: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着四季星象。中國天文學家高魯以《史記·天官書》為依據,設計了二十八宿與四象的關係圖,堪為精彩。
現代國際通用的88星象而言,東方蒼龍大約是佔室女、長蛇、半人馬、牧夫、天秤、天蠍、狼、蛇夫等座。北方玄武大約佔人馬、摩揭、寶瓶、飛馬、天鵝、仙女、雙角、鯨魚等座。西方白虎大約佔仙后、白羊、黃仙、金牛、波江、獵户、天兔等座。南方朱雀大約佔雙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獅子、長蛇等座。

星象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宿”,拼音:xiù,中古拼音:siuh),中國古代天文學説之一,又稱二十八舍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國將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羣,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雉 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
注:龜蛇合一稱玄武;壁水獝根據明 張岱 編綴《夜航船》應為壁水貐(猰貐)【反犬偏旁,右邊一個俞】音為【雨】
淮南子·天文訓》將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中央鈞天:角宿 亢宿 氐宿
東方蒼天:房宿 心宿 尾宿
東北變天:箕宿 鬥宿 牛宿
北方玄天:女宿 虛宿 危宿 室宿
西北幽天:壁宿 奎宿 婁宿
西方顥天:胃宿 昴宿 畢宿
西南朱天:觜宿 參宿 井宿
南方炎天:鬼宿 柳宿 星宿
東南陽天:張宿 翼宿 軫宿

星象東方七星宿

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青龍(或蒼龍)是東方七星宿的總稱,包括了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七個星宿。而其形狀又極似龍形,稱青龍。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星象西方七星宿

白虎是西方七星宿的總稱,包括了奎宿、婁宿、胃宿、昂宿、畢宿、角宿和參宿七個星宿,西方七星宿的形狀如虎,故稱西宮為白虎。

星象南方七星宿

朱雀是南方七星宿的總稱,包括了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張宿、翼宿軫宿七個星宿,朱雀七星宿聯為鳥形,因此稱朱雀;《書·堯典》:“日中星鳥。”傳:“鳥,南方朱鳥七宿。”疏:“南方朱鳥七宿者,再天成象,星座鳥形。《曲禮》説軍陳象天之行: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雀即鳥也。”

星象北方七星宿

玄武是北方七星宿的總稱,包括了鬥宿、牛宿、女宿、虛宿、危宿、室宿和壁宿七個星宿,因這七星宿其形如龜,所以稱為玄武。

星象星官

"星官"也就是現代所説的"星座"或"星宿"。古人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天上相近的恆星組合在一起,分別給以名稱,即為星官。
最早,我國古人只注意東南西北四方最顯著的星象;在有了關於北極、黃道、赤道的知識後,就對北極附近和黃道、赤道沿線的恆星作了劃分,形成了各個星官。
中國星官的名稱,大致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流傳下來的,這些名稱大都與生產和生活有關,如營室、壁、箕、畢、井、鬥等,它們分別表示房屋、牆壁、揚穀的簸箕、捕兔的小網、水井和盛酒的容器等;還有神話人物和傳説故事,如牽牛和織女。《春秋左傳》載魯昭公元年子產講的一個故事説:"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遷實沈於大夏,主參。"説高辛氏的二子閼伯和實沈不和,天天打架,堯只好派閼伯到商丘去主管辰星,即心宿,亦稱商星;派實沈到大夏去主管參星,彼此不相見。參星為當時冬季的初昏中星,商星為當時夏季的初昏中星,一在西,一在東。所以杜甫有詩句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另一部分星官或恆星的名稱則是把階級等級制度的社會結構映射到星空的體現,使天上世界的名稱反映地下人間社會的事物。如北極附近為"太一常居"的宮闕組織,中央為帝星小熊座β),在它周圍有太子(小熊座γ)、正妃勾陳一,小熊座α)等星;外面還有相當於帝車的北斗七星以及由表示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的六星組成的作為天府的文昌宮等,這就把人間的宮廷組織搬到了天上。之所以把星座稱為星官,可能就是認為星座和人的官曹列位以及事物的貴賤一樣,也有尊卑之別。
根據古文獻統計,我國戰國以前記載下來的星官,大約為38個,共200餘顆恆星。到公元前2世紀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中,則系統地記載了全天92座星官約500餘顆恆星。
在我國古代,常用的星象是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由此發展形成了中國古代的星空區劃體系。這3種劃分方法出現的先後,現今尚有爭論。不過從史實記載來看,應以四象為最早。三垣中天市垣的東藩、西藩用的都是戰國時代的國名,所以三垣的設立當在戰國時代或其以後,比二十八宿為晚。當然,星象劃分的實際過程是很複雜的,增補修改不止一次,是逐漸得以完善的,所以很難作出孰先孰後的絕對判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