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編輯 鎖定
飛(拼音:fē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最早見於甲骨文 [2]  。本義是指鳥類在空中拍翅的動作,進而擴展為其他動物的飛翔,後又可指凡物的飄浮,如飛雪、飛絮等。又由此引申出急速,突然等義。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fēi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nui
倉    頡
no
鄭    碼
ydat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ㄈㄟ
平水韻部
平聲五微 [4] 
總筆畫
3
四角號碼
12013
統一碼
基本區 U+98DE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
筆順讀寫
橫折彎鈎/橫斜鈎、撇、點
繁體筆順讀寫
橫折彎鈎/橫斜鈎、撇、點、撇、撇、橫折彎鈎/橫斜鈎、點、撇、豎

字源演變

編輯
”飛“的字源演變 ”飛“的字源演變
象形字。《説文》小篆“飛”字下面像展開的雙翼,上面像鳥首,展開雙翼是為了飛翔。隸變後楷書寫作飛。《簡化字總表》把它簡作“飛”,留下一翅。
本義是鳥在空中拍翅的動作。《説文》:“飛,鳥翥也。段玉裁注:“象舒頸展翅之狀。”《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進而可指其他動物的飛翔。後引申為凡物在天空飄蕩。《易·乾》:“飛龍在天。”如飛雪、飛絮。又由飛行引申為快速、急促。漢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由快速引申為意外的、突然的。《漢書天文志》:“彗孛飛流,日月薄食。”飛”又有無根據的,無緣無故的意思。《後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從鳥向上飛翔引申出人的聲音上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凡聲有飛……飛則聲飈不還。”飛後來也指一種書法用語,即“飛白”。 [2] 

詳細釋義

編輯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指飛蟲或飛禽。
Flying insect;Bird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九拍》:“髯鬍少年能走馬,彎弓射飛無遠近。”

指絃樂器的一種彈奏手法。

《紅樓夢》第八六回:“黛玉笑道:‘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鈎“五絃”,並不是一個字,乃是一聲,是極容易的。還有吟、揉、綽、注、撞、走、飛、推等法,是講究手法的。’”

行酒令的一種方式。

唐元稹《黃明府詩序》:“曾於竇少府廳中,有一人後至,頻犯語令,連飛十二觥,不勝其困,逃席而去。”

書法的一種筆法。

唐李綽《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蔡邕,在鴻門見匠人施堊帚,遂創意焉。”
飛白
動詞
(鳥、蟲等)鼓動翅膀在空中活動。
Fly
唐李白《蜀道難》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飛鳥走獸
泛指其他生物或物體在空中行動。
Fly
《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
飛龍在天
物體在空中飄蕩或飄揚。
Fly
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飛雪
比喻到處遊蕩。
Wander around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十二回:“唉,有這麼個兒,和沒有一樣,整天飛的不在家。”

升騰,上升。
Rising
《隋書·天文志中》:“流星,天使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而升曰飛。”

指貴顯得志。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唐韓愈《中大夫陝府左司馬李公墓誌銘》:“愈下而微,既極復飛,其自公始。”
飛黃騰達
猶奔馳。
Speed
唐許渾《題衞將軍廟》詩:“武牢關下護龍騎,挾槊彎弓馬上飛。”
飛奔
飛散,指物體飛離原處後散落。
Scatter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會大雷風,屋瓦皆飛。”

亡失;逃逸。
Escape
歐陽予倩《黑奴恨》第三場:“最近哈利買了解而培家裏一個女奴,一個小崽子,不留神,這兩傢伙飛了。”
飛牡
顫動。
Quiver
清洪昇《長生殿·刺逆》:“為何今夜睡卧不寧,只管肉飛眼跳?”

傳揚,傳播。
Spread
三國魏曹植《七啓》:“若夫田文、無忌之儔,乃上古之俊公子也,皆飛仁揚義,騰躍道藝。”

迅速傳送或傳遞。
Deliver
漢桓寬《鹽鐵論·輕重》:“轉倉廩之委,飛府庫之財,以給邊民。”

指射(箭)。
Shot
漢班固《答賓戲》:“是故魯連飛一矢而蹶千金,虞卿以顧眄而捐相印。”
飛矢
拋擲。
Throw
《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癸丑嘉定紀事》:“民或登屋飛瓦,或以大索鋪地,賊至,噪而逐,絆索輒僕,即縛之。”
飛刀
揮舞。
Waving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

噴濺。
Splash
《文選·傅毅》:“龍驤橫舉,揚鑣飛沫。”
飛沫
指風勁吹。
Blow
晉陸機《文賦》:“粲風飛而猋豎,鬱雲起乎翰林。”

猶言縱情、無所拘束地從事。
Unlimited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負文餘力,飛靡弄巧。”
飛揚跋扈
謂將礦物藥末或顏料研成粉末,浸在水中,以漂去浮於水面的粗屑。

金元好問《續夷堅志·延壽丹》:“光明硃砂一兩,飛過用之。”

指臉上泛起(紅暈)。
Blush
《金瓶梅詞話》第二五回:“媳婦子見我進去,把臉飛紅的走出來了。”
飛紅
謂眉目傳情地一瞥。
Glare
茅盾《子夜》十七:“她佯笑着對吳蓀甫他們飛了一眼。”

謂因極度興奮而心神飄忽。
Fluttering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白秋練》:“甫兩過,女攬衣起曰:‘妾愈矣!’再讀,則嬌顫相和。生神志益飛,遂滅燭共寢。”

下棋習用語。

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飛,走也。隔一路而斜走曰飛,有似禽鳥斜飛之義也。”
飛象
校稿習用語,指圈去排印的樣稿中的字或句。

稿中飛去這個字。

通“非”,不是。
Be not
《隸釋·漢梁相孔耽神祠碑》:“天授之性,飛其學也。”

形容詞
迅速,疾速。
Quick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行軍總要》:“一經聞知,即便飛稟本官。”
飛跑
憑空而來的;無根據的。
Unfounded
漢焦贛《易林·豫之升》:“多虛少實,語不可覆,樽虛無酒,飛言如雨。”
飛言
意外的。
Unexpected
《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沈太宇的缺已是薛大哥補了,文書也待中下來,這又另是個飛缺。”
飛缺
形容高。
Tall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香亭三間五座,三面飛檐,上鋪各色琉璃竹瓦,龍溝鳳滴。”
飛檐
謂人的情思或作品的風骨飄逸。
Elegant
漢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四:“君侯多壯思,文雅縱橫飛。”

副詞
表示程度極,非常。
Very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那空闊之處一聲鑼響,幾個飛狠的莊客走將攏來。”

形容破碎之極。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抗違不交的,給捆上韓家大院,屁股都給打飛了。”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編輯

説文解字

鳥翥也。象形。凡飛之屬皆從飛。甫微切 [6] 

説文解字注

鳥翥也。
羽部曰。翥者、飛舉也。古或叚蜚為飛。
象形。
像舒頸展翄之狀。甫微切。十五部。
凡飛之屬皆從飛。 [7]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飛字部】飛
〔古文〕𩙱𦐭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𠀤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注: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又桑飛,鷦鷯別名。
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雲: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為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又借作非。《漢·𦼹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説文》徐注:上旁飛者,象鳥頸。 [8]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9]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0]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11]

書法字形

編輯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字形對比圖 [3]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隸書 隸書
(書法來源: [12] 

音韻彙集

編輯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調
四呼
韻攝
上古音系








廣韻
甫微切
微合

三等
平聲

中原音韻

齊微齊

齊微

陰平
齊齒呼

洪武正韻
芳微


二支

平聲


分韻撮要

第三幾紀記


陰平


(音韻資料來源: [13] 

方言集匯

編輯
贛語:fwi1
粵語:fei1
潮州話:bue1 hui1 (pue hui)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