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根親王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軍事統帥)

鎖定
歐根親王·馮·薩伏伊(德語:Prinz Eugen von Savoyen,英語:Prince Eugene of Savoy;1663年10月18日-1736年4月21日 [1]  ),又被稱為薩伏伊的歐根 [2-3]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傑出的軍事統帥,神聖羅馬帝國陸軍元帥。
歐根早年在法國鬱郁不得志,1683年志願參加維也納之戰,此後轉投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麾下。1688年後參與大同盟戰爭。1693年成為元帥。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後,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挺進意大利。1704年,與英國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合作,在布倫海姆之戰大敗巴伐利亞軍。1706年在都靈戰役中再敗法軍,將法國勢力逐出意大利。1707年後,與法國元帥維拉爾在馬爾普拉凱、德南等地多次交戰,互有勝負。1714年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拉施塔特和約》。 [1]  [4]  1716年至1718年,麾師深入巴爾幹,大敗奧斯曼帝國,奪取巴爾幹重鎮貝爾格萊德。此後長期擔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參與奧地利內外政策的制訂。1733年參加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6年在維也納逝世,享年72歲。
歐根被認為是奧地利乃至歐洲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法國大元帥赫爾曼·莫里斯·薩克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都對其頗為推崇。 [2] 
概述內圖片:Jacob van Schuppen於1718年繪歐根親王像 [5] 
中文名
歐根親王·馮·薩伏伊
外文名
Prinz Eugen von Savoyen
別    名
弗朗索瓦-歐根
民    族
法蘭西人
出生日期
1663年10月18日
逝世日期
1736年4月21日
職    業
陸軍元帥、軍事委員會主席
主要成就
森塔戰役大破奧斯曼帝國
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屢次擊敗法國
第二次奧土戰爭時佔領貝爾格萊德
出生地
法國巴黎
信    仰
天主教

歐根親王人物生平

歐根親王家庭身世

歐根親王的父母 歐根親王的父母
歐根親王(一譯尤金親王 [6-7]  、歐仁親王 [8]  )於1663年10月18日生於法蘭西王國首都巴黎,他的曾祖父是薩伏依王朝的公爵卡洛·埃曼努埃萊一世(1562-1630),他的祖父為薩伏依-卡里尼亞諾親王托馬索·弗朗切斯科,父親為法國薩伏依·蘇瓦松總督歐根·莫里茨親王,母親奧林匹婭·曼奇尼(1638-1708)為法國樞機主教、意大利人馬薩林(1602-1661)的侄女。有傳言説奧林匹婭·曼奇尼年輕時曾經是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的情婦。 [9]  歐根則是歐根·莫里茨的第五子。 [1] 

歐根親王嶄露頭角

早年的歐根親王
早年的歐根親王(3張)
歐根自幼其貌不揚,身材瘦弱,有“小神父”(或稱“薩伏伊修道院院長”)之稱。 [10]  歐根的父母被放逐,所以他自幼接受祖母的撫養,並被祖母希望進入修道院。但歐根不為所動。 [2] 
1683年,歐根要求從軍,卻因身材矮小為被路易十四拒絕(據説還遭受訓斥和羞辱)。 [9]  時值奧斯曼帝國(以下簡稱土軍)大舉進攻中歐,基督教世界大受震動,19歲的歐根遂作為志願人員赴前線參戰。他先在帕紹見到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1640-1705),並在維也納之戰中嶄露頭角。但他唯一的親兄弟(歐根共兄弟姐妹五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除了長兄外,還有三個姐姐)、正在帝國軍隊中任龍騎兵團長的兄長卻犧牲了,利奧波德一世遂在同年12月將一個新組建的800人的龍騎兵團交給歐根指揮。 [11]  歐根深感知遇之恩,從此把奧地利作為自己的祖國,拒絕回到法國。 [9]  隨後十餘年,他隨帝國軍隊收復了匈牙利等東歐大片領地。歐根將洛林公爵查理五世(1643-1690)當作效仿對象,並在作戰時展現出超凡的勇氣和獨特的統帥能力。1685年,晉升為少將。1686年6月至9月,他隨查理五世攻克布達城。1687年,24歲的歐根升為中將。 [1] 
1686年布達戰役中的歐根(左一騎白馬者),久拉·本丘爾繪 1686年布達戰役中的歐根(左一騎白馬者),久拉·本丘爾繪 [12]
1688年,歐根在貝爾格萊德抗擊奧斯曼帝國時負傷。1689年,他在美因茲抗擊法軍的戰鬥中再次負傷。1690年,利奧波德一世派歐根前往薩伏伊,希望他的家庭背景能夠促進外交使命的達成。歐根不負眾望,説服薩伏伊公爵維托里奧·阿梅迪奧支持奧地利。隨後,在意大利北部的戰役中,歐根擔任安東尼奧·卡拉法騎兵部隊的指揮官。 [1] 
1690年至1692年,他接連解放了康尼,攻佔了卡馬尼奧拉(Carmagnola),一度擊敗了法國元帥尼古拉·卡蒂納(1637-1712)(Nicholas Catinat)的軍隊。但由於卡拉法的部下怯懦畏戰,最終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692年,奧地利入侵法國東部之際,歐根率軍分別取得加鎮區和奧布蘭縣戰役的勝利。 [1] 
1693年,29歲的歐根因戰功卓著,晉升為帝國陸軍元帥。 [1]  1694年任北意大利軍團總司令,第一次獨立指揮作戰。

歐根親王聖戰英雄

歐根親王所穿的胸甲,現藏於維也納軍事歷史博物館 歐根親王所穿的胸甲,現藏於維也納軍事歷史博物館
歐根未能在意大利取得任何決定性戰役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手下軍隊的素質不高。1697年,歐根被召回匈牙利前線,擔任對奧斯曼帝國作戰的帝國軍總司令。接到命令,歐根立即重新改組了帝國軍隊,使其面貌煥然一新。 [1] 
同年9月11日,歐根率5萬軍隊閃電般行軍10小時,進入特蘭西瓦尼亞,隨後利用羣山為掩護,以鉗形攻勢圍困10萬土軍,以不到2000人的傷亡使土軍死傷2萬餘人,取得森塔戰役(Battle of Zenta)大捷。 [2]  這是歐洲軍隊第一次擊敗一位蘇丹御駕親征(穆斯塔法二世,1664-1703)。10月,歐根佔領薩拉熱窩。此後,歐根聲名鵲起,成了全歐洲打擊異教徒的英雄。他在1697年的進軍也迫使奧斯曼帝國求和,並在1699年的《卡爾洛維茨和約》中割讓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和克羅地亞大片領土奧地利。這解除了帝國兩線作戰的困境。 [1] 

歐根親王對法戰爭

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奧地利、英國和荷蘭結成同盟向法國宣戰。歐根率領一支小型部隊從匈牙利出發,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達意大利的波河平原,渡過阿迪傑河,在7月9日於卡爾皮迅速擊敗卡蒂納元帥領導的法軍。9月1日,歐根在奇阿里附近的奧廖河畔再次擊敗法軍。但他未能攻進倫巴第 [9]  [3] 
描繪歐根1701年穿越阿爾卑斯山的彩色銅版畫 描繪歐根1701年穿越阿爾卑斯山的彩色銅版畫
1702年,歐根率軍奇襲克雷莫納城,擒獲法軍駐意大利司令維勒魯瓦公爵(1644-1730),但未能佔領該城。此後,法軍主帥被換為旺多姆公爵路易·約瑟夫·德·波旁(1654-1712)。 [9]  8月15日,在盧扎拉戰役中,歐根與旺多姆公爵不分勝負。之後由於補給不足,他只能勉強堅守在波河下游。 [3] 
此時,維也納爆發了一系列經濟與政治危機,歐根不得不在1703年返回維也納。在成功的奪權鬥爭後,他獲得了各方的支持,擔任宮廷軍事委員會主席和皇家樞密院主席,開始領導戰爭。 [3]  較高的政治地位使歐根能更容易地按照個人理念整編軍隊,改善士兵的待遇,從而提高整個帝國軍隊的作戰效率。此外,他還努力平息匈牙利的費倫茨·拉科齊二世(1676-1735)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 [1] 
1704年,歐根與英國名將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1650-1722)合作,共同抗擊巴伐利亞軍隊。8月12日,歐根親率部與馬爾博羅公爵會合,次日在布倫海姆之戰中大敗法國元帥塔拉爾德(1652-1728)、馬爾森(1656-1706)和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1662-1726)共同指揮的軍隊,使巴伐利亞退出戰爭。歐根和馬爾博羅公爵也因這場戰爭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長期並肩作戰的戰友。 [1] 
歐根親王 歐根親王
1705年,歐根返回意大利,增援處於嚴重困境的堂兄、薩伏伊公爵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1666-1732)。8月16日,在卡薩諾擊敗法軍。1706年,歐根率部悄然越過旺多姆公爵的封鎖線,以每天15英里的速度遠程奔襲了240英里,進行了一次超越時代的機動行軍,挺進意大利的都靈,解救堅守此地的1.5萬人奧軍。9月7日,他與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在都靈會合,以4.2萬兵力擊敗8萬法軍。法國元帥馬爾森戰死,法軍傷亡上萬(參見都靈戰役)。9至10月間,歐根將法軍從上意大利逐出。 [1]  [3]  至此,法國在意大利上百年的勢力徹底瓦解。
1707年7月,歐根率英奧聯軍,自海陸兩面圍攻法國南部城市土倫,但因久攻不克,被迫於8月撤退。 [13]  1708年,他再次率領軍隊北上,與馬爾伯勒公爵會合。7月11日,兩軍聯合在奧德納爾德戰役擊敗旺多姆公爵。 [2]  同年底,在艱難的圍攻後,歐根攻克了法國當時最堅固的要塞城市里爾,打開了通往法國本土的門户。 [3] 
1709年,路易十四同意和談,卻因盟軍提交的和平條件過於苛刻,使談判再度破裂。 [3]  9月11日,盟軍在馬爾普拉凱之戰中擊退法國元帥肖德·路易·赫克托爾·德·維拉爾(1653-1734)所部,使法軍傷亡約1.2萬人(一稱8000多人 [14]  、1.27萬人 [15]  ),但盟軍自身亦傷亡約2.5萬人(一稱2萬人)。馬爾普拉凱之戰號稱“整個18世紀歐洲戰爭中最為血腥的戰鬥”。 [16-17]  巨大的傷亡使英國國內掀起反約翰·丘吉爾的浪潮、反法盟軍內部出現議和的意見,聯軍無力再發動大規模進攻。 [1]  [4] 
1711年4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1678-1711)突然逝世,由其弟查理六世(1685-1740)繼承皇位。此時,由於歐洲大陸形勢轉變,國內政局變化,英國已經開始與法國進行秘密談判。歐根為防止同盟瓦解,親自前往倫敦,但已徒勞無功。 [3]  1712年7月,歐根部下的阿爾貝馬爾伯爵在德南戰役被維拉爾擊敗,歐根赴援不及,且戰且退。 [18]  9月至11月間,維拉爾在弗賴堡(巴登-符滕堡)之戰再次擊敗歐根,並將陣線維持在萊茵河一帶。1713年4月,法國同英國、薩伏伊、葡萄牙和普魯士達成《烏得勒支和約》,但查理六世不滿於該和約對西班牙問題的處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之孫腓力五世保留西班牙王位),決定繼續進行戰爭。 [3]  [19]  [1] 
此時的歐根也意識到由帝國獨自進行的戰爭是毫無意義的,於是建議查理六世與法國議和。11月26日,歐根同維拉爾開始在巴登的拉施塔特宮進行時斷時續、激烈爭執的會談。 [20]  在這些談判中,歐根精明並堅定,表現了高度的外交才能,盡力為哈布斯堡王朝爭取到了最大利益。1714年3月6日《拉施塔特和約》(the Peace Treaty of Rastatt)和9月7日《巴登條約》的簽訂,標誌着曠日持久的戰爭的結束。 [19]  [4]  根據上述條約的規定,哈布斯堡王朝基本接受《烏得勒支和約》,並獲得了原屬西班牙的米蘭、托斯卡納、那不勒斯、曼圖亞、南尼德蘭及撒丁島。 [3]  [21] 

歐根親王解放東歐

主詞條:奧土戰爭
第二次奧土戰爭期間的歐根親王 第二次奧土戰爭期間的歐根親王
從1714年末起,奧斯曼帝國攻佔威尼斯共和國控制下的摩里亞,並圍攻科孚島,謀求修改《卡爾洛維茨和約》(參見詞條威土戰爭)。1716年初,一向關注東方問題的歐根建議查理六世介入戰爭,重新對奧斯曼帝國開戰。他本人重上戰場,指揮全局。 [3]  [22] 
1716年7月,12萬土軍在駙馬達瑪德·阿里帕夏的指揮下,向奧軍進攻,其中只有4萬奧斯曼帝國的步兵,3萬騎兵,其餘都是各屬國拼湊的雜牌軍。8月5日,歐根在彼得羅瓦拉丁以8萬奧軍大敗土軍,殲滅土軍3萬人,達瑪德·阿里帕夏陣亡。隨後,他轉向巴納特,包圍並攻佔堅固的蒂米什瓦拉(Temesvar)要塞(10月12日)。 [1]  [3] 
1717年,歐根在獲得增援後,開始圍攻奧斯曼帝國在東歐最重要的基地貝爾格萊德。此時,有一支人數上佔優勢的土軍趕來救援,架起大炮轟擊奧軍營壘。善於依憑營地的歐根很快做出了反應:留1萬人監視城中守軍,親率6萬人於8月16日凌晨夜襲敵營,擊潰土軍。一週後攻克貝爾格萊德,對土戰爭勝利結束。這是此前、此後200年帝國軍隊深入巴爾幹最遠的時期。徹底解除了奧斯曼帝國對奧、匈的威脅。1718年7月21日,在英國和荷蘭的斡旋下,《帕薩羅維茨和約》(the Treaty of passarowitz)簽訂,奧斯曼帝國割讓包括貝爾格萊德在內的塞爾維亞北部予奧地利。 [1]  [23] 
歐根親王(圖中)在貝爾格萊德 歐根親王(圖中)在貝爾格萊德 [24]
就在這次戰爭中,軍中一位不知名的戰士在軍營中為他譜寫了一曲頌歌《高貴的騎士》,立刻在德語地區廣泛流傳。二戰中此曲改名為《歐根親王進行曲》。 [3] 

歐根親王主政時期

在對土戰後,歐根掌管宮廷軍事會議並以此領導軍隊,主持樞密國務會議而對外交決策產生影響。他“主張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懷有集中和聯合各種力量的目的,以便使奧地利在歐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實際上,歐根與查理六世的關係非常疏遠,他的意見並不始終被聽從,甚至曾多次圍繞他而出現危機。這些事件雖然沒有導致歐根垮台,但還是在1724年導致他放棄了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被授予的奧屬尼德蘭總督之職。 [3] 

歐根親王晚年及去世

歐根親王的紋章 歐根親王的紋章
可能是因為少年時期家庭的缺陷和醜聞,歐根長大以後幾乎從不對人談及個人的情緒和思想,而且終身未婚,也沒有子女。在晚年,他將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收藏書籍、修葺花園、研究建築和飼養珍禽異獸上。 [1] 
1733年,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歐根率領奧軍對抗法軍。但由於軍隊素質不高和政府支持不力,加之歐根本人年事已高,他未能阻止法軍對萊茵河畔菲利普斯堡要塞的攻勢。6月20日,菲利普斯堡陷落(參見詞條菲利普斯堡之戰)。 [1]  [25] 
1735年10月3日,維也納臨時和約達成,戰爭結束,歐根回到維也納。自此後,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1736年4月21日,歐根在睡夢中安逝,終年72歲。 [1]  [26] 

歐根親王主要影響

歐根親王指揮藝術

歐根治軍嚴明,忠誠無私,關愛士兵,備受部屬的愛戴,也極受盟友的欽佩。在軍事上,他善於利用戰局,行動果決,治軍嚴明,注重平時培訓,重視給養裝備等後勤保障。歐根是一個擅長利用利用地形來精心佈置防禦的高手,也是一個善於以閃電般速度奇襲敵軍的大師。與歐根時代相近的法國大元帥赫爾曼·莫里斯·薩克斯(1696-1750)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都對歐根的組織與作戰方式進行了研究。 [2] 

歐根親王軍事改革

戈弗雷·克納勒筆下的歐根親王(約1712) 戈弗雷·克納勒筆下的歐根親王(約1712) [27]
歐根不僅具備出眾的領導能力,他在軍隊中的改革創新也給當時乃至未來的戰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任宮廷軍事委員會主席和皇家樞密院主席時,歐根致力於改善士兵的待遇,提高整個帝國軍隊的作戰效率。 [1] 
歐根廢除了指定委任制度,他任命軍官看重的是個人品質,而不是出身和門第。他還建立了軍需品轉運基地,保證了士兵們能夠有充足的軍糧和彈藥以及其他的必備品。 [2] 
此外,歐根還創新性地將馬上騎兵與馬上行進馬下作戰的“龍騎兵”協調共同作戰,利用二者在馬上偵察報告敵軍所在的位置和勘測有利的作戰地形,這種方式成為歐根離開奧地利軍隊之後很長時間內一直保持的作戰特色。 [2] 

歐根親王內外政策

歐根曾希望把哈布斯堡家族幅員遼闊的君主國建成一個“整體”,但這一願望沒有實現。18世紀30年代,他重新成為查理六世對外政策的首席顧問。歐根建議與俄國、普魯士建立牢固關係,同英國和解,並在吸納丹麥和一批德意志諸侯後組成了一個同盟。這個同盟在表面上鞏固了奧地利的地位,結束了嚴重危機的時代。在不小的程度上,這一成就應該歸功於歐根開創並親自領導的秘密外交。 [3]  他建議讓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七世)來繼承皇位,因為這樣可以把同樣信奉天主教的巴伐利亞併入帝國。由此得罪了通過《國事詔書》想把皇位傳給女兒的查理六世。他也反對把瑪麗婭·特蕾莎(1717-1780)公主嫁給普魯士王儲(後來的腓特烈二世,1712-1786)的計劃,這埋下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伏筆。 [28-29]  [3] 

歐根親王歷史評價

同歐根親王有密切關係的詩人讓-巴蒂斯特·盧梭稱呼他為“尚武的哲人”。 [3] 
法國啓蒙時代學者孟德斯鳩(1689-1755)在《波斯人信札》中稱:奧斯曼帝國由於兩次前所未有的大敗仗而風雨飄搖:一個基督教的穆夫提只是形式上支持它,德國的大維希(指歐根)是天降災星,被派來懲治奧瑪爾派教徒,把真主對他們的反叛和姦詐行為的震怒帶到四面八方。 [8] 
法國學者伏爾泰(1694-1778)《路易十四時代》:歐根親王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名字,……這位親王在法國宮廷雖然被人蔑視,卻生來具有在戰爭時期成為英雄、在和平時期成為偉人的優秀品質。他剛正不阿、孤高自傲。他像所有將領一樣犯過錯誤,但這些錯誤都隱沒於他的偉大業績之中。 [9] 
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認為歐根是值得自己效仿的七大前輩名將之一。 [30]  儘管有學者不認同這種説法,但他仍被認為是奧地利歷史上最偉大的將軍之一。 [31] 
奧地利作家胡戈·馮·霍夫曼斯塔爾(1874-1929)曾以《懷念歐根親王》為題,寫道:今天的普魯士人就是這樣熱愛他們的腓特烈大帝的,而我們奧地利人也是這祥熱愛最偉大的奧地利人歐根·封·薩福尹的。 [32] 
德國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1881-1948)在《德國人》中説:在柏林,洪堡代表的是精神,而在維也納,歐根親王代表的是軍事科學,在他們兩人祖先的血液中都有着法蘭西的血緣。 [33] 
美國學者薩克雷、芬德林主編《世界大歷史》:歐根·薩伏伊是奧地利18世紀早期最為傑出的軍事指揮家,……他在18世紀後半葉成功奠定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基礎。歐根·薩伏伊身經百戰,參與了將土耳其人逐出維也納的戰役,還分別指揮軍隊將土耳其人逐出匈牙利,將法國人逐出意大利。歐根的部隊紀律嚴明,他本身也深受部下愛戴。他優秀的組織和管理才能被同時代的人廣為傳頌。 [1] 

歐根親王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父
意大利薩伏依王朝公爵(1580-1630)。
祖父
薩伏依-卡里尼亞諾親王。
父親
歐根·莫里茨親王
法國薩伏依·蘇瓦松總督。
母親
法國樞機主教馬薩林的侄女。
侄女
Maria Anna Victoria
繼承了歐根的遺產。
表格主要參考資料 [9]  [1]  [34] 

歐根親王軼事典故

Jacob van Schuppen繪歐根親王像 Jacob van Schuppen繪歐根親王像
歐根親王有較深的科學藝術素養,喜歡與著名學者通信交流,和伏爾泰、孟德斯鳩、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等學者私誼甚篤。 [29]  [35]  1714年,應歐根的請求,萊布尼茨總結了自己的主要哲學觀點,撰寫了《單子論》一書。 [36] 
歐根還是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1700年歐根在皇帝賜給他的維也納的第三區土地上,仿照凡爾賽宮,建造了巴洛克式的宮殿——美景宮,建築各個部分的宮殿持續到1723年。 [37]  其中有豐富的文化珍藏傳世。歐根死後,繼承他遺產的侄女Maria Anna Victoria沉溺於賭博,不得不把這些宮殿和藏品變賣。 [34] 

歐根親王後世紀念

歐根親王死後,葬於今奧地利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 [38]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一戰時奧匈帝國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第三號戰艦被命名為歐根親王號。德國在二戰時將希佩爾級重巡洋艦三號艦命名為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39] 
黨衞軍第七志願山地師以歐根的名字命名為“歐根親王”師。 [40] 
歐根的塑像在他誕辰202週年那一天豎立在奧地利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外的英雄廣場,這是維也納皇宮範圍內第一個非皇室成員的紀念碑。 [41]  而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英雄廣場,也有一尊歐根的騎馬雕像。 [42] 
參考資料
  • 1.    (美)薩克雷,(美)芬德林 主編.世界大歷史 1689-1799:新世界出版社,2015-01:65-67
  • 2.    〔美〕邁克爾·李·蘭寧 著;耿丹、蘇文君 譯.軍事家100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軍事統帥排行榜:當代世界出版社,2006-01:85-86
  • 3.    (德)馬克斯·布勞巴赫等 著;陸世澄,王昭仁 譯.德意志史 第2卷 從宗教改革至專制主義結束 1500-1800 上:商務印書館,1998-11:354-363
  • 4.    (美)T.N.杜派 著;傳海 等 譯.哈珀-柯林斯世界軍事人物全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08:743
  • 5.    Eugenius (1663-1736), prins van Savoye  .The Memory[引用日期2020-12-26]
  • 6.    (美)艾·塞·馬漢著;蔡鴻幹 譯.海軍戰略:商務印書館,2018-10:88
  • 7.    瑪麗·普拉特·帕米利 著;劉路,趙蔚羣譯.德國簡史:南海出版公司,2018-03:96
  • 8.    (法)孟德斯鳩 著;梁守鏘 譯.波斯人信札:商務印書館,2017-08:232
  • 9.    (法)伏爾泰 著.路易十四 1638-1715:哈爾濱出版社,2015-02:203-205
  • 10.    (瑞士)亨利·瓦洛通 著;劉光耀,李蘭琴 譯.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傳:商務印書館,1993-09:10
  • 11.    LOUISE MUHLBACH.PRINCE EUGENE and HIS TIMES:P. F. COLLIER & SON,1868
  • 12.    Reprise du château de Buda en 1686, Charles V duc de Lorraine (à cheval à gauche) et de Eugène prince de Savoie (à cheval à droite). . Huile sur toile de Benczúr Gyula (1896) exposée à la galerie nationale hongroise, Budapest.Photo by Yelkrokoyade.
  • 13.    王覺非 主編;楊豫 副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2:598
  • 14.    伏爾泰《路易十四時代》(商務印書館,2017.08,第304頁):這天法國只喪失八千多人。敵方丟下近兩萬一千名死傷人員。
  • 15.    (美)邁克爾·李·蘭寧 著,耿丹 譯.決戰100 排行榜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排行榜: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305-306
  • 16.    (美)阿徹·瓊斯 著,劉克儉、劉衞國 譯.西方戰爭藝術 對西方戰爭思維的追溯和解析:海南出版社,2017-10:252
  • 17.    安維濱,孫鴻章 主編;丁之方等 撰稿.中外戰典: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11::61
  • 18.    夏徵難 著.解讀《戰爭論》:解放軍出版社,2003-01:518
  • 19.    For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Prince Eugene's role in the peace conference and treaty of Baden see Das Diarium des Badener Friedens 1714 von Caspar Joseph Dorer. Mit Einleitung und Kommentar herausgegeben von Barbara Schmid (= Beiträge zur Aargauer Geschichte. 18). Baden: Hier und Jetzt, 2014, ISBN 978-3-03919-327-1.
  • 20.    王繩祖 主編;魯毅等卷 主編.國際關係史 第1卷 1648-1814: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12:146
  • 21.    王覺非 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2:598
  • 22.    McKay,Baker&von Savoyen 1977,p.159-160.
  • 23.    王覺非 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2:601
  • 24.    Prinz Eugen in der Schlacht bei Belgrad 1717. Zeitgenössischer, anonymer Künstler um 1720. Ölgemälde im Heeresgeschichtlichen Museum, Wien.
  • 25.    熊武一、周家法 主編.軍事大辭海·下:長城出版社,2000-5:2632
  • 26.    The Edinburgh Review 1862, p. 545.
  • 27.    Portrait of Prince Eugene of Savoy (1663-1736).Godfrey Kneller.1712.Karl Gutkas: Prinz Eugen und das barocke Österreich : Ausstellung der Republik Österreich und des Landes Niederösterreich, Wien: 1986.
  • 28.    McKay & Scott: 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 1648–1815, 136–37.
  • 29.    (捷)帕維爾·別利那 著;(捷)依瑞那·洛茨蓋羅娃,(捷)帕維爾·瑪約洛 繪;王鵬編 譯.軍事家:明天出版社,2004-10:65
  • 30.    Henderson 1964, p. 11.
  • 31.    McKay, Baker & von Savoyen 1977, p. 246-247.
  • 32.    孫鳳城 編選.二十世紀德語作家散文精華:作家出版社,1990-03:26-28
  • 33.    (德)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 著;楊成緒,潘琪 譯.德國人:東方出版社,2006-12:167
  • 34.    The Edinburgh Review 1862, p. 546.
  • 35.    McKay, Baker & von Savoyen 1977, p. 199.
  • 36.    陶秀璈,包也和 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近現代西文哲學 原著選讀與解讀:研究出版社,2010-08:22-23
  • 37.    夏徵農,陳至立 主編.大辭海 美術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358
  • 38.    路漫,孫偉娜 著.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英語帶你暢遊歐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7-10:278
  • 39.    (英)沃德 著.二戰主力戰艦:中國市場出版社,2011-05:30
  • 40.    戎馬 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武裝黨衞軍戰史 1933-1945:中國廣播影視音像出版社,2008-11:99
  • 41.    《全球攻略》編寫組 著.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攻略:中國旅遊出版社,2012-06:33
  • 42.    劉廣宇,周娟.慢遊歐洲 800天、20國、50城、100景旅行故事:北方文藝出版社,2018-01:23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