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七世人物簡介
編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是巴伐利亞選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與第二任妻子波蘭公主特蕾莎·庫內貢達·索別斯卡的兒子,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的外孫,生於布魯塞爾。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分成兩派,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的父親屬於支持西班牙與法國的一派,其家族在戰爭中被奧地利俘虜。卡爾·阿爾布雷希特被帶到維也納,在那裏由耶穌會會士教育。1715年,由於兩支都臣服於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得以恢復統一。1717年,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參加皇帝查理六世反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在戰鬥中指揮一支巴伐利亞軍隊。1726年,他繼承了父親的選侯爵位。
儘管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在查理六世為確保其女兒瑪麗亞·特蕾西婭繼承奧地利的國事詔書上簽字,但在查理六世去世後,他是立即否認瑪麗亞·特蕾西婭的繼承權的王公之一。瑪麗亞·特蕾西婭在諸侯的一片反對聲中登上了奧地利王位,結果引發了包括西班牙、法國、波蘭在內的歐洲大國介入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在1741年被承認為波希米亞國王(通常由奧地利首席大公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的頭銜)。1742年,德意志諸侯全體一致選舉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七世。
查理七世主要事蹟
編輯查理七世缺乏爭奪哈布斯堡領地的真正實力。他既沒有大量的軍隊也沒有錢;看來他是諸侯們利用來反對瑪麗亞·特蕾西婭的旗幟。甚至就在查理七世的加冕禮進行之時,瑪麗亞·特蕾西婭的軍隊正在進攻他的世襲領地巴伐利亞。有一段時間查理七世幾乎陷入絕境,但是得到了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他是瑪麗亞·特蕾西婭最兇惡的敵人)的援助。不久,他的波希米亞國王頭銜被波希米亞議會廢黜。
查理七世家庭成員
編輯關係 | 肖像 | 名字 | 生卒年 | 介紹 |
妻子 | 奧地利的 瑪麗亞·阿瑪莉亞女大公 | 1701年10月22日- 1756年12月11日 | ||
子女 | —— | 一個女兒 | 1723年 | 夭折 |
瑪麗亞·安東尼婭·瓦爾普吉斯·辛弗沙 (Maria Antonia Walpurgis Symphorosa;) | 1724年7月18日- 1780年4月23日 | 與表兄薩克森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結婚,有後代 | ||
特蕾西婭· 貝內迪克塔·瑪麗亞 (Theresia Benedikta Maria) | 1725年12月6日- 1743年3月29日 | 終生未婚 | ||
(Maximilian III. Joseph) | 1727年3月28日- 1777年12月60日 | 巴伐利亞選帝侯,與表妹薩克森的瑪麗亞·安娜結婚,無後代 | ||
—— | 約瑟夫·路德維希 (Joseph Ludwig ) | 1728年8月25日- 1733年12月2日 | 夭折 | |
瑪麗亞·安娜·約瑟法·奧古斯塔 (Maria Anna Josepha Augusta) | 1734年8月7日- 1776年5月7日 | 與巴登-巴登藩侯路德維希·格奧爾格·西姆佩特結婚,無後代 | ||
瑪麗亞·約瑟法·安東尼婭·沃爾布加·費利齊塔斯·雷古拉 (Maria Josepha Antonia Walburga Felizitas Regula) | 1739年3月20日- 1767年5月58日 | 與第二代表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結婚,無後代 |
- 參考資料
-
- 1. 查理七世資料介紹 .查理七世資料介紹[引用日期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