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鶴

(明朝後期大臣)

鎖定
楊鶴(1570年—1635年),字修齡,號弱水,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明朝大臣。 [13] 
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中進士。授雒南知縣,後調長安。神宗萬曆四十年(1612年),升御史,旋出督兩淮鹽法,巡按貴州。薩爾滸之戰後,楊鶴疏薦熊廷弼張鶴鳴袁應泰等督師,疏陳遼東戰事失敗緣由,乃稱疾回家。崇禎元年(1628年),復起為左僉都御史,旋升為左副都御史。崇禎二年(1629年),受命以兵部右侍郎出任陝西三邊總督。他不諳軍事,採用招撫、誘降策略無成效,農民義軍隊伍更為壯大。崇禎四年(1631年),御史吳甡上疏彈劾楊鶴“主撫誤國”,被下獄,戍袁州。崇禎八年(1635年),死於戍所。 [12] 
全    名
楊鶴
修齡
弱水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武陵
出生日期
1570年
逝世日期
1635年
逝世地
袁州
最高官職
兵部右侍郎兼陝西三邊總督

楊鶴人物生平

楊鶴早年經歷

楊鶴,字修齡,武陵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初任雒南知縣,後調任長安知縣。
萬曆四十年(1612年),楊鶴升任御史,上書請太子在東宮裏接受教學,當時壽寧公主的女婿冉興讓被掌家宮女梁盈女、宦官彭進朝等毆打、欺辱,公主多次告狀告不到神宗跟前,冉興讓把衣冠掛在長安門上就走了,楊鶴聽説了之後,非常憤怒,便將這件事告訴皇帝:“近來,皇上的愛女被宮中的奴才欺負,她的女婿在街市上受人毒打,到宮中告狀告不進去,上書也到不了皇上手中。上下情況不通真是到了極點!” [1] 
後來楊鶴外出管理兩淮鹽法巡按貴州。當時貴州跟烏撒接壤,烏撒距離四川南部的敍州有一千里,很難管制;而效良的父親紹慶又佔據着沾益州,這兩處地方都是四川、雲南、貴州的咽喉地,於是楊鶴奏請把烏撒割出,歸入貴州,這樣距離近好管一些,可以消除後患,朝廷討論時竟然決定不下來。由於貴州的土地、户口、貢賦等都沒有賬目可查,於是楊鶴傳令宣慰安位把情況都登記註冊,連同首領、目把、主名,承襲的源委,都上交給了有關部門,從此以後貴州的簿牒才明朗化,有弄虛作假的情況也容易查對了。事後,楊鶴不等朝廷批准徑自回鄉去了,很久以後才回朝。 [2] 
楊鎬的四路遼東軍戰敗後,楊鶴推薦熊廷弼張鶴鳴李長庚薛國用袁應泰等人,並且上書分析了遼東軍事戰敗的原因,由於楊鶴的説話太直,受到當時大官的討厭,大官們打算借別的事把楊鶴趕走,楊鶴於是自己稱病離開了。正好楊鶴父親去世了,依律楊鶴居家守喪。天啓初年,朝廷起用楊鶴為太僕少卿,又提升為右僉都御史,讓他去巡撫南安、贛州。楊鶴尚未上任,母親又死了,廣寧的戰事又失敗了,魏忠賢因為楊鶴庇護過熊廷弼,把他給除了名。 [3] 

楊鶴進獻名言

崇禎元年(1628年),朝廷召楊鶴出任左僉都御史,又提升為左副都御史。楊鶴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稱:“謀求天下大治的要領在於培植元氣。自從進行大規模戰爭、兵役以來,經常不斷地對下邊進行加派,目前公私財力交困,百姓的元氣受到了傷害。自從遼左、貴州、四川兵敗失控後,暴骨成丘,封疆的元氣受到了傷害。自從朝廷裏縉紳結黨,彼此傾軋以來,謀逆的宦官乘機出來,打擊好人,士大夫的元氣受到了傷害。現在的國家就如同大病初癒,身上脈絡還沒調養好,風邪病毒容易侵染,治理的辦法在於培植元氣。”當時人們把他的這些話當成了名言。 [4] 

楊鶴接任總督

當時,陝西白水縣有一個叫王二的人出來糾集羣眾,用墨汁塗了臉,闖進澄城,殺掉了知縣張耀採,至此其他盜賊也蜂擁而起。第二年,陝西總督武之望去世,很長時間廷臣都沒人肯去接任,大家都推楊鶴過去。崇禎皇帝召見楊鶴,向他詢問治理方略。楊鶴回答説:“清慎自持,撫卹將士而已。”崇禎於是任命楊鶴為兵部右侍郎,讓他接替武之望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楊鶴到任時大梁、大旺、王二已被剷除,但是跟着起來的賊寇更多了。 [5] 
楊鶴接任總督後,王左掛等攻打宜川,被知縣成材打退,轉攻韓城,韓城官軍沒有將領,楊鶴任命參政洪承疇領兵抵禦,俘獲、斬殺了三百多人,韓城之圍解除了,賊兵前往清澗。楊鶴接連上書朝廷請讓各位大將返回駐地,沒有結果,就起用了原先的將領杜文煥出來任職。二月,延安知府張輦、都司艾穆在延川進逼賊兵,收降了賊首王子順、張述聖、姬三兒,另外賊首王嘉胤洗掠了延安、慶陽,楊鶴將此事隱瞞下來,沒有上報。楊鶴又給降賊王虎、小紅狼、一丈青、掠地虎、混江龍等頒佈免死文書,把他們安置在延綏、河曲一帶,致使這些賊兵照舊姦淫、搶掠,當地官府卻不敢過問,賊寇的禍亂就這樣造成了。 [6] 

楊鶴遭人欺騙

賊寇造成的禍亂越來越嚴重,王嘉胤打下黃甫、清水、木瓜之後,又攻佔府谷;賊首神一元攻佔了新安、寧塞、柳樹澗等城堡,又將杜文煥的多數族人殺了,而神一元的弟弟神一魁又圍攻慶陽,打下了合水,楊鶴得知後馬上移駐寧州,神一魁接受招安,楊鶴把他送回合水交給知縣蔣應昌。其他賊首見後也先後歸降,楊鶴在城樓上擺了一張皇上的座席,讓這些賊首跪拜,口喊萬歲,然後宣讀皇上的指示,命令他們發下誓言,或歸伍,或歸農,永不做賊。這些賊首假意答應了,楊鶴馬上就赦免了他們的罪行。於是羣盜都把楊鶴這個總督看作兒戲。楊鶴又因為神一魁的勢力最強大,就把他的女婿請到軍帳中,同吃同住,神一魁果然來降,楊鶴列舉他十大罪狀,神一魁就磕頭請罪,楊鶴就宣讀詔書赦免了他,給他封了一個官職,把他的部隊四千多人安排在寧塞,派守備吳弘器防護他們。當時將軍杜文煥對此十分憤憤不平,帶着他的族人離開了。 [7] 

楊鶴晚年經歷

神一魁的手下茹成名特別桀驁不馴,楊鶴命令一魁在耀州誘殺了茹成名,他的同夥們這下犯了疑心,脅迫着神一魁反叛了,御史謝上賓便上書彈劾楊鶴矇騙朝廷,朝廷把他的奏疏交給巡按御史吳甡加以核對後彙報,吳甡上奏説楊鶴主張招安,誤國不淺。崇禎帝惱了,把楊鶴逮捕入獄,判為充軍袁州。崇禎八年(1635年)九月十一日,楊鶴死在袁州 [13]  ,他的兒子楊嗣昌請加以撫卹,朝廷恢復了楊鶴的官位,但不加優恤。

楊鶴死後哀榮

楊鶴早先因為尤世祿在寧夏的大捷,升任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蔭封子孫世襲錦衣千户。崇禎十年(1638年),朝廷為賀虎臣在寧夏大捷論功行賞時,給楊鶴追加官銜太子少傅。崇禎十三年(1641年),又因為論甘肅戰功,任命楊鶴的一個兒子為官。 [8] 

楊鶴人際關係

楊鶴人物評價

顧光祖:楊鶴、魏雲中玩寇貽患,使秦晉之間破城、陷堡、殺將復,軍民遭荼毒罪。 [9] 
查繼佐:賊胎於楊,亦烈於楊。前則恇怯圖苟安,養寇是也,後則增餉斂怨,因而長亂。養寇在一方,長亂滿中原矣。按鶴免死謝表有云:“臣既負國,臣子不勝任,恐無以匡王。”嗟!楊家父子自題世譜哉!雖然,鶴與嗣昌生不凡,是奇誤也。夫既誤,雖奇亦庸。庸而誤,誤小;以奇而誤於庸,誤大。 [10] 
張廷玉:楊鶴素有清望,然不知兵。……流賊之肆毒也,禍始於楊鶴。

楊鶴史料記載

罪惟錄·列傳卷之二十五庸誤諸臣傳》 [11] 
參考資料
  • 1.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四十年擢御史,上疏請東宮講學。且言:“頃者,愛女被躪於宮奴,館甥受撻於朝市,叩閽不聞,上書不達,壅蔽極矣。”時壽寧主婿冉興讓為掌家宮人梁盈女、內官彭進朝等毆辱,公主三奏不達,興讓掛冠長安門去,故鶴言及之。
  • 2.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尋出督兩淮鹽法,巡按貴州。貴州接壤烏撒,去川南敍州千里,節制難。土官安雲龍死,其族人與沾益安效良爭印,構兵三十年,後竟為效良所據,其父紹慶又據沾益州,皆川、雲、貴咽喉地。鶴請割烏撒隸貴州,地近節制便,可弭後患,朝議不決。未幾,效良為亂,如其言。貴州土官以百數,水西安氏最大,而土地、户口、貢賦之屬,無籍可稽。鶴乃檄宣慰安位盡著之籍,並首領目把主名、承襲源委,悉列上有司。自是簿牒始明,奸弊易核。事竣,不候命徑歸。久之,還朝。
  • 3.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楊鎬四路師敗,鶴薦熊廷弼、張鶴鳴、李長庚、薛國用、袁應泰,言:“遼事之失,不料彼己,喪師辱國,誤在經略;不諳機宜,馬上催戰,誤在輔臣;調度不聞,束手無策,誤在樞部。至尊優柔不斷,又至尊自誤。”當事惡其直,將假他事逐之,乃引疾去。丁外艱。天啓初,起太僕少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未任,丁內艱,而廣寧又敗。魏忠賢以鶴黨護廷弼,除鶴名。
  • 4.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崇禎元年,召拜左僉都御史,進左副都御史。鶴上言:“圖治之要,在培元氣。自大兵大役,加派頻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氣傷;自遼左、黔、蜀喪師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氣傷;自搢紳構黨,彼此相傾,逆奄乘之,誅鋤善類,士大夫之元氣傷。譬如重病初起,百脈未調,風邪易入,道在培養。”時以為名言。
  • 5.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先是,遼左用兵,逃軍憚不敢歸伍,相聚剽虜。至是,關中頻歲昆,有司不恤下。白水王二者,鳩眾,墨其面,闖入澄城,殺知縣張耀採。由是府谷王嘉允、漢南王大梁、階州周大旺羣賊蜂起,三邊飢軍應之,流氛之始也。當是時,承平久,卒被兵,人無固志。大吏惡聞賊,曰:“此飢氓,徐自定耳。”明年,總督武之望死。久之,廷臣莫肯往者,羣推鶴。帝召見鶴,問方略。對曰:“清慎自持,撫卹將卒而已。”遂拜鶴兵部右侍郎,代之望總督陝西三邊軍務。至則大梁、大旺、王二已前誅滅,而繼起者益眾。鶴素有清望,然不知兵。其冬,京師戒嚴,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臨洮五鎮總兵官悉以勤王行。延綏兵中道逃歸,甘肅兵亦譁,懼誅,併合於賊,賊益張。
  • 6.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三年正月,王左掛等攻宜川,為知縣成材所卻,轉攻韓城。軍中無帥,鶴命參政洪承疇御之。俘斬三百餘人,圍解,賊走清澗。鶴連疏請諸將還鎮,不果,起故將杜文煥任之。二月,延安知府張輦、都司艾穆蹙賊延川,降其魁王子順、張述聖、姬三兒。別賊王嘉允掠延安、慶陽,鶴匿不奏,而給降賊王虎、小紅狼、一丈青、掠地虎、混江龍等免死牒,安置延綏、河曲間。賊淫掠如故,有司不敢問。寇患成於此矣。
  • 7.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七月,嘉允陷黃甫、清水、木瓜,遂陷府谷,文煥擊走之,賊流入山西。已撫王左掛以白汝學攻綏德州,謀內應。事覺,巡按李應期與承疇計誅左掛等綏德,五十七人皆死。十二月,賊神一元攻陷新安、寧塞、柳樹澗等堡。寧塞,文煥所居,宗人多死。明年正月,賊棄寧塞,陷保安。一元死,弟一魁圍慶陽,陷合水,鶴聞,移駐寧州。一魁求撫,送還合水知縣蔣應昌,別賊拓先齡、金翅鵬、過天星、田近庵、獨頭虎、上天龍等亦先後降。鶴設御座於城樓,賊跪拜呼萬歲。鶴宣聖諭,令設誓,或歸伍,或歸農,賊佯應之,則立赦其罪,羣盜自是視總督如兒戲矣。鶴又以一魁最強,致其婿帳中,同卧起,而一魁果至。數以十罪,則稽首謝。即宣詔赦之,畀以官,處其眾四千餘人於寧塞,使守備吳弘器護焉。文煥聞之,嘆曰:“寧塞之役,賊畏我而逃。今者賊偽降,楊公信之,借名城為盜資。我宗人,可與賊逼處此土乎!”遂以其族行。
  • 8.    《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楊鶴傳》:五月,鶴移駐耀州。賊攻破金鎖關,殺都司王廉。七月,別賊李老柴、獨行狼攻陷中部,田近庵以六百人守馬欄山應之。而降渠一魁之黨茹成名者,尤桀驁,鶴令一魁誘殺之於耀州,其黨猜懼,挾一魁以叛。御史謝三賓言:“鶴謂慶陽撫局既畢,賊散遣俱盡。中部之賊,寧自天降?”疏下巡按御史吳甡核奏,甡奏鶴主撫誤國。帝怒,逮鶴下獄,戍袁州。   七年秋,子嗣昌擢宣大山西總督,疏辭,言:“臣父鶴以總督蒙譴已三年,臣何心復居此職。”帝優詔答之,而不赦鶴罪。八年冬,鶴卒於戍所,嗣昌請恤。帝復鶴官,而不予恤。鶴初以尤世祿寧夏大捷功,進兵部尚書、太子少保,世廕錦衣千户。十年,敍賀虎臣寧夏破賊功,追加太子少傅。十三年,又以甘肅敍功,任一子官。
  • 9.    《崇禎實錄長編》:工科給事中顧光祖疏劾督臣楊鶴、魏雲中“玩寇貽患,使秦晉之間破城、陷堡、殺將復,軍民遭荼毒罪。
  • 10.    查繼佐.《明書·罪惟錄》:齊魯書社,2014年
  • 11.    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 12.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誌 上[M]. 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2.11.第143頁
  • 13.    梁頌成.《楊嗣昌詩文輯注》:遠方出版社,2002年:第244-24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