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銘

(明朝保定伯)

鎖定
梁銘(?~1427),河南汝陽(今河南省汝南縣)人,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父蔭改補燕山前衞百户靖難之役跟隨燕王朱棣起兵,從燕王世子朱高熾北平 [1]  [3-4]  [21]  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侍太子朱高熾於南京監國 [5]  [21]  永樂八年(1410年)十一月二十日,因擅用有過衞士帶刀入直而下獄。 [6]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二月八日,赦免復職,率領原調廣東都指揮使司所屬官軍五千人巡捕倭寇。 [7]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十四日,明仁宗即位後,晉升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8]  。十二月二十八日,明仁宗念梁銘居守北平,多效勞績,封保定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子孫世襲。 [13]  洪熙元年(1425年)九月三日,以參將徵西將軍印,鎮守寧夏 [9]  宣德元年(1426年),監察御史石璞劾奏梁銘縱軍受財等事,下獄,御史又論應罰役降爵。明宣宗念銘舊勳,宥之,復其爵而罷其參將之任。 [17-18]  十二月二十六日,明宣宗以成山侯王通等奏交址(今越南)叛寇猖獗,命太子太傅安遠侯柳升佩徵虜副將軍印,充總兵官;保定伯梁銘充左副總兵,會同沐晟等軍馬,剿捕蠻寇。 [19]  宣德二年(1427年)九月十日,柳升因勢如破竹,輕敵冒進,中伏兵而死,梁銘病逝軍中。 [20] 
本    名
梁銘
所處時代
出生地
河南汝陽
逝世日期
1427年
官    職
燕山前衞百户都督僉事都指揮使都督同知徵西將軍、寧夏參將→左副總兵
兒    子
梁珤

梁銘人物生平

梁銘,河南汝陽人,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父蔭改補燕山前衞百户靖難之役跟隨燕王朱棣起兵,從燕王世子朱高熾北平李景隆圍城時,戰甚力。 [4]  [21]  [3] 
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侍太子朱高熾於南京監國 [5]  [21] 
永樂八年(1410年)十一月二十日,都督僉事梁銘有罪下獄。時梁銘隨侍皇太子朱高熾監國,擅用有過衞士帶刀入直,為千户卜玉所發也 。 [6]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二月八日,赦免復職,命都督僉事胡原充總兵官,都督僉事梁銘為都指揮使,薛山為副,率領原調廣東都指揮使司所屬官軍五千人巡捕倭寇。 [7]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十四日,明仁宗即位後,晉升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8] 
九月三日,以參將徵西將軍印,同都督同知陳懷鎮守寧夏,銘陛辭明仁宗諭之曰:「寧夏,西北重鎮,其軍民艱窶已甚,爾為首將,務撫綏之,且爾既有常祿,宜惇廉潔之行,果若服食所需不能繼,當以告朕,慎無貪暴生事以困軍民。」蓋梁銘屢以貪賄致敗,故申飭之 。 [9] 
十二月二十八日,封鎮守寧夏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梁銘為保定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子孫世襲。梁銘嘗從明仁宗居守北平,多效勞績,明仁宗念之不忘,故有是命。 [4]  [10]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一日,頒制諭及將軍印於邊將,寧夏參將保定伯梁銘、都督陳懷徵西將軍印。 [11] 
三月九日,敕寧夏參將保定伯梁銘曰:「爾昔所為屢犯憲紀,囚辱頓挫,艱苦備嚐,朕念守城舊勞,宥爾之過,加爾之爵,謂爾必能懲創為善,故授以邊,寄期爾御遏外侮,靖安疆陲,庶幾朝廷無西顧之憂,爾不思感恩報國,乃包畜貪心,誅求無已,且古之為將者與士卒同甘,苦暑不張,蓋軍灶未成,將不先食。今爾不恤軍士之艱,不以防禦為重,恣情貪虐,加以耽溺酒色,日不事事,假如虜寇猝然侵境,何以為備?自今宜深思前之過,改易所行,潔已恤下,盡忠務公,庶幾副朕之委任。若復蹈前非,國有明憲,爾其省之。」蓋特自寧夏至者言銘罪非一人,故降敕切責之。 [12] 
閏七月三日,徵西將軍、參將、保定伯梁銘奏:「寧夏等衞緣邊守了旗軍,舊給皮襖皮帽年久破壞,請再給。」 [13] 
閏七月二十七日,明仁宗行在禮部臣曰:「諸將總兵出鎮在外者,皆先朝勳舊。今朕嗣位,京師臣民皆有錫賚,彼豈得獨無?爾禮部即遣使頒給。」於是賜黔國公沐晟白金一百兩,採幣五表裏;武安侯鄭亨、鎮遠侯顧興祖、遂安伯陳瑛、襄城伯李隆、平江伯陳瑄、榮昌伯陳智、安平伯李安、保定伯梁銘,各白金八十兩,採幣四表裏。 [14] 
宣德元年(1426年)二月十六日,徵西將軍、參將、保定伯梁銘奏:「寧夏邊衞軍馬眾多有疾者,無藥治療,乞官為之備。」明宣宗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支官鈔市藥給之。 [15] 
四月十九日,參將都督同知陳懷私遣騎士二十餘人出境,為守備指揮張善所止,陳懷憾張善等杖之,保定伯梁銘以聞,左都御史劉觀請治陳懷明宣宗曰:「懷,大臣,姑令自陳其實。」 [16] 
七月二日,監察御史石璞等劾奏:「寧夏參將保定伯梁銘挾詐營私,放守邊軍士還鄉買賣,及出境捕野馬,又屢遣掾史斂士卒金帛入,已而城池不修,斥堠不謹,請下法司明正其罪。」明宣宗曰:「比都督陳懷言其過,又軍士屢有訴其貪黷者,朕皆容之,諭使改過而終不改,其治之。」 [17] 
八月三日,宥保定伯梁銘罪,復其爵。初,梁銘充參將,鎮守寧夏,御史劾奏銘縱軍受財等事下獄。至是,御史論銘應罰役降爵。明宣宗念銘舊勳,宥之,復其爵而罷其參將之任。 [18] 
十二月二十六日,明宣宗以成山侯王通等奏交址(今越南)叛寇猖獗,命太子太傅安遠侯柳升佩徵虜副將軍印,充總兵官;保定伯梁銘充左副總兵,都督崔聚充右參將,率官軍往交址會合總兵官黔國公沐晟等軍馬,剿捕蠻寇,所領官軍及交址各衞官軍土軍土民悉聽節制。 [19] 
宣德二年(1427年)九月十日,總兵官安遠侯柳升等師至交址(今越南)隘留關,黎薩爾及諸大小頭目具書遣人詣軍門乞罷兵息民,立陳氏之後主其地,柳升等受書不啓封,遣人奏聞。時賊於官軍所經之處,悉列柵拒守,官軍連破之,直抵鎮夷關,如入無人之境,柳升意易之。柳升雖勇而寡謀,時左副總兵保定伯梁銘、參贊軍事尚書李慶皆病,禮部郎中史安、主事陳鏞言於李慶曰:「觀主將辭色,皆驕驕者,兵家所忌兇。逆賊譎詐,或示弱以誘我,且璽書諄諄戒諭,當防賊設伏,此安危之機也,公須力疾言之。」李慶強起,與升力言,柳升諾之,然猶不嚴戒備,前至倒馬坡,獨與百數十騎先馳度橋,既度而橋遽壞,後隊阻而不得進,柳升所履皆淖泥地,賊伏兵四起,柳升中鏢而死,從柳升者皆陷沒。於是右參將都督崔聚斂兵整飭部伍,是日梁銘病死。 [20] 

梁銘家族親屬

世系
梁成
1366年歸附,從徵功授錢塘百户,調永寧衞,生三子。 [3] 
梁鏞
梁成次男,生一子 [3] 
梁鑑
梁成三男,生一子 [3] 
梁銘之子,數歲悼父客死,不憚險遠,奉喪歸,上念其功,宣德十年(1435年)二月二十九日題奉欽依「既有世襲誥券,梁珤準他襲爵。」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一月九日,定伯梁珤往福建討賊未平而歸,法司論當斬,命降為事官,送武清侯石亨處自效。 [23]  二十三日,奉聖旨「保定伯梁珤,復他爵,與半俸,送石亨楊洪處聽調,殺賊有功時,與全俸。欽此」會湖廣苗蠻寇邊,景泰元年(1450年)充平蠻將軍, 代王驥率四省師剿之,擒偽苗王韋同烈披山,同道追奔,大捷。進攻零杏寨,誅賊首苗銀虎萬餘,又攻靖州東口及龍家隘,斬獲渠魁伍林仲原數千級,焚戰列艦百餘艘,於是閩越湖貴之地悉平。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初五日晉封保定侯,加祿五百石,景泰五年(1454年)二月二十七日,奉欽依「準與侯誥券,仍世襲伯爵。」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五日,該太監陳傳奉聖旨「保定侯梁珤與世襲。欽此」封奉天翊衞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子孫世襲侯爵,頒給本身誥券,其文曰:「爵祿所以待有功,故有功者必加以重爵勳勞,所以著有閥,故有閥者必錫以異勳,式符天下之至功,永協朝廷之令典。爾掌右軍都督府事,保定侯梁珤,前保定伯銘之嗣子,生於閥閲,素藴甲兵,每宣勞於輦轂,尋平冠於閩關,湖貴弗庭,蠻苗猖獗,命提兵而問罪,能制勝而摧堅,論功行賞,已進流侯。茲朕復祭大寶,加惠羣臣,念爾贒勞,宜頒異數,是用授爾天翊衞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保定侯,食祿一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仍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其餘雜犯死罪,本身免一死,以報爾功。於戲!忠孝固臣子事上之誠,爵祿實國家逮下之典,尚益勤於志,慮思永保於寵榮,朕既不忘爾功,爾尚無忘朕訓,往惟勵翼,服此休嘉。欽此。」成化三年十二月(1468年1月)卒,追封蠡國公,諡號“襄靖”。生二子。 [1]  [3]  [22] 
梁琦
梁銘次男,故絕 [3] 
梁瑄
梁鏞之子 [3] 
從子
梁瓚
梁鑑之子 [3] 
梁傳
梁珤庶長男梁傳奏襲,成化四年(1468年)五月十八日題奉欽依「梁傅既保勘明白,準他襲爵有誥。」成化十年(1474年)九月初四日,為紏劾事,該錦衣衞鎮撫司,題奉欽依「梁傅不行敬謹慎,但他襲侯爵禮儀粗疏,放了着去國子監讀書習禮。」成化十七年正月(1481年)病故,生一子。 [1]  [3] 
梁任
梁珤次男,梁傳之弟,成化十八年(1482年)正月內張氏奏「要將夫庶次男梁任承襲侯爵。」本部題奉聖旨「梁任準襲侯爵,欽此。」弘治九年(1496年),領南京左府。正德七年(1512年)十月十三日病故。,生八子。 [3] 
梁宗
梁傳之子,伊母張氏奏「嫡孫梁宗七歲,應襲侯爵,乞要給與祿米養贍。」成化十七年(1481年)八月十一日本部題奉欽依「梁宗準歲給與養贍米一百石。」本年十二月內梁宗病故。 [1]  [3] 
梁永福
梁任長男,正德八年(1513)襲爵。正德十年(1515),領南京後府。嘉靖元年(1522),改領南京右府。嘉靖九年(1530)五月,有罪革任,嘉靖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病故,生二子。 [2]  [3]  [25] 
曾孫
梁永祿
梁任次男,故絕 [3] 
曾孫
梁永禮
梁任三男,生一子 [3] 
曾孫
梁永禧
梁任四男,生一子 [3] 
曾孫
梁永禟
梁任五男,生一子 [3] 
曾孫
梁永䙮
梁任六男 [3] 
曾孫
梁永祚
梁任七男,故絕 [3] 
曾孫
梁永祮
梁任八男 [3] 
梁繼藩(一作繼璠)
梁永福長男,伊妻馬氏奏將庶長親男梁繼璠承襲。嘉靖十四年七月二十五日該本部題奉聖旨「梁繼璠既查勘明白,準承襲。欽此。」 嘉靖十五年(1536),管紅盔將軍。嘉靖十六年(1537),坐五軍營右哨。嘉靖二十九年(1550),領南京前府。隆慶二年(1568),提督操江。隆慶五年(1571),領南京左府。萬曆二年(1574),提督南京操江,兼管巡江。萬曆三十一年(1603)卒,無子。 [2]  [3]  [24]  [25] 
玄孫
梁繼璇
永福次男,故絕 [3] 
玄孫
梁繼𤧚
永禮男 [3] 
玄孫
梁繼璋
永禧男 [3] 
玄孫
梁繼琰
永禟男 [3] 
梁世勳
梁繼藩之侄,萬曆三十一年(1603)五月十日襲爵 。崇禎初提督京營。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師,遇害。 [24]  [25]  [25]  [26-27] 
梁天秩
梁世勳之侄,未知何時襲爵。崇禎十五年(1642)管紅盔將軍。 [21]  [25] 
參考資料
  • 1.    鄭汝璧《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二·保定侯》: 梁銘,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人,原任都督同知,永樂二十二年封奉天翊衞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保定伯,食祿壹千伍百石,子孫世襲,有誥券,本身免一死,子免一死,三代一體追封有誥。後徵進交趾失機,在營病故。 男梁珤奏襲,宣德十年二月二十九日題奉欽依「既有世襲誥券,梁珤準他襲爵」有誥:「正統十四年十一月內為絆敕事降做為事官,送武清侯處立功。」本月二十三日,奉聖旨「保定伯梁珤,復他爵,與半俸,送石亨、楊洪處聽調,殺賊有功時,與全俸。欽此」景泰元年正月初五日,節奉「欽依保定伯祿米都與他,充總兵官」徵進貴州福建等處,殺賊有功,景泰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陞保定侯。景泰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奉「欽依準與侯誥券,仍世襲伯爵。」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五日,該太監陳鼎傳奉聖旨「保定侯梁珤與世襲。欽此」封奉天翊衞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子孫世襲侯爵,頒給本身誥券,其文曰:「爵祿所以待有功,故有功者必加以重爵勳勞,所以著有閥,故有閥者必錫以異勳,式符天下之至功,永協朝廷之令典。爾掌右軍都督府事,保定侯梁珤,前保定伯銘之嗣子,生於閥閲,素藴甲兵,每宣勞於輦轂,尋平冠於閩關,湖貴弗庭,蠻苗猖獗,命提兵而問罪,能制勝而摧堅,論功行賞,已進流侯。茲朕復祭大寶,加惠羣臣,念爾贒勞,宜頒異數,是用授爾天翊衞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保定侯,食祿一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仍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其餘雜犯死罪,本身免一死,以報爾功。於戲!忠孝固臣子事上之誠,爵祿寔國家逮下之典,尚益勤於志,慮思永保於寵榮,朕既不忘爾功,爾尚無忘朕訓,往惟勵翼,服此休嘉。欽此。」成化三年十二月病故,追封蠡國公,謚襄靖。 庶長男梁傅奏襲,成化四年五月十八日題奉「欽依梁傅既保勘明白,準他襲爵有誥。」成化十年九月初四日,為紏劾事,該錦衣衞鎮撫司,題奉「欽依梁傅不行敬謹慎,但他襲侯爵禮儀粗疏,放了着去國子監讀書習禮。」成化十六年病故。 伊母張氏奏「嫡孫梁宗七歲,應襲侯爵,乞要給與祿米養贍。」成化十七年八月十一日本部題奉「欽依梁宗,準歲給與養贍米一百石。」本年十二月內梁宗病故。 成化十八年正月內張氏奏「要將夫庶次男梁任承襲侯爵。」本部題奉聖旨「梁任準襲侯爵,欽此。」正德七年十月十三日病故。
  • 2.    正德八年二月內,梁任妻吳氏奏要將男梁永福承襲侯爵。本年八月二十五日本部題奉聖旨「梁永福準襲侯爵。欽此。」嘉靖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梁永福病故。 伊妻馬氏奏將庶長親男梁繼璠承襲。本年七月二十五日該本部題奉聖旨「梁繼璠既查勘明白,準承襲。欽此。」
  • 3.    《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二·保定侯》: 一世:梁成(丙午年歸附,從徵功授錢塘百户,調永寧衞,三子。) 二世:銘(成長男,洪武十一年襲職,功封保定伯,後徵交趾,在營病故,生二子。)鏞(成次男,生一子)鑑(成三男,生一子) 三世:珤(銘長男,宣德十年襲爵,景泰三年進封保定侯,成化三年故,生二子。)琦(銘次男,故絕)瑄(鏞男)瓚(鑑男) 四世:傳(珤長男,成化四年襲爵,十六年故,一子。)任(珤次男,成化十八年襲爵,正德七年故,生八子。) 五世:宗(傳男,成化十七年優給,故絕。)永福(任長男,正德八年襲爵,嘉靖十四年病故,生二子。)永祿(任次男,故絕)永禮(任三男,生一子)永禧(任四男,生一子)永禟(任五男,生一子)永䙮(任六男)永祚(任七男,故絕)永祮(任八男) 六世:繼璠(永福長男,嘉靖十四年襲)繼璿(永福次男,故絕)繼𤧚(永禮男)繼璋(永禧男)繼琰(永禟男)
  • 4.    《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二·保定伯梁銘傳》:梁銘,汝陽人也,洪武中嗣父燕山護衞百户,事成祖。靖難時,南兵攻北平,攻通州,銘守戰甚力,積功至都督府僉事,侍太子監國,坐事下獄。永樂十九年赦,令捕倭廣東。仁宗繼位,進都督同知,充參將出鎮寧夏,上念銘舊有守城功,封保定伯,食祿一千石,與世券。宣德初,御史石璞劾銘守寧夏罪狀,上特原銘,遣銘副柳生徵交趾,卒軍中。銘坦夷寬簡,勇敢當敵,能撫循士卒。銘不死,崔聚亦未至敗沒、子珤。宣德十年嗣伯,正統十年坐失律謫,從石亨子立功,尋與半祿,復其爵,斬虜首,復全祿,景泰元年充平蠻將軍,代王驥徵貴州,又徵福建,皆有功,三年進流侯,加祿五百石,世伯,天順元年與世侯,卒贈蠡國公,謚襄靖。子傳嗣侯,坐不敬逮獄,習禮國子監,卒。子宗幼,與祿歲百石,優給,卒。次子任嗣侯,卒。子永福祀侯,嘉靖中,為京營總兵,卒。子繼藩嗣侯。
  • 5.    《太宗文皇帝實錄 卷十四 洪武三十五年 十一月 二十一日》:○庚子,陞都指揮使梁銘為後軍都督僉事。
  • 6.    《太宗文皇帝實錄 卷一百十 永樂八年 十一月 二十日》:都督梁銘有罪下獄。時銘隨侍 皇太子監國,擅用有過衞士帶刀入直,為千户卜玉所發也。
  • 7.    《太宗文皇帝實錄 卷二百三十四 永樂十九年 二月 八日》:○辛丑, 命都督僉事胡原充總兵官,都督僉事梁銘都指揮使,薛山為副,率領原調廣東都司所屬官軍五千人巡捕倭寇。
  • 8.    《仁宗昭皇帝實錄 卷一下 永樂二十二年 八月 二十四日》: 丙寅, 勑諭禮部臣曰: 皇考大行皇帝聖德神功,追配 太祖,統御天下二十餘年,恩德在民,萬世永賴 皇妣仁孝皇后母儀四海,寅奉 宗廟,協隆化理,而尊號未上,無以稱朕孝,思及天下臣民尊仰不忘之心,其與羣臣定議,請謚於南郊。加寧陽侯陳懋太保,兩俸俱支, 陞後軍都督僉事梁銘為本府都督同知,燕山前衞指揮同知沈清為都督僉事。
  • 9.    《仁宗昭皇帝實錄 卷二上 永樂二十二年 九月 三日 》:乙亥,陞翰林院侍讀王直為本院侍讀學士,侍講王英為侍講學士,脩撰林誌檢討,錢習禮為侍讀檢討,餘學夔五經愽士,王進為侍講,命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梁銘都、指揮使陳懷鎮守寧夏,銘陞辭,上諭之曰:「寧夏,西北重鎮,其軍民艱窶已甚,爾為首將,務撫綏之,且爾既有常祿,宜惇廉潔之行,果若服食所需不能継,當以告朕,慎無貪暴生事以困軍民。」蓋銘屢以貪賄致敗,故申飭之
  • 10.    《仁宗昭皇帝實錄 卷五下 永樂二十二年 十二月 二十八日》:己巳,封鎮守寧夏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梁銘為保定伯,食祿千五百石,子孫世襲。銘嘗從上居守北平,多效勞績。 上念之不忘,故有是命。 陞鎮守寧夏都指揮使陳懷為右軍都督同知,仍鎮寧夏開平備禦。
  • 11.    《仁宗昭皇帝實錄 卷七上 洪熙元年 二月 一日》:頒制諭及將軍印於邊將,雲南總兵官太傳黔國公沐晟佩徵南將軍印,大同總兵官武安侯鄭亨佩徵南將軍印,廣西總兵官鎮遠侯顧興祖佩徵蠻將軍印,遼東總兵官武進伯朱榮佩徵虜前將軍印,宣府總兵官都督譚廣佩鎮朔將軍印,甘肅總兵官都督費瓛佩平羌將軍印,交阯參將榮昌伯陳智、都督方政佩徵夷副將軍印,寧夏參將保定伯梁銘、都督陳懷佩徵西將軍印,有舊授制諭者封識繳回。
  • 12.    《仁宗昭皇帝實錄 卷八上 洪熙元年 三月 九日》:己卯 ,勑寧夏參將保定伯梁銘曰:「爾昔所為屢犯憲紀,囚辱頓挫,艱苦備嘗,朕念守城舊勞,宥爾之過,加爾之爵,謂爾必能懲創為善,故授以邊,寄期爾禦遏外侮,靖安疆陲,庶幾朝廷無西顧之憂,爾不思感恩報國,乃包畜貪心,誅求無已,且古之為將者與士卒同甘,苦暑不張,蓋軍灶未成,將不先食。今爾不恤軍士之艱,不以防禦為重,恣情貪虐,加以耽溺酒色,日不事事,假如虜寇猝然侵境,何以為備?自今宜深思前之過,改易所行,潔已恤下,盡忠務公,庶幾副朕之委任。若復蹈前非,國有明憲,爾其省之。」蓋特自寧夏至者言銘罪非一人,故降勑切責之。
  • 13.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五 洪熙元年 閏七月 三日》:徵西將軍、參將、保定伯梁銘奏:「寧夏等衞緣邊守瞭旗軍,舊給皮襖皮帽年久破壞,請再給。」
  • 14.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六 洪熙元年 閏七月 二十七日》:上諭行在禮部臣曰:「諸將總兵出鎮在外者,皆先朝勳舊。今朕嗣位,京師臣民皆有錫賚,彼豈得獨無?爾禮部即遣使頒給。」於是賜黔國公沐晟白金一百兩,綵幣五表裏;武安侯鄭亨、鎮遠侯顧興祖、遂安伯陳瑛、襄城伯李隆、平江伯陳瑄、榮昌伯陳智、安平伯李安、保定伯梁銘,各白金八十兩,綵幣四表裏。
  • 15.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十四 宣德元年 二月 十六日》:○徵西將軍、參將、保定伯梁銘奏:「寧夏邊衞軍馬眾多有疾者,無藥治療,乞官為之備。」 上命陜西布政司支官鈔市藥給之
  • 16.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十六 宣德元年 四月 十九日》:○參將都督同知陳懷私遣騎士二十餘人出境,為守備指揮張善所止,懷憾善等杖之,保定伯梁銘以聞,左都御史劉觀請治陳懷,上曰:「懷,大臣,姑令自陳其實。」
  • 17.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十九 宣德元年 七月 二日》:○監察御史石璞等劾奏:「寧夏參將保定伯梁銘挾詐營私,放守邊軍士還鄉買賣,及出境捕野馬,又屢遣掾史歛士卒金帛入,已而城池不修,斥堠不謹,請下法司明正其罪。」 上曰:「比都督陳懷言其過,又軍士屢有訴其貪黷者,朕皆容之,諭使改過而終不改,其治之。」
  • 18.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二十 宣德元年 八月 三日》:○宥保定伯梁銘罪,復其爵。初,銘充參將,鎮守寧夏,御史劾奏銘縱軍受財等事下獄。至是,御史論銘應罰役降爵。 上念銘舊勳,宥之,復其爵而罷其參將之任。
  • 19.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二十三 宣德元年 十二月 二十六日 》:○乙酉,以成山侯王通等奏交阯叛寇猖獗,命太子太傅安遠侯柳升佩徵虜副將軍印,充總兵官;保定伯梁銘充左副總兵,都督崔聚充右參將,率官軍往交阯會合總兵官黔國公沐晟等軍馬,剿捕蠻寇,所領官軍及交阯各衞官軍土軍土民悉聽節制。
  • 20.    《宣宗章皇帝實錄 卷三十一 宣德二年 九月 十日》:○是日,總兵官安遠侯柳升等師至交阯隘留関,黎利及諸大小頭目具書遣人詣軍門乞罷兵息民,立陳氏之後主其地,升等受書不啟封,遣人奏聞。時賊於官軍所經之處,悉列柵拒守,官軍連破之,直抵鎮夷関,如入無人之境,升意易之,升雖勇而寡謀,時左副總兵保定伯梁銘、參贊軍事尚書李慶皆病,禮部郎中史安主事陳鏞言於慶曰:「觀主將辭色,皆驕驕者,兵家所忌兇,逆賊譎詐,或示弱以誘我,且璽書諄諄戒諭,當防賊設伏,此安危之機也,公須力疾言之。」慶強起輿升力言,升諾之,然猶不嚴戒備,前至倒馬坡,獨與百數十騎先馳度橋,既度而橋遽壞,後隊阻不得進,升所履皆淖泥地,賊伏兵四起,升中鏢死,從升者皆陷沒。於是右參將都督崔聚歛兵整飭部伍,是日梁銘病死。
  • 21.    《汝陽縣志卷之九》:梁銘,汝陽人,洪武末以父蔭改補燕山前衞百户,革除間北平被圍,銘拒戰甚力,以功歷陞後軍都督僉事。昭皇監國於南京,坐事下獄。已而宥之,命往廣東備倭。
  • 22.    《汝陽縣志卷之九》:梁珤,銘子也,數歲悼父客死,不憚險遠,奉喪歸,上念其功,詔襲爵,領五軍營。正統間,充副總兵,徵鄧茂七事寧,會湖廣苗蠻寇邊,珤配平蠻將軍印,率四省師剿之,擒偽苗王偉同烈披山,同道追奔,大捷。進攻零杏寨,誅賊首苗銀虎萬餘,又攻靖州東口及龍家隘,斬獲渠魁伍林仲原數千級,焚戰艦百餘艘,於是閩越湖貴之地悉平。景泰三年封保定侯,掌都督右軍府事。天順初,出鎮陝西。純皇繼位召還,掌都督左軍府事。卒,追封蠡國公,謚襄靖。
  • 23.    《英宗睿皇帝實錄 卷一百八十五 正統十四年 十一月 九日》:定伯梁珤往福建討賊未平而歸,法司論當斬,命降為事官,送武清侯石亨處自效。
  • 24.    《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三百八十四 萬曆三十一年 五月 十日》:○準梁世勳襲祖爵,時保定侯梁繼璠已故,無子,世勳其侄男也,結勘無礙,準之。
  • 25.    《明史卷卷一百七·表第八·功臣世表三》:永福 正德八年八月壬戌襲。十年閏四月乙丑領南京後府。嘉靖元年改右府。九年五月有罪革任,卒。 繼藩,嘉靖十四年七月辛未襲。十五年十二月管紅盔將軍。明年十月坐五軍營右哨。二十九年九月戊午領南京前府。隆慶二年十二月提督操江。五年五月癸亥領左府。萬曆二年十一月壬申提督南京操江,兼管巡江。 世勳,萬曆初襲,屢典軍職。崇禎元年六月乙巳閒住。 天秩,崇禎十五年五月壬午管紅盔將軍。以上二世襲、卒無考。
  • 26.    《爝火錄卷一》:甲申,定國公徐允禎、永康侯徐錫登、英國公張世澤、定遠侯鄧文明、武定侯郭培民、保定侯梁世勳、西寧侯宋裕德、懷寧侯孫維藩、武安侯鄭之俊、鎮遠侯顧肇跡、新寧伯譚弘業、豐城侯李開先、清平侯吳遵周、彰武伯楊崇猷、新建伯王先通、興安伯徐治安、應城伯孫廷勳、安鄉伯張光燦、寧遠伯李尊祖、陽武侯薛濂,俱遇害
  • 27.    《石匱書後集卷第一》:召提督京營保定侯梁世勳,戒以訓練士卒。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