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驥

(明朝前期重要的軍事將領)

鎖定
王驥(1378年-1460年5月30日 [1]  ),字尚德。保定府束鹿縣(今河北省辛集市)人。明朝前期重要的軍事將領。 [70] 
王驥剛毅有膽,曉暢戎略。永樂四年(1406年),登進士第,授兵科給事中明宣宗時升遷至兵部尚書。正統三年(1438年),與蔣貴分道夾擊,轉戰兩千餘里,擊破擾邊的阿岱汗軍,迫使阿岱汗、朵兒只伯遠逃。正統六年(1441年)至正統十三年(1448年)間,王驥主導對麓川思氏政權的戰事,率軍進行了三次征討麓川之役。因功封靖遠伯,成為明代首位 [68]  ,亦是僅有的三位因軍功而封爵的文官(另外兩位是威寧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 [56]  。其後被彈劾以勞師費財,賴權宦王振庇護才得免罪。後率軍平定湖廣等地的苗人叛亂,獲賜世券。景泰八年(1457年),因參與“奪門之變”,獲授兵部尚書,並加號奉天翊衞推誠宣力守正文臣、光祿大夫。數月後,王驥請老告退,並於天順四年(1460年)去世,終年八十三歲。追封靖遠侯,諡號“忠毅”。 [37]  [69] 
王驥三徵麓川,在中國西南邊疆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認為“開啓了中緬邊境地區自上而下的‘國家化’歷史進程”。晚清中緬邊疆危機日益深化後,他以“威震滇西,保境安民”的形象融入滇西邊地的三崇信仰,並被奉為迤西、滇緬一帶最大保護神。 [63] 皇明經世文編》輯有《王靖遠忠毅侯奏疏》 [3] 
概述圖來源 [65] 
全    名
王驥
別    名
王靖遠
王忠毅
尚德
諡    號
忠毅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保定府束鹿縣(今河北省辛集市
出生日期
1378年
逝世日期
1460年5月30日 [1] 
主要成就
三徵麓川,威震滇西
亦集乃之戰中大破韃靼軍
守禦寧夏,南平苗亂
主要作品
《王靖遠忠毅侯奏疏》
最高官職
兵部尚書、奉天翊衞推誠宣力守正文臣、光祿大夫
爵    位
靖遠伯→靖遠侯(贈)

王驥人物生平

王驥早年經歷

王驥身高體壯,精於騎射,剛毅有膽,通曉軍事。十三歲時入縣學諸生。隨後,王驥的父母相繼去世,他“哀毀盡禮”,得到鄉薦 [4]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王驥考中丙戌科進士,被授為兵科給事中。不久後出使山西,上奏免除鹽池拖欠的賦税二十餘萬石。當時應天府府丞,事務緊急而且繁雜,王驥受命署理,立即就完成;又署理行在(北京)都察院事務,他在任上持正不撓 [5]  後升為山西按察副使 [6]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王驥獲召入京,升任順天府尹。他治理有方,得到仁宗賜詔嘉獎。 [7-8]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王驥升任行在(北京)兵部右侍郎 [9]  ,接替顧佐代管都察院事務。後署任兵部尚書 [10] 
宣德九年(1434年),王驥被正式任命為兵部尚書。 [2] 

王驥力戰破敵

主詞條:亦集乃之戰
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王驥奉詔議論邊防事務,但過了五天他還沒上奏。英宗大怒,將王驥和兵部右侍郎鄺埜逮入監獄。不久,王驥獲釋。當時,韃靼的阿岱汗朵兒只伯多次侵犯甘州涼州,邊將迎擊,屢次失利。兵部侍郎柴車徐晞僉都御史曹翼相繼經理邊防事務,也沒能遏制韃靼入侵的勢頭。 [11] 
與王驥配合北伐南征的大將蔣貴,像取自《越中三不朽圖贊》 與王驥配合北伐南征的大將蔣貴,像取自《越中三不朽圖贊》
正統二年(1437年)五月,英宗命王驥前往,允許他相機行事。王驥疾驅到軍中,大會諸將,問此前追敵到魚兒海子(捕魚兒海,今貝爾湖)時,率先退卻而導致軍隊潰敗的是誰。眾人回答是都指揮安敬。王驥來之前即已承英宗密旨誅殺安敬,這時他於是令將安敬綁到轅門外斬首,並宣讀敕書,責備都督蔣貴。諸將都害怕得發抖。在立威之後,王驥大閲將士,分兵劃定各部的守禦區域,使邊境安然。隨後,他檢閲甘、涼的部隊,淘汰其中的三分之一;制定輪番法,使士卒得以修整,同時節省了一些糧草支出。不久,阿岱汗又入侵。英宗任命任禮為平羌將軍,蔣貴、趙安為副,王驥督軍。 [12] 
正統三年(1438年)春,王驥與諸將一同出塞,以蔣貴為前鋒,而他自己與任禮率大軍隨後前進,與蔣貴相約説:“不勝不見。”蔣貴在石城進攻韃靼,韃靼軍逃至兀魯乃。蔣貴率輕騎二千五百人從鎮夷出發,抄近道兼程前進,三晝夜後追上了韃靼軍,擒獲韃靼左丞脱歡,斬首三百餘級,繳獲金印和銀印各一枚,駱駝馬匹和兵甲以千計。王驥與任禮從梧桐林到達亦集乃,擒獲韃靼的樞密、同知、僉院等官員十五人、萬户二人,降服了一些韃靼部落,一路窮追到黑泉。而趙安等人從昌寧出發,到刁力溝,也擒獲了韃靼的右丞、達魯花赤等三十人。他們分道夾擊,轉戰兩千餘里,阿岱汗與朵爾只伯以數騎遠遁,西境平定。戰後,朝廷論功,王驥兼任大理寺卿,同時支給二職(兵部尚書、大理寺卿)俸祿。不久他被召回朝中,管理兵部事務。 [13] 

王驥三徵麓川

主詞條:麓川之役
  • 首徵麓川
正統時期,麓川宣慰使思任發發動叛亂,多次擊敗官軍。黔國公沐晟討伐不利,於兵敗撤退途中病逝,由其弟沐昂接替。沐昂提出攻取策略上奏,請調兵十二萬人。當時權宦王振認為王驥可以囑託,便想大舉興兵,而王驥也想出力。 [14] 
正統六年(1441年)正月,英宗任蔣貴為平蠻將軍,李安劉聚為副,而由王驥總督軍務,大發東南各道的軍隊十五萬去討伐思任發。刑部侍郎何文淵、翰林侍講劉球先後上疏勸諫,英宗不採納。臨行時,英宗賜給王驥、蔣貴金兜鍪、細鎧、蟒繡緋衣、紅弓矢。王驥請英宗允許他相機行事。他乘驛車先行抵達雲南,部署諸將,派參將冉保由東路指向孟定,大軍由中路到騰衝,分道夾擊。 [15] 
同年十一月,王驥和蔣貴以二萬人奔到上江,包圍其營寨,五天沒能攻下。正逢大風颳起,他趁勢縱火焚燒欄柵,攻下該寨,斬首五萬餘級。又從夾象石進軍,渡過下江,打通高黎貢山之路。閏月到達騰衝,長驅直入,抵達杉木籠山。麓川軍登高據險,構築了七座堡壘,互相呼應。王驥派參將宮聚、副將劉聚分左右翼攀嶺而上,而他自率中軍奮勇攻擊,麓川軍大潰,官軍乘勝到達馬鞍山。 [16] 
雲南騰衝博物館的王驥畫像 雲南騰衝博物館的王驥畫像
一個月後,王驥抵達麓川軍巢穴。山很陡很險,周圍還挖有深溝,東南臨江,懸崖陡峭無法攀登。王驥派前軍偵察麓川軍動靜,擊敗了他們的伏兵。麓川軍另從小路殺出,在馬鞍山下樹立營柵,出現在官軍之後。王驥告誡軍中不要擅動,令都指揮方瑛以六千人突擊麓川軍營寨,斬首數百級,又引誘擊敗其象陣。正好東路軍的冉保等人已聯合木邦車裏大侯等處土軍,攻破烏休弄、戛邦等寨,另派別將守衞西峨渡,防止麓川軍逃走,與官軍約定日期會合。王驥督率諸將環攻麓川軍的七個寨門,堆上木材焚燒。狂風大作,麓川軍被燒死無數,溺江而死的有數萬人。王驥千算萬算,只當思任發會逃往東南的木邦,因此特意命人守住西峨渡口,卻未曾想到思任發會向西逃去孟養,是以未在大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附近設防。思任髮帶着兩個兒子逃到孟養。官軍繳獲他的虎符、金牌、宣慰司印以及被他搶去的騰衝等衞所的印章三十多枚。王驥剷平他的巢穴,留兵駐守而還。 [17] 
正統七年(1442年)四月,王驥派偏師討伐維摩土司韋郎羅。韋郎羅逃到安南,官軍俘獲他的妻兒。王驥傳檄到安南,安南將韋郎羅綁住獻來。五月,王驥回師,英宗派户部侍郎王質帶着羊肉和酒迎接慰勞,在奉天門賜宴招待,文武羣臣都列坐陪宴,時人以此為王驥的榮耀。英宗論功行賞,封王驥為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靖遠伯,歲祿一千二百,允許其家世襲指揮同知,又賜給貂蟬冠、玉帶。 [18] 
  • 二徵麓川
思任發逃到緬甸後,他的兒子思機發又率領餘眾住在居藍,請求入朝謝罪。朝臣建議趁機招撫,王振不同意。於是在正統七年(1442年)八月,英宗又命王驥總督雲南軍務,率參將冉保、毛福壽前往征討。在官軍行進途中,思機發已派他的弟弟招賽前來入貢,緬甸也上奏説抓住了思任發,要挾明朝割讓麓川。明廷決定不接受招賽的朝貢,並敕令王驥圖取緬甸,王驥則請增派部隊。 [19] 
正統八年(1443年)五月,英宗又命蔣貴為平蠻將軍,加調五萬軍隊前往,並徵發五十萬人轉運糧餉。王驥當初傳檄緬甸,要他們送來思任發,緬甸假意聽從,卻陰持兩端。九月十三日,明廷預料官軍再次出征,思機發將逃往金沙江戛裏、大古剌藏匿,於是派指揮陳儀等徑趨貢章駐札(傑沙),探聽聲息。王驥派人疏通從南牙山(今雲南省德宏州西部與緬甸交界處)到貢章的路程,勳衞郭登自貢章順流,不十日至緬甸,與緬甸進行交接思任發事宜。同年冬,官軍逼近緬甸,緬甸人用樓船載着思任發來窺伺官軍,而暗中用別的船把思任發運回去。王驥知道緬甸人把木邦河水視為與他們是唇齒相依的利害關係,並擔心思機發因為他們獻出他的父親而仇視他們,所以終不肯獻出思任發。王驥於是奔到居藍,攻破思機發的巢穴,獲得他的妻兒和部落,而唯獨思機發逃跑。 [20] 
  • 巡視諸邊
正統九年(1444年)九月十二日,邊境上有“比得降虜言:北虜(瓦剌)計議待我使臣回日,即攜其家屬,於堆塔出晃忽兒槐地面,潛住分兵兩路入寇。脱脱卜花(脱脱不花)王率兀良哈東侵,也先率哈密、知院西入”的傳言。英宗遂將王驥召回,加賜他祿米三百石,並命他與都御史陳鎰巡視延綏(今陝西榆林)、寧夏、甘肅等邊塞。當初,寧夏守邊的部隊,半年一換,後來邊事緊張,三年才換。軍士日久疲憊,又增選軍屬來防備,有的一家有五六人在邊防,軍用物資供應因此而陷入困境。王驥請每年調換一次,應來更代的十月份到達,而被替代的留到次年正月再送回去,這樣邊備充足而軍隊也不會疲勞。英宗覺得他的建議很好,把它推行到各邊鎮。 [21] 
  • 未擒敵酋
正統十年(1445年)七月,緬甸宣慰以速剌通知沐昂,表示會在十月末將思任法送至貢章交給明朝。另據緬甸正史《琉璃宮史》記載,緬王那臘勃底(以速剌)要中國軍隊幫助攻打佔據央米丁造反的緬甸高官明艾覺廷,明廷派出四名大臣和一萬騎兵,不戰而降央米丁。明軍回到阿瓦,思任法服毒自殺,緬王將多岸發屍體交給中國軍隊帶回。不過該説並未見於明朝史籍,而且在明朝史籍中,思任法是絕食自盡的。當時,緬甸人已經獻來思任發,而思機發竊住在孟養,多次派使者來入貢謝罪。中外官員都願英宗罷兵。王振心裏終不滿足。要求思機發親自入朝謝罪。沐斌率軍到金沙江招思機發,但他不來;傳諭孟養抓他來獻,孟養方面也不聽命。王振大怒,“欲盡滅其種類”;英宗也宣告了孟養的“四可伐”即四大罪狀。 [22] 
  • 三徵麓川
正統十三年(1448年)春,英宗命王驥總督軍務,宮聚為平蠻將軍,率師十五萬前往孟養。出發前,英宗還特意給王驥下了一道“密旨”,告訴他若是抓不住思機發兄弟,便先抓住孟養土司和與其勾結的緬人,並告誡他“不可漏洩於一人”。次年(1449年),王驥造船渡過金沙江,麓川軍在西岸立欄柵拒守。官軍聯船搭成浮橋渡過去,攻拔麓川軍欄柵,進而攻破鬼哭山,連拔十餘寨,麓川軍墜崖溺死的有無數人,而思機發還是逃走了。那時,官軍越過孟養,到達孟𨚗海。孟𨚗海在金沙江之西,離麓川有一千里。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的軍隊從未涉足此地。麓川軍見官軍到達,大為震驚。而官軍遠途跋涉,王驥擔心糧餉不繼,急於想引兵退回。當時思機發雖然躲藏起來,而思任發的幼子思祿法又擁眾佔據孟養。王驥認為麓川難以消滅,便與思祿法立盟勒石,並在大金沙江東岸立石為界,發誓説:“石爛江枯,你才能渡過來。”於是班師回朝。 [23]  [63] 
王驥共三徵麓川,終抓不到思機發。議論者指責王驥等勞師費財,以西南一隅而騷動天下。會川衞訓導詹英上疏彈劾王驥,將其比作唐朝派去徵南詔而大敗的姚州都督李宓。奏章交到法司,因王振的庇護,王驥得以免罪。 [24] 

王驥平定苗亂

正統十四年(1449年)四月,湖廣、貴州各地苗人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軍包圍平越等各個城堡,貴州東部道路也被阻塞。王驥到武昌後,朝廷命他回師討伐苗人。八月,“土木之變”發生,英宗被俘,羣臣彈劾王振以及王驥。朝廷因為王驥正在軍中,且還要倚仗他討平苗人,便放過不問。十一月,朝廷命王驥佩平蠻將軍印,充任總兵官,負責鎮壓事宜,由侍郎侯璡總督軍務。後來苗人勢力更盛,部眾達十餘萬。平越被圍半年,巡按御史黃鎬死守,糧盡便挖草根來吃,而王驥屯兵在辰州和沅州並未進軍。 [25-26] 
景泰元年(1450年),黃鎬起草奏疏放在竹筒中,找人從間道出來,報告朝廷。代宗改命保定伯梁珤為平蠻將軍,增兵二萬人。侯璡從雲南督軍疾馳至前線,大破起義軍,解除各城之圍,而王驥也俘獲了剗平王蟲富等人,將其獻給朝廷。 [27] 

王驥世券舊臣

王驥回師後,代宗命他總督南京機務。南京的部隊素來偷閒懶惰,王驥到任後,把自己治軍的辦法教給他們。兵部尚書于謙不器重他,但朝廷因王驥是舊臣而寵禮他。 [28] 
景泰元年(1450年)冬,王驥請求代宗授予世券,獲准允。十月,代宗命王驥守備南宮,以監視居住於此的太上皇英宗 [29]  [28]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代宗親賜王驥敕書,讓他解職養老,定期朝見。王驥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仍照樣躍馬吃肉,盛情於聲妓之中。 [30] 

王驥奪門之功

主詞條:奪門之變
景泰八年(1457年),武清侯石亨等人發動政變,迎立英宗復位。據傳王驥參與了這一密謀,不但自己親自披甲上馬,還將兒孫都帶在了身邊。 [31] 
事後,給王驥的賞賜稍遲,他上書陳説道:“臣的兒子王祥進入南城,被諸將所擠,摔到地上差點死去。現在論功沒有他的份,臣懷疑有人把他壓了下來。”英宗便任命王祥為指揮僉事,仍任王驥為兵部尚書,管理兵部事務,加勳階為奉天翊衞推誠宣力守正文臣、光祿大夫,其餘如舊。 [31]  幾個月之後,王驥請老告退。 [32] 

王驥病逝家中

天順四年五月十一日(1460年5月30日),王驥在家中病逝 [1]  ,終年八十三歲。英宗聞訊後,為其輟朝一日,按例賜祭葬;追封靖遠侯,諡號“忠毅”。 [33-34] 
在明代顧其言的《皇明百將列傳評林》及黃道周所著的《廣名將傳》中,王驥均位列其中。 [35] 

王驥主要影響

  • 平定麓川
正統六年(1441年)至正統十三年(1448年)間,王驥總督軍務,三次征討麓川,史稱“驥為功之首 [36]  ”。王驥三徵麓川,與思祿在金沙江邊立石為界,是為《王驥誓江碑》,位置在距今緬甸密支那二十里的伊洛瓦底江邊,清末被英國人所毀。 [41]  他對麓川的征討,被指責為“老師費財,以一隅騷動天下”。 [37]  但王驥進行的戰役確實基本平定了麓川的叛亂,並將之控制在中央手下,鞏固了統治。 [38-39] 
  • 巡邊治軍
正統九年(1444年),王驥被與都御史陳鎰巡視延綏(今陝西榆林)、寧夏、甘肅等地時,時寧夏邊軍三年一換,並增選軍屬以防備,致使軍士疲憊、軍用睏乏。王驥請每年調換一次,讓應來更代的十月份到達,而被替代的留到次年正月再回去,以此提高效率。此建議受英宗讚賞,並下令推行各邊。 [21] 
明代宗時期,王驥參與討伐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晚年總督南京機務時,以自身治軍之法訓練南京的部隊。

王驥歷史評價

陳敬宗(明初名臣):“兵部尚書兼大理卿王公,蓄文武將相雄剛之才德,且素着西鄙韓範(韓琦范仲淹)之功,簡在 聖衷,非一日矣……然則永清南徼,俾朝廷無復南顧之憂者,公之功豈淺淺哉?銘鼎彝而紀竹帛,炳炳然直與古之儒將爭光後先……此儒者遭遇之極,蓋不特縉紳之光,寔為邦家之光也。” [42] 
于謙(景泰朝兵部尚書):“臣觀靖遠伯王驥才識兼茂,歷練老成,兼且善於用兵,長於應變,西伐南征,累著功績。” [43] 
朱祁鈺:“卿以文武之材,賢勞累著,簡在朕心。” [44] 
李賢(天順朝首輔):
  • 本朝之制文臣不許封爵邑,惟有武功者不在令。自洪武以來蓋百年於茲矣,文臣有武功而封爵邑者,始一人焉,靖遠伯王公是已,嗚呼休哉。 [45] 
  • 公天資通敏,遇事敢為,正色立朝,欲以身殉天下,每陳國家利害,生民休慼,辭氣懇切,孜孜不已。襟懷開爽,好賢樂善,人有寸美,必極口稱道。見人材沉滯,必拔起任用,始終成就之,未嘗有德色。與人交,不立厓岸,循循和易。雖位兼將相,望重累朝,曾無一毫驕矜之意,見於顏面。體貌清臞,風儀俊整,尤善談論,見者為之愯然。當大事,屹若砥柱之在中流。功名事業,視前古為無愧矣。 [45] 
  • 天生豪傑,祚我邦家。大其抱負,弘彼聲華。乃若斯人,世豈多有。為鳳為麟,出也非偶。惟忠毅公,間氣所鍾。芬芬茅葦,挺見孤松。早奮於庠,入奉廷對。羽儀公朝,展也無愧。歷試繁劇,如劍斷犀。佐持憲節,名震山西。召尹京畿,畿內安堵。貳我夏官,折衝尊俎。進大司馬,出巡邊陲。斬其怯將,大張兵威。於甘於涼,於彼沙漠。矯矯強敵,罔不就縛。麓寇弗靖,以跳以梁。公來督戰,如鷹之揚。殲厥渠魁,蕩其巢穴。滇南之境,遺患斯絕。報功有典,逈出羣流。河山帶礪,與國同休。將相之才,一代之望。壽考哀榮,孰與公抗。束鹿之原,卜此牛眠。豐碑有銘,百世之傳。 [45] 
孫繼宗(《英宗實錄》監修者):“驥天資明敏,遇事敢為,用能屢效戰勞。然麓川之役,驥為功之首,而罷敝西南,冒濫官爵,蓋亦罪之魁也。” [36] 
徐鹹(正德朝襄陽知府):“國朝名臣,久任享耆壽者,魏文靖公驥九十八,王端毅公恕九十三,胡忠安公濙八十九,馬端肅公文升、韓忠定公文、吳文恪公訥、章文懿公懋,俱八十六。王文端公直、王忠肅公翱、王忠毅公驥、林文安公瀚、劉忠宣公大夏、謝文正公遷,俱八十四。茲數公者,名位祿壽兼而有之,豈易得哉?” [46] 
王啓(嘉靖朝雲南巡撫):“我聞尚書營。不識尚書面。殺聲雷震來,虎豹皆股戰。營高壓麓川,營長亙緬甸。麓川如振槁,緬甸如掣電。七縱儼天威,南中永不變。更拂平蠻碑,依稀如公見。” [64] 
王世貞(萬曆朝南京刑部尚書):
  • 高皇帝既定天下,右武約曰:“文臣非汗馬勞無得封公侯。”百七八十年,封者僅數人。至於今世,世弗奪者,唯靖遠耳。獨以麓川得之,嗚乎,麓川何以封哉。 [47] 
  • 是三伯(王驥、楊善徐有貞)者,而皆材人也。靖遠材而欲,武略則優;興濟材而巧;武功材而躁,其隱忮忍割,偕有陰慝,然而靖遠差寬之矣。不然,以麓川之三役,塗炭幾天下半,而卒以長世也。 [48] 
  • 文臣封伯,雖前後十人,然以戰功得者僅三人:靖遠伯驥,威寧伯越,新建伯守仁耳。皆王姓,威名皆盛於諸伯,大奇大奇。 [49] 
  • 王靖遠驥、王威甯越,皆以進士累官尚書、左都御史,而一掛平蠻將軍印,一掛平胡及靖虜副將軍印,蓋不止總督而已也……其事至奇,故特標著之。 [49] 
  • 李文達有經世之才,其所持論麓川事甚正,但公生當其時,而所記有不能無牴牾者……又云,麓川不如中國一大縣,縱得其地,於人何益。而軍需所費萬萬不可計,兵連禍結,以有今日。此又大謬也。高皇帝命潁川侯以三十萬眾下雲南大理,而文皇帝覆命新城侯以八十萬眾下交趾。以故諸土夷環雲南二廣以十百計,鹹惕息而不敢動。迨宣德初,柳升王通再敗黎利而捐交趾益之。中國自是輕矣。麓川之所以驁肆,為棄交趾也。若再敗於麓川而竟不誅,則土官之弱者,不二十年而為強者有矣。強者不誅而益強,則中國之在西南者亦非我有矣。其所以失,在中國之政不修,而驥等之用兵未盡善也。不然,潁川新城之興師,甚於麓川倍矣,何以不為天下累也。 [62] 
李贄(明中後期學者):“弇州謂靖遠材而欲,武略則優。噫!安得有大將之才如驥,又得無慾如弇州言者而用之,使之為我御虜徵蠻以封侯乎?然即無慾矣,則雖封侯亦其所不欲者,吾又安能使之捨棄性命,以為我徵蠻御虜,而與其所不欲之侯封也。其言謬矣……夫國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卒自託於中貴人有援力者以自見,其為宰相冢宰本兵,吾謂其慚汗滿面,愧死無地矣!乃反以有欲病人,何哉?又何取於居要路者為也。我朝文臣世爵,今唯靖遠猶存。故弇州獨以為仁德之報,不信彼讒妬之口雲。” [50] 
王鳳竹(《王越集》編校者之一):“考紀書英廟朝,束鹿王公以滇南莊浪之捷剖土封靖遠。” [51] 
黃道周(南明隆武朝首輔):“尚書王驥,奉詔行邊。指揮安敬,黷怯斬焉。軍勢大振,莫不爭先。謀敵犯境,蔣貴檄前。任禮繼後,勗其勉旃。若功不立,相見無年。眾力感奮,一戰赫然。黃河敵遁,追至黑泉。俘以千計,斬獲十全。捷聞還部,再討麓川。東西乘隙,腹背搗堅。破其七砦,俘溺萬千。任發機發,敗逃若煙。渠魁雖失,天威大宣。文臣出討,殊足稱賢。” [35] 
黃景昉(崇禎朝閣臣):“麓川之役,何文淵、劉球皆請罷師,楊文貞亦意在綏戢。傳王振好兵,王靖遠陰阿其指。然威震西南,故賴斯舉,不然,滇又為安南續矣,未可以儒生訾之。” [61] 
宋徵璧(明末清初學者):“一國家外夷之患,北虜為急,兩粵次之,滇蜀又次之,倭夷又次之,西羌又次之。誠欲九塞塵清,四隅海燕。方叔召虎,一時鹹慕風采,奕世猶仰威名。指受方略,半系督撫……南伐麓川,則詳於王靖遠。” [52] 
查繼佐(明末清初學者):“時閹振持內權,而驥與二,豈能南北大創不庭?如是以道德論邊功,儒者之言也。而使奸使詐,亦兵法所不廢。靖遠用振,而非振用靖遠。” [53] 
谷應泰(明末清初學者):“蔣貴、王驥,初下麓川,三路分進,斬首三千,思任竄緬,僅以身遁,再攻平緬,五營並進,焚其援舟。思任父子,又竄孟養,然而緬人內懼,傳首京師,勒石金沙,誓臣石爛,此亦勳著燕然,功高銅柱,豈僅唐蒙夜郎,相如邛笮者乎?然史稱其起兵十五萬,轉餉半天下,冒躐五等,橫被冕玉。嗟乎!陳湯貪黷,曹翰兇殘,武臣之故態,而屯守之説不行,飛挽之繁不給,此則其智遜金城,而功比貳師者已。” [54] 
張廷玉(《明史》總裁官):“人非有才之難,而善用其才之難。王驥、王越之將兵,楊善之奉使,徐有貞之治河,其才皆有過人者。假使隨流平進,以幹略自奮,不失為名卿大夫。而顧以躁於進取,依附攀援,雖剖符受封,在文臣為希世之遇,而譽望因之隳損,甚亦不免削奪。名節所繫,可不重哉!” [37] 
劉宗鑑(清末騰衝亞元):
  • 靖遠播休風,麓川奠定中。至今歸化久,猶想尚書功。 [66] 
  • 平定麓川地,曾驅十萬兵。三徵王靖遠,草木亦知兵。 [65] 
李雨農(清末騰越歲貢生):“戛鳩江上瘴雲起,江邊石碣苔花紫,啾啾鬼哭天陰時,隱隱軍聲重霧裏,憶昔思氏叛麓川,結緬亂我滇之邊,筋竹標銛排象陣,桃花水漲據毒淵。王師一下如拉朽,任發鼠竄緬酋走,武侯七縱重攻心,尚書三徵才授首。巨碣立在江之湄,南人不反畏天威,江枯石爛不敢渡,長江天塹界華夷。碑峙江頭五百載,一朝地圖顏色改,黃鬚碧眼渡江來,昔日盟言今安在。記得初來碑尚存,於今唯見江狂奔,犵鳥悲鳴江花萎,茫茫四顧空斷魂。” [63] 
李根源(清末重九起義參與者):“驥三徵麓川,卒不得思任父子。何文淵、劉球、張淑、詹英等謂驥‘老師費財,以一隅動天下’,未免書生之論。根源《詠古》有云,‘騰龍有今日,功在王束鹿。若非三徵力,久已滄異族’。” [65] 
尹明德(雲南省政協委員,曾參加中緬邊界勘界事宜):“憶昔尚書下麓川,大軍十萬戍江邊。劃江永作華夷界,南人不反三百年。” [63] 
庾恩暘(民國滇軍將領)將王驥列為“中國對外三十六年大軍事家”之一,並評論道:“驥三下麓川,威震關外,以視清代傅恆之徵緬,僅在騰越收買貢象者,相去多矣。方驥兵過滇,訪於嵩明蘭,隱若茂茂,曰:若要麓川破,船往山上過。後因涉江而舟楫不易覔,驥由內地負舟往。蓋當日之規畫遠矣。” [71] 
崔瑞德牟復禮(《劍橋中國明代史》主編):“如同有些史料所説,這些漫長和耗費巨大的戰役可能給緬甸北部的本地民族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這個地區沒有長期平定……但是王驥進行的這些代價很高的戰役確實達到了一個目的。它們在明朝以後的時期鞏固了中國人的控制,而且也的確鞏固到如今。” [38] 

王驥軼事典故

王驥智破象陣

象騎是雲南及中南半島等地區倚重的傳奇兵種。明代王驥徵麓川時,刺探軍情的人彙報説對方有象陣,王驥思索大象怕老鼠即命人找來,但一時半會也沒地方去抓老鼠。於是找來數百隻豬貓為備用,臨陣時悉數放出,幾百只豬貓同時亂竄,對方戰象果然被嚇跑了,逐勝。

王驥擊鼓為樂

據明人葉盛水東日記》記載:王驥任順天府尹時,喜歡在退廳後坐在後堂,召鼓手來打得勝鼓。如果鼓手將鼓打得不成節奏,將會受罰。後來王驥以文入武,終因作戰而立下功名。葉盛不禁感嘆道:“(王驥)難道也像前人一樣喜歡聽聞‘擊鼓用兵’詩的人嗎?” [55] 

王驥三王伯爵

明代僅有的三位以戰功封爵的文臣分別是王驥(靖遠伯)王越(威寧伯)王守仁(新建伯)。他們都姓王,威名超越其餘諸文臣封伯者,明人王世貞對此曾連批“大奇!大奇!” [56]  其中又只有王驥的爵位世代承襲,從未中斷,直至明亡。 [60] 

王驥武侯轉世

據傳王驥駐軍瀘水,蕩平邊亂,見江邊有一塊石碑,上書“諸葛亮到處無人到”七個大字,相傳是諸葛亮南征時立下的。王驥説:“此碑大謬,今天老夫不是也南征到此地了嗎?”下令砸了石碑。誰知這是一塊套碑,裏面還套着一塊碑,上書“打碑還是立碑人”,王驥大驚道:“原來我竟然是諸葛亮轉世!”於是大笑起來。 [63] 

王驥人際關係

王驥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父
王守道
生平不詳。
祖父
王思宗
元朝曾任高陽縣令,有仁政。
父親
王成
生平不詳。
母親
程氏
生平不詳。
正室
張氏
累封靖遠伯夫人。生子三人,均早卒。
劉氏
生子三人。
兒子
王玉瑢
張氏之子,早卒。
王瑛
劉氏之子,明英宗時襲封為第二代靖遠伯。
王祥
劉氏之子,奪門之變後被任命為指揮僉事
王珩
劉氏之子,曾任勳衞
表格參考資料: [31]  [45] 

王驥伯爵世系

王驥的靖遠伯爵位自明英宗時受封起,子孫世代承襲,共歷八世九代,至明亡而絕。
  • 靖遠伯世系
第一代:王驥,正統七年(1442年)封靖遠伯,予世券天順四年(1460年)去世,追封靖遠侯,諡號“忠毅”。
第二代:王瑛,王驥之子,天順四年(1460年)襲爵。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
第三代:王添,王瑛之子,成化八年(1472年)襲爵。成化十五年(1479年)去世。
第四代:王憲,王添之子,成化十九年(1483年)襲爵。正德九年(1514年)十二月去世。
第五代:王瑾,王憲之子,正德十年(1515年)襲爵。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萬曆元年(1573年)間去世 [57] 
第六代:王學詩,王瑾之子,萬曆元年(1573年)襲爵。萬曆四年(1576年)去世 [58] 
第七代:王學禮,王學詩之弟,萬曆四年(1576年)襲爵。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去世 [59] 
第八代:王繼芳,王學禮之子,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襲爵。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去世。
第九代:王永恩(一作承恩),王繼芳之子,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襲爵。崇禎十四年(1641年)仍在世。
靖遠伯世系參考資料: [37]  [60] 

王驥主要作品

皇明經世文編》輯有《王靖遠忠毅侯奏疏》一卷,錄其疏十二篇:《請陝西兵分班赴京疏》《請選擇衞所官員疏》《計處軍士疏》《北虜疏》《京衞勾軍疏》《邊務五事疏》《平虜方略疏》《邊務疏》《覆何文淵疏》《貴州軍糧疏》《麓川奏捷疏》《請理軍政疏》。 [3] 

王驥後世紀念

王驥地方崇拜

麓川之役後,王驥“廟食盈寰中,姓名走婦孺”,被認為是諸葛亮轉世;在傈僳族景頗族,他極受崇拜,逐漸被神化。晚清時期,王驥“三徵麓川”的歷史被地方文人塑造為“抗擊入侵,保家衞國”的英雄歷史,王驥也被塑造為“威震滇西,保境安民”的地方英雄,並被民間奉為迤西、滇緬一帶最大的保護神。到民國初年,已與諸葛亮並列神界。緬北打洛以東地區,只要是王驥當年駐過兵的地方,都建有“三崇廟”,供奉“三崇神”王驥。 [41]  [63]  [67] 
傈僳族傳説王驥帶兵到邊境一帶安邊設卡,訓練部隊,奸臣卻誣陷王驥在邊境練兵是意圖謀反。皇帝就把王驥召回,奸臣在二月初八為王驥接風的酒席上毒死了王驥。王驥死後,陰魂上了天,成為“白馬將軍”。因此,傈僳族人在每年二月初八刀杆節中舉行“下火海上刀山”的儀式,誓以“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英勇氣概祭奠王驥,表達抵禦外侮,保家衞國的決心。 [67]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白族將王驥奉為雲龍全境的本主,是經濟復興之神,封號“三崇建國雞足佑民皇帝”,職能是發展鹽業並消除疾病。因雲龍地區產鹽,思任法擴張使得雲龍鹽銷路受阻,王驥平定麓川后雲龍蕭條的鹽業又得到振興,雲龍白族在各鹽井建起三崇廟,馱鹽馬幫出行、歸來都要到三崇廟獻祭,每年農曆七月初十舉行三崇本主王驥的聖誕廟會,當地人前往三崇廟為王驥祝壽。據《滇史》記載,緬甸國王莽應龍從明朝使者處聽聞徵麓川時的主將王驥、蔣貴之子孫還在朝當大官時,臉色即變。 [40-41] 

王驥紀念標誌

王驥去世後,後人遵其囑葬於祖籍河北省束鹿縣西呂村祖墳墓地。 [67] 
王驥三徵麓川后,滇西邊地也保留了大量他開邊的遺蹟和民間傳説,如靖遠碑,又稱平麓川碑,是王驥第三次征討麓川后與思祿法立盟勒石,並在大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東岸立石為界。 [63]  騰衝城來鳳山(位於今雲南省保山市境內)南麓還有王驥尚書駐營處,俗稱“軍營堆”,又稱“尚書營”。 [65] 
滇灘三崇寺的王驥塑像 滇灘三崇寺的王驥塑像 [65]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漕澗鎮嘎窩村有一座高約八尺的“明靖遠伯王尚書驥之故冢”。據説王驥屯兵在嘎窩村時,要在此地築城。當地人害怕王驥築城後會佔去他們的田地,就在敬獻給王驥的羊肉中放了毒藥,將其毒死。正因如此,雲龍地區祭祀三崇神時忌用羊肉和紅豆,如果用羊肉祭祀一定要先嚐,表明羊肉中無毒才會開祭。 [67]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滇灘鎮恆益廣場上有王驥的銅像,滇灘三崇寺中也有王驥塑像。 [65] 

王驥史料索引

古穰集·卷十一·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 [45] 
明實錄》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朝部分
名卿績紀·卷三》 [47] 
罪惟錄·卷十九·武略諸臣列傳》 [53]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 [54]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37] 
參考資料
  • 1.    《古穰集》卷11《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天順四年五月十一日,以疾薨於正寢。
  • 2.    《明史》卷171《王驥傳》:九年命為真。
  • 3.    《皇明經世文編·卷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13]
  • 4.    《古穰集》卷11《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年十三,入邑庠為諸生,即有遠大志。未幾,父母相繼以沒。公哀毀盡禮,能自樹立,遂領鄉薦。登永樂丙戌進士第,授兵科給事中。
  • 5.    《古穰集》卷11《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時應天府缺丞,務急且冗,委公署之,立辦,復署行在都察院事,持正不撓。
  • 6.    《明史》卷171《王驥傳》:王驥,字尚德,束鹿人。長身偉幹,便騎射,剛毅有膽,曉暢戎略。中永樂四年進士。為兵科給事中,使山西,奏免鹽池逋課二十餘萬,尋遷山西按察司副使。
  • 7.    《明史》卷171《王驥傳》:洪熙元年入為順天府尹。
  • 8.    《古穰集》卷11《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洪熙改元,仁廟素知公才,召為順天府尹,畿甸大治,特賜誥以褒之。
  • 9.    《古穰集》卷11《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宣廟即位之明年,升行在兵部右侍郎。
  • 10.    《明史》卷171《王驥傳》:宣德初,擢兵部右侍郎,代顧佐署都察院。久之,署兵部尚書。
  • 11.    《明史》卷171《王驥傳》:正統元年奉詔議邊事,越五日未奏。帝怒,執驥與侍郎鄺埜下之獄。尋得釋。阿台、朵兒只伯數寇甘、涼,邊將屢失利。侍郎柴車、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繼經理邊務,未能制。
  • 12.    《明史》卷171《王驥傳》:二年五月命驥往,許便宜行事。驥疾驅至軍,大會諸將,問“往時追敵魚兒海子,先退敗軍者誰”。僉曰“都指揮安敬”。驥先承密旨戮敬,遂縛敬斬轅門,並宣敕責都督蔣貴。諸將皆股慄。驥乃大閲將士,分兵畫地,使各自防禦,邊境肅然。閲軍甘、涼,汰三之一。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轉輸亦省。俄阿台復入寇。帝以任禮為平羌將軍,蔣貴、趙安為副,驥督軍。
  • 13.    《明史》卷171《王驥傳》:三年春,偕諸將出塞,以貴為前鋒,而自與任禮帥大軍後繼,與貴約曰:“不捷,無相見也。”貴擊敵石城,敵走兀魯乃。貴帥輕騎二千五百人出鎮夷,間道兼行,三日夜及之。擒左丞脱羅,斬首三百餘,獲金銀印各一,駝馬兵甲千計。驥與禮自梧桐林至亦集乃,擒樞密、同知、僉院十五人,萬户二人。降其部落,窮進至黑泉。而趙安等出昌寧,至刁力溝,亦擒右丞、達魯花赤三十人。分道夾擊,轉戰千餘里,朵兒只伯遠遁。論功,貴、禮皆封伯,而驥兼大理卿,支二俸。尋召還,理部事。
  • 14.    《明史》卷171《王驥傳》:久之,麓川之役起。麓川宣慰使思任發叛,數敗王師。黔國公沐晟討之,不利,道卒。以沐昂代。昂條上攻取策,徵兵十二萬人。中官王振方用事,喜功名,以驥可屬,思大舉。驥亦欲自效。
  • 15.    《明史》卷171《王驥傳》:六年正月遂拜蔣貴平蠻將軍,李安、劉聚為副,而驥總督軍務,大發東南諸道兵十五萬討之。刑部侍郎何文淵、侍講劉球先後疏諫,不納。瀕行,賜驥、貴金兜鍪、細鎧、蟒繡緋衣、朱弓矢。驥請得以便宜從事。馳傳至雲南,部署諸將,遣參將冉保由東路趨孟定,大軍由中路至騰衝,分道夾擊。
  • 16.    《明史》卷171《王驥傳》:是年十一月,與貴以二萬人趨上江,圍其寨,五日不下。會大風,縱火焚柵,拔之,斬首五萬餘級。進自夾象石,渡下江,通高黎貢山道。閏月至騰衝,長驅抵杉木籠山。賊乘高據險,築七壘相救。驥遣參將宮聚、副將劉聚分左右翼緣嶺上,而自將中軍奮擊之,賊大潰,乘勝至馬鞍山。
  • 17.    《明史》卷171《王驥傳》:逾月,抵賊巢。山陡絕,深塹環之。東南面江,壁立不可上。驥遣前軍覘賊,敗其伏兵。賊更自間道立柵馬鞍山,出大軍後。驥戒軍中無動,而令都指揮方瑛以六千人突賊寨,斬首數百,復誘敗其象陣。會東路軍冉保等已合木邦、車裏、大侯諸土軍,破烏木弄、戛邦諸寨。遣別將守西峨渡,防賊軼,刻期與大軍會。驥乃督諸將環攻其七門,積薪縱火。風大作,賊焚死無算,溺江死者數萬人。思任發攜二子走孟養。獲其虎符、金牌、宣慰司印及所掠騰衝諸衞所印章三十有奇。犁其巢穴,留兵守之而還。
  • 18.    《明史》卷171《王驥傳》:明年四月遣偏師討維摩土司韋郎羅。郎羅走安南,俘其妻子。傳檄安南,縛之以獻。五月,師還。帝遣户部侍郎王質齎羊酒迎勞,賜宴奉天門。封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靖遠伯,歲祿千二百石,世襲指揮同知,賜貂蟬冠玉帶。貴進侯,劉聚等遷賞有差。從徵少卿李蕡,郎中侯璡、楊寧皆擢侍郎,士卒賜予加等。府庫為竭。
  • 19.    《明史》卷171《王驥傳》:思任發之竄緬甸也,其子思機發復帥餘眾居者藍,乞入朝謝罪。廷議因而撫之,王振不可。是年八月覆命驥總督雲南軍務,帥參將冉保、毛福壽以往。未至而思機發遣弟招賽入貢,緬甸亦奏獲思任發,要麓川地。朝廷不納其貢,且敕驥圖緬甸,驥因請濟師。
  • 20.    《明史》卷171《王驥傳》:八年五月覆命蔣貴為平蠻將軍,調土兵五萬往,發卒轉餉五十萬人。驥初檄緬甸送思任發。緬人陽聽命,持兩端。是年冬,大軍逼緬甸,緬人以樓船載思任發覘官軍,而潛以他舟載之歸。驥知緬人資木邦水利為唇齒,且慮思機發將以獻其父故仇之,故終不肯獻思任發。驥乃趨者藍,破思機發巢,得其妻子部落,而思機發獨脱去。
  • 21.    《明史》卷171《王驥傳》:明年召還,加祿三百石,命與都御史陳鎰巡延綏、寧夏、甘肅諸邊。初,寧夏備邊軍,半歲一更。後邊事亟,三年乃更。軍士日久疲罷,又益選軍餘防冬,家有五六人在邊者,軍用重困。驥請歲一更,當代者以十月至,而代者留至來年正月乃遣歸,邊備足而軍不勞。帝善其議,行之諸邊。
  • 22.    《明史》卷171《王驥傳》:當是時,緬人已以思任發來獻,而思機發竊駐孟養地,屢遣使入貢謝罪。中外鹹願罷兵。振意終未慊,要思機發躬入朝謝。沐斌帥師至金沙江招之,不至。諭孟養執之以獻,亦不聽命。於是振怒,欲盡滅其種類。
  • 23.    《明史》卷171《王驥傳》:十三年春覆命驥總督軍務,宮聚為平蠻將軍,帥師十五萬人往。明年造舟浮金沙江,蠻人柵西岸拒守。官軍聯舟為浮橋以濟,拔其柵,進破鬼哭山,連下十餘寨,墜溺死者無算。而思機發終脱去,不可得。是時,官軍逾孟養。至孟𨚗海。地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里,自古兵力所不至,諸蠻見大軍皆震怖。而大軍遠涉,驥慮饋餉不繼,亟謀引還。時思機發雖遁匿,而思任發少子思陸復擁眾據孟養。驥度賊終不可滅,乃與思陸約,立石表,誓金沙江上,曰:“石爛江枯,爾乃得。”遂班師。
  • 24.    《明史》卷171《王驥傳》:驥凡三徵麓川,卒不得思機發。議者咎驥等老師費財,以一隅騷動天下。而會川衞訓導詹英抗疏劾之,大略謂:“驥等多役民夫,舁彩繪,散諸土司以邀厚利。擅用腐刑,詭言進御,實充私役。師行無紀,十五萬人一日起行,互相蹂踐。每軍負米六鬥,跋陟山谷,自縊者多。抵金沙江,徬徨不敢渡;既渡不敢攻;攻而失都指揮路宣、翟亨等。俟賊解,多捕魚户為俘。以地分木邦、緬甸,掩敗為功。此何異李宓之敗,而楊國忠以捷聞也。”奏下法司。王振左右之,得不問。
  • 25.    《明實錄》:正統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徵南總兵官都督宮聚言:苗賊滋蔓,西至貴州龍里衞,東至湖廣沅州衞,北至湖廣武岡州,南至四川播州地界,夷眾不下二十餘萬,俱已叛逆,圍困貴州湖廣所屬地方。臣所領官軍不及二萬,累遇賊阻,即行對敵,以故不能急解平越之圍,罪當萬死,乞調京兵五千,達軍一千並南京、雲南原徵麓川官軍十萬,前來徵勦。仍命四川湖廣添運糧。儲王令兵部會多官計議以聞。
  • 26.    《明史》卷171《王驥傳》:當是時,湖廣、貴州諸苗,所在蜂起,圍平越及諸城堡,貴州東路閉。驥至武昌,詔還軍討苗。會英宗北狩,羣臣劾王振並及驥。以驥方在軍,且倚之平苗,置弗問。命佩平蠻將軍印,充總兵官,侍郎侯璡總督軍務。已而苗益熾,眾至十餘萬。平越被圍半歲,巡按御史黃鎬死守,糧盡掘草根食之,而驥頓軍辰、沅不進。
  • 27.    《明史》卷171《王驥傳》:景泰元年,鎬草疏置竹筒中,募人自間道出,聞於朝。更命保定伯梁珤為平蠻將軍,益兵二萬人。侯璡自雲南督之前,疾戰,大破賊,盡解諸城圍。而驥亦俘剗平王蟲富等以獻。
  • 28.    《明史》卷171《王驥傳》:驥還,命總督南京機務。其冬,乞世券,與之。南畿軍素偷惰。驥至,以所馭軍法教之。于謙弗重也,朝廷以其舊臣寵禮之。
  • 29.    《明史紀事本末》卷35:景泰元年八月丙戌,上皇至自迤北,入居南宮。羣臣朝見而退,大赦天下。冬十月,命靖遠伯王驥守備南宮。
  • 30.    《明史》卷171《王驥傳》:三年四月,賜敕解任,奉朝請。驥年七十餘,躍馬食肉,盛聲伎如故。
  • 31.    《明史》卷171《王驥傳》:久之,石亨、徐有貞等奉英宗復辟,驥與謀。賞稍後,上章自訟,言:“臣子祥入南城,為諸將所擠,墮地幾死。今論功不及,疑有蔽之者。”帝乃官祥指揮僉事。而命驥仍兵部尚書,理部事,加號奉天翊衞推誠宣力守正文臣、光祿大夫,餘如故。
  • 32.    《明史》卷171《王驥傳》:數月請老……。
  • 33.    《明史》卷171《王驥傳》:又三年乃卒,年八十三。贈靖遠侯,諡忠毅。
  • 34.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315:卒年八十三,訃聞,上輟視朝一日,賜葬祭如例,追封靖遠侯,諡忠毅。
  • 35.    黃道周 注斷;孟冰 點校.廣名將傳: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11:322-323
  • 36.    英宗睿皇帝實錄 卷三百十五 天順四年 五月 十一日 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5-17]
  • 37.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4-06]
  • 38.    劍橋中國明代史:第5章 正統、景泰和天順統治時期,1436—1464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8-30]
  • 39.    泛朝政化與史料運用偏差對邊疆史地研究的影響——以明代“三徵麓川”研究為例  .知網[引用日期2021-02-13]
  • 40.    諸葛元聲:《滇史》
  • 41.    高志英,王東蕾.從王驥崇拜儀式看中緬傈僳族的多重認同演變[J].雲南社會科學.2013(05):111-116.
  • 42.    《皇明經世文編·卷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7-19]
  • 43.    英宗睿皇帝實錄 卷一百九十四 景泰元年 七月 七日 5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5-17]
  • 44.    英宗睿皇帝實錄 卷二百十五 景泰三年 四月 二十一日 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5-17]
  • 45.    《古穰集·卷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17]
  • 46.    《徐襄陽西園雜記》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17]
  • 47.    《名卿績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17]
  • 48.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卷八十七》
  • 49.    《皇明奇事述·卷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17]
  • 50.    李贄 著.焚書 續焚書:嶽麓書社,1990-08:369
  • 51.    王越 著;趙長海 校注.王越集:中州古籍出版出版,2009:568
  • 52.    《皇明經世文編·凡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23]
  • 53.    查繼佐.《明書(罪惟錄)》:齊魯書社,2014-06-01
  • 54.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06]
  • 55.    《水東日記》卷1:王忠毅公為京尹時,公退即坐後堂,召鼓手打得勝皷以為樂,皷失節者有罰。後公卒以軍旅樹功名,豈亦昔人喜聞擊皷用兵之詩者耶?
  • 56.    《皇明奇事述》卷2“三文臣戰功伯爵皆王姓”條:文臣封伯,雖前後十人,然以戰功得者僅三人:靖遠伯驥,威寧伯越,新建伯守仁耳。皆王姓,威名皆盛於諸伯,大奇大奇。
  • 57.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497稱嘉靖四十年閏五月:“庚戌,巡按廣東御史潘季馴勘上三十七年倭寇廣東諸臣功罪……上命賞鈁及巡撫周滿、總兵官、靖遠伯王瑾各銀幣有差。”《明史》卷107《功臣世表三》又稱“萬曆元年正月辛亥(王學詩)襲(靖遠伯)。”據此可知王瑾大約卒於此十餘年間。
  • 58.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十九》:萬曆四年四月……庚午,賜靖遠伯王學詩祭葬。
  • 59.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506:萬曆四十一年三月……賜故靖遠伯王學禮祭葬如例。
  • 60.    《明史·卷一百七·表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14]
  • 61.    黃景昉:《國史唯疑》
  • 62.    《弇山堂別集》
  • 63.    楊江林.晚清滇西邊地的王驥崇拜與國家整合[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5):129-136.
  • 64.    屠述濂 修;張志芳 點校主編.騰越州志 點校本:雲南美術出版社,2007-12:312
  • 65.    騰衝縣旅遊局 編.歷代名人與騰衝: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12:1-6
  • 66.    許國勝 書;騰衝市書法家協會;騰衝市旅遊發展局 編印.許國勝作品:騰衝名詩: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10:34
  • 67.    “上刀山、下火海”,勇敢者的刀鋒之舞  .保山日報.2022-11-14[引用日期2023-05-17]
  • 68.    《古穰集》卷11《尚書靖遠伯忠毅王公神道碑》:本朝之制文臣不許封爵邑,惟有武功者不在令。自洪武以來蓋百年於茲矣,文臣有武功而封爵邑者,始一人焉,靖遠伯王公是已,嗚呼休哉。
  • 69.    王驥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27]
  • 70.    王驥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27]
  • 71.    庚恩暘 著.中國對外三十六年大軍事家:雲南圖書館,不詳:171-17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