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萬春

(明代小説《唐書演義》中高句麗安市城主)

鎖定
梁萬春,男,中國明代小説唐書志傳通俗演義》中的人物,為作者熊大木所虛構的唐太宗東征高句麗安市城主的名字。16世紀末,該名字傳入朝鮮半島,朝鮮人將該名字與朝鮮自創的“唐太宗中箭眇目”的傳説結合在一起流傳。由於朝鮮語中存在對漢字詞的頭音規則,“梁”字被念成“Yang”,故在流傳過程中“梁萬春”的漢字寫法逐漸演變為“楊萬春”,兩者混用(諺文中均寫作양만춘、讀作Yang Manchun)。經過近代朝鮮半島愛國啓蒙運動以及思想家申採浩等的宣傳,楊(梁)萬春成為朝鮮半島家喻户曉的民族英雄,並被用來命名韓國的驅逐艦。
中文名
梁萬春
外文名
Yang Manchun
別    名
楊萬春
性    別
登場作品
唐書志傳通俗演義

梁萬春小説描寫

唐書志傳通俗演義》,簡稱《唐書演義》,作者是福建人熊大木(熊鍾谷),刊行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該小説從晉陽起兵寫起,到東征高句麗結束為止,以唐太宗為中心人物,所以又叫《秦王演義》。在該書第82節“李世勣兵進安市城 薛仁貴智取黃龍坡”中,“梁萬春”的名字首次登場:
“卻説守安市城者,卻是高麗國左、右親衞軍官鎮守,各分絕奴、灌奴等部。絕奴部主帥梁萬春、鄒定國、李佐升,灌奴部主帥歐飛、暨武、張猴孫,共六員猛將,虎踞於安市城中。”
這一節中還描寫了梁萬春在軍事會議中的發言:
“是日正在廳堂上會集二部商議。灌奴部歐飛進曰:“唐兵合水陸三十餘萬而來,近日所向無敵。麗兵屢挫其鋒。今大軍指日到安市城。臨時出戰,未得地利。乘其未至,先引部下精兵數萬,直抵黃龍坡屯住,阻住御駕。且看他從那裏過?”梁萬春曰:“此計大妙。與君精兵五萬,先截住唐軍,我隨後亦有人馬來應。”
接下來的83節“高延壽納降李世勣 蓋蘇文保舉束頂漢”中,梁萬春再次登場:
“太宗乃下令諸軍,乘勝攻擊安市。一面遣李世勣襲銀城,困住高延壽。眾人得令,於安市城下不分晝夜攻打。梁萬春見麗兵戰敗,與部下鄒定國、李佐升等議日:“唐兵日夕打攻城池,百民各懷內懼。高延壽損折兵馬,走人銀城。何以退得敵兵?”李佐升日:“安市城濠暫堅固,縱唐兵攻打,無奈我何。復遣人入高麗取救,我只顧準備戰守之具,敵人自退也。”梁萬春依其議,一面遣使再來高麗取救,一面吩咐軍士嬰城而守。”
第85節“王道宗築土攻安市 程名振持兵出綠水”:
“李世勣、張士貴等裝起雲梯四十乘,周圍用板遮護弓箭,下以車輪推之,揀城上五軍守處,即推進。軍中鼓起,乘勢便上。麗將梁萬春知此消息,城中亦預備火箭、火炮之具。”
第89節(最後一節)“長孫臣勸回鑾駕 唐太宗坐享太平”:
“麗將梁萬春率眾將登城觀望,見城下人馬整齊,衣袍燦映,各依隊伍而行,繩然不亂。麗兵暗暗喝采。梁萬春曰:“久聞秦王之兵所向無敵,今日果的不虛也。”忽中軍風捲起一面龍鳳日月旗,旗下開展黃羅傘。眾將前擁後湧,簇住一道鑾駕。金鼓聲近,將至城濠邊。梁萬春等知是唐天子過來,眾人城上各跪下,齊聲拜辭聖駕。前後報人中軍,太宗知的,命有司取絹縑一百匹,以賜梁萬春等。有司乃曰此絹天子賜汝等事君之忠,守城志堅者也麗兵得賜,城頂拜謝之聲,振動御前。” [1] 

梁萬春人物原型

公元642年,高句麗(當時簡稱“高麗”,與後世的王氏高麗不同)大臣淵蓋蘇文弒殺榮留王高建武,擁立高藏為傀儡國王,自居“莫離支”而專權。其時守護高句麗西部重鎮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的城主拒絕歸順淵蓋蘇文,淵蓋蘇文出兵攻擊,但無法攻克,只好聽之任之。 [2] 
公元645年,唐太宗以“為中國報子弟之仇、為高麗雪君父之恥”為由親征高句麗,六月二十日至安市城,進行圍城作戰。高句麗派北部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軍15萬來救安市,被唐將李勣等擊潰,是為駐蹕山大戰。形勢對安市城非常不利,但安市城本身“城險而兵精”,城主又以“材勇”聞名,所以唐軍久攻不下。 [2] 
八月,唐太宗欲棄安市、取建安(今遼寧蓋州清石嶺鎮高麗城村),但被李勣勸阻,唐太宗讓李勣攻打安市城,安市人每次看見唐太宗的旗蓋,就會鼓譟吶喊,唐太宗惱羞成怒,李勣建議在攻下安市那天把全城男子全部活埋。不料這個建議被泄露出去,安市人更加堅守。已投降唐朝的高延壽、高惠真請求太宗出其不意地攻打烏骨城(今遼寧鳳城邊門鎮),進而直搗平壤,其餘眾臣也多支持,唐太宗有意聽從,但長孫無忌反對冒險,主張穩紮穩打,先攻下安市城。唐太宗改變主意,於是安市城繼續被唐軍圍困。 [2] 
安市城主曾組織奇兵夜襲唐軍,未果。在圍城之時,唐江夏王李道宗督眾築土山於城東南隅,安市城也隨之加高城牆以抗拒唐軍。唐軍輪番攻城六、七回,衝車炮石打壞了樓堞,安市城隨即立木柵以填住缺口。唐軍花了兩個月時間修好土山後,李道宗讓傅伏愛負責守備,一天山崩,壓垮城牆,然而傅伏愛卻私離職守,導致被數百名安市城軍隊奪走了土山制高點,挖壕溝來防守。唐太宗見錯失攻城良機,火冒三丈,斬了傅伏愛,命諸將進攻安市城,三天都攻不下。唐太宗考慮到遼東很早就轉寒,不宜作戰,便於九月十八日撤軍,結束了對安市城長達88天的圍困。臨撤時命大軍在安市城在耀武揚威,安市城主登上城樓,拜手奉辭,唐太宗賜縑百匹,以嘉其忠。 [2] 
不過,安市城主的名字並未被史書記載下來。王氏高麗的史學家金富軾感慨道:
“唐太宗聖明不世岀之君,除亂比於湯、武,致理幾於成、康,至於用兵之際,岀奇無窮,所向無敵,而東征之功,敗於安市,則其城主可謂豪傑非常者矣,而史失其姓名,與揚子所云“齊、魯大臣,史失其名”無異,甚可惜也!” [3] 

梁萬春流傳過程

熊大木是當時明朝比較受歡迎的職業作家,同時也是書商,在熊大木模式的炒作下,《唐書演義》是當時明朝的暢銷書之一,在社會上一度頗有影響。1592年,朝鮮爆發壬辰倭亂,宗主國明朝出兵救援,與朝鮮的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頻度陡增。當時明軍的一位將領吳宗道在與接待他的朝鮮官員尹根壽聊到古時高句麗與唐的戰爭時,吳宗道按照他在小説裏看到的內容,告訴尹根壽説安市城主名為梁萬春;無獨有偶,當時另一名朝鮮官員李時發也從明軍那裏讀到了《唐書演義》,尹根壽向李時發求證後確認在史書上失去記載的安市城主的名字正是“梁萬春”。 [4]  從此梁萬春的名字就在朝鮮流傳開了。1669年,朝鮮顯宗曾在經筵上向大臣宋浚吉詢問安市城主的名字,宋浚吉回答是梁萬春,並提到是尹根壽從中國人那裏打聽到的。 [5] 
梁萬春的名字在流傳過程中,由於韓語中存在對漢字詞的頭音規則,“梁”字被念成“Yang”,故逐漸出現了“楊萬春”的漢字寫法,與“梁萬春”混用(在韓語裏都寫作양만춘、讀作Yang Manchun),並且與朝鮮半島固有的“唐太宗中箭眇目”的傳説綁定在一起(該傳説出現於王氏高麗後期,最早出處是李穡《貞觀吟》中的一句“謂是囊中一物耳,那知玄花落白羽”),被朝鮮人傳為美談。1689年,金昌翕為其出使清朝的弟弟金昌業所作的送行組詩中有一首是:
高麗舊疆踔遠矣,鳳城或雲是安市
千秋大膽楊萬春,箭射虯髯落眸子。
若道南漢形勝弱,文皇何如洪太始(皇太極)? [6] 
中間的“千秋大膽楊萬春,箭射虯髯落眸子”之句,是現存文獻中最早將楊(梁)萬春的名字與“唐太宗中箭眇目”的傳説關聯在一起的例子。此後在朝鮮人的文集尤其是燕行錄中,楊(梁)萬春被頻頻提及,如著名的樸趾源熱河日記》中就曾提到“又世傳安市城主楊萬春,射帝中目”的傳説。不過朝鮮文人又往往強調楊(梁)萬春的故事“傳信傳疑之間”、“不足取信”、"殆不可信也"、“不足信”。
由於17至19世紀的朝鮮文人對楊(梁)萬春這個名字還將信將疑,所以這個名字在朝鮮的流傳程度有限。到了20世紀初,面臨亡國滅種危機的朝鮮半島掀起了“愛國啓蒙運動”,以樸殷植申採浩為代表的啓蒙家大力宣傳朝鮮古代的“輝煌歷史”,力圖喚醒朝鮮人的民族主義,楊(梁)萬春被他們當做真實名字,他射瞎唐太宗的傳説也被他們當做真實歷史事件,作為建構“韓國魂”與韓國民族主義的重要歷史資源。申採浩感慨在朝鮮“韓信彭越遍傳樵歌巷謠,而茫不知梁萬春、崔春命(即崔椿命,高麗抗蒙英雄)為何國男兒” [7]  ,因此他宣傳楊(梁)萬春最為賣力。在他所著的朝鮮民族主義史學開山之作——《朝鮮上古史》中,不僅提及楊(梁)萬春射瞎了唐太宗的眼睛,還進一步“考證”出唐太宗死於楊(梁)萬春的毒箭。 [8] 
由於申採浩在韓國史學界的話語優勢,所以他的見解在後世被廣泛傳播,楊(梁)萬春也被當今朝鮮和韓國普遍當做安市城主的真名,將其奉為民族英雄,他射瞎唐太宗眼睛的傳説也被當今朝鮮半島的人們津津樂道,韓國甚至用楊(梁)萬春的名字命名了一艘軍艦(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DDH-973楊萬春號),並拍攝多個影視作品描述他的事蹟。
另一方面,由於《唐書演義》在中國流行一陣後就逐漸沉寂下來,所以梁萬春的名字也被中國人淡忘了,甚至從朝鮮半島迴流到中國。晚清學者震鈞就提到“又聞朝鮮人云,當日(安市)守城之將名楊萬春,可補史缺。” [9] 

梁萬春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熊大木.《唐書志傳通俗演義》: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
  • 2.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國學導航
  • 3.    金富軾.《三國史記(校勘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263頁
  • 4.    尹根壽:《月汀漫錄》:安市城主抗唐太宗精兵,卒全孤城,其功偉矣。姓名不傳,我東之書籍鮮少而然耶?抑高氏時無史而然耶?壬辰亂後天朝將官出來我國者有吳宗道,謂餘曰:“安市城主姓名梁萬春,見太宗東征記雲。”頃見李監司時發言:“曾見《唐書衍義》,則安市城主果是梁萬春。而又有他人,守安市之將凡二人云。”
  • 5.    宋浚吉:《同春堂集》別集卷六,《經筵日記》:上曰:“安市城主,其名為誰?”浚吉曰:“梁萬春也。能拒太宗之師,可謂善守城者也。”上曰:“此見於何處?”浚吉曰:“故府院君尹根壽聞於中朝而記雲矣。”
  • 6.    金昌翕:《三淵集》卷十一,《送大有隨伯氏赴燕》。
  • 7.    《大韓每日申報》,隆熙二年(1908年)3月18日,“國漢文的輕重” 。
  • 8.    申採浩.《朝鮮上古史》:螢雪出版社,1992年:第429—432頁
  • 9.    震鈞.《天咫偶聞》: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