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潤

(明朝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

鎖定
林潤(1530~1569),字若雨,號念堂,福建莆田人,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
全    名
林潤
若雨
念堂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福建莆田
出生日期
1530年
逝世日期
1569年
主要成就
誅殺嚴世蕃、羅龍文
主要作品
《願治疏稿》
最高官職
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

林潤人物生平

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授臨川知縣。林潤因事到南豐,賊寇猝然而至,林潤籌謀計策擊退了賊寇。徵授南京山東道監察御史嚴世蕃置酒宴請諸位御史,其他御史不敢吐一語,唯獨林潤談笑風生,嚴世蕃心中忌憚。宴席結束後,嚴世蕃對門客説:“吾見林御史相貌,似好持諤諤者。吾頃以目攝之,彼必以我忌之也”。於是派人告訴林潤:“嚴侍郎謝君,願無刺論當世事。”林潤到任後,首先追責國子祭酒沈坤擅自殺人、縱妾父持鹽利、坐受賈人金等罪狀,讓他受到法律的制裁。林潤又彈劾副都御史鄢懋卿五罪,得到嚴嵩的庇護,沒有追責。伊王朱典楧不道,數遭彈劾,不知悔改,林潤再次彈劾。朱典楧累次上奏分辨,詆譭林潤挾私報復。部科相繼上奏彈劾伊王違抗朝命,威脅言官。嚴世蕃收受伊王的賄賂,下詔斥責而已。林潤進言宗室繁衍,歲祿不繼,請求急需商議變通。明世宗所司集議。
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採納鄒應龍的進言,嚴世蕃貶戍雷州,其同黨羅龍文貶戍尋州。嚴世蕃逗留家中不前往。羅龍文一到戍所,即逃還徽州,數次往來江西,與嚴世蕃計事。
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林潤按視江防,查訪到他們的罪狀,馳馬上疏進言:“臣巡視上江,備訪江洋羣盜,悉竄入逃軍羅龍文、嚴世蕃家。羅龍文卜築深山,乘軒衣蟒,有負險不臣之心。而嚴世蕃日夜與羅龍文誹謗時政,搖惑人心。近假名治第,招集勇士至四千餘人。道路兇懼,鹹謂變且不測。林潤請求早正刑章,以絕禍本。”明世宗大怒,即詔林潤逮捕嚴世蕃等人押送京師。嚴世蕃之子嚴紹庭任職錦衣衞,聞命急忙通知嚴世蕃,讓他到戍所。剛滿二日,林潤已馳馬趕到。嚴世蕃猝不及赴,於是押解械回京,羅龍文也在梧州被捕。林潤盡按兩人諸不法事,兩人伏誅。擢南京通政司參議,歷任太常寺少卿
隆慶元年(1567),任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屬吏懾其威名,紛紛驚恐戰慄。林潤到任後,為政寬平,多惠政,吏民皆悦服。
隆慶三年(1569),卒於任上。去世時,莆田人民送葬的隊伍長達40裏,哭了三天三夜,後人在城裏孔子廟西側(現今莆田一中校園內)設立林潤祠祭祀。林潤靈柩從應天府運回莆田,葬於廣化寺西側,並在廣化寺的路口建一石碑,碑上刻寫“文武官員到處一律下馬”,表示對一代諫臣的崇敬。嘉靖朝廷有副對聯雲:“海無波濤,海瑞立功不淺;林有棟樑,林潤之澤居多。” [1-3] 

林潤文學著作

著有《願治疏稿》、《林中丞集》。 [2-3] 

林潤人物評價

《明史》:世宗非庸懦主也。嵩相二十餘年,貪裛盈貫。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唐德宗言:“人謂盧杞奸邪,朕殊不覺。”各賢其臣,若蹈一轍,可勝嘆哉!世蕃之誅,發於鄒應龍,成於林潤。二人之忠,非過於楊繼盛,其言之切直,非過於沈煉徐學詩等,而大憝由之授首。蓋惡積滅身,而鄒、林之彈擊適會其時歟! [1] 

林潤後世紀念

林潤府第位於莆田城內下務巷,系綿延百米的古代建築羣,氣勢平凡,風格莊重,建築精巧,雖經400多年的歲月磨難,卻依然雍容大度,風采猶存。
當時宅第規模宏大、坐北朝南,長度為180米,最寬處為51米,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摺合9畝,沿街大門7個,小門21個,基本佔據整個下務巷西側。大門懸掛“諫臣世第”匾額,其額枋有楷書“御史大夫第”五個大字。大門門聯為“九牧家聲大,諫臣世澤長”,宅內大廳四進,兩旁依次為正房、廂廳、廂房及護厝等。古式大埕的面積和氣派在莆田住宅中名列前茅。
林潤府第建於1567年,1604年莆田發生八級地震,1900年發生七級以上地震,然而該宅卻安然無恙,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創造力。400多年來,經過幾代的修繕,其主體部分依然保持明代士大夫府邸的特色。2002年因舊城改造,政府撥款將故居最核心建築整體異地搬遷至莆田一中新校園的東南側,保持了故居的原貌。現故居含林蘭英故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