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賨人

鎖定
賨(cóng)人,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又稱寅(yín)人、板楯蠻。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載:“秦並天下,以為黔中郡,薄賦其人,口歲出錢四十,巴(地)人謂賦為賨,遂因名焉”。盤瓠之後裔的武溪蠻雖納賨賦,卻不稱賨人”(汪玉祥《賨人與賨國》)。古書中記載,該民族勇猛彪悍,且善歌舞。
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國都就建在今四川達州渠縣(秦時稱宕渠縣)的土溪城壩。《華陽國志》記載:“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寅城、盧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宕渠縣“古賨國也,今有賨城。縣有渝水,夾水上下,皆賨民所居”。
中文名
賨人(板楯蠻
別    名
巴人(蛇巴)“以麻布繳賦,謂賦為賨”
拼    音
cóng rén
生活地區
川東渝水流域及陝南、鄂西南部分境地

賨人歷史由來

商朝建制“巴方”,治地“城壩”,稱“蛇種”巴人。西周建成“賨國”治地“城壩”,稱“巴”(蛇巴)。 [9] 
商末,蛇巴(賨人)參與了武王伐紂的戰爭。直到東晉末(420年),渠江流域受到僚人衝擊,宕渠文明廢毀,賨人四散逃亡。“賨人”名號前後歷時700年左右。 [7] 
“板楯蠻”人最初以漁獵為生,但由於當地自然環境惡劣,物質條件艱苦,巴人形成了勇猛剽悍的民風。商朝末年,紂王無道,由於紂王多次征討“板楯蠻”人,“板楯蠻”人紛紛加入武王的伐紂大軍,充當前鋒,衝鋒陷陣。由於“板楯蠻”人的貢獻,周武王分封71個諸侯國(子國),巴氏一族被分封為“巴子國”,簡稱巴國。 [10] 
春秋戰國時期,巴國政治軍事實力膨脹,但仍處於奴隸制社會。東有楚國,北有強秦,西有蜀國,巴國夾在其中生存環境惡劣。公元前317年,秦國滅掉巴國,巴國宣告滅亡。 [10] 
秦漢之世,這支被稱作“賨人”的族羣異常活躍,較多地參與了中原漢民族的歷史演繹,故有不少文字記載。東漢時,賨人多次東征西討,他們以長戈、木盾為武器,驍勇善戰,號為“神兵”。朝廷官吏以其外形特別,以“板楯蠻”稱呼,形象直觀明瞭。 [7] 
民族來歷
賨人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後漢時,“賨”即有明確説法。《説文解字》釋賨:“南蠻賦也”,而釋蠻:“南蠻,蛇種”。《廣雅·疏正》賨作賩。向朝廷納賦稱為“賨”的這個民族,當時中原謂之“南蠻”“板楯蠻”。蛇種南蠻就是“蛇巴”。就是説,賨人本為巴人,即所謂“蛇種”巴人。
賨人蔘加了武王伐紂。所謂“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劉邦募賨人定三秦,見“巴渝舞”而喜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這應當是世代相傳的説法。表明賨人的史蹟相當古遠。劉邦將“巴渝舞”引入宮廷,十分有名,傳之久遠。司馬相如所謂:“《巴渝》《宋》《蔡》,金鼓迭起,洞心駭耳。”
巴地除有兩支很有影響的巴人外,也是民族雜居共處的地方。兩個版本《蜀都賦》分別寫到:“東有巴賨,綿亙百濮”;“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8] 
射殺白虎的巴蛇之巴,《後漢書》記載始於秦昭襄王時,就是以“板楯蠻”稱呼的。《華陽國志·巴志》:“長老言,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盧城。”所謂“蛇巴”,是以巴為圖騰的原住民,他們處在大巴山渠江嘉陵江兩河流域,倚仗天然屏障的保護,很少受到外族入侵,是一支獨立發展的族羣。漢代叫“白虎復夷”,又叫“板楯蠻”,兩晉時也有叫“弜頭虎子”的。 [7] 
巴山峽谷神兵賨人 巴山峽谷神兵賨人
輿地紀勝》記載:“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這裏所説的“巴西宕渠”(東漢末為巴西郡宕渠縣),即上古時生活在華鎣山西側的一支重要民族——板楯蠻,又稱賨人。他們崇拜蛇,故亦稱“蛇巴”。他們在渠江流域生活了三千年。
“板楯蠻”是他們最早的稱呼,最遲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其來源是其作戰時,手持弓弩,以木板為楯(即木製盾牌,以土漆制過,質地堅韌,又稱彭排)進行攻擊與防禦。胡三省《通鑑釋文辯誤》説:“餘按楯,音食尹翻,……板楯蠻以木板為楯,故名。”
“賨人”“賨民”是秦漢時對他們的稱呼。古文獻中,最早提及“賨”這個名稱的是西漢揚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亙百濮。”東漢許慎《説文》説:“賨,南蠻賦也。”賨是秦漢時期西南少數民族所繳的税賦,税錢稱為賨錢。《晉書·李特載記》説:“巴人稱寅為賦,因謂之賨人焉。”
《説文解字》:“賨:南蠻賦也”;而“蠻:南蠻,蛇種”。《廣雅疏證·釋詁》賨作“賩”,訓義賦税,與賨字義相同,本義表示財貨。以麻布為賦物稱作“賨布”,納税的錢幣稱作“賨錢”。《晉書·李特載記》引《晉中興書》:“巴人呼賦為賨,遂因名焉。”漢世稱夷人皆曰“蠻”。東漢許慎明確指出,以賨納賦之人為“蛇種南蠻”,與武陵南蠻相區別。稱賦税為賨的這支巴人就被稱為“賨人”了。 [1] 
在秦漢以前,賨人的居住比較集中,後來出土的船棺葬、各種特殊形制與紋飾的青銅器,彰顯出他們鮮明的文化特點。秦漢以後,在原賨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區呈現出“巴夷”(即廩君蠻)與“賨民”雜居的局面。 [2] 
賨人 賨人

賨人民族特點

《輿地紀勝》卷162記:“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
從發掘出來的巴渠上古墓葬中來看,每墓都有青銅兵器,包括劍、矛、餞、莆簇、宵頂、帶鈎等。兵器上的虎紋造型十分逼真。它表明了賨人的勇猛強悍,崇尚武力,同時也反映了賨人出色的冶鑄技術。
賨人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善跳巴渝舞。歌舞時,數人敲銅鼓,男男女女手拉着手一邊唱着歌,一邊跳舞。跳到高潮時,銅鼓激越,人們勁歌。舞者手執“牟弩”,步伐整齊有力,作出向敵人進軍的模樣。這時,舞蹈已經變成戰鬥的演練了。

賨人巴渝舞

漢高祖劉邦曾命樂工學習和改編他們的舞蹈,因為賨人生活於巴郡渝水一帶,所以就稱此種舞蹈為巴渝舞。巴渝舞傳入宮廷後,成為宮廷舞蹈,用來在宮廷宴會上表演軍旅戰鬥的場面,歌頌帝王功德,是漢代著名雜舞。表演時,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戰歌,樂舞交作,邊歌邊舞,舞者有36人,是羣舞。由於這種舞蹈是武樂舞蹈,漢哀帝罷樂府後,對巴渝鼓員36人仍認為不可罷,交由大樂領屬,將它列入雅樂舞蹈的系統。其伴奏樂器以銅鼓為主,配合擊磬、搖鼗、撫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發展到魏晉,已完全變成廟堂祭祀性質的舞蹈。巴渝舞在我國古代舞蹈藝術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東漢應劭(shào)在《風俗通》裏《文選·蜀都賦》引註明確記載:“閬中有渝水,賨人居左右,鋭氣喜舞,高祖樂其猛鋭,數觀其舞,令樂府習之。”
東晉末的《華陽國志·巴志》記載:“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前鋒,陷陣,鋭氣喜舞。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裏道:宕渠“縣以延熙中分巴(西)立宕渠郡,蓋古賨國也。今有賨城。縣有渝水,夾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漢祖入關,從定三秦,其人勇健好歌舞,高祖愛習之,今《巴渝舞》是也”。
賨人歷史悠久,以“巴人”“巴渝舞”見著於世。我們講“賨人文化”,也是巴文化一定區間的文化現象;達州巴文化涵蓋了賨文化,學科定位沒問題。當然,打造“巴文化高地”應當立足學術,盡精微方可致廣大,服務現實,進而增強文化自信,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7] 

賨人民族歷史

二萬年到一萬年前,達州市境土地上已有人類活動,石制砍砸器、石錛(bēn)、石斧、骨針、陶網墜及陶紡輪等出土遺物,為當時人類留下的生產、生活器物。一萬年到四五萬年前,已有原始村落,人們始聚居開發。秦漢時期,“蛇巴”以麻布繳賦,謂賦為賨。賨人由此得名。商朝建制“巴方”,治地“城壩”,稱“蛇種”巴人。西周建成“賨國”治地“城壩”,稱“巴”(蛇巴)。規定:“夷人歲出賨錢四十,謂之賨人”。從那時起,這一帶的人被稱為“賨人”。 [3] 
賨人應屬於羌族一支,在古代又屬於巴族 [4]  中國古代巴族的一支,板楯蠻的又一稱謂。巴人呼賦為賨,故當時稱之為賨人。賨人主要分佈在巴郡閬中(今屬四川)和宕渠(今渠縣東北)一帶,沿渝水(今嘉陵江)和渠江兩岸居住。從事農業,長於狩獵,俗喜歌舞,敬信巫覡。部落首領有王、侯、邑君、邑長之分。又因作戰以木板為盾,故又稱“板楯蠻”;晉世又有“弜頭虎子”之號。
西漢時期,賨人主要居住、活動在今四川省渠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及陝西東南部、長江中上游(今巫山、雲陽、忠縣、豐都、宜賓、瀘州等)地區。賨人民風質樸,父子同諱,夫妻同名。女人頭髮盤於頭頂,向後下垂;三寸竹筒,斜穿過耳,富人還以珠璫裝飾。她們穿“橫布二幅,穿中貫其首”的統裙。男子左衽(右臂外露),披着長髮,打着赤腳,便於打仗與從事生產勞作。 [5] 
賨人洞穴遺蹟
賨人是生活在渠江流域長達3000多年的一支少數民族。渠江是嘉陵江的一條支流,全長720公里,有兩個源頭,東源州河出自川陝兩省邊界大巴山西南麓,北源巴河出自川陝兩省邊界米倉山南麓,在渠縣三匯鎮匯合後,稱為渠江。在中國古代,大多的民族擇江水、湖泊而棲,渠江在一定意義上是賨人的母親河。
渠縣賨人谷
曾經有人説,賨人是巴人的一支。不過,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個説法可能並不準確。賨人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傳説,講的是在秦昭襄王時期,秦人募集賨人射殺白虎的故事。文獻中記載,當時巴蜀地區白虎作亂,賨人用弩射殺白虎,顯得十分積極。
關於賨國
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300年左右),以宕渠流域城壩為中心,建立了賨人部落聯盟上層七姓大族酋長國——賨邦國。
《華陽國志》載:“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即此。古賨國,轄今四川省達州市、廣安市、巴中市與營山、蓬安、旺蒼、城口等縣及陝南、鄂西南部分境地。 [6] 
參考資料:華西都市報
圖片摘自:華西都市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