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敏

(明朝户部尚書、太子太保)

鎖定
李敏(1425年-1491年),字公勉,襄城(今屬河南省許昌市)人,明朝大臣。明朝景泰五年(1454)進士,官至户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諡號恭靖。
本    名
李敏
公勉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襄城
出生日期
1425年
逝世日期
1491年
主要成就
官至户部尚書

李敏人物生平

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湖廣道監察御史
天順元年(1457),奉敕撫定貴州蠻。還師後,巡按畿內。以薊州(今天津餉道經海口,多覆溺,建議別開三河達薊州,以避其險,軍民利之。
成化初年,用薦超遷浙江按察使。歷任湖廣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四川布政使。
成化十三年(1477),擢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撫大同。敵騎出沒塞下,掩殺守墩軍,李敏伏壯士突擒之。修治垣塹,敵不敢犯。山東、河南運往邊關的糧食每年達數萬石,涉險遙遠,開銷巨大,李敏籌劃按年除歲支外,改發銀子給將士,用於交易戰馬和軍裝。並請畿輔、山西、陝西州縣歲輸糧各邊者,每糧一石徵銀一兩,以十九輸邊,依時值折軍餉,有餘則召糴以備軍興。明憲宗從之。自是北方二税皆折銀,由李敏始也。崇文門宣課司税,多為勢要所侵漁。李敏因馬文升言請增設御史主事監視。御史陳瑤斥責李敏聚斂,李敏再疏求去。明憲宗慰留之。貴戚請隙地鷹房、牧馬場千頃,李敏執不可,事情因此無疾而終。
成化十五年(1479),召為兵部右侍郎。逾四年,病歸。河南大飢,條上救荒數事。詔以左副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兼提督紫荊關等關。
成化二十一年(1485),改任漕運總督,巡撫鳳陽等府,尋召拜户部尚書
明憲宗末年,中官佞幸多賜莊田。得罪後,率辭而歸之官,罪重者奪之。然不以賦民。離敏請召佃,畝科銀三分,明憲宗從之,然他莊田如故也。會京師大水,李敏乃極陳其害,言:“今畿輔皇莊五,為地萬二千八百餘頃;勳戚、中官莊三百三十有二,為地三萬三千一百餘頃。官校招無賴為莊頭,豪奪畜產,戕殺人,污婦女,民心痛傷。災異所由生。皇莊始正統間,諸王未封,相閒地立莊。王之籓,地仍歸官,其後乃沿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必皇莊。請盡革莊户,賦民耕。畝概徵銀三分,充各宮用度。無皇莊之名,而有足用之效。至權要莊田,亦請擇佃户領之,有司收其課,聽諸家領取。悦民心,感和氣,無切於此。”時不能用。
南京御史守備太監蔣琮互相揭發,御史或逮或謫,而蔣琮居職如故。李敏再疏力爭,皆不聽。
弘治四年(1491),得疾乞休,明孝宗遣醫視療。已,復力請,乃以葉淇代替,詔李敏乘傳歸鄉。未到家而卒。贈太子少保,諡恭靖。李敏生平篤於行誼,所得祿賜悉以分昆弟、故人。 [2-3] 

李敏主要成就

李敏喜好藏書,關心鄉邦教育,里居時曾創建紫雲書院,捐贈家產充作書院經費,聚書數千卷,與學者講習。後聚書益多,明孝宗親賜《通鑑綱目》一櫝,在家興建“賜書堂”以儲之。積書至79000餘卷,多宋元善本。洛陽劉少師曾專門到襄城拜望“賜書堂”藏書樓,並親自為之書匾額。康熙二十六年(1687),其六世孫李來章撰寫《李氏賜書堂記》,詳述李氏藏書始末。崇禎末,攜家出走懷孟,僑寓山西澤州。歸來之後,樓中書及藏書樓皆為灰燼。 [1-2] 

李敏史料記載

明史·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七十三》 [2] 
國朝獻徵錄·卷二十八·資政大夫户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諡恭靖李公敏傳》 [3] 

李敏人物評價

明史》:明至英宗以後,幸門日開。傳奉請乞,官冗役繁,用度奓汰,盛極孽衰,國計坐絀。李敏諸人斤斤為國惜財,抵抗近幸,以求紓民。然涓滴之助,無補漏卮。國家當承平殷阜之世,侈心易萌。近習乘之,糜費日廣。《易》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又曰“不節若,則嗟若”,此恭儉之主所為凜凜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