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敏

(雲南省永善縣蓮峯鎮連峯社區北關五社居民)

鎖定
李敏,漢族,出生於1966年2月,中共黨員,肢體三級殘疾。
現任永善縣蓮峯鎮連峯社區北關五社居民,永善縣助殘志願服務隊蓮峯鎮分隊分隊長。 [1] 
中文名
李敏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李敏人物經歷

2013年至今,李敏講誠信,從事生產活動堅持質量至上,在當地享有高度信譽,在人際交往中,真誠待人,實心做事,助殘志願服務隊在李敏的帶領下,依託社區殘疾人協會,組織黨員幹部、社區居民積極開展助殘志願服務。她所帶領的助殘志願服務隊成員已從最初的12人發展到現在的590餘人。
七歲以前,李敏的童年和同齡的孩子們一樣色彩繽紛。有愛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小夥伴們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奔跑。七歲那年,她患上一場重病,癱倒在牀上,連説話都困難。父親愛笑的臉龐變得愁眉不展。倔強的母親流着眼淚,每天揹着她往返於學校和醫院之間。她這一病,就是七年。這場病,給李敏的身體留下了永遠的殘疾。
高中畢業那年,李敏還未從高考失利的悲傷中走出來,父親因病去世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滿頭白髮的母親哭到幾度昏厥,李敏擦乾眼淚,選擇堅強!她自學手工編織和縫紉,在蓮峯集鎮上租了一間門面做起縫紉兼手工製品的生意。隨着時代的進步,李敏的觀念與時俱進。她看準商機,1999年開始學習電腦基礎知識。2000年大膽轉行,在政府及各部門都沒有電腦、複印機的情況下,向親戚朋友借了3萬餘元開起了蓮峯鎮第一家打字複印兼照相門店。取店名為“東昇打字複印服務部”,“東昇”意為東方升起的太陽,喻意奮鬥的起點和希望。
學無止境,李敏在經營生意的同時,如飢似渴地利用所有空餘時間學習電腦、攝影、攝像、刻光碟等知識。隨着技藝的提高,生意也越來越好。2003年,李敏擁有了之前連想都不敢想的愛情。來自三千公里外東北的愛人也是一名殘疾人,他們通過網絡相識,共同的命運和愛好讓他們走在了一起,並生育了一個女兒。夫妻倆攜手,共同打理門店。因為態度較好,服務周到,技術過硬,大家都願意去他們店裏找他倆辦事。夫妻二人起早貪黑,忙裏忙外,生活也因辛勤耕耘而有盈餘。生意越做越紅火的同時,家庭也和睦美滿。日子越過越好的李敏,在丈夫的支持下,決定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回報社會。她開始幫助身邊的貧困羣體,尤其是殘疾人。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竭盡所能為身邊貧困羣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免費為他們複印、照相,幫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多年來,他們的打字複印店成了殘疾人或監護人諮詢事情、尋求幫助的聚集地。夫妻倆成了全鎮殘疾人的貼心人,通過無私的奉獻和工作贏得了殘疾人的信賴,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讚譽。
2010年李敏被縣殘聯錄用為蓮峯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2013年永善縣成立助殘志願服務隊,蓮峯鎮成立助殘志願服務隊分隊,李敏被推選為分隊長。從此,她走上了助殘志願之路,成為一名忠實的助殘志願者領隊。在黨委、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關心支持及李敏事蹟的感召下,她所帶領的助殘志願服務隊不斷壯大,成員已從最初的12人發展到現在的590餘人。
李敏堅信:“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而這扇窗需要你自己堅強地去開啓。”李敏深知殘疾人在生活中的不易與遇到的種種困難,所以在開展志願服務的時候,她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她努力學習助殘知識,關注國家出台的殘疾人相關政策法規,及時地向殘疾人宣傳宣講黨和國家的政策,堅持做到眼勤、嘴勤、耳勤、腿勤、手勤。
為了摸清全鎮重度殘疾人的情況,她帶着自己同樣殘疾的身體艱難地走村入寨開展入户調研。看到有些殘疾人的生活無法自理,生活極度困難,讓她流淚,也更堅定了她繼續堅持做好助殘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她在開展殘疾人家庭基本情況走訪的同時,留下自己和對方的聯繫方式。通過電話、QQ或微信等方式經常與他們交心談心,鼓勵、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她是當地殘疾人心中的知心大姐,大家遇到困難和挫折都喜歡找她傾訴,她也總是耐心地給予開解和鼓勵。她把殘疾朋友們接到自己家裏,和他們一同學習,細緻地指導他們學手工編織、説普通話、唱歌,肯定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摒棄自卑,對生活充滿希望。
李敏不但是一名忠實的助殘志願者,也是一名巾幗志願者。她在不斷追求理想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用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去感染幫助身邊的每位殘疾人。她曾捐出6000餘元為蓮峯鎮殘疾學生購買生活學習用品,並鼓勵他們學習電腦;她免費為家境困難的鄉鄰打印資料;自費刻制勵志視頻光碟送給殘疾家庭……為殘疾人送去物資的同時,她鼓勵他們堅強生活,至今已為200多名殘疾人做過心理輔導。她愛好寫作,並鼓勵身邊幾位愛好文學的殘疾孩子積極向《永善文學》投稿。這幾位學生已在《永善文學》發表作文三十多篇,並在全縣舉辦的徵文比賽上獲得各類獎項。
在李敏的帶動下,身邊的一些愛心人士也加入到助殘志願服務中來。蓮峯助殘志願服務隊以社區殘疾人為服務對象,採取扶殘助學、日常照護、捐贈物品等形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助殘志願服務。志願者們自發組織捐資助學,用錢款購買學習用品,幫助殘疾學習順利完成學業。他們經常在社區殘疾羣眾中走訪,瞭解他們的需求,對需要適配輪椅、枴杖等輔助器具的,一一登記下來,到縣殘聯為他們適配,送到殘疾人手中,累計為社區殘疾人適配輪椅、枴杖等40餘件。冬天的時候,又為殘疾家庭送去棉被、棉大衣等物資。在重度殘疾人家中,他們定期去幫助打掃環境衞生、幫助殘疾人洗衣做飯。在志願服務隊的活動室裏,專門配置了三台電腦供殘疾孩子學習,每到週末在校讀書的10餘名殘疾孩子就到活動室學習電腦,寫作文章。去年9月,殘疾學生徐美超在他們的幫助和鼓勵下考上了雲南特殊教育學院。助殘志願服務分隊每年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百次以上,受益人數已達數千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李敏先後榮獲永善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文藝志願者、“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2017年被授予“雲南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8年,李敏家庭被雲南省、昭通市評選表彰為“最美家庭”。 [1] 

李敏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榮獲第八屆雲南省道德模範(誠實守信道德模範)稱號。 [1-2] 
參考資料